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浅谈 明洽法师


(2018年7月22日上午于文殊阁)

主持人崇辨法师:恭请河北佛学院教务长明洽法师登临讲台,大家鼓掌欢迎!今天法师为大家演讲的主题为“佛法浅谈”。 

大家早上好!其实我来之前还在想怎么样来开这个头。七月初我刚回来,当天晚上海和尚来找我,我当时正在看太宰治的一本散文集,叫《离人》。结果他来的时候我刚好读到其中一篇,我觉得以它作为今天的开头,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缘起。太宰治大家可能熟悉他,日本一个著名的小说家,他更有名的小说是《人间失格》,但是我手头上这一本是他的散文集,叫《离人》。我要分享的这一篇是讲有一天他在家里闭门写作的时候,有一些日本的中学生编辑找他来采访,他由此想到了一些东西,我们现在来一起分享。我们看一下太宰治对青年学生身份的定位,我先念一段他的文字:

“学生不属于社会的任何部分,而且我认为也不该属于,我顽固地坚信学生本该是披着青色斗篷的哈罗德的贵公子才对。学生是思考的漫游者,是晴空的流云,不该成为编辑,不该成为公务员,不该成为学者,若成为老成的社会人,对学生而言是可怕的堕落,这大概不是学生自己的罪过,肯定是被谁如此安排吧,所以我才说怜悯。

那么学生本该是如何的面貌,作为答案,且让我为诸君说一篇席勒的故事。诸君该看过席勒才是,在当今这种时局,更该多看看此人的作品,即便是为了继续保持宽容、坚强的意志以及开朗崇高的希望,诸君现在也该想起席勒,爱读此书。席勒的诗中有一篇很有意思,名为《地球的分配》,大意如下:‘接受这个世界吧!’天神之父宙斯自天上号令凡人,‘收下吧,这是属于你们的,我把这当作遗产,当作永远的领地,送给你们。来吧,你们自己好好分配。’众人闻之,当下争先恐后,举凡有手之人皆四处奔走,抢夺自己的那一份。农民在原野上打桩划分界限,开垦该处为田地时,地主们伸出了手,叫嚣着:‘收获七成都是我的’。商人则在仓库堆满货物;长老搜罗珍贵的陈年葡萄酒;贵族在青翠的森林周围立刻拉绳圈地当作自己狩猎与优惠的享乐场所;市长夺取市街;渔人定居水边。

当一切分配都结束时,诗人才姗姗来迟,他是从遥远的彼方赶来,哎呀,此时已不剩任何东西,所有的土地都已贴上持有人的标签了。‘太过分了,为何只有我一个人遭到大家排挤在外,我才是您最忠实的儿子吧!’诗人大声地诉苦,投身在宙斯的宝座前。‘谁叫你自己在梦乡里踟蹰?’天神打断他的话,‘你可不能埋怨我,当大家瓜分地球时,你到底身在何处?’诗人回答:‘我就在您的身边,我的目光只停留在您的脸上,耳朵只聆听天上的音乐。请体谅我这颗心,我陶然沉醉于您的圣光,以至于忘了地上的事。’宙斯这时慈爱地说:‘该怎么办呢?地球已经分给大家了,秋天狩猎市场都已不属于我,你想见我时不妨常来这天上,此处将为你空着,如何?’

学生的本来面目肯定就是这种神的宠儿,这诗人的模样。至于地上的营生,纵使没有任何夸耀之处,凭着自由高贵的憧憬,亦可时时与神同住。诸君要自觉此种特权,要为这种特权感到骄傲。这可不是永远拥有的特权,啊,那为时甚短,要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切勿玷污自身。至于地上的分配,等你们自学校毕业以后,就算不愿意也得参与分配,可以当商人,可以当编辑,可以当公务员。但是能够与神并肩坐在神的宝座上的唯有学生时代而已,时光不会二度重来。”

我决定以《离人》的这篇小文作为开始,因为这是和我们今天的题目相关的,我觉得大家在年轻的时候不妨让自己多体验几种不同的人生。既然我的题目是“佛法浅谈”,我想说一些我自己的感受。今天我讲的是佛陀的生平给我们的启示,这将是今天的第一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选择去做一个佛教徒,那你应该如何起步。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佛陀的生平给我们的启示。我刚才读的这些文字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和佛陀生平的启示这部分关联起来。我们知道佛经里有许多篇章记载了佛陀的生平,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他早期生活描述的有趣部分,就是当他还未悟道,是年轻的悉达多·乔达摩或者是叫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的时候。我们来粗粗地了解一下,有关这位年轻悉达多王子成佛前的生活样态。有几个核心的词大家可能会有印象:王宫之内的衣食无忧、受人呵护、样貌庄严、身材适中、精通世学、擅于运动等等,大家如果看过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演的电影《小活佛》的话,他在里面扮演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可以看到他刻画了佛陀年轻时的许多生活场景,包括射箭和摔跤等等,而且在这些领域中无人匹敌。总之,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没有他不精通的。

大家不妨观想一下这样的画面,是不是现今我们许多人渴望的人生境界呢?出身高贵,兼具权力与财富,我们可以给他身上加上各种“二代”的标签;而且,颜值无敌,就是佛经中常说的相貌庄严;还德才兼备。这么一位王子,精通世学,又擅于运动,用我们现代的话来形容,悉达多王子在大家心中简直可以说是德智体美样样完美的学霸。那么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人,他为什么不去尽享人世的繁华,眷属围绕,而寿归正寝呢?他为什么会放弃这一切而去选择一条修行之路呢?他又是如何成为觉悟者——佛陀的?我们可以从他两次大的人生转折中去了解一下。

他的人生第一次转折是发生在走出宫墙之后。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我们先称呼他悉达多王子吧,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有四方神使预言,他将来要么能够成为转轮王,也就是伟大的统治者,在古印度语境里就是说他可以成为统治五方印度的大国主, 大家知道在历史上印度当时是分裂的;要么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修行者,成为一位非常著名的圣人。当然他的国王父亲自然舍不得他成为修行者,所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父亲只安排给他看到充满鲜花的宫殿、美貌的年轻人等等一切世间的美好,而尽量不让他看到人间的疾病、衰老、死亡等苦难。但是,悉达多长大以后,他萌生了走出宫墙看看墙外世界的想法。大家有读过佛经和释迦摩尼佛的传记吧?你可以读到他走出宫墙以后,在路上分别遇到了一位老者、一位病者、一位死者,还有一位修行者。见到这四种人之后,他就开始陷入了对生命现象和本质的思考中。在他证悟后,就把这对生命现象和本质的思考包含在了初转四谛法轮里面——对苦集灭道的描述。昨天定明法师已经给大家介绍过四谛了,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在出宫游历的过程中,悉达多遇到了一位游方的僧人,这位僧人气定神闲的气质非常吸引他。太子由此开始思考,一个人怎么可以这么的平和、宁静、淡定?这位游方的僧人是否已经从痛苦的羁绊和轮回的缠绕中解脱出来了?我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我也去选择这条路的话,我能否获得最终的解脱?这样,在他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宫殿,褪去华服,开启自己修行的探索之旅。

