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化与智慧 净因法师

(2013年7月25日上午柏林禅寺文殊阁)

主持人明杰法师净因法师和柏林禅寺有着非常殊胜的法缘,早在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时就担任授课老师,二十年来,净因法师曾数次来夏令营授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净因法师受中国佛教协会派遣到斯里兰卡留学,之后法师到英国伦敦求学,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佛学博士学位。法师曾经担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的总监,时间长达十年。法师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生命哲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在昨天的纪念大会上,我们都聆听了法师关于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非常深刻的一种思考,我想大家一定都非常期待今天上午法师的讲座,今天上午法师将为我们做一场题为《知识,文化与智慧》的讲座,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净因法师。(众鼓掌)

净因法师:尊敬的明海大和尚、明影法师、明杰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上午好!我跟柏林寺的因缘很深。1993年生活禅第一届夏令营时,我便有机缘在这儿跟大家分享学佛心得。从那之后,一有机会,总会来生活禅夏令营。去年是十九届生活禅夏令营,我也参加了。一进柏林寺,看到净慧老和尚,他笑眯眯地对我说:“又回家了!”第二句话:“常回家看看。”当时我不是很明白话中含义,只是都觉得很温馨。对数以万计的生活禅夏令营营员而言,柏林寺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而在我的心目中,这儿又是一个培养青年僧才的圣地,我就是跟生活禅夏令营一起成长到今天的。我对柏林禅寺、对净慧老和尚、对生活禅夏令营常怀感恩之心。


去年,参加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后,明影法师邀请我参加湖北黄梅四祖寺禅文化夏令营,心中十分激动,因为湖北有很多禅宗祖师道场,一直是我向往的圣地!当我朝拜五祖寺、老祖寺时,净慧老和尚早已在寺中等候,那份感动,无以言表。我深知净慧老和尚年事已高,事务繁忙,但仍如此用心接引我这样的晚辈后生,令我终生难忘。


临离开四祖寺时,我依依不舍地在寺中慢步,默默地站在四祖殿门口,凝视四祖像,心有所感。不知何时,净慧老和尚已静静地站在我身后,送给我一个小包,是一串念珠。老和尚淡淡一笑说,“有缘还会相见,这串念珠,留作纪念吧。”说完转身离去。望着老和尚远去的背影,步履轻松,身心康健,并无半点“糊涂”的迹象,老和尚说有缘还会再见,到底为何?现在回想起来,“常回家看看”也好,“有缘还会相见”也好,都暗含深意。


本焕老和尚圆寂后,听说净慧长老便暗中嘱人为自己备龛,临去世前一天,长老要求出院,回到四祖寺后对侍者说:“我要走了。”不久长老便安然离去,火化出无数晶莹透明的红蓝白色舍利,没有修行功夫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老和尚舍利前,我想得最多的是“缘份”二字。佛家讲缘份,今天有缘份和大家一起探讨“知识、文化与智慧”这一课题,非常高兴。


我们在座的都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同时又是应试教育的受益人。没有应试教育,你们怎么可能跨入大学的殿堂呢。但是,正因为应试教育把我们培养成了只认知识不识文化与智慧的人。在经济至上、权利至尊的时代,人的价值似乎被异化成了权利与金钱的附庸品。在这种情况之下,对现在的人来说,文化只不过是茶语饭后高雅的闲谈品,智慧成为可有可无之物,结果是什么呢?——无论现在资讯怎么样发达,无论我们现在拥有多少微信号,还是数台个人电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疏远,跟父母亲、亲朋好友、真正朋友的沟通越来越难,能讲知心话的人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孤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成了没有灵魂的机器人,成了非常机械的一个肉体,造成现代人只认知识、金钱、权利,很少有时间去考虑心灵健康问题。其实,求知仅仅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小部分,除了知识,还需要探索文化与智慧。这儿有一个图表,它从知、识、解、行、证五方面讲知识、文化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其独特功能。我们还是做个试验吧,有没有话筒?我今天早晨遇到一个最年轻的营员,叫阳阳吧。阳阳,我想跟你聊聊天,可以吗?


阳阳:好。


净因法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吗?


阳阳:知道。


净因法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认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吗?


阳阳:不认识。


净因法师:你知道奥巴马怎么会不认识他呢?“知道”跟“认识”有什么区别吗?


