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影法师,1967 年出生于河北省容城县,1989 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地质系。1993 年深秋,因读《法华经》确立大乘佛教信心。
1994 年开始依生活禅导师净慧长老学禅。2001 年 7 月在河北柏 林禅寺净慧长老座下出家,承传曹洞宗与临济宗法脉。多年从 事佛学院授课和生活禅夏令营的组织工作。历任河北省佛学院 教务长、柏林禅寺监院。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 佛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常德市药山寺住持。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来讨论缘起的智慧,更确切地说是借着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的一点粗浅的修学体会。记得很早以前我亲近老和尚时,问的问题并不多。但是有几个问题我会反复问, 什么是缘起?什么是菩提心?什么是空性?对这几个问题,多年来一直在请教、学习和思考。因此,今天我就以缘起这个题目来和大家作一个分享。
在佛陀出世以前的古印度,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家族,在同一 天,各生了一个男孩,一位是舍利弗,一位是目犍连。这两个人 后来成为佛陀的上首弟子。这两个家族是大家族,七代以来都是至交,居住在古印度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王舍城的附近。因为这 层关系,舍利弗和目犍连一起成长,是很好的朋友。舍利弗在八 岁的时候,就在国王举行的辩论会上辩才无碍,获得胜利。因此,他们两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声望了。一次,舍利弗和目犍连一同看戏。到第三天,舍利弗突然间就觉悟到人生的无 常和生死的可怖,同时反观人间的生活,以及他们正在观看的表 演,无聊感油然而生。目犍连也有相同的体会,两个人经过交流, 决定出家修道,这时他们才16 岁。用现在的话说,舍利弗和目犍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虽然生在富贵家族中,他们并没有追求世间享乐和成就的愿望,而是想到了要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同时,他们意识到,当时的教育和文化中,没有超越生死的智慧,于是追随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位宗教家修行。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教派的思想和智慧,之后他俩遍寻古印度的各 大名师,令人失望的是始终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教法。最终两人相约分头去寻找,他们坚信一定会有智者能够给他们以生命智慧的答案。
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游行,看到一位特别安详的出家人, 正在挨家挨户地托钵行乞。他一下子就被此人的神采折服了,坚信他一定是一位智者。于是他就一路尾随着这位比丘,等到这位出家人行乞完毕,准备找一个地方坐下来用餐时,他就像弟子对待师父一样,把自己的衣服铺在地上,然后请这位尊者坐下。待尊者吃完饭,他先恭敬地礼拜,然后请教:“尊者,您的气质光明, 举止安详,您一定是一位已经获得智慧的尊者,请问您的老师是 谁?您的老师给您讲什么法?”舍利弗所遇到的这位比丘,就是佛陀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的马胜比丘。马胜比丘在佛陀的弟子当中威仪第一,举止最安详。针对舍利弗的请教,马胜比丘没有 急于回答,他说:“我的师父是瞿曇沙门,我希望你能直接向我的老师去请教。”但舍利弗很着急,他说,您只要把老师传给您 的智慧简单地向我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于是,马胜比丘就对舍利 弗讲:“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当下就证了初果,完成了由凡到圣的突破。
舍利弗非常兴奋,告别马胜比丘,就回去找目犍连。他们两 人之前有约:谁遇到智者,一定要通知对方。两人一见面,目犍连就发觉舍利弗与往日的气质完全不同了,推测他一定是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就很急切地向舍利弗请教。舍利弗就把马胜比丘讲的这首偈子告诉目犍连,重复了一次以后,目犍连尊者也闻声悟道,这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悟道的经历。接下来他们带着 250 位同伴去见佛陀,随佛出家,成为佛陀住世时期最重要的两位助手。
按照我们汉传佛教的传统,大雄宝殿里面佛像居中,佛像的左边,是摩诃迦叶尊者,另一面是看上去很年轻的阿难尊者。据说在印度,佛像身边站的两位往往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舍利弗和目犍连他们很年轻时就很有智慧,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遇到佛法之前,已经通达了当时印度的各种学问,辩才无碍,罕有对手。 同时他们也精通各种禅定,但还是没有能够实现生命的解脱。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佛陀的教法,是由佛陀觉悟以后才在人间建立的,不是古印度宗教哲学发展的产物。在佛陀成道以前,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化中并没有解脱的智慧。这是舍利弗和目犍连悟道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
佛陀的教法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就是要解除生老病死的痛苦, 实现生命的解脱。佛陀所依据的智慧是他在菩提树下亲证的,这个智慧可以用缘起法来作总的概括。缘起法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 一切思想传统。虚云老和尚曾讲:佛陀说一大藏教,概括起来无 非因果二字。古人经常讲:“见缘起者则见法,见法者见佛。” 这就是缘起的重要性。古代建塔的时候,常把缘起偈刻在塔上, 意思是有缘起偈即是有佛在,即是有佛的法身舍利在,因此,缘起偈也叫法身偈和法身舍利偈。
下面有一个问题:既然缘起法则如此重要,是谁创造了缘起法则?是不是世尊作的呢?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会有这样的疑 问。在佛陀时代,也有比丘这样问佛:“缘起法为世尊作耶?为余人作耶?”意思是说,世尊,缘起法是您创造的吗?还是大自在天王、大梵天王或者其他万能的神创造的呢?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佛陀告诉这位比丘,缘起法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其他人造的,没有人能够创造缘起法则。诸佛出世不出世,说法不说法, 作为缘起法则,它都是常在的。也就是说,缘起法则是我们这个 世界本有的规律。“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众生分别演说, 闻发显示。”如来之所以成为如来,正是因为觉悟了此法,认识 了缘起规律,才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当代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探 索宇宙统一场理论,也就是希望找到一个公式可以把宇宙万有现 象解释清楚。其实,佛陀早就揭示了缘起法则,而且诸佛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为众生演说这一宇宙现象普遍遵从的法则。
