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茶味生活禅 心慈法师

(2018年7月23日上午于普贤阁)

尊敬的执行长,各位营员:

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缘,在今年夏令营的茶禅版块跟大家就“赵州茶和生活禅”进行一场分享学习。

柏林禅寺中兴到今年刚好整30个年头,已经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座大刹。生活禅夏令营作为国内首家佛教文化夏令营,从1993年开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二十四届,今年是第二十五届。生活禅导师净慧长老提倡的“生活禅”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同时,人们对赵州从谂禅师及其赵州禅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当年赵州和尚于此举扬宗风,以至有“天下赵州”之誉,形成了享誉海内外,影响至深至远的赵州家风,也就是赵州禅。提起禅,我们不免要提及禅的起源。

释迦牟尼佛到了晚年,有一天,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知其用意是什么。要知道佛的一颦一笑都是有无上秘义的,不像我们。在那次的法会上,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陀在这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样以迦叶尊者为初祖,递代相传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后般若多罗尊者以法传付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益嘱达摩尊者说:“汝且化此国后,于震旦(中国)当有大因缘。然须我灭后六十七载,乃可东之。汝若速往,恐衰於日下。”尊者顺世后,达摩祖师开始游化于南天竺。在游化期间,达摩祖师摄伏了很多外道,使归于正途,一时化被南天,声驰五印,前后经六十载,度众无量。六十年后,达摩祖师辞别祖塔,跨越重重大洋,经历了三个寒暑,于梁普通八年(527年)抵达南海。

当时的广州刺史萧昂具礼迎接达摩祖师,并上表奏闻于梁武帝。武帝于是遣使迎请达摩祖师北上。达摩祖师到达金陵后就开始跟梁武帝谈禅,下面就是大家熟知的梁武帝与达摩祖师的一席对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有何功德?”祖师答言:“并无功德。”梁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祖师云:“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就像影子跟随形体,虽然有,但非真实。” 梁武帝不能领悟,达摩祖师知道梁武帝的机缘不契,就离开金陵,秘密回到江北。

达摩大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中国佛教义理盛行的时期。当时,佛教义理的规模基本具备了,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达摩大师要来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法,就有相当大的困难。后来,达摩祖师云游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虽然当时寺院里也有出家人修行,可这位来自印度,蓝眼睛、大胡子的僧人并没有在寺内停留,而是直接住到后山山顶的洞里去了,也就是今天的“达摩洞”。达摩洞的地理位置非常有意义,它位于少室山一座主峰的峰顶,这座主峰顶的正面是少林寺,背面的山脊向下延伸一直到偃师县。山脚下的偃师县有一个叫做陈家庄的地方,许多年后,这里诞生了另外一位圣人——玄奘大师。

在嵩山,达摩祖师九年面壁,等一个人来。从九年面壁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想见当时弘扬禅宗法门的艰难。经过九年的等待,才有一位叫神光的僧人到嵩山去依止达摩禅师,求“安心法门”。这个公案大家都很熟悉,神光后来叫慧可,是由达摩祖师给他改的名。慧可大师,也就是二祖,从达摩祖师那里得到安心法门,是中国禅宗的开始。经过两百多年的传承,禅宗传到了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以前,都是一个人传一个人,所谓“六代传灯”。传至六祖大师及其弟子们,分灯传法,禅宗影响便日益增大,逐渐形成了传承世系和禅法风格各异的许多宗派,主要有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家,史称“禅门五家”。在执着文字、崇拜偶像、功利意识浓郁的中国,禅宗的发展从个人来说实是心灵的一大解放,对于社会、文化乃至佛教本身来说无异于一场大革命。五家门庭家风,各有千秋,最为人熟悉乐道,也最能体现禅法不拘一格的有四家:云门饼、赵州茶、临济喝、德山棒。

在众多的禅宗大德和门派中,唐末著名高僧赵州从谂及其赵州禅,可谓独树一帜,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至今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赵州禅师,住世于778年到897年,唐代禅僧。曹州郝乡(一说青州临淄)人,俗姓郝,法号从谂。幼年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出家,受具足戒前,即往池阳(今安徽贵池)参谒南泉普愿,南泉深器之,依止近二十年。初参南泉禅师,当时年纪也就十多岁的从谂禅师就展露出不同寻常的根器。

根据《赵州真际禅师行状》记载:从谂初参见普愿禅师即不同寻常。他在其业师入方丈尽礼之后才去参见。时南泉正在丈室偃息,见其来参,便问:“近离什么处?”答:“瑞像院。”又问:“还见瑞像否?”答:“瑞像不见,但见卧如来。”南泉闻听,随即坐起,问:“你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答:“有主沙弥。”问:“哪个是你主?”从谂恭敬地回答:“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从谂应答巧妙,深得南泉赏识,当即唤维那吩咐道:“此沙弥别处安排。”

据《赵州录》第4则“师在南泉作炉头”,第5则“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第316则“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景德录》亦云“师作火头”,可知赵州和尚在南泉处被安排为烧火做饭的行单。这是一份须吃苦耐劳、肯发心为大众服务的差事,正如五祖安排六祖做舂米工作一样,既能磨练意志,又可培植福德。从谂在南泉处前后十余年,以其超群的悟性和气度,深得南泉的赏识。普愿禅师去世以后,他就开始了参方行脚的生涯,一直到 80岁。这中间的时间,相当于有的人一生的光阴。

