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土地和天空——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思(一)张伯驹老师

(2018年7月20日下午于文殊阁)

主持人崇辨法师:谢谢任居士,谢谢各位可爱的营员。今天下午,我们有一场非常重要的课程。我们邀请到一位长期致力于环保事业的老师来与大家分享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体验与思考。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位老师做的有关公益环保的工作。这位老师现任“自然之友”总干事。2015年,“自然之友”在阿里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首个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并搭建了环境公益诉讼支持网络,是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拓展者。“自然之友”是中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成立24年以来,它一直致力于通过环境教育、家庭节能、生态社区、法律维权、以及政策倡导等方式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结,守护生态环境。

他说唯有更多的环境组织与公众参与到环境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风险,才能避免更多环境伤害事件的发生,他的原动力来自哪里呢?他说来自自由奔涌的波浪,自由流淌的江河。他就是这样一位菩萨行者,张伯驹老师。大家鼓掌欢迎。

尊敬的各位法师,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来到这里觉得特别的感动。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一天,在第一天就能够和大家一同度过,并且可以在“国土恩重”这个主题下和大家去分享我的一些行与思,这是一个特别特别难得的缘分。感谢我们的夏令营,感谢柏林禅寺,感谢在座的各位同学,给了我这样的一个缘分,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共度这一天。

我们夏令营的主题是“国土恩重”,关于国土恩,大家肯定已经有过很多的思考和准备,所以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我希望为大家分享的是在我们进行环境生态保护的十几年的过程中,所看到的,所思考的。我今天的题目叫做《我们的土地和天空》,每个人的双脚都要踩在坚实的大地上,所以土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同时,我们每天也要和天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或晴或雨,都是土地和天空带给我们的;所以,所谓的环境,所谓的生态,就是土地之上,天空之下

当然,说到环境保护,在座的各位肯定有各自的理解。所以今天下午并不希望像学术讲座一样的给大家看很多的数据,或者讲很多现在的环境问题。我最想分享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好的人。我想说这样的一个主题,在说这个主题前我想先跟大家讲两个故事。

首先我想跟大家讲一个二十年前发生的故事。不知道在座的大家,有多少人知道可可西里这个地方,大家可以告诉我吗?看来还是有很多朋友都知道。曾经有一部电影,名字就叫《可可西里》,可能有一些同学还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我今天先从这个远方的、远在三江之源的可可西里讲起。

这是电影《可可西里》的海报,这个电影讲什么呢?其实核心内容就是在二十多年前,应该是在1997年前后,在青海的三江源地区,可可西里高原上——它是一个海拔很高的荒无人烟的无人区,同时也是非常多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这里有一种野生动物叫做藏羚羊。它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高原上奔跑跳跃的精灵,它的奔跑速度很快,而且是高原特有的物种。大家可能有印象,当时奥运会福娃里边有一个就是藏羚羊的形象。

在1997年前后,藏羚羊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在可可西里高原的无人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盗猎者,他们偷偷地进入到无人区——其实是一个自然保护区,但因为太大了,我们的保护人员根本没有办法巡逻到每一片角落,所以他们就利用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漏洞,到无人区去捕猎这些藏羚羊,造成了非常大的让我们很心痛的事件——很多的藏羚羊,都被盗猎分子给猎杀了。

当时这个事情引发了当地人的强烈关注。因为大家也知道居住在那里的是我们的藏族同胞,他们对于本地的这些生灵是有感情的,他们觉得不应该杀掉这些藏羚羊,这是不对的行为,他们非常朴素地这样认为——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甚至是我们的家人,怎么能够这样把它们给盗猎,把它们给杀害呢?于是有一些当地人就组成了一个团队,他们管自己叫做“野牦牛队”。这个野牦牛队协助我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和盗猎分子搏斗,影片中所展现的就是野牦牛队。

那个时候我还小,后来大了一点,看见他们,我们都叫他们大哥。野牦牛队的大哥们真的是浴血奋战,他们也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权利,就是当地的公安部门给他们配了枪支,等于准许他们和这些盗猎分子荷枪实弹地进行战斗。所以,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盗猎分子嚣张的气焰一度被压制住了。但是,野牦牛队也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有的人牺牲,有的人被暗算,他们两任队长都是因为保护藏羚羊而牺牲了。这个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那么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的保卫战中,在野牦牛队的背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还有其他城市,也有很多人在参与、支持。比如像这位老先生,梁从诫,我们都喜欢称呼他梁先生。梁先生是“自然之友”的创会会长。刚才法师也介绍了“自然之友”,二十多年前创立,梁先生是第一任的会长。他当时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带领“自然之友”去帮助远在千里之外的野牦牛队,去争取百姓们的支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争取媒体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北京有一些像这对老夫妇这样的普通居民,知道了可可西里的问题,他们说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他们从“自然之友”了解到,野牦牛队的物资非常欠缺,他们就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买了一辆北京吉普,捐给了野牦牛队。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90年代的时候,很多大学生也在讲说没有办法拿起枪和野牦牛队去一起战斗,那我们能做些什么?他们就在大学校园里边,告诉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原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去支持他们、声援他们。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是学生还是市民,还是媒体,都做了特别多的努力,去保护藏羚羊,去支持野牦牛队。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的媒体应该也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生态环境的问题在我们的远方正在发生。90年代的时候,可能在座的同学们有一些是刚出生,那时在城市中,并没有多少人会感觉说我们的环境是个问题,因为那时候天还很蓝,水还是很清。但是在远方,像这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是每时每日都在进行的。所以通过这样一些媒体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原来我们是要去关爱、去保护我们的朋友,这些野生动物、这些生灵的。

