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禅修 观行法师

第一讲

(2016年7月20日早课于普贤阁)

大家请先随我一起合掌,我们三称“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的圣号。我念一遍,大家跟着我念一遍。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好,大家请放掌。

大家早上好!从今天早上开始,我们在夏令营期间,在普贤阁,会有五天的早课,一起修学慈心禅。在我讲解慈心禅之前,有几个问题想先问问大家:我们平时任何的行为、动作,可不可以脱离自己的心而有所施作?就是说,可不可能脱离心中的思想、感觉,然后就有某个行为、动作?大家说,可能吗?比如说,你等会儿要去吃饭,而在你有吃饭这个动作之前,会不会压根儿没有一个想吃饭的念头或一种肚子饿的感觉,然后你就突然有吃饭这么一个动作,会不会?(众摇头)不会吧?

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的身体的行为,还有我们的语言,它都是由我们的心为先导的。就好像放风筝,在座的同学们,没有放过风筝的请举手(无一人举手)。嗯,大家都放过风筝。我们知道,放风筝的时候,如果要决定风筝的高低,由什么来决定?是由线来拉它,对吧?当然,我们想让它低,我们就会用手拽着这个线,然后把这个线往下拉,或是把线缠绕起来,它就会变低。如果希望它飞得高呢?是不是可以放一些线出去?风筝的高低,是由拽着它的线的长短,以及手的动作来决定。那么,像今天这样的天气(阴雨天),我问大家,我们要不要去放风筝?适不适合放风筝?(众答:“不适合。”)

所以,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要不要去放风筝。但是,我们的内心,其实每天也都在“放风筝”,并且,这个“风筝”,常常还处于那种“断了线”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问大家,如果现在有一件事情会让你感觉很疼痛,那么,你第一个本能的反应,是不是会想到别人在伤害我们,而让我们觉得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有没有想到,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为了治你的病,他会给你打针,会不会痛?会吧?这个痛,是因为他在给你打针,那你会不会因此去打他?如果会,那医生就不敢给你治病了。你看,对于身体上疼痛的觉受,如果是因为别人的恶意伤害所致,那众生心中就会拒逆和嗔恨;但是,同样的一种疼痛,如果是由于医生给我们打针治病所致,那么,我们不但不会生气,而且会安然忍受,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我们好的,对吧?

反过来说,如果现在提到,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生命当中,你见到他之后,你的心里就会砰砰砰直跳、小鹿乱撞,接着,面红耳赤、口干舌燥,那么,大家会想到谁?我看有些同学在笑,大家会想到谁?有想到你生命当中的那个他(她),对吧?但是,你们不要忘了,你们还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监考老师,当然,你要是好好学习的话,你见到他时,也不会心直跳。但是,如果我们有些同学妄想要在考试的时候,有些什么样的“小动作”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监考老师对你来说,就是那个让你心砰砰跳、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的人。

所以,对我们有可能会造成类似或相同感受、感觉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对境,其实有很多。我刚才只是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平时的苦和乐,对事情来讲,其实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在做主。而我们的心,或是说我们的苦、乐觉受,其实是随境所转的,我们根本没有做自己的心的主人。所以我之前才会说:“其实我们的心,每天也在‘放风筝’,并且,常常是处于‘断了线’的状态。”

大家这次由于夏令营的这个因缘,我们到柏林禅寺来,常住安排大众每天的早课来修学慈心禅。我们通过这个慈心禅,如果用我刚才的比喻来接着说的话,就是告诉大家,让大家重新把我们自己心里的那根线抓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苦乐由自己定,不由外在的对境来决定自己的苦乐,那样,你的身心才能得自在。

说了前面这些话,算是个引子,我们现在就要开始一起学习慈心禅了。

我们先把“慈心禅”这三个字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慈”,我们经常听到佛门里面说到一个词语,叫“慈悲”。这两个字如果分开解释,那么它的意思是什么?昨天,有两位法师带着两组同学,给同学们讲解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应该给大家讲过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那么,大慈呢?刚才我们念到的是哪位菩萨?对,弥勒菩萨,我们说是“大慈弥勒菩萨”。但是,这并不是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不慈悲,而是说,以这位菩萨他超胜的功德作代表。我们说的“弥勒”二字,其实是这位菩萨梵文名字的音译,在有些佛经里面,往往直接把这位菩萨梵文的名字音译为Maitreya,就是说,它的名字直接就写成“梅呾利耶”,再简略下来,就是“弥勒”。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弥勒”就是“慈氏”。Maitreya或者“弥勒”,就是慈悲的“慈”的意思。所以说,在很多佛经当中,特别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许多佛经当中,常常会直接翻译为什么菩萨?对,“慈氏菩萨”。那个“氏”就是姓氏的“氏”。那么,这个“慈”,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慈”就是“与乐”,“与”是给与的“与”,“我与你”的那个“与”,“施与众生安乐”之义。那么,“悲”呢?就是“拔苦”,“拔除众生苦恼”之义。从侧重点来讲,“慈”是主动地施与对方安乐,“悲”呢,是拔除众生的这个痛苦、烦恼。

其实,这两个字的意思也不能断然地割裂开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拔了众生的苦恼、烦恼,当下就叫做“与乐”了,对吧?反过来说,你要想给众生乐,施与众生安乐,那你肯定要拔除众生的痛苦和烦恼才行。所以说,这两个字,它本身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太一样。而我们现在准备修学慈心禅,就指的是要修学一颗与乐之心,令别人、令一切众生心生安乐的一颗心,我们说,叫“慈心”。“禅”呢?它是梵文Dhyana的音译,也就是“禅那”的简称。这个“禅”的意思,本身的意思很复杂,现在简单给大家解释,就是三个字:“思维修”。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以某一个事情为所对境,比如说,我们待会儿会修慈心,那我们就把慈心,作为我们禅修的一个对境,令心安住在这个慈心的观修上,然后,心不驰散、心不散乱,就安住在这个对境上。那么,这就是对“慈心禅”的一个简单解释。

我们等会儿要看一个视频,大家请翻开营刊的第十页,我们先看一看慈心禅的内容。大家拿到营刊之后有没有先翻一翻?有没有?可能有些有。大家先看到第十页,我们先看一下,我大概给大家讲解一下,待会儿我们才知道怎么修。当然,可能大家还会想:“我为什么要修慈心禅呢?难道就因为在寺院里参加这个夏令营,安排我修一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五天之后——因为我们只是五个早上做早课,那五天之后我是不是就不用修了呢?”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是要留到明天早上,给大家做一个开示,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慈心禅。