阳阳:认识……


净因法师:你知道一个人。却不认识他,有点奇怪吧!好,你不用管我,你自己思考,好吗?再问你一个问题,你认识明海大和尚吗?


阳阳:认识。


净因法师:真的认识啊?(阳阳:认识。)那你了解明海大和尚吗?


阳阳:不了解。


净因法师:“知”是一回事,“识”是一回事,“了解”又是一回事,对吗?你感觉到知、识、了解有点不同吗?


阳阳:“知道”是你认识他,但他不认识你;“认识”是他认识你,你也认识他,而“了解”就是说,你对他……


净因法师:你已经有点明白啦,不容易!那我就不为难你啦!我只是用这种形式的讨论引起大家的反思。“知”,“知道”四圣谛、缘起法、无常等佛法的名相,并不等于你真的能辨认、识别“无常”的具体内容;即使你能识别“无常”的内涵,并不代表你真能了解“无常”的人生,进而去体悟人生的无常之理,这应是“行”,走过知、识、解与行,做到知行合一,才有“证”。对“无常”、“无我”等概念,经过以上五个层面的“修炼”,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名校的高材生,偶尔跟他们聊佛教时,他们觉得要讲就得讲顿悟,讲渐悟的人境界有点差。要学就要学大法,要证就要证大果,要谈就要谈真空妙有之理。若有人想跟他谈一点情绪转换之类的话题,他们认为,这些都是连小乘境界都不如的东西,是俗人讲的,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怎么会谈论这些低层面的东西!有时候我都很莫名其妙:才知道真如法性、第一义等名相,便把自己看成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了,整天沉醉于谈空说妙,好高骛远,一点实际的受用都难获得,这哪里是学佛的本意!我很希望在座的大家,既然有这个机缘来到柏林寺,应该以正思维来学习佛教,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仅仅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上,惠能大师讲“道由心悟。”“知”只是一个起步而已,不要沉迷各种知识的学习,成为知识仓库的保管员,库里的东西再多,也是人家的,自己很难从中得的利益。只有用心领悟,才能从传统文化中受益。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知识、文化、智慧三者之间的区别,以期说明智能的特殊功能。


一、知识


知和行之间的关系,不少人认为,先知而后行。从学习的过程来讲,是对的,但在实践层面,不少人往往知道“无常”的道理后,便认为到达最终目的,停留于此。佛教有藉教悟宗之说,即学习理论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领悟那种理论,而不少人在学习传统文化时,错把学习各种哲学思想、哲学思辨、佛教的义理当成了学习的终极目标。其实,知识仅仅是工具,理论的学习仅仅是起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我们去领悟理论背后的真理。若停留在知的层面,修行便成了知识的积累,像仓库一样,再多的知识,也难从中受益。当今的教育犯的正是这种错误,只有知而缺少“行”,即强调“学”,而不是学以致用,因而成为“学而无用”。


在座的诸位,我没有做什么统计,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到了大学三年级后,最苦恼的恐怕不是考试、毕业,而是找工作。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为什么呢?除了权力、金钱游戏等潜规则外,还有“所学非所用”的问题。大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大多不对口。这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跟现实社会脱节,是“知”与“行”的脱节。