刚才我们也说到了非法盗猎分子,在整个过程中,虽然野牦牛队做了非常激烈的战斗,也有了很多的牺牲,很多的成就,但是当时他们感到很绝望。为什么很绝望呢?就是哪怕一波的战役,两波的战役,这些盗猎分子退却了,还会有新的人,就像亡命之徒一样不断地涌到这片无人区,哪怕是冒着生命的风险,他们也要去猎杀藏羚羊。所以当时“自然之友”的前辈们,梁先生他们就在想,到底是因为什么,能让这些盗猎分子不顾国家的法律,不顾政府的管制,甚至不顾野牦牛队这样用生命捍卫的方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样违法的事情?它背后一定是有动力来源的。

于是,当时“自然之友”和社会各界,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在英国的皇室和当时高收入人群的阶层里边,正在流行一种非常昂贵的饰物,就是一个披肩,叫做shahtoosh。这种披肩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那么流行呢?因为它的质地极为柔软和细腻。柔软到什么程度?这个披肩是很大的一片,但它这整一个披肩可以从一个戒指中间穿过去。那这个披肩是什么做的呢?是藏羚羊的羊绒制成的,还不是它的毛,是靠近皮肤的那层非常细非常柔软的小绒。所以这些盗猎分子不顾一切地冲向高原去盗猎藏羚羊,是因为这种披肩在英国和西欧卖到非常非常高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利润很高的地下黑市,使得他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去赚这个钱。

当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自然之友”说就算不断地上战场,不断地用这种很暴力的方式,可能还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于是当时梁从诫先生代表“自然之友”写了一封信,写给谁呢?直接写给当时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布莱尔已经是几任前的首相了。过了一段时间,唐宁街10号发回来一封信,是英国的首相托尼·布莱尔专门写了一封信,写给“自然之友”,写给梁先生。大概的意思是:尊敬的梁从诫先生,您的信我们已经收到了。对于您所说的情况,我们深感震惊。得知因为这样的非法交易、非法消费,使得远在中国高原上那么美丽的精灵惨遭屠戮,我们觉得很难过。我们已经和经济大臣以及贸易大臣商讨并达成了一致,会立即取缔shahtoosh披肩的贸易,并且取缔它整个非法的地下黑市链条。同时他们也和欧盟的其他成员国去沟通此事,希望整个欧洲不要再有人去买这样的披肩,不要再让破坏藏羚羊的行为有一个动力来源。后来托尼·布莱尔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还专门和梁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怎么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最后藏羚羊的问题开始得到了遏制。包括我们的政府部门,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们是在国内努力地斩断非法交易的链条。这是当时梁先生在这个高原的保护站和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起去销毁走私的藏羚羊皮毛。

如今,大家坐青藏铁路列车的话,过青海的那一段,尤其是往唐古拉山口的这一段,在广袤的高原无人区,透过车窗经常可以看到奔腾跳跃的藏羚羊或者羊群。最近十五到二十年来,得力于政府不断的保护,盗猎者退却了,使得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不断地上升。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高原的生灵,成群地奔跑在属于它们的家园里边,和人类和谐地相处。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年前遥远的可可西里,甚至它不只是发生在可可西里,还发生在欧洲,和国际社会都有关系。

在我们看来,环境保护这个词汇其实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词汇。人类怎么能够保护环境呢?我们可能也听过一句话叫做“人类需要大自然,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也就是说我们的自然有很强的自愈能力,人类真正保护的是人类和自然这种息息相关的联结。所以在我们的理解里边,环境保护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世界、地球的救世主,我们要拯救这个世界;而是我们要去真正地保护自己的未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结的,在西方管这个叫土地伦理。每一个生物都在一个巨大的生命之网中,你我他,一只鸟,一只麻雀,一株小草,都是这个网的一个节点。那么其中一个节点出现了问题,整个网的其他部分也会受到影响,这个就是生态学的基本价值观。其实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中,就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观念。所以我们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分中外,它是普世的,只要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就有义务去寻找和它的联结,并且去守护这样的联结。

就像刚才所说到的,为了藏羚羊,不管是当地的人,还是遥远城市的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大家都在共同努力。有很多的人愿意为了一个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看到的生物付出努力,这是为什么?我也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为了这样的保护付出自己的努力,甚至是一生的努力?

刚才分享的是二十年前的故事,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个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样发生在远方。当然二十年以后我们说的远方可能已经没有那么远了,因为我们的交通越来越发达,我们的航线,我们的高铁,可以说和二十年前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这里说的远方是在云南。云南被誉为“孔雀之乡”,可能大家听说过;但是云南的孔雀是哪种孔雀,有没有朋友知道?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一种孔雀,颈部是宝蓝色的,像缎面一样,那种孔雀叫做蓝孔雀。蓝孔雀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的一种孔雀。我们自古以来所说的“孔雀之乡”的孔雀其实是绿孔雀,脖子是有绿色的鳞片。绿孔雀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非常珍稀的动物。现在在咱们国家只有云南还存在,而且它的数量非常稀少,据最新数据,只有不到500只。所以它可以说是一种比国内现存的大熊猫还少的动物。我们经常说的孔雀东南飞,其实就是指这种绿孔雀,它们的体型比较大,所以飞起来的姿态非常优美。同时,在我们传统文化里,很多和孔雀有关的文艺作品,其实也都是指绿孔雀。

最近这些年,咱们国家对于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真的是越来越大。现在自然保护区——就是专门用来保护动物植物和它们的生态系统的区域——已经占到了我们国土面积的10%,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同学们,以后有机会也欢迎大家去造访一些自然保护区。

