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廿一届演讲集锦 > 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

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

戒毓法师

(2014年7月22日于文殊阁)

戒毓法师: 1993 年出家,就读闽东佛学院,1998 年考入河北省佛学院,2001 年毕业,为首届毕业生。2001 年至 2008 年于中国 佛学院就读,获本科和研究生学位,后留院执教至今。法师于中国佛学院讲授中国佛教史、禅宗史、禅宗典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法师深感佛法实修之重要性,亦经常在福建、浙江、北京 等地组织指导信众禅修。

 

问道柏林,漫步赵州,品茶指月。衲子戒毓,不揣浅陋,粗 浅的思考,就中国佛教发展,为时下我们吉祥人生,做一个不精彩的报告,仅供参考。盛夏结清凉法缘,古刹悟吉祥人生。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各位营员: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这个因缘很殊胜。在此我们要感恩净慧老和尚,因为他的愿力,创 造了一处人间净土、一个人间佛国来成就我们修生活禅。 一、从《心经》与《吉祥经》故事讲起今天分享的题目首先从一个故事说起,这个故事也和净慧老 和尚有一定的关系。一次,朋友邀请我一起喝茶。为什么呢?他们得到了一副墨宝,写的《心经》与《吉祥经》。书法家是我们邢台玉泉寺的居士。他们希望我在一个小时内,把《心经》和《吉祥经》解释清楚。我们大家知道,《心经》的奥义非常玄妙,它 的翻译就有十几种,最流行的应该是玄奘法师翻译的。从目前来讲,中国佛教的一些宗派都在诠释这部经,都希望能把它讲明白。 那么《吉祥经》呢,我们知道是当代佛教学者翻译的。那我用什么方式能让他们明白《心经》在说什么、《吉祥经》在说什么呢? 我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我说《心经》 相当于是佛教、世间最短的一部哲学论著;《吉祥经》相当于佛教最简短的一部伦理学的著作,这么讲完以后自己也很担心。因为这个担心,我今天才取这样的一个题目《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

今年我们夏令营的主题是《吉祥人生》。既然是《吉祥人生》, 和《吉祥经》就有一定的因缘。这部经在我们当代,尤其南传佛教那边是非常流行的,也是出家师父给在家居士祈福的时候经常要诵的一部经典。但是这部经典翻译到我们中国来(的)时间不是很长。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吉祥经》是当代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李荣熙先生翻译的。说到李荣熙先生,我们多少要对当代佛教的发展有一个观照和思考。李荣熙先生是最早一批被派到斯里兰卡留学的,后来当居士。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因缘,让李荣熙先生到南传佛教的国家学习呢?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我们要借鉴别的文化。从这个因缘,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当代的佛教有变革——同样汉传佛教要学习、借鉴南传佛教或者藏传佛教的长处。当时太虚大师也有这样的心愿:让佛教成为世界宗教。在这样的因缘下,派学生到藏地、南传佛教去学习、取经。在此取 经过程当中,《吉祥经》从南传佛教翻译过来。应该这样讲,法尊法师从藏文译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叶均从南传佛教国家译 的《清净道论》,都对当代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讲到这里的时候,不由想到我们净慧老和尚,因为净慧长老 也把《吉祥经》纳入在家人很重要的经典,(长老曾经编过《在家居士必读经典》,就将《吉祥经》选入其中。)我们今天在“吉祥人生”的因缘下,想到太虚大师,想到净慧老和尚,这个时候会让我们有一种思考,那就是佛教在当代弘扬的一种抉择。这种抉择的建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想对我们中国佛教的发展有一个大略的梳理,这样便于我们了解今天的佛教。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是印度和中国两种文化之间的交 融,这种交融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人要对佛教有正确的理解,也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道路也是很曲折的。 在这个曲折的道路中,我们也能看到祖师大德为了正法的弘扬, 他们的悲心愿力。如果没有这个悲心愿力的话,我想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佛教。所以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没有这些菩萨的愿力和悲心,我们就不会有因缘坐在这里听闻到正法。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使佛教成为了世界性的宗教,我想我们人类今天面临全球化,中国会在未来世界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佛教讲缘起、讲多元,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结合以后产生的独特魅力,恰恰能为未来的全球化发生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佛教产生于印度,从印度传播到中国,在这个传播 过程中,它要面临语言的转换、观念的转换、风俗的转换、生活习惯的转换,所以让中国人了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这 种转换的过程当中,有个原则就是契理契机,这也是太虚大师、 净慧老和尚他们所一贯秉持的。如果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完全和固有的佛教思想没有关系的话,那就不叫转换了;但是如果不能 适应中国社会的话,那也不行。所以这个转化的过程从时间来讲, 应该是很漫长的,也是正确的理解佛教与运用佛法的过程。在今天来说,我们对佛教应该不断地进行全方位的认识和思考,才能 真正对佛教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佛教在现今发展道路当中,它要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按照 我们佛教的观念,众生无明对真理不了解,所以我们对真理的传 播就是希望众生能去除无明,获得解脱,同时也能激发我们菩萨 行者的一种大悲心。佛教在弘扬过程中要面临一个调整,这个调 整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净慧老和尚也一直在思考,所以他 提出生活禅。在这个地方,我有一个想法,我们现在来这里做什 么呢?参加生活禅夏令营。但是一般我们想到生活禅的时候,就 会有疑问 ; 到底是禅宗呢?还是象征着整个中国佛教呢?如果我 们没有深刻的理解生活禅的话,我们会认为它可能只是禅宗的一 宗。而事实上我们老和尚对生活禅的思考是站在整体佛教的高度 全方位的一种思考,因为老和尚他对历史一直都非常重视。他在 当代佛教的弘扬中,对佛教在中国弘传的经验做过一个总结,老 和尚一般提出“三化”。

