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廿三届演讲集锦> 明海大和尚 传授三皈五戒

传授三皈五戒

明海大和尚

(2016年7月25日上午于 普贤阁 )

各位营员:

今天上午的安排,是我们历届夏令营都会有的一个例行的构成部分,这个部分,通常我们会安排在夏令营快要结束的时候。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过去几天内,我们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听了很多课;我们互相之间,围绕报父母恩也有一些讨论和交流 ; 昨天我们去正定参拜临济宗的祖庭。所以,在过去的这几天,我们好像都比较少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去正面地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信仰的问题。生活禅夏令营已经举办二十多年了,一直以来都会安排半天的时间,聚焦探讨这个问题。如果要用西方宗教的话来说,这七天中,只有这一个半天属于传教。但是,传教这个词,不是佛教的词,坦白地说佛教没有传教,不去刻意地劝人来信教,或者拉人来信教。如果一定要说佛教有传教的话,佛教的传教可以说是“说教”,所以,我今天上午就是给你们“说教”,说一说,然后你们可以进行思考,自由地选择。我们这么做,觉得是符合佛教一向以来的传统和释迦牟尼佛的教义的。

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它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今天,我们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宗教信仰多元、观念多元,信息也是多元的,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佛教的这种特征和它的态度是很有意思的。在谈论到佛教跟其他宗教的关系时,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对待其他宗教和信仰,以及其他宗教的人,要有平等心,要互相尊重,要包容他们。当然,他也给我们一个建议,对其他的宗教,不要说它的不好,也不要说它的好。什么意思呢?不要说它的不好,这个你们能理解。那么,其他宗教你说他的好,也不恰当,为什么?你认为你在说他的好,也许在他的理解里,你是在说他的不好,因为你并不是专门学习和研究这个宗教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佛教对其他宗教抱以平等、尊重的态度。

佛陀最核心的教法讲因缘法。因缘法来自于释迦牟尼佛的自觉,所以佛教从整体上说,它是一个自觉的宗教,重视启发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觉悟。你们在佛经里可以体会,佛陀讲法往往都是探讨式的、讨论式的、平等交流式的。佛经里说“于汝意云何?”这是一个征求意见的话,他不是一个来自于高高在上的威权,强加给我们一种指令,他是探讨的。由于他是探讨的,所以,他也会涉及到我们人生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关于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终极关怀层面的;也有如同我们夏令营中的小参一样,涉及众生日常生活的很多困惑的;也有针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具体困惑、具体问题的讨论。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佛经会比较多。它既有讨论大家普遍的、一些比较共性的、深刻的生命问题,同时也有针对于不同的人,以及不同人在生活中不同的困惑的不同讨论,所以,不是说一本经就能把它浓缩进去。这些都是我们在接触佛教的时候,可能需要去体会的。佛教的传播,它为什么能够比较好地坚持非暴力,坚持和平的原则?其实是与它内在的教法,内在的核心——刚才讲的,它是一个自立的信仰,自觉的信仰,与这一点是分不开的。并不是因为说,这个宗教它有一个强大的原则,约束我们不去实行暴力,而是你遵循这个教法最核心的智慧,就会远离暴力,坚持和平。即使是在人和人之间,即使是在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之间探讨的时候,它会呈现出平等和包容来。这一点你们也能在佛教从印度到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很完美地融合,形成汉传佛教,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上体会到。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课程也有一些涉及到了佛教。汤一介先生给我们讲《中国文化史》,其中特别讲到了隋唐佛教。他讲了很多话,我大都记不住了,但是有一句话,这么长时间了,我仍然记得很清楚。他说,佛教从印度到中国来,一个外来的文化,跟中国文化达成如此圆满的交融,如此完美地形成它的中国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这句话是 1989 年他讲这个课的时候说的,那时我还不是佛教徒,我记得那一年,这个课我得了九十六分,这九十六分得的很值,因为二十多年了,他的话我依然记得。汤老师虽然去世了,但是我很有幸,他去世以前我还有机会在他的病床前给他祈祷,回报老师的恩德。当时,他已经很虚弱了,我们也怕干扰他,他不知道,睡着了。他的这句话对我的恩德很大,也是后来学习佛教我会注意的一个题目。

这是从历史的宏观方面去观察。当中有我们中国本土文化自身就有的包容性,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跟佛教这个信仰的内核,一些核心价值、核心观念是分不开的,它是一个必然逻辑延伸出来的,这是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的佛教的一个特点。