但很可惜的是,云南——咱们国内最大的一片绿孔雀的栖息地,暂时还没有被划为自然保护区。正是因为这个情况,去年我和同事们收到了一些科学家发来的紧急呼吁:在云南,绿孔雀的栖息地是红河的一个河谷地带,那里正在兴建一个大型工程,可能会对绿孔雀的栖息地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多次进入到绿孔雀所栖息的热带季雨林中去做了很多调查、研究。

接下来我想放一个小短片,跟大家一起通过短片的形式看一看这片河谷,听一听这个保护绿孔雀的故事。(播放短片)

这就是那片红河的河谷——可能音轨缺了一部分,我来跟大家做一些解释。这是非常古老的热带季雨林,当时就是要在这边兴建一个水坝。建水坝会阻断整个绿孔雀的栖息地,而且会把整个栖息地淹没掉,这是当时我们航拍的整体景象。当时我们还发现这个工程并不是一个用电于民的工程,它是要把整个发电量卖给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有的工程。

现在作为环境保护的行动者或推动者,比二十年前多了很多的方式去保护我们和自然的联结,比如说法律。所以为了保护绿孔雀的栖息地,当时“自然之友”依据国家的法律,发起了一个环境公益诉讼。也就是说绿孔雀本身没有办法去为自己维护栖息地,我们代表这些孔雀发起了诉讼,去要求停止对它们家园的破坏。

做这样的工作,其实需要很多的证据,于是我们就通过这种漂流的方式,和很多科学家一起度过险滩,去到了平时难以进入的无人区。我们找到了绿孔雀的羽毛,它们的排泄物,以及它们的脚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证明绿孔雀日常生活在这个地方。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上千株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科学家还在这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种。2017年7月份时,我们提起了诉讼, 8月份这个工程就已经暂停了,一直暂停到现在。所以这也是通过公众参与和法律手段,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案例。

在一些年之前,当我们看到生态被破坏或者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家园被摧残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没有特别多的办法,只能去呼吁。但现在有了更多的办法,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方式,用参与决策的方式,或者是用给企业和决策者提供更多的科学信息依据的方式,参与到整体保护的进程中。这些也让我们感到这些年来,从我们整个的国家,到我们的法律体系,到每一个人的行动,都有巨大的变化和明显的进步。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我们国家一个新的政策,是从2015年开始实施的。2015年到现在,这些环保公益组织已经提起了近200起环境公益诉讼,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同时,我们国家的检察院系统现在也开始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样就有更多人来为我们的环境,为人和环境的这种关系,做出努力。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短片。虽然没有听到我们的对话,但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解说,也可以让大家看到,其实环境保护工作是要去到一线比较艰难的地方,甚至是通过像漂流这样的方式去取得一手证据。但同时我们也一直相信一句话,就是没有每个人的参与,就没有我们真正的好环境。所以虽然看起来是一些非常专业的工作人员去到了一线,包括法庭,为绿孔雀去捍卫它们家园的权利。但是其实在全国还有更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来关爱绿孔雀,来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就像大家看到的这些绘画的作者,他们是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孩子,都是因为得知了绿孔雀的情况,希望通过自己的绘画让更多人了解绿孔雀,关心绿孔雀,爱护绿孔雀。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右下角的这幅画,这是浙江杭州的一个小朋友画的画儿,他还写了一句话:绿孔雀,杭州西湖欢迎你。他当时很朴素的想法是,如果你在云南过不下去了,就来杭州西湖吧,我们会很友好的对待你们,我们欢迎你。当时他的画画老师还跟我们讲,是不是要告诉他绿孔雀不可能在杭州西湖边生活,那里不是它的栖息地。我们说,你可以晚一点儿告诉他,不用马上跟他说这个有科学上的错误,而是说,我们相信你的心意能够化作更多人去关心绿孔雀的动力。可能等他慢慢长大了会发现,为什么一定要保住这片栖息地,就是因为绿孔雀没有办法在其他更广阔的生存环境中生活,它只有在那里生活,所以如果那个地方淹没了,它就没有办法生活了。但是作为一个孩子,可能他先知道有这么一个美丽的生灵就够了,他慢慢地会了解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知识,那个时候他也会知道怎么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保护过程中。

就像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所说的:“唯有了解才能有关心,唯有关心才会产生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真正的希望。”所以在我们看来保护环境或者说守护我们身边的土地、我们的生态,其实也是一个从了解到关心到行动的过程。如果直接说我们去行动,没有了解和关心的话,也可能会用力过猛。

也有很多艺术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去表达对绿孔雀的关心,并且让更多人有所了解。很多人拿这些图片作为自己手机的屏保,微信、微博的头像,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我想这些都是特别重要的。通过这两个故事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话:可能我们一直认为环境保护很多时候是一场战斗,但是在“自然之友”看来它永远不可能是一场战斗,战斗是有你我的,战斗是有对立的,但真正的环境保护一定是从内心中生发出来,是因为我们的爱,因为我们真正的关心,因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人和自然、人和万物、人和自己的联结,我们才做出的行动。所以我们认为它不是基于恨,不是基于斗争,而是基于爱。

就像当时在藏羚羊保护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年轻朋友写信给“自然之友”,给梁先生,要和“自然之友”一起,和远方野牦牛队的大哥们一起去前线战斗,他们热血沸腾,要去保护藏羚羊。这时梁先生跟这些年轻朋友们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面对环境保护,我们不求波澜壮阔,但的确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一点一滴的坚持。可能真正能够拿起枪去可可西里前线的人极少极少,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家庭里,在自己的校园里,在自己的城市中,找到我们和自然的联结,找到我们去参与到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命之网的一些可能性。这才是环境保护的初衷和本色,这才是更加重要的。刚才给大家分享的两个故事也是想说明这一点。

