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续,灯传无尽 ——浅谈佛教戒律之师徒相摄 崇戒法师


 2017  7  21 日上午于文殊阁

 

 

主持人明象法师:昨天下午就和大家讲,我是抛砖引玉。今天为大家引来一位昆仑美玉,他是谦谦君子,一身的儒雅。今天为我们分享的是崇戒法师,他曾经是我师父的侍者,帮助我师父处理过很多文字上的工作,可以说他亲近师父的这种因缘、感受要比我们普通人深刻得多。他现在是四祖寺的堂主,同时也是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法师。今天他将从佛教的一个基础法门——戒律的角度,为我们来分享师道之庄严,师恩之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崇戒法师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

 

 

尊敬的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大家上午好!

 

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明象法师讲得有点夸张了,让我很惭愧,其实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出家人,出家十几年了一直默默无闻。很感谢明海大和尚给了我这么一个学习、锻炼,和大家交流结缘的机会。

 

今天这个场景感觉特别熟悉。我是 2004 年在柏林寺出家,出家的时候就参加了当年的夏令营并做了辅导员。虽说文殊阁来过很多次,但这却是我第一次坐在这个讲堂上讲课,所以昨天特别高兴,昨晚普茶就忍不住多喝了几杯茶,而且茶里还有一种好像檀香和沉香的味道,忍不住贪心多喝了两杯,结果昨晚就没能睡着,最后半夜起来我使了师父教的佛门绝技才安然入眠,那就是今天早上你们学习的禅修,师父教给我们的息道观是安心的最妙法门!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地修禅,这对你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叫崇戒,2004 年在柏林寺发心出家,当时我们一共有八个人一起出家,师父以“大悲心愿,以戒为师”为我们取了法名,也可能是无心合古,我确实一直在学习戒律,学了十几年,到今天为止仍然还在学戒,也一直在给大家讲戒。我以前都是给居士和出家师父讲戒,这是第一次在这里跟营员讲戒律。大和尚给我这个命题之后,我感到压力很大,私底下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做了一百多张 PPT,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大家能够对佛教的戒律有一点了解。


 

绪论:几个应区分的佛学概念


 

一谈到佛教的清规戒律,大家都会觉得有点望而生畏。“戒律多严格啊,戒律多恐怖啊。”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大家了解佛教的戒律和中国的法律是一样的,其目的都是在约束个人自身行为的同时保护大众的最大利益。守持戒律和遵守法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止恶修善,也就是什么要做和什么不能做。你做了不该做的事,如杀盗淫妄,你就违了法犯了戒;但是你应该做的却不做同样也是不可以,比如说警察不抓小偷,医生不抢救病人,他就犯下不作为的一个罪过。佛教戒律中师徒之间互相的摄受、维护也是佛教戒律修善的内容。我今天讲课的主题叫做“薪火相续,灯传无尽”。

 

薪火和传灯的两个典故来自于我们中国的传统以及佛教的典故。“薪火”的典故来自《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就指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柴火是有尽的,但是通过一个火种的传播能够使光明永远传续下去,相当于是法的一个传承。“传灯”的典故来自于佛教,其中一个出自《大智度论》:“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展传教,如灯燃余灯。”另外一个来自《维摩经》:“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佛教是用光明来代表智慧的,灯与光明代表着佛法的传承。这两个不同的典故来自两大古老文明,“薪火”代表了我们中国黄河流域文明的传统,“传灯”代表了印度恒河流域文明的传统,我们今天的话题也围绕着两大文明来 PK 一下,看两大文明的碰撞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孔子著《春秋》:“存亡国,继绝嗣,补敝起废。”意思是让快要灭绝的国家得以生存,让快要断绝的血脉能够继续下去,弥补当时的弊端而使废弃的事业得以兴盛。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展示 PPT),这是老和

 

尚 2006 年在四祖寺剃度出家弟子的剃刀,在剃刀布的四角和中间写了八个字——兴废继绝,绍隆佛种,表达了师父希望佛教能在自己手中得以兴盛的愿望,体现了师父老人家对佛教的一种担当精神,同时也是对青年一代出家人的一种期望和期许。师父经历过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的佛教在文革之后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寺院都非常地衰败,几乎没有出家人,不像你们今天那么幸福,还能随处接触到寺院和法师。我在 1992 年高考之后直奔武汉的归元寺出家,那时我就只知道这一个寺院,结果人家不要我,我只能灰心丧气地回去。那时根本没有佛法,不知道佛教,也没有寺院,不像你们今天能够这么顺利地走入这么多的寺院,走入这么多的佛教的团体,这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事情。师父在剃刀布上写的这八个字体现了老人家对佛教的一种担当的精神以及对我们未来佛教的一种期望。这张照片(展示 PPT)是师父给我写的受戒的号条,这是现在中国佛教的传统,就是沙弥去受比丘戒必须由剃度师父开个号条以作证明,这也表示我们佛教是有代代相承相传的精神。

 

灯和光明代表着智慧,能够破除我们的愚痴黑暗,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佛法精神主要通过师徒之间的传承,将佛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如同把解脱的光明传给弟子和后人,使佛陀的法脉辗转相传而不绝,如同灯灯相传,所以佛教把师徒之间的佛法相传称为“传灯”。在我们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史传体著作中常以传灯为名,比如记载禅宗历代祖师一代代传法谱系的史传体的文章都称为《灯录》,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联灯会要》,律宗也有一本《律宗灯谱》记载了律宗的传承谱系,日本有《东域传灯目录》,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日本法师编写的一本佛教典籍的目录书籍,他为所有唐宋时期遣唐僧从中国带回本国的佛教典籍而编写,表示中国的佛法通过这么一种形式传到了日本。

 

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立德就是修身立德;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言就是著书立说,表示一种精神得以传承。老和尚留给佛教教界和社会的财富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精神财富就是“生活禅”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禅夏令营”的弘法模式。(展