昨天,在正定的时候,我跟大家提到,佛教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它有很多属于宗教的存在,比如说佛像,比如说寺院、僧团、制度、经书,还有一些仪轨。这都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在社会中存在,它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碰到的实体。在这个层面我们也看到,显现出来的这些宗教的形式、实际存在的样态,是跟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甚至自然气候都是相应的。比如西藏是那样,南传是这样,汉地是这样,它的呈现不一样。你们注意到了吗?东南亚拜佛是跪在那里,然后就磕头,也不站起来。因为那里很热,他要是站起来可能已经一身汗了,这两天你们也能有深切体会。这些呈现的不同,也说明了传递佛教信仰内涵的符号和载体,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因缘作出调整的,它是变化的,所以说中国人的佛像是这样的,跟印度不一样。美国人现在也在考虑造他们的佛像,会不会造出一个蓝眼睛、高鼻子的佛像,我还没见到过。但是我见过他们做的一个佛头的轮廓,眼睛和鼻子都变成一个平面。什么意思呢?忽略,忽略掉,他的意思是你们不要在乎我的眼睛是蓝的,或者我的鼻子是高的还是低的。你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正在进行时中的佛教传播,它呈现出的这种现象。那么,所有这些作为载体的宗教形式,在佛教这里是可以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但是,这个载体要传递、传承,它有它的内核,这个教法的内核。所以,佛教有这些宗教符号,有宗教载体的施设、建立,同时也有对这些宗教符号和载体的超越。在《金刚经》里你们就能读到一些经文,也是属于这种超越的。因为佛陀担心我们会因为这些载体,宗教传承的这些符号,而迷失、执著,所以,他告诫我们:不要执著,不要停留在那个相上。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他告诉我们要保持清醒,如果我们在任何一个传递佛法的载体符号上产生执著,我们就有可能发生对立,甚至暴力。“你是这个教派,我是那个教派;你们是这样,我们是那样”,然后产生斗争,甚至极端。遵循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佛教里绝对不会有极端主义。放大了来看,如果释迦牟尼佛这种平等、包容、慈悲的核心价值能够被世界普遍接受,世界上也不会有极端主义,不会有宗教极端主义。这是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看佛教,观察它的一个方法。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角度,就是说现在佛经有这么多,但是,在佛教的整体里面,总有一些宗派,总会有一些高僧大德,他会提醒我们,所有这些理论它都是要解决我们人生的烦恼,你可以说这是佛教的一种务实的精神。理论本身没有价值,它的价值观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减少我们内心的烦恼。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并不是因为他想做一个哲学家,他想建立一套理论,他也不会因为他建立了一套理论,有人攻击他的理论,他就会跳起来。他的出发点在于通过他的讲法,帮助我们众生解决我们生命的问题。那么,佛教的这种很重要的出发点,是我们今天的人也不能忘记的。如果你忘记这一点,很容易形成主义、教派的分化。从学佛的人来说,会形成他的思想,他嘴上说的和他的行动、他的内心以及他的生活脱节,分开了。所以,佛教的这一个特点,在佛教的术语里这样表达,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所有这些法,都是出于他的大悲心,这个大悲心是所有的出发点。用现代的语言讲就是人文关怀,就是他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他出于他最深刻的人文关怀来讲这些法。因此在佛经里面会把佛陀比喻为一个伟大的医生,他讲的法就是他开给我们的药方。然后我们按他的这个药方去吃药,就能把我们的烦恼的病治好。你看,这是一个很实用的 practical ,是一个实际操作层面的宗教。那么,在佛教里面有一些形而上的讨论,它也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根本出发点的。大家要想,这个世界除了佛教以外,众生也有很多,他们因为一些观念,迷失在一些观念的迷宫里面。对于这些迷失在观念迷宫里的人,佛陀也会走到那观念的迷宫里去,用观念的灯把他们的路照亮,让他们从里面走出来,这就是我们也能在一些佛经和论里面,看到佛陀用一些形而上的语言,和其他的宗教,和其他的信仰的人讨论一些问题。

前面我讲的是涉及到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来观察佛教的一些视角。今天上午我们讲佛教的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点要建立,我们叫“三皈依”。“三”是三宝,佛、法、僧。皈依其实就是信仰,但是,它不是一个政治层面的信仰,它是属于要解决我们生命的最根本的价值、意义,要在那个最根本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建立一个力量的源泉,一个支撑点。“依”,依就是依靠,依赖,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支撑点。注意,这个支撑点其实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存在着的,本来我们都存在着,也许我们把这个支撑点放在了别的方面,也许有的人把这个支撑点放在要有很多 RMB 。所以,对这样的人来说,我们也可以发明一个词“ RMB-ist ”,因为他觉得好像有很多的人民币,他就有一种归属感、有安全感、有力量。你们信吗?也许有的人会把他的这个支撑点放在他的容貌上。对他们来说,这个容貌是很重要的,不惜千金去趟韩国也很值得。还有很多的前面是一个杠,后面要加 ist 的,我就不展开说了。

那么,“皈依处”就是你要在心里找一个最深刻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我觉得它有一个什么特征呢?它的特征应该是,你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时候很多问题别人不能替,你发现了吗?我们前天晚上讨论我们跟父母的关系,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跟他很好,其实你跟他再好,他也是外在的。如果你发烧、头痛的时候,你妈妈抱着你的头,头还是会痛的,只是由于妈妈抱着你的头,你的心里出现了另外一种能量,把那个痛抵消了好多、忘记了好多,但是那个痛还是存在的。所以如同吃饭,如同睡觉,如同上厕所,如同生病的痛等等,有很多时候,别人不能替代你。在父母那一面也是一样的,子女不管多么孝,父母老的时候,他们生病,子女不能代替他们痛。本焕长老出家很多年以后,他妈妈生病去世了,去世之前很痛苦,老和尚守在妈妈的病床边,在自己的胳膊上点灯。我在想,老和尚也许想把他妈妈的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我不知道老和尚有没有这种力量。如果依照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关于生命的一些规律,比如说自己的业自己受来说,似乎不太可能转移。所以,你不管多么孝顺,你不能替父母去面对衰老,面对疾病的痛苦,还有,最终面对死亡来临的时候,他是恐惧还是什么,你没办法解决他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每个人都有份,别人不能替代的。现在我要讲的是“皈依处”、支撑点,支撑的那个点它是要在任何别人不能替代你,不能帮你的那个地方发生作用的,包括你们在学习中有很大的压力,父母对你非常理解、非常呵护,好像也不能减轻你的压力,我们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皈依处是说你的内心有一个力量的源泉,是在你自己的心里建立了,在你的自心上建立了以后,令别人不能代替的这一部分变得强大了,只有在这个地方变强大,你才有可能去帮助其他的人。