1、佛教的中国化。佛教初传到中国的时候,它必须面对佛 教的中国化。也就是如何让印度佛教,能让中国社会接受。(也 就是如何能让中国社会接受印度佛教。)为了这个工作,道安法 师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物。讲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印度社会是四 种姓,其中婆罗门种姓的地位是最高的。但是在中国,是封建宗 法社会,印度宗教与中国宗教的地位有天壤之别。那在这个过程 当中,道安法师做出了他的努力。道安法师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是 “今遭凶年,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佛教 必须要依附国家,不能按照印度的政权与教权来对待。佛教与政 权关系,在中国必须要调整。

2、佛教的生活化。佛教到了南北朝、隋唐以后,慢慢被当 成是一种哲学、义理上的探讨,缺乏实修的层面,而且脱离实际, 佛教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禅宗六 祖慧能大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我们老和尚对六祖慧能大师, 做过一个很典型的总结,他认为中国佛教的“生活化”的代表人 物就是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大师最直接的一句话就是“佛法在世 间,不离世间觉”。如果佛法脱离了世间的话,人们就无法体验佛法,佛法也不能为我们人类服务了,那它的存在也没有多大的 意义了。

3、佛教的现代化。净慧老和尚对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或 者人间佛教 ),做的总结是:佛教的现代化。我们经常在寺院里 看到几个字:“选佛场”,尤其在中国佛教,《华严经》讲:一 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法华经》 更是开宗明义希望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希望每个众生都能成 佛,这是佛教的本怀,这个关怀是佛教最究竟的关怀。明清以后, 太虚大师就总结,过度的山林化,佛教社会化不够,还有大众认 为佛教是鬼神佛教或者是来世的佛教——佛教仅仅停留在为死人 超度、念经,或者说佛教忽视现实的生活,把希望寄托于极乐世界, 寄托于来世,寄托于未来,这在明清是很盛行的思想。佛教与这 个现实社会没有连接,它不能服务于现实社会。这种消极的思想 出现以后,太虚大师对佛教如何做到现代化(人间化)进行了思 考,于是提出人生佛教,讲要重视人生。其实净慧老和尚对当代佛教的弘扬,就是如何让佛教为我们当代人服务,应该说这个愿 力让我们老和尚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所以中国佛教有今天这个局 面——正法能够住世,能健康地传播,这里面倾注了中国佛教每 一位高僧的心血。想到这些,都值得我们感恩。