 

示 PPT)这是 1993 年柏林寺的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的留影,中间是老和尚,另两位是明海大和尚和明证法师,当时的师父非常健壮和年轻,明海大和尚也很年轻和英俊。从第一届夏令营到现在,已经二十四届了,中途因故停办过一届(展示夏令营的相关照片)。接下来是一段韩国的寺院生活体验营的视频,大家对这些场景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韩国佛教的一种弘法模式,英文名叫做“Templestay”,由于韩国在 2002 年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大量涌入韩国的外国人超过了当地酒店的接待能力,因此韩国政府为了利用国内寺院闲置的房屋接待这些外国游客,就联合韩国佛教开展了 Templestay 的活动。Templestay 英文可以直译为“寺院停留、寺院住宿、寺院体验”等,但它最终被翻译为“寺院生活体验营”,它的内容形式和生活禅夏令营大同小异,相当于是柏林寺的生活禅夏令营的一个浓缩精华版。师父在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曾经多次代表中国佛教界出访韩国和日本,中韩两国的佛教也多有交流,可以说韩国佛教界吸收了生活禅夏令营的弘法经验,并成为其主要传法弘法形式之一。

 

这些图片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木鱼计划”中的“国际杰出青年禅学营”活动,在我们中国也已经举办了好几届,每年都有来自世界上十几个国家一百多人的青年禅修爱好者参加,它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也与柏林寺夏令营差不多。自从师父开展生活禅夏令营之后,全国大小寺院的佛教夏令营也渐次遍地开花。可以说师父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佛教夏令营的开创者和倡导者。若干年之后,如果有人去研究生活禅,研究中国的佛教,肯定会注意到佛教夏令营的社会现象,那么你们会发现,也可以很骄傲地说是师父通过夏令营的弘法形式把佛法传到世界。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之后,有着印度特色的佛教文化和中国的本土文化发生了碰撞和融合,时至今日,我们佛教有很多的词语已经汇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学者进行了统计,大家经常用得上的词语有五百多个源于佛教,比如说关于时间的“刹那”、“念头”、“弹指间”和“瞬间”都是佛教的概念;“世界”中的“世”是时间,“界”是空间,时空的概念组成了世界;比如我们碰到一个人经常说的“三生有幸”也来自于佛教;“抖擞”指的是佛教的头陀抖擞烦恼就像抖掉身上的灰尘一样简单,后来形容人良好的精神状态称为精神抖擞;“心猿意马”本指我们的意识和念头就像猿猴野马一样无法控制;“群魔乱舞”指的是佛陀传道的时候天魔化现种种恐怖的景象前来干扰;“天花乱坠”原指的佛陀讲法的时候天女散花来供养;“心心相印”原指的是师父跟徒弟之间以心印心的传法方式,以此来印证对方有没有证悟。还有大彻大悟、知足常乐、前因、后果、随缘、因缘、生老病死、习气、空中楼阁、盲人摸象、现身说法、醍醐灌顶、家贼难防等等也都是来自于佛教。同样今天讲课涉及到的“师父”和“和尚”也来自于佛教。

 

佛教中提到师父与徒弟如同父子,所以称为“师父”。“师父”在印度佛教的梵语称为“和尚”。清华大学执教的圣凯法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他读佛学院的时候,隔壁中专的学生经常骂他们“小和尚怎么怎么样”,后来圣凯法师回了一句说:“你们知道和尚什么意思吗?和尚就是你爹的意思。”从此以后那些学生再也不敢骂他们和尚了。“师父”和“师傅”是两个很容易混淆概念,“师傅”来自于我们中国传统,《春秋·谷梁传》中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指小孩子八岁成童之后还不请师傅来教导,父亲就有罪过了,“傅”是辅佐、教导、老师的意思,如古代有太傅、少傅,主要是注重学问修养的传授。也是一种尊称,如“工人师傅”“司机师傅”。佛教的“师父”是另外一个概念,《四分律》:“和尚看弟子当如儿意,弟子看和尚当如父想。”弟子要尽形寿追随师父学习,所以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和尚”是梵语 Upadhyaya 的翻译,于阗国称为Khosha,后来翻译简称为“和上”或者是“和尚”。中国的传统里学生向老师学习要交学费,孔子说:“学生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你交了学费我都会去很认真地教导。但是佛教里的师父有两个责任,一个是“师傅”,一个是父亲。作为老师要负责弟子的佛法修学的教育,作为父亲要负责弟子的衣服饮食种种物质生活。

 

由师父而涉及到三个概念:老师、和尚、方丈。《礼记》:“师者,教人以道之称。”《杨子》:“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看出老师主要注重学业的传承和传授。和尚翻译为“依学”,我们弟子依此人学习戒定慧,又翻为“力生”,依师父修学而出生弟子的道力。《魏书》记载,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勒非常尊敬佛图澄禅师,尊称他为“大和尚”,“大”是一个尊称。寺院的住持方丈一般来讲是全体僧众共同依学的老师,所以“大和尚”一词又成了寺院方丈的代名词,年纪老了尊称为“老和尚”,都是对寺院方丈的一个尊称。

 

“师资”和“师弟”也有区别,“资”意思是取,指弟子取学于师,代指弟子,道宣律师对弟子的解释是:“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我生,名之为子。”“师资”“师弟”都是指的师父和徒弟。现在的“师资”一般指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包括教育水平、道德修养、教学条件等等都称为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它是代表一种水平。“师弟”就是师兄、师弟,大家一般信佛,佛教徒都会称为师兄,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我讲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随师修学,是师父在世的时候我们要跟随师父学习;第二部分为送终丧祭,师父往生圆寂了,弟子要给师父送终,举办种种丧祭活动;第三部分为孝养双亲,不是说出家拜了师父就不要自己的父母了,出家人还必须要承担孝养双亲的责任和义务。

 

 

第一部分   随师修学

  

(一)师父与徒弟关系的种类

 

