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主持人对我也不是特别地了解,介绍的时候有些细节讲得不大准确。因为我研究历史,咱们就把历史讲清楚。 1995 年到 2001 年,跟着 王雷泉 教授先后读硕士、博士研究生, 2001 年获得博士学位, 2005 年 2 月到 2007 年 9 月,在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跟 陈兵 教授做博士后研究。这样就准确了。所以人还没死,就成野史了,这样不好。
言归正传。今天是第一讲,海和尚亲自坐镇,我备受鼓舞,信心十足。从这个题目来说,它包含的内容极其广大,我虽学佛二十余年,且有这样一个学历,也未必能讲得好。但是,这是海和尚的命题作文,无论如何都要交出答卷。
佛法极其广大。我们笼统地讲,世间的一切善法都可以称为佛法。所以,佛法,不仅包括佛所说的法界真理,还包括人类所获得的认识方面的成就,包括在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我们称之为善法的道德规范,都属于佛法的范畴。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佛法就是指佛陀当年面对当机的众生,所说的三百余会,后来结集而成的三藏,这就是佛陀的言教,也是后来佛法在世间流传的一个总根源。所以,海和尚让我讲《佛法概要》,我想用意极深,那就是要探究这样一个源头。
我们知道,佛法传到现在已经有 3000 年的历史了。源,可以说极其久远,流,也足够长,而且随着时空的转换,在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不同的人群接受佛法,各有不同的理解、诠释,修行方式也在不断地调整,以至于形成各种不同的传承,不同的传承之间有时候差距还非常大。如果说要共认这样一个源头,那就是释迦牟尼佛说法是我们一切传承的总根源,我们依然有可能在各个传承之间找到我们共同交流的平台。不然的话,不同的传承之间要打架的,比如南传、藏传、汉传,这不同的传承之间差距非常大,可能会酿成不必要的纠纷。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回归佛陀,重新去追溯正法的总根源,对于佛法的复兴意义极其重大。所以,海和尚让我讲这个题目,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尤其是面对在座的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我想,回溯人类文明史上最有智慧的佛法文明的总源头、总根源,对于人类文明的未来无疑就更有意义了。这是先要向大家交代的几句。
为什么我要说这么多话呢?我们知道,人类文明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有好多文明不幸都消失了,有一些文明延续到了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古印度文明,大概在公元前 4000 年以前,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后来也灭绝了。我们现在讲的佛法文明,是在距今 3000 年前左右兴起的。佛法文明在印度,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印度社会对佛教这样一个特殊文明的排斥,同时,我们佛法教团内部也出现了问题,笼统地讲就是世俗人的共业,对试图要拯救他们出六道轮回的出世间文明的排斥,导致了 13 世纪时佛法在印度走向衰落。加上后来伊斯兰教的入侵,在这种双重的打击之下,佛法在印度就灭绝了。所以,既然是言教,它就有可能消失。
令人庆幸的是佛法传到了其他地方,尤其是传到了文化土壤非常深厚的中国,古印度人称作震旦或者支那的地方。佛陀在《大般若经》的《东北方品》里提到,以般若经为代表的大乘佛法,它辗转传到了相当于恒河地区的东北方,东北方的善男子、善女人跟佛法的因缘极深,在东北方般若经流行。所以,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人学习、消化吸收、融会创新并发扬光大,建立了大家都知道的大乘八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乘教化区域,大乘佛法在这个独特的地方,繁荣了数百年乃至于上千年。在印度,当佛法灭绝的时候,在我们中国,佛法依然繁荣。 13 世纪初,中国正处于南宋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间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法难。尤其是最近的这一次法难,在座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我们因为虚长几岁,还知道些情况。在 1980 年,我们的汉传佛教正式恢复之前,从 6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差不多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在这个大乘佛法的第二故乡,是没有佛法、没有三宝的。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 1980 年中国佛教协会恢复以后,三宝又出现了。现在看来,随着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巨变,初步解决了贫穷的问题,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不知道饥饿为何物,我们小时候多少还是挨过饿的。在这样一个相对富足的时代,人的精神饥渴空前强烈。但是,由于从清末、民国以来,整个民族走向衰落,文化也遭到了长达上百年的破坏,此时,我们所面对的精神世界,几乎是一片沙漠。历史上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整个人类社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空前地严峻。四十多年前,当年创价协会的会长 池田大作 先生,曾经采访过英国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这两位高人、文化巨匠,在谈到未来,尤其是 21 世纪人类所要面对的种种社会问题时, 汤因比 教授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向。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明已经出现了太多的问题。 汤因比 教授说, 21 世纪人类所面临的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要从东方的两种文化资源里寻找解决的办法,一是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文明,还有一个是大乘佛法。也就是说,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环境问题到种族问题到宗教冲突,到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工业化、信息化,人们追求外部世界的光怪陆离以致于内心被掏空而带来的精神问题,都可以从中探求到解决方案。那么,如何让精神重新充实?如何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冲突得以消弭? 汤因比 教授认为是儒家,尤其是孔孟之道。我们这里讲的儒家还不是指宋代以后的儒家,是指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同时,他又讲到大乘佛法。我想,大乘佛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智慧,由佛陀亲口宣说的法界智慧,他对人类的启迪,即使是 3000 年、 5000 年以后,人们还会不断地发现,我们面对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还要从他老人家所说的言教里面去寻求解决的方案。 汤因比 教授真是慧眼独具!