1、知先行后


在美国380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当中,有20%以上的人从未上过大学或没有完成大学学业。在那些注定要成为科技创业者的亿万富豪当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其中最著名的有: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迈克尔·戴尔、拉里·埃里森、西奥多尔·瓦伊特和马克·扎克伯格。有人因此而推断:知识无用。这种观点十分有害。程颐认为“知先行后”,“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观点,“义理不明,如何践履?今人多教人践履,皆是自立标致去教人。”无独有偶,佛家也强调“知”的重要性。这可从闻、思、修的修行步骤找到佐证。在西方,法兰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李嘉诚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解释说:“我们正在跨入的21世纪,是知识和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将最大程度地决定经济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富强以及人类文化的提升。知识是推动发展的最重要工具,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是李嘉诚对自己成功经验最精辟的总结。他还制作了一系列知识改变命运的电视短片,将这个观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这说明知识确实十分重要。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迷信知识,知而不行,知行脱节。 在学习佛教的过程中,不少人对真如、自性、般若、实相、涅盘、菩提、法身、本性等名相越学习越有兴趣,越研究越着迷,觉得佛法义理博大精深,妙不可言。在佛教中,把沉迷于理论、哲学思辨、名相学习的人称之为“所知障”,你了解越多,烦恼越重,因为你认为你了解的多,然后就产生自大傲慢,自我就无限膨胀。其实,你所知道的仅仅是一个口里面讲的一些东西,称为“口头禅”。如果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六祖坛经》,其中对那些只学不行的人有如下告诫:“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人们误以为般若、佛性、空与有、好与坏、大与小、长与短、得与失等表面的分别相为客观的存在,真实不虚,因而产生种种执著,争斗与烦恼由此而生。《楞伽经》中将愚人执著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烦恼,比喻为如大象陷入泥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其实,人类有史以来有很多非凡的创造,如计算机、飞机、宇宙飞船等等,但人类最有意义、最伟大的创造应该算是我们人类的语言文字,用以表达人类由感官和心灵所体验到的事物、经验、思想和感情,成为一种符号,与真实的事物有本质性的区别。以火为例,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被称为“火”,而人们口头上说小孩玩“火”很危险,在这种语境下的“火”只是名相,并不是真实的“火”。否则,“火”从口出时,嘴唇就会被烤焦。同样,口上说的“般若智慧”与心中悟的“般若智慧”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仅仅从理论上了解“般若智慧”,而心中没有领悟,“终无所益”,不可能有任何的利益,所以在佛家里面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2、知易行难


在学校苦读多年,高考胜出,进入大学,来到柏林寺听讲座,确实不易。把自己所知转化成改造社会的资源,更难。孔子因而说,“言知之易,行之难。”《尚书》也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也。”自古以来,明知故犯的人是何其之多啊!那些因贪污而入狱的人难道不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理吗?那些知法犯法者,难道不知道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吗?那些闯红灯的人,难道不知道有被汽车撞成伤残之危险吗?他们当然知道!但是,个人的欲望让他们丢掉了礼义廉耻,心存侥幸。控制个人欲望是何其的难啊!所以说,“知”不易,行更不易。


3、知行合一


有三种修行人。第一种其外表好像是修行人,实质内在不是修行人;第二种其见”说得比天还高,但“无修”而“不证”,“见”与“行”脱节;第三种外表不像修行人,但实质内在却是修行人,其“见”与“行”合一。第一种人是不知不行,第二种人知而不行,第三种人是知而行,这就是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决定行。你如果不知,怎么行呢?只有知道了,你才知道应该怎么样行,如果你知道了而不行,“知”有何用?恐怕还要增加很多的负担。”王守仁进一步解释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知行合一,才是教育的正途。


4、知行不二


用唯物世界观武装起来的现代人,在思维上容易把任何东西都看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自然形成二元对立:黑与白,好与坏,善与恶,男与女,天与地……都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水火不相容。佛教认为,这种思维非常低。佛家讲“知行不二”、烦恼与菩提不二、定与慧不二、爱与恨不二。《六祖坛经》从来不认为定慧是分开的,惠能大师说,“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如是也。”“慧”相当于光,“定”相当于灯,没有光就相当于没有灯,没有灯就没有光,灯与光、定与慧都是一体不二的。爱与恨也一样,没有爱,就不会有恨,爱恨交加,这是男女情感的本质,爱和恨是不二的。不了解这一道理,既不会爱也不会恨,恨也恨不到家,爱也爱得不彻底。一句话:爱得不究竟。


在佛家看来,知和行也是一样的,知行不二,佛家修行时因而有如下体会:不打坐不知根基重要,不听经不知法藏甚深,不诵经不知佛之知见,不参禅不知本来面目,不托钵不知檀越功德,不修庙不知祖师艰辛。不忏悔不知解脱自在,不拜师不知传法重要,不收徒不知度生艰难,不出家不知闲云野鹤,不持戒不知解脱逍遥,不娶妻不知烦恼因由,不生子不知债主厉害,不生病不知健康珍贵,不临终不知万般无用,不到时不知因果不虚,不受报不知后悔不及,不修福不知天高何许,不造业不知地厚几层。不同事不知人情淡薄,不求人不知世态炎凉,不挂单不知福报多少,不领众不知智慧深浅,不云游不知常住慈悲,不回头不知岸在何方,不失去不知何为珍惜,不拥有不知一切无常。这些都是“知行不二”的有力证据。


二、文化


广义地讲,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地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狭义地说,文化偏在内,偏重于精神方面,包含了宗教、哲学、艺术等思想与习俗。而文明偏在外,凡是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生活上的表现,以及工艺与科学的成果,可以认为是文明的表现。现在的年轻人太厉害了,我们老了,自愧不如!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他们是第一个知道。我估计你们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是用微信的,对吧,有微信的人请举手。


营员:什么是微信?