缘起法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佛陀讲:“所谓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为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 乃至纯大苦聚灭。”“所谓此有故彼有”这是讲的相待缘起,有因才有果,有此才有彼,“此起故彼起”,这个“此”跟“彼”是什么呢?古印度人,尤其是出家修道的比丘,他们最关心的是 什么问题呢?是生命的根本问题。那么,我们生命的缘起是什么 呢?佛陀以他亲证的缘起法则讲述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很多时候佛陀讲缘起,就是特指十二因缘,讲我们生命从过去生到今生到未来生的内在机制。今天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详细解释十二因缘,希望大家找机会来研究,这是佛法的核心智慧之一。
充满了矛盾、斗争和苦恼的世间,它的基础是我们的身心; 为什么我们会有身心呢?因为我们投生在母腹中;我们为什么会投生呢?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执著于生命现象的业识种子;为什么会有业识种子呢?因为我们有无明,我们没有认清生命真性的智慧,因为不认识和不能安住于生命的真性状态,所以盲目地执取生命的部分物质和精神现象为自我,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向外探求,从无限遥远的过去直至今天,我们就这样为自己累积了无限复杂的生命能量。无明、行、识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内在原因。
“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熄灭了无明以后,因无明而起的种种的善行与恶行,以及种种的妄想就会熄灭,以每个人的身心为中心的这个世间,及其充斥的种种矛盾与痛苦因此将会一起结束。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缘起法则,依据大小乘教法,我把缘起分成两个层次,即根本缘起和深广缘起。佛教是离苦得乐的智慧教育,佛陀依据宇宙本有的缘起规律建立了大小乘教法。有些藏地的大德称小乘教法为根本乘,是获得生命解脱的根本智慧,我们 也可以称它为根本缘起或生命缘起。根本缘起的主要内涵就是四 圣谛和十二因缘。
四圣谛讲了两重缘起。一是苦恼产生的原因——苦谛和集谛,这是我们凡夫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虽然有苦有乐,但是以苦为特质。苦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集谛的智慧内涵,集谛揭示的是苦产生的原因。苦产生的原因就是无明、我执和欲望。 如何来熄灭集和苦呢?这是道谛和灭谛的智慧。道谛的内容就是 三十七道品,先是以四念处为入手的禅观实践,然后修习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是解脱的因,通过修习道谛就能够熄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获得涅槃, 实证灭谛。以上是四圣谛的基本内涵,这是佛法的根本智慧。
佛陀在大乘经论中广泛宣说深广缘起。深广缘起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深缘起或甚深缘起,即是第一义谛。广缘起即是世俗谛或世谛。讲述深广缘起的经论非常丰富。《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谛。”佛法的传播有两个轮子,一是第一义谛,一是世俗谛。世俗谛重点讲万事万物的因果本末及其规律;第一义谛讲世界万物的真性,令我们超越一切假相的束缚。
缘起偈有多个版本。其中的两个译本最受尊重,流传也最广。 一个是刚才我们讲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这个版本是对世俗谛高度概括的诠释。诸法就是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生命和这个世界,诸法都是因缘所生。当组成这个事物的因缘存在,事物就存在;当因缘变化了,事物也就随之变化乃至消失。不会有任何一个不变的事物。事物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组成这个事物的具体因缘,不是由谁创造的,没有一 个万能的造物主。同时,世界也不会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起点。
再一个版本,“一切诸法本,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 号为沙门。”“一切诸法”就是万事万物,有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它的本质是什么呢?有没有实在的体性呢?缘起法则告诉 我们,“因缘空无主”,都是由因缘组成的,它没有实在性。既然没有实在性,那么我们向外追求生命的答案,向外寄托、向外追逐、向外探索的努力就可以停下来了。当我们的身心都不再向外贪求了以后,我们本有的无限智能就会自然显现,成为解脱的沙门。这首偈子是就真谛来诠释缘起智慧的。
下边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几个关于世谛缘起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世谛缘起最基本的规律是什么?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如 是因,如是果。”这是世谛缘起最根本的规律。因果顺流相生, 相似相续,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丝毫不会错乱。这是缘起法则的根本规律。因果是一致的,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我们可以用它来看待一切事物。这一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我们可以用它来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善人受恶报和恶人得善果的例子,做 了好事却被冤枉,自私邪恶的人却飞黄腾达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何用因果法则来解释这些现象?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貌似与缘起法则相违背的现象呢?
比如说,马路上有一个老太太突然间晕倒了。很多行人从旁边经过,但没有人伸出援手。这时,你经过事发地点。依据因果法则,出于善心无条件地去救助老人,显然是善行。但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老人送到医院后,发现骨折了,因为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救助者撞的,也许这个老人的子女也这样认为, 因此救助者可能惹一身麻烦。这种例子,我们经常听到。依据佛 法的原则,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应当如何抉择?或者说,你遇到这种情况,遭到无理的对待,我们能不能用佛法去消化它?
