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禅之夜

2018723衡水农禅基地

明海大和尚:我们这个农禅之夜就是一种自由的交流,先请我们的老营员,在农禅基地干了几年活儿、现在发心要出家的刘俊。(鼓掌)他现在是柏林寺的净人、行者。请他给我们分享他在这里两年,是两年还是三年啊?(刘俊答:两年)两年啊,他在这儿两年的心得体会。他是江西人。现在请刘俊给我们分享他的农禅生涯的体会。

刘俊:感恩大和尚,感恩各位法师,感恩各位营员!我是2015年参加夏令营,第一次进寺院,第一次接触佛法,就是咱们柏林禅寺。然后跟大和尚结上这么深的缘,跟柏林禅寺结这么深的缘,很不可思议,很难得,我也一直很感恩。    

在我参加夏令营结束后一个月,我就来了农禅基地,因为之前也是在一个生态农场,对公益、对环保、对生态环境接触了很多。我们以前做公益就是专门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一些措施,通过一些方法来做一些改善。但是那个时候做公益,也有自己的困惑,很多时候也解决不了实际性的问题。

接触佛法后,感觉这里面有很深奥的哲理,佛法非常非常伟大。自从接触之后,我就在这里干活,与外界的很多缘份都切断了,因缘都切断了,就踏踏实实在这里种地。跟着崇群师父,白天下地,晚上上课,就早晚课,念《地藏经》。过这种很简单很朴素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2017年底,也就是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然后到了今年2018年我就决定去柏林禅寺做净人、做行者,现在已经五个月了。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看自己的内心,可以踏踏实实地、安安静静地去观照自己的内心,真正形成对自己的人生,包括对整个社会,对整个世界的一些认识,一些见解,这个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深的一个体会。

因为每天都在地里,没有外界的打扰,也很少上网,电脑也基本上不用,也没有电视,就每天在地里和大自然及土地交流,这种感觉非常美好。如果用世俗一点的眼光来看,可能就是在种地。或许这种田园生活在有些人看来很脏、很累、很难以接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扎实、很干净朴素的一种生活,跟现在的城市生活相比,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说空气,咱们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周围也没有工厂,都是森林公园,还有天然的衡水湖,而且又有佛法在精神上的滋润,整个身心都能够静下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一种自在,有一种祥和感。这是我的感受,我就讲这些吧,权当抛砖引玉。

明海大和尚:好,感谢刘俊的分享。这几年,农禅基地做下来,不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面积不小。其实我们当时没想搞这么大,我想有个一两百亩就够了,结果那个居士找的地它就这么大。这么大的地,单靠我们自己是不行的,所以得感谢她的支持,没她支持也做不下来。这么些年付出很多,虽然也组织附近的村民参与,但是我们自己基地也是有几个骨干,要是没有他们在这里,那是不可设想的。除了刘俊以外,我们这里还有一位叫卢嘉兴,小卢来了吗?(答:来了)小卢跟刘俊差不多是同时来的,他一直干到现在。我们现在也掌声有请小卢,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在这里的感受、心得,好,掌声!(鼓掌)

小卢:阿弥陀佛!感谢大和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不太善于言表。我来地里三年了,在这里我的感受就是虽然很累,活儿很多,但是能让人学到很多的东西,改变了我身上很多不好的习气,让我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谢谢大家。

明海大和尚:你说改变你不好的习气,能举个例子吗?

小卢:举个例子吧,我原来特别喜欢向外边,去外边游玩,想把外边的世界都看一看。这种盲目地向外边追求的心让我很累。但是从我种地开始,我感觉能踏踏实实把地种好,这也很好,这样实在。

明海大和尚:照顾当下的事。

小卢:对!

明海大和尚:我们内心总是觉得外面有一些奇妙等着我们去找,我们的心是这样的,多数人是这样的,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所以小卢的体会就是当下的,当下的这个事情上就有奇妙,忽略了这个奇妙你向外去找奇妙,你这个找本身就很累。有的时候看似找到了奇妙,奇妙又马上褪色了、氧化了,随后又产生新的烦恼。我觉得他的这个感悟,还是很具有普遍性。禅宗的祖师,菩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他的接班人是慧可。慧可大师找达摩祖师的时候,他就给祖师提一个问题,他说,我的心没有安,请你给我安心。其实小卢这个问题类似慧可大师的这个安心,这个安就是如如不动,在一切境界,在一切时空,这个内心都是安的。这就是禅的修行。

我通常喜欢把佛学的一些词,就是它的含义,一方面对它所指的那种高深的境界保留一种尊重;但另外一方面你也要把它拉到生活中来,拉到眼前来,很平实地把握它,你不要认为它是很神秘的,它是另外一个什么东西,它就是我们生活里面的一个东西。刚才我讲的这种安心,小卢说的不向外找,这种心在佛学里面叫等持,就是心是均衡的。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心有一种规律,什么规律呢?你把注意力特别投入到某一个事情上的时候,往往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往往你特别刻意地准备,我要有个最佳的反应,多半你的反应是最糟糕的。

这次世界杯足球赛德国队为什么最后被那个什么队给打败了?(答:韩国队) 韩国队,我没看,我是听人们说。为什么呢?因为韩国队已经不抱希望了,德国队的思想包袱很重,他们一直是被大家寄予厚望,德国战车,因为在上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他们表现太辉煌了,所以全世界的球迷对德国队都寄予厚望。寄予厚望是球迷的事,关键是德国队的队员他把这种厚望背在心里了,背在思想上了,所以他就有思想负担了。韩国队,反正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结果韩国队大胜。