这样,大家就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事实上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也许再过十年,坐车就不需要司机了,因为谷歌和中国的百度都在研究无人驾驶技术;也许再过十年,我们用的通讯设备就不是这样子了。除了以科技为引领所带来的外部生活世界的巨大变化之外,我们的精神世界可能也会发生一次革命。如果不发生革命,我们的人类文明恐怕是没有前途的。因为按照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这种生存和发展模式,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是承受不了的。尤其是我们中国十几亿人口,要过上像美国那种高耗能的生活、所谓文明的生活,地球是受不了的。所以,必须有一种新的科技,乃至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精神成长方式,也可以笼统地讲,就是人类要进入一个新文明的阶段。那么,这个新文明如何创建,我想, 汤因比 教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方向。中国近些年来出现“国学热”,搞儒学的很多,也有一些寺院、一些法师去搞《弟子规》、去传播。但是,《弟子规》代表的并不是以孔、孟这两个老先生所讲述的先秦儒家具有革命性内容的儒家思想。
佛教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中国佛教的历史也有两千年以上,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汉传佛教的八宗,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有的甚至百十年就结束了,像禅宗、净土宗、天台宗法运稍微长一些,是一千多年,现在也遇到了一个如何焕发青春的问题。在这样的局面下,可以说,我们的汉传佛教以至整个佛法都进入了一个“春秋时代”。大量不学佛的人或者说不了解佛法的人,他们要了解汉传佛教两千年的传统,或者整个佛教三千年的传统,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直接从根源入手。这就有点像佛法初传中国时,从经典的翻译、讲解开始。由于有这次离我们只有几十年的法难,它几乎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史画上了一个句号。大家也知道,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后工业时代,而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与农业文明并行,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的八大宗派、各代的祖师们以及学法的信众们,他们的生活方式、知识背景、价值观念跟现在都不一样。基于历史经验,要想复兴佛法,恐怕还是要从源头上做起,就像最初佛法传来时一样。所以,我们不仅要回到佛陀,而且要有回到佛陀的切实措施。比如说我们河北佛学院,有大众阅藏中心、大众阅藏网,有以柏林禅寺为平台、以河北佛学院为具体承办单位发起的大众阅藏运动。这场运动,如果喊口号,就是回到佛陀、追随佛陀的脚步。如果讲宗旨,就是正本清源,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佛法传承系统。传承的源头是佛陀,依据的经典主要是汉译的非常完整的《大藏经》。
如果说佛法代表的是一种最高智慧的文明,那么,它首先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它为解决我们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答案、解决的方案,或者是间接的启迪。佛法的文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因此,我先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佛陀证道以后,初转法轮,收了五个弟子。这个故事的主角马胜比丘就是最初的五比丘之一。马胜比丘也译作马师,梵文叫 Asajji ,他跟着佛陀出家不久,有一次自己搭衣托钵到王舍城乞食,路上被一个人盯上了,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佛陀座下数以千计的罗汉比丘里面,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当时,舍利弗是一位年轻学者,他求道之心很强烈,正在一个外道的门下学习外道的修行技术。这个外道有 250 个弟子,舍利弗学得最好,便成为了 250 个弟子的上首。舍利弗看到马胜比丘托钵的时候,文献里讲是“威仪庠序,顾若牛王”——文明出现了。我们看这个比丘托钵走路的姿态,“威仪庠序”,就是安详,是说他走路时,步子不会乱。我们知道,出家人走路,实际上是有要求的,不能快不能慢,匀速,徐徐而行。像我现在说话的节奏有点快,有点抑扬顿挫了,按照戒律要求,可能还不够好。走路本身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所以我们走路,一般不要跑,跑的话就会出问题。他“威仪庠序,顾若牛王”。什么叫“顾若牛王”?在座的如果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就无法体会这四个字。我们知道,过去农村里面的耕牛,肥壮高大,牛走路的时候“窟通、窟通”;它要转弯的时候,因为身躯巨大,也不会转得很快;而且,牛脖子很粗,牛头也很大,它要转头的时候,也不会像我们这样转来转去的,它比较缓慢,所以,“顾若牛王”是说,他转弯也好,或者左右视也好,看起来都很淡定,很有威仪。所以,马胜比丘这样一个威仪就让舍利弗肃然起敬,以为他修行很好,就想拜他为师,或者说想了解他修的是什么法、他的老师是谁。
当然,舍利弗没有立即打扰他,而是一路尾随,等到马胜比丘乞食回到住处,吃完了饭,事情都了结了,才再走上前去施礼询问。马胜比丘就跟舍利弗说,我跟着佛陀出家时间不长,你要让我说佛陀说了什么法,我也说不上、我也说不好。佛陀他老人家经常讲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不同的文献翻译不一样,意思都是差不多的。他说,“诸法因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灭亦然,是大沙门说。”大沙门就是指释迦牟尼佛。舍利弗一听这四句话,当下就得法眼净。“得法眼净”,用现在的话怎么解释呢?好比当下就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的转变,三观就转变了。我们讲“毁三观”,他就把原来的三观都毁掉了,然后建立了一种新的三观。这样的话,舍利弗就用佛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了,这就是法眼净。当然,他也知道这是最好的法,也要去向释迦牟尼佛学法。