这样的描述可以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示?走出宫墙,是他的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看到了老人、病人、死人、修行人,然后他产生了什么样的一种想法?我们也不妨可以去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日常的思维,当我们看到老人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想的?当我们看到病人的时候,我们怎么想的?当我们看到死人很惊恐地回避的时候,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当我们看到修行人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我们先看看悉达多。他二十九岁离开宫殿,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旅。“走出宫墙”可以说是象征着对自己固有的、熟悉的生活的打破。所以,想要转变发生,首先你一定要认识到自己限制性的存在和自己固有的习惯性的模式。如果能够了解,并且学着从中打破,那么有可能你的变化就开始了。

我们再来说说面对生、老、病、死,这些日常生命现象的时候,悉达多的思考是否与我们的相同?比如说我们面对衰老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呢?也许我们会尝试用各种化妆品,打各种能显示青春的针,甚至去整形,这些现在还都是挺风尚的。我们一般人可能会采取的这些方法是尽量在我们的样貌上保持年轻,不愿意接受看到老去。同样地,面对痛苦和死亡,我们也可能会选择回避或者是厌弃。当然我们中也有不是佛教徒的,他们在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时,也可能选择自然地面对,或者在病痛中生发出令人敬佩的生命之力,或者推己及人地产生同情同理的大爱之心,也可能会选择有尊严地去面对这死亡。

而佛陀对这些现象的思考,集中在他初转法轮中的四谛法里面。一会儿我们讲到三宝中的法宝的时候,一起去看一下佛陀的一些和我们不一样的独特的思维,面对日常的这些现象,他是如何思考的?生活中,无论是在学校读书,还是以后的工作实践,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有着独创性思维的一些人。大家不妨去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人士,你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很超前,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对日常生活中那些我们司空见惯想的现象,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地产生了第二次转折,也就是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如此,哪有不成功的理由呢?

现在我们看一下悉达多太子人生第二次转折。这时候他已经出家了,他是如何体悟到修行中的关键——中道的?那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探索,如何发现的?悉达多离开王宫之后师从了当时许多印度的大师修学禅法,也就是我们说的遍访名师,他很快地、娴熟地掌握了这些大师的禅修技巧。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些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解脱。我老说“解脱”这个词,我不知道大家怎么去理解这个词,有没有愿意说一下的,你要是不好意思站起来你就大声喊一句也行。

营员1:我觉得解脱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灵魂上的解脱。

明洽法师:好,你给解脱加了定语,心灵上的解脱,心灵上是怎么去解脱的?

营员1:就是像《心经》上所说的无有挂碍,这就是心灵上的一种解脱。

明洽法师:《心经》里的无有挂碍,你修学了《心经》里面的这种无挂碍的法,你能达到你的心最终的解脱,你现在说了方法,但是你究竟要从什么里面去解脱?你看“解”是把你从某种束缚里面去解放出来;“脱”呢也是一样,把你从某种系缚里面解脱出来,你到底被什么给禁锢住了,你要去追寻去解脱?

营员1:就是因为……

明洽法师:你手上带着这枷锁,你跟我说心无挂碍,你心里不想着这枷锁,难道你手上就没带枷锁了吗?你想想。

营员1:就是被世俗上的这些名闻利养所束缚着,就心灵上打不开这个羁绊。

明洽法师:对,你说了几个捆缚你的东西——名闻利养。好,你现在不妨再想名闻利养以后,你会去经历什么?你如果心里面被名闻利养捆缚住了,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你被名声和财富所捆缚的时候,你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营员1:可能会无尽地去追求它,然后陷得越来越深,最后达到一种着魔的状态,会陷入非常深的深渊当中,无法自拔。

明洽法师:对,好,谢谢你。

其实我们说的解脱就是从心的这种不自由的状态中去解脱出来。什么是不自由的状态?当我们陷入到烦恼里的时候,就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当然如果我们把这种解脱再展开讲的话,放到佛教的语境里面,我们说从轮回中去解脱出来。那我们这里所说的解脱是心灵真正地从烦恼中的解脱,你所有的烦恼它已经不能去捆缚你的心了,这个时候你获得了这种解脱。我们一会也会去讲到这些烦恼,烦恼其实它也是有很多种类的,我们一会儿简单地提一下烦恼障和所知障。

说回刚才的话题,悉达多发现只凭禅修并不能真正让他获得解脱。他在森林中苦修了六年,如果你们读过佛经,你们会知道,当时有五位他儿时的小伙伴和他一起出家,陪伴他修行,就是著名的五比丘。但是,这时候悉达多逐渐意识到通过虐待、折磨自己肉体的苦修方法并不能真正地调伏自己的内心,让烦恼息灭。这个时候呢,这个故事象征性的一幕出现了,让我们回到《小活佛》这部电影的情境里面去,我建议大家没看过的可以去看一下,他已经饥饿到没有力量站起来了,他爬到了一条小河边,象征性地接受了一位牧羊女的供养——一碗奶,然后他有了一些体力,看到了河中自己的倒影,原来经过了这六年的苦行,他已形同槁木、消瘦异常。如果大家有机会到一些博物馆看佛教展览,你会看到早期释迦牟尼佛的塑像的样子——他的肋骨一根一根突出来,你都能数得清的,跟我们现在看到的塑像是不一样的,悉达多成佛前苦修的塑像,他整个肋骨颧骨,你感觉就是一层皮挂在骷髅上。 这个时候悉达多悟到了什么呢?光是靠虐待折磨自己的肉体并不能真正地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

这里要用一位我非常熟悉的老居士来举个例子,她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处女座,她的人生过得很焦灼。我经常开玩笑说她叫自虐、虐他,她对自己有一个完美的要求,然后对别人也有一个完美的期待。所以她在修学佛法过程中,曾经有一段要去模仿这苦行,她过午不食大概坚持了有十年,每天早晨比出家人起来得还要早,她四点钟就起床了,她给自己规定的早课没有两个半小时念不完,然后还有晚课。她想的是自己马上要面临衰老与死亡,而在这些来临之前,她想要抓住一个能令她可以去西方净土的机会。结果十年后她得了病,去医院看,是钾低,医生说这个病是五十年代的人才得的,就是那种吃不饱营养极度不良造成的。所以她现在每天都要服一颗名叫优甲乐的药。我前几天给她打电话,她说不行了,现在吃一片已经不管用了,得吃两片了,不然她全身就会浮肿而且会胀腹。讲她这例子前,我征求了她的意见,她说可以,她说拿我做例子,希望听到的人,不要再去虐待自己的身体了。我也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路上不要虐待折磨自己的身体。