皈依处,是人生的一个问题,确实。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依赖。刚才我从我们生活的体验中讲了皈依处。下面我还想讲一下,皈依不是什么。皈依不是加入一个组织,注意,皈依不是加入佛教协会,不是加入柏林寺,不是。皈依也不是要在你们和寺院之间建立一个人身的从属关系。相当于说皈依了以后,就是柏林寺的人了,不是,没有那种从属关系。 You are free ,你是自由的。皈依也不是要在你们和我之间建立一个人身的隶属关系。就是说你们皈依了,就是明海的人,那我更有压力了,不是这个意思。皈依其实和拜师还不一样。坦白地讲,拜师是什么意思,我也没太搞明白。因为一个人一生可以有很多老师,你跟很多老师都可以学。好比说你现在想以这个师父或这个人为老师,你跟他之间达成一种默契,大概这就叫拜师。因为中国的文化重视礼仪,要拜。现在,学戏剧的人他们还要拜师。在佛门里面也许是要拜,表达一下,这是一个表达的方式。所以我想所谓的拜师,是说你跟一个师父学习,你愿意接受他的指导,达成一种默契,所以皈依也不是这个意思。不是。 NO !

还有,皈依并不是一种道德的标杆。什么叫道德的标杆呢?你们坐火车的时候,在上火车的地方,它有一个“ 1.2 ”还是“ 1.5 ”以下的免票标尺。皈依不是道德的标杆,意思是说,你必须要到 1.5 以上才可以,或者到 1.7 以上才可以,你必须要做到很好才可以,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在一个特别讲究诚信的社会,或者说人和人之间很缺诚信的地方,人们很有必要都来皈依一下,然后说我的道德是及格的,你相信我。但是,显然不行的。所以并不是说,你要做到很好,你要做到很完美,然后你就来皈依,不是这个意思。往往做得差的人更需要,更需要!还有一个误解是说,皈依要改变你们的生活方式,你们作为一个健康的人要有的生活方式,不是这个意思,不改变。有人问,皈依了是不是就不能谈恋爱了?没这个问题;不能结婚了?也没这个问题;皈依以后是不是就要吃素?没有。就是没有这些行为上的,让你必须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没有这个约束。所以,皈依它跟你的社会生活,担当你的各种责任,甚至跟你的各种身份不矛盾,你是一个学生,你要做一个更好的学生;如果你是一个母亲,你要做一个更好的母亲;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你应该做一个更好的老师。跟你的职业,你所做的工作都没有矛盾,你只需要做得更好。这是我想要澄清的。

或许你们要问,皈依究竟是什么?也许有的人会说,皈依是一个仪式,错了!其实这个仪式,严格地来说,它是一个表达的方式,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是可以不要的。皈依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刚才我讲的,你要在你的内心,建立一个强大的支撑点,使你能更好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学业的压力,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因为佛教由三大要素构成,就是“佛、法、僧”,所以,我们以这三个作为我们皈依的对象,叫皈依三宝。“佛”这个字是外来语,觉悟的人—— Buddha ,他的觉悟是圆满的,普遍的觉悟,我们叫“无上正等正觉”;“法”是他觉悟的真理、法则、规律,宇宙生命的规律。其实这个规律是客观的,有人讲没有人讲,它都是那样,不过,在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情上表述出来,好像它很具体;“僧”,也是一个外来语,就是“ Sangha ”——僧团,是出家受戒的和合众。“僧”这个字实际上是集体名词,不是指一个人。皈依僧,不是皈依明海,也不是皈依柏林寺的僧,这是一个误解。皈依僧的“僧”这个对象,包括释迦牟尼佛时代,包括现代,包括未来空间、时间,没有边际的僧团。是皈依这些人吗?不是。是皈依这些人在团队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法则,这个精神的法则来自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这个团队中,有些人生命已经完成了净化,叫圣贤僧,有些还在路上。我们三皈依的对象,僧,是整个的这个团队。我个人观察,现代社会下人们在自己的信仰行为中,很容易把他们心目中的僧变得很窄,变成某一个人,这其实是不对的。然后就具有排他性,就有封闭,说这是我的师父,那是你的,就有排他性。有时候,师父也会被你们弄晕的,反正换了我是会被弄晕的。因为有很多人说,“这是我的”,刚开始我还比较清醒,后来我也晕了。假如我心里也有“我的”,你们是“我的”徒弟,这不符合佛法的本意,僧是所有的僧众。也许你比较稳定地依止一位师父,跟他学,但首先这也是一种师生的关系,它也没有从属关系。这是讲三宝。