在唐朝以后勃兴的禅寺,禅僧行脚才真正蔚然成风,而且是每一个禅僧修行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中国,虽然交通工具不太发达,但是中国公路的大致路线还是具备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官道、有驿站,而行脚的禅僧还不仅仅在官道、驿站和一马平川上行走,也有很多时候是披荆斩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到那里去拜访修行人,寻找或开辟新的修行道场。

禅僧的这种行脚生活,从印度佛教来讲有它的渊源。我们知道《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在我们万佛楼的两边墙上也有关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展板。经里讲,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时,文殊菩萨告诉他:“你仅仅发起菩提心还是不够的,你对这个世界上法的差别相还没有通达,很多差别智还没有学会。所以你应该到各地去广参博学,请教那些修行的菩萨们。”这样善财童子就离开了文殊菩萨,他向南边行,经过 110个城市,拜访了53位修行人。在他所拜访的 53位修行人里,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弥,也有在家人,如国王、做生意的长者,甚至还有妓女,各种各样的修行人。当他五十三参结束的时候,最后来到弥勒菩萨的面前,登上弥勒楼阁,成为一个通达华严境界的大菩萨。所以佛教里有一个词叫“百城烟水”,指的就是善财童子经过一百多个城市去参访善知识,这个故事成为佛教里广参博学的一个典范故事。

六祖以后,禅宗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禅寺越来越多。在水边林下修行传法的禅师也越来越多。六祖以后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禅师,一位叫马祖道一,他在江西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另外有一位叫石头希迁,他在湖南衡山(现在湖南的南岳)。这两位在当时的佛教界是最有影响力、最有威望的禅师,所有修行的禅僧都会去向他们讨教,不是去江西就是去湖南,或者在江西和湖南之间跑来跑去,后来就称之为“跑江湖”。我们现在民间口语里的“跑江湖”,就是从禅宗这里来的。那么赵州和尚在半个世纪的行脚生涯里都参访了哪些善知识,走了哪些地方呢?

按赵州弟子文远记录的《赵州和尚语录》三卷,所辑法语中亦露出赵州和尚行脚时的踪迹。第11则赵州自述“老僧到沩山”,沩山灵佑,嗣百丈,住潭州(今湖南长沙);第204则,称“师到道吾处”,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嗣药山,住湖南浏阳县;第434则,赵州说自己“初到药山”“得一句子”,药山惟俨,嗣石头,住朗州(治所在武陵,今湖南常德市);第456则,到云居,云居道膺,嗣洞山,住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第457则曰,去茱萸,茱萸和尚,亦嗣南泉,住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第458则亦载在五台山勘一婆子(据记载赵州和尚一生至少去过九次五台山);第485则,与临济问答,临济义玄,嗣黄檗,住镇州(今河北正定县);第486页、487则,因慕寒山、拾得而参浙江天台山;第494则,行脚往大慈,大慈寰中禅师,嗣百丈,住浙江北部大慈山;第495则,受教于百丈,百丈怀海,嗣马祖,在江南西道;第496则,得投子蒸饼吃,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嗣翠微,住舒州桐城县(今属安徽省);第509则,参潼关;第510则亦记尝到镇州(今正定)宝寿沼禅师。

综合种种记载,赵州和尚行脚天下时,至少到过今天的河北、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陕西、山西八个省。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寻访的师友不仅遍及惠能门下的“二甘露门”青原系和南岳系,而且包括了北宗神秀的足下。他为脱情捐累、求法证悟,只认禅证的上下而不拘辈分的高低,竟然同参师徒乃至于孙支,这在极重传承师嗣的禅宗当中,委实不易。当然,上举皆是赫赫有名的大善知识,赵州在行脚的过程中,一定到过去时更多的无名寺院,接触过更多的无闻僧徒。第12则语录更言,“老僧九十年前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个个俱是作家”,仅马祖门下就达八十多人!所以赵州祖师有着非常丰富的行脚生涯,这种生涯为后来赵州祖师建立独树一帜的“赵州家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赵州禅师八十岁才到赵州住持城东观音院,据记载,他“住持枯槁,志效古人……绳床一脚折,以烧断薪用绳系之。每有别制新者,师不许也。住持四十年来,未尝赍一封书告其檀越。”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并深受当时的燕王和赵王的推崇。赵王将从谂禅师的功德言行上奏朝廷,皇帝即颁下诏书,赐紫袈裟。昭宗乾宁四年(897年)赵州圆寂后,赵王又尽送终之礼,特竖丰碑,谥号曰“真际禅师光祖之塔”。元代,柏林禅院住持鲁云法师请于朝,皇帝特赐“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号,并于天历三年(1330年)为禅师建塔,就是我们目前寺院的赵州祖师塔。从谂禅师在赵州大行法化四十年,接引学人无数,留下了“狗子无佛性”和“吃茶去”等极为重要的禅宗公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吃茶去”公案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