我跟她开玩笑说,你把自己折磨到这种境界里去,是想做一个劳模,释迦牟尼佛不能亲自颁发给你一个劳模的证书,护法给你去颁发一个,你到时候拿着这证书在极乐世界的门口一晃,就让你进去了,因为你辛苦呀!现在,她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极端。所以,我今天特意把这个实例拿出来说一下,因为悉达多也走过这条路。咱们想啊,聪明如他的人也经历过这样的极端,他的这个极端就是对身体的折磨。

那么他后来意识到的是什么呢?修行就像乐师调琴弦一样,琴弦过紧呢它容易断,太松弛呢又没有办法弹出曲调了,这个时候他就悟出了中道。具体到个人的时候,首先为了修行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也不放纵自己沉溺于舒适享乐之中。发现了这个道理以后,他就走上了正确的修行之路——中道。我们这里说的中道就是指最合适的,而不是说把两个相加然后除以二就有一个绝对的“中”。其实中道它是不断地在变化的,当你过激的时候你要朝这边拉,当你过于消极的时候你要朝那边拉,拉的力量不一样。所以中道是灵动的,而不是有一个死板的标准放到这儿,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走就行。

好,我们再接着讲下去。据记载,悉达多坐在现今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树下,立誓在成为正等正觉之身前绝不起身。于是在阴历四月的满月之夜,他清净了内心的障碍。内心的障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让我们不能解脱的烦恼。因为我们心里面有了烦恼,表现在身体上,我们会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在语言上,我们也可能是用一些不合适的语言,比如说辱骂别人、伤害别人、讽刺别人。就是因为内心有了这样的烦恼外显出来,才会有身和口的这些行为, 所以,在他清净了内心一切障碍后,与此同时增长了所有的美好功德。

具体到说佛的美好的功德,你能想到的是什么?我们说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果大家进一步感兴趣的话甚至在百度上也能搜得到,佛陀的三十二相是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哪八十种好。

我们先跳离下主题, 当我们说“佛陀”这个词,我们说“正等正觉”就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就是说完全觉悟了一切法的人,我们把他叫“正等正觉”。“法”就是一切的事物、现象; “完全觉悟”,就是说对一切现象达到了符合现象本身存在状况的认识,在佛教里我们经常说这是见到了实相,就是这个法本来是什么样子,他就看到了什么样子。

那法的本来样子是什么?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心无挂碍,那为什么会无挂碍呢?我们心无挂碍不是我们不想它了,这就叫心无挂碍了。其实我们在说不想它的时候,也许我们心里面还是会在暗暗地记得那件令我们不快的事情或者那个人,我们有时只是嘴上说不计较而已。其实,有时候计较比不计较还需要更多的勇敢,比如对正义或真理的计较。因为你如果计较,正义就能得到坚持,真理可能就会被发现。

这里我举个例子,有一次去杭州,我们在外面住,当我们离店结账时,遇到一位非常无理的插队的人,他把我们推到一边,自己抢先去结账了。我们同行的一位师弟,他平时口才特别好,性格也特别地张扬,我们常说他是一个不好欺负的人。但是那天遇到这个事的时候,他就啥也没说,反而是我上前和那个人理论,没有让他插队得逞。等到走出去,我就问那位师弟:“按照你平时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你怎么不出声呢?你是修忍辱吗?”他有点尴尬地说:“才不和这种人一般见识呢。”然后我们同行的三人,就这个事情开始聊,反观我们当时内心的念头,最后我那位师弟说,他当时其实也是想发声,但是最后因为有些害怕,没敢。可是他给出的理由却是 “不和他一般见识”。

我讲这个例子的意思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争、都要斗。当你胆怯时,那么就去克服它,学着去勇敢地表达、行动。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菩萨会有忿怒相(但其心非嗔恨),而并不是永远就是慈悲的,因为如果只是一味地慈悲,那我们在面对恶势力的时候,难道就不分辨善和恶了?如果恶施加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能马上去把它当作善来去处理吗?其实不是的。佛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首先你不要去执着在善和恶里面,世间的一切善不一定是永远的善,一切的恶也不一定是永远的恶;因为善与恶都具有无常的本性,它会转化。通过这个让你去放弃执著——你觉得这个人恶,那你一辈子都觉得他是坏人,他伤害了我,我这一生都不原谅他。

这个是离题了,再说回来,我们对佛陀的尊称——正等正觉,就是完全觉悟了一切法的人,梵语的音译,叫“三藐三佛陀”。那再来说佛陀是什么意思呢?他在你心目中是什么?你觉得他是什么?我们说在佛教里面佛陀是三藐三佛陀、正等正觉的意思,用我们汉语来说就是觉悟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什么是“正遍知”?就是对一切的法的本来的状态,一切的现象一切的事物的本来样状,他都有一个最客观最正确的认识,所以他被称为“正遍知”。我们可能有时候会被一些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明星美丽或者很帅气,可能心里面就投射他,觉得这个人一定很善良;等有一天这位明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大失所望,我们就觉得道貌岸然,这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事情。那觉悟者呢?他从错误的认知中觉醒过来了,他有了正确认识。

悉达多在证悟以后自称为 “如来”。“如来”是什么意思?“如来”就是“来到真谛的人”或“发现真谛的人”。真谛,“谛”这个词也是从梵语中过来的,“谛”就是我们说的真相、真实或者真理。“来到真理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你明白,真理不是佛陀发明的,他来到了真理的里面,就是对这个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昨天定明法师给大家讲到了四谛法,苦、集、灭、道,这些都不是佛陀的发明,而是他的发现,事物本来就是这样的,规律本来就如此,是佛陀发现了它,我们没发现而已。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主题,悉达多王子人生的两次转折,还记得吗?第一次是什么?走出宫墙打破了他自己固有的生活模式,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启发,是吧?第二次是他在修行路上体悟到了“中道”,从而启示我们不要采取偏激的行为。这就是他人生两大转折。第一次转折让他成为了修行人;第二次转折让他成为了觉悟者,成为了正等正觉,成为了佛。由此,可以看到,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适当的方法,当这两种结合起来的时候,可以帮助一个人圆满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

当然对于悉达多来说,他追求的是解脱,就是从烦恼中脱离;然后,把他放在当时印度的文化背景下,从他所接受的轮回观来看,他相信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会进入到下一期的生命,但是当每一期生命去形成的时候,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苦,所以他会进一步想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如果轮回的概念你一时没法去接受,或者我说轮回的时候没有办法去说服你,那不妨采取第一层意思,解脱是从什么呢?是从我们内心的烦恼中去解脱出来。那解脱的方式是什么呢?释迦牟尼佛的方式就是证悟,就是他对日常的事物、日常的经验有了不同于常人的觉悟。他实现了,所以他成为了觉悟者,成为了正等正觉。

