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廿届演讲集锦 > 济群法师:轮回与解脱


轮回与解脱

(2013年7月23日上午 柏林禅寺文殊阁)

济群法师

主持人:各位营员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怀着恭敬和喜悦的心情来介绍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是我们当代佛教界的一位资深长老,昨天晚上我们听了圣凯法师《中国佛教2000年、60年、30年》的讲座,而济群法师正是圣凯法师所讲的30年部分的重要见证者。法师1979年出家,1980年进入中国佛学院求学,之后的三十年的时间,法师一直是在弘法利生的第一线,在苏州西园寺担任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所长,在闽南佛学院担任研究生导师,弘法足迹到达澳洲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法师在戒幢佛学研究所教书育人,近年来又创办了菩提书院这样一个修学机构,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认识佛教修学佛法的很重要的平台。法师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从事弘法工作,令我们内心生起一种真实赞叹之心。法师跟我们柏林禅寺和生活禅夏令营也特别有缘,在我们第一天普茶的时候我就曾经讲过,今年的夏令营是一届非常特殊的夏令营,在明天的纪念大会上将会有多位历届夏令营的授课老师回来跟我们结缘,其中又有五位首届夏令营的授课法师和老师,其中就包括我们的济群长老,在1993年首届生活禅夏令营的时候,他就与净因法师、湛如法师、王雷泉教授等法师和老师一起来支持我们的夏令营。从93年开始的20年来,据明海大和尚和我们常住的统计,济群法师是莅临我们生活禅夏令营授课次数最多的一位。今天法师讲座的题目是《轮回与解脱》,有请长老。(众鼓掌)

济群法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轮回与解脱”。在世界几大文明中,关注重点各有不同。西方文明关注的是自然和社会问题;中华文明关注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印度文明关注的核心,则是“轮回与解脱”。

印度是一个宗教非常发达的国家。据经典记载,佛陀在世时,就有96种不同宗教。其中,传统的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轮回和解脱,是印度所有宗教共同关心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印度文明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一、印度传统宗教对轮回和解脱的认识

印度传统宗教是如何认识轮回和解脱的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了解产生轮回的基础,二是从轮回走向解脱的方法,三是究竟什么代表着解脱?这也是佛法关心的三大问题。

1.轮回的基础

轮回的基础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从《吠陀》、《奥义书》到六派哲学,大体总结为以下几点,即无明、欲望、贪著、业。

首先是无明,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缺乏认识。无明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概念,《奥义书》中早已有之。他们认为,人类之所以陷入轮回,不得出离,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自身,不了解世界真相。因为不了解,就会产生错误认知。这是烦恼痛苦的源头,也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其次,欲望和贪著也是导致轮回的心理基础。欲望代表生命内在的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凡夫有种种欲望,在它们的驱动下,就会不断追逐五欲六尘,进而对此生起贪著,想要抓住它、占有它。贪是众生不得解脱的关键所在。当你想要拥有什么的时候,就会被它所捆绑:有些人被感情捆绑,有些人被地位捆绑,有些人被财富捆绑。你在乎什么,就会被什么绑住。

因为贪著,还会希望我们贪著的对象永恒,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而脆弱的,这就使我们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惶恐中,没有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当我们过分在乎,就会因此产生焦虑,产生对立;当我们对贪著对象形成依赖,一旦失去,就会带来忧伤、孤独等种种负面情绪。可见,世间很多烦恼都和贪著有关。

为了维护这份贪著和现有条件,我们就需要不断造业。“业”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共有的概念。所谓“业”,就是不同行为带来的结果。在性质上,有善业和不善业之分;在造作渠道上,有身业、口业和意业之分。在轮回过程中,“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影响生命发展的力量,也是决定有情投生的关键。

关于轮回的基础,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教的认识基本一致。不同在于,佛陀以他亲证的智慧,对无明、欲望、贪著和业作了重新解读。

2.解脱的方法

轮回是充满痛苦的,因为它的基础来自欲望和贪著,本身就是制造痛苦的因。因此,印度所有宗教都以止息轮回作为修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止息轮回?这就需要从认知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从认知上,要建立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这是走出轮回、走向解脱的前提。印度传统宗教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吠陀》、《奥义书》等典籍建立认知。而在佛教的八正道中,也是以正见为首,依正见而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修行。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认知内容不同,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共所在。

