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 2016 年 7 月 20 日早 课于普贤阁)
大家请先随我一起合掌,我们三称“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的圣号。我念一遍,大家跟着我念一遍。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好,大家请放掌。
大家早上好!从今天早上开始,我们在夏令营期间,在普贤阁,会有五天的早课,一起修学慈心禅。在我讲解慈心禅之前,有几个问题想先问问大家:我们平时任何的行为、动作,可不可以脱离自己的心而有所施作?就是说,可不可能脱离心中的思想、感觉,然后就有某个行为、动作?大家说,可能吗?比如说,你等会儿要去吃饭,而在你有吃饭这个动作之前,会不会压根儿没有一个想吃饭的念头或一种肚子饿的感觉,然后你就突然有吃饭这么一个动作,会不会?(众摇头)不会吧?
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的身体的行为,还有我们的语言,它都是由我们的心为先导的。就好像放风筝,在座的同学们,没有放过风筝的请举手(无一人举手)。嗯,大家都放过风筝。我们知道,放风筝的时候,如果要决定风筝的高低,由什么来决定?是由线来拉它,对吧?当然,我们想让它低,我们就会用手拽着这个线,然后把这个线往下拉,或是把线缠绕起来,它就会变低。如果希望它飞得高呢?是不是可以放一些线出去?风筝的高低,是由拽着它的线的长短,以及手的动作来决定。那么,像今天这样的天气(阴雨天),我问大家,我们要不要去放风筝?适不适合放风筝?(众答:“不适合。”)
所以,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要不要去放风筝。但是,我们的内心,其实每天也都在“放风筝”,并且,这个“风筝”,常常还处于那种“断了线”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问大家,如果现在有一件事情会让你感觉很疼痛,那么,你第一个本能的反应,是不是会想到别人在伤害我们,而让我们觉得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有没有想到,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为了治你的病,他会给你打针,会不会痛?会吧?这个痛,是因为他在给你打针,那你会不会因此去打他?如果会,那医生就不敢给你治病了。你看,对于身体上疼痛的觉受,如果是因为别人的恶意伤害所致,那众生心中就会拒逆和嗔恨;但是,同样的一种疼痛,如果是由于医生给我们打针治病所致,那么,我们不但不会生气,而且会安然忍受,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我们好的,对吧?
反过来说,如果现在提到,有没有那么一个人,在你生命当中,你见到他之后,你的心里就会砰砰砰直跳、小鹿乱撞,接着,面红耳赤、口干舌燥,那么,大家会想到谁?我看有些同学在笑,大家会想到谁?有想到你生命当中的那个他(她),对吧?但是,你们不要忘了,你们还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监考老师,当然,你要是好好学习的话,你见到他时,也不会心直跳。但是,如果我们有些同学妄想要在考试的时候,有些什么样的“小动作”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监考老师对你来说,就是那个让你心砰砰跳、面红耳赤、口干舌燥的人。
所以,对我们有可能会造成类似或相同感受、感觉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对境,其实有很多。我刚才只是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平时的苦和乐,对事情来讲,其实并不是由我们自己在做主。而我们的心,或是说我们的苦、乐觉受,其实是随境所转的,我们根本没有做自己的心的主人。所以我之前才会说:“其实我们的心,每天也在‘放风筝',并且,常常是处于‘断了线'的状态。”
大家这次由于夏令营的这个因缘,我们到柏林禅寺来,常住安排大众每天的早课来修学慈心禅。我们通过这个慈心禅,如果用我刚才的比喻来接着说的话,就是告诉大家,让大家重新把我们自己心里的那根线抓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苦乐由自己定,不由外在的对境来决定自己的苦乐,那样,你的身心才能得自在。
说了前面这些话,算是个引子,我们现在就要开始一起学习慈心禅了。
我们先把“慈心禅”这三个字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慈”,我们经常听到佛门里面说到一个词语,叫“慈悲”。这两个字如果分开解释,那么它的意思是什么?昨天,有两位法师带着两组同学,给同学们讲解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应该给大家讲过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悲。那么,大慈呢?刚才我们念到的是哪位菩萨?对,弥勒菩萨,我们说是“大慈弥勒菩萨”。但是,这并不是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他们不慈悲,而是说,以这位菩萨他超胜的功德作代表。我们说的“弥勒”二字,其实是这位菩萨梵文名字的音译,在有些佛经里面,往往直接把这位菩萨梵文的名字音译为 Maitreya ,就是说,它的名字直接就写成“梅呾利耶”,再简略下来,就是“弥勒”。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弥勒”就是“慈氏”。 Maitreya 或者“弥勒”,就是慈悲的“慈”的意思。所以说,在很多佛经当中,特别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许多佛经当中,常常会直接翻译为什么菩萨?对,“慈氏菩萨”。那个“氏”就是姓氏的“氏”。那么,这个“慈”,说了半天,到底是什么意思?“慈”就是“与乐”,“与”是给与的“与”,“我与你”的那个“与”,“施与众生安乐”之义。那么,“悲”呢?就是“拔苦”,“拔除众生苦恼”之义。从侧重点来讲,“慈”是主动地施与对方安乐,“悲”呢,是拔除众生的这个痛苦、烦恼。
其实,这两个字的意思也不能断然地割裂开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拔了众生的苦恼、烦恼,当下就叫做“与乐”了,对吧?反过来说,你要想给众生乐,施与众生安乐,那你肯定要拔除众生的痛苦和烦恼才行。所以说,这两个字,它本身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侧重点不太一样。而我们现在准备修学慈心禅,就指的是要修学一颗与乐之心,令别人、令一切众生心生安乐的一颗心,我们说,叫“慈心”。“禅”呢?它是梵文 Dhyana 的音译,也就是“禅那”的简称。这个“禅”的意思,本身的意思很复杂,现在简单给大家解释,就是三个字:“思维修”。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以某一个事情为所对境,比如说,我们待会儿会修慈心,那我们就把慈心,作为我们禅修的一个对境,令心安住在这个慈心的观修上,然后,心不驰散、心不散乱,就安住在这个对境上。那么,这就是对“慈心禅”的一个简单解释。
我们等会儿要看一个视频,大家请翻开营刊的第十页,我们先看一看慈心禅的内容。大家拿到营刊之后有没有先翻一翻?有没有?可能有些有。大家先看到第十页,我们先看一下,我大概给大家讲解一下,待会儿我们才知道怎么修。当然,可能大家还会想:“我为什么要修慈心禅呢?难道就因为在寺院里参加这个夏令营,安排我修一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五天之后——因为我们只是五个早上做早课,那五天之后我是不是就不用修了呢?”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是要留到明天早上,给大家做一个开示,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慈心禅。
我们有这个因缘,遇到佛陀给我们的这个尊贵的法宝、法门,我们为什么要修?对我们来说,如果不修慈心,会有什么样的过患?如果修慈心,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功德利益呢?(简称“胜利”,殊胜的功德利益。这不是我们平时在社会上说“你胜利了”的意思,虽然还是那两个字,但在佛门中的意思是:“殊胜的功德利益”,佛门当中经常会说这个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如理地修学了慈心禅,会有什么样的胜利呢?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家的困惑,我们留到明天早课再来讲。
我们今天先看这部《慈经》,大家看营刊的第 10 页。《慈经》,这里载录的是出自南传巴利大藏,也就是《南传大藏经》,这个是出自《南传大藏经》中的《增支部》第十一支。当然,我们汉传大藏经当中也有,在《增一阿含经》第四十七卷,只是翻译的人不一样,但内容都一样。我们先看第一句:“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愿我无精神的痛苦,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好,我们先看这一句,因为这一句是根本,后面的经文都是由这一句延伸而来的,就是我们修慈心的对象,所以,我们先看这一句。
表面看起来,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在大学里,是学心理学的,我不知道有没有。有的话,举个手我看一下,学心理学的?好,请放手。表面看起来,我们会觉得,如果按照世间心理学来解读这句经文,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事实上,却没那么简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所谓的自我心理暗示,因为表面看起来,文字是这样,但它背后是佛陀的智慧,乃至是有一个因果的道理在里面,当然,那番道理,是我明天早上将要给大家讲得。现在时间有限,我们先不讲,我暂时先提这么个引子放在这里,明天早上我们来讲。为什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美好的、良好的心理暗示,它不是这样的,这个问题明天早上讲。