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我们先从理上来解读这个公案:第一、“不曾到”“曾到”,都是新到,都是客,以茶待客,这是待客礼仪,这是生活。所以给我们传达了第一个消息,那就是--禅就在生活中。第二、“不曾到” “曾到”均叫“吃茶去”,是佛门平等一如的观念体现。对于初到和曾到的客人,叫“吃茶去”,对于久住寺院的法人院主,也叫“吃茶去”,更是将这种平等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第三、院主对“不曾到”“曾到”均去吃茶,表示不解,这是分别心使然。但有分别,即是妄念,妄念就是无明。无明一起,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自性即受染污,从此与明心见性的目标背道而驰。此时,“院主”,赵州老和尚出其不意一声吆喝,“诺”,院主的一声条件反射式应答,在这一喝一答中,将院主的分别心挽救回来,归于“诺”的一念,这一念直指心地本源。这一喝一答,看似普通,实则雷霆万钧,在答“诺”的一刹那间,性光发露,上等利根器人即刻就能见心而开悟。这就是禅宗大师接引学人最高明的地方,也是最高明的教育法,简单而又深刻,寓深奥的佛理于平凡简单的对话中。

再从事上来看“吃茶去”公案,就是佛法说不出,说再多也代替不了修行和亲身的体验。真正的佛法只有通过修行去体悟。曾经有学人请问赵州禅师,参禅如何才能悟道?赵州禅师被他一问,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要去小便了!”说后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个信徒说:“你看,小便这样的小事,还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意思就是说如何参禅悟道,这是你自己的事,别人替代不了。就像吃茶一样,只有自己去吃,才可品尝茶味。所以赵州和尚对初来的、来过的、住下的都让他们亲自去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否则,说得再好也白搭。全部投入,自会明了。这就体现了茶与禅一体性的参禅学道的方法。所以修禅的人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佛法,随缘任运、当下体悟。悟道成佛完全不需要故意做作,就在极为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见道。

这是“吃茶去”公案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当然赵州老和尚“吃茶去”的无上秘义远不是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揣摩得了的,只能是依照自己的理解,非常粗浅地做个解释罢了。下面我们在“吃茶去”公案的理解基础上再一起看看,古代的丛林里面都是怎样吃茶的。

唐代《百丈清规》里有一则“赴茶汤”,里面是这样讲的:“凡住持两序特为茶汤礼数勤重,不宜慢易。既受请已,依时候赴。先看照牌,明记位次,免致临时仓遑。如有病患内迫不及赴者,托同赴人白知。惟住持茶汤不可免。慢不赴者不可共住。”住持请茶,是古代丛林里非常重要的礼数。在宋代的《禅苑清规》里就“赴茶汤”有更细致的礼节和威仪的要求,我们一起来看。

“如赴堂头茶汤。大众集。侍者问讯请入。随首座依位而立。住持人揖乃收袈裟。安详就座。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常以偏衫覆衣袖。及不得露腕。热即叉手在外。寒即叉手在内。仍以右大指压左衫袖。左第二指压右衫袖......安祥取盏橐两手当胸执之。不得放手近下。亦不得太高。若上下相看一样齐等则为大妙。吃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作声。取放盏橐不得敲磕。如先放盏者。盘后安之。以次挨排不得错乱。茶罢离位。安详下足。问讯讫。随大众出。行须威仪庠序。不得急行大步及拖鞋踏地作声。”

从上引两段有关请茶和赴请的清规看来,禅僧在禅寺中吃茶,是一件礼仪严谨而又严肃的事情。如果把吃茶视为一种严格的禅修工夫,实不为过。翻阅历代的禅门清规,禅寺里的吃茶都不曾像一般茶书那样,规定如何辨别茶叶的好坏、水质的优劣,乃至茶具的粗雅。禅门中虽然设有“茶头”一职,专门掌管茶役,但看来也并非善于“煎点”的高手。这意味这些吃茶清规,不必专为吃茶而立;也意味禅门中的吃茶礼仪,重视的是内在的禅修,亦即“心”的探寻,而非茶叶或水质的好坏,乃至茶壶的优劣等等外表的、仅仅和“术”有关的技巧。吃茶只是禅门行、坐、语默、动、静当中,众多“借假修真”的媒介之一而已。无疑地,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宋代的黄龙慧南禅师写了这样一首诗:

拨草占风辨正邪,

先须拈却眼中沙。

举头若味天皇饼,

虚心难吃赵州茶。

“拨草占风辨正邪”,拨草瞻风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善于观察事物。学者想要证悟诸法的实相,首先要有正知正见,止恶修善,当具大智慧,善于明善恶、定是非、辨邪正,而不能糊里糊涂盲修瞎练。“先须拈却眼中沙”,一翳在眼,空华乱坠,眼中有一粒沙子,就容易把宇宙本来面目统统都蒙蔽看错了。必须先去除眼中沙,将心上的乌云去除,无明烦恼去除。“举头若味天皇饼,虚心难吃赵州茶”,怎么样去体会天皇道悟禅师的接引学人的饼,如何去吃这一杯赵州茶呢?在吃饼和吃茶的过程中,如果有个“举头”或“虚心”的造作或思虑在,那么就离道远了。宗门下有句话叫“直下荐取,动念即乖”。那么且问如何是赵州茶呢?我想斗胆借用祖师的一句对联来解释,大家可以记下来,回去以后好好体会,那就是“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下面这幅照片里面的老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是近代的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他老人家世寿也是一百二十岁。光绪二十一年,虚云禅师五十六岁,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在禅堂吃茶时杯破烫手而开悟。说来也是奇缘,虚云和尚平生最倡赵州和尚,常提赵州茶,虚云老与赵州和尚世寿一样,相貌相似,禅风也近似,所以佛教界有虚云是赵州再世一说。而净慧长老作为一肩传承虚云长老五家法脉的弟子,于1988年,应河北地方之邀,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因缘不可思议。同样民国时代曾经在柏林寺住过的一位高僧格应大师,他是有些类似于济公和尚,表面看上去很疯癫,实际内心很明朗。他在圆寂前,曾让身边的一位叫张海庆的小居士记住这样一句话,“净扫菩萨身,慧从塔院起”。所以净慧长老住持修复赵州祖庭似乎既是来源于格应大师的授记,也来源于虚老的加持,我想也是赵州祖师在常寂光中的默默护佑。