讲到人生佛教,如果一味地讲往生,或者单纯讲成佛,没有做人的基础,那也不行。所以净慧老和尚提出生活禅,也把《善 生经》、《吉祥经》纳入了生活禅的修学体系,以此作为基础。 这点在今天这个社会,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大家知道,在中国传 统社会当中,儒、道二教做人的思想还是很盛行的。现在儒、道 两家慢慢衰落,因此在佛教,把学佛的基础 --- 完善人格重新提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然佛教就落空了,与人的生活疏离 了——做人都做不好,却高喊着成佛,怎么可能呢?!所以太虚 大师有一个很有名的偈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所以人生佛教是全方位地对现实人生的一 种关怀,这就是在弘扬(佛法)、服务社会方面做的一个变通、 一个调整,而这个调整是必须的。

二、吉祥人生、人心与生活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思考一下,佛教到底要解决一个什 么问题呢?这点其实可以来问问自己:我们每个人活着为了什 么?即使是单纯为了追求人生幸福,我们也要做一个思考。这就涉及到了如何认识人生、进而认识人心,然后想办法追求幸福的生活。

何谓人生? 太虚大师:狭义说,是人类整个的生活; 广义说,人是人类,生是九法界的众生。

什么是人生呢?太虚大师也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人生的话。从 狭义讲,整个人类的生活就叫做人生;那从广义讲人指的是人类; 生指的是九法界的众生。按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教 认为:成佛也是要由人修行的,而三界唯心,所以要认识人生, 那么必须认识人心,要想把人生的问题处理好,就必须要解决人心的问题。

当代被称为最后一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他在新中国解放以 后,曾经有一个思考:到底人生是怎么回事,人心是怎么回事? 他认为:说到人,必须从心上去认识;说到心的话,必须从人上去了解,才能解决人生与人心的问题。但是,心是什么呢?心是非常抽象的,我们怎么样来感知这个心的存在呢?那就必须借助人的行住坐卧四威仪来了解。四威仪当中汇集了我们所谓的生活, 所以人生、人心、生活三者是一体的。因此,想了解人,必须了 解心,想了解心的话,必须了解人的生活。但是我们如何来认识这个心?

我们说参禅讲明心,所以认识人生、认识人心非常的重要。 什么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我们活着,但我们很少来认识自己,很少花时间来认识我们这个心。往往对这个心的理解离我们自己很遥远,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人心的话,就很难来改变命运。佛教里面讲心是我们的主人。我们的情绪、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所以如何来认识我们的心很重要。只有认识了心以后,我们才能 去修行,才能转化命运。

何谓人心? 梁漱溟先生:说人,必于心见之;说心,必于人见之。 心非一物也,固不可以形求。所谓人心,离开人的语默动静一切生活则无以见之矣。

心是什么呢?《华严经》里面有一首非常好的偈颂,我们一 起来读一读,我想对我们了解人心会有些帮助。(一起读诵)“心 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界。 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做佛事, 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之,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 造。”“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多么重要啊!按照佛教来讲,成佛是这个心, 堕入三恶道也是这个心。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人生,所有的命运 都是心的呈现,这个心起决定性的作用。

A、三性明心。心既然这么重要,如果我们不认识它、不了解它, 显然不行。心既然有很重要的主观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 对它的主动性有一个认识。其次心是非常灵活的。按照我们佛教天台宗的思想叫一念三千。这个心是非常活跃的,它不是固定的。 这种活跃性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它的主动性,不定性,无常性。第三它有计划性。所谓“计划性”就是意志力,一种愿力, 念力。愿发出去以后,能决定做什么。从这方面说,我们学佛的 人有成佛的愿望,按照这个信心和愿力来规划人生。我们要成佛, 或者我要求生净土,这都要求心有一定的规划、计划性,所以这 个心有三性,这三性也是梁漱溟先生总结的。

