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禅修(四) 观行法师


第四讲

 

(2017 年 7 月 23 日早课于普贤阁)

 

 

今天早上,是我们这一次生活禅夏令营修慈心禅的最后一节课。今天要讲的法义,就是我们昨天早上说的:“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今天早上我会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进行讲解,在正式讲解之前,我们还是用昨天的那个“此起彼伏读书法”把《慈经》读一遍。

 

(大众读诵《慈经》)

 

大家请看第 12 页,我们看第一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大家请看这四句,其实它是有对应关系的:“愿我无敌意”,对应后面的“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危险”,对应后面的“无身体的痛苦”。

 

也就是说,“无敌意”是从我们的发心上来讲;“无危险”是从我们身心的果报上来说。而修慈心的根本,也就是“无敌意”。

 

“敌意”就是“敌对”、“对立”的意思,在这里面,是有“嗔恨”的。可能有同学会想:法师,这个《慈经》我们也读了几遍了,我们这几天也观修了一下,看起来这部经,它只是在教我们怎么去观想或是去发愿,那它对于我们实际生活,包括我们平时遇到任何人、事物、经历和我们的种种身心的果相,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或者说,它是不是只是一种美好的心愿或作意而已呢?

 

不只是这样,甚至都不是大家认为的这样。不要以为这好像是所谓的什么心灵鸡汤。它不是什么鸡汤,什么汤都不是,它就是干货。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自己告诉自己:“我愿大家怎么样,愿我怎样……”然后自己平时该干嘛就干嘛,不是这样的。

 

我们之前就给大家讲过,你一切身体的行为、语言是通过什么来发动的?是自己的思想,对吧?那你的思想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实是由大家的认知,对世界、对自己、对一切事物的认知,通俗来说,由大家的三观来决定的。但是,如果你的三观都有问题的话,那么你一切的行为,也都会有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认知和心灵生了“病”的话,那你就不用指望没有身体的痛苦了,因为精神有痛苦,身体怎么能健康?一切的苦,还有一切的乐,它是没有办法脱离你的心的。

 

在佛门当中,有一部论典,有一些同学可能听过,甚至可能学过,叫《入菩萨行论》,这是古印度一位菩萨“寂天菩萨”,他自己不但在广行菩萨道,而且根据诸多大乘菩萨行的经典,撰写了这部统摄一切菩萨修行法门的尊贵论典,所以这部论的名字叫《入菩萨行论》,就是教导众生怎样入菩萨行。寂天菩萨在这部论中,是用偈颂的方式写的,而其中有一个偈颂跟我们这几天讲的内容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个偈颂,我先背给大家听,然后再给大家解释。

 

寂天菩萨说:“众生欲除苦,奈何苦更增;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寂天菩萨说,世间的众生啊,想要脱离身心的种种苦恼,但是呢,他的行为反而是令他的苦恼更加增广。本来是想脱苦,结果自己的行为却是让苦恼变得更大。接着说,很多愚痴的众生想要获得身心的快乐,但是他所做的事情是什么?“毁”,毁坏的“毁”,“毁乐如灭仇”,就是说,他们的行为,却毁掉快乐就像灭掉仇怨仇敌一样地迅速。

 

大家听懂意思了吗?也就是昨天给大家说过的事与愿违的道理。不管你想获得安乐还是想脱离痛苦,凡夫众生在愚痴迷惑的状态下,所做的事情刚好相反。

 

在古代的西藏,另一位大成就者宗喀巴大师,在他的一部著作中说:“自他于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就是说,自己和他人对于种种烦恼和痛苦都不想要,但想要获得安乐的这颗心却是一样的。

 

所以说,大家看到《慈经》一开始,是先从自心去作意和发愿,再到后来,惠及的范围是不是越来越广博?因为,不只是我们自己想要获得安乐,想要脱离一切的痛苦和烦恼,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希望自己得安乐,脱离痛苦,我们理当要发愿,愿一切众生也脱离痛苦和烦恼。

 

宗喀巴大师又说:“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意思是说,贪爱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而产生的一切行为,就会成为一切苦恼的因种,而对众生的爱护之心,则是一切善业的根本。

 

刚好在十天前,我有一个在家弟子,她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她给观行师父说了一件事,她说:“师父,我的表妹到我这里玩了几天,然后她就给我讲了她心中的一些烦恼,她回忆她从小到大的种种不开心的经历,并且有很多心理的阴影都是她的父母给造成的,她从小一直活在他父母那难以入耳的呵责和痛苦的打骂阴影下,虽然她现在已经考上了博士,但是经常会在梦中梦到小时候经历的画面而吓醒,醒来之后就一直痛哭。而她平时也因为想到这些经历,心里就很难受、很痛苦。”然后我这个弟子就开导她表妹,怎么开导呢?她对她表妹说:“请不要去想那些痛苦的经历,你多想想美好的事物,这样的话,你就会开心快乐了。”那么现在,我问大家,有没有像这样去开导过别人或自我安慰过?有没有?