后来,舍利弗找到自己儿时的一个玩伴、好朋友目犍连。因为他们当年有约,谁先得到正法,都要告诉对方,大家一起去学。舍利弗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目犍连。目犍连有两百五十个弟子,舍利弗也把他老师的两百五十个弟子“拐跑”了,他们就各带了两百五十个弟子到佛陀那里,拜佛陀为师。佛陀老远就看到了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就跟弟子们说,“汝等当知,此二人等,于我法中,出家学道,于声闻中神通智慧最为第一。”佛陀说,马上要走到我们这里来的那两个领头人,将来在我法中出家,一个是神通第一,一个是智慧第一。你看,佛陀就是高人呀!他一见就知道。这是第一个故事。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年轻的马胜比丘,出家时间不长,也只记得佛陀经常讲的“诸法因缘生”这样的道理,但是,由于他们跟着老师学,由释迦牟尼佛垂范,所以,整个僧团过的生活是非常文明的,无论是个人的走路、说话,以及修学的内容,佛陀以及他的圣弟子们所过的生活,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代表着最高的文明。
下面再举一个反例。如果说马胜比丘威严庄重是学得比较好的代表,那么,在佛陀的僧团里面也有比较调皮的、不爱学习的、戒律守得不好的典型。其中,有六个比丘,他们经常在一起玩,一起干些不如法的事情,佛陀因为这几个人、干了这些事而制戒,形成了制戒的因缘。这六个人就称为“六群比丘”。话说时间又过了一百年,佛陀圆寂以后,从摩诃迦叶开始,一代一代祖师传到第五代优婆鞠多的时候,优婆鞠多证得了罗汉果,虽然一生度人无数,但他感觉到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够亲见佛陀,一睹佛陀的风采,也不知道佛陀当年的圣弟子们威仪如何。他打听到有一位老比丘尼一百二十岁了,见过佛陀,听过佛陀说法,佛陀还帮助她找到了丢在草丛里面的一枚金钗,后来她就出家了。优婆鞠多打听到以后,就想到这位老比丘尼之处询问佛陀以及佛陀圣弟子们当年的情况。于是,优婆鞠多就去了,一进门就要张口询问。这位老比丘尼让他先到门后面看一下。优婆鞠多近前一看,发现门后面放了一碗油。老比丘尼就问他,油有没有洒到地上?优婆鞠多说,洒了几滴。然后,两个人坐下来,优婆鞠多就问他想知道的事情。老比丘尼说,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六群比丘“最为粗暴”。但是,我出家以后,六群比丘到我的房间里面来,我也把这个油放在门后面,人家从来就没有弄洒过一滴。大家想想,百年之后的罗汉——优婆鞠多,他在守戒方面,比如说动作的轻柔舒缓、匀速方面,尚不如当年守戒最不好的六群比丘。可想而知,佛陀去世以后,由于我们众生的恶业增长,在守戒的方面就不好比了,更不用说依教奉行、修道证果了。佛经里面讲,包括这位老比丘尼跟优婆鞠多也讲,你不要惭愧,佛陀去世以后,众生的善根一天不如一天。所以,佛陀涅槃之后的第二天出家的比丘,他的善根就不如佛陀涅槃当日的、佛陀还没去世的时候出家的比丘。
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佛法在流传的过程中会走向衰败,因为修道证果的人越来越少,众生恶业越来越重,修道越来越难。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消极,因为佛法在世间流传有上万年的历史,按照流行的说法“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有一万两千年的历史。如果按照《善见律毗婆沙》的说法是一万年,它分前五千年和后五千年。前五千年里面,每隔一千年,修道人的证果,证得的最高果位要下降一个档次。第一个千年不仅能证得罗汉果,而且,三明六通具足;第二个千年还是可以证得罗汉果,但是,三明六通不具足;第三个千年可以证得三果,第四个千年可以证得二果,第五个千年可以证得初果,后面五千年不能证得圣果。我前面已经讲了,佛法到现在至少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了,今年(注: 2016 年)是佛历 2560 年,还在第三个千年里面。如果超过三千年,顶多就是第四个千年刚开始,也就是说,按照《善见律毗婆沙》的说法,我们今生依教奉行,证得三果或者证得二果是可能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丧失信心。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讲,菩萨从来就不说有末法,因为菩萨的眼中没有末法。菩萨用般若智来观察世间,只要有度众生的机会他就度众生,如果不能说佛法,他变成猫、变成狗,也可以利益众生;变成山河大地的任何物质形态,也可以度众生。所以,菩萨眼中无末法,大乘菩萨不执著于正、像、末的说法,只有二乘和凡夫才会对正法、像法和末法的说法执著不舍。
从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佛法文明在当时的情况。佛法的文明不仅要靠佛陀口说,而且,要靠佛陀的身先士卒和率先垂范,圣弟子们也要现身作证。当然,我们现在出家的师父也要努力。但是,当这样一个圣者频频出世的时代离我们比较遥远以后,便需要从经典里面找到精华的部分,把它激活,变成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情,难度极其巨大,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努力,但是,每个人都有很大的业力限制。
刚才已经大概解释了“什么是佛法”。但是,要从一个非常总括的角度,在很短时间内把佛法说清楚,还是不容易的。我想来想去,还是按照当年龙树菩萨所概括的来解释,我们讲的佛法,首先是指佛陀所说的言教。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把佛法概括为“五乘”,即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一直到近现代,包括太虚大师也在强调五乘佛法。龙树菩萨是从高到低排列这五乘的。第一层是佛乘,第二层是辟支佛乘,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缘觉,缘觉佛乘或者独觉佛乘,这里叫辟支佛乘;第三层是声闻乘,即修道证果证得罗汉果的佛法;第四层是天乘,是讲广行十善业能够生天,能够生到包括六欲天乃至于色界、无色界天;第五乘是人乘。
这五个层次的佛法,它的内容不一样。如果从低到高来排列,要先讲人乘。北宋时期,儒家文化重新占据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佛教不再像盛唐时期那样鼎盛,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打压,佛教的生存条件相对来说变得比较差了。那怎么办呢?契嵩禅师就拿人乘的佛法里讲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对起来,以求赢得儒家人士对佛教的好感,从而允许佛教能够在宋代那样一个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面传播,这就叫儒佛会通。这是和那个时代的佛教处境有关,这是第一层人乘。我们如果要受三皈,最好也受五戒。去年,海和尚让我讲五戒,五戒是善法的基础,也是最集中的体现。严持五戒,至少从我们佛法的角度讲,可以保住人身。要知道人堕落容易,求上进比较难,保住人身并不那么容易。第二层天乘,主要行十善法,行十善法死后能够生天。第三层是声闻乘,主要是学四谛,也学十二因缘,修道证果。我们简单地讲就是证得的是罗汉果,分四种八个层次,叫四向四果。再详细展开,有所谓三乘四圣。如果按照一个比较微细的标准去区分,还可以分作更多的层次。第四个层次就是缘觉乘,那就是深明十二因缘,证得辟支佛果。最后一个佛乘,有的文献里面把它称为菩萨乘,根据龙树菩萨的说法,我们就说是佛乘,实际上它包含了菩萨乘。