你看这是很典型的一个禅的注解。有时候在生活里你要去练,比如说你们要面对一个面试,或者你要去做一个讲演,那你干嘛要特别刻意的准备呀,你保持你心的均衡,该学什么学什么,该玩的时候玩,到了现场保持一种松弛,即兴发挥往往是最佳的。你们一点点去体验这个东西,一定要去体验,没有任何刻意,不是特别追求什么,在那个时候往往是最佳的。这并不神秘。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生活里都有这种体验,偶尔进入到那种忘我,不是刻意怎么样,这种状态下你出来的状态是“妙”,它不是“好”,是妙。你做准备,那可能是“好”,一般性的“好”。出奇的好——“妙”。(笑)

我讲得太多了,我是注解小卢的话,因为他说他不善言辞。我们农禅基地还有一个特殊的老居士,在这儿也是多年…… 赵居士来了吗?一会儿请她来跟我们分享几句。趁着她还没来,我跟你们再接着讲几句。

我自己经常这么练。就是在特别重要的场合,讲话时候我不准备的。往往都是在上台前五分钟,我知道我要讲什么了。特别重要的场合,比如说有次在德国,他们十五周年庆典,安排好了我要讲话。我没准备,我在下面听。前面的讲讲讲,我一看还有五分钟,我明白了该讲什么,然后我上去就讲。我这种方式,我先在思想上接受——大不了讲砸了,那有什么。你要有这种思想,这个底线。你不要说我非要什么,非要怎么地,很在乎别人怎么看。所以这是在生活里面,就是在具体的学习工作里面,我们来练这个心,对境练心。因为我们的心最喜欢攀缘,就是在乎。在乎好,在乎坏,是成还是败。

赵居士来了吗?赵居士,你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我想请你跟大家伙分享一下。刘俊和小卢都讲了,就差你了,你跟大家说几句话,分享你在这儿这几年干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也学一点,好吧?

赵居士:我不会说……

明海大和尚:你就用你不会说的方式说呗。(鼓掌)

赵居士:我在地里干活吧,我每一次种菜,如果要是苗出不来心里就有一种愧疚的感觉,如果要是出来了心里还平复点。有一次,我种白菜,连阴天,种不上,眼看季节要过去,我心里觉着挺烦恼,该怎么办?我自己码了一畦白菜,就是掘了地以后,把籽撒在上面,就下起雨来了。第二天一看,那籽发芽了,我着急怎么办啊。就用脚趋个印儿,往上撒上籽,用耙子,一点一点,一搂,用脚踹踹就出来了。一看苗出来了我就特别高兴。我也不会说,就是这些。自己更多时候也是烦恼。

明海大和尚:其实赵居士分享的非常好,但是我担心你们有的人没听懂。我现在想请农禅基地的负责人崇群法师,第一先把赵居士刚才讲的那个事,她那个意思,给它复述翻译一遍; 第二个就是也请你给大家开示一下这么多年你在这里的心得体会,大家掌声有请。(鼓掌)

崇群法师:阿弥陀佛!感恩大和尚!我的感触太多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鼓掌)哎呀!

明海大和尚:你先把赵居士说的复述翻译一遍。

崇群法师:赵居士从农禅基地创立到现在,她一直负责种菜的工作,她刚才说的只是一个小的插曲。种地不要耽误了农时,耽误了农时就没收成。她讲的是她自己种白菜,碰到下雨的天,种子不能种到地里。种子不能种到地里,就没有后面的收获,她自己就会很烦恼。

这三年多来,不管是刮风下雨她都要去地里干活,她撒种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撒的?她是在蒙蒙细雨当中。赵居士是个想法很单纯的人,干活特别认真。她护持三宝,没有二心。

其实我在农禅基地这三年多,用世俗的话讲,我十分感恩常住和大和尚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它使我成长了很多,我也感觉到我自己放下的东西越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修行角度来讲,离死越来越近了,身心挂碍也在逐渐减少,自我感觉烦恼比刚来地里的时候也少了很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夏季晒绿豆的时候,天气特别热,也跟现在这个季节差不多。绿豆要在院子里面翻晒,虽说天气特别热,但我感觉到身心特别轻安,一点烦恼都起不来,这个内心世界感觉到是很清凉的,反正那一段时间是没烦恼,我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境界,总的来说感觉到自己各个方面收获都很大。

有一位居士在生意很困难的时候还支持我们,她发愿把我们的农禅作物都买下,然后由我们帮忙寄到生活禅传承的寺院去供养出家师父来吃农禅作物。后来这位居士说:“我这样也算是间接地供千僧斋吧”,我感觉她这个认识很好,她供千僧斋,我们就众缘和合共同成就这件事。

我耕种这块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大和尚的两句话,我当时没有感觉到搞这个农禅基地的艰辛,我没有考虑过。大和尚在和我来农禅基地的路上鼓励说:“群师,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大和尚有这样的愿力,大和尚这样的忙,我作为柏林寺的一位清众,我感觉我应该努力为常住、为和尚分担一点什么。大和尚另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农产品产生的能量不一样”。所以就坚持下来了。别的我也没有可说的,种地好,烦恼少,希望大家多来农禅基地体验。人生第一次拿话筒,说得语无伦次,惭愧。阿弥陀佛!

