在第二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发言——男营员代表 薛中智


(2019年7月20日上午于文殊阁)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明海大和尚诸位法师、老师、护法居士、义工菩萨,亲爱的营员们:

大家好!

我叫薛中智,非常荣幸成为本届生活禅夏令营代表,在这里发言。

回想起自己与佛教的因缘,最早要从高中做志愿者开始。在一次暑假途经西藏,前往尼泊尔做志愿者时,我被那里的佛教文化以及浓厚的宗教氛围所吸引。高中毕业后,我进入北京的一家NGO实习,主要服务对象是来京务工人员,向他们传播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帮助他们进行维权,以及为他们的子女提供高质量的教育。然而,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改善。面对自己想帮助大众的初心,与现实的残酷,我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有没有价值和效果。偶然一次机会,在一位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家借宿时,发现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当时,我便被宗教的力量深深感动,赞叹信仰的力量,并开始思考精神世界对人的影响。

四年前去往美国求学,我毅然选择了哲学和宗教学双专业,希望能够探索世界以及精神的本质,并找到帮助众生的终极方法。作为对世界本质以及精神世界有着诸多探寻以及实践的佛教,深深地吸引着我。佛教中无常、缘起、般若、空性等等教义,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慈大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菩提心,让我能够克服自身的烦恼以及他人的不解,坚定不移地继续奉献自己、帮助他人。

佛教作为一种教育,指导人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去实践佛陀的教导,奉献自己,成就他人。例如美国的大学,在很多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老师都会带领学生进行几分钟冥想,帮助学生放空身心,全神贯注地学习。在寒假期间,我还去往万佛城参加禅七。法师们不畏困难、精进修行、利益大众的心,深深震撼着我。后来,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总会想起万佛城法师们的艰辛与精进,然后继续前行。

然而,大学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惑。在不断的学习和修行中,我时常感到矛盾,作为一位佛教信仰者以及学术研究者,如何能够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从佛教徒的角度出发做研究是否会带有偏见?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待修行是否会动摇自己的信仰,成为一名“不合格的”佛教徒?抑或是我自己把这两者对立了起来,才导致内心的纠结与困惑?我希望能够继续寻找到答案与归宿。

恰巧,我在去年观看了关于夏令营的纪录片《禅门七日》,以及关于净慧长老的纪录片《生活禅者》,了解到长老的诸多理念与事迹。长老的人生因时代的变革而大起大落时,内心却依然能够保持平静,这种信仰的力量与践行的精神,是普通人所不能及的。净慧长老和明海大和尚能在国内长期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夏令营,利益众生,让我深受感动。这也正是我孜孜以求,希望能够获得智慧与成长的地方,因此发心要在假期前来参加夏令营。我也希望通过参与生活禅夏令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柏林禅寺以及佛教近几十年的发展轨迹,以期弘扬佛法,为大众服务。

短暂的七天稍纵即逝,生活禅夏令营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来体验佛陀的智慧以及寺院的生活。我愿同大家一起放下生活中的琐事、烦恼与障碍,把身心安住在禅寺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角落,静静体会禅的智慧与生活的真谛。愿我们能够在这七天里努力学习和践行佛法,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禅,体验禅,由此走上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道路!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