我们可以简单的来以四谛里面的苦谛为例来了解一下释迦牟尼佛发现的真理。去年给居士班上《佛法概论》的时候,我就讲佛陀对苦的各种认识和分析,课间的时候有一位男居士,大概快五十岁的一位中年的大叔,满脸愁苦地过来问我,他说:“法师呀,佛陀为什么讲这么多苦呀?如果他不讲,我就不知道,这样我可能生活得还快乐点。”我说:“那你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过得够苦了,然后佛陀还把我们当做乐的东西来解释成苦,弄得苦中作乐的机会都没了,”我问,“你的意思是这样吗?”他当时没有回答。我接着问他:“佛陀讲了那么多苦对你有没有说服力?”如果有说服力的话,那就证明悉达多王子他发现的没有错,我们确实生活在苦的一种状态中;而不是说他发明了苦,然后他让我们天天沉浸在苦里面,他不是一个负能量的传播者。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我们了解的苦,佛陀对于苦的描述,昨天听了定明法师课了,大家跟我说说,你们了解的苦怎么分类?有多少种划分的方法?

营员2:我就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啊……

明洽法师:你先说一下,就是你认为苦可以怎样分类?

营员2:有很多种分法啊,有精神上的痛苦,有肉体上的痛苦。

明洽法师:二分法,精神和肉体,还有呢?

营员2:咱说精神上吧,精神上我希望得到的我得不到,我苦;有分别心,你有,我没有,我苦。还有肉体上的冷暖啊,各方面的痛苦,我认为这两点的苦。

明洽法师:好,他说的是两种,二分法,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痛苦。还能怎么去划分?好,这位同学。

营员3:我想说两种,第一种就是最开始讲到的,人生苦就是八种,生老病死,这个是肉体上的;然后还有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然后还有……

明洽法师:说了七个还差一个。

营员3: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苦。

明洽法师:对,这是我们说的另一种苦的分类方法。

营员3:然后还有一种是,你因外境变化,感受到苦的同时,你的内心会起一种想法,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人扎了你一下,如果是医生抽血,你可能就会觉得这个针扎下去就只疼一下,但是如果说是一个平白无故的人扎了你一下,那么你在疼完之后还会去恐惧,还会去怨恨别人,这样的话烦恼就更盛。

明洽法师:那这还是身心上的苦啊。他在这儿强调心里这种苦更为重要,同样是扎一针,医生扎,你还挺感谢,谢谢你给我扎了一针;另外一种就是,那你扎了我一针,我还你十针。是吧?好,谢谢。

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佛陀对于苦的描述我们说有二苦、三苦,还有大家不熟悉的六苦说,一般六苦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说的,轮回六苦是: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这些我们就不展开它了,我们先简单说一下那位同学说的八苦。

生、老、病、死我们大家都要去经历。“生”的苦是什么,在佛经里有描述,胎儿在母亲体内已经可以感知母亲吃下东西的冷热;而且胎儿还能能感受到母亲的喜乐,并且会受到母亲的喜乐的影响。这些苦楚都是不可避免的,“生而为人,无可奈何”——这还是用太宰治的话来说的。然后,一旦我们离开了母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经历这八苦。

讲完了“生”,我们再来说这个“老”。不用多说了,我们大家都不愿意老,是吧?谁都不愿意老态龙钟。现在的时代是不是鲜肉时代?我记得有一位演员叫沙溢,我去年偶然看到他在节目中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是鲜肉,但是那个时代崇尚的是大叔。等好不容易熬成大叔了,现在又成了鲜肉时代了,所以他就说他的苦,他自己给自己的总结,生不逢时。由此,我们看到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标准是不同的,有时候以鲜为美,有时候又以老、以成熟为美。

再然后是“病”。病是大家都不愿意去面对的。有时候我的小伙伴病了,他跟我说:“哎呀,我生病的时候我都特别不想活,活着特别没意思。”可是等病一好,他就又忙着去打游戏了,还乐此不疲。

最后,就说“死”。死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或者也有想拿死来作为一种逃避烦恼的解脱途径的。我们说说后一种。我们知道在佛教里面,我们内心所做的选择会在你的意识里留下一种讯息,当你进入到下一世的时候,你有可能会遇到烦恼,烦恼多的时候,你可能还是会选择同样一条路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也许你会一世一世地作出同样的选择。所以,不要认为把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了你就没有烦恼了,不是这样的。

我们接着再看“爱别离”。我们总会和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分开。所以,我最早看到太宰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人生唯再见二字”这句的时候,我就决定买这本书了,就是因为他让我感受到了“爱别离”的无奈。

再下来“怨憎会”与“求不得”。大家也有这样的体验,这个人,我看到他就不爽,结果分宿舍的时候我恰恰就和他一间屋,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我喜欢的那个人呀,我偏偏没有办法和他一个屋,前面那个是什么? “怨憎会”;后面那个呢?天天处在别离的状态,那当然是“求不得”了。这个人我喜欢他,但是他不接受我,那个人我不喜欢,却又天天缠着我,是吧?

八苦里面我们最难理解的是“五取蕴苦”,我们简单地说一下。在佛教的认知下,我们人是五蕴和合而来的。大家知道是哪五蕴吗?“五蕴”其实指的是色受想行识。人的生命个体都是五蕴和合而成。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任何一个因缘条件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这种平衡关系。因此,“生而为人”就注定了会经历痛苦。什么样的痛苦?生的痛苦,老的痛苦,病的痛苦,说不定哪一天就生病了,最后是死,死的痛苦。好,这是我们所说的八苦。

我们经常听到最多的的是八苦和三苦。我们再来说说三苦,谁知道三苦是哪三苦?(营员答:苦苦、行苦、坏苦)。苦苦、坏苦、行苦,对了。除了讲两苦、六苦、八苦,我们还讲一下什么是三苦。“苦苦”指的是什么?“苦苦”指的就是肉体上与精神上所经历的痛苦,我们都曾有过或将会经历的那些苦。比如我由于失败、挫折而处在痛苦的状态中,这是苦苦,还有就是我今天生病了,我身体不舒服,这些都是苦苦。

“坏苦”是什么?(营员答:这些都在生灭……)对,你说的是坏苦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无常的。什么是无常的法?就是刹那生灭的法。什么是“刹那”?有一种说法就是你弹一下指,弹指的这个声出来,它的六十五分之一的时间就是一个刹那。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一件事物就在生灭变化中。那么,你还敢相信你的色身长驻吗?有的人追求长生,希望色身能够长留,但常常事与愿违,他无法遏制地老去、病去、死去。再举一个例子,在座大家都是年轻人,可能最能燃起大家情绪的是love,是吧?你觉得这种爱本质上,是不是也是这六十五分之一的弹指的一刹那中就在变化呢?它本质上是这样的。