明海大和尚:感谢群师的分享。他的开示里面有好几句重要的话,希望营员们记住:播下了种子——赵居士刚才分享的,她把那个种子播下了,她就很欢喜,为什么呢?播下了种子就有希望,是吧。所以你们要注意,赵居士的那个分享其实很深奥。我们有没有播下那个种子?这个种子在佛教讲就是因缘,善因善缘。你们大家也许还体会不到,你们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或者到农禅基地来体验,其实在你们的生命中,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善的种子,智慧的种子,禅是智慧嘛。那么在寺院里面跟师父们一起,这就是佛法僧三宝的种子,在我们生命里已经种下了。我们想象一下这七天你们不来参加这个夏令营,你们去参加一个别的活动或者父母把你们带到一个度假胜地,那是另外一种种子。夏令营能够在心里,在我们生命里播下这个智慧的种子,未来这个种子一定会增长,也一定会开花结果。

崇群师他讲到了他在这里有一段时间的体验,他把掏心窝子的话讲给我们,分享给我们了。我觉得他那种没有烦恼,我们一定要取个名字的话——这不是佛经中的话,我就是信口开河,要给他那种感受加一个名字的话,就叫农禅三昧!烦恼好像都生不起来了,没有烦恼了——农禅三昧!因为在我们的农禅基地,我们这种劳动,我们的这种付出,跟普通农民种地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儿啊?首先,我们收获的农作物,我们是跟很多的师父们、信众们、社会各界在结一种善缘,为什么是一种善缘呢?因为这些农作物它干净啊,没有污染,有机的,它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所以这是一种善缘;另外它对环境有保护,你在这里这样来对待这块地,别人就没法用一种污染的方式来对待这块地,等于这块地就是一块净土,对环境有贡献。更重要的是,也是崇群师刚才分享的,本来他出家了,按照通常的理解,出家就是一种很高尚的人,出离世间的琐事; 结果他还反过来,在乡下、在土地上去担负这样一份责任。我们这个地方是从无到有,早先他们不在这儿住,他们在村里面租别人的房子住。从无到有,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的累积,累积善缘。本来出家好像是要把一切俗事都撇开的,结果他反过来回到这些俗事里面了。

今天下午我给你们讲的,人生它的奇特,它不在于——你当一个和尚,你就天天只是念经打坐,当然这也是好的,也要赞叹,但是没有奇妙。你们读书,就天天在学校在书斋里困着,做学问就只是做自己的学问,也是好的,但是没有奇妙。假设有一个人种地,他全部的思想活动、外面的活动就局限在一个种地上,他也没有奇妙。奇妙在哪里呀?奇妙在种地的人有信仰。种地的人可能他还念着佛,你看在地里还放着念佛机。那个念佛的人,原本就是出家了什么都要放下的,他反过来承担这种对社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这就奇妙了。我刚才讲的奇妙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心量扩大。所以崇群师他到这儿来,他心量扩大了。他心量扩大了,这当然就是一个善的种子,就是一个禅的种子,他一定就会有收获,一定就会有体会。其实你们想象不到,在村子里面耕种这块地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崇群师在这里体验的,跟我在柏林寺早些年的体验特别像,崇朗师也差不多,可能崇悲师你现在修庙也差不多。我早些年体验到的,面对挑战,注意,这个是禅的方法。禅的方法是什么?你要跳悬崖——当然跳悬崖是比较极端的表达,但有时候这种事情上就是跳悬崖。我在寺院经常遇上这种情况,一个工作安排一个师父去做,他说:哎呀,我不擅长我不会,我不做。就前不久我们大寮(厨房),要换负责的法师,我找一个法师——哎呀,这,这……我不擅长。跳悬崖的意思是什么?你不擅长嘛,就是因为你不擅长,你就去干。注意啊,这个是禅,这是老和尚们传下来的培养人的方式。这个年轻人得这么去弄他,他要是能经受得了这么几下的话,他就是块料,是某一种比较好的料;经受不了这么几下的,他只能是某个方面的料。

在农禅基地我看到一个奇迹,一个和尚他能教化影响周围的很多人。他是怎么影响的呢?在这里我们看到僧、僧宝的意义:他只是一个人,但他也代表了佛教,代表了佛法。所以在这个农禅基地发生的事情,老百姓都会把它往佛教上去想。通过这个和尚,他们想到的是佛教,想到的是佛法。比如说,我们的地是盐碱地,我们的地是不好的,但是亩产都可以。有的时候周围的地都歉收,但我们的地却是丰收。崇群师讲的很多了,比如长虫了,就有虫的天敌飞来,很多这种感应。见到这些奇迹和感应,老百姓就觉得这崇群师有法力啊。(众笑)这个法力还是佛法的法力。通过农禅基地,可以令众生对佛法、对佛教有信心。别小看这点信心,这点信心就是他们未来,在未来生命里得到佛法救度的因,就是刚才我讲的种子。这是我对崇群法师开示的注释。当我的注释结束的时候,正好农禅基地的主要护法,王居士她也来了。刚才请刘俊、小卢、赵居士、崇群师都分享了他们在农禅基地的心得体会,你是护持这个农禅基地的,也请你给我们营员们分享一下你的心得体会。大家掌声有请王居士!(鼓掌)

王居士:我很惭愧,我只做了一个在家居士该做的一点事儿,我来这里的次数不太多,对师父的这些情况也不太了解,所以让我分享,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我就实实在在去做吧,一心一意地用实际行动来护持农禅基地,真正把祖师大德留下来的农禅精神发扬光大,就是这个心愿。我今生能护持大和尚这样的高僧大德,能护持净慧老和尚留下来的生活禅法是我的福报。我就说这些,阿弥陀佛。

明海大和尚:感谢王居士!在老和尚生前,她在师父座下皈依,学佛。老和尚虽然不在了,但是她对师父的这个法(生活禅)发心护持。我们师父讲生活禅。为什么把你们带到这儿来呢?因为农禅它就是生活禅其中一个领域的体现。我很希望营员们能够在这里体会到一些东西,未来你们未必要自己弄一块地去种。但是比如说,可以种花,通过农业活动或者园艺保持我们跟大自然的联系,这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对我们化解一些烦恼,它是很有效的,出乎你意外的有效。刚才他们几位分享的都很好,现在大家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有什么关于农禅基地的问题,你们也可以提出来问崇群师。另外我还要给大家介绍,今晚参加茶话的还有,我右边的是崇悲法师,他也是柏林寺出来的,现在他在任丘古佛禅林,另外在任丘也修复一个寺院。我左边是老和尚生前的侍者,崇朗法师,他现在管着邢台玉泉寺,另外在邯郸有一个慧可大师舍利塔所在的二祖寺,他也在修复二祖寺。后面的玄春法师你们知道了,这个是我的侍者明居法师,还有后面是崇朗师的徒弟,圣开法师,在玉泉寺。大家有什么感想,有什么疑问,要交流的,现在就自由开始。