B、四义明心。下面我想讲一下:如何了解这个心性?如果不了解心性的话,很难修行,下面用四个词语来表达对心的认识: 第一 : 心空,心是空的。唐朝的庞蕴居士有一个很有名的偈子: “十方同聚会,各各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那心 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是空的,不可得的。那这个空是不是我们理 解的有和无的那种虚无呢?不是,心空指的是它不受任何束缚, 它像太阳、像月亮一样在云彩当中普照,自在遨游,没有挂碍。 第二 : 性近。佛教讲“人人都有佛性 ,”性是平等的,是相近 的。《三字经》中有一句的话,我们都很熟悉:“人之初,性本 善,性相近,习相远,”心性是平等的,所以人人才有机会成佛。 那佛教很早就提倡平等的思想,只有平等了,大家才都有机会。 但是既然是平等的,为什么我们大家还有这么多的差别呢?男女、 老少、贫富都不一样呢?就是因为“习相远。”这个“习”是什 么呢?就是习惯,按照佛教的理解就是业果不同。业指身口意三 个方面的行为,我们每个当下的行为都是业力的呈现。所以,我 们每一个当下的言语、思想观念、还有身体行为都非常重要。所 以不同的人,他的业力不同、行为不同,导致了他的命运不同。 修行是什么呢?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观念、改变身口意。

第三:习远。那么修行的习惯、业力很重要。那么这种习惯 的“习”是什么呢?在五蕴里面,其中有一个叫做行蕴。这个“行” 就是造作。因为我们每一个行为的造作,每一个当下它都影响了 我们未来的生命。所以说这个习惯、业力不可思议。所以我们常说, 心是空的,性是平等的,但习惯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来改变坏 习惯、养成好习惯,这就是修行。

第四:情执。我们把众生称为有情。我们众生有情执,情执 是什么呢?就是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会怎么样呢?会把自己 原来的行为造作当做自我,然后我们会对此产生执著。那这个执著又会导致什么呢?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根尘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惯性、本能的反应。一般凡夫的反应没有离开贪,或者是嗔。这个贪或者嗔就是我们的情绪,就是无明、愚痴、无意识、无觉察。

我们每一个当下都受到我们情绪的影响,没有觉察。 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我问几个问题,你们来回答,这样也许 会对大家了解佛教的修行有所帮助。 第一道题:禅在哪里?你们知道禅在哪里吗?(学员答;禅 在当下)。禅在当下,那我们能不能做到呢 ? 第二:禅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对当下保持觉知、觉照。如 果在当下不保持觉知,觉照的话,我们会随着过去的串习,盲目 地生起贪和嗔,喜欢和不喜欢,是非,善恶等等,没有办法在这 个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所以禅让我们时刻保持一种觉照。

第三道题:禅告诉我们什么呢?禅告诉我们不去执著。凡夫 的生命状态,始终都是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在以自我、以自我 利益为中心的这样一个情执当中轮回。所以如果想解脱,就要去除这个虚妄分别。我刚才讲过,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识, 心和根尘接触,我们看到,听到,见到,感受到,我们会起什么 心呢?在我们的第六意识里面就会起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样的 念,禅告诉我们在这个当下,保持一种如实地、客观地、平等地 观照。我们讲到情执的时候呢,我们说的末那识啊,第六意识啊 都受到影响。所以讲到我们如何认识心,我用:心空,性近、习远和情执这个来概括凡夫的生命状态。

人生的问题 刚才是讲人心,接着谈人生的问题。我们人生存在哪些问题 呢?也就是说我们人生要解决哪些问题呢?在这里,净慧老和尚 提出人生必须要面对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生存的问题。我们既然要活着,就要有活下去 的资本。那我们作为人,要活下去就要解决温饱问题。尤其现在 我们的生存环境很恶劣,人如何适应生存的环境很重要。所以具体的生存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如果生存问题不能解决的话,我们很难谈得上修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物质决定上层 建筑。所以第一个问题我们要解决生存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生活的问题。人生的改善,最基本的是生活的 改善,我们说吃点东西,简单吃是吃,艺术地吃也是在吃。那怎样来提高和改善生活的质量,这就需要点艺术,需要点文化,需要点道德。如果生活没有这方面的观照的话,那也解决不了。所以第二个问题 -- 如何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其实生活质量的提高, 按照我们佛教里面来讲,就是有福。没有福,往往他不懂得去惜福, 基本上他也不懂得去培福。没有福报的话,都是在为温饱而温饱, 为生存而生存。