我们为什么会苦?我们会把无常的东西执为常的东西。(营员:有一个恒常的我。)这就说到佛教的一个核心问题,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很深很细地展开。为什么没有一个恒常的我在?或者你认为有我,但是你要给我一个原因,你为什么认为有一个恒常的我在?哪一刻的、哪一刹那的你是你定位中的“你”,这个刹那你痛苦,下一个刹那你高兴,再过一个刹那你迷狂,再过一个刹那你是处在无记状态——就是既不高兴也不痛苦的状态,这些哪一个是你?是执取乐的那个是你,永远都存在着;还是苦的那个是你,你永远都是苦的;还是追求中的那个是你,你永远都是在追求的,你可以去想一想。在佛教里面,我们会讲到“诸法无我”。“无我”不是说没你这个人了,五蕴安立的这个你还在,只不过你以为这个——一个有自性的你,一种常的你,可以不靠任何因缘就存在的那个你,可以不用我们的思维语言去安立的那个你,你认为那个你是存在的,而在佛教里,这恰好是要破除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积累学习,才能不断发现认识。

“坏苦”是什么?我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坐在这里讲了一个多小时了,我觉得挺累的,你让我休息一下,我就会觉得挺舒服的;但是你让我在旁边站一小时,我又觉得站得很累了。你看我刚才认为的这种乐呢变成苦了。所以,坏苦是指——我们先用一个书面语来表述——我们受到染污的快乐感受是不稳定的、不持久的,而且让我们感到不满足。就是我们锲而不舍地去追求的那些愉悦的活动,最后可能都让我们感觉到不自在。比如说我喜欢一个人,我去追他,我终于追上他了和他在一起了;但是很快却发现,他有很多习性我无法忍受,我又想离开他了。这就是一种坏苦,和你最初给对方的这种投射产生了矛盾,这是受到染污的快乐感受。

“染污”在佛教里有一个特殊的解释,染污就是烦恼的意思,就是你在感受快乐的时候,你不知道其实你的心是在烦恼的状态下的,你被表面的乐的那个强大的外相给征服了,忽略了在感受乐的同时潜藏在内心的这种烦恼,而这种烦恼最终会导致你认为乐的东西变成苦的东西,当然,你感受到苦的东西也能让你觉得乐。

这是佛陀对生活独特的理解,我们又回到最一开始讲的这上面了。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我们对苦的认知和佛陀对于苦的思考,你看他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这就是我为什么说独特的思维方式很重要,我也赞同大家在年轻的时候多体验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多过几种离经叛道的生活。

最后一个是“行苦”。“行苦”就是说我们这个五蕴的和合体无时不受烦恼的控制,实际上只要你是人就有苦;除非你成为了圣者,我们一会儿讲什么是圣者。三苦里面最根本的是“行苦”,因为如果没有“行苦”你也没有前两种苦的感受。如果没有五蕴的聚合来形成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的身体、心里对苦的体验也就没有了。

通过这些讲解,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乐此不疲地追求的那些东西在本质上是苦和无常的?进而可以令我们放下对它们的执着,去实现我们四谛里面所说的灭道,灭的另外的一个表述就是“涅槃”。什么是“涅槃”?涅槃有四相,灭、静、妙、离,我们一会儿简单地来说一下。

回到我刚才讲的那个例子,居士班的那位男居士说:“我本身不知道那么多的苦,学了佛法以后我知道了这么多的苦了,我可怎么活呀?”你不知道,难道你就不苦吗?这让我想起西方哲学里面的一个故事,就是柏拉图所讲的洞穴喻。一群人他们面向的是洞穴里面,背对的是洞口,洞外的光线把人影投射到洞穴的墙壁上,人影还有各种动作,看到这些人影的人们以为他们生活的世界的真实就是那样的。但是其中有一个人不安分,他挣扎着把身子转过去,他看到洞口有一点点的光,他朝着光爬过去,爬到洞口豁然开朗,看到了另外一个真实的世界。然后他回来给那些仍然面壁的人们说,你们要到洞口去看看,那才是真实的世界,结果那些面壁之人却把给他们建议的这位当成疯子关了起来。当时和那位男居士交谈时,我就想到了洞穴喻的理论。

事实上,并不是释迦牟尼佛造出了很多苦,然后劝说大家去出家、求解脱,去过出世间的生活。他只是发现了世间的生活充满了苦,发现了我们生活的本来样状。所以,他说他是发现真理的人,而不是发明真理、创造真理的人。并不是他造了苦,从而进入到了一个苦的模式,进而把我们都推到这苦里面,让我们去经历了两苦、三苦、六苦、八苦,然后让我们都出家了。这也带给大家一个思考,在你现有的生活里面,你是否愿意像那个摸索光明的人一样,勇敢地去回身,锲而不舍地朝洞口爬去?我认为当下的年轻人,不妨多做几次这样的尝试,就是从你固有的世界里面不断地走出去,尝试着去打破它。

我们再往下讲释迦牟尼佛生平带给我们的启示。他三十五岁成为佛陀、成为觉悟者,在随后的四十五年里他开始传播他所发现的这些真理。他传播的对象是来自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佛陀最著名的弟子里面也有曾经做过妓女的,也有做过美容美发师的,也有很富有的商人,也有国王,也有平民,还有杀人犯,他是真正地实现了有教无类,这是佛陀传法过程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他还根据这些人不同的需求、兴趣、程度、性情等传授给他们不同的教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说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在印度的说法里面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它只是形容多。佛陀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问题就会讲一部经出来,就会传一部教法出来,他每一次的教授都是不可复制的。

在佛陀的传法教育过程中,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家庭生活出家,出家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僧团。当这些追随佛陀教法的修行者也有了相似的证悟,并且他们自己也成为了善巧的师长以后,他们又把佛法传播到了整个古印度。随后在数个世纪里面,佛法向南传到了斯里兰卡,向西传到了现在的阿富汗,向东北传到了中国、韩国、日本,向东南传到了印尼、东南亚诸国,向北传到了中亚、西藏和蒙古这些地方。如果大家想对佛法的传播和佛教在历史中的演变有更多的了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日本人平川彰写的《印度佛教史》,还有吕澂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国佛学源流略讲》,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和他的《隋唐佛教史稿》。希望通过这些阅读,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佛教的认识与学习,你可以把你所感兴趣的教法放在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然后你会看到它的演变。

我刚才用了一个多小时讲了这么多,如果你受到了佛陀生平启示的影响,也想自主地选择一条同样的觉悟之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开始呢?皈依,皈依是第一步,皈依是成为佛教徒的开始。要成为佛教徒,有三种标准,有最严格的,有一般严格的,有比较宽泛的;第一种是主见论,第二种是主信论,第三种是见信综合论。