这个天气太配合我们了,(众笑)这就是如是因如是缘。我下午讲“信”,然后大自然它给我们一种回应,一种信任。因为我们这些人在这个小地方,希望晚上可以露天坐坐,刚才还下的小雨,很快地就过去了,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回应、一种信任。大自然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要辜负它。

你想说吗?你是不是想说什么?对不对?(众笑)

营员1:是的,我就是想问师父刚才下雨的事情,是不是因为你法力的加持?(众笑)

明海大和尚:首先我没有法力,(众笑)然后就是这样一想,它就神秘了,有点神秘。但是你注意我刚才讲的:信。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晚上我们这些人,不是我一个人,是所有在座的,一定不是哪一个人,是我们所有在座的,包括我们农禅基地过去几年来的人们。在崇群师的主持下,农禅基地的初发心是正的,一直是正的,不管是对于大自然的态度,还是对于在耕种中坚守的原则,还有我们对政府,对老百姓,我们都是信。刚才我解释这个现象其实就是今晚我们这些人的信,信就是一种诚,古人说“诚则明”。诚就是真实,不夹杂,没有水分。所以有这个诚,有这种信,它就是好像你做什么事,都会恰到好处,总是正好,你的想法和外面的环境总是很容易契合,这不神秘,应该这样来理解。它不是有一个什么法力,那样我就成了《封神演义》里面那种念念有词的……那种,不是啊。

营员2:大和尚好,各位营员好,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参加农禅的心得、体会。我之所以参加农禅,是因为咱们头一天晚上柏林夜话时大和尚的那个发问——你是怎么认识你自己的?大和尚的回答是从自己的喜恶上认识自己。那天晚上我回到寮房,我就在想,那我喜欢什么,我厌恶什么。我觉得我特别贪吃,特别喜欢吃东西,我在吃这件事情上特别愉悦。然后我感觉自己挺懒的,不喜欢干活。随后呢我就想,那我去参加农禅吧。但是期间我也纠结,因为我也挺想参加茶禅、坐禅。后来我就分析,可能只有农禅只在这里才能体会到,无论是茶禅、坐禅,可能以后通过其他的方法我也能学到。然后我就说服自己参加了农禅。

昨天晚上得知是大和尚带我们来参加农禅,我特别欣喜。大家都知道农禅从字面上理解,下地干活,会很累,我当时也是那么想的。然后当得知是大和尚带队,我真是特别欣喜,好像是当你选择了一件非常困难,你认为你不想面对的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祝福和收获。我昨天晚上就睡不着觉了,太兴奋了,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今天早上我起得比往常还要早,一直很清醒来到这里。然后我看到崇群法师,在车上看到他后背的汗,都已经湿透了,而且他的衣服是又加了一层的,但是他是我从柏林禅寺到今天为止看到的笑容最多的一个法师。看到他,我就特别欢喜,好像真的就是应了毛主席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僧人可能也是这样的。他每时每刻都是特别欢喜的状态,(鼓掌)让我特别受感染。到这儿以后,他们把最好的都给我们,包括洗漱用品、床上的席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是一位居士,要是我们称呼应该是一个伯伯,外面摆了好多水果,他告诉其他的农民伯伯和婶婶,说你们先不要吃,让他们营员先吃。那一刻我觉得特别受感动,这可能也是佛法带给我们这些凡人的改变,他们真是在身体力行地去做。听了赵居士的分享、大和尚的开示,我真的觉得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我希望在这七天,把生活禅夏令营种下的这颗种子带到生活当中去,带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让这个种子有合适的土壤,让它生根发芽,对这个社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谢谢。

明海大和尚:她讲得很好。你要向你比较畏惧、比较犯怵的那个地方去挑战,挑战你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如果总是顺着你本来的那种习性去反应,那你的进步会很难,或者你的进步只是在一种水准上,你要超越这个水准,必须要在你自己的一些习性上突破。有的东西它很具体,这个事儿可能对别人不是很难,但在你那儿就是很难,你要在那里去突破,向难行的地方去行,你会有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思维一下,通常我们学佛以后会有很多人问我们:人有命吗?人有没有命?在佛教里讲所谓的“有”是相对的。那命是什么?命就是我们人一生的一种必然性,这个必然性来自于我们过去的业,它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很多习惯,这个习惯包括思维、思想、情感,包括行为,喜好,其实这些习惯就是你的命。习惯就是我们的命,那这个命可不可以改造呢?可以改造。怎么改造呢?那你就要改造你的习惯。改造习惯容易不容易呢?你们觉得容易吗?(营员:不容易)不容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讲的本性就是那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根深蒂固的习惯,要改变它其实蛮难的。刚才我讲的这个要向难行处行,就是要对我们那种根深蒂固的一些习性,发起挑战,包括你们在自己的家庭里跟家里人的关系,在工作单位和同事的关系,包括你自己的某一种喜好,某一种你觉得你就是没办法去做的,虽然你知道那样做好,那样做对,但是你就是做不到,改造命运就是要在这些地方去挑战自己。