前面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 是”。在受与做当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它连接。现在我们所做的和我们现在受的,不能简单地把它联系起来。但往往我们会按 一般的经验把它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一千个人遇到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一样的选择,也会是一千种不同的结果。不一定都如某些报道上的那种现象,这种现象和报道只是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大 家对道义认识的一般水准。
偶尔出现善人遭恶报的现象,则是生命的无限性和众生善恶业因复杂性的反映。生命是无始无终的,在无限的生命长河中, 我们曾经造作过无限的善因和恶业,这些善因和恶业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无限复杂的生命现象。在生命的任何一个局部片段中,我 们无法让一切因果都得到完整地对应。尤其在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出现行善的暂时受委屈,自私自利的人得意一时的现象不足为奇。任何一分的善业终将结为福乐之果,任何不如意的境遇都有或近或远的恶因,丝毫不会错乱。
既然有因就一定有果,没有丝毫例外,这与宿命论的差别是什么?如果因果不能改变,忏悔与修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虽然一切现前的果报都必然有其亲因,过去种下的善恶因缘都在缘起法则的制约下影响着我们的身心世界。但在因缘变化的现前一念中,每个生命都有无限地造作善恶行为的自由。这种自由也是缘起的,这种自由由内外两种无限的因缘构成:内是我们生命本有的真如佛性,我们的生命有无限的自由性;外是已经觉 悟的诸佛依据亲证的自由境界和缘起规律所宣说的开发生命自由性的妙法。事实上,这两种无限的因缘是众生无限复杂的心灵世界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恶用烦恼则必受因果制约,善用佛法则于因缘法中必得自由。悲惨的命运可以通过忏悔、积福和深入修行转变为吉祥平安的命运。屠夫可以在佛陀和祖师的启发下立地成佛,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缘起法则是对宿命论的彻底摧毁。善用现前一念心舍恶取善的自由能力,是衡量修行境界的重要指标。
佛陀时期有一位阿罗汉叫做央掘魔罗。他本来是一位杀人的狂魔,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甚至要杀自己的母亲。后来受到佛陀的度化,在其座下很快成为阿罗汉。他的纪念塔保存到了今天, 印度人依然还在怀念他,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经典案例。这告诉我们,在因果面前,我们有无限的自由性,这个自由性的来源, 就是圣贤的智慧。佛陀的教法准确圆满地把这个智慧传达给我们, 只要能运用好佛法,每个人都可以彻底改变命运的走向。
“如是因,如是果”的缘起法则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有哪些启示呢?
既然如是因,如是果,那么种善因一定得善果,我们得到的启发就是要全力以赴地去修善法,除此之外其他的就可以置之度外了。台湾著名的比丘尼长老证严法师,是慈济功德会的创办人, 她有一句法语在台湾家喻户晓,“甘愿做,欢喜受”,对于一切善法心甘情愿地去做;面对一切的因缘果报,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欢喜地去承受,永远积极地种善因。
《宝积经》云:“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 汝 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 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 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业果不坏,这是缘起法则中又一个重要规律,一旦我们付出言行了,它在我们身心世界中的影响就永远不会消失。同时,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因果不可 替代。这是上边两首偈子给我们的智慧,是缘起法则重要的内涵。 业果不坏,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任何行为,我们都将承受它的后果。即便是诸佛菩萨发愿度众生,代众生受苦,但我们也还是要自己来面对这个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单纯而清晰的因果实例,来证明缘起法则的真实性呢?
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单纯的因果关系。宇宙万法,互为因缘, 相似相续,滚滚向前,永无逆转。一切事物都是过去、现在无限因缘共同作用的结果。法界中不存在孤立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众缘所生,有近因,有远因,有亲因,有助缘。宇宙万法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迁流不息。任何因缘的变化,任何事物的生灭,都是宇宙万法大相续流的一部分。 因缘生法的妙理真实不虚,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深度与广度, 不是凡夫乃至因地圣贤的心智所能如实认知的,唯有诸佛的圆满智慧才能彻底明了地照见因与果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佛陀亲口宣说的因果实例才是最可信的。也唯有佛陀才能揭示缘起的甚深规律。非但一切外道不能认识缘起法则,睿智的独觉圣者虽然能凭借善观因缘的智慧而悟道,却也没有能力对众生宣说缘起的妙理。缘起法则只有佛陀才能准确和广泛地宣说。