我们讲菩萨乘是强调因地,讲佛乘是强调佛果,就是乘六度之法,行六度万行,福慧资粮圆满,而最终得以成佛。这是关于教的方面,分这样五个层次。在《大藏经》里面,佛所说的三藏,五乘佛法都是有的。所以,大众阅藏就是在大众中普及佛法的三藏,事实上就是普及佛法的常识,让大家知道佛所说的法无所不包,甚至是各种各样的需要都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不同的经典,根据佛所说的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佛所说的教法、言教,它会诠显或深或浅的真理,也可以叫义理。我们经常讲“依义不依语”,前面讲的言教是“语”,语记录下来就成为文本,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经。无论是文字还是语言,佛陀当然要诠释法界的真理。这个真理有层次,不是说真理本身有层次,而是因为人的接受能力有层次,所以,佛根据不同的人要说深浅各不相同的道理。理,我们简单地讲可以分成这么几个层次:第一种就是讲一实谛。法界真理只有一个,就像教科书里面讲的,某种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佛所说的法界真理,是放之法界而普遍皆准的,没有例外,没有一法可以逃出法界真理的诠释范围,这就是一实谛。诠释诸法实相之理的语言系统,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教,它背后的真理就称作一实谛或者真谛、真理,佛经里面也常出现真谛、真理等词汇。在日常语言里面经常用到真谛、真理等词汇,我们知道,汉语的很多词汇都是从佛教的经典里面来的。 梁启超 先生当年研究佛教经典和我们汉语言之间的关系时,他就说,佛教的大量名词术语数以万计,充实到我们的汉语言里面,甚至成为日常语言。所以,我们的文化基因和语言本身包含着大量的佛法信息。这也就是佛法为什么在中断了以后还能够接上,因为即使经典被烧掉了,三宝表面上看没有了,但是,语言不能断绝,革命再彻底不能把语言革掉。只要语言还在,只要汉语还在,只要汉人还在,那我们的汉文化就在,汉传佛教的传统就在!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汉文《大藏经》还在。这样,我们依然能够根据众生的需要,去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通过什么来激活呢?最直接的就是阅读《大藏经》。
如果一开始就说一实谛、真谛、圣义谛,一般的人不一定接受。首先,根据他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他感情上可能有排斥,或者当他放弃原有的价值体系时,他会有恐惧。我们知道,人对未知的领域常怀恐惧,如果知道了就不恐惧。所以,跟俗世之人还要讲俗谛,先要稳住他,跟他讲,你的价值观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你的认识还是包含真理的,只是还不够。你的价值观需要提升,你的认识需要扩展和提高,这样大家就容易接受了。然后,由俗谛慢慢地导入真谛,就像经济上讲的“软着陆”一样。这是讲二谛。
汉传佛教的一个著名的宗派天台宗讲,如果要把真理讲圆融了、讲透彻了,那最好要讲三谛。三谛就是空、假、中三谛。空谛就相当于前面讲的二谛里面的真谛,假谛就相当于俗谛,中谛就是讲中道的真理,讲这种能够破除无明的智慧,破除我们彻底认识法界的障碍的智慧,这叫中谛。在天台宗教说的体系里面,三谛虽然是分开说,但又讲这三谛实是一谛,一谛归于无谛。既然无谛,当说三谛的时候,三谛肯定是圆融的,就是即一说三,即三说一,其实即三即一,又无三一。因为无谛嘛。所以,当说空谛的时候,天台宗认为假谛和中谛就包括在里面了;讲假谛也是一样,空谛和中谛也包括在里面了;讲中谛的时候,假谛和空谛也包括在里面了。这叫三谛圆融。法界不是我们根据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残缺不全的认识,把它分割开来,然后,分别形成我们认为各自不同的科学门类和区域领域,这个道理又起作用,它不是这样一个分割开来认识的对象。法界本身就是圆融无碍的,用我们佛教天台圆教或华严圆教的话来说,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来就是互摄互通互融的,是我们的分别心把它区分开来、割裂开来了。后来禅师们讲,就像我们削旃檀木一样,法界任何一法都具足法界的一切法,简单地讲就是具有法界的一切信息,其实还不止。所以,佛说色法甚深,一切法都很深,色受想行识、有为法无为法,一切法都甚深。只有成了佛以后,才能够彻底认识一切法。佛要说法,就不得不根据众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我们人不同的认知能力、不同的认知方式,甚至认知的不同状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知识背景形成的逻辑思维框架等等,分出很多很多人的智慧的名目。有十一智,乃至千智万智都可以有。根据对智的划分,智所认识的对象,理境也好,事境也好,都不一样。尤其是讲理境不一样,那就可以说出千千万万的道理,乃至于可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有自己的道,都有自己的理。比如人间老头子、老太婆吵架,说不到一起,那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依据自己的立场和经验,都有一番自己的道理,这是讲理。具体地展开来,我们还要深入经藏,或者是条分缕析,或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能够顿悟,像禅宗讲这个理,他不跟你讲很多,只讲顿悟顿修,那就一得永得。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那么,要想按照佛陀所说的言教,包括诠显的道理去认识这个法界,还是有一些具体的做法的。我们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导,依样画葫芦地去做,这就是所谓的“行”了。即必须通过个人的修行实践,按照佛陀的要求去修学,在实践的层面一一落实佛陀所讲的这些修行的法门。修行的法门总的来讲叫菩提道。声闻、缘觉、佛这三乘,都可以称为菩提道,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或者菩萨菩提,都可通向觉悟。因为小乘的声闻、缘觉二乘和大乘的根器不一样,接受能力不一样,学的法深浅也不一样,它修行的内容、方式、要求也都不一样。笼统地说,声闻乘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我们经常讲要“三学增上”,三无漏学之所以叫无漏学,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断除有漏,形象地讲叫堵住有漏。漏代表烦恼、习气,我们的烦恼、习气不断地想往外漏掉,所以,我们有烦恼,别人都能感知到,因为我们有漏。如果说修得好,六根都能够关闭,那你有没有烦恼你自己知道,别人可能看不出来。比如说像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是能够圆伏五住烦恼的。烦恼虽然没有断掉,但是他能伏住,让它不显现。他自己知道有烦恼,但是别人不知道,因为他把六根的门都给关上了。所以,戒定慧三无漏学可以帮助我们把有漏给堵住,乃至于把它给断掉、除掉,最后就变成无漏,无漏了就没有烦恼。没有三界以内的烦恼,就能够证得罗汉果,这是讲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本身又有自己的系统,非常复杂,比如五戒、菩萨戒、八关斋戒,出家还有更复杂的戒律,有沙弥戒、沙弥尼戒,乃至于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等。那么,为什么要受这些戒?因为戒是善法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它可以变成我们的行为规范,比较容易操作。仅仅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我们一般人可能根器不是那么好,不大容易操作。所以,随着后来佛陀接收的这些弟子们,根器越来越差,尤其是像六群比丘这样的捣蛋鬼出现以后,佛陀就制定了具体的生活、修行,以及僧团内部的规范,大家就有规范可以持守,有章可循。