一般来讲有三种师父:第一种是得戒的和尚,比如师父是在虚云老和尚座下受戒,虚老为得戒和尚。第二种就是依止传法的阿阇梨,比如说我们的佛图澄禅师与道安大师,道安大师与庐山慧远法师,是依止传法的阿阇梨,虚老同样是师父的依止传法的阿阇梨。第三种是剃度的师父,在戒律上来讲剃度和尚属于一席作法,但在中国佛教传统上来讲,剃度的师徒关系最为牢固,比如说师父和明海大和尚、我、明象法师之间都属于这种长久剃度的师徒关系。阿阇梨翻译为依止师,是跟随学习的师父,梵语称

 

为 Acarya,译为教授,轨范,正行。教授弟子善法,矫正弟子的行为,教导弟子的威仪。另外还有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等,是指受戒时讲经说法的老师,都是比较短暂的关系。

 

(展示 PPT)这是师父在 2011 年的 10 月 1 号在四祖寺为七位沙弥弟子剃度的图片。这是 2004 年师父为瑞典籍的明宝剃度的照片,旁边是瑞典籍的明契沙弥尼,当时她已经 73 岁了,她在师父座下剃度,然后又引荐了两位瑞典人在师父座下剃度出家,明宝在 2012 年还去四祖寺拜访师父。这一张是虚云老和尚传戒的照片,做得戒和尚,两边是教授阿阇梨和羯磨阿阇梨。这一张是师父在柏林寺传法的照片,属于依止阿阇梨,这些法师都是得法依止的弟子。这是师父在 2000 年四祖寺传戒法会上担任教授阿阇梨时指导新戒威仪的照片。 

 

(二)和尚的缘起和意义

 

为什么要设立和尚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在佛陀时代有一些年少比丘出家之后没有师父教导,他们行为举止很不威仪,在修行上也不能取得进步,由此遭到了世人的讥嫌,佛陀就制戒,出家比丘应该有师父来教导;另外又因为有年老的比丘生病之后无人照顾,孤寂命终,佛陀又制戒要求比丘必须收徒弟,由徒弟负责照顾师父。《四分律》:“如是展转相敬重,相瞻视,能令正法便得久住,增益广大。”道宣律师:“佛法增益广大,实由师徒相摄,互相敦遇,财法两济。”“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何所托……故令依止有德,使咨承法训,匠成己益。”

 

表明师徒之间一个是财物即经济的支撑,一个是法即精神的传承。我们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师父,特别幸运地得到师父的教导。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其他寺院的法师常说师父是中国佛教的大德,相当于中国佛教界的王者,我们这些弟子好比是出身王族,出身高贵,我也感到特别地荣幸和自豪。

 

我们不可以随随便便找一位师父就来依止和出家,必须要有选择,《僧祇律》讲不得随便请依止、请和尚。《摩得伽论》:“凡欲依止人者,当好量宜能长善法者。及问其他人,此比丘戒德何似?能教诫不?眷属复何似?无有诤讼不?”一定要观察一下这位和尚有没有资格来成为自己的师父,观察他是否具备高尚的德行,他所教授的弟子、带领的僧团是否和合。《缁门警训》:“鸟之将息必择其林,人之求学当选于师。”都告诫我们如何选择师父。我们的师父又是怎样的高僧呢?这张照片是师父修建柏林寺万佛楼时的照片,师父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扛着这么大一块木板和大众一起出坡干活。这两张照片是师父学习看书的照片,这是师父 1958 年到 1959 年之间在中国佛学院读书时期的一张照片,这是 2004 年师父学习的照片,时隔五十多年,却犹如时空静止,同样的姿势坐在书桌旁秉灯夜读,师父孜孜不倦努力学习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是师父亲笔手书的法语,这是师父在 2004 年、2005 年写的字条,不论文章长短,师父写每个字从来都是一笔一划,非常工整,这是师父在 2012 年柏林寺水陆法会的时候亲自书写的上堂法语,一共有六页字几千字,都是一笔一划的工整楷书,如果换成我们的话,几乎没人能做到这样,我至今未见有第二个人能够在写这么长文章的时候不用行草的。印光大师文曾批判一个秀才写信潦草让人无法识别,并指出字迹潦草是其仕途不顺的主要原因。大家如果将来参加工作填写收发表格的时候,你就会特别讨厌字迹潦草的人,你分不清他叫什么,你不知道他的住址,你不知他的联系方式,其结果是本来应该录取的人因为字迹潦草而被 pass 掉了,由此可见字迹端正反映了师父认真负责的德行。

 

(三)和尚应具备的德行

 

和尚要具备三种德行。第一是出家受戒要至少十年以上,这样才能在佛法的修行上有所体证。第二是必须通达经律论三藏、有智慧的长老,这样才能教导弟子。第三还必须能够教授弟子,履行师父的职责和义务。具备这三点才有担当和尚的资格。《四分律》讲到有一个婆先比丘受戒才两年就收了弟子,师徒二人一同拜见佛陀,佛陀呵斥婆先比丘说:“汝身未断乳,应受人教授,云何教人耶?”