三宝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它是外在的。今天我们来谈论皈依“佛、法、僧”三宝,好像它是外在的——释迦牟尼佛,他讲的法,还有僧众。还有说现在释迦牟尼佛不在世界上,有佛像来代替他,有经书记载他讲的法,有出家人代表僧团,这是外在的,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它是理性的、道理的。外在的三宝,它里面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比如说,释迦牟尼佛现在还在世界上,他就在我们这个屋子里面站着,我们皈依他,比如说我们要皈依他,什么意思?是皈依这个身体吗?身躯吗?不是。其实是皈依他的生命中的品质,这种品质叫“五分法身”。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生命也是由这五个优秀的品质构成的。我们说要皈依他,指的是“五分法身”,而不是他的肉身,他的身躯。他的身躯也会跟我们一样,显现、示现出生、老、病、死,而他的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么,我们皈依的法是指经书吗?经书有文字,有汉语、有英文、有梵文、有巴利文。其实我们是要皈依经书里面阐述的义理,我们要接受的是那个义理。第三个皈依僧团,也不是要皈依一些人,而是要皈依他们体现出来的这种清净、解脱的精神法则。第三个层面的三宝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自性、自己心里,我们自心就有佛,自心就有法,自心就有僧。这一点,现在也许对我们来说,还很难体会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逐渐地去体会。

所以,学习佛法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刚开始佛离你很远,或者你觉得他很高;后来你觉得佛在你跟前,离你不太远,在你的生活中;再后来,你觉得佛就在你的心里。可以这样说:刚学佛,佛在天边;再学佛,佛在眼前;深入学,佛在心间。当他到你的心间的时候,那些外面的形象就不重要了。当他在天边,在眼前,你要有形,你要借助于一些形式来表达。这个是三皈依。

三皈依它其实是一个修行法门,它是在我们内心深深地建立这种力量、支撑点,在这以后,佛陀又建议我们在家人,在行为上要有一些规范,行为上的规范叫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古代,高僧们把这五条戒和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对比,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保持理性。所以,儒家的五常是我们作为一个人要遵循的基本道德伦理。佛教的五戒是作为在家的人,要遵循的基本的行为规范。不过,这五条行为规范当它作为戒提出来的时候,在释迦牟尼佛这里是允许我们一次就接受这五条,或者多次、逐渐地接受。你第一次接受四条或者接受三条、两条、一条都没关系。这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是可以逐步来的。如果你愿意接受某一条,师父问你能持否,你表达能持,那就是你接受了。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某一条,你就表示沉默。这五条的行为规范,我觉得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对家庭的稳定,对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幸福是具有根本的保障作用的。如果这五条大家都做不到的话,这个世界就会乱套,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人生也会混乱,会有很多烦恼、痛苦。

讲到戒,有的人会有误会。第一种误会是把戒理解为一种宗教的禁忌。就是说那件事不能做,做了会受到惩罚的。佛教的戒不是这个意思,没有任何人惩罚我们。它只是一个道德规范。第二种误解是,有的人认为,戒给我们带来束缚,给我们不自由。那天恒实长老曾讲到,戒给予我们自由,给予我们心灵的自由。有了心灵的自由,你的身体的自由才有意义,才有价值。就像一个人,如果犯了法,他跑到天涯海角,他的内心也有恐惧,怕警察来抓他,你说他自由吗?他的身体也许还是自由的,但是他的内心不自由了。一个人的内心坦荡,反躬自省无愧,没有后悔,没有惭愧,这样的人他的心灵是最自由的,他反问自心时是安乐的。你反问自己、反省自己,它是安乐的,是安稳的,那么它就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但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就像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往往我们并不知道哪些行为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什么。只有妈妈知道。妈妈说你不要玩火柴,你说你非要玩,你非要玩可能会带来火灾。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母亲,他建议说你不要做那件事,如果你做那件事的话,你的未来会很麻烦的。因为我们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未来,但是佛陀以他的智慧,他能看到我们生命的因果规律,所以提前就告诉我们,你要避免这些行为,你要遵循这些规范,你的现在和你的未来的幸福就有保证。所以我觉得,五戒不仅仅是学佛的人要重视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跟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以佛教徒的眼光去看中东的那些战争、厮杀,以佛教徒的眼光去看地球上的和平,我们觉得,只要我们没有停止杀生,和平就永远不会最终来临,和平只是战争之间的间歇。如果你要想世界达到最终的和平,一定要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人停止杀生,不杀生就会有和平。