这些戒律都是善法,不像我们一般人不了解时说的那样,“哎呦!出家人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是不是扼杀人性啊?”“都像你们这样出家了,人类怎么繁衍啊?”不可能的嘛!大家看看从古到今出家的人有多少。佛法最繁荣的时代,无论在印度、在中国,出家的人数在整个社会的总人口里面都是极少数。中国出家人口比例最高的时代,也就是北魏和北齐的时代,北齐的时代也顶多就是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当然了,现在我们不可想象,如果现在我们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出家的话,大家可以算一下,那不可能的。这些戒律对于约束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尽快把漏洞堵上,作用极大,而且,让我们的身心不断地转化,变得清净,它的作用更是不可思议。因为戒,它并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或者佛陀当年亲口说的条文,并不是一些在我们看来扼杀人性的所谓禁止性的规定,不是这样的。它是善法,如果行这些善法,身心会变得清净;行这些善法,会有威德。像唐朝的道宣律师戒律守得好,都不要自己去弄饭吃,天人送供。这是讲守戒好的威德,当然也是他的福报。更不用说,守戒可以导向解脱乃至于导向成佛,所以,五戒是全部戒法的基础。
至于说没有形成条文的戒就更多了,比如说还有定共戒、道共戒。修定好的人到了初禅有初禅的规范,它自动就形成了,一入初禅自然就有那种规范,到二禅也一样。乃至于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每一个果位都有对应的行为规范,它自然就有了,那个就是道共戒。就是说你入了这个道,这样一个圣道,自然就有这样的规范,这也是业力在起作用。我们众生有恶业在起作用,就会导致我们堕落三途,如果善业起决定性作用,那我们能生善道,善法纯粹能够让我们走向解脱,乃至于走向成佛。只要我们做到了,就是身语意三业做到了,根据因果的规律,它是自动执行的。所以,我们修行讲要“但求耕耘,莫问收获”。你只管做好了,因为怎么样去算你的智慧功德,怎么样去积累福慧资粮,存在哪里、数量多少,都不需要我们操心,我们只要考虑,老老实实地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这些善业就行了,这是讲戒。
至于说定,就是具体地让我们的心专注的种种技术,达到种种专注的状态,在这些专注的状态里面,心会起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初禅、二禅也好,大乘的种种三昧也好,都要通过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去做训练的。当然,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修定的方便有很多。这里,我们也就不具体说了。真正要断烦恼,是要靠智慧的。由于严格持戒,身心清净,杂念就会少、干扰就会少,乃至于没有杂念、没有干扰,那就可以随意进入某种专注的状态,甚至在不同的专注状态之间转换,以期达到不同的目的,或者是为了提高认识,或者是为了做一些利益众生的善业,把它作为度众生的手段。总之,修戒定还是要开发智慧,让无漏慧生起,能够断我们的界内烦恼和界外烦恼,乃至断无明。
慧也有很多。我们经常讲的戒定慧的慧,是宽泛意义上的,因为我们在经典里面经常看到“有慧有智”,有时候智和慧是通用的,在这里讲戒定慧和我们经常讲的智也是通用的。在有些文献和不同的语义里面则不一样,有些时候又把智和慧分开,所以我们在读佛经的时候包括读其他佛典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文本的语境,甚至是这个段落的语境,到底这个语境里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所以,这种学习本身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经典里面讲到智和慧,分开来讲,慧经常讲叫慧照,慧基本上是一种觉照的能力,就相当于我们军事方面的雷达一样,雷达负责观察,负责捕捉对象。智经常讲叫智断,断就是断除烦恼的断,就相当于发射导弹,我们的“红旗九”把敌方的飞机打下来,那个叫智。这里讲的智和慧是通用的。
总之,三无漏学可以让我们把界内烦恼断除干净,包括断除我们关于三界认识上的错误。我们长期在三界里面六道轮回,对很多事物产生了执著。因为业力产生的执著是自动执行的,这种自动执行的执著、黏着,佛教里面有个词汇叫修惑,有的时候也叫思惑。什么叫思惑?在座的男女如果谈恋爱,谈到两个人关系很好的时候,一日不见就会有想念,对对方的那种想念几乎是不间断的,大家就知道思惑是什么意思了。它是不间断的,比如说我们对生的贪恋,对食物的贪恋,包括男对女、女对男的贪恋,这几乎是自动执行的。修惑就是运用种种正确的方法才能改变乃至断除的种种不良习性。而我们认识上的错误叫见惑,你看,舍利弗、目犍连听到一个偈子就可以得法眼净、就可以转三观,也可以说这就是在见方面的转化、提升。所以,初果罗汉的初果就是断见惑,具体地说就是断三结,在认识上提高,他就可以证得初果。当然,他的修惑还在、淫怒痴还在,但是,它变得轻薄了。到了二果,就开始断淫怒痴了,这个修惑你就要把它断掉了。所以,我们讲修道证果,这个果,它是和断烦恼一一对应的。为什么我刚才讲智断呢?你只能罩住它、只能伏住它,是没用的,它逮到机会还会出现、还会现起,所以要把它断掉。断掉九品修惑里面的前六品要二果的罗汉,他断掉了以后,人间再来一次就行了,所以叫一来果。这是讲三无漏学。
事实上,佛法是很理性、很讲逻辑的,但是,不要忘了,因为佛法不仅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转换我们的价值观,还要通过戒定这种修行,通过约束身心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其实就是要转换或者是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宗教经验,那么对于戒,我们很难体会,不受戒、不守戒很难体会戒的妙处。如果不修定,没有这种宗教经验,佛所说的这种修定的方法,我们也很难体会。包括慧,如果没有戒和定这两种修行的经验作为支撑,慧很难生起。即使勉强生起了,可能也靠不住。有的时候狂慧迸发,以为自己怎么样,就是没有戒、定的基础,那个不可靠。