我们有这个因缘,遇到佛陀给我们的这个尊贵的法宝、法门,我们为什么要修?对我们来说,如果不修慈心,会有什么样的过患?如果修慈心,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功德利益呢?(简称“胜利”,殊胜的功德利益。这不是我们平时在社会上说“你胜利了”的意思,虽然还是那两个字,但在佛门中的意思是:“殊胜的功德利益”,佛门当中经常会说这个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如理地修学了慈心禅,会有什么样的胜利呢?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的困惑,我们留到明天早课再来讲。

我们今天先看这部《慈经》,大家看营刊的第10页。《慈经》,这里载录的是出自南传巴利大藏,也就是《南传大藏经》,这个是出自《南传大藏经》中的《增支部》第十一支。当然,我们汉传大藏经当中也有,在《增一阿含经》第四十七卷,只是翻译的人不一样,但内容都一样。我们先看第一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好,我们先看这一句,因为这一句是根本,后面的经文都是由这一句延伸而来的,就是我们修慈心的对象,所以,我们先看这一句。

表面看起来,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在大学里,是学心理学的,我不知道有没有。有的话,举个手我看一下,学心理学的?好,请放手。表面看起来,我们会觉得,如果按照世间心理学来解读这句经文,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所谓的自我心理暗示,因为表面看起来,文字是这样,但它背后是佛陀的智慧,乃至是有一个因果的道理在里面,当然,那番道理,是我明天早上将要给大家讲得。现在时间有限,我们先不讲,我暂时先提这么个引子放在这里,明天早上我们来讲。为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好的、良好的心理暗示,它不是这样的,这个问题明天早上讲。

我们现在先看这个经文,首先是第一句,可以说,这五个字,它是整部经的心脏、精髓——“愿我无敌意”。我们知道,“敌”,是一种自他的对立,一种对抗、对立。那么,第一句经文就告诉我们:“愿我无敌意。”其实这五个字,或者说“无敌意”三个字吧,它其实就是对“慈”的一个解读。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刚才说过,“慈”的意思是“与乐”,与乐——我们要施与众生安乐,那就不能去伤害和触恼众生,所以,这第一句经文就告诉我们“愿我无敌意”,内心不要和外境有所对立。可能有些同学会想,那为什么不可以对立呢?我如果对立了,可不可以呢?这个问题同样是明天早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说完之后,我们接着说,“无精神上的痛苦”,当然,这个精神上的痛苦,它就更多了,它指的是一切的烦恼。如果没有精神的痛苦,那么,我们的身体,它就比较容易安乐,所以,这里说:“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这个快乐,同样这里要简别一下,它不是我们平时社会上或者社会大众人的那种快乐。比如说,很多人的一些欲望满足了,他就觉得“我很快乐”;他想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就快乐了;他觉得这个时候想去唱歌跳舞,然后去唱、去跳,疯狂地去嬉戏、游玩,他就觉得“我快乐”。然而,我们通过修学慈心所获得的这种“乐”,很明显不是世间的那种放逸和随顺自己烦恼的“假乐”,那是众生无明状态下“以为”的“乐”,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安乐。

我们这里说的“快乐”,是以慈心为根本,而得到的一种极致的和睦与安宁——安然之乐。但是,为什么一开始要说“愿我无……”这样呢?可能我们会想,既然是慈心,那是不是首先应该想到让众生不要有苦恼,让众生得安乐,为什么要先说“愿我”自己呢?怎么还是先想到我自己呢?似乎仍然没有脱离先想着自己的自私想法。其实呢,不是的。

刚才一开始,我就问过大家,我们平时任何的行为和动作可不可以脱离自己的心?可不可能?对,不可能。同样,如果现在有个人,想要去打别人的时候,当你这个拳头在触及到别人身体之前,其实,这个人首先伤害的是谁?是的,自己。这个人或许会说:“没有啊,我没有打自己,我是要打他,怎么说伤的是我自己呢?”要知道,你打他这个动作之前,是你先生起了嗔恨心,“嗔恨心”,大家听得懂吗?指愤恨、恼怒的情绪。这个人首先有这样的一种嗔恨的“意”、一种盛怒的情绪,才会透由这种心理活动和情绪,对别人发作出相应的语言或行为,比如:辱骂对方、殴打对方。所以说,当你在打到对方或骂到对方之前,你自己的心,已经被你的烦恼所伤了。所以说,一切烦恼和苦的根源,一定是自己的心。

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上,我们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或是绝对真空的环境中,我们是和他人接触着的,乃至我们有自己的父母、朋友、同事、同学、亲属。既然是这样的话,如果把我们作为一个中心,那么由此而延伸出来,就是我们对外在——刚才说的父母、兄弟、姊妹,然后同事、朋友、同学、老师,发散出一切的行为。我们对于外在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我们来发出的。那么你想,如果作为我们自己,心,如果不健康,心有很多病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经过经文第一句的初发心,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到你自心以外的父母亲、导师、亲戚、朋友、同修能够得安乐呢?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人家得安乐,让人家的心越来越健康,首先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健康,明白吗?

所以说,为什么把“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无痛苦……”放在第一句,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你跟任何身外的人、事物的关系,都是透由你(如发射信号的中心)发出来的,而如果你自己这个信号源,本身就有问题,是个坏了的机器,那么,这个“信号源”还能对所有方向发散出信号吗?是的,绝对不会!所以,第一句经文就是“愿我……”,后面就由自己推及到更广的对象:寺庙所有的禅修者,寺庙的比丘、沙弥(“比丘”就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师父,男众出家师父。“沙弥”就是没到二十岁,没有受大戒,只受了沙弥十戒的)、男教徒、女教徒,因为大家手中的这篇经文,是从巴利大藏翻译过来的,所以它说的是男教徒、女教徒,我们汉地一般说的是男居士、女居士,就是在家的佛弟子,也是应该“无敌意、无危险”,乃至后面“愿我们四资具的布施主”,这里给大家补充说明一下,这个“四资具”,就指的是饮食、衣服、卧具和医药。这四方面,出家人是由世间檀越、世间的大众来提供和供养的,所以叫“四资具”,这里的“布施主”就指的很广泛了。然后,经文又接着说“愿我们的护法神在这寺庙的,在这住所的,在这范围的”,其实这句话应该倒过来,愿我们在这个寺庙里的,所住的,这个范围内的护法神。护法神的“神”这个字,它用的是“神”这个字,但是佛门当中的确很多佛经的翻译会用“神”这个字,但佛门里面是没有一个所谓的像其他教团、其他一些宗派所说的带有或具有“主宰”义、主宰众生的苦乐乃至生死的那么一个神,佛门里面绝对没有。所以,这里说的这个“神”,其实在佛经里面翻译的是天人。就是说这个天人,他们因为往昔修习十善业,他命终之后,以他强大的善业就会成为天人。天人也是一类的众生,就跟我们人一样,畜生是畜生道,我们人是人类,天人是与人道齐观的另一类众生,这里说的“护法神”,其实就指的是天人。这些天人乃至还有一些非人、鬼神之类,他们发心守护佛法、拥护修行者,那么,我们把他们叫做“护法”,这里从巴利大藏翻译过来,就翻译为“护法神”。这里给大家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神,不是一个主宰万物的神,他只是比人更为殊胜的一类众生而已。