净因法师:微信,Wechat。明海大和尚!您可以试一下,为什么呢?在古代,大臣送来折子,皇帝每天忙着批奏折,同意,不同意,划圈,很威风。现在年轻人用微信,有点当皇上的感觉,每天一大早,忙着看微信,好的赞一下,甚至评论几句,过了一把皇帝的瘾,你们有没有?(众鼓掌)


然而,掌握最先进的科技文明,有知识,并不代表有文化。在座的都是大学生,由明海大和尚亲自选出来的,应该是知识分子吧,应该说是文化人吧?怎么没有反应?能不能有点自信,这么大的人了。(问营员)你是知识分子吗?


营员:是。


净因法师:是文化人?


营员:是。


净因法师:开始有杂音了,有不同意见?你是有智慧的人吗?


营员:不是。


净因法师:不是智慧人,还这么理直气壮干嘛?不用担心,我也赞同你的观点,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吗,这儿好像有一个记者叫柴爱新,记得你曾采访过我,谈那个李安的电影,叫……


营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


净因法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对,当时我说这个名字这么拗口,小孩看的童话故事,你采访我干嘛?她说,你能不能看一下。其实,李安的《断背山》,我不太看得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看懂了,李安因此片而第三次拿到了奥斯卡大奖,让国内的导演感到心酸。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实体,但中国电影在世界文化市场上仅占4%的份额,而国产电影不仅与奥斯卡无缘,在以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为代表的世界级电影节上,也很少看到中国电影导演的身影。为什么李安的电影就能让西方人接受和喜欢?而且该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映32天,便获得约9030万美元(约5.7亿人民币)的票房,而该片的全球票房达到约2.35亿美元,李安被第三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


现在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李安凭《少年派》获奖到底有没有道理?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六十年来有那么多的片子,为什么没有一部获奖?是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的电影,是外国人对中国人歧视?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还是李安在好莱坞混出很多人脉来,也是靠关系学获奖?到底是何种原因,在座的应该比我内行,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国产片为什么不能获奖?是我们的问题吗?还是人家有问题?


营员:我觉得我们中国电影不管是拍摄手法还是内容都是非常肤浅的。


净因法师:内涵不够。


营员:我们发展的时间非常短暂,虽然说我们建国有六十周年,但是我们发展电影时间是少之又少,而且在全国当时发展电影的层面就只有香港,内陆都没怎么发展,这样算一算的话,我觉得,我们大陆电影界的真正发展也就这十年,现在我觉得其实我们电影界发展是很好的,每年还是有几部我觉得挺不错,但是要想让西方人接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西方人的一些喜好。


净因法师:你的意思是中国的电影如果要让西方人接受,就必须要了解外国人的喜好,也就是有点讨好外国人啦?


营员:有一点这个意思,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我觉得中国日益变强大的话,国外也会对中国有倾向性。


净因法师:我想问你个问题好吧,张艺谋你佩服吗?


营员:佩服。


净因法师:他的《金陵十三钗》,你看过没有?


营员:了解过一点,没有看完。


净因法师:算不算大片?


营员:非常大。


净因法师:很多特技镜头而且还有名演员,从美国请的吧?


营员:是的,是个神父。


净因法师:是个神父吗?他长的挺好看的。你知道这个电影?


营员:是的,今年的奥斯卡获奖电影片是Argo(中文名:逃离德黑兰),不是其他的原因,不是国家的问题,而是人家的电影是非常有内涵的。


净因法师:对,有内涵。


营员:有思想。


净因法师:完全同意,有内涵,有思想,然后呢?