 

(展示 ppt)这是师父当小沙弥的照片,长相非常庄严。这位是师父的太师公大鑫和尚,是解放前湖北省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师父的剃度宗系是大鑫、宗镒、宗樵和宗本,师父法名宗道,字号净慧,这是剃度的谱系。这位是虚云老和尚,这张照片里虚老的头发和胡子都很长,这一张是虚老剃除须发的照片,听师父讲,虚云老和尚是一年洗一次澡,一年剃一次头、剃一次胡须。这张是师父和本焕长老的合影,二位有六十多年的师友情谊,师父在十八岁的时候跟着剃度师父宗樵上人到云门寺去受戒时经过南华寺,那时师父是一个十八岁的小沙弥,本老已经四十多岁了,担任南华寺的方丈,据师父所讲,师父当时跟随宗樵上人远远地站在一边上听本老开示,由于本老和师父是湖北武汉新洲老乡,从那开始就结下了深厚的法缘。这张照片是 2012 年师父前往弘法寺探望本老,师父和本老同是虚云老和尚的法子,据师父讲,两人同是法门的师兄弟,但是本老比师父大二十多岁,所以二人亦师亦友。还有这些照片是师父教导弟子的照片,这说明师父完全具备了以上提到的三种德行,是一位有智慧、勤于教授弟子的好师父。

 

(四)相待如父子的师徒关系

 

师徒之间是一种相待如父子的关系。《十诵律》:“从今诸有和尚阿阇梨,看共住弟子、近住弟子,养畜如儿想。”《行事钞》认为师对弟子如儿想必须具备有四种心态,第一个是匠成训诲,第二是慈念,第三个是矝爱,第四个是摄以衣食,就是和尚要从内心深处对弟子有一种爱护之心,要对弟子有法和衣食的摄受。这是虚云老和尚在 1958 年给在中国佛学院读书的师父写的一封信:“净慧、慧照仁者,久未通信,时常念之。不悉校中学习、劳动情况如何?今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乘风破浪全面推进之际,时势不待人,至希仁等,跨步向前,认真学习,积极劳动,须念青春不再,时过难追,切勿辜负国家培育及众生期望,至要!此致:委安!虚云合十。”虚云老和尚的这封信通篇表达了一位师父对弟子的关切和问候。


这是师父前往五台山探望明海大和尚的照片,表达了一位长辈、师父对徒弟的关爱。我 2007 年得了一场怪病,不能讲话,不能坐,不能走,不能站,几乎是奄奄一息,师父就把我安排在四祖寺的毗卢塔传法洞静养,师父看到我的病症后非常着急,亲自开车送我上去让我疗养,使我特别感动。师父对我们这些徒弟的关照和关爱无以复加,师父每到一个寺院去都会去询问弟子们的生活怎么样?饮食好不好?冬天冷了缺不缺衣服?如果没有就赶紧嘱咐当家师为大家操办,这些都体现了师父对弟子如儿女般的呵护与关爱。

 

弟子应该如臣如子事奉和尚。《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讲到弟子侍奉师父应注意五点:“当敬叹之;当念其恩;所有言教随之;思念不厌;从后称誉之。”老师教弟子也应注意五点:“当令疾知;当令胜他人弟子;欲令知不忘;有疑悉解;欲令智慧胜师。”民间流传着一种陋习,就是师父教授徒弟一定留一手,以免徒弟抢了师父的饭碗,这也导致了很多的传统的工艺失传。但佛教里师父教授弟子则毫无保留,不仅要让他一定早日尽得真传,尽快超过其他人的弟子,而且希望教出的弟子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佛教的这种师徒传承毫无保留的美德。

 

(五)弟子应尽的责任

 

既然师父对徒弟好,弟子也要尽其责任与义务。《行事钞》提及弟子必须具备四心:亲爱;敬顺;畏难,就是对师父要有敬畏之心;最后是尊重。“待养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儒家强调是以孝事父,以忠事君;佛教中的师徒具备了君臣、父子两重关系,徒弟侍奉师父要忠孝两全,做事要尽责,尽孝,要尊重,敬重,随顺。弟子应尽的义务表现在五个方面。

 

1. 随顺和尚。《梵网经》:“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四分律》:“凡作事者,应具修威仪,合掌,白师取进不。”因为弟子刚出家,很多事情你没有办法去掌握它的度,你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请示师父之后再做。《十诵律》:“一切所作事,皆须白师,唯除礼佛法僧。”中国的传统礼教也与佛教戒律相似,《弟子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同样也是一切事情都要向父母禀报。

 

2. 请求教诫。《四分律》:“彼当清旦入和尚房中,受诵经法问义。”每天都向师父请教。《僧祇律》:“日别三时,教三藏教法。不能广者,下至略知戒经轻重,阴界入义。若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授。”规定早上、中午、晚上向师父学习。在求教上有中国儒家的“程门立雪”和佛教的“半偈舍身”的典故。杨时与游酢雪天拜访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看见老师在厅堂小憩,为了不打扰先生,二人就站在门外等候,当时正是漫天飞雪的严冬,等程颐醒来的时候,发现门外的雪已经堆了一尺多厚,两位弟子还恭敬地站在雪中等候,自此留下了“尊师重教”的千古佳话,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尊重。

 

“半偈舍身”指的是《涅槃经》当中记载的佛陀累劫前为求教半偈佛法而舍弃生命的故事。佛陀有一世曾经在大雪山修行证得了缘觉果位,帝释天为了进一步考验和点化佛陀,就化身为罗刹来到佛前念了半首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佛陀听了非常受启发,就向他请教下一半的偈子,帝释天说:“我不行了,我肚子很饿,没力气讲,要讲可以,我必须要获得食物。”佛陀就说:“那你想要什么呢?”帝释天说:“我想吃人肉,喝人血。”佛陀就说:“没问题,你告诉我了,我的身体都是你的。”然后帝释天就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当时身为缘觉的佛陀获得了大悟,非常高兴,就把自己的身体布施给罗刹,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罗刹变回了帝释天,并在半空中接住了舍身坠下的佛陀。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尊师重道、舍身求学的精神。这张是 1955 年虚云老和尚传戒的照片,戒子们都胡跪合掌向虚老请法。

 