三无漏学本身各自都是一个体系,如果展开来讲,修行的科目非常多,总称为“三十七道品”,大概包括这么几项内容: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可以说这总共是七个项目,各包含四个、五个、七个、八个子项目,加在一起总共有三十七个子项目,可以说是层层递进、辗转增上,要求越来越高,当然,获得的成就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学佛修行是人世间最好玩的事业,让人永不厌倦。因为永远有你未知的领域,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不像我们人间很多事情,玩游戏玩几天可能就不想玩了,很多事情都是玩到一定时候就不想玩了。但是佛法,它有太多不可思议的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不可思议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关于“三十七道品”,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我们笼统地讲,菩萨度众生的事业,一般分作两层去讲,一种是讲四摄法。什么叫摄呢?我们知道,摄是一个动词,摄化。比如摄影的摄,是要把它拉进来、取进来。那么,菩萨度众生,讲得浅白一点,就是把众生“拿住”。我记得我的剃度师经常讲,见人一面要用各种方法把他拿住。比如说一个人姓金,他就说“你和《金刚经》有缘,读《金刚经》吧。”我姓宋,他说,你在宋朝就做和尚了。说得人一愣一愣的,他经常用这种方式把人拿下。把人拿下,菩萨常用这四种手段:第一个是布施。因为我们贪心比较重,爱财物爱钱,菩萨就经常做这种事情——给人钱,想要钱的人你给他钱,他总是高兴的。所以布施这个方法很有效。第二个是爱语。我们人大都是“顺毛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养牛,牛毛乱了,要用扫帚顺着它的毛扫,养驴、养马也是这样的。你顺着它的毛扫,牛也好、马也好、驴也好它就很舒服,甚至你扫着扫着,它就会躺倒,肚皮底下它也给你扫,这就叫顺毛驴。动物的很多习性我们人也有。所以,我们说好听的话,让人家舒服,有时候就叫捋捋毛。说好听的话让大众高兴,就是说爱语,这爱语也很好使。第三个是利行。利行就是人家做的种种事情,你去帮助他,助成他。比如说人家拉平板车,拉不上去了,你就去推一把,对你来说是顺手人情,人家却会非常感激。一位盲人过马路,你就顺手把他牵过去。菩萨经常要做顺水人情成就别人,对于自己来说没有多少损失,但是,别人很感激。我们讲“顺利进行”,要经常做种种帮助别人的事情,顺着别人努力的方向去做,不要违逆众生。布施、爱语是比较具体的,利行可能就宽泛一些。还有一个就是同事。同事和我们日常语言讲的“同事”,有点近似,就是和众生一起做一件事。它和利行还不一样,利行帮个忙,可能甩手就走了。“同事”指大家一起做某一件事情,把它做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非常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人有时候是非常不理性的,不喜欢听别人教导。但是,如果关系好,如果有感情,你讲什么他都会去做,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桃园结义就是这样,敢为朋友两肋插刀。
所以,这四摄法非常有用,我们要经常学着用这四摄法,学做菩萨行。就是多布施,多说好话,多帮别人忙,不要拆别人台,多跟别人一起做一些好事。我在北京就遇到一个女孩,她很成功,读书很好,后来工作也很好,就是很孤独,没有生活乐趣。她自己是公司高管,和公司老板是工作关系,和她的下属也是工作关系,都是冷冰冰的,都是很疏远的,没有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感觉。我说,你要和学佛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多去施粥、放生,和大家一起做一些事情。这个事情不见得意义很大,但是,由于你和大家一起做,和这些好人形成了非常好的感情纽带,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才是真实的,它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用这四摄法多去摄化众生。
菩萨做的这种度众生的正业,如果说四摄法还只是一种方便,一种权宜之计,为了“拿住”众生,和众生搞好关系的话,那么,后面就是要度众生了,要把众生通过行六度,度到涅槃的彼岸。当然,他度众生到涅槃的彼岸,也是他个人自己要度到彼岸,自度度人是统一的。这跟前面讲的四摄法有一点类似,比如布施和前面类似,但是前面那个目的性很强,就是要和众生搞好关系,还谈不上度他。这里的布施度,就是通过布施,包括自己布施,包括让别人布施而达到所谓“三轮体空”,般若智现前。通过这样一个布施的行为,能够到解脱的彼岸、涅槃的彼岸,这是讲布施度,就是布施般若波罗蜜多。后面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要把众生度到涅槃的彼岸,成佛。这是菩萨的事业。如果要详细地讲,千种万种都不止。比如布施,到底布施什么?具体来讲,有钱的布施钱财,没钱的布施爱语,或者人家布施的时候——我们读的经典里面讲到——他说一段好话,也有份,也是干了好事,也有功德。还有法布施,这个功德就更大了。对于菩萨来说,无论是钱财的布施还是法布施,他不做分别,不然就有限量,不能到彼岸了。持戒也是这样,我们不要以为菩萨不像声闻比丘那样什么都受约束,菩萨自由自在,其实不是这样的。菩萨要守的戒,可以说比声闻乘要严格得多。表面上看菩萨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条例要少很多,但是,利于众生的事业不能停,只要他遇到该做的事情,如果他不做,就是犯戒。一个老和尚抱一个小姑娘过河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当菩萨因为帮助他人,而使自己声誉受损时,菩萨如果为了维护自己的清誉,不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个即是犯戒。所以,人家骂他打他,他都不去考虑,要利益众生。乃至于像释迦牟尼佛讲的,他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有一次杀了提婆达多的前世。这一世,两个人都是商主,在一个海岛上海啸要来了。提婆达多的前世,没有听神的劝告,把大船加固修好。结果,海啸要来了,他便要抢释迦牟尼佛前世这个商主的船,甚至要杀这个船上的人。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一枪就把他刺到海里面死掉了。菩萨为了救这一船的五百名商人就杀了生,这是菩萨要干的事情。所以,菩萨行,救度众生的事业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以自己的死换来其他人的活,这时菩萨都不能犹豫的。所以,说是六度,其实是千种万种菩萨行,不可一一细说。当然,经典里面讲得非常多了。一个菩萨行菩萨道,就是本着救度众生这样一个根本宗旨,严格按照菩萨戒的要求做的。修行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深入经典,或者是以后有机会再听法师讲相关的课程,了解得会更全面一些。