我们现在先看这个经文,首先是第一句,可以说,这五个字,它是整部经的心脏、精髓——“愿我无敌意”。我们知道,“敌”,是一种自他的对立,一种对抗、对立。那么,第一句经文就告诉我们:“愿我无敌意。”其实这五个字,或者说“无敌意”三个字吧,它其实就是对“慈”的一个解读。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刚才说过,“慈”的意思是“与乐”,与乐——我们要施与众生安乐,那就不能去伤害和触恼众生,所以,这第一句经文就告诉我们“愿我无敌意”,内心不要和外境有所对立。可能有些同学会想,那为什么不可以对立呢?我如果对立了,可不可以呢?这个问题同样是明天早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说完之后,我们接着说,“无精神上的痛苦”,当然,这个精神上的痛苦,它就更多了,它指的是一切的烦恼。如果没有精神的痛苦,那么,我们的身体,它就比较容易安乐,所以,这里说:“愿我无身体的痛苦,愿我保持快乐”。这个快乐,同样这里要简别一下,它不是我们平时社会上或者社会大众人的那种快乐。比如说,很多人的一些欲望满足了,他就觉得“我很快乐”;他想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就快乐了;他觉得这个时候想去唱歌跳舞,然后去唱、去跳,疯狂地去嬉戏、游玩,他就觉得“我快乐”。然而,我们通过修学慈心所获得的这种“乐”,很明显不是世间的那种放逸和随顺自己烦恼的“假乐”,那是众生无明状态下“以为”的“乐”,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安乐。
我们这里说的“快乐”,是以慈心为根本,而得到的一种极致的和睦与安宁——安然之乐。但是,为什么一开始要说“愿我无……”这样呢?可能我们会想,既然是慈心,那是不是首先应该想到让众生不要有苦恼,让众生得安乐,为什么要先说“愿我”自己呢?怎么还是先想到我自己呢?似乎仍然没有脱离先想着自己的自私想法。其实呢,不是的。
刚才一开始,我就问过大家,我们平时任何的行为和动作可不可以脱离自己的心?可不可能?对,不可能。同样,如果现在有个人,想要去打别人的时候,当你这个拳头在触及到别人身体之前,其实,这个人首先伤害的是谁?是的,自己。这个人或许会说:“没有啊,我没有打自己,我是要打他,怎么说伤的是我自己呢?”要知道,你打他这个动作之前,是你先生起了嗔恨心,“嗔恨心”,大家听得懂吗?指愤恨、恼怒的情绪。这个人首先有这样的一种嗔恨的“意”、一种盛怒的情绪,才会透由这种心理活动和情绪,对别人发作出相应的语言或行为,比如:辱骂对方、殴打对方。所以说,当你在打到对方或骂到对方之前,你自己的心,已经被你的烦恼所伤了。所以说,一切烦恼和苦的根源,一定是自己的心。
同样的道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上,我们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或是绝对真空的环境中,我们是和他人接触着的,乃至我们有自己的父母、朋友、同事、同学、亲属。既然是这样的话,如果把我们作为一个中心,那么由此而延伸出来,就是我们对外在——刚才说的父母、兄弟、姊妹,然后同事、朋友、同学、老师,发散出一切的行为。我们对于外在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我们来发出的。那么你想,如果作为我们自己,心,如果不健康,心有很多病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经过经文第一句的初发心,那么,你怎么可能做到你自心以外的父母亲、导师、亲戚、朋友、同修能够得安乐呢?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希望人家得安乐,让人家的心越来越健康,首先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健康,明白吗?
所以说,为什么把“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无痛苦……”放在第一句,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你跟任何身外的人、事物的关系,都是透由你(如发射信号的中心)发出来的,而如果你自己这个信号源,本身就有问题,是个坏了的机器,那么,这个“信号源”还能对所有方向发散出信号吗?是的,绝对不会!所以,第一句经文就是“愿我……”,后面就由自己推及到更广的对象:寺庙所有的禅修者,寺庙的比丘、沙弥(“比丘”就是受了具足戒的出家师父,男众出家师父。“沙弥”就是没到二十岁,没有受大戒,只受了沙弥十戒的)、男教徒、女教徒,因为大家手中的这篇经文,是从巴利大藏翻译过来的,所以它说的是男教徒、女教徒,我们汉地一般说的是男居士、女居士,就是在家的佛弟子,也是应该“无敌意、无危险”,乃至后面“愿我们四资具的布施主”,这里给大家补充说明一下,这个“四资具”,就指的是饮食、衣服、卧具和医药。这四方面,出家人是由世间檀越、世间的大众来提供和供养的,所以叫“四资具”,这里的“布施主”就指的很广泛了。然后,经文又接着说“愿我们的护法神在这寺庙的,在这住所的,在这范围的”,其实这句话应该倒过来,愿我们在这个寺庙里的,所住的,这个范围内的护法神。护法神的“神”这个字,它用的是“神”这个字,但是佛门当中的确很多佛经的翻译会用“神”这个字,但佛门里面是没有一个所谓的像其他教团、其他一些宗派所说的带有或具有“主宰”义、主宰众生的苦乐乃至生死的那么一个神,佛门里面绝对没有。所以,这里说的这个“神”,其实在佛经里面翻译的是天人。就是说这个天人,他们因为往昔修习十善业,他命终之后,以他强大的善业就会成为天人。天人也是一类的众生,就跟我们人一样,畜生是畜生道,我们人是人类,天人是与人道齐观的另一类众生,这里说的“护法神”,其实就指的是天人。这些天人乃至还有一些非人、鬼神之类,他们发心守护佛法、拥护修行者,那么,我们把他们叫做“护法”,这里从巴利大藏翻译过来,就翻译为“护法神”。这里给大家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神,不是一个主宰万物的神,他只是比人更为殊胜的一类众生而已。
前面刚刚说的是我所住的、我这个范围内的、这个寺庙的护法神,大家看十一页上面的第一句,看到没有?这个范围是不是在扩大?“愿所有的护法神”,这就不只是我们这个寺院的了,它就像一个圆心,比如,拿一个小石子,投到水里,那么,水面是不是会有一个圆的晕?逐渐向周围晕开。也可以拿这个例子来比喻经文的观修顺序——小石子在河中心这么打一下,河中心,就是第一句——“愿我无敌意”,再晕开,越来越大,这样的话,就能令我们的慈心,通过这样的一种次第,越来越广及、广播他方及一切众生。如经文中:“愿一切众生,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后面的部分,我们就没有时间再讲了。
下面,我们大家把这部《慈经》一起读一遍,然后看一个八分钟的视频。那个视频它是用卡通形式演出来,这个八分钟的卡通也是出自南传大藏经,叫做《慈心功德经》。佛陀讲过,修这个慈心、修慈心三昧、慈心禅定,能够得到本来会得到的无量的功德。但是,“无量”,我们说不完;虽然佛是可以说完,但是我们听不完。所以说,佛陀在那部经里,就讲了修习慈心的十一种功德,那个视频就是告诉我们有哪十一种功德。等会儿视频看完之后,我们就跟着 黄慧音 居士所读诵的这篇《慈经》,再配合她读诵《慈经》时的背景音乐,我们来修九分钟左右的这么一个慈心禅,然后我们的早课就结束了。
现在,大家双手拿着佛经,我们一起读一遍,一起读就行了,不用太慢,但也不要太快。一起读:“愿我无敌意、无危险……”
大家这个时候暂时把营刊放在旁边,我们现在看一个佛教的卡通,这是以卡通的形式把《慈心功德经》这部简短的佛经给大家演出来,大家现在用心来观看。
(观看视频)
刚才大家听到有一句,佛陀说:“《慈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利益和功德,我们不知道。”这不是说佛不知道,是说众生很难知道修习慈心怎么会有刚才佛陀所说的十一种利益。这里的“我们”,是用我们的角度来说的,所以是说众生不知道。但是这个不知道,并不影响你修了慈心而得到相应的利益。就好比,如果你在家里吃早餐,喝牛奶的时候,你知不知道面前的这杯牛奶是哪头奶牛所产的,知不知道?不知道。那这会不会影响你对喝下的牛奶的营养吸收?不影响。还有,如果你生病了,吃了一剂中药,如果你不懂这个中药的药性、药效乃至药名的话,你喝了它,会不会影响你身体对药物的吸收?是的,不会。所以,专心地修学《慈经》,众生所获得的殊胜利益,我们凡夫不知道有多大,唯有如来才能究竟了知。
那么,接下来,大家端身正坐,一定要坐到垫子上,为什么要加一个垫子呢?因为,这样的话,你一盘腿,身体才不会往后倒。如果不加垫子,我们的身体由于重心缘故,就很容易往后仰、往后倒。这个时候,大家坐直,背不要太机械,就是很自然地这么坐,然后下颚微收。这几天会有三次,有位法师会教大家怎么禅修,我们这个营刊上有方法,大家下去可以看。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个读诵来修慈心,大家随文入观,放下身心,静心地去听她怎样读诵的,那么,我们就按照经文来观修就可以了。好,可以关灯了。
(修慈心禅)
好,大家这个时候双手搓一下,搓热,然后这么搓搓脸、摸摸脸,就可以了,身体再轻轻动一下,腿慢慢放下来,然后我们把这个毛巾被这么样叠一下,放在自己的坐垫上,我们现在就去过堂。
第二讲
( 2016年7月21日早课于普贤阁 )
我们昨天开始学习了慈心禅,我也大概给大家讲解了一下“慈心”和“禅”的意思,并且,昨天我提到一个问题,说今天来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心,就像是风筝,不过这个“风筝”常常是处于断了线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风筝,它的线没断,我们的手,攥着那个线,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控制这个风筝的高低?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那时,它在空中飞,还由不由得我们手中的线来决定呢?线已断了,无论你手中的线再多,也拉不了它,跟它没关系了,它会随风而飞。那么,我就拿这个例子来比喻,这个“风”,就像我们面对的一切顺逆境界一样,我们的苦乐,其实是被这个顺逆境界所左右,而不是被你自己的心所左右。
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说过,人们一般都没有想到修心,那他的心的状态,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他的苦乐是由外在的境界决定,而不是由他自己的心来决定。我现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大家看我现在这个动作,大家会怎么想?这是一张餐巾纸,一般用的餐巾纸,(先扔在地上,并用脚跺纸),大家怎么感觉、怎么想?我先问大家:你会不会生气和生烦恼?(大众摇头,回答:不会)是的,可能大家心里还会想:法师,你在干嘛呢?那么,这个时候,大家不会生烦恼的状态,我问一下大家:你们是不是通过什么方法调整过心境,自己才不生烦恼的吗?是不是?嗯,不是,而是就是生不起烦恼。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对于这张纸,你没有一份执,“执著”的“执”,你没有一份执在它上面,这是第一幅画面。
好,再来,第二幅画面:比如说,我手中的这张餐巾纸是你出门的时候,你的父母拿着这个手帕纸给你包东西,是你父母送给你的,或是你的那个“他(她)”送给你的,或是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一个人送给你的一张手帕纸。然后,这个时候,我把它夺过来,我这样用力地踩(用脚踩纸),那么,大家这时有没有感觉?(众答:有)当然,我现在还没穿鞋,要是再穿上鞋,用力地踩,将这张纸踩得又烂又脏,那么,大家这个时候的心情会不会有什么波动?(众点头)会的,对吧?