前面刚刚说的是我所住的、我这个范围内的、这个寺庙的护法神,大家看十一页上面的第一句,看到没有?这个范围是不是在扩大?“愿所有的护法神”,这就不只是我们这个寺院的了,它就像一个圆心,比如,拿一个小石子,投到水里,那么,水面是不是会有一个圆的晕?逐渐向周围晕开。也可以拿这个例子来比喻经文的观修顺序——小石子在河中心这么打一下,河中心,就是第一句——“愿我无敌意”,再晕开,越来越大,这样的话,就能令我们的慈心,通过这样的一种次第,越来越广及、广播他方及一切众生。如经文中:“愿一切众生,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后面的部分,我们就没有时间再讲了。

下面,我们大家把这部《慈经》一起读一遍,然后看一个八分钟的视频。那个视频它是用卡通形式演出来,这个八分钟的卡通也是出自南传大藏经,叫做《慈心功德经》。佛陀讲过,修这个慈心、修慈心三昧、慈心禅定,能够得到本来会得到的无量的功德。但是,“无量”,我们说不完;虽然佛是可以说完,但是我们听不完。所以说,佛陀在那部经里,就讲了修习慈心的十一种功德,那个视频就是告诉我们有哪十一种功德。等会儿视频看完之后,我们就跟着黄慧音居士所读诵的这篇《慈经》,再配合她读诵《慈经》时的背景音乐,我们来修九分钟左右的这么一个慈心禅,然后我们的早课就结束了。

现在,大家双手拿着佛经,我们一起读一遍,一起读就行了,不用太慢,但也不要太快。一起读:“愿我无敌意、无危险……”

大家这个时候暂时把营刊放在旁边,我们现在看一个佛教的卡通,这是以卡通的形式把《慈心功德经》这部简短的佛经给大家演出来,大家现在用心来观看。

(观看视频)

刚才大家听到有一句,佛陀说:“《慈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利益和功德,我们不知道。”这不是说佛不知道,是说众生很难知道修习慈心怎么会有刚才佛陀所说的十一种利益。这里的“我们”,是用我们的角度来说的,所以是说众生不知道。但是这个不知道,并不影响你修了慈心而得到相应的利益。就好比,如果你在家里吃早餐,喝牛奶的时候,你知不知道面前的这杯牛奶是哪头奶牛所产的,知不知道?不知道。那这会不会影响你对喝下的牛奶的营养吸收?不影响。还有,如果你生病了,吃了一剂中药,如果你不懂这个中药的药性、药效乃至药名的话,你喝了它,会不会影响你身体对药物的吸收?是的,不会。所以,专心地修学《慈经》,众生所获得的殊胜利益,我们凡夫不知道有多大,唯有如来才能究竟了知。

那么,接下来,大家端身正坐,一定要坐到垫子上,为什么要加一个垫子呢?因为,这样的话,你一盘腿,身体才不会往后倒。如果不加垫子,我们的身体由于重心缘故,就很容易往后仰、往后倒。这个时候,大家坐直,背不要太机械,就是很自然地这么坐,然后下颚微收。这几天会有三次,有位法师会教大家怎么禅修,我们这个营刊上有方法,大家下去可以看。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个读诵来修慈心,大家随文入观,放下身心,静心地去听她怎样读诵的,那么,我们就按照经文来观修就可以了。好,可以关灯了。

(修慈心禅)

好,大家这个时候双手搓一下,搓热,然后这么搓搓脸、摸摸脸,就可以了,身体再轻轻动一下,腿慢慢放下来,然后我们把这个毛巾被这么样叠一下,放在自己的坐垫上,我们现在就去过堂。


第二讲

(2016年7月21日早课于普贤阁)

我们昨天开始学习了慈心禅,我也大概给大家讲解了一下“慈心”和“禅”的意思,并且,昨天我提到一个问题,说今天来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心,就像是风筝,不过这个“风筝”常常是处于断了线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风筝,它的线没断,我们的手,攥着那个线,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控制这个风筝的高低?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那时,它在空中飞,还由不由得我们手中的线来决定呢?线已断了,无论你手中的线再多,也拉不了它,跟它没关系了,它会随风而飞。那么,我就拿这个例子来比喻,这个“风”,就像我们面对的一切顺逆境界一样,我们的苦乐,其实是被这个顺逆境界所左右,而不是被你自己的心所左右。

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说过,人们一般都没有想到修心,那他的心的状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他的苦乐是由外在的境界决定,而不是由他自己的心来决定。我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大家看我现在这个动作,大家会怎么想?这是一张餐巾纸,一般用的餐巾纸,(先扔在地上,并用脚跺纸),大家怎么感觉、怎么想?我先问大家:你会不会生气和生烦恼?(大众摇头,回答:不会)是的,可能大家心里还会想:法师,你在干嘛呢?那么,这个时候,大家不会生烦恼的状态,我问一下大家:你们是不是通过什么方法调整过心境,自己才不生烦恼的吗?是不是?嗯,不是,而是就是生不起烦恼。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对于这张纸,你没有一份执,“执著”的“执”,你没有一份执在它上面,这是第一幅画面。

好,再来,第二幅画面:比如说,我手中的这张餐巾纸是你出门的时候,你的父母拿着这个手帕纸给你包东西,是你父母送给你的,或是你的那个“他(她)”送给你的,或是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一个人送给你的一张手帕纸。然后,这个时候,我把它夺过来,我这样用力地踩(用脚踩纸),那么,大家这时有没有感觉?(众答:有)当然,我现在还没穿鞋,要是再穿上鞋,用力地踩,将这张纸踩得又烂又脏,那么,大家这个时候的心情会不会有什么波动?(众点头)会的,对吧?

大家看:同样是一张纸,我的动作还是一样,但是,大家看到的前后两个画面却不一样。并且,我如果在第一幅画面当中,我还用一种想故意激怒大家的心去踩它,我问大家,我目的达到了吗?(众答:没有)我不但目的没达到,大家压根儿心里就没任何感觉,而且,我如果踩了半天,大家还会心想:观行法师这在干嘛呢?自娱自乐呢吧?