第三个要解决什么呢?生死问题,也就是生命的问题,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 人活着,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有哪些价值?哪些意义?是盲目的活着,还是很清楚地活着?这也是我们佛教最关心的问题。在佛教来讲,你怎么活着,或者你怎么死的,都非常重要。在这里我讲一个事情,丰子恺先生,是弘一 大师的学生,当年他听到弘一法师去世的时候非常感慨,写了一 篇日记,其中写到:“民国三十一年,闻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丰子恺认为人生应该有些境界:第一重境界叫作物质的生活, 这一重很多人都在追求;第二重境界的追求就是精神生活,我们现在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往往我们很多人的物欲太强烈了, 很少有精神层面的思考,所以精神生活也很重要;第三个层面就是灵魂的生活,就是宗教、就是哲学,往往我们很少有这样的思考。

人生应该要做些思考,关于物质、精神和灵魂,丰子恺先生 认为弘一大师的人生三重境界都做得非常完美。在做人方面:事母孝,待妻爱;在精神方面:精深艺术;在灵魂方面:精研佛法。 “实最完美一人也”,这是丰子恺先生对弘一法师的一个总结。

讲到这里,我们要回到人心和人生,这也就回到了我们今天讲的题目《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就像梁漱溟先生讲的话:“从人生 ( 人类生活 ) 以言人心;复将从人心以谈论人生 ( 人生问题 )。 前者应属心理学之研究;后者则世云人生哲学,或伦理学,或道德论之类。”其言人心也,则指示出事实上:‘人心有如此如此者', 其从而论人生也,即其‘事实之如此以明夫理想上人生所当勉励 实践者亦即在此焉'。

讲到人生和生活,必须谈到人心,谈到人心的时候,必须讲 到人生的问题。人心问题应该属于心理学的范畴,那人生的哲学或者伦理学属于道德的范畴。所以今天我取的这个名字是《吉祥人生的哲理与伦理》。

如何获得吉祥人生、幸福人生?我想对这个题目的回答重新再做一个纠正。

人生佛教当代的太虚大师提出了人生佛教,他认为人生要解决哪方面 的问题呢?他提供了四个方面。

第一 : 人生改善:“五戒之行,十善之化。改善人间,即是目的; 人生改善成功,即是效果。” 培养德行、福德。这是第一个范畴——人生的改善。他提出 了第一个要追求的就是做人生的改善。我们现代人对人生的改善是一味地向外追求,对物欲的追求,但是在我们传统文化里面, 是以内圣而为凭。佛教里面提供人生改善的方法,做人的原则应该来讲就是五戒,把五戒持好,然后要修十善。如果不持五戒, 不修十善,想改善人生是没有可能的。是改善不了的,你必须从内在来改变,需要培养德行、福德,这是第一个范畴,人生的改善。

讲到这里,我们做一个提醒,我们佛教里面讲的三界,大家 知道是哪三界吗?欲界,色界,无色界。其实佛教讲的三界唯心, 也就是我们的心的清净或者浑浊、污染的状态,决定了我们的生命的状态,也就是我们的境界。按佛教讲,我们现在的环境是由什么感召的呢?是由于我们的心感召来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环境都是由于我们的心地所影响的。所以台湾的圣严长老提倡心灵环保。所以人生的改善,或者环境的改善是从心灵上改善, 这是第一个范畴,也就是人天乘的范畴。