我具体地解释一下这五条规范。第一条不杀生。不杀生首要的就是不杀人。这五条戒分成两部分,前面的四条叫性戒,性格的性,就是你不学佛、你不受戒的话,你犯了也是有错误的。第五条叫遮戒,就是这一条如果你犯了,你极有可能会犯前面的四条。前面的四条戒,我们的违犯又分成两类,我这是简单地说。在出家人里面它讲得更细。分成两类,一类我们叫根本犯,根本犯就是这条戒最彻底地犯,这个时候我们用一个词,叫破戒。在佛教里,比如说我是一个比丘,我这个身份不是由我这件衣服决定的,也不是因为我的光头决定的,而是我受的戒,我遵循戒律对我的要求去生活,决定了明海师父这个身份。那么,一个在家的人学佛,他作为一个在家的居士的身份是怎么决定的呢?不是说我是居士,而是由你的行为决定的,这个行为的规范就是五戒。比如说不杀生戒,杀了人是根本地犯,他就会失去他作为在家居士的身份。我也是一样,如果我根本地犯了杀生,杀人了,我穿袈裟也没用,我把头剃得很光也没用,我穿很得体的僧装也没用。我碰到世间的人,他们会问我:“师父,你们出家人分级别吗?是不是头上的点越多级别越高?”出家人不分级别,是平等的,但是也不是绝对不分。比如我跟恒实长老,他受戒四十年,我受戒二十三年,要分级别的话,他比我优先,因为他奉持佛戒的时间长过我。你说不分也不对,也要有序,这个叫长幼尊卑有序。在佛教里,序是按受戒的时间来定的,不是按别的,注意。当然,今天我们佛教面对的情况很多了,这是佛法,有时还有世间的、社会的。比如说像我是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假如开会我坐在中间,假设有的比丘他受戒的时间比我还长,那我们也只能遵循社会的原则,还是我坐在中间,虽然我心里很不安。所以,不杀生的根本犯就是杀人。杀人在佛教的戒律学里面有很严格的规定。其实研究一下戒律学是很有意思的,可惜你们是在家,有时候不能深入地看。

构成杀生需要五个条件,就是说这五个条件都是衡量这一个行为的标准。第一个是对象,比如说要构成根本犯,对象是人,有时候对象不是人是动物,那又不一样了,所以第一个元素是对象。第二个元素是你的内心对这个对象的认知。注意,比如说对象是人,我也知道他是人,这是我对他的认知。我的内心对对象的认知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确定的,他是人,确实。第二种是错误的,我以为不是人,我以为那是一个树桩,然后我朝那里射一支箭,结果发现是一个人,这是错误的判断。第三种是不定的,就是是人还是不是人,管他呢,放一支箭。那么,这种错误的程度就要轻过确定他是人但是还放箭的,当然,他要重过,要严重超过说我真的以为他不是人,以为是一个木桩。所以,判断杀生的第二个元素是你的心对这个对象的认知,这种认知又分三类。第三个元素是杀心,即动机,杀的动机。第四个元素是要用工具,第五个元素是结果,对方死亡了,但这个死亡不是脑死亡,是心脏停跳。这五个元素都具备了,就构成了杀生。那么,这五个元素有一个有问题,就不是根本地构成杀,根本地构成杀就是前面我讲的,你已经失去作为一个佛教徒的资格了,不仅仅是犯戒,甚至都触犯法律了。比如说动机,你们知道医生给病人做外科手术,他也有工具——手术刀,他也知道这是个人,这不是标本。知道这是个人,有工具,做了一会儿手术,这个人死了,算不算杀生呢?不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动机,他没有杀他的动机,他的动机是要帮助他。第四个元素就是要用方便,就是要用一个工具,比如说如果你很讨厌一个人,在学校里面讨厌你隔壁宿舍的同学,然后有一天你说希望他死,当你正这么想或这么说的时候,隔壁的那个同学真的倒下,假设死了,那么应不应该把你抓起来呢?不应该,因为你没有任何工具,你也没用刀,也没用枪,也没用药,没有用陷井,没有用任何工具,这不能算的。那么,这五个元素在佛教里都有清晰的解释。比如说人的定义,我讲给大家听,人的定义是什么?人的定义是在母亲的肚子里面受孕七天以后到他的心脏停跳,我注意看了,现在我们的法律,他们关于人的定义都没有这么清晰的。比如说,最近又通过一个《民法总则》,《民法总则》里它也涉及到法人,也涉及到自然人,比如说财产继承这些。人的定义在佛教里尤其清晰。

在这一条戒里面,有几种情况是大家要注意的。刚才我们讲到人的定义,你们就明白了,就是说人工流产是我们要避免的。但是在过去,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因为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里面,他有一个特殊的原则,这个原则如果用现代语言转述,就是说当佛规定的要求跟国家的法律政策有冲突的时候,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我所制者,他方禁”,所以就禁;“我所禁者,他方制”,就制,他方就是在别的国家。因为佛陀他制戒是在一个国家,如果到了其他的国家,佛陀制定的戒律与法律、法规冲突的话,就要依循那个国家的法律、法规。那么,我们讲避免人工流产,如果不是在国家计划生育范围内的就是要避免。第二个情况就是在医院里面实行安乐死,从佛教来说这是一种杀生。第三个情况就是自杀。自杀也是杀生,也有杀业的。很多人认为自杀就是一了百了,那是错误的,不可能一了百了。这种自杀的行为,它对你生命的未来还会有持续的影响。这是关于杀生这一条。