大家看:同样是一张纸,我的动作还是一样,但是,大家看到的前后两个画面却不一样。并且,我如果在第一幅画面当中,我还用一种想故意激怒大家的心去踩它,我问大家,我目的达到了吗?(众答:没有)我不但目的没达到,大家压根儿心里就没任何感觉,而且,我如果踩了半天,大家还会心想:观行法师这在干嘛呢?自娱自乐呢吧?
但是,第二幅画面,我就算没有以故意激怒大家的心去踩那张餐巾纸,我就只是做了踩的动作。但是,由于你对它有了一份执,这个时候,你的心,就会随之而波动。这在佛门里面,在《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过一句经文,我是把佛陀的这句开示作为断苦、断烦恼的座右铭,就九个字,佛说:“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烧”,就是焚烧的烧。贪着,着就是“走着”、“看着”的“着”( zh ē),但我们这里读 zhu ó。
佛陀早就说过,令我们感受到苦的这个对境,其实,并不是对方令你感受到苦,即使对方想激怒你。但是,我们却本能地认为:“他在骂我,他在气我,他要是不这样做,我能生气吗?”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好像有道理。认为:他不这么做,我们怎么可能会生气呢?注意!这是世间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佛门里,是“无明”的表现,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佛陀说,众生内心生起的苦和乐,一直都是自己的分别心所带来的。但是,世间人却认为,我现在生气,是因为他骂我,他做这样的事情,我才生气的。大家共同都这么认为,对吧?但,大家都这么认为,可不代表就是正确的。
再举个例子。我问一下,现在苹果手机当中最好的,是什么型号? 6S 是吧?在座的男同学有谁现在带着苹果 6S 的,带着手机到前面来一下。(一个同学带着手机来到前面)好,谢谢。请把手机放到这里。然后,我现在还需要一位男同学和我配合一下,面对大家盘腿坐。现在,我设计这样一个场景:我和这两位同学,假设我们都是同班同学,而我和这个携带手机的同学是同桌,他是新到我们班上来的,他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苹果 6S 手机。而另一个同学,他是班上比较调皮一点的,这个时候,由于我的同桌,他有一个崭新的苹果 6S 手机,那个调皮的同学看见了,就借这个手机玩切水果的游戏,用手指在屏幕上“啵啵啵”地划着。我问一下大家:假如说,我们两人在看书,而那个同学在“啵啵啵”地划手机,这个时候,我的心情会怎么样?我不觉得怎么样,是吧?划就划呗,反正不是我的,我继续看着书。再说我的同桌,这个同学虽然眼睛在看书,但是心里却无法平静地看书,是不是还会偶尔瞄一下那个同学在怎样摆弄手机,对不对?过了几天,我的同桌,因为家庭的某些原因要搬家和转学,他觉得因为我是他的同桌,就把这个手机送给了我,然后他就离开了。然而,那个调皮的同学,他并不知道人家转学了,第二天到教室里来,看到那个手机在我的桌子上,于是,他就拿起手机接着玩昨天的那个游戏。
这个同学仍然像昨天那样“啵啵啵”地用手指划着手机屏幕,这个时候,大家说,我的心情会怎样,和昨天一样吗?(众摇头)他玩同样的游戏,手指用同样的力道,但这时,我的心情和昨天一样吗?我还能百分之百地安住在看书上吗?(众答:不能)好,继续,这时,他接着玩,玩着玩着,手机突然重重地滑落到地上了,大家说,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是不是会随着“哐当”一下,我的心里也跟着“咯噔”一下?这个时候,我恐怕连书都看不下去了,我可能还会指责这个同学:“你怎么不仔细一点,不小心一点呢?!”而且,这个同学刚刚在划屏幕的时候,我整个状态和表情都会显得非常担心和着急。好,这幅画面大家记住。
这是刚才的场景。其实,这个场景完全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和大家说,为什么我要现场给大家演示一下呢?因为,如果这幅画面仅靠着语言来描述的话,然后大家靠想象,那么,和你直接看到这幅画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刚才这种情况,之前,这个手机还不属于我的时候,调皮的那个同学随便怎么玩这个手机,乃至用指甲去划屏幕,我的心,根本不会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受到影响。但同样也是这部手机,几天后,当同桌将手机送给我之后,当他再拿来玩的时候,并玩着同样的游戏,手指也用着同样的力道,而我这时的心情还和之前一样吗?是啊,不一样了。
其实,这个画面很简单,但是大家平时可能没有去深细地思考这个问题。就算遇到这样的事,就会本能地认为:“是那个同学不小心,不爱护我的手机,而导致了我产生烦恼。”我们一般都会这么认为的,对吧?其实,如果大家所认为的这个理由是正确的或是成立的话,那昨天他也是不小心,也是不爱惜手机,为什么我却没有生起丝毫的烦恼呢?要知道,因为之前,这个手机还不是我的,后来,当同桌将手机送给我的时候,我就对手机产生了执,这在佛门里面有一个词,叫做“我所执”,就是执为事物是“我所拥有的”,是“我的”。而众生一旦将某事物执为“我所拥有”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众生接下来的心境,就会被这个东西所牵动,而产生苦或是乐。其实,心境都还不是被这个东西所牵动,而是被众生执著它为“我所”的那份执著心而牵动。所以说,很多时候,看世间男女之间的种种矛盾,一方会觉得“是你伤害了我,是你让我怎么怎么样的!”另一方同样如此认为。其实,完全不是的啊!因为,如果一方对于另一方没有产生“我所执”的话,那么,一方不管是和谁在一起,另一方的心境也不会恼动。但是,你当下的心情如果很难受、很痛苦的话,那是因为你将对方执为“我所有”了。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有四句,每句四个字,总共十六个字。佛陀所开示的这个偈颂,虽然内容很短,只有十六个字,但却统摄了一切断除烦恼的修行方法,乃至揭示了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这个偈颂特别重要,我说慢一点,大家可以写一下:“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这是说,一切痛苦的因,或者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以贪欲为其根本的。“若灭贪欲”,如果灭除了贪欲心,“无所依止”,“依靠”的“依”,“停止”的“止”。
如果把“贪欲”比喻为第一层楼,或者是地基的话,那么,一切的苦和烦恼就是第二层楼。那么,这个偈颂的意思是:产生一切痛苦的原因,都是以贪欲为其根本;如果灭除了贪欲心,苦就没有一个依止的处所(立足点)了。
所以,不要认为:“我的苦和烦恼是对方带给的,因为对方骂我,我才会那么生气。”谁规定自己产生的烦恼是要由对方的言行来买单的呢?假设我们面前有一盆水仙花,我问大家,如果大家不把它叫做“水仙花”,而把它叫为“狗屎”、“牛粪”……你用尽你所能想得到的那些词汇去谩骂它,辱骂它,给它贴标签,它会不会因为你给它贴的标签而因此散发出臭气呢?是的,不会。因为水仙花的本质就是散发香气,无论你给它贴上什么标签,都只代表你在做你自己的一件事,你的行为丝毫影响不到人家的本质。
同样的道理,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八位师父,生活中,是依循着佛陀对出家弟子所制的戒法去修行。佛陀教导我们要善护口业,还有善用其心,那么,如果一个人,他来骂我:“观行,我希望你全家倒霉遭殃。”那么,我们一般人要是听到这句话,心情会不会平静?他希望你全家倒霉遭殃,你会不高兴,甚至脾气再大一点的,就和他打起来了。但是,遇到这个对境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心随境来转,因为,他骂我,只是代表他在说出随顺他自己烦恼的一番话,只是他在做他自己的一件事情,我们要清楚我们的身份是佛弟子、出家人,我们只需要说出和做出符合佛陀教导的事情就好了。那么,我们应该说什么话呢?出家人应该说柔软语、慈善语、不恼害众生之语等等一切善的语言。即便他这样骂我之后,我应当对他说:“愿你全家和乐安康,六时吉祥!”你看,这一点都不矛盾,当下,我们在面对此境的时候,只要以正见和正念安住,并且护心的话,就不会因为被对方伤害而心生烦恼了。因为刚才说过,他骂我,包括他自己做的一切事情,只代表他自己在做他自己的一件事情,你该做什么事,只管做你的就行了;你该说什么话,就说符合你的身份、符合你的三观的话就行了,对吧?他骂我,谁规定我就一定要随顺这个境界去造这份口业,去骂他、回敬他呢?如同水仙花,无论别人怎样给它贴标签,都丝毫不影响它是香花的事实,它仍然散着香气就好了。
但是,有些人或许会说:法师,那您这样会不会有点像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呢?