很多人见到我们会说,“自然之友”又替大自然打了一个官司,你们赢了这个官司,战胜了那些坏人,我们替你们感到骄傲。但我们通常这样回应,首先,我们没有办法去替自然打官司,因为直到现在大自然的奥秘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甚至我们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真正完全地认识自然,它就像一本天书一样,每读每新。同时,我们真正代表的是我们的未来,可能未来我们的后代看不到绿孔雀了,当他听到绿孔雀时,只能在图片上在网站上看到,而没有机会去接触到真实的它的世界了,因为那个时候绿孔雀可能已经消失了。我们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第三,我们虽然是发起一个诉讼,用法律手段去控告破坏生态自然的人或企业,但他们也不是坏人,他们可能做了错事,做了违法的事情,但是我们一直相信,他们不太清楚这样的情况,当他们知道这个有问题的时候,是会改正自己的问题的,如果他们不改正,法律也会推动他们来改正。所以我们不要随意去贴好人坏人的标签,也不要随意去贴谁是英雄、谁是斗士、谁败北了这样的标签,因为每一个都没有办法轻易做到尽善尽美。

但是当更多人因为一些人的行动看到希望,那么或许他们也会做一点点行动,在生活中、在家庭里。我们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从“自然之友”的角度,或者说从每一个身体力行去推动环境更美好的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相信的就是从内心中去找到动力,并且去影响周边。

怎么从内心中找到动力影响周边呢?这个就是我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的。我们想,它并不是像可可西里那样一个悲壮的过程,它更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耐心,一点一滴的坚持。在生活中,眼中有自然、有生态、有环境,然后看到我们的生活里有和它们相关的动作、有相关的选择、有相关的行动,这就是很重要的环境保护行为。

这里我跟大家举一些例子,也讲一讲我身边朋友们的故事,因为刚才说到的要不然是很久远,要不然是很遥远。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家乡,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多多少少都会有河。我生活的地方在北京的北部,有一条河叫做清河。这条河可以说是非常短,一共才23.7公里。但是,这条河的流域所覆盖的居民人群有多少呢?去年的统计是320万人。因为北京的人口密度特别大,有300多万人都是在这条二十多公里小河的流域,包括十几所大学,还有很多居民区,我们说的鸟巢也在这个河流的流域当中。

我们在几年前就开始问这条河周边的居民,包括周边学校的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身边有一条河叫清河吗?”然后很多人会告诉我们:“清河我们知道,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收费站。”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就是从北京市区往北走的一条主干道上,遇到的第一个收费站叫清河收费站。然后我们继续问:“除了收费站,你还知道清河的哪些呢?”“好像有个公交站。”我们继续问:“你还知道清河的什么呢?”“哦,听说特别臭。”这个基本上是我们问到的大部分人的回答。首先他们知道这是收费站,然后呢是个公交站,还有说是有一个这个地名。然后有一些说知道是一条河的,但是呢说特别臭。确实,前些年一直有很多城市的河流,因为各种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清河也是这样的。后来在奥运会的时候,因为我们这个整体的整治,清河就变清了。但是奥运会过了以后,由于很多的非法排污,它又变成了一条有臭味儿的河。

所以当时给我们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有几百万人生活在这条河周边,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对它的态度是视而不见的,甚至是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河流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为河流代表一种生命的流动,每一条河都应该是有生命的。每一条河也应该是给大家带来更多的生命的气息的,因为它运输的是水,它带来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给水生生物和水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栖息地。一条河应该是串起一系列的生命体,但是城市中有太多的河流都是发臭的,都是受污染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逐渐有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走了出来,他们开始顺着这条河行走,开始了解这条河。同时他们去走访这条河流周边的老人,听他们讲清河的历史,一百年前这条河是什么样子,五十年前是什么样子,三十年前又是什么样子。他们开始搜集这条河周边的历史文化,并且去了解周边有多少种鸟生存,有多少种植物栖息。

他们开始拿起了自己的画笔,既然自己生活在这条河旁边,为什么不去绘制一个地图,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条河,而不是觉得它跟我们的生活无关,而且这样的话是不是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去关心这条河,让它有可能重新变清呢?于是,他们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断地去了解、去做调查——都用他们的业余时间——然后就产出了这样的一幅图,叫做“清河的悦游地图”,就是我们很开心地在这条河周边游玩儿。他们觉得环境保护不应该是一个沉重的事情,哪怕这条河还有一些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气味儿,但是我们应该让大家知道它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见过白鹭?很漂亮的一种水禽。在这条清河上,一条城市河流,居然每年都有一些月份可以看到白鹭,甚至现在在其中一个区域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可以看到白鹭起飞下降。很多人不知道,觉得看到白鹭要在很遥远的地方,但是现在可能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他们告诉大家这些消息。

同时,他们也跟很多环境保护的政府部门及规划部门合作,去监督河流的排污。大家可能知道从前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开始在全国上百个城市推动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现在越来越多的河流在公众和政府的合力救治下开始变清了。就像这条清河现在也是变得更加清澈了,至少有臭味儿的这个事情过去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跟着这群年轻人一起来到这条河流周边,去认识这条河。这样的行动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与清河为邻的,这条河流是我们的邻居,这条河流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认识这些鸟类,这些植物,同时,当发现这个河流开始有排污的时候,他们就会拿起电话进行举报。所以,当环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就变得没有那么遥远。