在实践上,印度传统宗教主要有入山、出家、苦行和禅定等修行方式。

入山是婆罗门教的传统。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应该由四个阶段组成,即梵行期、家居期、林遁期和游行期。林遁期就是指入山修行,是一个婆罗门的必经之路。

后来的一些新兴宗教,如耆那教、佛教等,开始有专门的出家制度。所谓出家,就是放弃对世俗的占有,过着一无所有、无牵无挂的修行生活。佛世时,出家人基本以乞食为生,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佛教国家,至今仍保留着托钵乞食的传统。这种生活方式,使出家人不必为生计考虑,把全部精力投入修行,追求生命的最高价值。

此外,印度传统宗教非常重视苦行。佛经中记载了各种苦行外道的行为,他们对色身的折磨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有人单足站立,也有人把自己倒挂在树上,还有人持牛戒狗戒,完全像动物那样生活。他们觉得,通过这些苦行来折磨色身,就可以减少欲望,平息妄想。据说,印度现在还有数百万的苦行僧,可见这一风气之盛。

除了苦行,禅定也是印度传统宗教公认的修行方式。他们认为,人类的很多烦恼痛苦都和妄想有关,而禅定正是调伏妄心的捷径。所以,各种禅定方法非常盛行。

而佛陀以自身的修行经历发现,苦行和禅定只能暂时平息妄想,就像用石头把草压住,虽然暂时不能生长,但根还在,种子的力量还在,一旦有了机会,就会继续产生作用,并不是彻底的解脱,更不是究竟的涅槃。

其实,“解脱”和“涅槃”也不是佛教特有的概念,印度各种宗教多以此作为修行目标。不同在于,佛陀对解脱和涅槃作了重新解读,并为我们指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正确途径。

二、佛教对轮回的认识

佛教就是出现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宗教文化背景的国度。那么,佛陀是如何契入修行,并探索出了一条真正的解脱之道呢?

1.佛陀的出家与求道

稍具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佛陀当年是因为看到老病死的痛苦而发心修道,了生脱死。《阿含经》记载,生为悉达多太子的佛陀,从出生起就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从来不知痛苦为何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出宫巡游,看到世间有着他之前从未看到的衰老、疾病和死亡,更让他感到震撼的是,一切生命都要面临这样的结局,无法幸免。在老病死的面前,人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青春、美貌,都不能减缓衰老,不能抵御疾病,更不能阻止死亡。所以,悉达多太子决定寻求涅槃之道,寻求生命永恒的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剃发出家,走上修行之路。

佛陀出家后,遍访印度各种宗教,并跟随当时最富盛名的两位仙人修习禅定,很快达到和他们同等的境界,即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但佛陀通过自身实践发现,这并不是真正的涅槃。因此,又继续修习了六年苦行,而且是最为艰苦、常人难以忍受的苦行,使身体极度虚弱,奄奄一息。最终发现苦行也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因为苦行和禅定只能暂时平息欲望,使烦恼不再现行,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就像被石头压住而不是连根拔除的草,随时都在寻找重生的机会。

2.发现生命轮回的规律——十二因缘

所以,佛陀开始自己探索生命的觉醒之道。经典记载,佛陀来到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进入甚深禅定,在定中观察生命的整个流转过程。

佛陀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可以总结为十二因缘。也就是说,生命是遵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规律延续。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

其中,又以无明为轮回之本。因为无明,因为人类对自身的不了解,就会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误解,这是制造轮回的动力。其次是从识到名色、六入,属于认知的建立。接着就产生心理活动,即触、受和爱、取、有,最终带来生和老死的结果。

无明造成的误解,包括所知障和烦恼障两种。所知就是我们的认识对象。因为没有智慧,所以对世界乃至生命自身都不能正确认识。佛教认为,人类认识的最大误区就是“我执”。这一观点和印度其他宗教截然不同。印度其他宗教,从奥义书到吠檀多派,乃至胜论派、数论派等,都认为生命中有一个“我”。

所谓“我”,即不依赖条件就可以独立存在的,也是恒常不变、具有主宰作用的。比如婆罗门教认为,生命中的一切现象都会变化:身体会变化,心理会变化,唯有这个“我”是不变的,并贯穿整个轮回。在造业受报的过程中,无论情况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我”,它是作者,也是受者。解脱,同样是由这个“我”去解脱。

但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我”。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是各种条件的组合,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佛教属于“无我论”。佛教的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又以“诸法无我”为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共所在,这也是判断佛教和非佛教的重要标准。