第二:后世增胜。“依业果流转而修行者, 每希望后世增胜, 即希望将来(来生)比现在之人作得(今生)好。 人生的改善是什么呢?是为当下人生的改善,为来世、未来 生命的改善。按照佛教的业果思想,我们种什么因,就会感得什 么果。所以如果我们不去修行的话,这个社会就会每况愈下。只 有通过修行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改变,未来才会增上。佛教一般 讲有四种人:第一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他永远找不到光明;第 二种人,从黑暗走向光明;第三种人呢,从光明走向光明;第四种人呢,从光明走向黑暗。我们讲人心的时候,讲到这个心有计 划性,就是愿景,佛教讲人生无常,它不是消极,不是避世的, 而是让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把握当下,更积极地努力,为我们 的现在、来世更好。

第三:生死解脱。“此因看到后世增胜仍不免于三界轮回, 若不修到生死彻底之解脱,终必流转;依于此种目的所获得之效 果,即为罗汉。”

最终关怀就是生死的解脱。按照佛教讲的六道轮回,三界火宅六道苦海,始终在这个生命的状态中无法出离是非常苦的。那 么我们如何离苦得乐?所以生命的解脱最重要。那么对佛教的解 脱观怎么理解呢?我们说阿罗汉,阿罗汉的“阿”是无的意思, 罗汉是贼,阿罗汉就是无贼。那贼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对自我的执著,真正打破自我的话 就没有烦恼。但是我们凡夫在生活当中,是为了自我而服务,从来没有讲到无我。那佛教的核心思想 --- 三法印大家知道吗?“诸 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们透过无我、无常的修行, 就能解脱。由于我们现在的认知都是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惯、串习所支配,这种串习又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然后 判断是非对错而付诸行动。所以如果不把这个转变、突破的话, 很难解脱。佛教的三个层面就是希望我们解脱,这也就是佛教对 生命的最终关怀。所以佛教不止教我们人天善法,虽然人天善法 也很重要,但是真正生命究竟的解脱,才是佛教的核心思想。

第四:法界圆明。“此为大乘特有者,二乘圣者虽了生死, 然有所知障,不知一切法实相;纵略知法空,亦不究竟,故于一 切法不能圆满通达而仍有障碍。此即二乘未得法界圆明之缺点, 亦即菩萨成佛之特点也。法界,即一切法;圆明,即离了所知障 所成之智。此智即一切种智,或无上菩提,或妙觉佛果。” 那么人生佛教在人生当中的,还有一个叫做法界圆明,最终 极的就是要成佛。佛为智者,他有三种智:根本智,一切智,一 切智智。佛是究竟圆满的一种生命状态,所以成佛是我们人生最究竟的一种追求。

小结

刚才讲过,在中国佛教中有个传统,是什么呢?是以成佛解脱为中心,这是我们佛教的终极关怀。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圆教, 我们一般人停留在最高点上,但是如果没有人天善法作基础,解脱总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当代佛教还要重视对人间佛教,对五乘佛教的关怀。在今天这个时代,佛教的建设需要五乘的弘扬, 这就是当代佛教的一个回归。所以我们讲《吉祥经》也是在这样 的时节因缘下被提倡起来。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地学习一下《吉祥经》

《吉祥经》——福德悲智的吉祥人生

从福德悲智来解读吉祥人生、幸福人生、般若人生。现在有 人问;‘佛教到底是宗教呢?还是哲学呢?我想佛的大悲心不是希望我们只是进行哲学思考,或者只是一种宗教的关怀,而是希望我们人能究竟圆满地成佛,这才是佛教的关怀。今天我们怎么样来弘扬佛法呢?佛教很注重实修,这个实修又怎么落实呢?前面讲,习相近这个“习”是习惯,也就是身口意三业造作。生活当中,就是语默动静,在生活的时时处处都要呈现出佛教的这种 思想,这才可以。这次夏令营的主题叫做《吉祥人生》,那我们 就通过《吉祥经》来讨论幸福、讨论吉祥。我把它归纳为四个字来解读,这四个字就是“福德悲智”。与太虚大师人生四个层面 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福报:第一个生命状态从福的角度讲,就是培福。个人没有 福报的话,他很难生存,我们看人生当中,第一个层面是生存问题。