净慧长老是湖北新洲人,1933年生,至2013年圆寂。老和尚的一生,历尽坎坷挫折,而又成就突出显著。总结他的一生,似可以概括为成长、挫折和成就三个阶段。我想前两个阶段用老和尚的诗词来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这个词是老和尚在1977年写成的,一共有八首,我选出前七首作为老和尚前两个人生阶段的生平简介,一起来看一下。

一唱浪淘沙,落地哇哇,红尘白浪且为家。混沌不知身是苦,啼笑咿哑。身世似疮痂,何足悲嗟?朱门蓬户总空花。谁识梁间雏燕子,志在天涯。

二唱学门跨,心若谽谺,舞文弄墨少才华。不作老儒门下客,且上三车。善种吐灵芽,般若开花。童真闻道亦堪夸。挑剔青灯翻贝叶,月映窗纱。

老和尚自幼就长期在佛门生活、学习,因家庭贫困,在一岁半的时候就由他的父母送入到尼庵抚养,由两位比丘尼师父把他养大成人。老和尚从小就接受寺院生活的熏染,每天在师父念诵早课中醒来,据说老和尚的早课就是每天这么听着比丘尼师父念,就背下来的。老和尚天性颖悟,喜好读书,虽然只接受了三年的私塾教育,但是却写得一手好文章,即便是现代的中文系大学生在老和尚面前也是望尘莫及。这两首词就是把老和尚十三岁以前的生活给介绍了。

三唱到江城,流水行云,高楼极目客心惊。浪涌千帆斜照里,各认归程。跨鹤我无能,选佛场登。慈云法雨润童心。鱼鼓声中消岁月,净业难成。

老和尚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在武昌卓刀泉寺礼宗樵上人剃度出家,法名宗道,号净慧。后来至武昌三佛寺,亲近大鑫老和尚,进念佛堂,学习规矩礼仪。这一段词主要描述了他在这个阶段的修学生活。

四唱礼云门,万里归心,宗风寿相播清名。绕座三千门弟子,化雨缤纷。南北侍巾瓶,棒喝频承。戒源法脉忝门庭。附骥自惭根性钝,依旧风尘。 

五唱岭南游,胜境清幽,明师哲匠结同俦。林下水边相诘究,向上关头。五夏苦参求,好景难留。夕阳影里送行舟。南望云山无限意,一曲渔讴。

这两首词记载的是,1951年老和尚十八岁的时候,由他的师父将他送到广东云门山大觉禅寺,在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第二年,承虚云老和尚的殷勤付嘱,净慧老和尚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家法脉。据我所知,但是不知道确不确切,好像净老是虚老座下唯一的承接禅宗五脉的弟子,可以说深受虚老的器重。在这五年时间中,净老曾在广东云门寺和江西云居山两度亲近虚老,受虚老影响至深。

六唱赴京城,喜气盈盈。九洲万国拥天庭。百族共和兴大业,一统乾坤。雨露泽斯民,润及缁林。莘莘学子集都门。吸古纳今争上进,期续传灯。

1956年老和尚又由虚云老和尚推荐入中国佛学院深造,从本科到研究生班,学习成绩优异,收获丰硕,打下日后弘法利生的坚实基础。

七唱我还乡,负疚难忘,莱衣垢面见高堂。三十二年如隔世, 日月重光。村隅筑书房,高挂行囊。挥鞭执卷是家常。慧业文章重检点,山水情亡。

1962年,老和尚因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划为右派分子,1963年被迫离开中国佛学院,辗转于北京、广东和湖北等省份地区接受劳动改造,饱受磨难,备受歧视。后来随着政治形势变化,老和尚在1978年摘掉了右派帽子,1979年初重返中国佛教协会。

下面这首诗是我们老和尚临圆寂前几个月写出来的,但是当时并没有公开和发表,只是给保存了下来,这首诗基本上可以作为他老人家一生的佛教事业的总结和概括。你们发现了没有,老和尚很喜欢写诗,我记得有位祖师曾这样说过“诗为禅客添华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自古很多禅师都留下了大量的禅诗,后面的讲题我还会按照老和尚的诗词展开。我们先读一下这首《净慧自赞》。

早岁参禅悦,截流识此心;

云门蒙授记,赵州作主人。

生活禅风立,修行不择根;

把握在当下,电光石火顷。

七旬承道信,八旬侍弘忍;

五载当阳道,玉泉度门兴。

宝掌千年寿,虚公百廿春;