3. 服侍报恩。《善见律》:“弟子法者,明相出早起,脱革屣,往至和上所,师起已,与师杨枝,应授水,供给水已,入和上房扫除,料理床席,卷牒衣裳,为和尚著衣持钵随和上后。”就是一大早上就要向和尚请安,并为和尚准备洗漱用品,打扫卫生,料理床席,折叠衣裳,师父出门时要拿衣持钵跟随师父后面,并做种种的事情。《四分律》:“彼当日三问讯和尚,朝、中、日暮,当为和尚执二事,劳苦不得辞惮:一修理房舍,二为补浣衣服。和尚如法所教事,尽当奉行,若遣往方面周旋,不得辞惮,假托因缘住。”除了晨昏日中问讯,为师父外出办事既不可假辞推托,也不可以贪恋他方而不回来,必须遵从师父的教导。《十诵律》:“若和尚病者应看。”师父生病了必须仔细照看,要供给师父相应的饮食和医药。《礼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可以说印度与中国这两大文明都非常讲究孝道,提示我们做学生、做弟子、做儿女的,一定要对父母、师长尽好责任。

 

戒律对随侍师父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善见律》规定弟子随侍师父时注意七点:“一、不得太远,恐不闻;二、不得太近,恐踏师影;三、不得立上风,恐臭气熏师;四、不得立高处,恐成骄慢;五、不得当前,碍师观望;六、不得当后,回顾唤难;七、当立于左右七尺许。”太远讲话听不到;太近会踩踏到师父的影子而不礼貌;站在师父的上风口处,自己的臭气会熏到师父;立在高处,是一种骄慢;站在前面,会挡住师父的视线;站在后面太远,师父难以叫唤你。所以最好的距离是站在师父左右大约七尺的地方。《弟子规》也有类似的提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些规定太繁琐了,不应该保留,实际上我们能按照这个礼节去做的时候,你能够获得师长的赞许,你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长辈会对你更好。如果你对长辈一点也不尊重的话,估计会被师长弃之而不顾了。明朝的莲池大师在《沙弥律仪要略》当中讲到了徒弟对师父的礼节:“若问佛法因缘,当整衣礼拜,合掌胡跪,若问家常事,不须拜跪,但端立师侧,据实申白。师语未了,不得语。凡侍师,不命坐,不敢坐,不问,不敢对。师有所使令,宜及时作办,不得违慢。”这一段话很好地结合了中国的礼教的传统以及印度的佛教的戒律的精神。因为佛教进入中国之后就开始与中国文化的传统发生碰撞和融合,到了明朝是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规定基本上是糅合了儒释两家的传统。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儒家“阙党童子”和佛教“海板比丘”的典故。“阙党童子”出自《论语》,孔子的家乡阙里有一个少年给人送消息,有人问孔子:“他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孩子呢?”孔子说:“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意思我看见他和老师一起坐在位子上,又看见他和老师一起并肩而行。由此可见他不是一个求上进者,而是一个急于求成之人。因为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中,学生不可与老师并坐,也不可与老师并排而行。佛教戒律也规定比丘所有利养的分配都依据出家人的戒腊即受戒时间的长短而定,比如座位顺序、房舍先后的安排等,僧团中比丘们同坐的时候,首先请年长比丘先坐,先取衣食供养,其次才轮到年轻比丘按戒腊大小顺序依次而坐。佛经上讲到众比丘随同商人同船出海,海船途中被风浪打翻,其中有一位少年比丘抓到了一块船板漂浮在海面上,另一位上座比丘却没能得到漂浮物眼看就要淹死了,这位上座比丘就对年少比丘说:“你不知道佛陀制戒吗?你应该敬重上座。”意思是说这块船板首先应归上座先得,你不给我就犯了不敬重上座的戒条。年少比丘想了想:“佛的确如此制戒!”于是说了个偈子:“为顺佛语故,奉板遗身命,若不为难事,终不获果报。”然后就把这一块船板供养给了上座比丘,自己沉入海底。后来海神感其精诚,又把他送到了海岸边。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两大文明古国对于尊卑长幼都有很严格的规定。我们再回到现实中的例子,来看看师父和徒弟们在一起的照片,大家可以看到弟子们都是环绕在师父身边,或跟随在师父的后面,没有超前或并行的例子。

 

4.“忏罪谢过”。如果弟子有了过错,和尚要替弟子向寺院的其他人礼谢:“乃至凡夫愚痴,何能无过,此小儿晚学实有此罪,当教敕不作,如是悦众意。”就是说弟子犯了错,师父要积极地去帮助弟子挽救和改正过失,不要让大家对弟子产生不好的想法。《四分律》也讲到弟子被师父呵责之后,一定要折伏柔和,调柔自心,知时而受,要接受师父的呵责和责骂,当下意随顺师父,求师父方便解其所犯,请求师父原谅自己,不可以有种种的过激的违抗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弟子规》:“父母责,须顺承。”都体现了下对上的随顺与承受。

 

5. 劝谏和尚。如果师父犯了过错,弟子同样负有劝谏的责任。《僧祇律》讲到如果师父令作非法事,说:“唤妇女来,取酒来。”

 

