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木堂中忆吾师(一) 崇谛法师

(2017 年 7 月 22 日上午于文殊阁)

 

 

主持人心慈法师:自前天的开营式起,明象法师、崇戒法师以及明杰法师在各自的讲座中都提到了一位老人,那就是净慧长老。因为净慧长老的愿力,成就了我们已经走过了 24 个年头,且现在依然在进行的生活禅夏令营,接引了众多的青年走进禅的殿堂。今年夏令营的主题是“师长恩重”。今天上午,我们将礼请崇谛法师做有关净慧长老的专题讲座。崇谛法师早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出家以后,一直亲侍长老左右,直到长老圆寂。所以,他对净慧长老的生活点滴,尤其是晚年生活,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法师现为湖北黄州安国禅寺的住持。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崇谛法师为我们进行讲座——《择木堂中忆吾师》。

 

 

尊敬的心慈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朋友:

 

大家上午好!

 

万分感恩明海大和尚,感恩柏林寺的常住,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来到夏令营,同广大营员朋友做一次交流。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三天了,想必大家已然慢慢走出了最初的新奇,甚至开始有了一丝疲惫。因为我们夏令营的生活节奏,跟之前大家在学校的生活是非常不一样的。

 

坐在这里,我的心情甚是忐忑,压力很大。柏林禅寺是我们老和尚最初恢复的道场,是禅宗祖庭,也是我们整个中国大陆佛教夏令营的发源地。13 年前,我跟在座的诸位一样,是一个对佛法有着足够热情的年轻人。因为夏令营的因缘,见到了老和尚,接触了生活禅。13 年后的今天,我坐在这里,面对在座的诸位,感慨万千。一个月前,明海大和尚联系我,让我跟此次夏令营的营员做一些交流的时候,内心难免胆怯。记得我们老和尚经常说一句话:“要期啃得虚空破,方许谈经大众前。”一个修行人,只有当你真正证悟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的精神境界,才算是有资格,有能力向大众弘传佛法。就我本人的修学水平来讲,差之甚远。出家十几年,光阴虚度,很是惭愧!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对于一个出家人,其要求更为严格,趋近完美。佛陀规定一个出家人要“五明”具足。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人知道是哪“五明”?

 

在佛陀的时代,要求一个合格的出家人要“五明”具足:医方明,就是要懂一定的医术;工巧明,要懂得建筑、艺术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明,要懂得逻辑;声明,语言音韵文字之学;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具足内明。内明就是佛学,自身要有深厚的佛学功底。只有这五个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所以说,坐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佛法,本来就很困难了。还要懂得一定的语言技巧、演讲技巧,那就难上加难了。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当时军阀割据,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但我们国家的文化却在此时呈现出别样的繁荣,百花齐放,大师辈出。同学们可能都知道,那个时候的大学者动辄精通数国语言,在诸多领域都有高超的建树。就佛教而言,民国时期同样也走出了很多位大德高僧,比如天台宗的谛闲法师,禅宗的来果和尚、虚云和尚,律宗的弘一大师,以及净土宗的印光大师等。作为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师影响巨大,他的著述主要集中在《印光法师文钞》当中,内容以他给居士信众的信函为主,很少有专门的讲经记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印光大师是陕西人,讲话有浓重的方言口音。他从小习儒,功底深厚。年轻的时候,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把恢复儒家的道统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写作了十数篇批判佛教的文章。二十几岁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大病,令他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人生的困苦。恰在此时,他接触到了佛法,“三观”被彻底颠覆,这才知道,原来佛法是如此精深美妙,如此伟大!他转头把之前的十数篇批判佛教的文章统统烧掉,出家为僧。这之后,辗转于陕西、湖北,最后到了北京的红螺山,静心修学。光绪年间,因缘使然,他来到了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这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寺院的常住非常热情,邀请他为大众讲经。一开始,他坚辞不就,但盛情难却,于是选择开讲《阿弥陀经》。红螺寺是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禅师的道场,听说有位高僧来自净土祖庭,很多人慕名赶来听他讲经。第一天的时候,听经者人山人海,慢慢地人却越来越少。原来,印光大师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讲浙江话,只能操一口浓重的陕西方言给大家讲经。语言不通,导致听经的人锐减。本来一个月的讲经期,到最后一个星期的时候,只剩下一个老奶奶每天坐在那里听讲了。不过印光大师还是坚持把经讲完了,到了最后一天圆满,印光大师下座,特地上前对这位老居士恭敬地表示感谢,说:“老菩萨,万分感谢!您能听我把经讲完。”老奶奶却说:“法师,不是这样的。您坐的凳子是我们家的,我要等着把凳子拿回去。”这次讲经,令印光大师非常受挫,之后便很少再去开大座讲经了。他之后专修念佛,主弘净土法门,因为语音不通,多是以书信的形式回答居士的提问。可见语音清正,演讲技巧在讲经弘法的时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天,大家先后听了明象法师、崇戒法师和明杰法师的讲座,这三位中,有两位是我的师兄,明象法师虽然出家比我晚两年,但学识渊博,辩才无碍。这三位法师都在佛学院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同时有着良好的社会求学背景。就我本人来说,并没有读过佛学院,佛学的功底照之三位法师相差甚远。所以,我今天可能更多地从一些具体事例上向大家介绍我们老和尚这一生的道德文章、慈悲行愿,同大家分享我亲近老和尚的点滴感受。