不!不是不像,而且压根儿就不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鲁迅笔下的阿 Q ,他的精神胜利法的特点是什么呢?比如说,有个人去打他,他会怎么安慰自己?他心里会这样认为:“这是儿子在打老子。”他通过这么想一下,他心里就觉得平衡了,这叫精神胜利法。但是,从我今天给大家讲课的第一句话到现在为止,所说的话,可全部是客观事实哦。刚才说的那个打阿 Q 的人,他是阿 Q 的儿子吗?那不是事实,是阿 Q 把不是事实的一件事,按照他自己的想象来安慰自己,那叫精神胜利法。而我刚才给大家所开示的道理,它本身就是客观事实啊,客观事实就是这样。你想,如果你对对方,包括对方所说的语言,要是没有产生虚妄执的话,那你怎么可能会因为他或他的言行而动心呢?同样的道理:他骂你,那只是代表他在随顺当下的烦恼做他自己的一件事。而你该怎么做,该怎么说话,就安住在戒法上,如理地做你自己应做的就行了。谁规定了他骂你,你就一定要骂他呢?
所以说,平时,其实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随境摇摆。境界来了,我们就随着我们的无明烦恼去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就是凡夫的心理运作。而真正的修行人,每天在干嘛呢?不是说,我们每天除了吃,就在那里念经,那是电视上丑化我们出家人的形象,并且,就算我们诵经,那也是在诵经的当下,学习佛陀、菩萨、阿罗汉等圣者对我们的教导——怎么样断除烦恼,怎么样来解读和明了一切烦恼的根本,我们是在学习这些道理。所以,刚才给大家说的,就是佛门里,对于苦,乃至于对于乐的一个本质的解读。一切的苦乐,它不来源于外境,而是由你自己的心而生的无量分别。
现在还有时间,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必须要靠大家脑袋里去观想了,这个没办法去具象化。以前,我给很多居士和出家师父说过这个例子,大家想象一下。就拿我来说吧,假如我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我母亲就把我带进一个城堡里面,就我和母亲两个人,并且这个城堡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从小到大,一直到二十岁,我的母亲都告诉我:“猪是一种非常吉祥尊贵的动物。”从小到大,我母亲都这么告诉我,一直到二十岁都这样。那么,到了二十岁生日那天,我母亲说:“你也这么大了,是时候出去见见世面了。”然后,就打开城门,我就出城了。出城到了市集上,琳琅满目的那些东西,之前我是没有见过的,所以觉得很有趣。由于那是市集,人很多,再加上我这些年在城堡中吃得好,住得好,养尊处优的,所以,身体看起来肥嘟嘟的。然后,我就只顾着看那些小玩意儿,忘了注意脚下,结果,不小心就踩了别人一脚。那个人转过身来就是一句:“你是猪啊?”我问大家,这个时候的我,会不会生气?(众答:不会)那我会怎么样?我肯定会对那个人谦虚地回应:“谢谢!谢谢!没有啦,没有啦。”(众笑)
因为,他站在他的角度,的确是因为疼痛而生气地在骂我,也就是说,站在他的角度,他就是想让我生气而骂我:“你胖得像猪一样。”但是,我为什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情反而会那么好呢?我为什么会高兴呢?是他带给我的高兴吗?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可不想带给我欢喜与快乐,他是想让我烦恼,他想激怒我。但是他成功了吗?是的,没成功,这是谁造成的?我自己。因为,我从小到大,对“猪”的理解,对“猪”这个事物的定义,就是“吉祥尊贵的动物”。所以说,当对方说出了我脑袋里所认识的一个名相,一旦我所听到的词,和自己所掌握到的,对上了之后,我是不是就直接按照我自己脑袋里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认知,来产生相应的一种觉受呢?(众答:是的)所以,这时,我的这份快乐,并不是通过我当下怎么修行,怎么调伏烦恼,才让自己不烦恼的。刚才这个画面,我有经过调伏烦恼吗?(众答:没有)我是不是直接听了这句话,心情就很高兴呢?(众答:是的)
反过来说,同样说这句话,“你是猪”这三个字。我们一般人听到这句话,假设别人是由于我们长得比较胖的原因,才说“你是猪”的。但是,但凡我们脑袋里面对猪这个动物或这个字的定义,不只是“胖”,我们还给它贴了一些标签,比如:“脏”、“蠢”、“丑”、“卑贱”、“恶心”等等。当那个人对我们说“你是猪”的时候,或许对方只是立足于我们长得胖,才说这句话的。但我们对猪这个字的定义和理解,就不只是胖了,假设我们自己在心里,又给这个“猪”贴了五个或更多的侮辱性标签。那么,大家发觉没有:这个时候,你同样听到这句话,你心里的觉受,会随着你为这个字所安立的侮辱性标签越多,你心里就会越烦恼。这时,你会说:“他如果不这样骂我,我能这么生气吗?”好吧,就算你要生气,也不是气到你当下这种程度啊!人家只是认为你很胖。可你为什么要给“猪”赋予那么多侮辱性的标签,然后用这些自己认为的“标签”,把自己的心伤成那样子呢?更何况刚才说过,对方骂你是猪,按事实来说,你是猪吗?如果你不是猪,那你急着去辩解做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你被他说中了,所以才气急败坏的吗?
要知道,我们是没有权利去决定人家对我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决定对方说出这句话,让他以怎样的发心和动机来说,这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也不需要决定这些。因为我们的苦乐,是由自己的分别心决定的。而不是因为外在境界的好坏来决定,大家必须要做符合我欢喜的事,我才会高兴;如果做了不好的事,我就不会高兴。这是世间人所愚迷的地方。
佛陀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的“安忍波罗蜜多品第七”里面,就给弥勒菩萨举了一个例子。佛陀说:“慈氏,譬如有人,为(读第二声,‘被'的意思)刺刺脚,欲以诸皮遍覆大地,于上游行,免有忧患。智者问曰:‘汝所求皮,欲作何事?'此人具报如上因缘。智者诃云:‘咄哉!愚人!不应如是,但以少皮用充革屣,足得行李不被损伤。何用多皮覆于大地?'凡夫众生亦复如是,遍造怨害,持刀欲杀大地怨家。菩萨见之,深生悲愍:‘但以安忍而为革屣,护汝身心,何有众怨,持刀遍害?'”(【译文】:“弥勒,好比有一个人走在路上,他的脚,被地上的刺所刺伤了,于是,这个人就到处去找兽皮,想把地面铺满兽皮,料想着,这样的话,再在地面行走的话,就不会有被刺的危险了。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智者,智者就问他:‘你想找那么多的兽皮做什么?'这个人说了自己的想法。结果,这位智者就呵责他:‘嘿!愚痴的人啊!你不应当这样,你只需要用一点点兽皮做成鞋,再穿上它,那么,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脚都不会被刺伤了,哪用得着很多兽皮去铺满大地呢?'凡夫众生也是这样,造作了无量的嗔怨恶业,如同拿着刀,想要杀掉如大地般无量无边的怨家。菩萨见到众生这样愚痴,就深生悲愍,教导众生:你只需要以安忍心作为你的革屣,来保护你的身心就好了,哪有无量真实的怨敌,而想要拿刀去遍害呢?'”)