同时,我也想跟大家聊聊垃圾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今天上午在开营式,住持也说到了垃圾的问题,他讲的是我们精神、心理垃圾的回收,当时我一听,哎呀,太亲切了,我们也在做这个工作,当然我们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现实中的垃圾管理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从十年前就开始有一种垃圾围城的状态,很多城市都被巨大的垃圾场所包围。而在乡村,我不知道大家去乡村所见到的或者我们生活的乡村是不是这样,但至少在我的经验里,很多乡村也被垃圾所包围。我们那会儿有一句玩笑话:在城里住的人总是盼望刮一场大风,在乡村住的人希望下一场暴雨。为什么呢?因为刮一场大风我们城里的雾霾就被刮到别的地方去了,下一场大雨我们乡村河岸两边的垃圾就给冲到下游去了。其实这不是玩笑话,我们问了很多人,他们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看到,在现实当中,垃圾问题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面临着一个选择:我们是不断地到各个地方跟大家去讲,垃圾很严重了,制造垃圾是非常罪恶的事情,我们应该跟这些制造垃圾的人去搏斗,或者跟这些制造污染的人去对抗;还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是和垃圾有关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些减少垃圾,甚至是让垃圾重新进入再生的这种可能性呢?我们也看见很多人和“自然之友”一起,用这种非常快乐或者非常积极的方式去做这样一些事情。

比如说在座的同学们有多少人喜欢户外运动?可能会有一些朋友喜欢比如跑马拉松或越野,或者去登山徒步。当时我们的一些伙伴,包括同事,他们本身就特别喜欢去跑步,然后他们就看到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很多马拉松或者越野跑的现场,跑步的人跑完了,但是现场一片狼藉,纸杯、香蕉皮、擦汗用的海绵,抛得到处都是。这是让他们觉得非常难受的一点,他们也做了统计,发现这种大型活动所产生的垃圾是日常生活的六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太多抱怨,而是说是不是可以找到方法,让这些赛事的垃圾变得更少。例如能不能从一开始就帮助这些活动的主办方减少不必要的物资浪费,比如减少使用瓶装水——补给站有时候直接给一个人一瓶水,是不是可以用一个更小或更薄的纸杯,因为他们发现每一次喝一下就扔掉了,用那么厚和那么薄的,其实效果差不多;长距离的活动,是不是可以自带水壶,这样更加卫生。他们给了很多这样的意见,首先从物资的准备上就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他们在现场做了很多回收站,带领很多志愿者帮助现场进行垃圾分类,这又减少了很多垃圾。再往后,他们把这种已经分类的垃圾分门别类地找到可以去做有效处理或者妥善回收的一些合作伙伴。比如现场产生的香蕉皮放在一起可以变成肥料回归大地。

我听说我们这次分的四个组,有一组是农禅组是吧?去到田地里可能大家就会看到,垃圾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说垃圾看起来是一个很脏的事情,但其实它背后有很多我们可以去思考的地方。比如物品从生产到废弃的过程,就是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每一件物品也有它的生命周期,从它被设计、被生产、上了货架,到销售、被使用、被抛弃、被回收或者被处理,这一过程就像我们的一生一样。

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去思考过,身边比如说一瓶水的一生呢?它最早的时候来源于哪里?可能它的水是来源于长白山地下,瓶子是来源于新疆的石油油田,它的标签如果是纸的话,有可能来自于俄罗斯的茫茫林海。然后它们什么时候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瓶水?又在什么时候和我们相遇?又在什么时候离开了我们?离开我们以后,它们又去到了哪里?它们成为了土地的一部分,还是成为了大气的一部分?它们带来的是对土壤的改良,成为了营养;还是带来了污染,变成了一种有毒物质?仔细想一想,我们手中的任何一件器物,我们经历的很多东西,它背后都有这样一种循环和流动。我们看待垃圾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是我们看待生命的方式。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垃圾不仅有这种自然属性,每一件垃圾,或者说每一件可能会丢弃的物品,在社会上也会产生很多的联结。比如说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扔出去的每一件垃圾,可能都会有另外一个人去接手。有可能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工,街边的拾荒者,废品回收公司,也有可能是其他。当这个东西从我们手中扔掉的时候,不是直接就不存在了,它还依然存在世界上,还会有人接手。为了研究这个课题,我们曾经在北京和其他城市走访过很多清洁工、拾荒者、废品回收公司的工人师傅们,印象特别深的是我们看到很多拾荒者——那会儿也叫破烂王——跟他们在聊的时候,很多人手上都是缠着胶布或者创可贴之类的东西。我们就问,你们的手怎么了?然后他们说每天埋在垃圾箱里面捡瓶瓶罐罐,经常被玻璃给划伤。我们当时就想,很多时候我们在扔出一个玻璃瓶时,并没有想过它接下来会遇到什么。但很多时候,这些拾荒者为了自己的生计去找可以卖的金属罐和塑料瓶,可能用力甩一下,玻璃瓶锋利的刃就会把他的手给割伤。这就是我们说到的,一件物品有时候看起来是垃圾,但其实也是社会中的一个元素,甚至是一个生命和另外一个生命的联结。

所以垃圾分类真的是一个环保问题吗?我们认为环保背后都和关系有关,都和我们的生命有关。一个人怎么看待垃圾,他就会怎么看待生命,看待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所以我邀请大家,当接下来再遇到我们扔掉垃圾的那一刻,可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想一想,它接下来还会遇上什么?遇上哪些人?它会去向哪里?对于环境、对于环保,往往大道理特别多、口号特别多,但是能够真正去思考它背后为什么是很难得的。我们也特别希望在七天时间里,每一位朋友可以从不同角度,从所吃的粮食蔬菜,从身边所看到的这些树木,从我们所扔掉的每一件废弃物做一些思考,看一看它和我们的关系,它和世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当然,思考是要和行动放在一起的,就是我们说的知行合一。其实有很多伙伴都是在经过思考以后,愿意做更多的行动,这是让我们感到很有希望的。比如刚才说到的,有一些年轻朋友们,在户外赛事中去推动垃圾分类。