 

生活禅夏令营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四届,而黄梅四祖寺的禅文化夏令营也已经举办了十四届。我因为常住湖北的寺院,所以四祖寺的活动参与得相对多一些。在同一些法师交流的时候,我们经常感叹,柏林寺的夏令营,一直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无论是主题,还是组织形式,都非常新颖,而且常变常新。比如去年的主题是“父母恩重”,今年是“师长恩重”,这些话题和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能够把佛法的真实受用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当中,非常接地气。因此,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四祖寺一直都是追赶着柏林寺的脚步在前行。

 

现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最新的社会资讯,了解新的社会情况、社会矛盾。比如,最近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有个别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虐待儿童,同时也有个别家长因为过分溺爱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的。这些情况,在过去的很多年都是无法想象的。我在四祖寺曾遇到一位姓刘的老居士,他是一名初中教师。他曾经很无奈地同我讲,现在的学生很难教育了。上课的时候,有学生手机响了,在课堂上就打起了电话。他要求这个学生把手机关掉,要么就要没收手机。而那个同学却说:“老师,要是手机弄坏了,你是赔不起的!”这话深深地刺痛了这位老师的心。他跟我讲述的时候,眼里含着泪。这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却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今年夏令营的主题定为“师长恩重”,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座的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肯定都遇到过很多位老师,也一定同老师之间发生过难忘的经历。我读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的班主任宛长华老师。她当时已年近五十,和蔼可亲,经常找同学们聊天谈心,不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一个都不落下。大家在她身上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大家学习也更加地努力。到了初三的时候,全校的学生成绩排名,前十几名基本上都是我们班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接触到了佛教,初中一年级正式皈依三宝,初二的时候开始吃素。老师知道了,怕因此影响到我的身体成长和学习成绩,但觉得自己不懂佛法,担心同我沟通不好,就专门把她的姨妈请到了家中。她的姨妈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居士,还受了菩萨戒,老人苦口婆心地给我做工作,令我特别感动。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一定是相互的。作为老师,要更多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作为学生,更是要懂得尊师重道。

 

人类最初是没有文字的。古人通过结绳或刻木来记事,直到仓颉发明了文字,人类的历史才得以记载和传承。古代有所谓训诂之学,就是通过音训、义训和形训去探讨文字的意义。我们看这个“师”字(指 PPT),在最初的甲骨文里,它有两种写法:左边是指两批人慢慢地汇聚到一起;右边是一个倒过来的“止”字,代表中止、停止,很多人走到一起,继而停留下来,驻扎下来。到了金文时期,左右两个字就合到了一起,左边还是指很多人聚到一起,右边则延伸出权杖之意,就是说在这一群人里面,有一个人是能够统理大众的。到了六书通、小篆、楷书时,“师”字就逐渐发展演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通过“师”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知道,“师”的意义最初是指很多人聚集到一起,聆听一个人的教导,此人肩负着使大家获得提升的神圣责任和使命。《说文解字》里讲到,2500 人为师;《尔雅·训诂》中也讲,“师,旅,众也。”后来,慢慢延伸出“有以教人者之师”,也就是韩愈所讲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古代社会,师既是部族的指挥者,日常发号施令,同时也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导者,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肩负着传承道统的神圣使命。

 