主见论其实是一种古老而严格的主张,主见论认为你心里面真正承许了“三法印”以后,才能真正成为佛教徒;第二个是主信论,主要是在信仰层面上,也就是印度阿底峡尊者主张的,你皈依了三宝你就是佛教徒了;第三个标准就是见信综合论,这个超级严格,既要皈依三宝,内心里面又要正解三法印才是佛教徒。

我再强调一遍这三个标准。第一个是主见论,就是你内心里要承许三法印,承许是什么?就是你心里面完全认同三法印所说的内容。第二种是阿底峡尊者的开许,他觉得如果以三法印为标准,很多居士,百分之七八十都不能叫佛教徒了,因为他们可能说不清楚三法印的内容,那就在信仰层面上设立标准,就以皈依三宝作为成为佛教徒的开始。第三种最为严格,既要在形式上皈依三宝,又要在内心里认同三法印所讲的内容。

我们现在来讲“三法印”是什么? “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有“四法印”的说法,就是加一个“有漏皆苦”。“有漏皆苦”我简单地说一下,“漏”就是烦恼的意思,只要有烦恼就会有苦,你逃脱不掉,所以我们要解脱嘛。

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去了解“诸行无常”这句话。我们说“行”是什么呢?“行”就是我们说的有为法,就是我们说的事物。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事物?在佛教认知里面就是说因缘所生的这个法,它的生成不是靠自己生自己;孙悟空还是得依靠石头,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还是有一个因缘他才能生出来。 所以,“诸行无常”的“行”就是我们说的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我们现代语言里面说的事物;什么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因缘所生的法。 

“诸”是表示这个有为法的范围,那这个范围是哪一些?有为法的范围指的是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色法大家都知道像桌子、舞台、椅子等等这些都是色法,我们再用一个更标准的概念来说就是具质碍性的,就是放到这里它就能起到一定障碍作用的事物。心法和心所法,简单来说,它们都指的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意识,我们心里面所想的和所处的状态。它们都是有为法,都是依靠各种因缘来生成的,不是它自己生成的。我的快乐一定有一个快乐的因,我的痛苦一定也有一个痛苦的因,当然这个因并不止一个,有时可能是很多的。最后是心不相应行法,这个有点难,但是我解释一下就简单了。什么是心不相应行?就是它既不是色法也不是行法,把它归类到心不相应里面。比如说人,你能说人只是色法吗?不能啊,因为你还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吧?你能只是说它是心法吗?那只有心没有色身,就没有你了。所以,像这样的既不属于色法也不属于心法的,我们把它放到心不相应行里面。

总结一下诸行无常,“行”,是有为法;有为法是什么呢?有为法是事物;事物是什么?就是由各种因缘所生成的这个法。范围都包括什么?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凡是和这四个法相关的,都具有无常的性质。

无常是什么?无常就是我们提到的刹那的生灭,就是它在一弹指的六十五分之一的时间里面就会发生变化,这个叫无常。“刹那生灭”是无常的概念。所以别人问你什么是无常?你想不起刹那这个词了你就说很短时间就变了,这个叫无常。所以说一切事物、一切有为法,它们的本质特征就是变化,而且是极短时间的变化,包括我们的身体与意识。其实对一些比较粗的现象、法, 比如说房屋突然倒了,或者一个人突发事故死亡了,我们会感觉到无常,由生到死、由有到无;但是,对于刹那刹那的变化,我们体验得不够深刻。比如我问你,你是哪一天老的?你不知道呀,因为你每天照镜子的时候你觉得都是一样的,你心里还投射我今天又买了什么好的化妆品,我显得和昨天一样。在你每天都以为你显得和昨天一样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地已经老去了,是不是?这个老就是刹那的变化,但是我们很难觉察。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为什么要去禅修?禅修可以帮助我们把心集中在一个对境上面。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一些学霸级的同学?因为我过去做过中学老师,我在教学生的时候发现班上有很优秀的学生,他们并不是那种你什么时候去看他,他都是拿一本书在用功的那种,而是他们也看书、也玩儿,生活挺丰富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专注。做事专注,就会事半功倍,有可能花十个小时学习的学生不如专注一小时的学生。

怎么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夏令营期间会有法师来引导大家进行禅修,禅修带给我们的是心的专注性,所以大家禅修中要尽量做到心不散乱。我相信你会发现在禅修状态中的你,也许就是平时学习状态中的你。你平时学习的时候东张西望,你坐在那禅修的时候一定也是到处观察别人;你在学习中脑袋里杂念纷飞,你在禅修过程中也会杂念纷飞的。禅修的过程就是让我们去收摄这些杂念,通过禅修我们可能会发现事物的更微细的变化。

当然有时候通过禅修,你的专注力可能会提高到非常高的程度,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些很微细的法,或者说很微细的事物,这个时候我们会说:“哇,这个人好神呢,他有神通。”所以,所谓的神通也只是说明了某人通过禅修,他的思维和意识专注到一定程度,他发现了常人没有发现的诸多细节。所以我们刚才说,成功第一个取决于你独特的思维方式;第二个就是你学习、做事的专注力,这就是禅修带给大家的利益,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禅修可以从很多层面来说。

我们刚才说了,平时我们只对一些粗的事物,比如房屋倒塌、突然死亡等感受到无常,但是对很微细的法就不容易去观察到,这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修的原因。我认为“学”在“修”先,因为你学了这些内容你才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在你的修上,用在你的思考与行为当中。所以我们强调学修,学指的就是听闻、阅读、思考佛陀所传的教法,这种教法从何来呢?就是叫悉达多的这么一位年轻人通过修行所发现的;修是将所学的教法融汇于心,体现于外,也就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身、口、意三业中。

这又是一组概念,身口意三业。身业指的是我们的行为;口业指的是我们的语言;意业指的是我们的思维造作。业是什么意思?业在古印度的语境下本来的意思就是action,就是运动的意思,只要动了就是业。所以说到造业,平时我们会说,“唉,你这个人老去造业”,这个时候说的去造业是指造恶业;其实你只要动了就造业,你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你行为上有了一个表现,你语言上说了哪怕一个字,这些都是造业。造业不单单指造恶业,还包括造善业。

我们说完了“诸行无常”,再来说说“诸法无我”。这里我不打算展开了讲,但它确实是佛教最不共的见解,是佛陀最独特的思考。佛陀在一切的事物、一切的法上发现,一切法、一切事物它们在本质上是“无我”的。这个“我”有多个层面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自性”。