营员:就是能触动人心弦给人以深思的那种电影,而不是一些耗资巨大,画面很好的一些电影。


净因法师:完全正确。李安为什么能获奖?我曾经跟很多人谈过。大家都说,3D、特技镜头、画面美,有一定的思想,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获奥斯卡电影奖的重要原因。当然,正如刚才不少营员所说,该片有思想,有内涵,是该片获奖的关键原因。我想强调的是,有思想应指东方文化的思想,这一点至关重要的。现挑选几点和大家分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至少诠释了相生相克的生存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庸一体不二的思维;、民为邦本的国家观;苦、无常、无我的人生观;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和信仰观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


以相生相克的生存观为例,中国的片子,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如果一个影片中的好人不够好,坏人不够坏,那么这个片子便不能算成功。但在现实生活中间,绝对的好人很少;绝对的坏人也很难找。大多数的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成份,好坏参半。应该说人生灰色的地带比较多。但国产的文艺创作,好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是好人,坏人一看就知道很坏,而外国的片子,好中有坏,坏中有好,这是人性的双重性。国产的片子容易陷入好与坏、善与恶二元对立的观点。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相生相克、互为依存之说法,这点在李安的片子中诠释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孟加拉虎应是少年派的天敌,但少年派跟孟加拉虎在一起生活了227天。在这期间,老虎从来没有放弃伤害这位少年,这位少年也从来都知道,这只老虎一有机会就会吃掉他。这只老虎曾经饿得不行,不得不下海捕鱼,对吧?少年派完全有机会可以把老虎“咔嚓”杀掉,但是他没有这怎做,而是把它救起来。227天的漂流诠释了一个道理,海上漂流,最大的敌人不是老虎,而有一样东西比老虎更凶残,那是什么东西?


营员:自己。


净因法师:怎么这么多人给出相同的答案?自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是个万金油的答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营员:孤独。


净因法师:对,你说对啦,孤独。面对茫茫大海,无所事事,因孤独而产生绝望,是生命的最大杀手。然而,正因为老虎老想吃掉少年派,少年派时刻要防范老虎,相互斗争,使得少年派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孤独。更重要的是,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少年派不得不捕鱼给老虎吃,逐渐,少年派觉得没有自己,老虎会饿死,老虎反而成了少年派活下去的理由。李安在此提示观众,老虎虽然是少年派的对立面(天敌),然而对立面有可能正是你成功甚至生存下去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感谢打击你的人,因为他锻炼了你的意志;感谢中伤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顽强;感谢轻视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感谢批评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豁达;感谢谩骂你的人,因为他提升了你的定力;感谢挖苦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淡定,所有这一切都从某个角度诠释了传统文化中相生相克的生存观。


其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中诠译了中庸一体不二的思维。片中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将信仰与理性、宗教与科学、人性与兽性、光明与黑暗、凶残与柔情、绝望与希望、危险与美好、生存与死亡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中庸一体不二的思维。以信仰与理性为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上映后,很多自作聪明的中国观众和影评人用各种理论得出结论,电影中第二个故事才是真实的。这意味着,他们选择了理性,与片中沉船事故调查员日本人一样,他们不相信第一个故事,说明日本这个民族偏重于理性,而影片即将结束时,派问来访问的作家,“你相信哪个故事?”作家思考了一下:相信第一个,派说,“你选择了上帝。”这说明西方人和印度一样,偏重于信仰。


其实,阐释信仰的力量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重要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还记得少年派的父亲在餐桌上讨论的问题吗?他对少年派同时信仰多种宗教有看法,劝少年派选择科学。这就涉及到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少年派的妈妈就不太一样啦,她认为,科学解决的是人身外的东西,而信仰解决的是人内心的东西。我再说一遍,科学解决的是物质世界的东西,信仰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东西,科学解决的物质世界跟信仰解决的精神世界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根本没有架打。我始终认为,科学解决不了精神世界的全部问题,而信仰是其有益的补充,两者相互影响,但不可能取代。换句话说,信仰跟科学应该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两者都是人所需要的。目前不少人非要把信仰跟科学对立起来,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用一个概念否定另一个概念,这点值得我们去思考。


其二,信仰这一中华文化的特殊元素具有强大的力量,有时能创造奇迹。平时你可以高谈阔论科学或者理性,但是在生死面前,这些都帮不上忙,还是需要信仰的力量。李安在该影片中重点阐释了“信念”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说明有信念的地方就有奇迹存在。少年派在大海上漂流,根本不知道哪儿是岸,令人绝望。如果没有信仰,很容易选择放弃,跳海成了唯一的选择。如果你有信仰:上帝与我同在,佛祖保佑你,那你至少不会放弃。你放弃了,什么都没有,只要你不放弃,可能就有希望。有信仰的地方就有奇迹存在,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所以有无信仰,有时结果不太一样。我们很多人不太懂信仰,我现在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游戏吧。(对一个营员)信不信我手里有东西?