佛陀的教法在人间已经传播了两千多年,到现在为止虽然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各大宗教、各个哲学体系依然还是坚持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这就告诉我们,真正能够理解缘起法 则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是依据佛陀的教法来主动理解和接受缘起法则,也需要长时间不断地学习和思维。
缘起法则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来思考,比如,缘起法则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和世界的关系是在因果法则的制约下不断向前的,但这其中有一个枢纽,这个枢纽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 自心是因果的枢纽,因果相续的枢纽是每个生命的妄想心。一切因果的实现都离不开每个众生现前念念相续的心念,每个众生生活的世界都是由自己无始以来造作的无限业因构成的。相似相续的妄念心是其造作者,也是其承受者。《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我们不妨思维一下,我们每一个人,能不能讲一件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呢?我们所认知的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心了知的,不能了知的事物我们是永远无从谈起的,只不过在所谓的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事物看起来与我们没有直接关联,只以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意义存在着,但都是我们观察范围内的事物。自心是因果的枢纽,万事万物都在依据着因果法则演变着。因果法则的核心是自心,万事万物都和我们的心有关系。
以众生的妄念心为核心的法界大相续流,无始终,无边界, 没有第一因,没有造物主,亦非无因而有。每个生命现前的苦乐境界,是过去相应的行为的结果。现在发起的身、口、意的行为是未来世界的起点,不能离开现前的妄念心去寻找宇宙的起源。 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知识太多了,向外探求的力量太强了,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离我们的心就更远了。大家反省一下,即便是遥远星系的电磁波, 也是反映在物理学家的电脑屏幕上,我们去发现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人的眼睛。当我们看到星光的时候,其实是我们的眼睛和星光共同作用才产生了视觉,如果我们不关心、不了解我们的眼睛, 而一味地谋求在遥远的天体上寻找世界的真相,这就离真理太远 了!人类的科技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何曾有一丝一毫超出盲人摸象的误区!在我们生命当中,找一个跟我们的自心没关系的事情是找不到的,只有先认识自心,才是认识世界真相唯一现实的途径。
依“如是因如是果”的原则,我们有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 它是无限复杂的一堆果报的组合。果报不同,它的因一定不同。 追逐下去的话,就会得出没有起点的认识,过去的因无限,果报 当然就没有终点。但是这样的追逐也经常会令人迷闷,也有它致 命的误区,所以要返观自心。观察自心的变化是观察缘起的下手 处,而不是单方面一味地去观察外部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
既然因缘是无限的,我们在因缘法中还有机会解脱吗?如何才能得解脱呢?
虽然因果没有始终,但因果相续的枢纽是每个生命的妄想心,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心是一切因缘果报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因缘,经典中称为遍行因,也就是在一切的因缘果报当中,我们的妄想心都是其基础。只要熄灭了妄想心,一切因果不了而自了, 轮回当下便出。所以永嘉禅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当然这里面也分两个层次,阿罗汉熄灭了我执,不再执取一个从来未曾实有的所谓自我,当下就出了三界,虽然世界依然纷扰,阿罗汉过去生的因缘果报也未必都偿清了,但是由于证入了涅槃的阿罗汉有能力不再来三界投生,一切因缘果报都找 不到承受的主体,因此阿罗汉有权不受后有,对人间的一切旧账有权不受。这是阿罗汉解决因果束缚的方案。
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环环相扣的十二因缘,是我们痛苦产生的原因。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十二缘起智慧的目的是熄灭无明。无明熄灭了,生老病死这个因果链条的束缚也就解除了。
证了我法二空的大乘菩萨们,虽然在三界内度化众生,但是由于法身菩萨们不执取一切因缘的自性与幻相。不但不执取自性, 也不执取幻相,受了如同未受,可以现大神通,于因缘法游戏自 在,潇洒无比。这是解除因果束缚的两种境界。一是阿罗汉们可以不来三界,二是法身大士们在三界和众生同生同死,但是他不执取这个身体是自我,也不执取有能度的众生相。就如《金刚经》 所讲的,他是在因果中,但不受因果的束缚。所以,缘起法是以无明和妄想为根本的,破除了无明和妄想,就能于因缘法得解脱。
因缘既然是没有始终的,相信缘起的真实与广大必须相信生命有无限的前生与后世。因为因缘法的枢纽是每个生命的妄想心, 离开了无限的生命的延续,缘起的广大与无限则无从谈起。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如何能证明前生后世的真实存在呢?
离开生命的无限性,广大的缘起就不能安立。然而对于绝大 多数人来说,不记得生前的经历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 是否相信前生后世的存在,成了有无信仰的分水岭,对于前生后世不同的认识,则是区别不同信仰体系的重要标志。生命的无限存在与缘起的无始无终是两个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对前生后世的怀疑是现代人确信因果的一大难点。