可能有些人会问:既然“无我”,那眼前这个会说会动的人是谁?难道这是不存在的吗?事实上,佛教要否定的“我”,并不是我们的色身,而是其他宗教所认为的、恒常不变且有主宰作用的“我”。但对缘起的假我,比如这个色身,包括我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不是佛教所否定的。所以,佛教讲到“无我”的时候,并不是说你的五蕴身不存在,而是说在这个生命现象中,不存在常一、不变、主宰的“我”。

在佛教经典中,有大量篇幅在对这个“我”进行批判。佛教认为,这种对自我的错误认定,正是制造轮回的根本。而对凡夫来说,我们往往本能地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佛法称之为“俱生我执”。

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如果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个“我”是找不到的。我们所以为的“我”,只是附加其上的种种支撑,佛教称为“我所”,即和我有关系的,比如我的相貌、身体、地位、财富、家庭、朋友等等。我们可能把相貌当作是我,把身体当作是我,把地位、财富当作是我,把拥有的一切当作是我。当我们把这些对象执以为“我”或“我所有”的时候,我执由此而生了。

我执通常会有三种表现,即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和主宰欲。所谓重要感,就是把与“我”有关的一切看得格外重要;所谓优越感,就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所谓主宰欲,一是希望别人顺从于我,二是希望我可以支配别人。在这个世间,我们除了生存以外,基本都在为这三种感觉活着,让自己显得比别人更重要、更优越,从而让别人听从于我,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争斗。

而“无我”的思想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认定的“我”,其实只是一个缘起假相,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相貌可以代表“我”吗?相貌是随着年龄不断变化的;情绪可以代表“我”吗?情绪是随着外境起伏不定的。可见,我们所认定的“我”,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我”,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我”。

但因为无明,我们会在这个缘起现象上产生“我执”,进而引发爱取有,也就是需求和贪著,这是推动轮回的两大动力。因为有了“我执”,这个自我就需要比别人重要、比别人优越,也需要能主宰别人。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贪著,有的人偏向财富,有的人偏向权力,有的人偏向情感。因为需求,就会展开追求;在追求过程中,又会进一步强化贪著。而这种贪著,又会使需求不断壮大。也就是说,每种需求和贪著会不断重复。生命就在这样的重复中不断轮回,不必等到来世,这是我们现世就能看到的轮回,是生活中时时都在发生的轮回。

除了爱取有之外,业力也是决定轮回的力量。业就是行为,包括身口意三种。每种行为发生后,都会形成相应的心理力量。在无尽的生命延续过程中,这种心行的积累从来都没有停止。

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今天的想法、性格、能力,固然和今生接受的教育、所做的事情有莫大关系,但也离不开过去生的种种积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往昔的生命经验。而今生的行为,又会成为未来生命的起点。我们做什么,就在决定什么样的生命走向。带着贪心做事,就在成就贪心;带着嗔心做事,就在成就嗔心;带着嫉妒心做事,就在成就嫉妒心;带着慈悲心做事,就在成就慈悲心;带着智慧做事,就在成就智慧。

在佛教看来,不是以地位、财富来决定人的贵贱,而是取决于你的行为。行为高尚,就是高尚的人;行为低贱,就是低贱的的人。换言之,行为造就了我们的心态、性格和人格。你做了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过程就是轮回的延续。

佛教认为,生命是缘起的,由众缘和合而成。正因为它是缘起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每个人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选择,对生命进行管理。我们内心有各种心理,包括善的、不善的,从而给生命带来不同结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是平息不善的心理,进而开展善的心理。

以上,简要介绍了佛教和印度其他宗教对轮回的认识。其共同点在于,都讲到无明、欲望、贪著和业,而不同之处是对无明的认识。印度其他宗教是以“我”作为轮回主体,而佛教是以“无我”为核心思想,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别。当然,对于欲望、贪著和业等问题,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有不同解读,但不是重点所在。关键的差别,在于对“我”和“无我”的认识。正是这一点,决定人们能否真正成就智慧,获得解脱。

三、佛教的解脱思想

对轮回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同样,出离轮回也需要从这两方面入手解决。在这个问题上,佛法和其他宗教又有什么不同呢?