但是,第二幅画面,我就算没有以故意激怒大家的心去踩那张餐巾纸,我就只是做了踩的动作。但是,由于你对它有了一份执,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随之而波动。这在佛门里面,在《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过一句经文,我是把佛陀的这句开示作为断苦、断烦恼的座右铭,就九个字,佛说:“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烧”,就是焚烧的烧。贪着,着就是“走着”、“看着”的“着”(zhē),但我们这里读zhuó。

佛陀早就说过,令我们感受到苦的这个对境,其实,并不是对方令你感受到苦,即使对方想激怒你。但是,我们却本能地认为:“他在骂我,他在气我,他要是不这样做,我能生气吗?”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好像有道理。认为:他不这么做,我们怎么可能会生气呢?注意!这是世间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佛门里,是“无明”的表现,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佛陀说,众生内心生起的苦和乐,一直都是自己的分别心所带来的。但是,世间人却认为,我现在生气,是因为他骂我,他做这样的事情,我才生气的。大家共同都这么认为,对吧?但,大家都这么认为,可不代表就是正确的。

再举个例子。我问一下,现在苹果手机当中最好的,是什么型号?6S是吧?在座的男同学有谁现在带着苹果6S的,带着手机到前面来一下。(一个同学带着手机来到前面)好,谢谢。请把手机放到这里。然后,我现在还需要一位男同学和我配合一下,面对大家盘腿坐。现在,我设计这样一个场景:我和这两位同学,假设我们都是同班同学,而我和这个携带手机的同学是同桌,他是新到我们班上来的,他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苹果6S手机。而另一个同学,他是班上比较调皮一点的,这个时候,由于我的同桌,他有一个崭新的苹果6S手机,那个调皮的同学看见了,就借这个手机玩切水果的游戏,用手指在屏幕上“啵啵啵”地划着。我问一下大家:假如说,我们两人在看书,而那个同学在“啵啵啵”地划手机,这个时候,我的心情会怎么样?我不觉得怎么样,是吧?划就划呗,反正不是我的,我继续看着书。再说我的同桌,这个同学虽然眼睛在看书,但是心里却无法平静地看书,是不是还会偶尔瞄一下那个同学在怎样摆弄手机,对不对?过了几天,我的同桌,因为家庭的某些原因要搬家和转学,他觉得因为我是他的同桌,就把这个手机送给了我,然后他就离开了。然而,那个调皮的同学,他并不知道人家转学了,第二天到教室里来,看到那个手机在我的桌子上,于是,他就拿起手机接着玩昨天的那个游戏。

这个同学仍然像昨天那样“啵啵啵”地用手指划着手机屏幕,这个时候,大家说,我的心情会怎样,和昨天一样吗?(众摇头)他玩同样的游戏,手指用同样的力道,但这时,我的心情和昨天一样吗?我还能百分之百地安住在看书上吗?(众答:不能)好,继续,这时,他接着玩,玩着玩着,手机突然重重地滑落到地上了,大家说,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是不是会随着“哐当”一下,我的心里也跟着“咯噔”一下?这个时候,我恐怕连书都看不下去了,我可能还会指责这个同学:“你怎么不仔细一点,不小心一点呢?!”而且,这个同学刚刚在划屏幕的时候,我整个状态和表情都会显得非常担心和着急。好,这幅画面大家记住。

这是刚才的场景。其实,这个场景完全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和大家说,为什么我要现场给大家演示一下呢?因为,如果这幅画面仅靠着语言来描述的话,然后大家靠想象,那么,和你直接看到这幅画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刚才这种情况,之前,这个手机还不属于我的时候,调皮的那个同学随便怎么玩这个手机,乃至用指甲去划屏幕,我的心,根本不会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受到影响。但同样也是这部手机,几天后,当同桌将手机送给我之后,当他再拿来玩的时候,并玩着同样的游戏,手指也用着同样的力道,而我这时的心情还和之前一样吗?是啊,不一样了。

其实,这个画面很简单,但是大家平时可能没有去深细地思考这个问题。就算遇到这样的事,就会本能地认为:“是那个同学不小心,不爱护我的手机,而导致了我产生烦恼。”我们一般都会这么认为的,对吧?其实,如果大家所认为的这个理由是正确的或是成立的话,那昨天他也是不小心,也是不爱惜手机,为什么我却没有生起丝毫的烦恼呢?要知道,因为之前,这个手机还不是我的,后来,当同桌将手机送给我的时候,我就对手机产生了执,这在佛门里面有一个词,叫做“我所执”,就是执为事物是“我所拥有的”,是“我的”。而众生一旦将某事物执为“我所拥有”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众生接下来的心境,就会被这个东西所牵动,而产生苦或是乐。其实,心境都还不是被这个东西所牵动,而是被众生执著它为“我所”的那份执著心而牵动。所以说,很多时候,看世间男女之间的种种矛盾,一方会觉得“是你伤害了我,是你让我怎么怎么样的!”另一方同样如此认为。其实,完全不是的啊!因为,如果一方对于另一方没有产生“我所执”的话,那么,一方不管是和谁在一起,另一方的心境也不会恼动。但是,你当下的心情如果很难受、很痛苦的话,那是因为你将对方执为“我所有”了。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有四句,每句四个字,总共十六个字。佛陀所开示的这个偈颂,虽然内容很短,只有十六个字,但却统摄了一切断除烦恼的修行方法,乃至揭示了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这个偈颂特别重要,我说慢一点,大家可以写一下:“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这是说,一切痛苦的因,或者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以贪欲为其根本的。“若灭贪欲”,如果灭除了贪欲心,“无所依止”,“依靠”的“依”,“停止”的“止”。

如果把“贪欲”比喻为第一层楼,或者是地基的话,那么,一切的苦和烦恼就是第二层楼。那么,这个偈颂的意思是:产生一切痛苦的原因,都是以贪欲为其根本;如果灭除了贪欲心,苦就没有一个依止的处所(立足点)了。

所以,不要认为:“我的苦和烦恼是对方带给的,因为对方骂我,我才会那么生气。”谁规定自己产生的烦恼是要由对方的言行来买单的呢?假设我们面前有一盆水仙花,我问大家,如果大家不把它叫做“水仙花”,而把它叫为“狗屎”、“牛粪”……你用尽你所能想得到的那些词汇去谩骂它,辱骂它,给它贴标签,它会不会因为你给它贴的标签而因此散发出臭气呢?是的,不会。因为水仙花的本质就是散发香气,无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标签,都只代表你在做你自己的一件事,你的行为丝毫影响不到人家的本质。