弟子应该口气柔和地回绝:“我闻佛言,如是非法事不应作。”弟子不得粗语,应该软语谏师,不管师父做了多大的错事,作为弟子,作为子女和晚辈,必须要谦卑有礼。《四分律》:“若和尚犯罪,弟子于中当如法料理,令和尚顺从于僧,如法不违逆,令僧疾与解罪。”师父不可能就是圣人,即便是圣贤也都偶尔有犯错的时候,这时弟子要积极地帮助师父忏罪,请求僧团解除对师父的责罚。《四分律》还提到和尚有疑事时,弟子应该帮助师父解除困惑;如果和尚生起了恶见,弟子也应该帮助和尚舍去恶见住于善见。师父对弟子有法护和食护的职责,弟子对师父也同样具备法和食的义务,法护就是要增戒、增心、增慧、学问、诵经、修行戒定慧,衣食护就是要提供衣食医药,要为师父做种种的事情。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鸠摩罗什三藏大师和他的师父。鸠摩罗什大师最开始的时候学习的是小乘佛法,后来他学习中观成了大乘法师,他的小乘师父听闻之后专门跑到龟兹国去向鸠摩罗什大师学习,并且礼拜鸠摩罗什大师说:“和尚是我大乘师,我是和尚小乘师。”这个公案说明只要弟子见解超过了师父,同样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师父。儒家关于子女劝谏父母的礼仪也与佛教十分相近。《礼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我们来对比一下儒家的“父子相隐”和佛教的“互相覆藏”。《论语》里讲到有一位叫叶公的人跑去跟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说他们家乡有一位很正直的人,看到父亲偷了羊就去官府举报。孔子回答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我们家乡跟你们家乡一样,如果父亲犯了错误,儿子会替他隐藏,如果儿子犯了错误,父亲会为他隐藏,这个正直就在互相隐藏之间。孔子的这个“父子相隐”的理论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刑法的制定,不可以让亲人来举证自己的亲人的犯罪。毕竟中国的伦理道德不允许我们揭发父母亲人的罪证。非常巧合的是在《四分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四分律》的盗戒中讲到“亲厚意者”(即两个人关系特别好)之间的物品可以互用而不犯盗戒,但必须达到“难作能作、难与能与、难忍能忍、密事相告、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的条件才算是亲厚意,“互相覆藏”就是说对方犯了过错,你不是去揭发而是替他隐瞒,但隐瞒过错不是让他继续作恶,而是“隐恶扬善,不伤外望”,以免给对方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事后一定要进行规劝改正,我们前面讲到了,师父和徒弟犯了错误,我们都有责任互相地规劝。

 

俗话虽然讲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实际上也不尽然。如果师父、君王不合格的话,徒弟和臣子也是可以离开的。《礼记》讲:“为人臣之礼,不显谏。”君王犯了过错的时候,臣子不可以在公开的场合去批评他,以免损伤君主的威望,所以要私底下劝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多次劝谏而不听,就可以离开他,没必要去做愚忠愚孝的事情。《论语》讲:“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都是说臣子对君王是可以有选择的。同样的,在戒律当中我们对和尚,首先在选择和尚的时候要有选择,跟随和尚之后我们同样也可以有选择。《僧祗律》:“和尚有四种:一者无食无法,应不问而去;二者有食无法,应问而去;三者无食有法,虽苦,尽寿不应去;四者有食有法,虽驱遣,尽寿不应去。”这是我们对待师父的四种态度,《五百问》:“若师令弟子贩卖,作诸非法,得舍远去”。如果师父让弟子去贩卖,做种种的非法的事情,我们是可以离开的,不要学习宋明之后提倡的愚忠愚孝的态度,而是要有明智的选择。

 

 

第二部分   送终丧祭

 

 

师父在世的时候,我们要跟随学习并承担照顾的责任,师父临终和圆寂之后,我们同样负有送终丧祭的义务。

 

(一)临终事宜

 

师父临终前要处理好身、财和法三方面的事情。第一是照顾好师父的身体健康。《四分律》:“和尚得病,弟子当瞻视,若令余人照看,乃至差,若命终。”差是病愈的意思,从生病到命终,我们一定有始有终地照顾好师父。第二是处理好身后的财产。出家人并非一无所有,戒律允许出家人拥有一定财产,甚至也可以拥有很多财产。那么出家人的遗物仍然归属寺院及大众来分配。《行事钞》:“出家五众亡人遗物,归十方僧众所有,普召十方凡圣大众分之,如法受用,即是普施十方,功德无量。若病笃之时,唯存出道,常知伪财本非真要,纵有劝嘱,便在爱憎。但论前业福道,此财佛已诚断,如此而终,不嘱亦善。”就是说出家人死了之后财产是归一切僧众所有,比如说金钱房屋等等这些贵重的物品是归寺院所有,衣服、钵器等生活用品则“普召十方凡圣大众分之”。出家人在病得很严重的时候所想的只是修行解脱,财产本非出家所图,即使留下遗嘱,给谁不给谁都会带爱憎之情,临终时只管守护正念一心求解脱,而自己的所有财物已经断归十方僧众所有了。所以,临终时不留下遗嘱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本老在临终前的三个月专门请师父过去拜托了两件事情。第一是由师父来亲自操办其身后的丧祭,后来本老往生之后,师父亲自到深圳弘法寺操办了整个丧事,几乎五天五夜没合眼,第二就是由我师父来写本老的祭文,二人相交有六十多年,师父最了解他,知道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要实事求是地写,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圣严法师往生前留下了七条遗嘱,其中一条是“务必以简约为庄严,切勿浪费铺张。唯念南无阿弥陀佛,同结莲邦净缘”,这是法的嘱托。第二条是“我生前无任何私产,一切财物,涓滴来自十方布施,故悉归属道场,依佛制及本人经法院公证之遗嘱”。意思就是法师所有的财产都归寺院所有,尽管戒律规定出家人的遗物归佛教寺院和僧众所有,但是世俗的法律条文并不太认可,如果一旦继承问题出现纠纷也会很麻烦,所以圣严法师就留下遗嘱,以便提前杜绝将来产生的纠纷。

 

师父生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但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第一,他老人家常讲已经随时做好往生的准备,一切寺院的法务早已成定律,所有证书、钥匙都放在固定位置,以备万一。第二,师父平常的出行几乎不用花钱,身上没有余财,所收供养定期上交给常住,也没有什么私人存款。第三,身后事都没有作任何的交代,一切都随弟子操办。由此可见师父非常洒脱,生前没留任何遗嘱,走时洒脱而去。师父在临终前一个多月去医院疗养治病的时候,亲笔抄录了宋朝真歇了禅师涅槃堂诗:“访旧论怀实可伤,经年独卧涅槃堂。门无过客窗无纸,炉有寒灰席有霜。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多半为人忙。老僧自有安闲法,八苦交煎总不妨。”师父是中国当代有名的文僧,是中国佛教的一支笔杆子,他老人家文笔特别好,文采斐然,从这里不仅看出师父对生死的看透,也透出师父的文人情怀。

 