同参东西祖,道绝去来今。

前两句记载的是老和尚早岁出家后,在虚云长老座下修学,启明了心性。接着“云门蒙授记”记载了老和尚1952年接法的事情。1988年,应河北地方之邀,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91年老和尚在柏林禅寺第一次提出“生活禅”的修行理念,这一理念不择根基,也就是不管上中下什么样的根器都可以作为修学指导。历经十五年至2003年,完成了赵州祖庭的恢复建设后,又应本焕老和尚之邀,继席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方丈,那年老和尚70岁,这就是“七旬承道信”。80岁的时候,老和尚又升座五祖寺方丈,“八旬侍弘忍”。在2003年至2008五年间,恢复了天台宗祖庭湖北当阳玉泉寺和北宗神秀大神的道场度门寺。在1979年至2013年的三十多年间,老和尚先后恢复了十几座道场,为河北和湖北两省的佛教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弘扬佛法方面,首先是创立和弘扬“生活禅”的理念,这是老和尚在佛教思想理论上的最大贡献。老和尚基于对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历史的深刻自省以及对中国佛教现状的深入观察,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为了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化,老和尚于1991年,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修行理念。生活禅既是对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的落实和深化,也是对如来禅和祖师禅的继承和回归。可以说,“生活禅”找到了佛教与时代相结合的契入点,找到了与人生相结合的对话方式,对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次,与“生活禅”弘法理念相应的是,在柏林禅寺率先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每年一次,几乎从未间断。生活禅夏令营为中国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教育相契合找到了有力的切入点,为当代佛教弘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它丰富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了青年人的身心健康;也为佛法的普及、佛教文化功能的发挥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平台,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作用和影响。

在僧才的培养和教育上,老和尚在柏林禅寺1998年创立“河北省佛学院”,在升任四祖寺方丈后又在四祖寺创立“双峰学堂”,南北两处僧教育基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僧才。

这是对老和尚的生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当古老的赵州茶和新时代的生活禅发生碰撞以后,会不会产生出奇妙的火花呢?老和尚的另外一首诗《赵州禅茶颂》,我想,就将赵州茶和生活禅紧密地联系了在一起。这首诗是老和尚在2005年参加“首届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旅途上,在火车上写出来的,不论是其中的诗情还是禅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我个人认为这一句写出了赵州茶之本体。很显然赵州茶不在茶上,而是在禅上,所以老和尚第一句就点明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是以茶来写禅。好了,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禅?“禅”在印度语里叫禅那,在中国语叫静虑。“静虑”的静就是冷静下来的意思,就像水一样不动,波浪不起,这是静的境界,也就是止;“虑”是什么呢?正确的观察,正确的思维,叫做“虑”,这就是观。静中观察就是静虑,又叫“止观”,这是禅的意思。能够静中观察就有智慧发生,能够有智慧发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开悟,可以见道。禅,充实宇宙,古今一如,但一如科学家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电力,发现禅的是佛陀。禅就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一种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并不是由佛陀创造出来的,而是由佛陀发现的。既然禅是真理,那么肯定就是亘古不变的咯,所以说“今古味无差”。

下面“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宋朝的大慧宗杲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禅师,在《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十九,他讲“禅乃般若之异名”,禅是般若的另一种说法,禅是般若波罗蜜多法门。 如果把禅比作一棵茶树,那么这个树扎根在觉悟的种子里,茶枝上抽出的都是智慧的茶芽。因此,禅跟智慧本就是一体的。用现代语言来给“禅”下一个让大家都比较好接受的定义,我想这样去解释禅应该比较好,禅,就是要让我们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去进行内在反思,透过生命的现象探求其内在的觉性,获得生活的智慧,得到心灵的安顿、精神的超越。

老和尚在生活禅的倡导中非常重视般若和菩提心的修行。生活禅的修行次第就是发菩提心、立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菩提心有两个方面,一是慈悲心,要有成佛、利益一切众生的悲愿,这是世俗菩提心的内涵,还有智慧的一面。立般若见是和发菩提心相应的,般若本身就是胜义菩提心的内涵,这是从教理的学习中获得佛法智慧的思想层面的认识。息道观是大小乘共同的基础禅观,是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佛典 中把它称作是“古仙人之道”,它是过去诸佛已经走过、现在诸佛正在走、未来诸佛必定走的道路。以大乘菩提心和般若智慧来修它,它就是大乘法门,我们修行境界的高低最终是由发心和见地决定的,有了菩提心和般若见作基础,数息观就可以成为禅宗的入道初门。

按照老和尚的教导,菩提心的修行,可以从观察四谛入手,由自救自度而进入到度他利他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大乘圣人以利他度他为目标的一种广大修行法门。当你观察苦谛的时候,要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当你观察集谛的时候,要发起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誓愿;当观察道谛的时候,要发起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誓愿;当你观察灭谛的时候,要发起无上佛道誓愿成的誓愿。如果我们用四弘誓愿这种心量来修习息道观,那么息道观就是菩萨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什么叫般若见呢?般若见就是空性见。老和尚将般若见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要不执二边。所谓两边就是有无、自他、生灭等等一切对立的东西。般若见本质上就是中道观,即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第二是不住三际。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般若见不能停留在三际的某一点上,它是非常灵活、生动、活泼的,超越了时间的制约。第三是不废事业。就是不坏一切世间事业,这就是《法华经》上面所讲的“一切世间资生事业,皆顺佛法”。不是去破坏世间的一切事情,而是要想办法去净化它,这才是般若见的任务。第四是不坏世间。我们说空,并不是要把这个房子砸掉,并不是要毁掉世间法;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运动,空就是无我。一个人只有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指导之下,他才有可能平等地成就一切世出世间事业,利乐一切有情。如果我们以这种般若见去指导自己修息道观,那么息道观就是我们成佛的一个方便法门。所以说,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赵州茶有着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重视般若智慧的开发和运用。