遵循着因果的法则,按照正法的教导如法地修行,因地正确,造的是清净善业,就会有清净的善果。低则获得人身,高则可以生天,再高则可以超出三界,可以成罗汉,成缘觉,乃至于菩萨,地地升进直到最后成佛。这就是我们佛教里面经常讲的修道证果。只要修道,一定或迟或早会证果,证的果或大或小。从小乘的角度讲,终极是阿罗汉,是无学;从大乘的来讲,终极是佛果,这个是无学。讲到有学,小乘的罗汉之前都要学习的,有很多法门要学,很多道理要学,很多科目要修,直到阿罗汉就完成了。所以,佛在说《法华经》的时候,有五千个四众弟子证得的果位比较高,然后他们就走了,觉得不需要听了。其实,这里面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到无学位,这就是增上慢,以为自己已经不需要学了。对于大乘来说,直到成佛才算是无学。在成佛之前有菩萨的种种阶位,具体来讲,声闻乘里面,我们一般是讲四果。初果罗汉后来翻译作预流果,也叫入流,初果罗汉断了三结,断了见惑,淫怒痴尚在,就入了圣流。他还会继续来人间,要七返人间,然后还要到天上去;第二果就开始断修惑,断了九品修惑的前六品。二果称为一来果,指再来人间一次就不来了;到了第三果,断了九品修惑的后三品,他就不来人间了,这个叫不还果;最后一个极果,就是四果阿罗汉,这是无学位了,三界以内的烦恼断尽。按照小乘的说法,就是证得涅槃了,就是所作已办。什么叫所作已办?释迦牟尼佛叫我学的内容我都学了,该修的都修了,三界以内的烦恼都断了,没事可干了。佛陀在世的时候,证得四果的阿罗汉们大部分都是依佛的教导,在做度化众生的事业,也有一些由于特殊的因缘,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很快就圆寂了。比如说,佛陀在涅槃之前最后度的那位须跋陀罗汉,他在证得罗汉果之后,很快就圆寂了。包括像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在佛陀之前就圆寂了,目犍连是因为到一个地方去被人打成重伤,后来死掉了;舍利弗也是不忍见佛陀圆寂,先于佛陀圆寂了。阿难当年也是听一个比丘念了不如法的偈子、错误的偈子,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作为一个最高的宗教领袖,已经没有权威了,活着没用了,他就在恒河的中央圆寂了。阿罗汉们的圆寂有一个标准的流程:升入空中七多罗树——大概好几十米高,或者上百米高,然后在空中做十八变,种种神通变现,最后就把自己烧掉了,灰身灭智,就啥都没有了,只留下一些舍利供人供奉。所以,阿罗汉们对自己的肉体生命完全是能操控的,他说走就可以走,这是讲小乘的四个果位,四种圣果。当然,详细的分层、阶位还有很多,比如在证果之前还有贤位,在某一个果证得之前,还有证得这个果位的预备阶段,叫四向,就是已经朝向这个果位,就像导弹已经上了发射架,眼看要发射了一样。这是小乘的有学位、无学位。
大乘的有学位,我们笼统地讲就是“三贤十地”,这里罗列的是菩萨十地和佛果。因为大乘的经典很多,后来形成的学派、宗派也很多,关于修学的阶位、修行的果位,因为依据的分层标准不一样,或粗或细。我们现在讲的是最粗的,就是十地然后到成佛。详细地分,有的分四十二位,即四十二个阶位,包括等觉、妙觉——成佛。我们这里讲的十地非常简略,是依据《显扬圣教论》来讲的。但是,《华严经》里面讲的,还有其他很多经典里面讲的“十地”的名目都不太一样,同样叫“十地”这个名称,差距却非常大,有的甚至包括从凡夫开始,也称十地。这里讲的是菩萨的十地,就是指大乘的圣位。第一个是极喜地,有的经文叫欢喜地,第二个是离垢地,第三个是发光地,第四个是焰慧地,第五个是极难胜地,第六个是现前地,第七个是远行地,第八个是不动地,第九个是善慧地,第十个是法云地。当然,每一地的菩萨,在经典里面反复讲得很清楚:要证得初地,在证得初地之前要做很多事业。就像我们读书一样,要想考一个好大学,最好去读衡水中学或者黄冈中学,要受到这种训练,待几个科目都成熟了,经过考试,你就可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佛修行也是这样,你要登初地,就必须做登初地的事情。初地菩萨要升到二地也一样,要做升入二地的事情,这叫菩萨智地事业。就是菩萨为登地所作的事情,这就更加具体了,不是笼统地讲四摄六度那么简单了。对于我们绝大部分初学者来说,还不需要考虑这些事情,经典里面讲的我们准备着就行了,因为现在还轮不到我们去做二地、三地的事业,因为连初地都没有,甚至连贤位都没有。当然,有的人初发心即成正觉,一听佛法,有可能就悟道成佛了,这样的例子也有,他把经典里面一般描述为三大阿僧祇劫那么漫长的一个历程,那么多要完成的科目“压缩”了。法界里面,一法具足一切法,比如我们讲经,经是讲不完的,因为变成语言的经,我们众生能接受的是法界真理的极小一部分,而法界广大无边、深邃无尽,用任何语言去诠显法界真理,都是不能穷尽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用语言文字来诠释的法界真理,仅仅是流传下来的,记录成文本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这些能说的、能变成文字的又是法界真理的极小极小一部分,沧海一粟。任何一个微尘里面都有大千经卷,因为都有法界的真实信息。所以,修行进入圣位以后常随佛学,我们看菩萨们就会跟着佛陀学很多很多的内容,直到十地菩萨。我们知道,佛曾在一部经里面告诉阿难,佛陀的智慧和十地菩萨的智慧差距有多大,他用指甲挖了地上的一点土,跟阿难讲,你看是我指甲里面的土多还是地上的土多?阿难说,那肯定是地上的土多了。佛陀就说,十地菩萨的智慧如指甲上的土,佛的智慧犹如大地的土。所以十地菩萨在佛面前都是很谦虚的,像我这样学佛二十多年也没有什么进步,不是说谦虚,真的是无修更谈不上证了,你不得不谦虚!因为佛经里面讲的断掉很多烦恼,你一对照,没断掉。至于说那些果位,果位相对应的智慧功德,你也没有。比如说初地菩萨掌握一百种三昧,然后,运用种种不同的三昧去度众生,不要说一百种三昧,你连任何一个的影子都没有,你凭什么说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比如说,印度历史上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你看人家做了多大的事业,我们就做不到。学佛不是一生的事情,还要不断地努力。
佛所说的大乘佛法,以及小乘在内的一切佛法,都是法界的真理,说得或深或浅。事实上,能够用语言说的仅仅是一小部分,所以,登地以后的菩萨就要“游诸国土”、“常随佛学”。我们现在众生学佛,因为自己心还比较虔诚、比较清净,有时候会梦到佛像,有时候在大法会上会看到空中现瑞相等等,但不是常见的,不是你想让它来它就来。历史上记载的有些高僧,有的可以梦见佛菩萨给他说法,有的梦见阿弥陀佛,有的梦见释迦牟尼佛,有的梦见弥勒佛,有的还梦见其他的菩萨,文殊、普贤、观音等等。这些梦中听佛菩萨说法也是有效的,因为醒来以后的确认识提高了。包括有位教授,他说在文革时期,梦中有人给他说法,他醒来以后在一个地方找到了几本佛经,一对照,里面讲的就有梦中听到的那些佛法的词汇,所以说梦中听佛法也是有效的。当然,对于菩萨来说他就可以游诸国土,像登地的菩萨就可以到一百个佛土去见一百个佛陀,越大的菩萨他游诸国土的范围越大,这还是说智慧上有差别,果位上有差别,他活动的范围就有差别。我们现在的活动范围就很小,如果不穿宇航服到空气稀薄的地方,到外太空就不行了。对于菩萨来说,大家不要担心这个事,因为菩萨的身体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可以随时转换,比如说到人间,就和我们人的肉体一样;一旦他转换成另外一个身体,那材料就不一样了,甚至杀不死。