后来他们想,为什么只是赛事呢?还有哪些我们特别喜欢的活动,同时也看到遍地垃圾的?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场景,叫音乐节。我不知道在座的朋友们有没有去参加过户外的大型音乐节?因为很多是露天的,所以撤场的时候经常也是遍地垃圾。就在今年5月份,河北张家口,就在咱们北边一点儿,有一个地方叫天漠,就是很大的一片沙漠,举办了一场上万人的一场音乐节。这里边就有差不多八十个义工和“自然之友”一起在现场做垃圾分类。而且他们做的方式是这样的,不是我帮你们做分类,而是跟每一个人热情洋溢地去分享、沟通、交流,让每一个来的人都可以更多地去了解环境,每个人自己去做分类。所以当时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他们每天都很高兴地去和每个人交谈,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去做一场中国最干净的音乐节。然后大家都觉得音乐节怎么可能和干净沾边呢。但正是因为这种不断地交流,很多人说好啊,我们一起试一试,看看我们能不能一块儿做一场中国最干净的音乐节。包括乐迷、观众和义工都参与到其中,后来还有一些歌手。其中有一个歌手上台,好像叫毛不易,他说毛不易分类也不易,但是我们可以一块儿来做这件事情。

当时这些志愿者每天有一个机会去到中央舞台,面对大屏幕,跟台下的观众们去讲怎么做垃圾分类,我们的环保理念以及大家一块儿怎么做。我觉得他们还是很有心思的、很有心机的,他们选择在一个歌手上台之前的时段去做环保演讲,他们选择谁呢?那个人叫赵雷。因为他们觉得赵雷唱歌前大家都聚到舞台上了,应该是很有人气,于是他们就上台了。然后观众就想,上来这个人怎么不是赵雷,看着不像啊,而且也没带乐器。结果上来的人说我们是来自“自然之友”的环保志愿者,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造一个中国最干净的音乐节,一块儿为我们产生的垃圾负责任,给垃圾分类。而且当时还有一些日本的志愿者,就是高晓松说的世界最干净的音乐节——富士音乐节的那个团队,也请来了,他们和我们一块来推动分类。开始时志愿者特别忐忑,这些人会不会觉得我们是骗子,明明应该是赵雷唱歌,结果是我们来讲环保。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说到后边的时候,台下的观众给他们报以特别热烈的掌声。

后来我就问那个志愿者朋友,你真的觉得这个掌声不是给赵雷的,而是给你们的吗?他们说,一开始还觉得观众是因为赵雷,后来发现观众真的和我们产生了互动。他们发现其实每一个人心底都是有让社会、让世界更美好的动力的,只不过大家都不做的时候,自己也不做;但当发现有一个机会去行动的时候,大家都会做。

在这个音乐节的最后一天,这些志愿者非常激动,因为虽然已经到了凌晨一点钟,但所有观众在散场的时候,都主动自发地把他们身边的垃圾捡走,并且分类。他们一开始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好。他们这八十多个人,在整个万人的音乐节上,推动了一个变化,一个非常积极的改变,让这些歌迷和歌手都看到我们一起的行动,可以带来非常不一样的结果,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

后来有媒体说这是中国最干净的音乐节。我们特别高兴的是,看到志愿者和歌迷一起打造了最干净的音乐节。很多人去看了一场演出回来,说我们创造了最干净的一次活动。所以,其实环保也是一种心和心的传递,当我们开始相信这件事情,我们开始自内而外地行动的时候,是会传递给更多的人的。环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而是我们一定要有行动,用行动去传递更多的行动。 我们觉得这是特别强烈的一种感受,也想分享给大家。

当然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的理念,践行生态的理念,不一定只是和比如污水、垃圾打交道,其实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自然的存在。就像我们的寺院中有非常古老的柏树,我还听到了很多鸟的叫声,甚至我好像还听到了雉鸡的声音,我们这里也有槐树,桧柏,有非常多的植物。更不要提,当我们蹲下,甚至把膝盖贴到泥土上的时候,可能看到更多生命的存在。

其实我们的这种自然体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在生活中和自然相处,并且去传递这种声音的一种途径。就像这张图片上大家看到的,这是在北京的一群大学生,当时找到我们,特别想让更多的大学生去走进自然,体验自然,感悟自然。后来我们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说因为这是环保活动。我们说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他们说,因为这样能让人和自然走得更近。我们还问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就说你们问题这么多,我们说聊一聊嘛。他们想了半天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现在大学生压力太大了,各种的压力,各种的焦虑,我们觉得应该给大家减减压。我们又说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然后他们就想了半天说,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其实有很多很美好的自然气息。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能够感受到自然,有感知自然、发现自然的能力,同时也解减压了。然后我们说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又想了半天,说其实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回归,人和自然本身是有联系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的成长环境导致这种本来的联系被割裂开了。

后来他们还援引了一段话,是一个生态作家写的,描述的是差不多一百年前的美国、北美。他说,那个时候孩子们一直以为水是从水龙头里来的,鸡蛋是从超市里来的,蔬菜是从杂货铺里来的;他们不知道水真正的来源,不知道鸡蛋的真正来源,也不知道蔬菜真正的来源。然后那些大学生朋友就告诉我们,这不就是现在我们的样子吗?我们有时候也会觉得很多东西是理所应当的,但他们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一种存在。比如说洁净的水,它要经过山林的涵养,经过粗粒岩、细粒岩、砂石的过滤,进入到地下,最后被抽出来,或者变成泉水涌出来,或者进入到大气层蒸馏以后降下来,然后经过多少道工序才成为我们饮用的水。饮水思源,我们很大程度上已经不知道那个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人和自然的本应该有的联系找回来。我们认为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然后我们还在问那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最后他们有一个小伙伴跟我们说,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我们说是什么成长?他们说自己有一种特别切身的体会,当一个人真正地走进自然,走进荒野,走进未知的时候,好像才更加走进了内心。自然是一种帮助我们走进内心的一种环境,它提供了一种机会,让我们更有可能走进内心。