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八位师父,生活中,是依循着佛陀对出家弟子所制的戒法去修行。佛陀教导我们要善护口业,还有善用其心,那么,如果一个人,他来骂我:“观行,我希望你全家倒霉遭殃。”那么,我们一般人要是听到这句话,心情会不会平静?他希望你全家倒霉遭殃,你会不高兴,甚至脾气再大一点的,就和他打起来了。但是,遇到这个对境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心随境来转,因为,他骂我,只是代表他在说出随顺他自己烦恼的一番话,只是他在做他自己的一件事情,我们要清楚我们的身份是佛弟子、出家人,我们只需要说出和做出符合佛陀教导的事情就好了。那么,我们应该说什么话呢?出家人应该说柔软语、慈善语、不恼害众生之语等等一切善的语言。即便他这样骂我之后,我应当对他说:“愿你全家和乐安康,六时吉祥!”你看,这一点都不矛盾,当下,我们在面对此境的时候,只要以正见和正念安住,并且护心的话,就不会因为被对方伤害而心生烦恼了。因为刚才说过,他骂我,包括他自己做的一切事情,只代表他自己在做他自己的一件事情,你该做什么事,只管做你的就行了;你该说什么话,就说符合你的身份、符合你的三观的话就行了,对吧?他骂我,谁规定我就一定要随顺这个境界去造这份口业,去骂他、回敬他呢?如同水仙花,无论别人怎样给它贴标签,都丝毫不影响它是香花的事实,它仍然散着香气就好了。

但是,有些人或许会说:法师,那您这样会不会有点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呢?

不!不是不像,而且压根儿就不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鲁迅笔下的阿Q,他的精神胜利法的特点是什么呢?比如说,有个人去打他,他会怎么安慰自己?他心里会这样认为:“这是儿子在打老子。”他通过这么想一下,他心里就觉得平衡了,这叫精神胜利法。但是,从我今天给大家讲课的第一句话到现在为止,所说的话,可全部是客观事实哦。刚才说的那个打阿Q的人,他是阿Q的儿子吗?那不是事实,是阿Q把不是事实的一件事,按照他自己的想象来安慰自己,那叫精神胜利法。而我刚才给大家所开示的道理,它本身就是客观事实啊,客观事实就是这样。你想,如果你对对方,包括对方所说的语言,要是没有产生虚妄执的话,那你怎么可能会因为他或他的言行而动心呢?同样的道理:他骂你,那只是代表他在随顺当下的烦恼做他自己的一件事。而你该怎么做,该怎么说话,就安住在戒法上,如理地做你自己应做的就行了。谁规定了他骂你,你就一定要骂他呢?

所以说,平时,其实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境摇摆。境界来了,我们就随着我们的无明烦恼去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就是凡夫的心理运作。而真正的修行人,每天在干嘛呢?不是说,我们每天除了吃,就在那里念经,那是电视上丑化我们出家人的形象,并且,就算我们诵经,那也是在诵经的当下,学习佛陀、菩萨、阿罗汉等圣者对我们的教导——怎么样断除烦恼,怎么样来解读和明了一切烦恼的根本,我们是在学习这些道理。所以,刚才给大家说的,就是佛门里,对于苦,乃至于对于乐的一个本质的解读。一切的苦乐,它不来源于外境,而是由你自己的心而生的无量分别。

现在还有时间,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必须要靠大家脑袋里去观想了,这个没办法去具象化。以前,我给很多居士和出家师父说过这个例子,大家想象一下。就拿我来说吧,假如我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母亲就把我带进一个城堡里面,就我和母亲两个人,并且这个城堡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从小到大,一直到二十岁,我的母亲都告诉我:“猪是一种非常吉祥尊贵的动物。”从小到大,我母亲都这么告诉我,一直到二十岁都这样。那么,到了二十岁生日那天,我母亲说:“你也这么大了,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了。”然后,就打开城门,我就出城了。出城到了市集上,琳琅满目的那些东西,之前我是没有见过的,所以觉得很有趣。由于那是市集,人很多,再加上我这些年在城堡中吃得好,住得好,养尊处优的,所以,身体看起来肥嘟嘟的。然后,我就只顾着看那些小玩意儿,忘了注意脚下,结果,不小心就踩了别人一脚。那个人转过身来就是一句:“你是猪啊?”我问大家,这个时候的我,会不会生气?(众答:不会)那我会怎么样?我肯定会对那个人谦虚地回应:“谢谢!谢谢!没有啦,没有啦。”(众笑)

因为,他站在他的角度,的确是因为疼痛而生气地在骂我,也就是说,站在他的角度,他就是想让我生气而骂我:“你胖得像猪一样。”但是,我为什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反而会那么好呢?我为什么会高兴呢?是他带给我的高兴吗?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可不想带给我欢喜与快乐,他是想让我烦恼,他想激怒我。但是他成功了吗?是的,没成功,这是谁造成的?我自己。因为,我从小到大,对“猪”的理解,对“猪”这个事物的定义,就是“吉祥尊贵的动物”。所以说,当对方说出了我脑袋里所认识的一个名相,一旦我所听到的词,和自己所掌握到的,对上了之后,我是不是就直接按照我自己脑袋里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认知,来产生相应的一种觉受呢?(众答:是的)所以,这时,我的这份快乐,并不是通过我当下怎么修行,怎么调伏烦恼,才让自己不烦恼的。刚才这个画面,我有经过调伏烦恼吗?(众答:没有)我是不是直接听了这句话,心情就很高兴呢?(众答:是的)

反过来说,同样说这句话,“你是猪”这三个字。我们一般人听到这句话,假设别人是由于我们长得比较胖的原因,才说“你是猪”的。但是,但凡我们脑袋里面对猪这个动物或这个字的定义,不只是“胖”,我们还给它贴了一些标签,比如:“脏”、“蠢”、“丑”、“卑贱”、“恶心”等等。当那个人对我们说“你是猪”的时候,或许对方只是立足于我们长得胖,才说这句话的。但我们对猪这个字的定义和理解,就不只是胖了,假设我们自己在心里,又给这个“猪”贴了五个或更多的侮辱性标签。那么,大家发觉没有:这个时候,你同样听到这句话,你心里的觉受,会随着你为这个字所安立的侮辱性标签越多,你心里就会越烦恼。这时,你会说:“他如果不这样骂我,我能这么生气吗?”好吧,就算你要生气,也不是气到你当下这种程度啊!人家只是认为你很胖。可你为什么要给“猪”赋予那么多侮辱性的标签,然后用这些自己认为的“标签”,把自己的心伤成那样子呢?更何况刚才说过,对方骂你是猪,按事实来说,你是猪吗?如果你不是猪,那你急着去辩解做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你被他说中了,所以才气急败坏的吗?