(一起读:)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第一个要解决的是技能与才华。如果没有技能,不去学习的 话,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佛教里面讲的菩萨行者要学五明。五明当中第一明就是工巧明,就是技能的培养,所以《吉祥经》里面有一句“多闻工艺精”。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每一 个人都需要一份职业。没有职业,我们也就没有生存的条件。

有了技能以后,第二个方面就是职业。有了职业以后,按照佛学理论讲,环境很重要。我们中国人习惯看风水,认为风水很 重要,认为风水好人就会好。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们选择的 时候,必须找一个好的团队。有时虽然工资少一点,但是至少我们安全,所以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另外如何成就我们的事业? 净慧老和尚讲要“以结缘的心来成就事业”。讲到结缘,就是我 们佛教的四摄法门 --- 爱语,利行,所以我们语言上要柔和、爱语,要修口德,所以我们必须要结缘。

另外我们要培养福报的话,按照佛教讲的有悲田,有敬田, 我们对三宝,长辈要恭敬,从这里能获得福报;那对可怜的人我们要布施,这样可以培养福报。

第二个与吉祥人生密切相关的就是有德行,也就是持戒。戒 行很重要,我们现在很多人如果他有福,但是德行不够,就是我 们讲的德不配位。如果德不配位的话,人的福报也会成为他的一 种灾难。假如把福报比喻为金钱的话,如果是不义之财,即使你现在拥有,也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所以我们获得财富的背后要有德行做支撑,德行按照佛教来讲,就是持戒。刚才我讲过人生 的改善,在人天乘就需要五戒、十善。但是在解脱道来讲,还远 远不够,只有彻底解脱了,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吉祥。那持戒以后, 我们还要精进。德行当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学会谦让,学会恭敬。所以吉祥人生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德行的培养。怎么样来培养呢?按照我们佛教讲的就是经常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3、悲,大爱无疆。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吉祥人生还有很重要一项就是悲,那么慈悲的“悲”基于什 么而产生呢?按照我们佛教讲就是基于对苦的认识,如果对苦没 有感受,很难激发起我们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那个悲, 是一种责任。只有责任,只有大爱,才能真正的有力量。往往我们很多人没有智慧,为什么没有智慧呢?因为我们很多人,虽然很有才华,有文凭,但是他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是为什么而学习的 呢?是为了自私、自利、自我而学习,他没有大爱,激发不了真 正内在的力量,所以他做事情就没有力量。

想真正获得圆满高尚的吉祥人生还要有悲。我们一般认为佛教的悲就是苦行,逃避现实。其实佛教从来都不逃避现实,相反地, 是更积极地面对现实。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苦,我们佛教从来都 是正面去谈,刚才谈的人生的几个问题 --- 生存,生活,生死的问题,我们如何生?如何活?如何死?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慈悲要从哪里开始呢?对于在家众来讲,应该从我们自己的家庭、 从身边的人开始。如果不从身边的人开始,我们爱也没有办法给予、表达,也不切合实际。修身齐家,先从自己的家庭做好很重要。 在参加这个夏令营之前,福建有一个青少年夏令营,我发现现在一些小孩不是他们有问题,是父母的教育存在问题,父母没有做 出榜样。虽然我们现在经济上很富裕,但是孩子的德行、教养很成问题。所以作为在家人要想获得吉祥人生,就从我们的家庭开始,从对家庭的责任、家庭的爱开始。这样我们才会有后盾,有力量,我们才会更努力去工作。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进而是 对所有众生的一种关怀。这种爱、这种慈悲都是基于责任,是对现实、对众生苦的关怀。如果没有这个关怀,想激发我们的大爱, 内心生起力量,那是没有可能的。

4、智慧。关于智慧的解脱在《吉祥经》里面也有一个偈子,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吉祥人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智慧。因为智慧才能帮助我们获得解脱。这个智慧是对空性、对真如、对实相的理解。如果对实相、真如不能理解的话,我们的心就不安。如何让我们的心安?就必须有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对我们修学来讲非常重要, 因为般若既是我们学佛的起点,又是终点。般若智慧是什么呢? 佛教与外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般若智慧。如果单纯讲人天乘的话, 最多是佛教的方便,真正生命的终极的关怀是要回归到智慧上。 那么如何回归到智慧上,如何落实到心呢?我们下面就讲要八风 不动心。我们的内心怎么做到不动、怎么样真正做到涅槃寂静?