那么在这些地方如果你一旦……它的规律是什么?它的规律是有一就会有二。(笑)这一点跟我们犯错误也是一样,有一然后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然后就很多了啊。那么好的习惯,就是面对我们的习性去突破它,去提升它。只要有一次突破你就会有信心,你就会说:你看,其实我能做到。这有点像什么?有点像打仗,你把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子,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有突破口那就长驱直入,就有二有三了。所以我们向好的方面努力,会有这种规律,我们向坏的方面堕落也是这种规律。孔子有一个最好的弟子叫颜回,孔子对颜回的赞美是什么?他并没有说他从来不犯错误,从来不犯错误的人几乎没有。他说的是什么呢?是不贰过。不迁怒、不贰过。这个“贰”是动词,什么意思呢?就是不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人生最大的悲惨就在这儿,有时候我们经常会体验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颜回的伟大就是他的错只犯一次,再没有第二次,颜回在儒家叫亚圣,仅次于孔子,做到这一点在儒家就是亚圣。有一些过错,不再有二次;我们提升自己,向好的方向努力,有了一,然后让它相续,叫念念相续,成片。这是我对刚才营员分享的注解。好,下面大家继续自由发言。

营员3:师父好,各位营员好,我分享一下,然后问一个问题。分享,刚到寺院真的非常感动,看到所有的盆、洗漱用品,所遇到的待遇,真的非常非常好。有很多义工为我们服务,出了很多很多汗。以前知道有人默默为你付出,但这次真的是实打实地自己亲身经历了,非常非常感动,也非常非常感谢他们。师父们上课有的一讲讲两个多小时,真的非常非常感动,非常非常地感谢。实打实的经历之后真得相信,有人就是无偿的为大家伙付出。时间允许的话,我也想看有没有机会来当一次义工;就算不允许的话,也真的应该找机会多为其他人付出点儿,这是一点感受。还有其他感受,我接触佛法是妈妈她学佛,我受她的熏染接触的佛,但是我感觉有一点不一样,妈妈她们学佛整天提的几个词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还特别的严肃,每次去佛堂都有那种头都不敢抬的感觉,特别特别严肃。常说种一个“因果”那个那个……比如说你拜佛拜得不规范,她会告诉你这样不规范会有报应之类的,特别严肃。我这次来这儿,参加柏林夜话,各个主持人特别轻松,也会实打实地开玩笑,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接触到的。以前去寺院,是头都不敢抬的那种。虽然刚才的分享没有给我们讲农禅基地当时经历的一些困难,但是我们能看出来,从最初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佛法并不是给我们某种神力,并不是我们只是祈求就能得到好的结果。通过学习生活禅真的是明白,所有东西都是做出来的,就是怀着一颗好的心愿一直做下去。真的是对佛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说到这儿我还是很好奇,想问师父,真的有极乐世界吗?我们学佛真的是为了去极乐世界还是说为了给自己内心找一个宁静的家,我很好奇这一点。

明海大和尚:这个问题要不我们请崇悲法师给大家开示一下。 

崇悲法师:阿弥陀佛!在大和尚面前可不敢讲开示啊,我只说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认识。有不如法处,请大和尚及时指正,也是帮助我来学习。在佛法讲,极乐世界我们认为它是真实的,如果否定它,不对。若说是找内心的宁静,它也对,你内心找到宁静,那你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了,还要去那么远找干嘛?如果你当下宁静了,烦恼都没有了,那你当下就已经到极乐世界了。所以这俩并不矛盾,我是这样认为的。

营员3:其实我内心也比较倾向您的回答,只不过我过去接触到的,就是我妈妈她三天两头就把极乐世界挂在嘴边,而且学佛还特别严肃,所以就想问一下。

崇悲法师:当然不同年龄段,学佛的居士可能认识的有一点不同,但对于我们年轻的居士,还是要从法上有一个正信,正确的认知。但也不要一味地就把年龄大一点、文化浅一点的居士她的认识、她的感情完全抹杀了。从根本上讲,年轻人要多学习,多了解,多学正信的法,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我们的父母,渐渐地让他们回归到法的正信上来。阿弥陀佛。

明海大和尚:感谢崇悲法师给我们的开示。他回答你的头一个问题,其实就是那天在柏林寺普茶,讲到过的极乐世界。他说的就是我那天讲的两个要点:心,还有一个土——国土。你的心完全的净化了,你就生活在净土。净土是我们的心净化呈现出来的。既然我们的心可以完全净化,它也一定能够完全地从内到外呈现一个清静的国土,那是完全可以的。所以,在佛教的教理里面,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他们都在他们自己所成就的那个净土里面,所以那个净土就是很真实的。但是这种真实,也是相对的,什么意思啊?对于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的那种清净相应,我们的频道——打个比喻,就跟我们看电视一样,我们的频道还没有调到跟他们的频道一样,那可能我们觉得它很遥远。西方,去十万亿佛土、十万亿佛国之遥、之远。这么远,就是因为我们的频道还没调到,调到了,当下就是。不需要,甚至都不用死,不用等到下一辈子。崇悲法师刚才的开示,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昨天晚上在柏林寺,也是这种风,前天晚上也是这种风,这个真是让我们体验了大自然,天遂人意,都是很热的时候来这种风。我记得是前天晚上,当时九点了,我要结束,离我最近的有个营员说:“再坐一会儿吧”。因为光这个风,就是一种享受,这个风就是一种享受。我们老和尚有一个法语,他也把它写出来过,这个法语来自于古代的禅师,叫“清风无价”。就是现在吹到我们身上的这个清风,你们说值多少钱啊?它是无价的。你把它打包上市,这个不管你多高的价钱,对于它都是一种亵渎。这都是我们在消费主义时代可能忽略的,诸位在生活里,你们也经常会遇到无价,可以说处处都有无价的,但是我们会忽略掉。你很热的时候,吹到你身上的凉风,那就是对你最大的慈悲,对吧?有时候我们会忽略,我们只是抱怨,我们觉得谁也不好,天也不好,地也不好,人也不好......这就是抱怨,不要生活在抱怨的世界里。你要去发现,你发现其实处处都有无价宝,这样你的世界,就会变成我刚才讲的那个词,就变得奇妙了,它就很奇妙,一切都很奇妙。要把我们的人生、现实生活,从这种平庸,从这种烦恼,从这个抱怨,从这个状态把它转为奇妙,转为你不费一丝力气直接就能体验到、经验到的奇妙,这就是禅的修行。你们不要以为禅的修行有多么困难,有时候就是转念,转个念就能转这个境,外境,外在的境界。外在的境界有时候你好像很难改变它,但是你转自己的态度,转自己的心念,这个是比较容易的。所以禅的修行,它要在我们容易下手的,也是最根本的地方,在心念这个地方去用功。愚人转境不转心,智者转心不转境。没有智慧,我们可能就把心思用在希望外面的世界符合我们的想法,那么有智慧的人就是把我们的心调整到跟外面的世界相适应、相契合。所以这是佛法跟通常我们凡夫的这种颠倒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汉语里面有一个词叫“吉祥如意”,这个“吉祥如意”是什么意思啊?我请一个营员来解释一下,“吉祥如意”这四个字。