什么是“自性”呢?第一,我们说这个事物它不是靠因缘生的。第二,这个事物它不是互相观待而生的。比如我们看手指,当我的无名指和小指比较的时候,你可以说这个是长,但是和中指比的时候它又变成了短,所以一个手指你能说它既长又短吗?所以第二就是说,事物是相互观待而形成。我们生活的世界里面很多时候是通过这种善恶、长短、高下的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秩序,这就是一种缘起法。

如果你不承认前面说的这种缘起,那么,你就是认为有“我”。你认为一个法是有“我”的,在佛教认知里面就是,第一个你否定这个法是因缘生的;第二个你否定这个法是互相观待的;第三个你不认为这个法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思维来安立上去的。我们在佛教的里面说 “唯名言安立”,实际上就是说,任何一个法都是我们通过思维去构造、用语言来表述的,我们把这个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出来。所以,如果你认为一个事物、一个法离开了这三项,它本来就是存在的,在佛教看来,你这个就是有“我”的见,你执“我”了,有“我执”了。

所以,我今天给大家说的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我们说“无我”的时候就是没有这个有“自性”的东西存在,这个“我”在梵文里面指的就是“自性”。这里面牵扯到梵文的翻译,细讲起来会更繁琐一些,因为这个词,它的词根有这三个主要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在不同的佛经里,就有不同的意思。但是我们受早期佛教传播中汉语文化习惯的影响,当我们说“无我”时,一般就认为“无”就是没有,进而会理解就是没有这个我了。这是因为我们早期在佛教里翻译这个“自性”的时候用的是“我”。其实最早在翻译摸索阶段的时候,从印度传来的般若经,早期翻译都会用道家的那个“无”来翻译 “无我”、“无自性”这些词,久而久之我们会以为这个“无我”就是指的什么也没有,有点像道家所描述的那种混沌的状态。其实不是,在佛教里面“无我”就是“无自性”的意思。“无自性”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三个:第一是业果缘起;第二是相互观待;第三是思维语言安立。你如果认为只要有一个法、一个事物可以离开这三者而存在,那么在释迦牟尼佛眼里面,你就是执我见的人。这是最简略的一种讲法。

我们这里先有个印象,实际上这些细讲起来会更复杂一点。我们会说“诸法无我”是判定内道和外道的标准。内道指的就是佛教徒,外道指的是佛教徒以外的其它的宗教或者哲学的派别。“无我”一般可以分为“人无我”和“法无我”,前者主要是小乘承许的,后者主要是大乘承许的。这些我们就不展开讲了。所以大家只要先明白“诸法无我”,三法印里面第二法印,这是佛法最核心、最艰深的部分。也正是因为诸法没有自性——即“无我”的这种特征,所以诸行才无常,它才会有变化;如果一个法上有一个“我”,有一个不变的、不依靠因缘的东西存在的话,那无常从哪里来?所以你可以把这两点结合一下去思考。当你把这些道理去闻、思、修,并且现证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就是“涅槃寂静”了。

我们来看下第三个法印“涅槃寂静”。我们通过闻思佛法,并且在修道上不断地前进,最终可以使我们内心里面各个层次的烦恼去除。各个层次的烦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两大类。一般说烦恼障你去除了,你可以获得解脱;但是你把所知障一并去除了,你就可以成就佛果,你也成为了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觉悟者了。

我们通过修学“诸法无我”,并且不断地去观察“诸行无常”,最后到达“涅槃寂静”,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来完成。五个阶段:第一个是资粮道;第二个是加行道;第三个是见道;第四个是修道;第五个是无学道,没有什么再学的了,你已经圆满了,你已经是阿罗汉了,这个时候是无学道。

你可以选择走大乘的道路,你也可以选择走小乘的道路。“乘”就是轮子的意思,你选择坐大轮的,还是小轮的,你自己去选择。你进入修道的过程、进入这五道,我只说一个入门的,你如果要走小乘道,那什么时候是你入了我们说的第一个资粮道呢?就是你生起无造作出离心的时候;而你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的时候,你进入的是大乘的资粮道。所以它两个标准不太一样。那么我们来说一下无造作,无造作就是你不用很刻意地去想,它自然就现起了。

资粮道完了后是加行道,你把你的行为不断地往上加,把你的修行不断地去积累直到完成质变——见道。现证空性的时候叫见道,对于小乘来说是现证人无我;对于大乘来说现证法无我。见道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凡转圣的时候,那时,你已经从一个凡夫成为了圣人。最后,由圣成佛,那就是最后无学道,你就完成了。

我简单地讲了一下,资粮、加行、见、修、无学这五道。第一个,入小乘的门是无造作的出离心生起;入大乘的门是无造作的菩提心的生起。到见道的时候就产生一次质变,对于小乘和大乘来说都是这样,它是什么呢?是由凡转圣,从一个凡夫已经成为了一个圣人;最后到无学道,你没有什么再学的了,已经圆满了,你已经成为阿罗汉了,你已经成为佛陀了。五道学修完成,你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或者是佛位。

我们说涅槃寂静为什么是寂静的,因为它有四个特征。第一个是灭,第二个是静,第三个是妙,最后一个是离。因为它具有这四个特征,所以我们说涅槃是寂静的,第三法印叫涅槃寂静嘛。

涅槃是灭,它为什么是灭呢?因为它是苦的灭尽。你达到涅槃状态了,就是你内心所有的苦都息灭了。不但息灭了苦,而且把它的根也彻底拔除了,所以叫“众苦永灭”,或者叫“众苦永息”。第二个特征是静,它为什么是静?因为烦恼都灭除了,你心里面的状态是很寂静的,你不再会受烦恼的影响,不再一会儿被烦恼把你吹向这边,一会儿把你吹向那边。第三个是妙,妙是什么?你在这种状态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无尽的利益和快乐,它是利益与安乐的无上源泉——利益,比如不被烦恼与苦所捆缚,你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安乐是就是你心的那种自在状态,不被烦恼所捆缚的状态;无上源泉就是没有比它再好的源头了。最后一个是离,这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说的,在涅槃的状态,你从轮回的痛苦中永远地出离了。

涅槃具有的这四个特征——灭、静、妙、离,我们也解释完了。再次强调的是,如果以“三法印”来衡量,我们中很多人甚至连佛教徒都不能算,尽管我们可能已经浸润在佛教中很长时间了,这是比较严格的衡量标准,但是以另外一个比较宽泛的标准来衡量,以皈依三宝来衡量,我们可以算作佛教徒的。

那我们现在就简单地来讨论一下三宝。皈依三宝就是入了佛教之门。那么,真正的皈依是什么?我们内心里面要对真正的皈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真正的皈依来自我们对教法的认识与了解。其实,皈依是要靠修的,可能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参加皈依的营员会完成一个皈依仪式,但是真正的皈依的完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你需要持续地学修,最后才能真正地实现皈依。三宝即佛、法、僧。刚才我说皈依既然是动态的,我们最后一天的皈依仪式仅仅是个开始,它是因,最后我们要达到一个果,就是我们自身要修成三宝,这是我们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皈依三宝不是说你心里面把佛当成神,你天天的给它烧香、供水、磕头,求考试顺利、家庭美满、子孙绵延。佛不是一个外在的神,让你去膜拜的。我们来看一下因三宝和果三宝。