营员:不信。


净因法师:如果有了怎么办?唱一个歌。


营员:好。


净因法师:真有。


营员:在哪儿呢?


净因法师:在手上呢,看不到吗?怎么样,要不要来唱首歌?唱几句就行。


营员:唱个短的吧。(唱“楞严一笑”。)


净因法师:唱得真好,看来找对人啦,这儿真的有很多人才。再跟你做个游戏可以吗?看到我这个手了吗?我现在合起来了,你信不信我这手里有东西?你会说我很傻吧,我看得明明白白,手中没有东西,根本不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当你明明白白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信仰没有必要存在;只有自己不了解的时候,才会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对吧?换句话说,平时,我们依靠科学、理性、逻辑来生存的,信仰并不显得那么有必要。然而,当人生到了生死存亡时刻,迷茫时,未知时,需要信仰或者信任的力量来支撑我们渡过难关。比如说去西方极乐世界,毕业之后找工作等等,因为有未知的成分,所以说需要有信仰,同时还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此处不留人,自有?


营员:自有留爷处。


净因法师:留人处,好不好,不要那么狂傲。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其三,一个人可否同时具有多种信仰。还记得少年派的父亲在餐桌上讨论的问题吗?他对少年派说,如果你信了超过三个以上的宗教,那等于你什么都不信。世界上不同的民族都有各自的信仰体系,有自己的文化之根。首先,每一个人应建立起一个信仰主体,作为自己文化的根。基督教是西方人的信仰,也是西方文化之根。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中国人的根应扎在那儿?我始终认为,儒释道三家应是中国人的根。同时我认为,信仰不同的文化,如同从不同的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如果是好的养分,为什么不吸收呢?我们不应排挤其他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西方文化中有不少好东西,不要认为凡是西方的都是坏的,凡是中国的都是好的,两个凡是的观念是很陈旧的、是很落后的。(鼓掌)一个人在建立起自己主体信仰的同时,可以从其他信仰中吸取有益的养份,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


总而言之,李安深厚的文化素养是其成功的核心要素,以电影艺术、拍摄技巧成功地解读社会现象、诠释人生境界,展示深厚的东方人的哲学思辨,则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李安在短短的一个神话故事里灌输了很多东方文化的元素,很多中国人看不懂,而外国人看懂了,获奖还是有道理的。


1、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文化人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以表达佛教独有的观念,很多已经变成中国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但不少有知识的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不一定很了解。比如成语“想入非非”,我找个人解释一下,第一个 “非”是什么意思,第二个“非”是什么意思?


营员:非非是一个抽象的境界……


净因法师:这个回答看起来有哲学的深度,但不正确。我来讲吧,“想入非非”一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为三界,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又分为四天而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也就是三界中的最高天,故又名“有顶天”。


《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谓此定体,非前七地粗想,名为非想。若想全无,便同疑暗。有细想故名非非想。”其意为,“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定力深湛,已经没有我们欲界的粗想,故名“非想”。但并非完全无想,尚有细想的状态,故又名“非非想”。“想入非非”中第一个“非”指“非想”,即没有明显的思维;第二个“非”指“非非想”,指也不是完全没有想法,还有细微的想法,但不一定能说得清楚,后来被俗语用作嘲谑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意义实大相异趣。


头头是道、一尘不染、不二法门等成语也是如此。我们现在讲传统文化,文字应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认为自己懂了,实际上不一定,这是真正让人痛心的地方。中国人真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吗?中国人在批判宗教迷信时真的了解过本民族的宗教吗?这需要大家去认真思考。所以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知识不等于文化。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文化人。那你们是有知识的人吗?(营员答:是),你们是文化人吗?(营员答:不是。)


谦虚了,大学生怎能不是文化人呢?!只是需要加强罢了。


知识不是文化,但文化需要知识。运用好知识,能让你懂得文化而积德;运用不好,知识能让你败坏文化而损德。因为知识有善知识和恶知识的分别。善知识能令自己出苦也能让他人出苦,恶知识能使自己造罪,也能促使别人造罪。所以要亲近善知识,增长智慧。