这个例子大家听懂了吗?这个例子是佛陀亲自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的第七品里面对弥勒菩萨等大众所宣讲的。佛陀讲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是决定不了外在的境界的,我们决定不了对方所做的任何事。但是,我们当下只需要好好护心就行了。否则,如果要求一切的外境、别人做的事都符合自己,是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认为自己才能不生烦恼而解脱成佛的话,那么,大家觉得世间还可能有佛陀吗?是的,不可能有。因为,世间无量众生时刻都在造着无量的恶业,伤害着自己和众生。如果要让大家全部都 OK 了,佛陀才能成佛的话,那就没有佛陀了。因为众生不可能只造下善业而无恶业。但是,过去世、现在世,有无量诸佛早已成佛,那他们是怎么解脱的呢?自心得解脱。诸佛都因自心正觉而得解脱。诸佛在修学菩萨道的时候,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菩萨们在面对任何顺逆境界的时候,他们的心不会被境所转。但我们凡夫刚好相反,心是随境而转的。
刚才给大家举了几个例子,就是想让大家来审视和反观我们的心相,审视自己的心相,并且,以慈心来治愈和成为自己的心相。你要让你的苦乐,不被世间的境界所左右,才能得自在。
大家现在来参加夏令营,我们早上是修慈心禅,昨天讲过,慈心禅是从自己为始,扩散到一切的众生,对他们都报以慈心,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怎样来重塑自己的心理。刚才讲过,我们的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总是随境而转,不得自在,遇到什么样的对境,就随着自己的无明分别来生苦、生乐。
但是,从我们修慈心禅的当下开始,就意味着,你当下的心境,就不应再因为面对顺于自己的对境,而快乐;面对逆于自己的对境,而痛苦。而应该以正见,发自内心——就像一个动力泵一样,或是泉眼一样,主动地向外、向一切的众生散播,散播什么呢?慈心与安乐。所以,首先第一个得益的是你自己,虽然你的目的或许并不希望你自己首先得到利益,你希望众生先得利益。但是,在你修慈心的当下,你就已经受到慈心的利益了,在佛门当中,我们叫做“自利利他”——菩萨道的精神。很久以前,我不理解这个道理,心想:“菩萨既然有大慈悲,想要度化众生,那怎么会先想的是自利再利他呢?为什么不先利他呢?”其实,“自利利他”四个字的意思不是自己先想要自利,而是说,大家在修慈心的当下,最先受益的绝对是你自己本人,而这个受益,不是你主观决定要不要或允不允许自己先受益。
所以说,在佛门当中,佛陀讲过,任何一位菩萨行者,他都要修四无量心,大家有没有听过?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而慈心就是四无量心之首!佛陀在诸多佛经里面讲: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根,莫不皆由慈心而生;十方三世一切如来,莫不皆由慈心而生。所以,为什么我们早上修慈心禅?首先,我们说,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而慈心又是一切善根的根本。我们通过修慈心禅,重塑我们自己的心地,就是这么一个缘起和一个安排。
这个道理,我们再通过分析一个问题来明了: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问题,是我去年回家料理外公丧事的时候,因为是住在家里,每天在吃午饭的时候,爸爸都会锁定播报新闻的节目,所以,当时就通过新闻,知道了现在社会上,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也有中立的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应该都知道,由于一个大学生因为扶起倒在地上的老太太而反被讹的事件,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讨论和一个反思:老人倒地,要不要扶?大家说,要不要扶?大家先不要觉得观行师父愿意听到什么答案,就按照你设想的答案来回答。你们就按照自己想的那个答案来回答。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吐槽”、“探讨”,可这并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虽然很多问题,经过如理地探讨,的确能令答案浮现,疑惑消除。但有些时候,“探讨”,不但不能消除疑惑,反而会消除答案。因为某些问题的答案,从头到尾都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一旦将只能问自己的问题,拿去问别人,那么,便没了答案。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我现在要从浙江到山西,我怎么去?
( 1 )坐飞机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飞机,理由是:“这是最省时、快捷的选择了。并且,飞机的失事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飞机,理由是:“飞机虽然失事率很低,但是,一旦飞机失事,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并且,机票价格往往也很昂贵。”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 2 )坐汽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汽车,理由是:“坐在汽车上,悠哉悠哉的,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汽车,理由是:“汽车的那股子汽油味容易让人晕车,并且,长时间地坐汽车,身体会很累的。”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 3 )坐火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坐火车,理由是:“在火车上睡一觉就到了,还不会晕车呢!”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坐火车,理由是:“火车上又不能开窗,闷在一节大铁皮箱子里(指火车厢),种种令人作呕的气味,真让人受不了。
车厢里的床铺上,人们东倒西歪地睡着;睡在上铺的人,把脚伸向过道,要是你睡在中铺,爬上床铺的时候,还常常容易被迫给上铺的人行一个‘头面接足礼'呢!”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 4 )骑自行车去,好不好?
有人赞同骑自行车,理由是:“不但省钱,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并沿途亲身体验各地的民俗风情。”他说的有错吗?没错。
有人反对骑自行车,理由是:“不但费时,而且我的一大箱行李怎么办?还有,万一轮胎在路上没气了怎么办?就算带着打气筒,但要是车胎被地上的利物刺破了怎么办?”他说的有错吗?也没错。
以上各种交通工具,虽然都能到达我们想去的目的地,但是,我们毕竟只有一个身体,所以,无论怎么选择,最终也不可能同用两种交通工具。而我该选择哪种方式出行呢?
像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只能问自己的问题”。
因为,别人会出于各自的理由,给你提供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属于你的答案,却只有一个。
而现在,要是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任何人,对方都会给出上面的不同答案,那你说人家给的每个回答有错吗?是的,他们口中所说的理由都没错,但是,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答案,那是因为说话的人,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立足于自己当下的认知去回答你的。但他却会觉得自己的回答很“客观”,他会说:“飞机是最省时、快捷的选择了,骑自行车最省钱,而且能锻炼身体,难道不是这样吗?”
其实,这样的答案,等于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如果我不赶时间,但是,路费不够,那么,无论你把飞机夸得怎样天花乱坠,我也不可能选择坐飞机;反之,无论你怎样赞叹骑自行车的好处,而我要是赶时间,并且资金充足,那么,我也是不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去目的地的。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虽然对方说的是客观事实和现象,但是,真正的答案,是一定无法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所以,如果你一旦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拿着一个问题去对别人问东问西,那么,别人给你的答案,也只不过是适合别人的答案,却会令你无所适从。
这时,或许很多人想说:“但是,我如果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怎样选择,那么,我多问几个人,虽然他们的建议会不尽相同,但是,没准儿有适合我的呢?”
没错,或许其中有你很赞同的建议,但是,你要弄清楚——“赞同”不等于“选择”,你赞同别人的建议,只代表你同意对方所说的客观事实,但是,你真正的选择,仍然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所以,当老人倒在地上,要不要扶?
如果明白了刚才所说的道理,那么,再来看这个话题,就不会感到困惑了。因为,每个人的善根与品质是千差万别的,自然对于一件事的取舍也是各不相同。所以,“遇到老人倒在地上时,要不要扶?”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待,都是直接反映出这个人的价值观,并且,最后的选择,也是由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的。
面对倒在地上的老人,要不要扶?出于态度的不同,我将所有人分为三类:只有两种人不会纠结( A 和 C ),一种人会纠结( B )。(为了下面论述方便,我会编上 A 、 B 、 C 的序号)
“不会纠结”分为两种人: A (自私)和 C (有爱)
【不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 A 】
A :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担心老人会讹上自己,所以这种人,他不会纠结要不要去扶老人,而是肯定不会去扶老人的。并且,他会远远地站在一旁看着。甚至,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他站都不会站,而是直接离开现场。因为他怕别人说是他撞到老人的。
【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 B 】
B :同时权衡对自己利弊的人,介于 A 和 C 的临界点。就是说,他心里会这样纠结:
扶吧——万一他讹上我怎么办?万一他的家人找我麻烦怎么办?万一说不清楚怎么办?要是扶了他,反而被诬陷说是我撞倒的,到时就百口莫辩了啊!
不扶吧——看着老人倒在地上,无人问津、无人搀扶,又很可怜,我心里又过不去啊!