因三宝就指我们身外的三宝。第一是佛宝,佛宝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已经成佛的释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十方,指各个不同的方向、地域;三世呢?指过去、现在、未来。实际上就是一切时间、一切地域的这些佛,你都可以把他视为佛宝来皈依。那我们怎么来皈依呢?就是我们通过了解佛陀的功德,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使得我们对佛陀生起敬仰之情、信仰之心,这可以增长我们学修佛法的信心。当然佛陀的功德除了我刚才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外,还有四无所畏、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等,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第二,法宝是什么?法宝就是指诸佛所传授的教法,它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慈悲、智慧。我们真正的皈依处在法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先引一段文献,这是出自《大般涅槃经》里面的,释迦牟尼佛和阿难尊者的一段对话。大家知道阿难吧?就是佛弟子里最帅的那位,他走在街上众人都会为他着迷的。我记得好像大家在网上传的有一位很红的一和尚,是浙江的,说他放弃公务员的工作出家,因为长得又高又帅,很多的迷妹就去追寻他,受皈依,这也许就是看到他的相好产生了信心,是吧?好,我们回来《大般涅槃经》,“尔时,如来告阿难言,‘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不仅仅是以戒为师,是以法和戒为师。这是《大般涅槃经》里面的原话。

那我们再听一段经文,大家来看一下我们对法宝是不是有不一样的认识。在《广论》里面说,“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有的人一看这段以后就说我不皈依佛了,为什么?“诸佛非以水洗罪”,我身上这罪孽,即使是佛拿水来洗也是洗不干净的;佛说要靠自己去忏悔,靠自己的智慧、行为去把你的罪业一点一点地去除掉,而不是说佛有神力可以给你把这些去除了,没有。“非以手除众生苦”,比如你生病了——我记得很早的电视剧《济公》里面有个场景:谁生病了,哇,用手弄一下,好了!但佛陀却说,其实我是没有所谓的神力让你马上康复,你要靠你自己对佛法的学修,才能真正地让自己从苦的轮回里解脱。“非移自证于余者”,打个比方,佛把一切教法都存在一个硬盘里面,然后全部都拷给你们,你们也成佛了,不可能的,这就叫“非移自证于余者”。佛陀不是把教法通过复制粘贴放在你的心里,放在你的脑海里的,你要靠自己的学习。“示法性谛令解脱”,就是佛陀给你把一切法的真实的样状、实相、真理传授与你,你自己再去思考,然后再进一步地去修学,最后自己通过努力来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学修是无人能代劳的,如果可以代劳的话,释迦牟尼佛那么慈悲,他把他所学和证悟给我们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佛陀实际上是在鼓励我们去了解他所传授的法,而不是盲目地信受奉行。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陀在另外的经典里面也讲到,“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就是像炼金师融化、切割、擦亮、鉴别黄金一样,僧人和学者也应该这样,在接受佛陀所传的这些教法时,一定要去分析它合理不合理,而不要仅仅是出于尊重,就把佛陀说的全部接受了;他说这种不经分析的全盘接受,实际上也是对佛陀的不敬,所以说“信受非唯敬”。佛陀说到,你不能仅仅依靠尊重,被我的外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给征服了,就认为我说的什么都是对的了;你要看我所说的这些是不是真谛,符合不符合诸法的实相,你要去认真地思考它。所以,佛陀主张在以后的修学佛法中,我们应该有的一种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们在修行中要借助理性思维,最后再跨越我们的理性思维,怎么去跨越呢?开始修行的时候,我们对法的判断、理解,实际上靠的是我们理性的思维,或者叫“分别心”——分别心不尽然都是我们所说的不好的,分别心有不同的语境。实际上我们用语言去思维的过程本身这就是分别心的作用,当你说“你别分别了”,那就是说你也别思维了,你也别用语言去传达了,那你说这话的时候不是在分别吗?有时候我们不让人家去分别,实际上是想让对方放弃把一些没有的、不存在东西构想成为有的、存在的,也就是建议对方不要非理作意。我们是在这个语境上去说“不要分别”的,就是说没有的、不存在的法,你把它虚构成了有的、存在的法,然后人家说你不要有这种分别。所以我们对“分别心”不要一棒子都打倒。

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分别心”体现为思维、论证的过程,它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听你说话,当我读这一段佛经,当我读这一段论证的时候,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在起作用。所以分别心在我们修学的最初的阶段帮助我们很多,但当我们证悟到、修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最后是要抛开这个分别心,因为我们说的这种理性也好,或者我们说的分别心也好,它只是帮助我们走完这一段路,最终,我们要超越它。就像佛教里面常说的比喻,我们现在把语言、思维等分别心作为一个船筏,我们要靠它划到彼岸去,到彼岸了,我们再不需要这船筏了,难道我们还要背着它走吗?所以刚开始大家借助于分别心,但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到最后还是要超越它。

但是,我们现在学修的时候,就该像佛陀建议我们的一样,首先,你不要迷信佛。正如佛说的:我不能拿水把你的罪洗干净,我也不可能伸一只手把你的癌症等这些病给你移除,我也没办法把自己的所有智慧复制粘贴到你的脑海里面,你要靠你自己。我只是给你讲了一条发现实相和真理的道路,如果你去选择走这条路并坚持走下去的话,你最终会和我一样证得实相。再有就是,佛陀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他对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问题,讲了不同的法,有时候你看字面意思,这些讲法好像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只不过是针对不同的问题角度。所以你需要去分辨这些法,不要光读一部经就觉得是最究竟、最了义的。但这需要大家不断地去了解佛陀在三转法轮里面所传的那些教法,慢慢地大家会有更多的体会!

三宝,佛宝、法宝讲完了,最后一个僧宝。僧宝,实际上严格地来说就是见道位以上的圣者。还记得我们刚才说的五道吧,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什么时候可以称作是个宝呢?这个僧人能称作宝了,就是到见道以上的。

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最终从烦恼中解脱,首先依靠的是身外的“因三宝”,但是我们皈依大乘的目的是自身成佛、成为觉悟者,当我们通过对“因三宝”的修学,最终自身成佛的时候,就于自身实现了这三宝。因为当你成佛的时候,就成为了佛宝;你所宣讲的教法成为了法宝;那些追随、践行你教法的人成为了僧宝。所以说皈依三宝是由因及果的一个动态的过程,真正的皈依三宝是你最终在你自身成就了三宝。好,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