2、文化的功能


两千多年来,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主流价值取向。然而,自「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走下坡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摒弃,特别到文革期间的「批林批孔」运动中达到铲除传统文化的高峰,传统文化的功能受到彻底否定。我一直在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但它能否取代传统的文化道德教育?学生走进社会,只有处理好与自己、家庭、他人、社会等多层面之间的关系,才能成功、幸福。相比较而言,传统文化中慎独、良心等道德教育元素在现代教育中还不足,学校里教育出了马加爵杀人案、药家鑫撞人刺八刀案、复旦投毒案等各种各样的怪胎。人本身是一个很复杂奇妙的生灵,有时候不能完全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我个人觉得不管社会怎么变,人灵魂中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文化的根,没有道理可讲,是一种传承、熏陶,潜移默化,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因果的敬畏,是代代相传长期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价值观。传统文化,能让人自身产生抗体。人类花了三百五十万年的时间进化,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育,让人有修养。平时的教化相当于电路里面的保险丝,当电流出了问题的时候,跳闸,就可以挽救一条命。教化的保险丝在关键的时候会提醒你:不能这么干。现在的人脑子里没有保险丝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当人没有底线的时候,就变成了动物,马加爵、药家鑫等问题的出现,说明现代人太动物了!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出在拼命往动物方向靠,西方社会不是这样。


文化最大的功能是起着生命的保险作用,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如何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像调琴一样,去调伏、化导,这是文化的功能。知识和文化不是可以互相取代的,各有各的功能。


三、智慧


由于文化上的原因,经常碰到特别难译的词汇,勉强翻译经常造成词不达意的现象,影响交流,简单对应更会引起误解,导致交流失败,玄奘因而制定佛经术语“五不翻”原则:(1)多含不翻(2)秘密不翻(3)尊重不翻(4)顺古不翻(5)此方无不翻。其中,梵文prajnā含义丰富,具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等多种含意,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能与之完全匹配的对应词,故不翻。如果把般若译为“智慧”,世间人很容易把般若与世智辩聪混淆。其实般若跟世智辩聪不同,世人所谓的“智慧”,只是世间聪明,佛法上的般若智慧,包含很深的含意,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


(问一个营员:你毕业了吗?)(营员答:没有)我这儿有个案子,你帮我判一下,判了以后,你就能区别知识和智慧了。


营员读: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


流浪汉说:“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


菩萨说:“可以,只要你不开口。”


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没开口。


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说:“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磕头,起身,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富翁走后,来的是个穷人。穷人说:“求菩萨赐给我金钱,家里人病重,急需钱!”磕头,起身,他看到了一个钱包掉在地下。穷人说:“菩萨真显灵了呀!”他拿起钱包就走。


流浪汉想开口说,那不是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可他想起了菩萨的话。


这时,进来了一个渔民。渔民说:“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磕头,起身,他刚要走,却被进来的富翁给揪住了。为了钱包,两个人扭打了起来。富翁认定是渔民拣走了钱包,而渔民觉得受了冤枉无法容忍。


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一场纠纷平息了。


净因法师:大家觉得流浪汉的行事很正确吗?很高明吗?不会有任何后遗症?


营员:应该会有。


净因法师:什么后遗症?法官大人。


营员:我现在还不是。


净因法师:将来一定是,现在先预演一下。你觉得观音菩萨会满意他的处理结果吗?


营员:应该不会。


净因法师:看看观音菩萨是怎么说的。


(营员继续读)菩萨说:“你还是去做流浪汉吧。你开口自以为很公道,但是,穷人因此没有得到那笔救命钱;富人没有修来好德行,渔夫出海赶上了风浪葬身海底。


要是你不开口,穷人家的命有救了;富人损失了一点钱但帮了别人积了德;而渔夫因为纠缠无法上船,躲过了风雨,至今还活着。”


流浪汉默默离开了寺庙……(众鼓掌)