虽然《吉祥经》提到了很多的人天善法,但是终极目标还是希望帮助我们解脱,所以说对于解脱,我们也要做一个思考。解脱道提供了三个解脱层面,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当中会推演出戒定慧 三学,真正地修学三学以后,才能帮助我们解脱,所以戒定慧三 学对我们的修学很重要。对于我们整个僧团,八正道和解脱道的实践也很重要。在家众有没有这个解脱的渴望呢?当然也要有。 因为人天道终归是轮回,最后还是要实践究竟终极的解脱。我们老和尚提倡结缘,最后也是说要结成法缘、佛缘,种下的种子最后是我们能成佛,这才是我们终极的关怀。当下我们能不能解脱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顿悟、修行如何落实?我们老和尚提出“将修行落实于当下”,看我们当下的内因清净与否,就看我们根尘接触的时候有没有情执,想解脱就要八风不动,如果我们的心还总是随着境界起伏不定的话,可以说解脱是没有希望的。想真正的解脱,还是要如实地观照,然后根尘接触的时候,不随流、不 执著,这样才能实践真正的解脱。这种吉祥也才是我们真正的吉祥!

结语

(大众一起读)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以法为依,实践吉祥人生,幸福人生,圆满的人生。 下面我们回向。有一句广告词:“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

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需要什么常相伴呢?需要佛法常相伴, 当我们的人生当中,有了佛法作依止,我们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吉祥的人生,所以佛陀为解答众生如何追求幸福、追求吉祥提供了一个圆满的教育。什么圆满的教育呢?我总结了四个字,叫做 福德悲智,如果我们能按照福德悲智去实践,我们才真正算是佛陀的学生。

佛教对吉祥,幸福的理解,它不是祈求外面的力量加诸于你, 而是靠我们的自心,靠我们的行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靠我们自己真正的修行,这才是我们佛教提倡的幸福观、吉祥观 的思想。

营员提问:感恩师父,我今天非常感动,我有一个感受就是 只有真正的依照佛的教导去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但我感觉 大家都想追求快乐,但是不知道方法,所以想得到快乐,反而得 到的是痛苦,我感觉大家缺乏是佛陀的教育,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戒毓法师:我刚才讲过,人生路漫漫,我们所有的障碍都是 谁制造的呢?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如果我们心中以佛法为依止 的话,那幸福和吉祥就会和我们相伴;如果我们依照佛法为方便 来转化的话,我们就会吉祥,所以在任何的行为当中,我们都用 是否符合佛法的标准来检验一下,这个很重要。

营员提问:我刚听法师说,佛学既不是哲学,也不是教育学, 是对生活的一种指引,但是我们如果没有办法用一个名词或者定 义来解释解脱或者成佛的道理,那该如何理解这个佛学呢?第二 个问题是《吉祥经》中讲的不与愚人交,应与智者交,佛法中讲 的众生平等,那我们该如何对待愚人呢,我们是不与他交,还是 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戒毓法师: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你现在是泥菩萨自身难保呢?还是肉身菩萨普度众生呢?你具备这个能力吗?(营员答:不具备),你既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想 我们还是要去选择“应与智者交”帮助我们成长。我们与有能力、 有知识、道德好的人在一起,才有办法提升。只有我们自己提升以后,才有能力服务众生。如果自身没有能力的话,直接和他们 在一起的话,可能自己也会堕落。

营员:明白了。

戒毓法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成佛,如何成佛?那这个问 题也不是我今天一下子能解决的。另外,佛教的定义这个标签是 宗教还是哲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佛教能帮助我们获得幸福, 获得吉祥,获得快乐,这是最重要的。

营员:谢谢。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