下面四句话:“瞿昙曾记莂,鸿渐复添蛇;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桠。”我觉得这四句写出了赵州茶的传承。

“瞿昙曾记莂”,瞿昙,是印度刹帝利种中之一姓,瞿昙仙人之苗裔,即释尊所属之本姓,在这里指的是释迦牟尼佛。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好像说的是世尊在经典中有记载以茶悟道的事情。实际上翻阅佛经,很难看到有“茶”这个字,更别提这相关记载了。茶是中国的特产,茶的原产地在中国,这是确定无疑的。茶之为饮,发乎中国上古时代的神农氏,距今7000多年。印度开始尝试培植茶是在1834年,到现在不到200年的历史,而真正的印度茶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到今年80年。1939年东印度公司在伦敦销售的茶,也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所以印度的经典里边没有记载茶,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老和尚又为什么说“瞿昙曾记莂”呢?个人理解,其实这里并不是记载茶这件事,而是记载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的禅的传承这件事。

“鸿渐复添蛇”,鸿渐是唐代的茶圣陆羽,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茶经》里面对于茶的起源,采茶制茶的用具,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烹茶的用具、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饮茶的风俗等等都做了很详尽的记载和描述。这样一部著作,在这里老和尚却认为其画蛇添足,还是蛮有意思的。前面跟大家一起分享古代禅宗丛林的赴茶汤制度的时候,就指出在宗门下吃茶,并不在于茶的本身,器的优劣或者水的好坏,丛林的茶头也不见得非要是煎点的高手,吃茶跟这些“术”无关,而在于“道”!茶也仅仅修道的媒介之一而已。因此在一个禅者的眼中,一本关于茶之“术”的典籍是不是有些画蛇添足呢?当然老和尚只是作为一名禅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而并非是否定茶圣和《茶经》,大家一定不要死于话下。

后面两句“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桠。”这两句点明赵州禅近与南宗禅、远同如来禅都是一脉相承的。瓯,是茶碗。茶碗里面倾注的是曹溪的水,曹溪在广东,是六祖所驻锡的地方。当年六祖获得五祖的衣钵之后,隐身于岭南,在广东一带,在韶州开演禅法,大阐禅风,讲出了《坛经》——古往今来中国人唯一被称为经的一部佛学著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瓯注曹溪之水,就是说心法的这一脉由赵州直接接到曹溪。我们看法脉的传承也是这样,六祖传南岳,南岳传马祖,马祖传南泉,南泉传赵州,确实是直接从六祖大师传承下来的。这是“瓯注曹溪水”。

再看“薪烧鹫岭桠”,赵州门庭的这碗茶,用的是曹溪的水,煮茶烧的是鹫岭的枝桠。鹫岭就是著名的灵鹫山,佛经里所说的耆阇崛山,在古印度摩羯国的王舍城东北边,简称灵山,也叫灵岳、鹫峰。为什么呢?山峰尖尖像一只秃鹫的脑袋,印度山中多鹫。佛在这里宣讲了《妙法莲华经》等多部大乘经典,所以是佛教圣地。

这四句诗将赵州禅的传承很生动地借助了“茶”这个媒介展现了出来。那么生活禅的传承是不是也具备赵州禅的传承呢?我们继续看。

有方家对生活禅的理论来源做了总结,主要有四大块:

(一)大小乘经典中的人天乘思想

人乘正法,是佛陀在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典籍中,如《阿含》部中的《善生经》《玉耶女经》,以及《优婆塞戒经》《十善业道经》等,为广大在家信众一再宣讲的,关于如何过好物质生活、伦理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教法,内容以因果报应、五戒十善等为主。人乘正法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教与现实人生发生互动关系的纽带。作为在家信众而言,佛教的修行当从人乘正法开始,其修行的结果和受用最终也要通过人乘正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人乘正法,当它与菩提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不仅是世间善法,同时也是出世间的菩萨道,在这里,世法和出世法、个体与社会、自了与利他、做人与成佛,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生活禅主张修行首先要从做人开始,正是对人乘正法的强调。

(二)大乘经典中的菩萨道思想

菩萨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菩提心,二是菩萨行。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尽悲愿之心,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菩萨行就是在菩提心的统摄之下,以四摄、六度为主要内容的大乘菩萨之行持,强调“即世而出世,入世而济世,即人而成佛”。

大乘菩萨道思想是生活禅的核心所在。净慧老和尚提倡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实际上就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就是智,奉献人生就是悲——这两句话把大乘佛教的菩萨道精神揭示出来了。

(三)大乘佛教的佛性论与圆融不二的般若思想

除了菩提心、菩萨行之外,大乘不同于小乘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建立在缘起观和法界观之基础上的圆融不二之般若思想,以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佛性论思想,这是整个大乘佛教的精华所在、眼目所在,也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共之处。在这里,心与境、自与他、能与所、内与外、生与佛、入世与出世、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红尘与道场等等二边观念,统统都被扬弃了,统统都消归于自性般若之中。

生活禅主张“红尘即道场”“烦恼即菩提”“即世而出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等观念,正是以大乘佛教这种圆融不二的般若思想为理论基础的。