你是怎么理解的?很直接,你来说,你怎么理解“吉祥如意”?

营员4:我觉得“吉祥如意”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希望的一种环境,希望身边的一切人、事物,亲人、家属、朋友吉祥,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如意。这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描述。但我觉得要实现这样一种环境,需要从我们的心去转变。如果我们的心是一种吉祥如意的状态,那么我们碰到一些情况,一些不顺心,或者觉得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心以这样一种状态去面对它,那所有的坏境也将变得吉祥如意,我们整个世界也就吉祥如意了。

明海大和尚:不错呀!你学佛几年了?

营员4:师父吉祥!从初二开始接触。

明海大和尚:从初二开始接触,那肯定你父母也学佛。看来你父母跟你讲的还是很对的。他讲的很不错,我把他的话再做一个深度的解释。通常我们会有一个误会,认为吉祥如意就是外面所有的一切,符合我们的意,符合我们的思想,符合我们的想法。比如说我们希望现在不要下雨,它就不下雨了,很如我们的意,对吧?像这样就是吉祥的,这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吉祥。但是佛法里的吉祥不是这个意思。恰恰相反,佛法里的吉祥是指我们的心和外面世界的规律契合——我们的心符合世界,契合这个世界。通俗一点说,我们的心能够听这个世界的,而不是这个世界听我们的。我们希望这个世界符合我们的想法,注意,这是个自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吉祥讲的是什么?吉祥讲的是我们的主观和客观契合。我们主观和客观的契合,就是刚才他讲的,我们的主观调整,调整到跟客观世界能契合,跟它的规律契合,这就是吉祥的意思。吉祥的意思在佛学里面讲,在汉语的佛学里面有一个词,叫“如”,如果的如。“如”所描述的状态就是我们的心和客观世界的规律,两个完全是契合的,就像一个盒子,上面有个盖,正好合缝,正好能够盖好,这就是“如”的意思。我们的主观到了这个“如”的时候,它就一定是吉祥的,怎么样都吉祥,叫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这是吉祥的意思。

在佛教里面有一位菩萨叫文殊菩萨,文殊这个翻译应该是在很早了,在唐代以前。其实它在古代的发音不是现在这个发音,现在我们发“wen”,在唐朝“文”这个发音发“men(四声)”。诸位有广东来的营员吗?没有啊。这个广东话,拼音里的“wen” ,它是发“men”。所以文殊是梵文的音译,不是汉语的意思。曼殊,Ma?ju?rī,有的佛经翻译成曼殊师利。那么Ma?ju?rī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吉祥的意思。佛学里讲的这种我们的心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契合,这就是吉祥,这种吉祥叫什么?叫妙吉祥。所以Ma?ju?rī的意思就是妙吉祥菩萨,汉语音译就翻译成文殊师利。Ma?ju?rī Bodhi-sattva,曼殊师利菩萨。尼泊尔的首都叫Katmandu,加德满都。其实这个城市跟文殊菩萨有关,它的意思是什么?文殊之城,Kat是城,后面的mandu,文殊之城。那个地方很久以前是一个沼泽地,有龙在那里兴风作浪,人没办法很好的安居,文殊菩萨到那个地方,把龙降伏了,把一座山一剑砍,把那个水引出去了,然后那个地方就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一个城市。现在那里还有那个遗迹,砍开的,像剑,很直。其实文殊菩萨的意思就是吉祥,妙吉祥,妙吉祥菩萨。

营员5:感谢大和尚、各位营员和义工!我想分享一下,然后也请教一下大和尚。我自己来了这几天,每天都有听各位师父讲的东西,自认为都有听明白,也做一些反思,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是没办法很切实地感受到什么叫感恩,确实是少一种实在的感觉。但在今天晚上的农禅之夜听各位居士、还有师父分享他们的经验,感觉特别触动,才比较少有的感受到他们各自的那种真诚的心,才会感觉到感恩。我很珍惜这种感动,我也比较希望能把这种感动扩大到我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但我真的不太清楚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我已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虽然我大概都知道,但总觉得还是没办法完全释怀。

明海大和尚:这个问题困扰了你多久啊?

营员5:至少三年,多了可能十年。这几年才发现,但是我觉得这种态度已经有十年了,十多年。

明海大和尚:你可以追溯一下,比如说十多年前……你今年有20岁?