先秦时期,文化博兴,孔、孟、老、庄,阴阳、儒、法、名、墨,各家思想纷呈。各个思想流派对于尊师的思想,同中有异。我们知道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与非攻”,同时也非常强调尊师重道。墨子的上首大弟子叫禽滑厘,亲近墨子有三年的时间,每天劳动,脸被晒得黑黑的,手和脚都生起了厚厚的老茧。他每次见到墨子,毕恭毕敬,甚至于不敢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问题和欲念。当时,跟随墨子做事的还有百八十人,他们都很尊敬墨子,甚至于可以为老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团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墨家的思想。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同样强调尊师的思想。大家应该都读过《论语》,在孔子的时代,他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指孔子向学之心强烈,故而遇到问题便会不耻下问,没有固定的老师。也就是后来韩愈所说的“圣人无常师”。后来,孔子的弟子们对他的敬仰和尊重,逐渐得到了发挥和强化。颜渊讲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孔子如同高山,仰望时会发现,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不断地升华。想要去钻研他的学问时,又会发现它比石头还要坚硬,一会儿在我们的前面,一会儿仿佛又在我们的后面。夫子真是太高尚,太伟大了!他对我们循循善诱,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广博的知识,告诉我们如何按照礼教来调整我们的身心。我们就是想停也停止不了,欲罢不能。我竭尽才能,想要去赶超他,却发现很困难。这是颜渊对孔子的一种崇敬之情。到了孟子,这种情感更加强烈。他说:“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即使你身为皇帝,也要去尊敬礼拜老师,要亲自请教老师,而不是把老师召唤过来询问问题。荀子则讲,礼法是用来调整公正我们身心的,而老师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去学习和了解礼法。如果没有礼法,我们不能去公正我们的身心;但如果没有老师,我们也就不知道我们的礼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这是儒家的尊师重道。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他能够通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判断出这个学生的天资如何,继而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水平。“故择师不可不慎也。”选择老师,也是很重要的。《学记》里讲到,“凡学之道,严师学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我们探求学问时,尊重老师也就是尊重道德、尊重真理。如果老师获得了尊重,我们的智慧必然能够得到提升。这还是在讲儒家的尊师重道。

 

老庄之学,强调道法自然,所以在原始的老庄哲学里,并没有过多地强调尊师方面的内容。但随着道教发展,情况便大为不同了。《太平经》里记载,如果你想学道的话,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跟他学习,才不会走偏路。这种思想形成于汉末,应该是受了黄老之道和儒家文化的共同影响。由此来看,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墨家,都是非常强调尊师重道的,这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座的朋友也有跟我一样的 80 后,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父母遇到了我们的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同老师讲:“拜托您帮我好好地管教孩子,如果不听话,就狠狠地教训他!”说得虽然比较夸张,但也恰恰表现了社会对于老师的尊重。当他们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老师的时候,万分尊重,充满信任和期待。就像我们出家人,在剃度拜师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整个法身慧命,一切都交给师父,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佛教又是如何看待尊师重道的呢?佛教一样也有非常丰富的尊师传统和思想资源。《般舟三昧经》中讲:“视师当如佛。”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学佛的人,看待自己的师长就像看待佛菩萨一样,因为师长代佛宣化。就像《三宝歌》中说的那样,不管是贤圣僧还是凡夫僧,都是代表佛陀在这个世间弘扬佛法,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所以,我们看待师长,看待出家师父,就像看待佛陀一样,要一一恭敬。经文中又讲,如果你对待老师不像对待佛陀那样,便会“得三昧难”。三昧一词,是梵文 samadhi 的音译,意即正定。不尊师重道,进入定境都是很难的。修行,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师长和老师。《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里讲:“仰敬师尊,如诸菩萨。”看待老师要像看待菩萨一样,要“钦承师范如其父母,遵轨范师如护眼目”。可以说,佛教关于尊师重道的思想资源非常丰富。《佛说法律三昧经》里阿难问佛,有一个狐狸精,勇猛精进,即将要成佛了,为什么又堕落了呢?佛陀告诉他,因为他有四件事情没做好:他有贡高我慢之心,轻慢自己的老师;他学习不专心专注,不精进,贪图名声;同时,他有的时候会去亲近邪师,亲近走歪道的老师。我们经常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一点尤其重要,也强调了我们在尊重老师的时候,同样更要尊重真理。所以,佛陀接着讲到:“知大法而不事师,不可信矣!”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初学者,是一个平凡的人,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佛说观无量寿经》里强调,要通过信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当做三件事情: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对父母要恭敬,对师长要恭敬,只有这些都做好了,才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善生经》里讲到了师生的相互关系。弟子对老师当做五件事情:要懂得恭敬老师,供养老师,供养师长,要向师长好好学习,不忘师恩。作为老师,对弟子也要做好五件事情:要教导他,学生不知道的要让他能够学会,要循循善诱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指导学生多亲近善知识。这也就是佛陀叮嘱我们的“四正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多亲近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有帮助的善知识,听闻他们所讲的善法,还要跟着好好地去做,即“法随法行”。第五点就是“尽以所知,诲授不吝”。作为老师,要能把自己所学到的悉数教给弟子。我们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工艺正在慢慢地被人遗忘,直至衰落消失。几个月前,因为寺院要塑造殿堂佛像,我到浙江宁波陆埠的一座寺院去学习考察,那里的佛像有着鲜明的地方艺术特点,非常庄严,而且是严格依据《造像度量经》里规定的数据比例塑造的。但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可悲的事情,这种造像技艺正在慢慢消逝,面临失传的危险。我见到一个将近 60 岁的老工匠,他还懂得按照陆埠地方风格修造佛像,但是不教徒弟,他觉得教会了徒弟就饿死了师父。但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技艺有可能成为永远的历史回忆了。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所了解的、知道的,悉数教给学生。

 