(四)禅宗的触目是道、直下承当、顿悟成佛思想

除了大小乘经论之外,禅宗历代祖师的语录开示,也是生活禅的直接源泉之一。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的圆顿成佛思想是对大乘佛教的佛性论思想与圆融不二的般若思想在当下一念心性上的最直接、最灵活、最有效的落实和运用。

从祖师禅的圆顿见地的角度来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乃至外在的山河大地,等等,这一切无不是自性的妙用,无一处不是自性在放光动地,只要我们直下信得及、承担得及,息灭分别好恶之心,当下归于无心而照、照而无心的状态,那么当下即是解脱,一切现成,更不必转弯抹角。生活禅强调“将修行落实于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正是对祖师禅这一顿悟成佛思想的继承。

通过这样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生活禅与如来禅、祖师禅和赵州禅的精神是一致的,既有大小乘经典的理论依据,又有祖师禅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传承了赵州“本分事接人”“禅在生活中”的家风,并且将古老的如来禅和祖师禅契理契机地、活泼泼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指导我们学习、修行和生活。

“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这四句写出了赵州茶的意趣。

禅的宗旨就是实现我们的超越和解脱,这四句诗无疑为禅的意趣做了一个最美的诠释。整个虚空就像一个玉盏,里面盛满甘露,行云流水就是我的参学生涯。老和尚用非常美的语言阐释出本色衲僧所独具的行云流水般自在无碍的禅境。我们前面说“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这是禅人质朴和超越的境界。老和尚的态度是,这样行云流水般的生涯,需要用一种自在随缘的姿态来对待。对于大家眼前的这杯茶,如果刻意地去品尝茶的味道,就会感觉茶味淡薄。不是茶本身淡薄,是因为刻意,是因为执着,是因为我们心有挂碍;这时这个茶即便是至好的美味,喝起来也不觉得如何美妙。如果用随缘的心来喝,那就是绝佳的美味了。所以我觉得“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这两句诗深可玩味,越体会越有道理。这其实跟我们做事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哭天喊地地去强求一件事情,往往事与愿违;反之,只要心无挂碍,无执着,生活总是会时时让你可以坐下来品尝到生活的快乐,随缘的快乐。所以祖师大德能流露出“淡饭胜珍馐,衲衣如绣,天地吾庐,大厦何须构”的自在解脱境界。我们的生活觉得苦,很多时候都是源于我们内心的挂碍,因此《心经》就告诉我们,“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禅宗有个公案,讲到一位禅师非常有意思,皇帝请他去吃茶,他是一个宗门下的老修行,哪里懂得茶道上的那套礼数,所以在皇帝赐茶后,拿了杯子就喝下,喝完茶看到杯里还有一点茶末,就用水晃了晃仰头喝下去了。如果从茶道的礼数上来讲,是不太合乎规矩的,但是皇帝看了以后,内心非常欢喜,因为这才是一个真正朴实的修行人。他的一切就按着他的生活来走,他并没有被生活所系缚,也没有被世间的习俗所牵绊,自在随缘,所以一切取决于心。

而我们从去年年底网络上出来了一个词叫“佛系”,这个词语网上的解释是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往往不明白的人,总是把佛系和随缘混为一谈。佛系给我的感觉总是比较消极地应对跟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这些情况下,貌似看得很淡然,当真正触碰到自己的实际利益的时候,可能就不那么淡定了;而随缘则是需要去掉我执,或者在我执很微弱的状态,不会人为地强求什么,做好该做的事,认认真真,究竟结果如何,遇到什么,都能坦然自然,永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好自己的本分——所谓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所以随缘并不是放任自我,随缘背后是大智慧。随缘要有智慧,不能够随感情,随感情就背道而驰了。

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就是随缘;又有一句话说:“慈悲出祸害,方便出下流”。如果慈悲方便是随着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是错误的。可现实中,我们大都带着一个“我”思考,主观地希望这样,不希望那样。结果,遇到符合自己期待的境遇,就会喜上眉梢;遇到不如意的事,脸上阴云密布,怨天尤人。这样,不仅容易心情起伏,而且也容易把事情办砸,这就是“着意尝来淡”!而当我们认识到不管自己能力多大、权势多大,世界都是众缘和合,都不是一个人可以掌控,因此,少一些以“我”为中心的狂妄和主观,多一些“无我”的智慧和通达,得失也好、顺逆也好,也无风雨也无晴,总是积极乐观,总是尽心尽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有了这份随缘的心,无我的心,何处不是明月清风?这就是“随缘得处佳”吧。用平常心去生活,这样应该就是对于随缘最好的解答!

有一位禅师和他的弟子打赌。禅师说:“我是一头驴。”弟子接着说:“我是驴屁股。”禅师又说:“我是屁股中的粪。”弟子不落后说:“我是粪里的蛆。”禅师反问说:“你在粪中做什么?”弟子回答说:“我在避暑乘凉啊!”我们认为最污秽的地方,而禅师们却能逍遥自在。因为他们的心洁净无比,纤尘不染,随缘自在,所以任何地方都是清净国土,住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解脱。