后来我们做了很多交流,然后他们也带了很多小伙伴们去到自然中,这个自然不一定是原始森林,就在一些京郊的山林,或者就在学校的小花园,也可以找到很多自然的气息,找到很多自然的存在。他们可以去用这种方式去体验自然——大家看到了吗?从第二个小伙伴开始,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他们蒙着眼。这个活动叫做蒙眼毛毛虫,就是一种自然体验的过程,每个人都抓住前面一个人的肩膀,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以后,由第一个人带领走一段路,这个路是在自然的环境中。

每当做完这个活动,大家都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很多小伙伴的感受是,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原来脚底板也是有触觉的,就是在关闭了视觉以后,其他的感官能力加强了,开始感到脚下走过的路有时候硬有时候软,有时候非常松软,像有松针和树叶,还有高低起伏。有小伙伴说活了二十年了,第一次感到脚底有触觉。然后也有些伙伴说,感觉到的是一种同伴传递来的温度。其实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但是都找到了自己的感觉,打开了一些感官。

有时候他们也会去野外露营,就是在外边扎一个帐篷。在一个峡谷里边,晚上的时候,他们会看满天的星斗,会听自然中的声音。有时候我们也会问他们,你们觉得美好吗?和自然相处是不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因为我们经常说和自然相处,这种清新绿色是特别美好的。但他们很多人告诉我们,一开始觉得一定会很美好,但后来觉得没有那么美好,甚至有时候有点害怕,有时候感觉真正进入到自然的夜里,在丛林里会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黑暗。

我给大家讲一个亲身体会,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胆子挺大的人,我每次去东北长白山的原始森林都会做一次夜行。我在夜里会关掉手电和头灯,然后顺着一条很熟悉的小路(不熟悉的就更不行了),进入到那个原始森林里去。我刚进入的时候觉得很兴奋,各种声音,还有斑驳的树影,太好了,空气太甜香了,太舒服了。再往里走,慢慢的可能走个一百多米,就会觉得心里有一点慌,再深入,身边就会完全地黑暗下来。我不知道大家多少人在最近的几个月有过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就是完全的黑暗。然后再往里走,你就会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一些很细小的声音会变得非常大,包括你的脚步声,非常的大。再往里走,我就会感觉有一点害怕。然后每一次深夜原始森林中一个人的夜行结果是什么呢?也不怕大家笑话,每次都是落荒而逃,跑出来,到有亮光的地方,这样的一种感觉。

后来我跟这些小伙伴们交流,他们也有类似感觉。其实真正的亲近大自然的体验并不都是完全的美好,自然带给我们真正的体验是真实。真实的自然,它是有一种不确定性的,它有很多的未知,就像你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地方,还要摸索前行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几乎全部的未知。所以很多时候那种害怕、恐惧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只不过可能我们已经忘掉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没有了害怕就缺乏了敬畏,缺乏了敬畏就缺乏了尊重,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尊重,就会让很多欲望横行。这是自然带给我们的体验,这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看待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其实,就像刚才说的,环境保护的过程是不断地去确认、寻找和践行、守护一系列关系的过程。有些什么关系呢?首先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和脚下的土地,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森林草甸,湿地江河……其实是有很多的联系的。但是为什么人类,尤其在这些年,越往现代越觉得处理不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呢?是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吗?或许我们现在在人类有史以来技术发展的顶峰,都开始有了人工智能。那是我们的研究不够吗?每年多少篇自然科学的论文产出,我们有很多关于生态学、环境科学、化学的研究。但是为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还是如此艰难?

我们认为应该再往下面一层,我们还需要看到另外一层关系,就是人与社会,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其实很多生态环境的问题背后,是人和人的关系问题,包括我们怎么看待发展。比如在内蒙有一片非常美丽的草原,它的生态价值非常高。但是可能会有外边的一些人说,这个底下有煤,我们开矿吧,我们把它挖掉。我们怎么处理?这就不光是人和自然了,这有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怎么看待发展,怎么看待经济,怎么看待可持续,怎么看待现在说的生态文明?其实说到文明就已经是说到了和人类有关的社会层面。可能我们接下来会面临很多或大或小的选择,每个选择也是和人与人的关系直接相关的,就像刚才说到的垃圾,也是人与人的关系。

后来我们也发现,社会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有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而且现在社会中很多部门、企业和团体也在做努力,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环境问题还是很多?于是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加深层也是更加真实的关系,就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后来在我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光是绿孔雀藏羚羊,还有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不好,人和人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背后,是人和自我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好的处理。或许我们生活了很久,可能在座的朋友们生活了二三十年,更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四十年五十年,但是都没有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很好地和自己相处。可能我们生活了很久,突然回头发现原来和自己相处是最难的。而且很可能因为没有办法找到一种和自己相处之道,就会把我们的情绪、欲望、很多负面的感受,以不同的选择或者不同的行为向外传递,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包括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所以后来我们想,其实所谓环境保护的根源,应该是深入到内心的。当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然的联结中,和社会的联结中,在每一个场景中开始去思考我们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当我们和自己能够更多地和解,能够去接受自己看起来的不一样,甚至是不好,而且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那些闪光瞬间的时候;可能这些发现、这些真正的和内心的联结会让我们做出更多自内而外的、真正的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别人教育的,或者是被别人营销出来的选择,让我们真正看到什么是生命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什么是外界赋予的欲望,什么是我们的需求。