营员5:22岁。

明海大和尚:22岁啊,十多年前,你自己的生活中是不是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

营员5:来到大陆生活。

明海大和尚:你以前在哪里?

营员5:台湾。

明海大和尚:你从台湾到大陆来,哦,是这样啊。好,我来尝试着回答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美国的心理学家把人类的各种情感,主要是正面的情感做了一个排行,用一种方式来给它们打分,得分最高的是什么情感呢?就是感恩。所以感恩这种情感是人类情感生活里面最珍贵、最美好的一种情绪,一种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它是从普通的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向上延伸到宗教信仰的最高的那种体验,都是在感恩的这个脉络上,都是一脉的,可见这种正面的情感是我们在生活里,非常需要重视和培养的。

我的师父生前他就讲:我们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他的这个话很有意思,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可见并不是说先有一个世界,然后再感恩;而是你先有感恩的心,你才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如何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呢?你看到什么人,见到什么情景,都能以一种正向的心去看,都能把自己的心,安排在一个感恩的点上,感恩的点其实就是一个正面地看那个事情的一个点。任何情景都用这种心态去对待,那你就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值得感恩的世界。这里的关键点不只说是在顺境里如此,还在于说当我们遇到各种不如意、不符合我的感受、不符合我的想法的时候,也能在内心去寻找到一个正向看它的点。从那个点上去看,其实这件事或者这个人仍然是值得感恩的。由于有感恩的心,即使负面的经验、负面的人我们也能在内心把它放下。否则我们内心就会一直有一个结,从这个结,我们所关联的都是负面的、抱怨的、不好的一些经验。这些负面的经验在内心是一个结,老是不解开,等于什么呢?有一点像现在夏天,我们做了饭菜,放在那儿不吃,过了一夜、两夜、三夜,会怎么样?它会馊,会发霉的,乃至于它会有毒的。这种有毒,这种发霉谁是第一个感受者呢?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第一个感受者,不是别人。假如说这种内心的某个结或者某种负能量,能够把它转移到别人身上,让某一个我不喜欢的人受到伤害,也罢了,它还是一种武器,(笑)但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自己首先是受害者,我们首先受到它的伤害。这个世界如果我们训练用抱怨的眼光看它,可以找到无数的值得抱怨的事情,值得你抱怨的人和事是无数的。这个世界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我们也同样能找到无数的值得感恩的地方。问题只在于你怎么去选择,你愿意选择感恩这一边,还是说你愿意选择抱怨这一边。你看,You are free!你是自由的。你可以自己去选择,是感恩还是抱怨。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把这些问题思维清楚,思维清楚之后,对于我们过去成长路上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我们尝试着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心态去消化它,放下它。我们眼下面临的人和事,我们尝试着也换一个心态,就是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它。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令到我们经常会忽略感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时代。什么叫消费主义?就是你给我钱,我给你货。我们到商店里买东西是这样,我们在网上买东西是这样,我们甚至到医院去接受医生的治疗也是这样,我们接受各种服务都是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它特别容易削弱我们的这种感恩,因为我给你钱了,你就应该给我货。所以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医患纠纷呢?就是因为看病的人他用了一种消费的观念在对待,他觉得我给你钱了,你应该给我健康。但是健康这个东西它不是商品,医生不是把有一种叫健康的商品卖给你,没有那么简单,他可能尽了他的努力,但是不一定会有健康。消费主义这种模式,对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伤害很大。我们怎么来弥补这个问题呢?弥补这个问题可能就是你们诸位在生活中,多一点业余时间去做一点公益,参与一点公益,没有条件的、无偿的去帮别人做点什么,慢慢尝试着不求回报的去帮助别人。还有一种人、有一种性格,就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一个毛病。你也尝试着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样就把心打开了,我们这种感恩的心就容易生起来。这大概就是我对你这个问题的一点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营员6:师父好。首先分享一下我这几天的感受。我以前认为寺庙里的师父们很高冷,但是经过这几天在柏林禅寺的学习交流,我发现有的时候,师父们就像大学课堂里的老师,问什么问题,他都会给你答出来,这一点我感到心情特别舒畅。还有刚才大和尚说了一个事情,越遇到不敢的事情,越要去尝试,或者别人让你尝试这个事情,你不应该躲。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师父请教一下。我以后有可能从事公安方面的工作,但我父亲他是信佛的,他并不愿意我去。他总觉得做公安工作善恶特别分明,并且打击犯罪,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去杀掉犯罪份子,他觉得这个事情是特别不好的,因为佛教中是不允许杀生的。我现在一方面不想违背父亲的意思,但另一方面我自己又想去从事公安的工作,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以一个什么心态或态度去处理?谢谢师父!

明海大和尚:好,很感谢你给我们分享你的心得,还有分享你的困惑。你心里有困惑说出来也是一种分享。有时候我们心里可能都有困惑,但是谁也不说的话,就无从知道。你现在是在警察类学校上学?