首先,显然不能用我们局限的今生经验证明前生后世的存在 与否。其实所谓前生后世,无非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时间概念在每一期生命层面的具体体现,昨天、今天和明天与我们前生、今生和来生是一个性质的概念。我们可以用空间换时间的角度来体会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这个法堂,我们是在此间,离开 了这个法堂,出了门,那就不在法堂这个空间了。如果我们大家都不离开,只有其中某一个人离开了,他离开之后到底还存在不存在?我们在房间里的人谁也没办法证明这个问题。即便是他回来以后告诉我们他一直是存在的,我们也只能是相信他而已,我们不能证明他离开的那段时间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也就是说, 我们只有今生的经验,以我们今生的经验,是无从证明前生与来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所以,最理性的科学态度是应该对此存疑。我们无从知道前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证明不了存在,也证明不了不存在,对前生后世的问题存疑是最科学的态度。
然而,相信必有前生后世才是最智慧的态度。因为,经验达不到的地方,理性可以弥补;凡夫经验达不到的地方,可以借鉴圣贤的经验。现在智慧不能认知的领域,可以通过精修定慧来开发智慧。我们过去生的经历都在我们的心田(阿赖耶识)中丝毫 不错地忆持着,只要智慧开发了,每个人可以给自己以证明。《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我于一念见三世。”圣贤对前生后世、 生命无限性的证明是在当下证明的。他于当下一念中能够顿观无穷的过去和未来,而不是靠思维、靠实验。靠思维的没那么可靠, 复杂的事物不是实验能证明的范围。
我们这一世是人身,上一世是动物或者天人都有可能。那么来生,又不可知了,这叫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一般人为分段生死所困,很难记得前生的经历,不能依据一般人的经验证明前 世的存在,但更不能证明前世的不存在,相信没有前世更成问题。 同时,一般人的常识经验只是人生的部分经验,有极大的局限性, 不能仅仅以此作为普遍真理的认识基础,这点是需要认真反省的。 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特殊经验,尤其是佛菩萨以真实语传达给我们的生命经验,可以弥补我们一般经验的不足。
佛陀宣说的自己过去生的故事是经典的重要内容。我们说经典共有十二部,意思是佛陀的言教归类起来共有十二大类,这十二类中,其中一类是本生经,讲的全是佛陀和弟子们过去生的 经历,非常生动,真实不虚。以佛陀教法中的智慧来说,即使他不说自己前生后世的故事,他的教导也足够伟大了,他用不着说那些让我们怀疑的思想和知识,授人以把柄,让我们来怀疑和排斥佛法智慧。
我们无限的过去生的经历在几十年的人生中总会通过特殊的经历或梦境有所显示,也许你们当中就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 事实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大多数人被坚固的没有前生的信念严重障碍了,不肯面对和接受一般经验之外的宝贵的特殊经验, 于是天天重复着狭隘的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
我讲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历史故事。苏东坡差不多是我们这个民族素质教育的一个典范。无论人格、文采,还是行政能力等方面都非常了不起。他与许多大禅师都很友好。他的弟弟苏辙被贬到江西高安时,一天,去拜访著名的真净克文禅师。真净克文禅师对他讲,昨天做了一个梦,很奇怪,梦到他们两人和省聪禅师到二十里外迎接五祖师戒禅师。五祖师戒禅师是云门宗第三代祖师,已经圆寂了半个世纪。过了不一会儿,省聪禅师也来了。
苏辙就问,今天你不会也跟我们说梦吧?省聪禅师一听就笑了, 他讲昨天确实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把梦的内容一讲,和真净克文禅师的梦完全一样。二人同梦的故事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次发 生在他们身上,三人都觉得很奇怪。正谈得开心时,苏东坡的部下送来信函,信上说苏东坡正要来见他们,信上讲:很快,说不定傍晚前就能见面了。于是他们三位就骑着马去迎苏东坡。很巧, 就在两位大禅师梦到的那个寺院,他们三人和苏东坡打了个对头。 于是,四人坐下来喝茶。两位禅师把他们的梦说给苏大学士听, 听完之后,苏东坡也笑了,说他七八岁以前,天天做梦自己是个出家人,在陕佑一带游走。他的妈妈曾梦到一位坏了一只眼的老法师到家里借宿,然后就怀了苏东坡,十个月以后,苏东坡出生。 他们一算时间,五祖师戒禅师去世正好五十年了,苏东坡当时是四十九岁。五祖师戒禅师经常在陕佑一带弘法,晚年在高安地区弘法,并在高安圆寂。后来,苏东坡曾给两位禅师写信,希望再回到以前的境界,并经常在家里穿僧装。这个典故在很多文献里有记载,宋代的惠洪觉范禅师的《冷斋夜话》和《高安县志》中有记载,苏辙在他的文章里也有记载。
对于禅师来讲,彻悟的境界相当于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境界,苏东坡的一生即是《普门品》里讲的“应以宰官身得度,即 现宰官身而为说法”的境界体现。历史上没有关于苏东坡悟道的记载,但是他与很多大禅师有交往,对佛教贡献很大。比如说, 焰口文里面的颂词是苏东坡写的,而且他还培养了一位开悟的士大夫,苏轼的门人黄庭坚是禅宗门下公认达到开悟境界的士大夫。
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清朝的纪晓岚就记载了很多这样的故事。事实上,从古到今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这是弥补我们一般人生经验的重要知识。
没有前生后世的信仰显然不符合逻辑。每个人虽然都是父母所生,但却是不同于父母的独立的生命个体,这是无需论证的事实。如果没有前生的话,我们的生命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则是无因 而有。我们的生命以及一切境遇于我们自身而言都成了纯粹的偶 然。或者,我们只是父母和社会的纯粹产物,我们生命的独立性 和自由性就不能成立了。人生任何的成就都变得没有了意义,人生中任何不如意都可以归为外在的原因。我们不需要承担过去的因缘果报,也不会想到为自己未来的生活负责任,因为“人死如灯灭”。我们无需考虑来世的事,生命因此除了及时行乐之外就 失去了一切价值和意义。近一两百年来人类的道德和价值观正是 受到了这种所谓科学认识的严重影响。