1.树立正见

学佛,是要学习佛法的智慧,并以这样的智慧看人生,看世界。所以,佛教非常强调闻思修,强调信解行证。也就是说,学佛要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依正见建立正信。

那么,如何建立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识?就需要从闻思经教入手。佛陀在45年的教化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经典。在这些言教中,不仅蕴含着认识宇宙人生的智慧,也蕴含着解决迷惑烦恼的智慧。我们希望从佛法中受益,首先就要了解佛陀给我们提供的观察世界的方法。

佛教是缘起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佛法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因缘因果”。世间一切现象,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的。各种条件具备,就有某种现象产生;相关条件败坏,这个现象就会随之消失。从缘起看世界,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离开条件和关系,根本找不到固定不变的实质。色身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吗?房子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吗?不必说这些,即使我们生活的山河大地,即使地球所在的浩瀚宇宙,也是因缘的假相而已。

但众生因为无明,往往会对世界有很多错误认识,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期待我们拥有的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能天长地久。事实上,这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从缘起角度看世界,没有任何现象是永恒的。

佛教讲无常,就是要破除我们对生命和世界的常见,这一智慧非常重要。不少人对无常的认识偏于消极,觉得无常就意味着一切都在走向毁灭。事实上,无常本身离不开缘起。因为无常,所以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坏的可以变好,好的也可以变坏。它朝什么方向改变,取决于我们创造什么样的条件。

如果我们种下善因,付出正向努力,就会招感乐果。反之,如果我们种下恶因,辅以负面行为,则会招感苦果。可见,无常只是体现一种规律,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如何运用。认识到这种真相后,就可以避免因为执常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佛教认为,人类一切的烦恼和痛苦都和我执有关,和对自我的错误认识有关。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他的烦恼往往特别多,他的人际关系往往特别糟糕。反之,如果一个人总是关心别人,处处以他人而非自我为中心,那么,他一定是没时间也没精力烦恼的。因为他本来就一心想着别人,所以不会去攀比、嫉妒,更不会与人勾心斗角。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前面说过,人们都在为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主宰欲而努力,事实上,追求这三种感觉非常辛苦。为了保持重要感,就必须处处自我表现;为了保持优越感,就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出色;为了保持主宰欲,就必须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对手,甚至是潜在的敌人。在这样的心境下,还有可能快乐吗?
所以说,我们现在认定的“自我”,正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制造轮回的根本。只有破除我执,放弃这些错误设定,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否则,就会被错误认知所遮蔽,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生命像河流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其中虽然没有恒常不变的“我”,但这些行为将对未来生命产生影响。因为行为会形成经验,造就心态,最终影响我们的人格。这就是生命的因果。换言之,我们所有的行为,会让生命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进而影响它的未来走向。如此,生生不息。

了解缘起的因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选择,来调整生命的发展方向。知道哪些是良性心理,应该积极发展;知道哪些是不良心理,必须尽快断除。

生命就像一个产品,其品质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心行,便会造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发展慈悲,会成就慈悲的生命品质;发展贪婪,会成就贪婪的生命品质;发展智慧,会成就智慧的生命品质;发展仇恨,会成就仇恨的生命品质……真正了解生命之后,我们会发现,生命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规划去发展。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商业培训,对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我们学佛,是要对生命发展进行规划。职业规划不过是几十年甚至几年的事,而生命规划不仅关系到我们今生,还关系到尽未来际的生命。

如果在无明的状态下,发展的必然是贪嗔痴,必然是混乱的生命。这种生命是没有方向、随波逐流的,不知道生命从哪里来,又去向哪里,只是跟着社会潮流、跟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四处攀缘。所以,凡夫的生命发展纯粹是盲目的。

学佛,就是要认清生命真相,这样才能对人生合理规划,让生命健康发展。一个人能实现多大的生命价值,就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真相的了解有多少。如果不知道生命蕴含着什么价值,怎么谈得上开发它,实现它?

就像我们拥有一座矿山,首先要对它进行全面勘探,才能准确评估其中蕴含的价值。同样,我们要了解人身的价值,势必要对生命真相有正确了解。佛法就是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的智慧。

2.依戒定慧走向解脱

从实践来说,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也要解决欲望、贪著及由贪著产生的各种烦恼妄想。常规的修行道路,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宣说四谛法门时,就提出中道的修行。中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认识的中道,二是生活方式的中道。

在认识上,要远离常见和断见。常见就是执著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我”,断见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不符合真相的。