要知道,我们是没有权利去决定人家对我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决定对方说出这句话,让他以怎样的发心和动机来说,这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也不需要决定这些。因为我们的苦乐,是由自己的分别心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外在境界的好坏来决定,大家必须要做符合我欢喜的事,我才会高兴;如果做了不好的事,我就不会高兴。这是世间人所愚迷的地方。

佛陀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的“安忍波罗蜜多品第七”里面,就给弥勒菩萨举了一个例子。佛陀说:“慈氏,譬如有人,为(读第二声,‘被’的意思)刺刺脚,欲以诸皮遍覆大地,于上游行,免有忧患。智者问曰:‘汝所求皮,欲作何事?’此人具报如上因缘。智者诃云:‘咄哉!愚人!不应如是,但以少皮用充革屣,足得行李不被损伤。何用多皮覆于大地?’凡夫众生亦复如是,遍造怨害,持刀欲杀大地怨家。菩萨见之,深生悲愍:‘但以安忍而为革屣,护汝身心,何有众怨,持刀遍害?’”(【译文】:“弥勒,好比有一个人走在路上,他的脚,被地上的刺所刺伤了,于是,这个人就到处去找兽皮,想把地面铺满兽皮,料想着,这样的话,再在地面行走的话,就不会有被刺的危险了。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智者,智者就问他:‘你想找那么多的兽皮做什么?’这个人说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这位智者就呵责他:‘嘿!愚痴的人啊!你不应当这样,你只需要用一点点兽皮做成鞋,再穿上它,那么,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脚都不会被刺伤了,哪用得着很多兽皮去铺满大地呢?’凡夫众生也是这样,造作了无量的嗔怨恶业,如同拿着刀,想要杀掉如大地般无量无边的怨家。菩萨见到众生这样愚痴,就深生悲愍,教导众生:你只需要以安忍心作为你的革屣,来保护你的身心就好了,哪有无量真实的怨敌,而想要拿刀去遍害呢?’”)

这个例子大家听懂了吗?这个例子是佛陀亲自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的第七品里面对弥勒菩萨等大众所宣讲的。佛陀讲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是决定不了外在的境界的,我们决定不了对方所做的任何事。但是,我们当下只需要好好护心就行了。否则,如果要求一切的外境、别人做的事都符合自己,是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认为自己才能不生烦恼而解脱成佛的话,那么,大家觉得世间还可能有佛陀吗?是的,不可能有。因为,世间无量众生时刻都在造着无量的恶业,伤害着自己和众生。如果要让大家全部都OK了,佛陀才能成佛的话,那就没有佛陀了。因为众生不可能只造下善业而无恶业。但是,过去世、现在世,有无量诸佛早已成佛,那他们是怎么解脱的呢?自心得解脱。诸佛都因自心正觉而得解脱。诸佛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菩萨们在面对任何顺逆境界的时候,他们的心不会被境所转。但我们凡夫刚好相反,心是随境而转的。

刚才给大家举了几个例子,就是想让大家来审视和反观我们的心相,审视自己的心相,并且,以慈心来治愈和成为自己的心相。你要让你的苦乐,不被世间的境界所左右,才能得自在。

大家现在来参加夏令营,我们早上是修慈心禅,昨天讲过,慈心禅是从自己为始,扩散到一切的众生,对他们都报以慈心,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怎样来重塑自己的心理。刚才讲过,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总是随境而转,不得自在,遇到什么样的对境,就随着自己的无明分别来生苦、生乐。

但是,从我们修慈心禅的当下开始,就意味着,你当下的心境,就不应再因为面对顺于自己的对境,而快乐;面对逆于自己的对境,而痛苦。而应该以正见,发自内心——就像一个动力泵一样,或是泉眼一样,主动地向外、向一切的众生散播,散播什么呢?慈心与安乐。所以,首先第一个得益的是你自己,虽然你的目的或许并不希望你自己首先得到利益,你希望众生先得利益。但是,在你修慈心的当下,你就已经受到慈心的利益了,在佛门当中,我们叫做“自利利他”——菩萨道的精神。很久以前,我不理解这个道理,心想:“菩萨既然有大慈悲,想要度化众生,那怎么会先想的是自利再利他呢?为什么不先利他呢?”其实,“自利利他”四个字的意思不是自己先想要自利,而是说,大家在修慈心的当下,最先受益的绝对是你自己本人,而这个受益,不是你主观决定要不要或允不允许自己先受益。

所以说,在佛门当中,佛陀讲过,任何一位菩萨行者,他都要修四无量心,大家有没有听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而慈心就是四无量心之首!佛陀在诸多佛经里面讲: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根,莫不皆由慈心而生;十方三世一切如来,莫不皆由慈心而生。所以,为什么我们早上修慈心禅?首先,我们说,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而慈心又是一切善根的根本。我们通过修慈心禅,重塑我们自己的心地,就是这么一个缘起和一个安排。

这个道理,我们再通过分析一个问题来明了: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问题,是我去年回家料理外公丧事的时候,因为是住在家里,每天在吃午饭的时候,爸爸都会锁定播报新闻的节目,所以,当时就通过新闻,知道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也有中立的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应该都知道,由于一个大学生因为扶起倒在地上的老太太而反被讹的事件,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讨论和一个反思: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大家说,要不要扶?大家先不要觉得观行师父愿意听到什么答案,就按照你设想的答案来回答。你们就按照自己想的那个答案来回答。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吐槽”、“探讨”,可这并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虽然很多问题,经过如理地探讨,的确能令答案浮现,疑惑消除。但有些时候,“探讨”,不但不能消除疑惑,反而会消除答案。因为某些问题的答案,从头到尾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一旦将只能问自己的问题,拿去问别人,那么,便没了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现在要从浙江到山西,我怎么去?