第二条是偷盗。偷盗也有一些构成的元素,我就不一一讲了。偷盗是说别人的财物,没有经过同意,你让它发生位置移动。当然,这个移动主要是说不是他的了,你们在院墙内把柏林寺的东西移动位置没关系。根本犯是说,财物的价值要达到司法来过问。如果说我偷了别人一块钱,我就失去比丘的资格了吗?没有。以我来说,我偷你的钱,偷到你去报案,公安部门会受理。不过现在有时候你的钱很多,他也不会受理,因为他们办案有成本。现在是多少钱,我不知道,我想怎么也得一千块钱以上,这就构成了偷盗的根本犯,如果是一个在家人,他就没有居士资格了;如果是一个出家人,他也就没有比丘的资格了。盗的方式有很多种:自己去盗、让别人拿,包括破坏、毁坏,有的东西你没有把它拿走,但是你把它毁坏了,毁坏到令别人不能用,这都算盗。今天,在网络时代,电脑上的黑客行为,或者盗取别人的账户密码信息,这些都属于偷盗。或者是署名权、著作权、专利,这些都是。还有说通过一种欺骗性的方式跟对方签下协议,这都是。盗的方式是有很多种的。那么,盗的对象除了财物也包括人,所以拐卖妇女儿童也算是偷盗。还有动物,比如说牛、马、羊。盗的对象也包括佛教的佛像、经书。但是佛像、经书怎么论价呢?在佛教徒心中也许它是无价的,那就用它的纸张的材料来论价。怎么论呢?如果你在美国偷是值一千块钱,在中国就值五百了,应该用哪一个算呢?要用美国的算。你在一个地方偷的东西,它的价值如果是在那个地方高,而拿到另外一个地方低,如果用低的算,你就不是根本犯,那还是要用高的算。如果是我们五个人合谋,派其中一个人去偷了,比如说一千块钱,足够司法过问,那我们五个人一均摊不就只有两百了吗?不然,五个人都是按一千算。还有很多,我都不展开了。就是说戒律里面,关于所有这些细节都有讨论过。它不是一个在法律层面上说怎么给你量刑,它涉及到什么呢?涉及到业,业力的评估,是重还是轻,那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所以,严格地来说,以佛教徒来讲,我们在路上碰到有贵重的财物,最好是不捡,你也可以捡了以后把它交给警察或者交给什么部门。如果你在路上捡到,你说人家丢了、人家扔掉了不要了,不一定呀,他的内心并没有舍掉它。只要他的内心没有舍掉它,你拿回家,就构成偷盗了。假如说你自己丢了一个很值钱的东西,可能别人捡走了,那么,修行人通常会选择在内心把它舍去,令捡到的人不犯偷盗。这是一个慈悲。如果你内心不舍去,内心说我的东西我还要找到它,那么,那个把它拿走的人,他就构成了业。所以这里不涉及到法律,也不涉及到警察,它涉及到业,业上他就构成了偷盗了。这里面有很多这样的细节,属于偷盗的细节问题。如果有的人说一千块钱达到了司法过问,我把一千块钱分成五次偷呢?这是这样来分析的,这五次如果你的心是在一个策划下,那你还是够一千的。如果你偷了两百,确实不想再偷了,过了几分钟又确实冒出想偷的念头,五次都是这样,那还是可以分开算。所以戒律学是很有意思的,它有考虑到你的心,考虑到你的心态。

第三个问题,邪淫。邪淫的定义很难说,它分两种。第一种是和没有婚配关系的人发生性关系,这叫邪淫。如果有婚配关系的人,在不正当的时刻,比如说妇女的怀孕期,或者她的例假的时间,这些也是邪淫,也是要避免的。有的人问谈恋爱,拥抱、接吻,算吗?到目前为止,我自己看到的经论里是不算的。所以,如果你接受这一条戒律,你们谈恋爱并不受影响。有的人说,如果我们没有结婚就在一起住,算吗?我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很多,他们说这个叫事实婚姻,还有的人说叫试婚,试验的“试”。这不太符合这条戒的要求,所以要避免。

第四,不妄语这一条戒,它的最根本地犯,最严重的是说在修行上不诚实。没有神通说自己有神通,没有开悟说自己开悟,造成误导别人,这叫大妄语。所以像法轮功李洪志,他说他比佛要高明,这样轻易地讲大妄语。有时候有人会跟我叹息,说现在这个社会怎么会有很多人信邪魔外道,反而正信的佛法、正道没有人信,什么原因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些邪魔外道的人,他的嘴巴是没有约束的,因为他是大妄语,他可以随便说,随便开支票,你听我的我让你很快开悟,或者给你肚子里安一个什么,然后能往生到西方等等。他随意地可以开支票、许诺,就有点像踢足球,我们都是用脚,人家用手抱着跑,那你肯定没有他快。所以也有人叹息,众生信骗不信劝,骗的反而信的人多。对,那个足球他抱着跑,所在大家鼓掌说“真快”。这是大妄语。小妄语是生活里面骗人、欺骗,为财、为名骗。即使是财物诈骗,在佛教里讲还是小妄语,最大的妄语是如李洪志这种邪教。邪教都是大妄语,全部都是大妄语,这是最严重的。在世间的法律里面,财物的诈骗会根据财物的价值论罪,当然这里面有妄语和偷盗同时发生。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为了方便说善意的谎言,这个不算妄语,不算犯戒。但是善意的谎言,也要有节制地说,不要经常说,说久了你会变成习惯。比如说你的朋友病很重,你跟他说你不重,你是善意,你帮助他,对他没有损害。要把不妄语戒持好,需要一点智慧。比如有一个出家人在山里打坐,有一只鹿从他跟前跑过去了,后来一个猎人追过来问:“师父,你看到一头鹿了吗?”你们说这个师父应该怎么回答?如果他说我没看到,那不是打妄语嘛。你们说那是善意的谎言,但是很严谨的修行人,他会觉得“善意的谎言”对鹿是善意的,对猎人不善意,所以说没看到还不是善意的谎言。如果他说我看到了,猎人跟着问往哪里跑了,他就会很被动。如果他说他看到了,必然会对那头鹿有伤害。所以他是这样说的:“喔!哎呀,你很累呀,快来歇会儿,你是哪里人啊?”或者说:“哎哟,这个山里今天景色很好,你注意到山里有很多鸟了吗?”他要转移话题。所以他不必要打妄语,他可以转移话题。