这时, B 类人的内心,就有这两个思想在斗争着。
所以,如果 B 类人纠结到最后,如果避害的心理强过了良知,那么,他就不会去扶了;反之,要是他的良知强过了避害的心理,那么,他会去扶,但是,这并不是说,他就不担心老人讹自己。所以——
①他要么会让旁边的人为他证明:“你们看啊,不是我撞到的,你们要给我作证哦。”
②要么让老人先答应自己不会讹上自己,然后才施以援手;
③要么拿起手机先拍下现场的照片,以备万一。
【不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 C 】
C :看到老人倒在地上,第一反应不是想到自己,而是想去救人。所以, C 类人不会纠结,他会直接去扶起老人。但是, C 类人中,又以慈悲心的大小不同,又有几种差别。
当他好心扶起老人之后,若被老人讹上(或赖上)——
①心中会顿时产生猛利的烦恼和嗔恨心,并且不断责怪和谩骂自己:“我真是好心没好报!怪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人!我真是手贱!干嘛给自己揽下了这个麻烦?”接着,就开始跟老人或老人的子女开始气愤、急躁地论辩。
②虽未生起强烈的烦恼,但心里会自认倒霉,后悔扶起老人,并告诉自己以后再也不当“冤大头”了:“这一次被赖上就赖上呗,反正我以后再也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了。”于是,就任其开条件,且一一应允,急急付钱,想快点从现场抽身。(但是,这第二种情况,还有一个特例:虽然当下也很后悔,并自认倒霉,还很坚定以后不再做这样的“傻事”了,但是,由于善根深厚,下次遇到这样的事,还是会出于本能去扶起老人。)
③不会产生烦恼,只管安住在自己当下的救助之行上。无论老人如何责怪,也只管一心去救治老人。并且,整个过程,心情都极大欢喜。
所以, C 中的③,只有发了真实的菩提心的菩萨才能自然地做到。(这里所说的“菩萨”,不是世间人对一个善良的人称为“菩萨”,不是的。而是佛门中,发起了真实的菩提心的众生。要做到 C 中的③,除了圣位的菩萨,悲心炽盛的凡夫菩萨也能不难做到)
圣位的菩萨,已断我执与粗分法执,所以不会产生烦恼;而凡夫菩萨,虽然未断烦恼,但是,由于想要利益众生的悲心炽盛,并且念念安住于此心,所以,当他在面对一个倒在地上的老人(当然,不一定是老人)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因为真心的悲悯,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他。所以 C ③(菩萨)就会去扶起老人,而这时,老人无论是故意讹他,还是无心赖上他,那么,对于 C ③(菩萨)来说,那只是代表那个老人在做自己的一件事而已,跟自己无关,跟自己的发心无关,自然就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心。自己只是安住在自己应该做的本分事上就好,那么,什么是一位菩萨行者应该做的本分事?——救度众生。这没有任何被迫的成分,而是由于自己的悲心到了那个量,所以在面对这样的境界的时候,自然能做到的。
这时,或许有人会说:“但是这样的话, C ③(菩萨)不就被冤枉了吗?”
注意!你现在口中所说出的“冤枉”,这本身就代表着你的“价值点”。
因为你的“价值点”(指:你所看重的),是老人倒地这件事的事实如何,因此,你看到 C ③(菩萨)被老人讹上,就觉得这并不是事实,所以你会觉得 C ③(菩萨)很冤枉。注意,你当下其实是在用你自己的价值观在判断这件事。但是,真正的菩萨,无“冤”可伸。
对于 C ③(菩萨)来说,他的“价值点”,是落在“救治他”上的,换句话说, C ③(菩萨)所看重的,是要去扶起老人,并且看看他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就想要救治他的伤痛——这是 C ③所看重的。或者说,这是 C ③(菩萨)的“价值点”。所以这时,无论老人怎样诬赖菩萨或责怪菩萨,对 C ③(菩萨)来说,跟 C ③(菩萨)当下所在意的地方——“我要救对方的苦”,完全无关。
因为,无论对方是否故意倒地,可他现在已经倒在地上,这是事实,所以 C ③(菩萨)会去扶他起来;
无论倒地的老人是否会将倒地后的伤痛推到 C ③(菩萨)身上,伤痛就是伤痛,这是事实,倒地老人身上的伤痛不会因为不是 C ③(菩萨)造成的,所以就不痛了。所以, C ③(菩萨)的眼中,只是他身上的伤痛,老人怎样的责怪或讹赖,都丝毫不影响 C ③(菩萨)当下要做的事,自然不会因为被责怪或讹赖而产生任何烦恼。
换言之,老人诬赖菩萨,那只是老人以自己的那种品行在做着自己的一件事;菩萨救治老人,那是因为菩萨只管安住在自己一个菩萨行者的“本分事”上而已。
综上所述,对于 A 类人来说,无论你用多高尚的道理和品质去劝说他,他都不会去扶起老人,因为,你无论说什么,那只代表你自己内心的状态和对这件事的认知,说白了,就是你和 A 类人的价值观不一样, A 类人认为的价值,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所以,如果 C ③(菩萨)和 A 类人讨论这个问题,双方都不会同意双方的观点,因为,从讨论这个问题的开始,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价值观在碰撞, A 和 C ③(菩萨)的价值观不同,所以无法要求他能像 C ③(菩萨)那样去认知这件事,并且有相应的行动。
还有,如果 A 类人过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论述“倒地老人就喜欢讹人”的观点有多么有理,那么,以后若是肇事者真正地撞倒了老人,肇事者也可以在“倒地老人就喜欢讹人”这样的“大众共识”的背景下,理直气壮地血口喷人:“不是我撞倒他的,是他讹我!”那么,那时的倒地老人可真是有苦没处诉、有理说不清了。
所以我说,很多时候,“探讨”,不但不能找到答案,反而会消除答案;许多问题一经探讨,便没了答案。
“老人倒地,要不要扶?”这个问题,只能各自问自己的心,你自己是上面的哪一类人,你的心里便自会有答案——
你若是 A ,则无法用 C ③的思想去逼你扶起老人;
你若是 C ③,则 A 的思想在你面前根本无法成立。
好了,今天先给大家讲了慈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消除了这个疑惑之后,我们再来重塑这个心,我们再来修慈心,那么大家才会有所受用和究竟的受益。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像昨天一样,听着读诵来观修。但是正如我们学英语一样,觉得说我听英语的原声版的电影,好像可以提高英语成绩。但是事实证明,很多人看英语原声版的电影,只是练就了他超强的阅读下边字幕的能力,英语能力没提升,也就是说,虽然是听,但你不要只是在听人家念,你要随着他念,听,然后随文入观。
大家注意随文入观,放下其他的想法。
(播放《慈经》)
大家双手搓一下,然后把脸搓一下。把毯子叠好,放在自己座位上,我们现在去过堂。
第三讲
( 2016 年 7 月 22 日早 课于普贤阁)
这次夏令营,大家有五天早课,也就是说,会有五次的慈心禅的修学。现在已经经过了两天,根据明海大和尚之前给大家的修学安排,大和尚建议我在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围绕这次夏令营的主题——父母恩重,让我给大家以慈心禅作一个引导。那么,我们今天的早课,将要看三个视频,在正式开始之前,大家还是先一起随我合掌,我们先三称“弥勒菩萨摩诃萨”的圣号。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弥勒菩萨摩诃萨!
大家请放掌。
这里顺便说一句:如果大家想要了知出家修行和在家修行有什么区别,可以去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阿兰若品第五”,“阿兰若”是梵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寂静处”、“闲静处”。
说到父母恩,其实它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由于我们现在要以慈心禅来做引导,那么,大家就需要思考了。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出家师父,还是我们的营员,我们的父母,他们在结婚之前,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小鲜肉”什么的,他们在结婚之前,也都有他们的花季雨季。我以前看过一个很短的笑话,是说结婚前和结婚后的区别在哪儿呢?觉得挺有趣的:结婚前,女朋友对男朋友说:世界那么大,我好想看一看。然后,男朋友说:你去哪儿,我都会陪着你。结婚后,妻子说:老公,世界那么大,我好想看一看。老公说:地图在书架上第二层,看完别忘了放回去。(众笑)还有一个短笑话:结婚前,女朋友生气的时候,会说:你再这样,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然后男朋友往往会说: You jump , I jump. 结婚之后,妻子如果说:我要从楼上跳下去!老公说:哦,别忘了把垃圾带下去。(众笑)
就是说,往往结婚之后,会蜕去很多初恋或者结婚之前的那种新鲜感和浓情蜜意,会多了一个他们共同面对的方向、目标,就是抚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在座的我们。
父母结婚之后,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怎样把我们抚养好、培育好。这也回到了我前天晚上回答的那个问题:出家的话,父母会难过,这和孝道会不会是违背呢?昨天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菩提心”——发愿广度一切众生,不但自己要成佛,而且要令一切众生究竟圆满成佛,发起这样的心愿,就叫做“菩提心”。就好比地藏菩萨,过去世中,就因为自己的母亲造下了种种恶业,他为了救度自己的母亲,而发下了至诚猛利的菩提心,而他的母亲,也因此得以超度。那么,为什么发菩提心,就能救自己的母亲呢?为什么发菩提心的功德有那么大呢?