(1)坐飞机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飞机,理由是:“这是最省时、快捷的选择了。并且,飞机的失事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飞机,理由是:“飞机虽然失事率很低,但是,一旦飞机失事,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并且,机票价格往往也很昂贵。”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2)坐汽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汽车,理由是:“坐在汽车上,悠哉悠哉的,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汽车,理由是:“汽车的那股子汽油味容易让人晕车,并且,长时间地坐汽车,身体会很累的。”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3)坐火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火车,理由是:“在火车上睡一觉就到了,还不会晕车呢!”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火车,理由是:“火车上又不能开窗,闷在一节大铁皮箱子里(指火车厢),种种令人作呕的气味,真让人受不了。

车厢里的床铺上,人们东倒西歪地睡着;睡在上铺的人,把脚伸向过道,要是你睡在中铺,爬上床铺的时候,还常常容易被迫给上铺的人行一个‘头面接足礼’呢!”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4)骑自行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骑自行车,理由是:“不但省钱,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并沿途亲身体验各地的民俗风情。”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骑自行车,理由是:“不但费时,而且我的一大箱行李怎么办?还有,万一轮胎在路上没气了怎么办?就算带着打气筒,但要是车胎被地上的利物刺破了怎么办?”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以上各种交通工具,虽然都能到达我们想去的目的地,但是,我们毕竟只有一个身体,所以,无论怎么选择,最终也不可能同用两种交通工具。而我该选择哪种方式出行呢?

像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只能问自己的问题”。

因为,别人会出于各自的理由,给你提供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属于你的答案,却只有一个。

而现在,要是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任何人,对方都会给出上面的不同答案,那你说人家给的每个回答有错吗?是的,他们口中所说的理由都没错,但是,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答案,那是因为说话的人,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立足于自己当下的认知去回答你的。但他却会觉得自己的回答很“客观”,他会说:“飞机是最省时、快捷的选择了,骑自行车最省钱,而且能锻炼身体,难道不是这样吗?”

其实,这样的答案,等于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如果我不赶时间,但是,路费不够,那么,无论你把飞机夸得怎样天花乱坠,我也不可能选择坐飞机;反之,无论你怎样赞叹骑自行车的好处,而我要是赶时间,并且资金充足,那么,我也是不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去目的地的。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虽然对方说的是客观事实和现象,但是,真正的答案,是一定无法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你一旦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拿着一个问题去对别人问东问西,那么,别人给你的答案,也只不过是适合别人的答案,却会令你无所适从。

这时,或许很多人想说:“但是,我如果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怎样选择,那么,我多问几个人,虽然他们的建议会不尽相同,但是,没准儿有适合我的呢?”

没错,或许其中有你很赞同的建议,但是,你要弄清楚——“赞同”不等于“选择”,你赞同别人的建议,只代表你同意对方所说的客观事实,但是,你真正的选择,仍然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所以,当老人倒在地上,要不要扶?

如果明白了刚才所说的道理,那么,再来看这个话题,就不会感到困惑了。因为,每个人的善根与品质是千差万别的,自然对于一件事的取舍也是各不相同。所以,“遇到老人倒在地上时,要不要扶?”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待,都是直接反映出这个人的价值观,并且,最后的选择,也是由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面对倒在地上的老人,要不要扶?出于态度的不同,我将所有人分为三类:只有两种人不会纠结(A和C),一种人会纠结(B)。(为了下面论述方便,我会编上A、B、C的序号)

“不会纠结”分为两种人:A(自私)和C(有爱)

【不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A】

A: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担心老人会讹上自己,所以这种人,他不会纠结要不要去扶老人,而是肯定不会去扶老人的。并且,他会远远地站在一旁看着。甚至,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他站都不会站,而是直接离开现场。因为他怕别人说是他撞到老人的。

【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B】

B:同时权衡对自己利弊的人,介于A和C的临界点。就是说,他心里会这样纠结:

扶吧——万一他讹上我怎么办?万一他的家人找我麻烦怎么办?万一说不清楚怎么办?要是扶了他,反而被诬陷说是我撞倒的,到时就百口莫辩了啊!

不扶吧——看着老人倒在地上,无人问津、无人搀扶,又很可怜,我心里又过不去啊!

这时,B类人的内心,就有这两个思想在斗争着。

所以,如果B类人纠结到最后,如果避害的心理强过了良知,那么,他就不会去扶了;反之,要是他的良知强过了避害的心理,那么,他会去扶,但是,这并不是说,他就不担心老人讹自己。所以——

①他要么会让旁边的人为他证明:“你们看啊,不是我撞到的,你们要给我作证哦。”

②要么让老人先答应自己不会讹上自己,然后才施以援手;

③要么拿起手机先拍下现场的照片,以备万一。

【不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C】

C:看到老人倒在地上,第一反应不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去救人。所以,C类人不会纠结,他会直接去扶起老人。但是,C类人中,又以慈悲心的大小不同,又有几种差别。

当他好心扶起老人之后,若被老人讹上(或赖上)——

①心中会顿时产生猛利的烦恼和嗔恨心,并且不断责怪和谩骂自己:“我真是好心没好报!怪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人!我真是手贱!干嘛给自己揽下了这个麻烦?”接着,就开始跟老人或老人的子女开始气愤、急躁地论辩。

②虽未生起强烈的烦恼,但心里会自认倒霉,后悔扶起老人,并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当“冤大头”了:“这一次被赖上就赖上呗,反正我以后再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了。”于是,就任其开条件,且一一应允,急急付钱,想快点从现场抽身。(但是,这第二种情况,还有一个特例:虽然当下也很后悔,并自认倒霉,还很坚定以后不再做这样的“傻事”了,但是,由于善根深厚,下次遇到这样的事,还是会出于本能去扶起老人。)

③不会产生烦恼,只管安住在自己当下的救助之行上。无论老人如何责怪,也只管一心去救治老人。并且,整个过程,心情都极大欢喜。

所以,C中的③,只有发了真实的菩提心的菩萨才能自然地做到。(这里所说的“菩萨”,不是世间人对一个善良的人称为“菩萨”,不是的。而是佛门中,发起了真实的菩提心的众生。要做到C中的③,除了圣位的菩萨,悲心炽盛的凡夫菩萨也能不难做到)

圣位的菩萨,已断我执与粗分法执,所以不会产生烦恼;而凡夫菩萨,虽然未断烦恼,但是,由于想要利益众生的悲心炽盛,并且念念安住于此心,所以,当他在面对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当然,不一定是老人)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因为真心的悲悯,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他。所以C③(菩萨)就会去扶起老人,而这时,老人无论是故意讹他,还是无心赖上他,那么,对于C③(菩萨)来说,那只是代表那个老人在做自己的一件事而已,跟自己无关,跟自己的发心无关,自然就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心。自己只是安住在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上就好,那么,什么是一位菩萨行者应该做的本分事?——救度众生。这没有任何被迫的成分,而是由于自己的悲心到了那个量,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境界的时候,自然能做到的。

这时,或许有人会说:“但是这样的话,C③(菩萨)不就被冤枉了吗?”