所以当我们不断地去做这种探索,就会经常发现,真的是特别感谢这个世界,也感谢我们的自然,让我们不断地向外探索,让我们有机会,其实是向内心去发现,慢慢地找到和自己相处的方式,这可能是一生的过程,可能也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里的一个原因。这是通过刚刚所说的这个故事想跟大家去分享的。环境保护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些专业的工作,它真正的核心是每个人和自己的相处之道。当我们在内心中有了自己,有了别人,有了自然的时候,我们的举动自然是不一样的,至于是怎么样?我想每个人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

最后,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我们的土地和天空,刚才讲了很多关于土地和生灵的故事,最后我想还是要切题,要说一说和天空有关的事情。我想给大家再放一个短片。(播放短片)短片内容:

大家好,我是金慧,两年前从一个滨海城市来到北京,加入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刚到北京迎接我的就是一连几天的雾霾,各种爆表超标,看不见蓝天,甚至看不清对面人的模样,这让习惯了碧海蓝天的我很是沮丧。渐渐地口罩开始流行,空气净化器开始热卖,婚纱照里出现了防毒面罩,老外圈子流行起“北京咳”。噢,不仅是整个北京,更大范围的中国像被包裹在灰色的棉被里。看不透、摸不着,却让我感到喉咙不舒服的东西——PM2.5开始成为话题。这种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虽然粗细还不到我们头发丝的1/30,直径不过2.5微米,但它的危害极大。由于粒径小极难沉降,PM 2.5长时间飘浮在空中,经常不请自来,直接入住我们人体的支气管,甚至深入肺泡,而且住下了就赶不走了。所含的多环芳烃等成分还具有致癌性。老人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更容易受到侵害。十面“霾”伏,我们都成了环境难民。而近几年来雾霾的来袭更加频繁,侵袭的面积更加广阔,呼吸干净的空气仿佛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每每说起空气污染,大多数人都只是耸肩叹气,一脸沮丧无力。毕竟空气污染都成为世界性难题,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做的了什么呢?可我和同事们相信只要坚持,再小的行动也会带来改变。我们走上街头,为环卫工、快递员等长期暴露在雾霾中的高危人群发放防护口罩;倾听公众对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我们邀请公众参与《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案修订的研讨,将形成的意见反馈给政府。我们参加立法听证会,推动立法层面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但15年、20年、30年,官方给出的治霾期限,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既然呼吸干净的空气是每个人的权利,那么你我就要积极去争取。

很多时候我们痛心头顶的天空没有外国的蓝,痛心因为环境污染受到伤害的人那么多,痛心孩子没有健康的室外环境,我们似乎习惯了谴责他人,就好比习惯了雾霾的存在。但自己却贪图方便享受,不去想自己的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这就是不负责任。其实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也可以是雾霾的终结者。

那你是怎样制造雾霾的?清晨你发动引擎挤进车流,成为马路小烟囱的贡献者,遇上堵车你会吸入三倍于平常值的PM2.5。午餐时间你买了一份盒饭,吃完后顺手将残渣和餐盒丢进垃圾桶,之后的垃圾填埋及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湿垃圾需要加入更多的煤、油等化石燃料助燃,这又是一大波的PM2.5。下班后逛网店逛商店,每天都在换季,一件件特价商品激发了你的购买欲,但你会去想这件物品的生产和运输消耗了多少资源,产生了多少隐藏着的PM 2.5吗?

所以如果你还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关心家人的健康,想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蓝天的童年,就从自己做起。少开车,选择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出行,甚至步行。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夏天室内不必冷成冰窖,冬天不必热如火炉。做一个环保的吃货,比如购买新鲜的食品,减少包装和食物的浪费;尽量购买当季食品,避免选择非季节性食品,这可以减少食品生产运输中耗费的能源。还有尝试多吃素食,可以有效地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一次性说再见,出门自带水杯、购物袋等。聪明的购物,买东西不在多,而在于够用就好。所有这些其实就是一种回归简单的生活方式。

除了从自己做起,你还可以多关心污染源信息,去寻觅身边产生排放的工业污染源,监督和举报违法行为;敦促政府和企业公开污染源监测数据和排放信息;同时也可以关注大气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参与公众意见征集,行使你的环境权!

请相信,只要你开始真切地关心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就一定有行动的动力和可能。当你投身改善环境的行动,或许会发现,治理空气污染的进程,像是一个为我们生活减负的修炼,它可以降低污染的排放,能推动整个工业系统的正向转变,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意识到生活里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我在为蓝天努力,希望你和我一起行动。(短片结束)

就像刚才的这个短片中所说的,其实环保真的就是一种生活的修炼。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空间以及每一个选择中,我们都可以去找到一个对我们自己、对他人以及对整个的自然更好的选择。我们要美好的生活,同时这样的美好生活是建立在不让别人的生活变得不美好的基础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真的是需要不断地去思考和实践。我们一直相信,当每个人都有了发自内心的选择,环境就可能真正成为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好。

我今天进入到这个大厅的时候,看到墙壁的两边有很多的文字,感觉非常的亲切。我的一个同事跟我说,其实这些文字透露出来的,不是和我们“自然之友”一样,背后都是那样的朴素真挚的价值观吗?所以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这句话也是我们的创会会长梁从诫老先生给“自然之友”的家训,可以说每一位自然之友都将它谨记在心中,并且成为我们行动的一个坐标,这句话就是:真心实意,身体力行。我想不做过多的解释,但是想跟大家去分享这八个字。其实很多时候,当这个社会每个人都能够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时候,我想环境就不是一个那么巨大的问题。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第一次参加夏令营,但是非常亲切。因为应该在2004年,十几年前,当时梁先生也来到柏林寺做过讲座。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建立我们环保公益组织和各位的一种缘分,也希望接下来大家能够真的去探索我们的生活,探索我们的内心,找到那份真心实意,并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