《正法念处经》也讲到,要“亲近宿老,遵奉祇敬”。《劝发菩提心集》中讲,“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叹,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于后当称誉之。”《缁门警训》里讲,“事师如事在堂亲”,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侍奉自己的老师。《十住毘婆沙论》里讲,“为智慧恭敬师而不惜身命”。马鸣菩萨也有《事师法五十颂》,“若能随顺师行学,则成一切诸功德,以我所集斯善因,愿与众生速成佛”。《沙弥律仪要略》从很多方面,对尊师之法作了细致的介绍。

 

《禅林宝训》可以说是佛教里一本与管理学有关的书,我建议大家回去好好读一读,受用无尽。过去我们老和尚要求每个寺院的执事都要学习。《禅林宝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黄龙慧南禅师住在积翠山的时候,因为身体有病,三个月都不能出丈室。他的弟子真净克文禅师每到夜晚,就跪在三宝座前诚恳地祷祝,乃至于在头顶上燃香,在手臂上灼灯,仰祈三宝神力冥冥中给予加持相助,让他的师父早日康复,使法门有所依赖。黄龙禅师得知此事后,很生气。他说,“生死是我的定分,怎么可以苟免呢?你是参禅学道的人,难道连这个也放不下?”真净禅师非常从容地回答说:“丛林中可以没有我克文,但不能没有师父您啊!”明代的月堂禅师赞叹说,真净禅师能如此敬师重法,日后必成大器。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所记载的,都是关于玄奘大师的事迹。里面曾经提到,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经,跟随戒贤论师学习。学成回国的时候,戒贤论师至诚挽留,他说,我们这里是佛国啊,是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地方,你怎么不留在这里?返回去做什么呢?玄奘大师回答说:“我非常喜爱、恭敬这片土地,但是我来印度的目的,是为了求学佛法,广度众生。能够得到师父您的慈悲教诲,教给我《瑜伽师地论》,解答了我的疑惑,并朝礼了佛陀的圣迹,真的是不虚此行!现在我应当把我所听、所学、所看带回我的祖国,翻译佛陀的经典,让更多人学习到佛法的真谛,以报师恩。”戒贤论师听后,非常高兴,赞叹玄奘大师有菩萨之悲愿。他说,我也正有此意,大家都不要再强留他,让他回去吧!

 

弟子对于老师最好的恭敬是什么呢?是把老师的教法传承下去,把老师的精神弘扬下去,这是报答师恩的最好行为。

 

所以,明海大和尚找到我的时候,我思考了很久。我们这一代人,像在座的诸位,很多人应该是没有见过老和尚的。作为老和尚的弟子,作为亲近过老和尚的人,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所听到的、学到的、看到的老和尚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告诉后来人,在柏林禅寺、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这么一个老和尚,他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为了佛法,为了佛法的传承,为了报佛深恩而赴汤蹈火不回头。我们老和尚,他以匡扶佛法作为己任,南北奔走不知辛劳,赴汤蹈火无有所悔。而作为老和尚的弟子,我们有这个传承的责任,传承老和尚的精神,恰恰是对老和尚最好的报答。这也是今天我有勇气来跟诸位做一点佛法分享的原因和动力。

 

我拟定的题目叫《择木堂中忆吾师》。择木堂,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它取自于《左传》。《左传》里讲“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这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也指学人应当找到一位好的老师,就像一只鸟儿找到一棵大树一样,有了依靠,要多多地向老师学习请教,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禅林象器笺》里,慧忠和尚记载过,侍者寮的匾额一般称“择木堂”。在大慧宗杲的年谱里也讲:“师三十七岁,抵天宁挂塔,圆悟师令居择木堂,作不厘务侍者。”当大慧宗杲去亲近圆悟克勤禅师的时候,住的房间就叫择木堂。我出家后,能够有幸作为老和尚的侍者,在他的身边,参与照顾他的起居,整理他的文稿,所以,我便把自己居住的房间叫做“择木堂”。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就是出家以后能够亲近老和尚,在他的身边接受他的言传身教。这八年的时间,我收获了今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择木堂中忆吾师,就是以我在老和尚身边的所见、所闻,以及我自己感受到的,来讲述我们老和尚的人生过往、心路历程,以及他的慈悲行愿和道德文章。

 