《行事钞》说:“心有利钝、业有粗细、情有去取、当依志愿随后述之。或缘西方无量寿佛,或兜率弥勒佛……或为说唯识无境,唯情妄见,各随机辩而诱导之。”解脱的法门有很多种,有的愿意往生西方,有人愿意往生兜率净土,我们都要跟随对方的修行志愿帮助对方满其愿望。本老往生前一天早上突然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师父就赶紧安排大众在丈室内外念佛助本老一程,此后一直到本老荼毗,大众弟子都是 24 小时连续不断地念佛。师父在 2013 年谷雨早上圆寂,寺院突然敲了 108 下钟,我们知道后都赶紧去丈室看望,当时明基大和尚就安排大家给师父念了一个多小时《心经》,然后 24 小时为师父念佛。

 

(二)追悼事宜

 

师父圆寂之后,弟子还要承担丧葬事宜。《行事钞》说:“僧法仪式,远存出离。送终厚葬,事出流俗。若单省随时,则过成不忍,必虚费庄饰,便同世仪;今当去泰去约,务存生善。”出家人的丧葬不能太奢华,又不能过于简陋而显得凄凉,必须适中为度。圣严法师留下遗嘱:“我的身后事,不可办成丧事,乃是一场庄严的佛事”。本老和师父的追悼大会都布置得庄严,给世间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长老圆寂之后还要制作灵龛供奉,《行事钞》:“外安障慢围之,内作绢棺覆尸,当以竹木为骨仍以粗衣覆尸上,和尚阇梨铺床在幔外坐,拟人客来吊慰”。本老和师父圆寂之后都有灵龛来供奉二老的遗体,并安置在灵堂,供诸山长老和僧俗大众吊唁。师父圆寂之后,传印长老和江苏的无相长老都去四祖寺吊唁,明海大和尚亲自前往迎接。

 

按照中国的传统,父母师长去世后,我们一定要痛哭流涕,甚至请人哭丧,否则的话就是不孝,僧人虽然已经出家与俗有异,但在哭丧上并无太大的差异。《五百问》规定:“师亡,不得举声大啼,应小小泣泪耳。”不过《涅槃经住法记》说:“诸弟子闻佛涅槃,未得道者,宛转在地;已得道者,悲号啼泣。”佛涅槃之后所有的弟子都悲痛欲绝,甚至晕倒在地。对于两部经典的不同,道宣律师判决:“若准双林之终,未离欲者,宛转在地,椎胸大叫。此并悲切深重不省自身故耳,必同此何嫌?”师长走了,弟子表达自己的哀痛是应该的,再怎么嚎啕大哭都没问题。“若高节拔群、由来清卓者,故不局世情,必若任情喜怒。”对于一些出世高人如庄子之流,庄子的夫人死了之后,庄子“击缶高歌”,拿着瓦盆一边敲打一边唱歌,面对好友惠子的质疑,他回答说:“夫人是回归于大自然,回归到大道之中,我应该为她高兴,为什么要哭呢?”对于“若随俗浮沉者,至父母二师终亡而护夏不来,虽来不展哀苦者,亦道俗同耻。”意思是普通的凡夫僧,父母师长离开人世了,你却假托修行不去吊唁,又或者毫无悲哀之表情,这也会被僧俗所耻笑,一点感情都没有。所以出家人并非六亲不认,不是无情无欲的,该哭得哭,该笑得笑。印光法师也讲到了临终有三大要,第一个是要好好地劝导,第二个是大家换班念佛助念。第三是不要搬动哭泣,以防误事。哭丧一定要在离世 12 小时后,否则的话可能会动亡者的念头。

 

(三)送殡事宜

 

追悼之后就是送殡。师父走了之后,首先由亡者的弟子主持承担送殡、送葬的事宜,其次是同参道友,再其次是由寺院来操办。《行事钞》:“其将尸之舆轻省而作,上施白盖,周匝裙围,四人擎之,烧香导从。”这是众弟子为师父抬灵龛的照片,师父的灵龛是由弟子来抬的,前面要有导从,要有香花、香果、庄严,并且寺院的全体大众一起送葬,《毘尼母论》云:“合寺众僧并送葬所。”《增一阿含经》:“诸比丘以香华散目连尸上”。戒律规定出家人生前不可佩戴香花,但圆寂之后我们要用各种香花供养。这是本老和师父的灵车的照片,有伞盖、鲜花,后面是全体僧俗大众。

 

有些地方的风俗规定儿女不可以为父母抬棺,但佛教则强调,子女和弟子有责任为父母师长抬棺,《增一阿含经》:“世尊将诸比丘僧,前后围绕,往至大爱道比丘尼,世尊告阿难、难陀、罗云,汝等举大爱道身,我当躬自供养。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长养恩重,乳哺怀抱,要当报恩,不得不报恩。”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的姨母,将佛陀抚养长大,罗云是佛的儿子,阿难和难陀是佛陀的族弟,都是大爱道比丘尼的后辈,所以子女和弟子要亲自给长辈抬棺。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说:“和尚阇梨长养法身,父母兄姊长养生身,躬自抱尸而送,恩德岂能尽也。”父母师父离开后,抬棺的责任、义务就落在弟子的身上。

 

(四)荼毗火化

 

荼毗也叫火化。古印度有四种埋葬的方法:第一个是水葬,投之江流;第二个是火葬,焚之以火;第三个是土葬,埋之岸旁;第四是林葬,弃之中野,为雕、虎所食。但一般来讲有火葬和林葬两种。现在很多藏区一般是天葬,尸体喂食给秃鹫,这也是林葬的一种。现在印度流行火葬,他们就在恒河边烧尸体,烧完之后,炭火和骨灰都会扔到恒河里头。

 

中国以前的传统大部分都是土葬,采取林葬的人极少,如庄子采取的就是林葬,他临终前自己走在旷野之中不知所踪。现在采取火葬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很多寺院仍然是自己有化身窑来火葬的。记得在 1985 年以前,中国的火葬还不普及,乡下仍然是土葬的,自家有老人去世了就偷偷地埋起来,后来大家思想逐渐开放,火化已经成为一种习俗,由此可见佛教对中国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有很多寺院,特别是那些山里的寺院都会有一个化身窑,出家人往生之后都会送到化身窑去火化。这是师父圆寂之后火化的化身窑,七天七夜之后捡取师父舍利的时候,发现师父的顶骨舍利呈莲花瓣,非常稀有难得。我们捡取完师父的舍利后将灵骨存入在瓷坛中,后来过了两三个月后我们准备给灵骨分类,结果打开坛子一看吓了一大跳,发现灵骨里嵌有很多珍珠色、金褐色和水晶色三种舍利,大小约几千粒,令人惊叹不已!