在生活方式上,佛陀教导我们依戒生活,既不能放纵欲望,也不必无益苦行。因为佛陀以亲身经历认识到,通过一味虐待身体来消除欲望,是不正确也不可取的。

不少人对戒律有畏难情绪,觉得那是一种束缚,事实上,戒律不仅是得定发慧的基础,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戒律的精神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止恶修善,其次是遵循简朴自然的生活。戒律中,对出家人的衣食住行都有详细规定。因为人很容易对拥有的东西产生贪著,进而为其所缚,这就需要从源头进行约束,减少对物质的欲望。

很多宗教都认为,欲望是充满罪恶的,但佛教并没有彻底否定欲望,而是把欲望分为善、不善、无记三类。比如正常的生理需求,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本身说不上好坏,属于无记。但如果我们为了吃好住好不择手段,甚至坑蒙拐骗,就是需要断除的不善行为了。如果我们想追求解脱,造福社会,则属于善法欲,需要大力提倡。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就是善法欲的表现。所以说,欲望未必是洪水猛兽,关键是过一种健康朴素,而不是为物所累的生活。

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修行有极大障碍,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我们要保护环境,就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如果继续这种鼓动消费、放纵欲望的生活,生态问题只会愈演愈烈。所有的环境问题,不论是空气污染还是资源的过度开采,根源都在于人类的生活方式。

从修行角度来说,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简单,心就容易清净。反之,如果生活喧闹混乱,心一定也会动荡不安。即使想要闻思或禅修,到了座上也不容易静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生命是一个缘起的存在。从我们的行为到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到生命的积累。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心理积累。所以,戒律是修行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一步修定、发慧。

禅定并不是佛教特有的,而是印度传统宗教共同的修行项目。不过,单纯的禅定是建立于迷惑的生命系统,只能让妄想暂时平息下来,不能从根本上断除它。

佛教的修行,是在禅定基础上以正见进行观照,从而照破烦恼,照见诸法实相。所有烦恼都和我们的认知有关。社会上正提倡重塑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佛也是改造三观的工程,通过修学,把佛法智慧落实到心行,转变为自身的认识。只有这样,遇到问题时才能以佛法正见来看待,从而解决烦恼。

生活中每天会发生很多事,这些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如果能以智慧加以观照,任何事都不会对我们产生伤害,顺境有顺境的帮助,逆境有逆境的加持。反之,如果观念存在问题,每件事都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顺境会让人得意忘形,逆境又会让人怨天尤人,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见,所有烦恼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外境之所以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关键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在于我们的认知是智慧还是错误的。

我们没有学佛前,内心往往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负面情绪,觉得哪个人伤害过我,哪个人对不起我,哪个人和我过意不去,等等。这些心结都和错误认知有关。心理学上的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认知,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如果能以佛法智慧重新审视,你会发现,所有烦恼都是没有根的,只是错误认知引发的一堆混乱情绪而已。

烦恼有见惑和思惑之分。见惑就是认知的错误,思惑则是由错误认知积累的不良心理,这就需要依无常无我的正见做空性观修。一旦认清真相,烦恼就没有立足之地了,由错误认知引发的迷惑也会得以瓦解。

轮回的根本就在于迷惑和烦恼。如果把根本动摇了,就能超越轮回,证得涅槃。这是解脱道的修行理路。

四、悲愿无尽的菩萨道修行

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往往觉得佛教消极悲观。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解脱道的修行从认识到结果都偏向否定。比如无常,是对常的否定;无我,是对我的否定;说人生是苦,是对世俗快乐的否定;至于涅槃,则是对整个轮回的否定。有人会因此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果轮回停止了,未来是什么?生命是否由此终止?如果这样,人生究竟还有什么意义?这也使得一些人对学佛产生畏惧心理。

如果我们在解脱道的基础上,再接受大乘菩萨道的思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完全改变。生命有两个面向,既有魔性,也有佛性;既有根本无明,也有本来具足的智慧德相。解脱道是偏向对负面情绪的否定,而菩萨道在否定的同时,非常重视对正向品质的开显。

我们知道,轮回的世间是由无明幻化出来的。无明本身是虚幻的,尚且能幻化出如此丰富的世界,而佛性、智慧、觉醒是代表生命中的根本力量,一旦开发这种力量,其作用难以想象。所以,只有学习大乘佛法,才能完整了解生命的价值,了解佛菩萨的功德。

1.空——消除世出世间的对立

论及大乘佛法,首先要说到无自性空的思想。虽然《阿含经》中也说到空,但比较简单,没有大乘佛法那么深入。尤其是般若经典,对空的阐述极为丰富,比如六百卷《大般若经》,都是在帮助我们认识空性。