我们老和尚过去也讲到:“我们亲近善知识,就是学习善知识的言谈举止和做人做事的风格,善知识往往通过生活方式给人以启迪,使人学有榜样,这是一种具体生动的身教,是以身作则的教导,是最为深刻、最具体、最有生命力的教导。”昨天晚上,我去拜访明海大和尚,谈话中不禁感慨,老和尚离开我们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我自己一直想要写些东西,却发现胸中虽有千言,下笔时无半句,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明海大和尚也很认同,他认为,老和尚的很多精神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命血液之中。从最初对佛法感兴趣、敬仰佛法的年轻人,到十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整个人生的心路历程完全改变了。这其实就是老和尚对我们最好的教导、最深远的影响。明海大和尚曾说过:“在明海及同门法侣心中,恩师是洒脱的禅者,是吟咏自乐的诗人,是高超的管理家,是辩才无碍的演说家,是满腹诗书的学者,是悲心切切的慈母,是诲人不倦的慈父。最为重要的,他就是一位在这多苦世界里践履悲智双运、自利利他精神的人间菩萨。我们需要泥塑木雕纯粹完美的偶像菩萨,更需要与众生打成一片、载沉载浮的人间菩萨。”这是我们海和尚对老和尚的讲述,也是我们很多弟子,以及很多曾经亲近过老和尚的人的心声。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仰望老和尚,发现他都是仰之弥高,那样的伟大!我们刚刚所说的“五明”他都做到了。他建筑寺院,写诗,作文,唱念,很多很多,都是我等的榜样。

 

我对老和尚的“信”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我发现他每天都能给我一种欣喜,让我感受到他身上有不同的东西需要学习,这就是老和尚的伟大之处。在我们这些后辈中,老和尚的境界我们很难达到,只能望其项背,唯有明海大和尚做到了。过去,老和尚对明海大和尚的评价叫“四来和尚”,第一个是讲得来,他可以讲经说法;第二个是写得来,他的文笔非常好,像前几天写的那篇散文《夜雨》,太美了;第三个是他唱得来,他的梵呗唱得非常好;最后是他能做得来,他身体力行,践行佛法,这也是最重要的。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老和尚,依然是高山仰止的心态。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将就几个方面同大家谈一谈我亲近老和尚的点滴经历和感受。

 

第一个内容是“菩提心化三千界,生活禅开八万门”。


生活禅是我们老和尚对人间佛教的最大继承和接续,对于后世的佛教,也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记得太虚大师曾说过,也许过一百年以后,你才知道太虚对于佛教的贡献,对于佛教的真实用心,绝对是非常好的。老和尚也曾亲口跟我讲过类似的话,他说,也许在十年、二十年以后,人们才会知道生活禅的伟大之处,它是对人间佛教的最好继承和发展。

 

“菩提心化三千界,生活禅开八万门”,这是我们老和尚自己写的一副对联。

 

入营报到的时候,寺院发给大家的材料当中,都有关于生活禅的介绍,所以,我今天就不过多地占用时间去介绍生活禅的思想义理,更多的是从师父的人生经历出发,与大家探讨一下我们老和尚为什么能够提出生活禅的理念。

 

我们老和尚多年的同参道友传印长老曾经这样评价生活禅的修行理念:“生活禅对禅在当代的传承、弘扬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对当代禅宗和人间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和尚的一位皈依弟子,四川大学的陈兵教授也曾说过:“生活禅即是祖师禅,是祖师禅的源头活水流入今天所呈现的形态,是祖师禅在现代社会的灵活运用,它既是古老的法门,又是新生事物,契理契机,意蕴深闳。”他讲,生活禅就是如来禅、祖师禅在当代社会最好的诠释和体现,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传承和发展的。陈兵教授是一个知名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早年皈依我们老和尚。关于老和尚为什么能够提出生活禅的修行理念,明海大和尚认为:“因为国家民族命运的跌宕,近现代中国佛教始终围绕着两大主题在探索:一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巨变中继承保有传统;二是因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作适当的革新。近代高僧中,虚云和尚致力于前者,太虚大师致力于后者。而这两位高僧正是在佛法上对师父影响至深至大者。”昨天晚上,明杰法师最后也曾说到,我们老和尚虽然没有见过太虚大师,但是他亲近过太虚大师的很多亲传弟子,这是他能够在佛法学修的传承与创新中有所突破的基础。

 

有的同学知道,我们老和尚出生在湖北新洲,过去叫黄冈县,就坐落于武汉东北部。他出生于 1933 年深秋时节,正值国家战乱纷飞,百姓民不聊生。他的父母是农民,先后生养了五个孩子,师父排行老二。由于家中生活困苦,所以在师父一岁零五个月的时候,父母忍痛把他送给了寺院,换回了一袋米。最初是一个男众寺院,但因为男众法师不会带小孩,所以,他总是哭个不停。一个老居士看到以后,便劝说庙里的师父,这样下去孩子会哭坏了的,还是把他送到附近的尼姑庵里。就这样,师父被辗转带到了一座叫做仙姑庙的尼庵,海善、仁德两位尼师慈悲收留了他。这两位尼师,本是母女,出家以后在仙姑庙苦修。从此,我们老和尚的人生命运发生了改变,开始在佛法的熏陶中,逐渐长大。

 