 

结果,开导了半天,她发觉她的表妹一点改变都没有,那种痛苦的感觉一点都没消除。她就像这样地开导了两三天,她表妹还是很痛苦很烦恼。然后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她的开导出了什么问题,她觉得没毛病啊,后来她就打电话问我,她说:“师父,弟子这样去开导她,应该没有问题啊,我让她多去想想美好的事物,不要去想不好的事物,不要去想那些不开心的经历,要多去想想自己开心的经历。师父,弟子这样给表妹说了几天,可为什么一点用都没有啊?”

 

我说:“你这样开导,当然没用了。”她说:“师父,为什么呢?”然后观行师父当时就给她举了一个例子,那天因为是和她通话,所以,给她举的例子中的道具,只能让她想象,但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这个道具。我当时说:“师父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先回答师父。”

 

她说:“好的,师父。”

 

我说:“现在如果师父给你拿一个比手掌小一点的玻璃球,一个明净的玻璃球。如果师父把这个玻璃球拿到黑板前,按在黑板上,那么,现在的玻璃球是什么颜色?”

 

“黑色。”

 

“很好。以师父给你举的这个例子来说,你对你表妹的开导,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你认为这个珠子放在黑板这里,它是黑色,然后拿到其它地方,也会是黑色。所以你对你表妹的开导,就像在告诉她,既然这个玻璃球拿到黑板那里是黑色,并且移动到其它颜色的地方之后,还会是黑色,所以啊,表妹,你知道吗?你这个玻璃球就不要往黑板那里拿,你就往白墙上面去放。”大家听懂观行师父这句话的意思没有?大家知道她的开导错在哪了吗?

 

我今天带来了道具,这是我在夏令营开营的前几天,在网上买的,就是这个玻璃球。等今天早课后,我也会给大家每人结缘一颗玻璃珠,没这么大,小的,是为了帮助大家记得今天的这番法义。大家看,我这个玻璃球放在这里(黄色桌布上),大家说,玻璃球是什么颜色?(众答:黄色)。那如果我把它移动到旁边同学身上,它还是黄色的吗?是的,不会了。就是说,这个玻璃球放在哪里,它就会随境变成那里的颜色。但是,这个玻璃球本身是什么颜色呢?黄色的吗?蓝色的吗?红色的吗?还是灰色吗?都不是。其实,这就是这个玻璃球要给大家说的佛法,将要告诉大家的一个道理。之所以这个玻璃球不会因为放在哪个地方就固定地变成某种颜色,原因就在于它本身没有颜色,它是透明的,所以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它才能够随在任何地方来示现其颜色,明白吗?于是,我就对她说:“你开导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你让她不要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要多去想美好的事情,虽然你是出于好心去开导,但是你在这个问题的认知上有错,你已经把那些所谓的不开心的事情,给它固化为‘不开心’了,明白吗?你认为开心的事,本身就是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本身就是不开心的,这就错了。”

 

禅门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法义,好像我在 18 号晚上给先来报到的营员说过这个问题,但大部分人 19 号或 20 号才过来的,所以没听到。禅宗祖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这可不是世间哲学里的“唯心”思想,更不是什么鸡汤,而是干得不能再干的认知“干货”了。

 