达尔文 的《物种起源 》问世已经一百五十多年 了,这 一百五十多年正是人类道德迅速滑坡的一百五十年。其中的原因就是很多人简单地接受了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这样一个并不高明或者说并不严肃的结论。作为人类来讲,我们显然没有能力通过几块骨头化石就能定性生命演化的复杂过程,生物进化论只是一 家学说而已。但问题出在,现代科技社会普遍把进化论当作唯一 的真理来接受了,这真是特别值得反思的问题。
谁劳动,谁收获,谁种因,谁得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生命中没有纯粹的偶然。这些认识用我们的常识经验和朴素的推理就可以证明。
每个人一出生就不同于别人,即便是双胞胎的生命世界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果报不同,因必有异。这叫验果知因。自己的一切果报,一定是自己种下的因缘的感召,因此,即可推知必有前生。
因缘无限,没有第一因,生命有无限多的前生,生命不可能无因 而有地被创造,生命没有起点。同时,我们任何行为都会反作用 于我们自身,我们要为我们的行为负永恒的责任,今生没有成熟 的果报来生定能遭遇,生命没有终点。生命的一切积极意义和可 贵价值都将因此而建立。
对于生命的性质缺乏客观深入的观察与思考,简单地把生命 的存在形式和生命的功能作用当作生命的本质和主体,是形成不 相信前生后世错误观念的根本原因。新华字典里是这样定义生命 的: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这是把肉体当作了生命的主体, 这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性错误。西方的哲人讲:我思故我在。因为 有思维,所以生命才存在。思维是生命的功能,是我们心念的能力, 这是把生命的功能当作了生命的主体。这两种错误认识很有普遍 性。把肉体当作生命的主体,把思维和其它心理活动当作生命的 主体,这都犯了概念性错误。禅宗被称为人天眼目、正法眼藏, 要先打开我们的心,先认识我们的心,这时才能够对这些问题有 一个明确的证明。这个证明是要自证,而不是靠一个推理或者一 个实验。当我们自己通过修行打开了本有的心灵智慧,才能确知 生命本性的内涵,关于生命问题的这一切错误认识将冰消瓦解。
生命有自由性,有自主能力,虽然受制于因果,但在因果法 则中,我们有自由性。而一切物质的存在没有丝毫自由性可言, 即便是最发达的电脑,它所谓的智能也都是软硬件工程师们赋予 的。完全没有觉知能力的物质颗粒再怎么复杂,也不可能产生有 自由性的生命体,这几乎不需要证明,只要思考一下就可以得出 正确的结论。因此,生命是由肉体赋予的这个结论和认识将不攻 自破。打破了生命是由物质构成的错误观念,就能认清生命的性质,清楚了生命的本质属性,生命的无限性就能被轻松地接受。
在这一生命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真正为 自己的生命尽到责任。
佛教,尤其是禅宗,对于生命的无限性或者说对于生命的轮 回说,并不是到过去生或者来生去找答案,而是就在此时此刻认 识我们的自心。说到底,这一切问题都是由于我们不认识自心带 来的。进一步说,我们只有今生,只有此时此刻,过去生和未来 生都只是在我们的忆想中。佛教讲缘起、讲轮回,也不是为来生 服务的,那是第二义的。最重要是要建立今生的价值和意义,建 立起我们对人生可贵的认识。我们本有无限的生命智慧有待开发, 这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大课题。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亲 证,在自己未来的修行实践中亲自体会,来为自己证明。
接下来的时间,关于缘起法则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交 流,请大家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来互动一下。
营员提问:如果有前世和今生,那么为什么我出生的时候, 关于前世都忘了呢?没有办法记得,而只能通过梦境,通过偶然 的事情记得?如果有前生和来世,那么前生的我和今生的我到底 在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明影法师:我们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早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事情,我们记得多少?这是我们智慧程度最现实的反映。大多数 人由于智慧的局限,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都很少记得,经历生死 剧变,又在母腹中怀胎十月,记不起前世的经历是很自然的。而 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前世往往不会是人身,因此,那些在其他 道中生活的经验就更难回忆起来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记 得,八地以上的菩萨就有足够的智慧入胎不迷,对过去生的经历 记得很清楚。开启了宿命通的修行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过去生的经历。 至于前生的我和今生的我之间的关系,这就像昨天的我和今 天的我一样。一方面,严格地说,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之间没有 丝毫的精神和物质成分是完全一样的,生命在刹那刹那地发生着 变化;另一方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中间没有丝毫的间隔,今 天的我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不是两个人,今 天的我要为昨天的行为负责。生命是相似相续地向前演变的。前 世和今生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今生的我和前世的我中,身心没 有丝毫组成是完全一样的,但不管是否记得前世的经历,我们今 生都要面对前世行为的结果。每个人不同的际遇和机会就是前世 善恶行为的具体体现。