在旧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出家女性更甚,处处受到排挤和歧视。所以,在尼庵生活的时候,师父虽然年幼,却深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疾苦。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庵中岁月叩真诠,苦切愁深究可怜,回首驱乌思旧事,感恩尼德屡催鞭。”他在比丘尼寺院里学习佛法的时候,比丘尼给了他这一种“苦切愁深”的印象。所谓“驱乌沙弥”——佛教中有形同沙弥、法同沙弥和驱乌沙弥的不同说法。驱乌沙弥,通常指年纪尚幼,只能在田地里帮僧团赶赶乌鸦。这里师父是说自己自幼受到比丘尼的抚养教育,看到了比丘尼修行生活的艰辛,因此常常勉励自己,要精进修行,以报答比丘尼的养育恩德。五岁的时候,养母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如意”,因为寺院坐落在四万湖,所以乡亲们都喜欢喊他万事如意。七岁时,他被送去映月寺接受私塾教育。这是中国古代明清以后的传统,很多庙里会开学堂私塾。这一阶段,师父接受了最初的佛法熏陶和简单的世学教育。

 

师父后来回忆讲到:“我自小就生活在尼庵中,养成了一生中逆来顺受、柔弱无刚的性格。我的为人做事、写诗作文,大致上也是如此。回忆这七十五年的人生,从未大喜大怒过,平平淡淡一路走过来,虽然也经历过种种坎坷,但一切都如流水一般,缓缓地流向远方,汇集到无限时空的汪洋大海,内心空空洞洞,了无牵挂。”从我亲近师父的八年来看,他对每个人都是和蔼可亲的。说是柔弱无刚,但他的心中有坚定的信念,有崇高的理想,这种信仰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因为自小便接受了佛法的熏陶,童年的生活一方面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疾苦,但同时也让他养成了包容别人,隐忍淡定的人生性格。

 

14 岁的时候,师父的个子已经长得很高了。这时国共内战兴起,国民党到处抓壮丁。因为怕被搅入战争,养母仁德比丘尼便把他交给自己的师父能庆法师,带离新洲,坐船到武汉,来到卓刀泉寺,拜宗樵法师。在这里,师父正式剃度出家,成为沙弥,法名宗道,号净慧。此时,已是 1947 年。之后,师父便跟着宗樵上人,辗转于武汉的普渡寺、正觉寺、三佛阁,亲近印觉法师、同体法师、慧融和尚、大鑫和尚等一批长老大德,学习沙弥律仪,梵呗唱念和丛林规矩。当时的三佛阁,是武汉三镇有名的净土道场,信众来自四面八方。住持是师父的太师公大鑫老和尚,一位修行非常好的长老大德。他没有读过书,早年做过编竹器的工匠,出家后在高旻寺参禅开悟,后来回到湖北建立道场。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月里,很多寺院都不接纳出家人了,但是三佛阁依然山门打开,接单纳众,聚集着很多的出家人。师父经常讲,大老对他的出家生涯,影响甚大。大老行住坐卧,威仪具足,他对师父既慈悲又严厉,嘱咐他不要贪玩,不要荒废学业,同时,又教给他一些修行学习的方法。

 

道根老和尚教给他丛林的基本知识,教导梵呗唱念,使他对佛法,对丛林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在武汉学习的时候,我们老和尚亲近了很多的善知识,这些长老对他之后的人生行履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51 年春节期间,传来广东云门寺要传授三坛大戒的消息。师父听后万分欣喜,因为我们出家人要完成自己身份的真正转变,由沙弥成为比丘,就是要通过受戒完成的。没多久,师父便跟随宗樵上人乘坐火车到了广东,火车开得很慢,花了两天多的时间才到韶关。他们先到南华寺,再到云门寺,在云门,师父见到了对他今后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长老——虚云老和尚。民国时期,虚云老和尚对整个禅门宗风的提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培养了大量的法门龙象,今天活跃在我们中国大陆的出家人,毫不夸张地说,一半以上都是虚云老和尚座下亲传或者再传的弟子。老和尚来到云门寺亲近虚云老和尚,并向他受戒请法。

 

作为虚云老和尚的侍者,虚老的言传身教,对师父产生深远影响。他曾讲过,虚云老和尚非常地慈悲、节俭、威严,作为侍者每天有个任务,就是要把别人写给虚老的信,一一拆开,再把信封翻转,重新糊起来,这样可以再利用。他们每天做这样的事情。在云门寺师父参加虚老主持的禅七,初进禅堂,便有所体悟,这也坚定了之后丕振禅门的信念。那时候,白天要劳动,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跟随佛源和尚学习《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我们老和尚后来曾说,就是在这个时候,得以打下他的佛学基础。当时同住的还有一位白光老和尚,是解放前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诗文写得特别好。那时候,白光法师同佛源法师经常有诗词唱和往来,师父便也效仿他们,每天学着写一首诗,再请虚云老和尚修改指导,很快他的文学造诣也得到了提升。所以说,云门寺的参学,乃至之前武汉的生活经历,使我们老和尚对中国传统丛林的教育有了系统的了解,使他对传统佛学有了深厚的积累和沉淀,这也成为他后来能够提出生活禅修行理念的传统基础,也就是明海大和尚讲到的“传统的基础”。