不妄语这条戒,你在生活中去认真地持,你的心会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真实、真诚、无妄。这个无妄的心,它是有光明的,晚上走路不害怕。岁数大了,生病要死了也不怕,心里是一团光明。我们的心只要有妄,它就会有黑暗;有黑暗,你就会被那个黑暗笼罩,给你带来烦恼。所以,不妄语是我们大家都要修行的,我们的社会也要提倡的。提倡诚信,建立我们社会的诚信,提高我们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对自己讲的话一定要反过来听,不要随意地承诺,不要信口开河,不要随便说,说出去一定做到。所以,我的师父在生前经常跟我们讲,要“言其所行”、“行其所言”。这两句话要做起来,真的很难。不妄语这条戒,如果你们有文学爱好,写诗,你们甚至都要把它落实到你们的文学创作中,在那里也不妄语。如果你们说,写诗要是不妄语,那诗就没有什么可读的价值了。不然,不然,不是那样,不是那样。我记得我在五台山的时候,有一次写了一首诗。其中第三句的意思是说,我要把蒲团坐破,我也要明白自己,就是这个意思。蒲团坐破,这写出来感觉挺好,可是后来我发现不对,好像我坐破了几个蒲团,或者好像我还没到那个境界,会给人一个误导。古代有禅师是把蒲团坐破过,后来我就把它改了。要修这个不妄语,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

第五条是不饮酒。不饮酒就是酒精的,麻醉的,还有毒品,不要饮用,不要食用。当然,炒菜放的料酒,那个没关系,因为它放进去会蒸发掉。或者有一种情况,你生病了,不得不用酒去治,也没关系。酒,它会伤害我们的理智,理智受伤以后犯更多的错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很理性、少犯错误的人,可以持不饮酒戒。但是不饮酒戒,也许有的人在很多场合很难持。假如你受了这条戒,当你感觉这个场合你有可能要犯的时候,在你喝酒之前,你可以把这条戒舍掉,你只需要跟一个人说——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听懂你的话的人,说你不再持这条戒,你再喝就没有犯戒的问题。这个是很灵活的,戒律有很多灵活的地方。

关于三皈五戒,我想解释这么多。我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就我所讲的内容提问、探讨。

营员 1 :阿弥陀佛!师父慈悲!有的师兄想了解一下,第五条不饮酒戒,关于抽烟,抽烟和它是不是有关系?

大和尚:毫无疑问,抽烟并没有犯戒,为什么?因为佛并没有说不许抽烟。所以,戒是很具体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佛没有讲不许抽烟,显然抽烟就没有犯戒。但是,抽烟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我通常把抽烟叫人造雾霾、 PM2. 5,我们知道,在北京,如果你在某些场合抽烟,不犯戒,但是犯法,有些公共场合不许抽烟。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抽吗?

营员:不抽。

大和尚:不抽是吧,不抽就好。不犯戒。

营员 2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请教您一个问题,现在医院对怀孕以后的检查特别及时,基本上是一个月一次。比如说妻子怀孕五个月,检查说胎儿有先天性的疾病,比如说脑瘫,比如说心脏病。这个时候医院就要给做引产,通过一些方式做引产。我想问一下,如果这个时候做引产算不算杀生?

大和尚:我不知道医院在这方面的规定,也不清楚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没有规定。但是我知道,有的医院会把决定权交给这个父母,让这个父母来决定,因此有的父母他愿意来接受。即使说有问题,有的父母他也认了。这个是我看到的。所以,从我所看到的资料来看,这个决定权好像不在国家。你知道吗?国家有这种立法或规定吗?

营员:没有。只是说医生会建议。

大和尚:所以说还是把决定权给父母了。你们千万不要想着在佛教这里去找一些答案,比如一些具体事怎么做。有的居士也会来找师父,询问好多具体事。他来问我:怀孕了,这个小孩不想要,想流产,可以吗,师父?这个决定权在自己。但是学佛法的人,他跟别人不一样在哪里呢?就是说他对自己的这个行为有更全面的了解,这个行为对自己未来生命会有什么影响,他有更全面的了解。他会根据他自己的人生观,根据他自己的心量做出一个决断。如果他有一种担当精神,这个小孩子即便是残疾,也认了,这就是一种决断。这种决断,我觉得是智慧的决断,为什么?他把麻烦放在现在来承受。如果说他去做流产的话,等于是把现在的麻烦推到了未来。依佛法是这样的,推到了未来。如果他只是简单地推到了未来,未来还是这样的麻烦,似乎也无妨。只是怕他推到未来的时候,这个麻烦会加利息,和银行存款一样,会利滚利,会变得更麻烦。所以,如果是他来问我,我建议他把麻烦拿到现在来承受,而且,现在来承受未必是坏事。

营员 3 :师父慈悲!我想问一下,如果我皈依了,但是我没有受五戒,或者说过了很长时间以后,这个五戒我还没有受全,只受了其中的几条。这样的话,算不算不虔诚或者不认真、不好啊?