营员提问:您说的缘起法则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明影法师:当我们讨论佛法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讨论真理的 时候,有两个方面的依据。一个是圣言量,我们相信佛陀是觉悟 的圣者,他的智慧和他所宣说的道理是可信的,他不会欺骗我们, 我们在辨析问题的时候要以经论为依据,这叫依圣言量。我们所 有的问题都可以依经典作为标准,依据经典的智慧来分析讨论和 证明,这是其一。再者,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真理最重要的工具, 我们可以依正确的分析和推理来讨论问题,这叫依正比量。既然 缘起法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那就意味着这个规律无处不在,不 管是在宇宙诞生时,还是宇宙消亡时;不管是地球的演变,还是 地球上发生的具体的社会现象,或者这一杯茶,乃至每一个起心 动念,它都在发生着作用。
下面我们就用正比量来研究思考一下,比如这杯茶,我们说它完全是缘起的,这一杯茶可以代表万事万物。在宇宙的基本规 律上,这一杯茶的规律与宇宙万法的规律是一致的,当我们讨论 基本规律的时候,它一定是随时随地都在的,这是我们一个基本 的信心。这杯茶是如何产生呢?首先,显然这个世界没有第二杯 茶跟它一样,在我手上这杯茶,不管它的温度、茶水泡的情况等 等它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新的一法。但是这一法它有新的东西 出现吗?在这一杯茶中有任何一点新的东西是无条件发生的吗? 一个水分子?一片茶叶?没有。毫无疑问,没有新事物发生。用 来泡茶的水当然是处理过的,因为我们的环境已经污染了。但是 水是来源于地球的,有地球才会有水源,而且是极具特殊条件的 星球才有水源,仅仅水的这一面就直接与我们这个世界密切观联 着;还有茶叶,乃至茶人的冲泡等等,所以它是由无限多的条件 组成的,没有一环是无因而有的。这杯茶如此,万事万物也如此。 这就是对缘起法最朴素的证明。缘起法则是一切客观真理的总的 基础。
营员提问:很多学佛的人会执著于因果,执著于前世今生, 我想请师父再一次开示一下我们如何正确地理解佛教的因果以及 解脱的事情。
明影法师:佛教的一切智慧,包括对于前生后世的认识,都 是为今生服务的。事实上我们也只有今生,到了来生,还是今生。 如果没有对于生命无限的认识,没有六道轮回的知识,没有对圣 贤境界的知识,我们就无从建立今生的价值,就无从发起全面改 造自己和全面开发本有无限智能的力量,这是佛教讲轮回和缘起 的根本目的。如果离开了缘起的智慧,对于生活中的善恶是非就 很难做出正确判断了。如果我们真的认为只有一生的话,有人要 投机取巧就太理所当然了。关于轮回和三世因果的认识,我们要 抱持科学的态度,即便我们不从信仰的角度,而从科学态度来讲, 生命的无限性也要被认真地来思考。
我们知道,很多科学结论都是等待着被证伪的,或者说到现 在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学问证明它是百分之百的真理,科学家们 只能发现相对真理。依据科学的态度,任何思想和信仰,都是一 家之言,我们都应辩证地看,都要认真选择和取舍。该选择哪一 家的认识作为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础,这是非常严肃的人 生课题。
一个选择的依据是要看它对于我们人生有怎样的价值,它能 带给我们什么,能不能合理地解释生命当中发生的种种现象。能 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思想或学问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可以被我们接 受的。如果它能带给我们巨大的人生利益,我们就应毫不犹豫地 选择接受。所以,抛开轮回的真实性、生命的无限性和佛法的真 实性不谈,到底是生命无限性的认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 恶果这样的思想有价值,还是其他的思想有价值?哪一个能给我 们人生以希望,给我们人生以向上向善的力量?哪一个思想能给 人生中种种复杂的现象以合理的解释,让我们能坦然面对一切问 题,并能放下一切负担,自由而积极地主动承担起一切责任?我 们要站在理性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信或者不信。 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与传统的中国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受了太多 理性教育,所以,今天的佛法,要鲜明地提倡理性的信仰。事实上, 在所有的宗教传统中,佛教是最理性的,它是一个理性的智慧传 统。我们要充分运用理性来面对我们生命当中这个严肃的课题。
营员提问: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命是无限延续的,人通过去除分别心能够解脱,那得到解脱以后,生命还是否延续 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明影法师:这可是个千古难题。智者们对这个问题是不回答 的。(众鼓掌),因为任何回答都有可能被曲解,从而障碍我们 对分别心的破除。解脱了以后的生命显然不是没有了,而是熄灭 了烦恼的生命机制,打开了圣者清净自由的生命境界。圣者的生 命境界是如何存在的呢?我建议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读《法华 经》、《楞严经》、《华严经》和《涅槃经》。在去年第二十届 夏令营专辑的《自净其意》一文中,依据祖师的智慧,我对这个 问题,有过两个版本的回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那篇文章。 我今天学一下智者们的风范,在此就不啰嗦了。
营员提问:我想问一下,在您的讲解中多次提到了善和恶, 我们如何来定义善和恶?第二个问题是在当今的科学界认为,到 了寒武纪,目前地球上的生物门类都已大体发育完毕,但据说是 不包括人类。那么人类出现的 5.4 亿年前一直到出现人类的这部 分时间,人道在哪里?