 

1952 年,虚云老和尚向师父传付禅门五宗法脉。禅宗分临济、曹洞、沩仰、法眼,还有云门。临济又分为杨岐和黄龙。1952年前后,我们老和尚在云门寺得到虚云老和尚禅宗五宗的传承。 1955 年的时候,师父到云居山休养,并亲侍协助虚云老和尚,参与了云居山兴复以来的首次传戒,担任第三引礼师。那时候,虚云老和尚每天都会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收获很大。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记录当年他在云居山协助虚云老和尚传戒的一些经历:

 

茅棚三月侍师栖,教益时承庆幸余。

 

命扫客尘归性海,嘱坚戒定出轮回。

 

若非云散何瞻日,不是波清怎见矶。

 

子夜霜钟迷梦觉,个中消息少人知。

 

1992 年的时候,师父曾再一次回到云居山,回到那个他居住过的地方,留下他教导青年僧人种地的照片。师父的人生,真的很传奇,你别看他从小出家,本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实际上他知道如何种西瓜,如何种芋头,他知道什么时候稻子成熟,什么时候收割麦子。除了农事,对于很多东西他都非常了解,很是不可思议。

 

1956 年,中国佛学院在北京筹建招生。由于有虚云老和尚的推荐,师父得以前往中国佛学院深造,系统学习佛法。当时的老师,无论个人修为还是学识素养,都是很有名望的。1959 年本科毕业,随后他又继续求学,成为中国佛学院的第一批研究生。

 

他自己也曾说过,“我从广东云门寺来北京求学,算是中国佛学院第一批学僧中的一员。当时的佛学院的确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气象。 有 130 多名学僧,一般来说,这些人从全国各大寺院选拔上来,佛学和文化的素养都是相当优良的。教师的阵容更是济济多士,实力极强。像法尊、巨赞、观空、正果、尘空、茗山、义方、周叔迦、王恩洋、虞愚、林子青、高观如、叶均等有名的法师和居士都先后在佛学院任教。”他讲的那批老人,都是在各个宗派、佛学源流上颇有建树的大德和法师。比如周叔迦居士是非常有名的大学者;林子青居士,曾经亲近过弘一大师,师父的日文就是林先生教授的;叶均居士对南传佛教颇有研究。观空法师、巨赞法师、尘空法师、茗山法师等,全都亲近过太虚大师。所以,我们师父虽说没有直接亲近过太虚大师,却从太虚大师的亲传弟子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还有一位明真法师,也曾亲近过太虚大师,是师父当时的语文老师。明老学问非常好,每次讲课都不用讲义,背着手就开讲,若是记录下来,一定是一篇体系完整,论证缜密的的文章。明真法师非常欣赏师父的才学与上进精神。有一次考试,明老让学僧们以《大殿前》为题作文,师父写了一首七言律诗交了上去,得到了明老的称赞,给了很高的分数。然而没多久,师父因为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打成了右派,受到大家的冷落。有一次,他回到中国佛学院,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不敢跟他过多地接触,但是明真法师特意把他叫到了自己的房间,鼓励他不要气馁,即使是到了其他地方也要继续学习,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不断学习成长。我们师父说,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岁月里,这位老师还能以大慈悲和大无畏的精神予他以鼓励,令他非常感动,后来师父专门写了篇叫做《春风春雨忆吾师》的文章,回忆和纪念明老对他的教育之恩。其实,我的这个题目《择木堂前忆吾师》,也是借鉴师父文章的题目而起的。

 

所以说,师父早年接受了传统的丛林教育,之后又有在佛学院学习的人间佛教思想的熏陶,这些经历在他的内心深处沉淀,凝结成一种信仰的力量,支撑着师父在特殊的年代里,度过生活的艰辛困苦,一并书写他的人生印记。

 

师父曾经说过:“作为虚老的弟子,我对师父最好的报答就是把他的遗志能够传承下去。”1963 年,师父被错划为右派,开始辗转于北京、广东、湖北接受劳动改造。

 