大家对菩提心的意思或许已经大致地了解了,但对发菩提心的功德有多大,大家可能还不知道。那么,大家下来之后,可以去看《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这几个字。在这一品当中,法慧菩萨给天帝释等法会众生,详细地宣说了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的功德有多大。这品经文当中,有这样一段,法慧菩萨说:“……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世界所有众生,即能震动一切世界,即能光照一切世界,即能息灭一切世界诸恶道苦,即能严净一切国土,即能于一切世界中示现成佛,即能令一切众生皆得欢喜,即能入一切法界性,即能持一切佛种性,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
我再用比喻,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初发菩提心的功德:比如说,在座的你们,如果你发起了这种“想要让一切众生和自己,断尽一切生死烦恼,究竟圆满一切胜妙功德,亲证我们的本具的佛性而成佛”的心,这是菩提心。佛陀说,即使是刚刚发起了菩提心的众生,他每走一步,被他脚下踩过的土地,一直下至金刚界(“金刚界”在哪儿,这是佛学基础,大家回去查查就知道了),从初发心菩萨的脚下的地面,一直下至金刚地界所经过的所有土地,全部碾磨成微尘,每一粒微尘,都等同于佛陀的舍利,那些微尘都应该起塔供养,受人天礼拜!
这是佛陀所说的一个比喻,就是说,刚刚发起了菩提心,你走路的每一步,脚下踩过的每一点土地,一直到金刚界,把它们碾磨成微尘,每一粒微尘,都应该作为佛的一颗舍利来建舍利塔,受人天供养。所以说,地藏菩萨为了救度堕入恶道里的母亲,他至诚地、慈悲至极地发下了要广度一切众生,令众生都成佛的菩提心,这样的心愿,根本不是世间凡夫所能体会于万一的。世间孝顺的人,最多也只是孝顺自己的父母家人,但是,菩萨发心,是将一切众生平等视为自己的父母,而以菩提心为作利益,这是什么心愿啊?!岂是世间人所能理解和体会的孝?!
有一部经叫《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陀详细地宣说地藏菩萨过去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种种故事。我们马上要看的视频,就是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可能很多营员没有看过这部经,那么,我们这个视频,就是出自这部经。在经中,佛陀讲述了地藏菩萨过去世中的一个故事。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看,通过这段卡通视频,来感受一下地藏菩萨他老人家对母亲的那种真正纯净的大孝,还有他对众生所发下的菩提心!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
(观看视频)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接着还要看下一个视频。因为今天是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的成道日,所以,我们看看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叫做“观世音”?看看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缘由。这是出自《大悲莲华经》,简称《悲华经》的一个故事。
(观看视频)
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由来,来源于他生生世世对众生的大悲心,想要利益、安乐众生的心。那么,我们接着观看第三个视频,是讲述了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最初是在哪尊佛陀面前发下的菩提心,待会儿这两位小童子会说出两个偈颂,是般若法义的偈颂,这个故事出自《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看视频)
所以,在佛门当中,大家刚才也看到,供养佛陀,最好的供养并不是任何的饮食、衣服、宝物,真正对如来最无上的供养,就是发菩提心,发起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才是对一切如来最无上的供养!今天因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的缘起,给大家看看这三位大菩萨他们在过去因地修行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发心的。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现在大家轻轻地动动腿,再放下。大家平时没这么盘腿坐过,所以腿会有点儿麻,整理好你们的坐垫后,我们现在排班去过堂。
第四讲
( 2016 年 7 月 23 日早 课于普贤阁)
今天的早课,我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小视频。我们先通过观看这几个小视频,再次感受一下父母恩。紧接着,我们还是按照经文,观修一遍慈心禅。
按照顺序,我们先讲慈心。慈心,它有等流,我们说“善业”、“恶业”,它都有相应的等流。什么叫“等流”呢?“等”是平等的“等”,“流”是流水的“流”。“等”是“同类”的意思,“流”是“相续”的意思。比如说,一个人过去世很喜欢伤害众生,那么这一世他明明很小,还只是个小孩,但看到小蚂蚁,他二话不说就把它弄死了。大家说,他讨厌这只小蚂蚁吗?他是因为嗔恨这只蚂蚁而杀它的吗?没有,但他就是想要把它弄死,这就是他过去世伤害众生的等流习气使然。反之,如果有人在过去世很喜欢保护众生,总想让众生得安乐,常修慈心,那么,他这一世,虽然年龄小,但他就是不忍心伤害众生,我们将要看到这个小视频,前段时间也在朋友圈热传,可能有些同学看过,有些同学没看过,我们现在来看一下,那个小孩虽然年龄小,但是他的慈心有多大,悲心有多大。
在调试电脑的时候,我先给大家讲一下。大家说,《慈经》的第一句是什么?对,“无敌意”。我们说,“敌意”,它是指自己与对境强烈对立的心,并同时强烈地保护自己的烦恼心。由于强烈地守护自己,那么,就对其他众生产生一种敌对的心。其实,特别是世间人,比如说,他在一个公司里工作,他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地工作,没有得罪人,但是总有人给他设障,或者总有人欺负他。他心想:“我惹不起,我躲得起,我换工作、我换地方,我换个城市,再换一份工作总行了吧?”但没过多久,类似的事情又开始上演,又会有人去欺负他或者怎么样。他觉得很迷惑:“我怎么走到哪儿都会是这样?”
原因其实很简单,也不能说很简单,因为,按佛法来说,的确很简单,因为佛菩萨在经论中,早就开示了什么原因。但世间人绝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佛陀讲过,(我用白话文给大家讲),当我们的内心一旦和外境,不管是和人还是事物,一旦产生一种对立心,那么你的这份强烈的对立心,也就是“敌意”,这份力量、这份业力,它将会为你源源不断地“复制”——佛门里面这个词叫做“召感”,用大家可以听得懂的意思叫做“复制”。它会为你复制相同的环境和相同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所感召的,或者说遇到的人、事、物这些,它是和你当下的业直接相关的。业,就是你的行为、你的造作,还有你的发心,特别是你的心境。
如果说,我们从根本上消除了敌意,就是说,没有了敌对的心,消除了敌意,那么,它是从根本上消除自己和别人这种二元对立的心。当你没有了一颗想要和别人对抗、对立,或者说去伤害对方的心的时候,随着这份心力和业力的增长和修习,你所遇到的障碍、伤害、欺负的那些境界,自然就会逐渐消弭。所以,《慈经》的第一句,我记得第一天就和大家说过,它是这一部经的精髓、精华,第一句就是“无敌意”。
由于你没有敌意,从“因”上来讲:没有敌意,那么,“果”上,我们说,就没有危险——“无敌意、无危险”。你内心无敌意、无危险,自然就不会召感相应的精神方面的烦恼、痛苦,而精神方面没有烦恼、痛苦,你的身体就会很给力。其实大家知道,很多人在心情受到极大影响的时候——我以前在央视看过一个节目,或许有人也看过,一个营养免疫学领域的博士,叫陈昭妃, 陈昭妃 博士说,一个人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他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 80% 左右。她是在央视一台这么讲的,她没有任何信仰,只是按照她的科学研究来说的。她说,当一个人的压力极其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去测量他的白细胞含量,会极速下降,而那是身体的第二道防线。所以,她说一个人的压力和心理的烦恼,会直接导致身体抵抗力的极速下降。
我们先看视频。
(观看视频)
大家看,这个小男孩只是做一道作业题,但他就是不愿意把羊和狼连上,他说“羊太疼了”。这个慈悲心,佛说,就是他过去世所串习的保护众生、利益众生的慈悲心的等流。这一世,他现在虽然年龄小,很明显,他不懂什么佛法、慈悲心。但是出于他的等流,慈悲的等流,他会有相应的慈悲护生的表现。我们接下来看第二个视频,题目是《我的爸爸是个“骗子”》。
(观看视频)
好,我们接着看下一个视频,名字叫做《为了你,我可以变成男人》。
(观看视频)
曾经我听过有一句话:“女人是柔弱的,母亲是坚强的。”刚才的视频中,最后那句话“我们相信母亲拥有无限的力量”也诠释了这句话。下面看一部沙画的短片叫《伟大的母爱》,它记录的是在地震当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观看视频)
这几段小视频,相信很多同学一般都有看过,刚才再给大家播放出来,只是再给大家提醒一下,提醒一下或许你已经久违了的那份对父母的感恩的心。我们的《慈经》正如我第一天和大家说的那样,它就像投一颗石子在河里,然后有一个圆晕,从中心到外围它会逐渐地晕开。慈心最后的对象虽然是一切众生,但是我们最初修习的时候,应先从自己的父母,然后扩展到一切的众生。但是,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父母都很难生起感恩的心,或者说,都还没有生起感恩的心,你说你能够对一切众生生起慈心,这绝不可能。可能你会觉得,我对别人都很好,我对别人的态度都很好……不,前提是你对你父母的态度都没有转变,或者对你父母的态度不好,很恶劣的话,你是绝对绝对不可能真实地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的慈悲心的。在这种状态下,你对于父母的心,如果还很刚硬,语气还很粗鲁,然后对于别人特别地“慈悲”,不好意思,我只能说一句,你对别人如何这般,是源于你自己的烦恼心相,如谄曲等等,而不是真正的慈心。所以我们说,慈心的顺序是由自己推己及人,这么修出去的。我们直接的对境就是自己,接着就是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马上去过堂,明天大家行脚,所以明天早上我们没有早课。现在请大家把毯子叠一下,我们这就去过堂。
第五讲
( 2016 年 7 月 25 日 早课于普贤阁 )
大家早上好,昨天大家行脚都挺累的,休息好没有?