而生活禅的修行,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从而圆满我们的生活,实现生命的解脱。

“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我认为这四句写出了赵州茶的精神品质。

“正清和雅”是禅茶文化的精神,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层面和茶的功能特性来进行解读。首先从社会文化层面,“正”代表了儒家文化,儒家倡导的正人正己的修身之道;“清”呢,可以代表道家文化,道家用一气化三清来描述道的形成、道的延续和道的演化;“和”代表了佛教文化,我们都是“和尚”嘛,以和为尚,僧团的共住也遵循着“六和敬”的原则;“雅” 则代表了茶文化。从茶的功能和特性来讲,“正”,喝茶能排出邪气,提升正气,以茶养生气;“清”,饮茶能提神醒脑,养生益智,用茶来散闷气;“和”,喝茶可以温和脾胃,润泽五脏,用茶来养身体;“雅”,茶沉静内敛,却又清新入魂,以茶雅心。

“慈悲喜舍”是予乐、拔苦、随喜、平等,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修行人应该具备的四种心态。“慈”,就是能给予众生快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利益对方,名慈无量心。“悲”,是悲悯的意思,就是对于众生的苦难,菩萨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喜”,是欢喜的意思,菩萨对于众生离苦得乐,欢喜无量,所以称为喜无量心。这就是菩萨和众生的差异,众生总是见不得人好,嫉妒心重,而菩萨则是众生欢喜他也欢喜。“舍”,就是要远离一切分别心,菩萨于所有众生都能够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做舍无量心。

净慧长老秉承“赵州门风”之法脉,在赵州古佛的茶钵中冲泡出中国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赋予了“禅茶一味”的全新内涵。老和尚认为,做人要有禅茶的精神,做人要“正清和雅”。正者不邪,天地有浩然正气;清者不浊,一轮明月,两袖清风,超尘脱俗;和者不乱,家和万事兴,一切以和为尚;雅者不俗,文质彬彬,有文才、口才和德行。要以正气鼓舞人,以清气净化人,以和气摄受人,以雅气感染人。

做事要体现禅茶的功能。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了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互相和气。用包容的心态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清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用分享的心态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难,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心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用结缘的心态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慧、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人人亲受用,处处绝尘渣;林下清和满,廛中敬寂夸。”这四句写出了赵州茶的价值。

禅,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亲自体验的,就像你想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必须亲自去品尝一样,赵州茶是什么味道,赵州禅是什么体验,都是需要我们去实践的。赵州茶,是不可言说的,所以只有亲自去体会、受用。吃完这杯赵州茶后,烦恼就断绝了,“尘渣”就是指的我们身心的烦恼。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受用这杯茶呢,那么不管是水边林下的修行人,还是闹事场中的普通人,大家都能化热恼为清凉,离烦恼得自在,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和、清、敬、寂”的氛围。

“和、清、敬、寂”是日本茶道中茶的四德。日本茶道创始人村田珠光禅师曾阐述其茶道要义:“一味清静,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相接之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陆羽虽然是茶圣,毕竟没有将茶上升到禅的高度,因此于茶禅而言,还是门外汉,所以说“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珠光禅师在这里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将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精髓和盘托出。

从这四句诗能读出来,老和尚认为赵州茶具有普世的价值,赵州茶的精神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体修养,并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那么生活禅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功德呢?我们再接着看。

什么是“生活禅”?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落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觉悟人生”就是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素质,优化自身素质是没有止境的,从人天乘、菩萨乘,直到一佛乘,就是一个优化素质的过程。“奉献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和谐自他关系,慈悲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让世间上所有的人都能够和谐相处,相互爱护,相互奉献,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过一种和谐的生活。和谐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

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前两个要点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这两句重在提高我们的个体素养,优化自身素质,断除我们每个人的烦恼,落实“觉悟人生”的理念,这就跟“人人亲受用,处处绝尘渣”相契合。还有两个要点:“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以生活禅的理念来影响普罗大众,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净化。之前我们谈过,我们学习佛法要不废事业,不坏世间,不是学佛后去否定他们,而是要净化世间,净化社会,圆满事业。我想,这就是“林下清和满,廛中敬寂夸”中所蕴含的生活禅理念吧,这就是“奉献人生”!

最后四句,“千年逢盛会,四海颂蒹葭;三字禅茶意,和风送迩遐。”因为时间关系这四句简单说一下,因为这首诗是老和尚专门为2005年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撰写的,所以最后这四句诗就是赞叹本次交流会是一次千年盛会,当然有盛世才会有此盛会。在民丰物阜、政通人和的盛世背景下,来自五湖四海和国内外的禅茶人士才能齐聚祖庭,把茶作为老朋友来怀念和赞美。注意,“蒹葭”这个词,出自《诗经》,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来用“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在这样的盛会下,大家都把茶作为故人来怀念,将茶的精神赞美和传颂。“三字禅茶意”就是指的赵州老和尚的“吃茶去”,赵州茶、赵州禅随着盛世的和风,影响越来越远,这就是“和风送迩遐”,所以“国土恩重”啊!

好,最后我们再一起回顾这首《赵州禅茶颂》,总结一下这首诗里流露出的赵州禅的五种精神。第一,“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体现了禅古今一味,法尔如是的精神。第二,“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以及后面四句诗,体现了禅本自现成,不可言说的精神。第三,“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体现了禅云水天涯,自在随缘的精神。第四,“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体现了禅悲智双运、平等法界的精神。第五,“人人亲受用,处处绝尘渣;林下清和满,廛中敬寂夸”体现了禅人人受用,当下体证的精神。

在本次主题讲演的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供养现前大众,也算是本次授课的一个结语吧——“赵州门庭一碗茶,生活禅法本无他。觉悟奉献心善用,运水搬柴是归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