最初的时候在大兴农场,后来回到广东乳源农场。在广东乳源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到 1969 年,农场认为知识分子劳动能力不强,是吃闲饭的人,师父因此又被遣送回新洲老家,继续接受改造十多年。当时所经历的困苦,可以说是我们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那时候很穷,只能捡别人剩的衣服穿,鞋子也露着窟窿。每天吃不饱,还要进行强度很高的劳动,比如修人工河。师父曾跟我们讲过,1973 年的除夕之夜,身为右派分子,他是没有资格回家跟家人团聚的。那天晚上,管理人员安排他去看机房。他夹着一个破旧的棉絮,就到了机房旁的屋子里。屋子没有窗户,北风肆意呼啸,师父窝在稻草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天亮了,管理员说你可以走了,他就离开了。刚到家,工地又来人了,安排他去挑沙子,没有休息片刻,他又去挑沙子。劳动强度如此巨大,生活补给却少之又少。每个月只有一点粮食,一罐腌菜。即使是在那样一个困苦的生活环境下,师父也没有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师父喜欢写诗,从他写的诗中,就能看到他当时的心路历程。比如这首,“了却日常耕作事,挑灯独坐补衣裳。生涯自喜归淳朴,引线穿针兴味长。”你看,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生活场景,却被师父这样一个禅者赋予无限的生活意蕴。平平淡淡才是真,心态平和了,内心安定了,这补衣服又何尝不是佛法的运用,体现着生活的真谛。这里面也讲到,“粗茶淡饭贫中味,困学勤耕乐有余。”他在劳作之余,不辍读书。他和我讲过,那个时候有很多书不能读,只能读《毛选》,还有一本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他每天偷偷看那本书,从诗中得到了滋养,也能感知人生的真味。但是,经书以及佛教的其他书籍,当时是完全找不到的,全被毁掉了。

 

1978 年,他摘掉了头顶 15 年的“右派”帽子,重获新生。在新洲的太平中学,师父当了一年多的中学老师。1979 年,中国佛协发来电报,召他重回北京工作。自此,春回大地,铁树开花。

 

回到北京之后,师父协助赵朴初老居士恢复佛教,参与佛协的各项工作,因此得以接触到很多海外回国的法师,了解了当时港台乃至海外的佛教发展面貌,这对他的触动非常大。1989 年 3

 

月 27 日,星云大师回大陆探亲参访。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从北京到陕西、四川,经由重庆,最后到武汉,师父全程陪同。一路上,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佛教在当下时代如何“应机施教”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使佛教得到弘扬和发展的问题。师父每天都记日记,写下他内心的感受和触动,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应机施教与时代精神——星云大师率团回大陆弘法探亲感言》,进行了记录和反思。佛教的修学,以戒定慧为根本,启发智慧,以断除无明烦恼。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犹如在暗夜中行走一般,智慧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佛陀希望我们通过佛法的修行,增长智慧,断除烦恼,获得生命的解脱和超越。

 

就每一生命个体而言,我们内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烦恼;而每个时代的众生,又都受到时空的影响,产生不同的烦恼。所以,在不同的时代,一定要做出不同的探索和超越。对于老和尚来讲,此时他了解到当时海外佛教的发展情况,反观当时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现状,师父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和反思。这些在他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触动,把他之前接收的传统丛林教育,佛学院的人间佛教思想,乃至文革时期的困苦锤炼,一同融汇发酵。没多久,师父就提出了“生活禅”的修行弘法理念。他说,佛法一定要解决每个人、每个众生的烦恼和困惑。烦恼在哪里体现呢?我们在诵经、打坐、吃饭的时候可能没有烦恼,但是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在处理和同学关系的时候、和老师关系的时候、和父母家人关系的时候,烦恼来了。这个时候,佛法一定要发挥它的作用,使我们能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人总是要生活的,你想过染污的生活还是清净的生活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谓的“生活禅”,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禅的智慧觉照下,以一种清净的生活状态去转变染污的生活状态。同时,“生活禅”也是对佛法的现代化诠释。我们今天的很多年轻人不懂文言文、不懂繁体字,很多老祖宗的东西我们看不懂,没法直接和古人对话,这是文化的代沟,需要对传统进行现代化的诠释。所以,老和尚提出了“人间佛教生活禅”,就是带领我们用现代的语言去诠释传统的佛教精神。

 

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过多地介绍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大家领到的材料里面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如生活禅的宗旨、原则、目标、依据的经典等。师父提出生活禅应坚持“四化”,强调“四种意识”。在僧团教育上,指出“老师以言传身教为根本职责,学生以尊师重道为根本态度”。他还提出了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是生活禅的理论框架。

 

在生活禅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师父在中国大陆首次提出并创办了佛教夏令营,令许多爱好禅学的青年朋友于佛法中受益。从 1993 年大陆第一次开办夏令营起,到今天已是遍地开花。每逢暑期,全国各地的很多寺院成为青年朋友亲近佛法的窗口。

 

“和风新气象,平淡旧精神。”生活禅夏令营的模式是崭新的,其内涵则是对传统的继承。我们老和尚曾经讲过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的人和古代的人相比,在弘法的模式上,不是进步了,而是落后了。唐朝的时候,很多的法师会高搭法台,于集市上,通过说唱的形式讲经弘法。通过敦煌的文献资料,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变文有多么精彩!

 

这就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我们的师父净慧老和尚,因为他的慈悲愿力,提出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