 

(五)立塔造像

 

师父圆寂以后,座下弟子纷纷造塔供奉师父的舍利,并造像纪念师父,以此来追思、追念师父的恩德。《四分律》:“出家五众得起塔。”《五百问》:“得为亡师立形像。”立形像包括塑雕像、画影像,寺院基本都有祖师堂供奉历代祖师的牌位,影堂里面挂了很多祖师的画像。《僧祇律》说:“持律比丘、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施幡盖。”相轮就是绘有画像的一个圆盘。赵州塔是辽金时期为追忆赵州从谂禅师而建,四祖寺的毗卢塔是道信大师的墓塔,著名的少林寺塔林,这都是为历代的祖师建的塔。这些塔不仅是建筑史上的瑰宝,更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

 

 

第三部分   孝养双亲

 

 

出家并不意味着抛弃父母,只是出家与俗世追求的目标不同,但是在出家人的心里,我们最挂念的是父母,孝养双亲是出家人最大的责任。

 

(一)奉养双亲

 

《论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强调孝养双亲一方面体现在物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态度。《五分律》:“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食供养。佛言: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大重罪”。《僧祗律》:“若父母贫贱,将至寺中,若洗母者不得触,得自手与食,父者如沙弥法无异,一切皆得。”我们必须要供养父母,供养父母等同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一生补处的菩萨就是观世音、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我们在家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和供养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的功德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孝顺供养父母。

 

隋朝洛阳慧日道场有一位敬脱法师,他经常挑着担子,母亲在一头,经书在另一头,外出乞食的时候把母亲放在树下,然后到村里去乞食来供养自己的母亲,他这种尽孝报恩的行为受到僧俗大众的赞叹,被道宣律师收入《续高僧传》中。除了物质上的供养,我们还有责任以法供养。《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中国传统上行孝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自己而使父母名声显赫,而佛教行孝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父母得到最终解脱。子女出家能使父母听闻佛、法、僧三宝就已经报了父母之恩,因为在父母八识田中已经种下了成佛的金刚种子。《资持记》:“是知生育恩大,虽百年肩荷,不报须臾。三宝一闻,即酬重德,故唯佛法,可报劬劳,自外供须,终名直养。”

 

如果父母离开人世,我们虽然出家,但身为人子也应该去为父母操办种种丧事,包括抬棺火化入殡等,否则就是违背佛戒而得罪。

 

明象法师:师徒关系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关键之所在,崇戒法师把这其中的道理讲得非常地详细。崇戒法师用大量的事实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了一个声情并茂的诠释,我相信大家收获颇丰。我们还有一点点时间,可以允许男营员和女营员各提两个问题。

 

男营员:师父好,想请问一下师父,我们在家学佛的人该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

 

崇戒法师:一是尽世间孝,除了要有物质的供养外,对父母的态度也要好,要恭敬顺从双亲。其次要尽出世间孝,就是以佛法开解,逐渐让父母能走上修行解脱之路。但是这个法供养不能过于牵强,不可以强迫,否则适得其反。比如我父母也不信佛,我出家这么多年来,我想了很多的方法,我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给我父母,希望他们能信佛,虽然我父母态度有所转变,但仍然不太信佛,所以说我们都要坚持慢慢去开解,不要去强迫他们,否则的话,适得其反。总之就是物质上要有好的供养,态度上要随顺,在佛法上要开解。

 

女营员:法师好,我现在和我男朋友快要步入婚姻的殿堂,不过听人说永远不要把婆婆当成妈妈,也就是说别想让婆婆像妈妈那样对待你,可是妈妈常教导我要对婆婆好,要胜过母亲。现在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是很平等,那么我到底应该用怎么样的方法或者心态去处理好婆媳关系,我也特别担忧如果我真心实意对婆婆,但是婆婆对我不好的话,我该怎么样去做?

 

崇戒法师:首先我要声明一下,第一,我不是女孩子,也没做过媳妇。第二,我没有成过家,不太了解婆媳关系,所以可能回答得不太好。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可能婆婆永远不可能像母亲那样对你好,因为你们之间没有血缘,如果你稍微有一点不到位会导致误会,所以你要永远保持对婆婆好的态度。你和你妈妈有误会没问题,但是一旦和婆婆有了摩擦,想要消除这个摩擦是很困难的。所以说不管别人怎么讲,不管婆婆对你态度如何,你以真心待她就行了。

 

明象法师:我们的同学很具有发散思维,从师徒关系一下就想到与父母、婆婆的关系。这其实也是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这就叫举一反三。从法的一个点上,触动到大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就必然会有受益。大和尚请崇戒法师来给大家讲这个题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崇戒法师不仅能够讲解师长恩重这样一个道理,也希望你们能落实这样一种收获。下面我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对面排班,合掌,以我们最为尊敬的、最为感恩的心,以我们的目光和行为来恭送崇戒法师离场。

 

崇戒法师:大和尚在场,长兄如长父,我不敢先行,让我们一起恭请大和尚先离席。感谢大家的聆听,因为时间有限,有些内容就漏掉了,还请大家原谅,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忍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