明影法师:首先,佛教中的善恶观是辩证和明确的,一个总 的原则,顺于解脱和淡化我执的是善法,顺于生死和强化我执的 是恶法。具体在人道和天道的层面,五戒和十善是善恶的标准, 顺于五戒和十善的是善法,悖于五戒和十善的是恶法。
第二个问题,所谓人道不是指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也不是以 地球为参照平台的,人道是指有能力修行善法和追求解脱的善恶 交杂的生命状态,人道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地球的自然环境还不 利于人类生活时,人类就生活在其它适合的宇宙空间,当地球的 自然环境适合生存时,与地球有缘的人类才会出现。因为贤愚的 人和不同种族的人差别巨大,验果知因,我相信地球人类的起源 是多元的。《优婆塞戒经》中记载,我们东方人的祖先是来自于光音天的天人。
明影法师:本次夏令营的主题是吉祥人生。最后,我想依据 缘起法则来回应一下这个主题。请一位女营员把这节经文读一下。
(营员读经文长行部分)。有位天神向佛请教,请教的内容就是 希望得到幸福,希望得到利益。我相信这是所有生命的共同期盼。 佛法并不排斥功利,但是功利要有价值,要真实。今天所剩余的 时间已经不足以用缘起的法则来讲解《吉祥经》了,留待后面的 法师作微妙的开示。但是,既然我们学习了缘起法则,缘起法则 是佛陀宣说的,我们掌握了也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那么一切经 文都是佛陀依据缘起法则宣讲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缘起法则 来回答经典当中的任何问题。我们不妨设想,我们就是佛陀,这 时有一位天神来问我们,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 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吉祥的结果?我们按照刚才讲的如是因如是 果、自因自果这样的智慧,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大家不要 急着看吉祥经,先来思维一下。佛说,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让你天天开心,不管你努力不努力都可以天天享受幸福和自由, 这可能吗?显然这不是佛教要给予人类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 如何来给呢?有没有营员来试着做一次佛?
营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告诉他智慧。
明影法师:对,非常好。我再问一下,告诉他什么智慧呢?
营员:吉祥的智慧。
明影法师:什么是吉祥的智慧呢?依据刚才我们讲的如是因如是果的原则。
营员:怎么样去种善因,然后才能得善果。
明影法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众鼓掌)
明影法师:他做了一次佛。有女营员愿意回答天神的这个问 题吗?
女营员:我觉得关于缘起法则,最重要的不是说得善因得善 果,而是要明辨善因,明辨善果。所以佛祖接下来的回答可能会 是关于什么是善,然后才能得到吉祥吧。(营员有些哽咽)
明影法师:做佛不容易啊。(众鼓掌)
女营员:拿着话筒讲就紧张。
明影法师:你的回答挺好的,正好补充了刚才那位营员的回 答,《吉祥经》中佛陀告诉天神的是什么是善因,什么是吉祥的因。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佛陀时期,有一位牧牛人,经常 去照看当地一位长者家的牛。这位长者曾多次请佛陀到家里应供。 一般而言,应供之后,佛陀会按惯例讲法。牧牛人觉得这样的机 会非常珍贵,就多次请求佛陀也到他的家里应供,但是佛陀始终 没有答应。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们正在街上游化,突然决定去 牧牛人家里应供。于是,佛陀带着一队比丘来到了牧牛人的家里。 牧牛人非常感动,他准备了上好的食物来供养佛,请佛陀和弟子 们用斋。佛陀应供之后照惯例为牧牛人讲法,讲法之后,这位牧 牛人就完成了由凡到圣的成长,实现了初果的成就。牧牛人非常 感动,他以牧牛人的身份,实现了对生死难题的第一步突破。出 于感恩,他护送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一直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送 到以后,他再三礼拜,带着感恩离开了。但是就在他回家到住处 的路上,被一个仇人杀害了。于是很多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些比 丘也觉得不可理解,然后去向佛陀请教:供养佛陀应该是非常大 的福报啊,但正是由于供养佛陀、护送佛陀,牧牛人才在回家的 路上被仇人杀害了,这如何理解呢?佛陀给弟子们开示:你们不 要怀疑善法的价值,这个牧牛人他的恶业早已成熟,不是由于他 供养了佛陀和比丘们才有这样的果报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 便佛陀也没办法代替我们去面对果报。我们也许会说:那佛陀智 慧的价值是什么呢?他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在这种因缘果报的变 换中实现解脱,让我们学习和掌握种善因的法门,掌握远离恶行 的智慧。这就是戒定慧三学教给我们的,是佛法中的主要内涵。 牧牛人虽然被仇人杀害了,但他已经在佛陀的开示下打开了超越 生死困境的大门,已经有足够的智慧让仇恨就此结束,从此开启 圣贤的生命旅程。
下面我们看佛陀是如何来回答天人的。(合念吉祥经)我向大家的汇报就到此结束。
明海大和尚:非常感谢明影法师,他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就把释迦牟尼佛教法中最核心,我觉得也是最深奥的教义——缘起法则给我们作了一个清晰的介绍,我听后也很有收获,我的收 获不仅来自于法师的讲解,同时也来自于各位同学的讨论和提问。 我希望能用简单的话来交一个答卷。通常我们把佛教的教义用三 句话来概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所以我觉得 法师今天他其实就讲了这三句话。在缘起法则中体现善恶就是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什么呢?这个实际上是实践,是行动。 同学们的提问在法师的讲课里面都有答案。有同学问得非常好: 这样辨别善恶的能力不就很重要了吗?!怎么样才能辨别善恶 呢?你的心,你的心的智慧,心的镜子的光明要出来,所以才有 “自净其意”。法师刚才讲到无分别心,那就是在讲这第三句话:自净其意。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全部的修行 其实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是知,第二是行。我们都知道要去行善 止恶,但是这个辨别力,这个“知”,这种智慧要通过修行才能 提高。你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我自己有这种辨别能力吗?这 种能力本身是善还是恶?这个很有意思,在佛教里都有答案。我们老和尚提倡生活禅,生活应该就是止恶扬善,禅就是自净其意。 禅是什么 , 未来几天你们还有机会去了解,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 声向法师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