大和尚:有谁规范过虔诚和不虔诚的标准吗?有量化的标准吗?

营员:因为你既然皈依了,你就应该遵守戒律的,但你总是没有遵守完,或者遵守得不好,这算不算是对这个信仰或者对这个事情的不认真的态度呢?

大和尚:你自己觉得呢?

营员:我自己觉得是不认真的。

大和尚:那就不需要问我了。

营员:但是我又想,如果你有这个信仰,它会指引你向好的方向走,虽然我没有完全地遵守,但是我觉得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又想去信仰它,但是我又不能完全地遵守,似乎又觉得有一点点对自己的责问。

大和尚:你大大地好过一点都不遵守的人。但是每个人,包括我在内,我们都是一点点地做,都不可能一步就做到位。想一步做到位,也是一种贪心。从实际出发,因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或者是自身的一些考虑、局限,暂时还做不到,这是对的,不要一步到位。你想第一碗饭就吃饱,那是不可能的。

营员:所以说在修行过程中,不能完全地按照这个戒律完成,也是可以原谅的。

大和尚:对呀,不要教条。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可以分步,容许我们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他一步就全接受,是不是都能做到呢?也不一定。还不如你这样,很诚实地一步一步地接受目标,你的每一步都是有含金量的。

营员 4 :顶礼大和尚!想请教一下大和尚,我看《虚云老和尚年谱》,他为比丘授具足戒的时候,会有一个戒体,如果他发了菩提心的话。菩萨戒发了菩提心也有。那么,居士五戒有没有戒体呢?如果犯戒或者舍戒,对这个戒体会不会造成破坏?如果再想恢复这个戒体,是不是应该再请师父尊证,再受一次戒呢?

大和尚:五戒也有戒体,五戒的戒体从师父这里来。然后破戒,戒体就失去;犯戒,戒体受染污,如同衣服脏了一样。破戒是这个衣服破了,破到不能穿了等等。在戒律自身的系统内,最严重的根本犯,刚才我也讲了那些条件。超出于戒学的范围,所有,不管你犯多大的错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清净,忏悔清净。在佛教这里,都是可以被彻底净化的。

营员:还想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个戒体对我们的意义。

大和尚:戒体是一种力量。你问得有点专业了,太专业了。下来再跟你说,好吧?

营员:还有,舍戒的话,如果我舍完这个戒,是不是也会对我的戒体造成伤害?或者说如果我和大家喝酒,跟一个人说明舍戒。但是,我对这个戒条是认可的,只是当时的情况好像不允许我持得很好。如果我要再恢复的话,是不是还要请师父再尊证?

大和尚:对,可以的,你研究得好深。

营员 5 :阿弥陀佛!顶礼大和尚!我想请问一下,破戒与犯戒的区别在哪里?

大和尚:破就是我说的根本犯。你现在在大学里吗?

营员:我在大学里。

大和尚:比如说,破戒就相当于校长签字把你开除学籍。犯戒是警告、记过、记大过。

营员:谢谢师父。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我们受了五戒要不要搭这个缦衣?

大和尚:可以。

营员:谢谢师父!

营员 6 :阿弥陀佛!师父慈悲!我想问一下关于饮酒戒的问题。如果我喝了,但是我没有喝多,这算是犯戒吗?

大和尚:饮酒戒是这样,如果你受了饮酒戒,这个酒、这个食物或者这个饮料过了你的咽喉,过了咽喉就算犯。咽喉以上,在嘴里面还不算,你把它吐出来还不算,只要你过了咽喉下去就犯了。所以说你没有罪,但是你喝下去了就算犯。刚才我建议,在喝以前,你把它舍掉就不算犯。

营员:也就是说饮酒戒这条戒律,只要你喝下酒去之后,这条戒你就要再重新受。

营员 7 :师父好!我想请问一下,受了戒之后犯杀、盗、淫、妄、酒,跟不受戒犯杀、盗、淫、妄、酒,这个业是不是不一样?

大和尚:好,回答完这个问题,我们就进行下面的仪式。所谓的受戒的意思是我们向释迦牟尼佛的承诺,所以我们不做这件事,它有遵循社会上的法律,有遵循社会上的伦理道德的意义。普通的人,如果没有受戒的人,他遵循这一条,他就有这个意义。但是,受了戒的人就增加了一个意义,他有遵循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遵循佛陀的教导,有这么一层意义。刚才是讲正面的,反过来违犯,就不仅仅是违犯了社会上的法律、伦理道德,而且也违反了你对佛陀的承诺,所以它又增加了一个负面意义。收益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压力和责任成正比,收益和风险成正比,如果你把它当戒来遵守,它增加了一层意义,刚才我讲了。你违犯,当然也增加了一层负面的意义。

好,我们就不再讨论了。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教。我说了这些以后,你们就可以自由地选择,要不要接受三皈依,要不要接受五戒。如果要接受,就可以留在里面。我们下面有个简单的仪式。(仪式略)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