什么叫“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呢?“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平时遇到的一切对境,本身并没有好丑的体性;而好丑的分别,是源于自心的分别与作意。”可是,人们总是固执地认为,好丑等特点,是事物本身具有的,而不是自己主观赋予的。那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令非洲男子倾心的黑肤色美女,到了中国来,难道,中国的男子也都会为之痴迷吗?是的,很明显不会这样,那是因为,尼日利亚的男子认为她很美,这当下就没有脱离他们的审美观(这是他们的分别心),而这个女子的美,如果真的是这个女子本身就具足的特性,那么,任何男子见到她之后,都会心生贪恋,这才叫做“本自具有的特性”。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很多中国的男子,并不认为这个黑姑娘美。何以如此?那正是因为中国男子对此女子,以自己的审美观在分别和计度,认为这个黑姑娘很不美。如果一个事物自身具足了某种特性、特质的话,那么,别人是不会有差别地感受和认知的。可事实上,不同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知,完全不同,或以之为美,或以之为丑。要知道,对于不同人,心中对她的判定,都只是自心的虚妄分别,人家这个女孩,本质上是无所谓美与丑的。换句话说,当我们说出美与丑的当下,就已经是自心的分别与判定了,而不是外境本身有美丑之别。所以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好、丑本身就是起于自心的分别,当你自心的种种虚妄分别对一切事物作了你认为的“客观”决定,那么,你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会以你那错误的固化认知来面对,并且冠以虚妄的标签。

 

所以当时观行师父给那个弟子举这个玻璃球的例子,就是为了让她明白:这个玻璃球,它被放在任何地方,它就会随那个地方的颜色显现出来与那个地方相同的颜色,但是,它也只是显出颜色,而不会变成这个颜色,更不会就此固定为那个颜色。所以,她表妹小的时候所遭遇的打骂等痛苦经历,在我们看来,是让人不开心的事,对不对?(众答:是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我们昨天说的,为了避免被大地的刺刺到,你是没有办法通过用皮给大地铺满来达到的,你只需要用一点皮,把自己的脚裹起来,那么你走在任何地方,脚都不会被刺了。这才是正确的认知。同样的道理,我们面对一切的众生,比如说,就拿她表妹来说,我当时说:“你对你表妹所说的话,其实并不是在帮对方,虽然你是发了好心,但是客观来说,并没有帮助表妹。你是在暗示,而且是作了不好的暗示,你的‘开导’只会加固她的认识,令她坚固地认为她所经历的那些事,就是一件件令自己痛苦的原因。并且,你的表妹又不是机器人,她平时怎么可能控制得住自己不去想那些事情呢?你认为一件事情的本身,就具足会给人带来快乐或给人带来烦恼的特性,这是你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错误。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的认知,从中获得的心态,才是令自己快乐和痛苦的原因,而并非一件事情它自己具有一个一定会令人痛苦或欢乐的特性。如果这样的话,就像昨天所说的,“秉性邪恶的有情”,如果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会令人痛苦的特性的话,那么,任何人在与之接触的时候,都应该会烦恼和痛苦才对。但是,不要说佛菩萨了,一位大修行人、一位慈心成就者,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在面对他们伤害自己的时候,内心生起的却是悲悯,而没有嗔恨,这又如何解释呢?

 

所以,我只想让大家明白一个大家平时都产生了颠倒认知的道理:将自己心中的苦乐,归结到外在的境缘上。大家现在来看,还会像以前那样认为吗?所以,佛法不是说给大家增加或减少了什么,佛法做的事,就是将大家的有色眼镜给取掉,这时,你再看到的任何事物,就会是它本来的颜色,并且,那不是被自己的“有色眼镜”所过滤的颜色,这就是佛法的作用。也就是消除众生随顺无明愚痴的种种邪妄分别与认知。

 

我们现在修学《慈经》,那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心,在佛陀大智慧的教导下,变得健康,变得没有污垢,就像这个明净的玻璃珠一样。当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接下来,由于你的心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你的种种的语言、行为,也就能跟着转变。当你的心和你的业转变了之后,你就会神奇地发现,你那时遇到的人、事、物,就会与你非常和谐,不会或者很少再遇到对方的对立行为。

 

所以说,《慈经》的第一句是“愿我无敌意”,这是修行的根本,修心的根本。当然,慈心和像《慈经》这样的法义,用四个早上的时间,每个早上我们讲二三十分钟,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只能算是给了大家一点引子,给大家有这么一个思考问题和思考人生的一个方向。

 

好,那么现在就随着读诵的经文,我们静静地,再观修一遍慈心,作为我们这一届夏令营慈心禅最后一次禅修,音频里的经文诵到哪里就观想到哪里,那幅画面也就出来了。好,我们开始禅修。

 

(全体观修《慈经》)

 

最后,大家请随我合掌,我们做一个简短的回向,我念一句,大家随我一起念一句:愿一切众生,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一切众生,早日获得究竟安乐。阿弥陀佛!

 

大家出去的时候,在门口两边的义工会给大家一人发一颗小玻璃珠子,大家可以把它当作纪念品,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提醒你,令心时刻像这颗明净的珠子一样,不被境界所转,令自心保持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