从声闻乘的观点看,只有断除无明,才能成就智慧;摆脱烦恼,才能证得菩提;超越生死,才能证得涅槃。换言之,世间和出世间是二元对立的,无明和智慧是对立的,烦恼和菩提是对立的,生死和涅槃也是对立的,必须放弃这个才能成就那个,结束这个才能追求那个。所以,解脱道的修行偏向出世。

而空的智慧告诉我们:世间和出世间的本质是相同的;生死和涅槃的本质是相同的;烦恼和菩提的本质是相同的。在本质上,一切都是无自性空的。不必逃避烦恼,就可以直接在烦恼中体认烦恼的本质,从而帮助我们消除世间和出世间的对立、烦恼和菩提的对立、生死和涅槃的对立。

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在做不同的事,但空性蕴含在一切时,一切处。懂得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在生活的每个当下体会空性,观察一切都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假相。

《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金刚经》中“所谓、即非、是名”的三段式,都是帮助我们认识空性的窍诀。比如杯子,它的本质就是空性,依《心经》的解读,就是:杯子不异空,空不异杯子,杯子即是空,空即是杯子。依《金刚经》解读,就是:所谓杯子,即非杯子,是名杯子。杯子是因缘和合的,是无自性空的,其存在只是一种条件假相,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包括世间的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所谓事业,即非事业,是名事业;所谓家庭,即非家庭,是名家庭;所谓感情,即非感情,是名感情。如果我们能以般若思想提供的公式去观察,就能在生活的每个当下直接体认空性。

所以,菩萨道的修行不一定要出离世间,也不是要我们放弃一切,而是引导我们运用空性智慧把世间和出世间统一起来,在世间的当下超越世间,在烦恼的当下体会菩提,在生死的当下体会涅槃。拥有这样的智慧,直接就可以在世间修行,不一定要远离尘嚣,入山唯恐不深。这是大乘佛法给我们提供的重要思想,所谓“以入世心行出世事”。

2.佛性——开显出世的本怀

佛性思想则是让我们了解,每个生命都具备觉悟潜质,都能成佛。无明使生命充满混乱和烦恼,不能自主。但在这个迷惑系统的背后,还有蕴含无限宝藏,那就是圆满无缺的觉性。

在生命的某个层面,我们和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或者说,佛菩萨所具备的慈悲和智慧,也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这些品质不会因为我们是凡夫就减少,也不会因为我们轮回六道而丢失,它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认识它、开发它。这一认识,为我们的修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心。

3.菩提心——悲愿无尽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大乘佛子,关键就取决于他是否生起菩提心,是否具备“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生命痛苦,从迷惑走向觉醒”的崇高愿望。只有具备这种愿望,才能称之为大乘行者。反过来说,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愿望,不管读多少大乘经典,修多少大乘法门,都不能算是大乘行者。

发菩提心,就是以觉性为基础,建立无尽的悲愿。当我们生起“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后,就永远不会失业了。菩萨的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何等深广的愿力!

菩萨道的修行,是在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的过程中,完成慈悲的修行。正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这种慈悲不是我们平时的小慈小悲,而是观音菩萨那样的成就大慈大悲,其标准就是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慈悲。如果还有一个众生不是他慈悲的对象,这个修行就是不圆满的。

另一方面,菩萨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在弱化我执。所以利他不仅可以成就慈悲,同时也可以成就智慧,这是非常重要的修行。不过我们要注意,做事也很容易成就我执,成就自我的优越感、重要感、主宰欲。换言之,做事既可以成就无我,也可以成就我执,关键是自己的发心。只有带着纯粹利他的心做事时,才能成就无我。

在菩萨道的修行中,中心的转变非常重要。凡夫的人格,是依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就必须完成生命中心的改变。把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三宝为中心,以众生为中心。

《普贤菩萨行愿品》告诉我们:“众生欢喜,则诸佛如来欢喜。”可见,菩萨的修行必须以众生为中心,只有转变中心,才有可能弱化我执。在弱化我执的过程中,不仅能成就智慧,也能成就慈悲。所以,利他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功用。

五、结说

关于“轮回与解脱”的主题,我们首先介绍了印度传统宗教的观点,然后重点介绍了佛法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进而说明解脱道和外道的差别,以及大乘佛法和解脱道的不同重点。能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修行才能真正相应。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