营员6:在上警校研究生。

明海大和尚:哦,警校研究生。我这么看啊,我觉得公安工作,从它的社会价值来说,有一点类似于佛法里讲的无畏布施。佛法里讲的布施有以下几种:第一是财物的,通常我们理解布施就是这个;其实布施除了财物布施,还有法布施,法布施就是比如讲佛法,或者你把你懂的某一个道理,某一种有用的知识,或者某一种有用、有利于对方的信息分享给他,这个叫法布施,属于精神层面的;第三种布施,叫无畏施,无畏布施说白了就是安全感。假设我们现在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走在一个陌生地方的大街上,如果看到警察,我们会有一种安全感,对不对?特别是女孩子。所以公安、警察,他给社会提供的就是这个安全感,他有他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公安的工作所遵循的并不是你个人的意愿,你遵循的是法律,或者是有关的法规。不管是法律还是法规,它代表的是什么呢?代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里面起码是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你是按照绝大数公民的意愿在执行你的职责,所以你的职责是落实了大家的意愿。你做的所有,只要你是按照法律和法规做的,你做的那件事都会平摊到我们身上。现在假设有个坏人他犯法了,你对他采取一种措施,你采取的这个措施是所有公民的措施,你是代表了他们的,你并不是张三、李四、某个人,并不是你个人要对他怎么样或者你恨他或者什么,它不是这样,你可以跟你父亲做这种解释,这一点你要解释给他听。

如果一个人对多数人的安全,不管是财物还是生命安全存在威胁的话,我们要依法对他进行某种措施,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你父亲说的这种极端一般很少发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危及到对方的生命。在这里关键就在于你的发心,你的发心是为大众、为国家、为公共的治安,而不是为个人,它没有过错。佛教的菩萨戒它有讲不杀生,但是其中有一个开缘,这个开缘就是菩萨为了众生的利益不得已,它可以例外,这样做不仅没有罪过,反而有功德,菩萨戒里有讲。释迦牟尼佛在往昔生中行菩萨道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曾经在一个船上 ,那个船上有五百个商人,他遇到一个坏人,这个坏人要图谋杀害这五百个商人,夺取他们的财宝。当时释迦牟尼佛找不到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他没办法去打110,或者采取别的办法,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坏人杀掉,所以他就选择了这个办法,有这样的故事。注意这里头是要有智慧来指导的,它不是我们想象的。你下来可以跟你父亲做这些解释,你自己心里不要有什么挂碍。你能做公安,我们很高兴,这样我们大家就有安全感了。

营员7:感恩各位师父,感恩各位师兄!我想请教师父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我觉得我以前过的生活,它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或者说我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来让生活更有意义?谢谢师父!

明海大和尚:你这个问题,我想请崇朗法师来回答,他回答以后,我再做一点补充。我们掌声有请崇朗法师对你这个问题做一个开示。

崇朗法师: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比较迷茫,我出家以后也在找我的生活意义。我觉得首先每天要过得对得起自己。从我师父(净慧老和尚)走了之后这几年,我就一直试着做一些事情,让每天充实起来,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每天要问自己,自己做这些事情,符合不符合我的身份,符合不符合教育,有没有偷懒。有时候自己也会有懈怠,也会对自己的懈怠产生惭愧,但是我呢就是每天问自己,做这些事情对得起对不起自己的心,我一般就是这样,一天天地过吧,脚踏实地地过。阿弥陀佛! 

明海大和尚:感谢崇朗师的分享。他的分享很实在,他讲他自己怎么做,怎么过有意义的生活。要是我回答你的话,特别简单——你为什么现在会提这个问题呢?我要反过来问你,你一定是感受到了某种有意义,然后才觉得自己找不到意义。你把你感受到的有意义说出来。

营员7:其实我也不知道,现在我也说不好。同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出现的,一直我也想不明白。

明海大和尚: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问题的?

营员7:上了研究生以后。

明海大和尚:上了研究生以后,开始有这个问题。哦,好。注意,这样的问题,你倒是可以经常跟别人讨论讨论,也可以经常问别人,但是呢,不要着急答案。一加一等于几?等于二,你不需要马上得到一个结果。生活意义这样的问题不需要马上找到结果。你能从上研究生以后去思考这个问题,我要给你的一个评价就是,自从你上研究生以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你的人生开始真的变得有意义了。因为你在思考怎么样才有意义,从那以后你的人生比以前更加有意义了,所以思考怎么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是一个什么呢?这是一个追寻答案的过程,它是一个过程,你不要着急地一定马上要找到这个结果。这是个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问题引导着你,让你越来越趋近于有意义,直到有一天到了某个临界点,你发现,原来是这样,那个时候的答案才是真的答案,它是没办法讲出来的,有时候它很难讲出来。就像崇朗师刚才他其实也没有讲一个答案,他只是讲他怎么过,所以这个答案不是一个知识。注意,它不是一个知识,它是一个境界,它是一种生活的境界和状态,它不是你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一个知识。其实我现在也可以很简单地把佛经里的话,佛的教导弄几句话一组织,给你个答案,但是其实我说出来对你来说仍然是个知识。这些话从佛那里来,在佛那里就是一种境界,佛是觉悟到了、体验到了、完整地实现了。我把他完整实现以后的教导作为一个知识给你,你仍然会觉得很隔膜,好像没有进入到你自己的生活。所以你现在开始去反思。佛法其实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你把这个问题可以带到你对佛法的了解、学习、体验里面,一路走去,我相信你会到达一个临界点,有一天你会自己说:“啊,原来是这样。”这是我的一点补充。

崇群师,这个风真是让我们舍不得结束这个茶话,但是明天早上五点我们还要集合,还要下地去进一步地体验一下农禅。我们几点吃早饭?

崇群法师:七点吃早饭。

明海大和尚:七点吃早餐,我们可以从五点体验到六点半,回来洗漱一下,然后再吃早餐。八点半会有一位老师,把你们带到地里,在地里跟你们讲博物学,讲生态农业的一些知识。今天晚上我们的这个茶话,不得不结束了。当然你们谁还想继续享受这个凉风,还可以在院子里面转一转,没关系,但是不要出院子,好吧。因为外面这个环境你们也不熟,我们就在院子里面再享受一下这个凉风。

今天晚上这个普茶,我也很受益,听了很多——听了我们的崇群师、我们农禅基地几位居士的分享,还有各位营员的分享,包括你们的提问,虽然是提问,但是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所以再次向诸位师父,诸位营员,还有各位居士,表示感谢!(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