净因法师:流浪汉以自己有限的知识、文化素养处理问题,仍未走出逻辑思维的层面,一旦遇到复杂问题,处理时常有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之感。而观音菩萨处理问题时早已超越逻辑思辨的层面,进入智能型的思维模式,处理问题时看似毫无章法,不合常理,但结果是神来之笔,叹为观止。在座的各位,如果你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知识和文化也就够了,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仅有知识文化仍然不够,因为文化只能自保,确保一生平安。如果要想有比较大的发展,你必须进入悟性的空间,超越常规逻辑,拥有直觉与灵感。做大事时,大多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们推理。


我就想用这个小故事来说明什么是智慧:知识是一种逻辑,智慧是一种超越;知识是一种文明,智慧是一种境界;知识多数是做加法的,而智慧是做减法的。不是用普通逻辑来做的,如何把知识转化成智慧,佛家有大量的资源。


1、如何获得智慧?


知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对一草、一木甚至玩游戏时,若会领悟,也可引发人生智慧。


在座的有多少人玩过斗地主?没关系,不用不好意思。你们悟到了什么?我想强调一点,学佛法不是学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某种知识,学习一种领悟的方法和本领。如果你会领悟,从观察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中都能领悟到禅,都能体会到人生的智慧、人生的道理,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禅,学会领悟,禅是无处不在的。


(对营员)斗地主,觉得好玩儿对吗?(营员:好玩儿)玩的过程中有没有领悟一些人生的道理?人生智慧?(营员:……)


净因法师:我问你几个问题,引导一下。我们一个一个聊。第一个问题是,小牌很顺,但是没有大王,你不一定会赢,对吗?


营员:对。


净因法师:这说明什么问题?领导很重要。你们毕业后找工作时,再高的工资,如果遇不到一个好的领导,你真的会觉得累。遇到“明主”,即好的老板,一定要珍惜,他会让你有好的未来。


第二个情况,大王、小王都有,但是一堆小牌连不起来,不一定会赢?这说明什么问题?再牛的领导也需一个好团队!你将来做了领导以后,即使领导很能干,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团队,你很难成就事的。所以在座的,要想成大事,自己不能干肯定不行;自己能干还不够,事必躬亲不行,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团队,否则是很难赢的。你觉得这个人生道理很深刻吗?


营员:对。


净因法师:你是打牌高手吗?(营员:还好。)如果你的牌真的很烂,即使能记牌,打牌技巧很高,但赢的希望也不大,对吧?这说明什么问题?实力很重要!在座的诸位,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自身的实力才是赢得人生重要的砝码。牌不好,你本事再大,不一定会赢;你没有实力,再好的关系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觉得对人生有没有帮助?(营员:有帮助。)


再来,我们现在要求你牺牲,你不会同意的,但打牌时会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我的牌不太好,但是也有一两张大牌,对方的牌可能还行。必要的时候,即使拆散自己的牌也要送走搭档,牺牲自己,相互配合,成就搭档,赢的把握会大些,对吧?这说明,在一个团队里,关键时刻,要懂得自我牺牲,才能取得大家最终的胜利!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去自我牺牲,成就别人啊?!


营员:还是有的。


净因法师:有就好。否则这个团队就玩完了。为了整体的利益,自我牺牲,有时候是有必要的,佛家称之为自利利他,牺牲自我,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让人自我牺牲,好像很不可思议,在一个团队里面,在必要的时候,有人要做无明英雄,没有这样的气魄,你的团队很难取胜。


营员:的确是这样。


净因法师:你看,玩游戏已经玩到佛家无我的境界了。还有一种情况,这一回A&B是农民,为了斗败地主,A&B结成同盟,是 “好朋友”;下一回,A成了地主,A&B“反目成仇”,B与C结成同盟,想斗败A,我们一点儿也不在意,对吧?这说明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和朋友是无常的,相对的,已经进入不二法门这一境界了,你觉得这个境界还可以吧?(营员:是。)因此说,只要学会领悟,一草、一木、一游戏,都能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道由心悟。悟性是产生智能的工具。


学习禅宗也是如此,并不是以学习某部经典为终极目标,经典知识告诉你方法,真正的禅宗,我始终认为是悟性。会悟,处处是道;不会悟,处处是障碍。在日常生活中,要用悟性去领悟人生,我们人生就会学到很多东西,哪怕只是玩游戏,不要以为它跟禅宗就没有一点关系,从中你也会领(字数超出编辑器最大值,后续内容见附件)

知识、文化与智慧-净因法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