大乘的极果是佛果,至于说佛果境界就更不可思议了。经典里面笼统地讲,佛有十力,这十种力量不可思议,还有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是说菩萨马上就有的,而是要在菩萨修行的过程之中,度众生的过程之中不断学习。所以,经典里面反复地讲,菩萨不仅要行四摄六度,还要修学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最后成就佛陀的正遍知,成就他的佛果境界,彻底认识法界,能够也像佛那样,像历代诸佛、十方诸佛那样,成为宣说法界真理的法界教主。所以,在法界里面佛有无数个。依众生的分别心,根据佛告诉我们的这些信息,我们至少可以知道有差别的佛土,一一佛土都有一一佛住世说法。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释迦牟尼佛,乃至于贤劫有一千个佛次第出世,其他的佛土也是一样,比如说西方极乐世界,如果阿弥陀佛圆寂了以后,还有后面一个佛接他的位置,是辗转无穷的。整个法界,无论是从时间上来讲,还是从空间上来讲都是这样,佛土无尽,佛也无尽。从大乘佛法的修行目标来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必当成佛。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大乘佛法也是要成佛的,不要担心法界里面装不下那么多佛。因为我们凡夫的智慧非常有限,会以为如果我们人都成佛了,没有人了怎么办。你放心好了,娑婆世界毁了还会重新生成,有无量的众生,法界其他地方还有修得不好的,还会被放到这个重新形成的娑婆世界来。我们成佛走了没关系还有后来人,所以不要担心。到这里,我们的《佛法概要》从教、理、行、果四个方面,大概也讲得差不多了。
这样一个极其庞大的内容,你要说它是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丝毫不过分,所以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上,佛教文明是智慧含量最高的一个文明体系。经典很多,很多人抱怨佛经多,不能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那样搞一本吗?我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谁有本事把佛所说的言教、种种说深说浅的教理、种种修行的方法,都压缩在那么几十万字的一本书里面?很难!所以,我们还是要广读。种种行法,我们都要发勇猛心坚持不懈地去做,成佛是必然的,《涅槃经》里面把成佛的原理讲得是最透彻的,佛陀现身做证,保证一切众生必当成佛。我们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力量,高于我们人这种生命形态的,有天——比如四大天王,大家进庙来,第一道门一般供的都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护法,包括韦驮菩萨。佛教认为有六道,不仅有六道还有四圣六凡,不同的生命形态它的质量不一样,智慧不一样,手段、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四大天王可以护法,韦驮可以护法,还有种种的护法神。再说菩萨,他的力量也非常大,可以随类化现,可以应众生之所请,度众生于危难之中,比如说观音菩萨。至于说佛更是这样,“常在法界,永度众生”。学到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对于佛力,菩萨的慈悲力、精力、法力,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认。不仅体会到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地球人类是生命的共同体,甚至体会到六道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乃至于法界包括佛在内的一切生命都是一个共同体。也就是天台圆教、华严圆教所讲的一即一切。我们一人修行并不是一人得道,一人修行他的影响可能波及千千万万,乃至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我们发一念善心在整个法界里面影响非常大,因为是重重无尽,是相互影响的。
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大家知道,佛法文明的确可能为人类文明的新境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我现在是这样乐观地期待的。希望将来随着文化建设的进行,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佛法是拯救人类文明的宝贵资源,不仅包括我们中国人,也包括西方人;不仅包括亚洲人,也包括其他洲的人;不仅包括不信教,或者信儒家文明的,也包括信伊斯兰教的、基督教的,希望将来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大乘佛法,接受大乘佛法,真正形成一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让人过上比现在,乃至于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更文明的生活。这当然是可以期待的!就个体来讲,从发菩提心要成佛、要广度众生到最后完成这样一个修学的进程,一般地讲需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当然,不同的人发的愿不一样,他所需要的进程也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定的指标比较低,很快就完成了、就成佛了;有的人定的指标可能比较高、比较大,比如文殊菩萨,在无限久远劫以后才成佛,比如地藏菩萨,还在地狱中度众生。不同的菩萨发的愿不一样,进程也不一样,或长或短。总的来讲,学佛的基本进程也可以笼统地说是这样四个阶段:对应于前面讲的教、理、行、果,一个菩萨行的完成进程就是信、解、行、证这四个阶段。信任佛法。我们信佛法、学佛法,发自内心地需要,学得就会很开心。了解佛法是第二个阶段。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接受它,靠强行地灌输可能还不行。不仅理解了,而且要身体力行,要说得到做得到。对于我们现在所有的佛弟子,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的都是考验,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法师,要说得到做得到。事实上我们现在很多都是做不到的,很惭愧!最后就是证果,有的是次第证得,从小果到大果,从二乘的果乃至于到大乘的果,比如说罗汉回小向大,他发心要行菩萨道;或者是一个凡夫发菩提心,然后由贤位到菩萨位,菩萨位也是一地一地辗转,辗转上进的。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也可能这个进程会压缩得很短,比如《法华经》里面讲的龙女菩萨,这个龙女菩萨只有八岁,她在法华会上就顿悟成佛了,而且这个成佛是法、报、化三身具足,有自己的佛土,有自己的眷属,她就到自己的佛土去成佛了。在法华会上她还是一个女孩,转眼之间变成一个丈夫身,女转成男。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以后大家有机会再讨论,就是佛法观念中的男女差别问题。不仅有差别,还有地位的问题,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最后证得的果位有大小,证果有快慢,其中,小乘的极果就是阿罗汉,大乘的极果就是佛。希望在座的和佛法结缘的朋友们,我们都能够在学佛的路上你追我赶,互相策励,各自成就自己的佛土,在成就自己的佛土之前,如果说进程有点慢,我们最好能够在他方国土继续修学。时间也差不多了,留十几分钟时间给大家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