注意!你现在口中所说出的“冤枉”,这本身就代表着你的“价值点”。

因为你的“价值点”(指:你所看重的),是老人倒地这件事的事实如何,因此,你看到C③(菩萨)被老人讹上,就觉得这并不是事实,所以你会觉得C③(菩萨)很冤枉。注意,你当下其实是在用你自己的价值观在判断这件事。但是,真正的菩萨,无“冤”可伸。

对于C③(菩萨)来说,他的“价值点”,是落在“救治他”上的,换句话说,C③(菩萨)所看重的,是要去扶起老人,并且看看他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就想要救治他的伤痛——这是C③所看重的。或者说,这是C③(菩萨)的“价值点”。所以这时,无论老人怎样诬赖菩萨或责怪菩萨,对C③(菩萨)来说,跟C③(菩萨)当下所在意的地方——“我要救对方的苦”,完全无关。

因为,无论对方是否故意倒地,可他现在已经倒在地上,这是事实,所以C③(菩萨)会去扶他起来;

无论倒地的老人是否会将倒地后的伤痛推到C③(菩萨)身上,伤痛就是伤痛,这是事实,倒地老人身上的伤痛不会因为不是C③(菩萨)造成的,所以就不痛了。所以,C③(菩萨)的眼中,只是他身上的伤痛,老人怎样的责怪或讹赖,都丝毫不影响C③(菩萨)当下要做的事,自然不会因为被责怪或讹赖而产生任何烦恼。

换言之,老人诬赖菩萨,那只是老人以自己的那种品行在做着自己的一件事;菩萨救治老人,那是因为菩萨只管安住在自己一个菩萨行者的“本分事”上而已。

综上所述,对于A类人来说,无论你用多高尚的道理和品质去劝说他,他都不会去扶起老人,因为,你无论说什么,那只代表你自己内心的状态和对这件事的认知,说白了,就是你和A类人的价值观不一样,A类人认为的价值,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所以,如果C③(菩萨)和A类人讨论这个问题,双方都不会同意双方的观点,因为,从讨论这个问题的开始,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价值观在碰撞,A和C③(菩萨)的价值观不同,所以无法要求他能像C③(菩萨)那样去认知这件事,并且有相应的行动。

还有,如果A类人过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论述“倒地老人就喜欢讹人”的观点有多么有理,那么,以后若是肇事者真正地撞倒了老人,肇事者也可以在“倒地老人就喜欢讹人”这样的“大众共识”的背景下,理直气壮地血口喷人:“不是我撞倒他的,是他讹我!”那么,那时的倒地老人可真是有苦没处诉、有理说不清了。

所以我说,很多时候,“探讨”,不但不能找到答案,反而会消除答案;许多问题一经探讨,便没了答案。

“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问题,只能各自问自己的心,你自己是上面的哪一类人,你的心里便自会有答案——

你若是A,则无法用C③的思想去逼你扶起老人;

你若是C③,则A的思想在你面前根本无法成立。

好了,今天先给大家讲了慈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消除了这个疑惑之后,我们再来重塑这个心,我们再来修慈心,那么大家才会有所受用和究竟的受益。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像昨天一样,听着读诵来观修。但是正如我们学英语一样,觉得说我听英语的原声版的电影,好像可以提高英语成绩。但是事实证明,很多人看英语原声版的电影,只是练就了他超强的阅读下边字幕的能力,英语能力没提升,也就是说,虽然是听,但你不要只是在听人家念,你要随着他念,听,然后随文入观。

大家注意随文入观,放下其他的想法。

(播放《慈经》)

大家双手搓一下,然后把脸搓一下。把毯子叠好,放在自己座位上,我们现在去过堂。

 

第三讲

(2016年7月22日早课于普贤阁)

这次夏令营,大家有五天早课,也就是说,会有五次的慈心禅的修学。现在已经经过了两天,根据明海大和尚之前给大家的修学安排,大和尚建议我在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围绕这次夏令营的主题——父母恩重,让我给大家以慈心禅作一个引导。那么,我们今天的早课,将要看三个视频,在正式开始之前,大家还是先一起随我合掌,我们先三称“弥勒菩萨摩诃萨”的圣号。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

这里顺便说一句:如果大家想要了知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有什么区别,可以去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阿兰若品第五”,“阿兰若”是梵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寂静处”、“闲静处”。

说到父母恩,其实它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由于我们现在要以慈心禅来做引导,那么,大家就需要思考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我们的营员,我们的父母,他们在结婚之前,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小鲜肉”什么的,他们在结婚之前,也都有他们的花季雨季。我以前看过一个很短的笑话,是说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区别在哪儿呢?觉得挺有趣的:结婚前,女朋友对男朋友说:世界那么大,我好想看一看。然后,男朋友说:你去哪儿,我都会陪着你。结婚后,妻子说:老公,世界那么大,我好想看一看。老公说:地图在书架上第二层,看完别忘了放回去。(众笑)还有一个短笑话:结婚前,女朋友生气的时候,会说:你再这样,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然后男朋友往往会说:You jump,I jump.结婚之后,妻子如果说:我要从楼上跳下去!老公说:哦,别忘了把垃圾带下去。(众笑)

就是说,往往结婚之后,会蜕去很多初恋或者结婚之前的那种新鲜感和浓情蜜意,会多了一个他们共同面对的方向、目标,就是抚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在座的我们。

父母结婚之后,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怎样把我们抚养好、培育好。这也回到了我前天晚上回答的那个问题:出家的话,父母会难过,这和孝道会不会是违背呢?昨天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菩提心”——发愿广度一切众生,不但自己要成佛,而且要令一切众生究竟圆满成佛,发起这样的心愿,就叫做“菩提心”。就好比地藏菩萨,过去世中,就因为自己的母亲造下了种种恶业,他为了救度自己的母亲,而发下了至诚猛利的菩提心,而他的母亲,也因此得以超度。那么,为什么发菩提心,就能救自己的母亲呢?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有那么大呢?

大家对菩提心的意思或许已经大致地了解了,但对发菩提心的功德有多大,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那么,大家下来之后,可以去看《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这几个字。在这一品当中,法慧菩萨给天帝释等法会众生,详细地宣说了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的功德有多大。这品经文当中,有这样一段,法慧菩萨说:“……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即能震动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灭一切世界诸恶道苦,即能严净一切国土,即能于一切世界中示现成佛,即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欢喜,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种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

我再用比喻,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比如说,在座的你们,如果你发起了这种“想要让一切众生和自己,断尽一切生死烦恼,究竟圆满一切胜妙功德,亲证我们的本具的佛性而成佛”的心,这是菩提心。佛陀说,即使是刚刚发起了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