这里先插一个题外话。我们常住的一位居士,昨天很晚了给我发信息,她很高兴,她很赞叹两位男同学,我也不知道哪两位,她说:“法师,昨天您讲弥勒菩萨功德的时候,当时我突然感觉怎么有一股凉风吹来,本以为是外面的风,后来看到两位男同学,自己已经热得大汗淋漓了,但因为大家都围在弥勒殿里听您说法,这时,他们俩就拿着扇子给大家扇风。”她说看到这一幕,当时她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很随喜他们的慈心,给别人带来清凉的风和安乐。看到她发短信说这件事,我也很高兴,这里也赞叹和随喜一下那两位男同学。当然,这两位同学只是两位代表,经过这几天学习慈心和念父母恩,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地在心里面都会有一些转变。
今天早课,我们讲的题目是“佛说父母恩”。大家可以看屏幕,这个文件摘录的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报恩品第二之上,佛陀亲自宣说的父母有什么恩。那么,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说父母恩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报恩品第二: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
“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
“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
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
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
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
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
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
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
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
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
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大家请看屏幕上的原文,为了节约时间,我直接用白话给大家讲了。这个时候,佛陀就告诉五百长者说,善男子,所谓父母的恩,什么恩呢?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亲的悲恩,即使我住世一个大劫也宣说不尽,但我现在为你们宣说少分母亲的悲恩。世间的悲母,她念子无比。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忆念能比得上母亲念子。“恩及未形”,未形是指胎儿成形之前,母亲就已经开始挂念了,恩德就已经开始了。“始自受胎”,从刚刚受胎,母亲的心就开始挂念着了。“终于十月”,一直到分娩,把我们生出来之后,整个过程中,母亲行住坐卧受诸苦恼,这不是用语言所能够描述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纵然得到了欲乐,或是饮食、衣服等,但是她也生不起那种爱乐的欢喜心。而她对肚子里胎儿的忧念之心,是一直没有停止的。这里的“休息”不是我们晚上的休息,“休”就是“息”,“息”就是“休”,一直没有停止。“但”就是“只”,她只是自己心里想着,“我将要生产了”,渐渐地会受种种的困恼、忧苦,昼夜愁恼。如果在生产的时候,比如说难产,这里说“若产难时”,就像百千的刀一起来屠割一样那么的痛苦,有的时候还会死掉,这里说“或致无常”,无常就是命终。也就是说,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有时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没有苦恼的时候,那么,这位母亲的亲属会喜乐无尽,就好像一位贫穷的妇女突然得到一颗如意珠那样的欢喜,如意珠,是你想要得到什么,这个如意珠都会变出什么东西。这个时候,生出来的孩子发出的声音,对母亲来说,就好像听到音乐一样。并且,生出来的孩子,是以母亲的胸脯为休息的地方,母亲把我们抱在怀里,我们躺在怀里。而父母的左右膝上,是我们孩子常常游戏的地方,我们常常会围着父母的膝盖那里上蹿下跳地玩。在母亲的胸中会出“甘露泉”,就指的是乳汁,对我们的长养之恩超出一切的恩德。母亲对我们的悲悯、怜悯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最高的高不过山岳、大山,但是,悲母对我们的恩是超过须弥山的。世间最重是大地,大地承载我们也是最重的,但是悲母之恩也超过大地。
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自己母亲的恩德,就算经过一劫的时间,每日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割自己身上的肉滋养父母,佛说都没有办法报答父母一日之恩。佛说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男女在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这里说的是还没生出来。出生以后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所喝的母乳有“百八十斛”,一斛是十斗,一斗是 十升 。当母亲平时得到好吃的食物时,是先要给孩子的。包括珍妙的、堪好的衣服,都会是这样。并且不管自己的孩子他愚痴、鄙陋,长得不好或是诸根残疾,但母亲对我们的情爱是没有区别的。
佛说,过去世有一个女人,抱着自己所生的孩子渡过殑伽( qi é)河,到其他的国家去。殑伽河是印度的三大河之一,发源于雪山,就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脚下,南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恒河。佛说,当时河水暴涨,“力不能前”,她游不过去,但是她爱念怀中的孩子又不舍弃,当下他们便被大水淹没了。正是由于母亲当下慈心善根力的缘故,她当下即往生色究竟天,以这个慈心作大梵王。佛说由于这个因缘,母亲总的有十大功德。
第一个恩德,名为“大地”。大地的功能,是承载我们,我们是依托大地的,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便是靠着母胎。第二个恩德,名为“能生”。母亲怀胎时经历种种的苦,分娩时候的苦是最痛的,但最后还能把我们生出来。第三个恩德,名为“能正”。母亲经常会帮助小婴儿把他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捋一捋、顺一顺的,这叫“恒以母手理五根故”。第四个恩德,名为“养育”。“随四时宜”,春夏秋冬都能长养。第五个恩德,名为“智者”。因为母亲她能够以她的种种方便,令我们产生智慧。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学数字,可能对阿拉伯数字的 1 到 10 不好记,母亲会说你看 2 就像天鹅一样。第六个恩德,名为“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就是说母亲自己可能穿得差一点,但她会尽她的可能和能力来庄严我们,庄严自己的子女。第七个恩德,名为“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就是说当母亲把我们抱在怀中,我们当下内心的种种恐惧、害怕、畏惧都得到止息,所以说,母亲可以给我们施以安乐和安稳。第八个恩德,名为“教授”。这个“教授”,不是名词,是动词,“以善巧方便,导引子故”。比如说小的时候,可能很多母亲会说:“你吃橘子的时候不要把橘子籽吃进去,你吃进去之后,以后你的头顶要长一棵橘子树出来。”偶尔有一颗籽咽下去了,我就吓得不行,我真的害怕每天头顶上顶着一颗橘子树,所以说,我吃橘子的时候就不敢吃得太快,都慢慢吃。就问妈妈:“我要是长橘子树怎么办?”妈妈说:“没事,只要不是故意吃进去的,它就长不出来。”我说:“我不是故意的。”妈妈说:“那就长不出来。”母亲就以这样的善巧方便,防止我们吃东西时被卡住。第九个恩德,名为“教诫”。父母以善言辞让我们远离众恶,让我们不要造作那些恶业。第十个恩德,名为“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有时候子女可能没什么能力,父母可能有些家业或者什么能力就会留给孩子。
佛又说:善男子,在世间来说什么是最富有,什么是最贫穷呢?佛说,当我们慈悲的父母在高堂之上,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对于这个子女来说,就叫做富有。一旦悲母不在,就叫做贫了。你再有钱,都叫做贫,因为你的福田没有了。第二,悲母还在的时候叫做日中,日中就是正午的时候;悲母死时叫做日没,太阳下山了,没有光明了。悲母在时名为月明,中秋节的时候,月光洒下来会觉得很清凉。但是当悲母亡没之时,就叫做暗夜,没有光明,不清凉。佛说,所以你们这些大众应该“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这样的行为,如果有人来供佛,这个功德和你前面孝养父母的功德“福等无异”,就是说福德是平等,没有差异、没有差别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恭敬供养和孝养自己的父母,所修的福德和你亲自供养释迦牟尼佛的福德没有区别。佛说,应该像这样地报父母恩。
今天是最后一节课。希望大家先对自己的父母修慈心,这样才能慈及一切的众生。好,现在我们赶紧排班去过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