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廿届演讲集锦 > 妙华法师:优秀修行者的修行纲要


优秀修行者的修行纲要

(2013年7月22日下午 柏林禅寺文殊阁)

妙华法师

主持人明杰法师:各位营员,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将由妙华法师为我们做一场题目为《优秀修行者的修行纲要》的佛学讲座,我想大家都已经拿到了这次讲座的提纲,在那本小册子上也有对妙华法师的介绍。妙华法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家,是一位有着出家三十年时间的长老法师,法师曾经先后亲近过明哲长老、本焕长老、一诚长老等多位佛教大德,法师既是一位有着十几年在佛教协会团体里面主持佛教教务工作的法师,也是一位在佛教界有着二十多年弘法利生、著书立说生涯的法师。妙华法师现任湖南望城洗心禅寺的首座,并且经常在各地举办各种课程培训班为大众普说佛法,他目前出版了十多部著作。大家看到今天法师是穿着海清来到讲堂为我们做这次讲座,所以请大家一起向上问讯三次,表达我们对佛法僧三宝的敬意,一问讯、再问讯、三问讯,好,有请妙华法师为我们做讲座。(众鼓掌)

妙华法师:尊敬的明海大和尚,各位营员,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用这个宝贵的时间给大家介绍、梳理佛教的修行纲要,在接到夏令营的通知之后,为什么会想到给大家讲这个题目呢?是源于比较现实的思考。首先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科技迅猛发展,但是相对而言,我们的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和信仰建设相对滞后——因为文化的缺失,人的心灵得不到滋养;因为道德缺失,人的社会行为缺乏规范,甚至是没有底线;又因为信仰缺失,面临环境污染、社会污染和人心污染这三大污染。我们有很多人得了抑郁症,得了甲亢,精神状态是亚健康的,回转身我们看传统文化,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当中有非常多的人生观念,足可以让我们用来安身立命。但是,在我做社会调查和观察的时候,又发现出了新的问题,即便是我们信仰了佛教,由于信息发达,文化资讯非常多,我们常说,佛法浩如烟海,很多人信佛以后掉到佛法海里就淹死了。也就是说,他不信佛还有一份家庭责任,他学了佛、信了佛以后反而两眼迷茫。

我们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药,佛法是对治法,法不孤起,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病。于是在资讯昌明的今天,我们有的人学习南传佛教的禅法,有的人会跑到西藏去求法,即便是在汉地,我们也会搬胳膊弄腿,住相而求、住相而修。基于这样一个大前提,我想今天把佛教的“戒定慧,闻思修与讲辩著”介绍给大家,帮助大家在信佛,学佛,修习佛法的时候,做一个知识和修行的架构或者是做一个方法和思想上的梳理,这样以来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因为人生确实很短暂,十年一个梦,从二十岁做梦做到七十岁,不过就五个梦,等到五个梦做完了,学费交完了,你也快死翘翘了。我们信佛以后如果心里头不生根,对佛法的大意和纲要不能把握,没有架构,仅仅是在枝末上做来做去,那么只是在虚度光阴、浪费生命。看到这些情况我觉得不忍心,所以决定对此做一下梳理,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首先我们大家先来共同研讨梳理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佛教的戒定慧三学,通大小乘禅法,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都离不开戒定慧三学。这三学又叫增上三学,为什么叫增上三学呢?他可以使我们的心性增上、功德增上,如果你把这个三学学得很透、悟得很深、行得很正的话,你的人生在学佛、修佛的道路上一定是有效的。同时戒定慧三学又被称为“三无漏学”。通俗地来讲,普通的老百姓,也会有向上向善的心,但是我们在向上向善的时候会遇到很多染污的环境,会遇到逆缘,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未必就有力量,未必就有方向,于是我们会在功德的积累上犯一个简单的错误就是“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掉一个,掰到最后一个都没有”,而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可以让我们学修的所有的功德达到“无漏”的状态。所以无论我们大家修显教、修密教,学南传佛教还是学习世界佛教的三大语系,乃至于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都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一条红线,自始至终,从佛修道到成道、讲经说法,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一条红线,常常有人问我什么是佛经?按照传统的说法会对佛经进行闻思上的概念内涵的一些辨析。我就告诉大家所谓佛经就是佛成佛的经验,而佛成佛的经验不外乎于戒定慧三个字,整套藏经,也可以用戒定慧三学高度概括。佛讲的所有的经其实就是“定学”,佛讲的律藏其实“戒学”,诸佛菩萨造的论就是“慧学”,“戒定慧”三学,可以把所有的藏经一一贯之概括起来,这样一来我们大家在信佛、学佛、修佛的道路上,你就必须对戒定慧三学有一个立体的架构,能够由表及里、由里及表地圆通地学习,圆通地学习戒定慧三学无论对于出家还是在家都有很大的帮助,有的在家人说:我也不出家当和尚,也不当尼姑,我似乎不需要戒定慧三学。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戒定慧三学的架构,他的人生也不可能成功,只是说佛教徒对于戒定慧三学是自觉自律自愿去接受的。而我们一般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们是不自觉地学习和运用了佛教的戒定慧三学。这个意思就是说,作为普通的人生修养你也是需要戒定慧三学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佛教的戒,广义地来讲,国家的法律、公民的道德、个人的守则乃至于你内心有所恪守都属于戒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社会上,在浩淼的时空和丰富的物质世界当中你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全才,因为人生是有局限的,我们财力智力的局限暂且不论,我们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用有限的精力面对浩淼的宇宙,显然是不得法的,所以说,这是戒的大的范畴。

第二个方面,佛教的戒在一般人会认为,这是对人的约束和捆绑。我在这里只有两个概念想告诉大家,让你自愿地来接受这样一个观点:佛教戒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心身内外达到清净的状态,和那个称性而谈的慧学相比较而言,它是由表及里的,只有当你通过戒的认知和实践达到身心内外清净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得定,得定而后你本有的智慧才能够开发出来。因为这样的原因,戒的名字叫“别解脱”,解脱本来是心性上的东西,比如说我妙华,我谈恋爱失败了,那么我想开了,天下的女人多得是,我为什么非你不娶呢?!如果你想开了你就不会烦恼,可是,人面对这个社会往往就有想不开的时候,显然这个解脱是心性上的东西,是心性上的功夫,但是我们一般人做不到,做不到心解脱,于是佛菩萨为了让我们断恶修善,摒除烦恼的障碍,设立了戒。就像一个长者,对他的子女设立了一套家规和家教一样,所以戒的意思是“别解脱”,是解脱的一个特殊的法门。戒的第二个名字叫什么呢?“学处”。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知识分子讲佛法的时候谈玄说妙,把佛法讲得特别的玄密。其实把那个高调的佛法、如果落在心上、落在社会实践当中、落在人的身上的时候那就是戒了。因此它的名字叫学处,我到哪里去修行呢,就在戒上去修行。
既然要修行戒,就要对戒有一个通透的认识,以佛教的五戒为例,第一条说“不杀生”。不杀生是为了慈悲,那么人为什么要慈悲呢?因为慈悲这两个字落在了因果上面,而因果落在什么地方?因果落在了人的心性上。如果你杀生了就种下了恶因,种下了恶缘,你的心就被染污了,心被染污了你和这个法界就有了阻碍,你就不会自在,不会如意。因此佛制戒,弟子们不能够杀生。我们通常情况下对它是不理解的,不理解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两种,因为人活在地球上都有口腹之欲,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我们把这个东西要攫取为我用;那么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归于文化范畴上的东西。随着西方文明的介入,我们大家认定在宇宙间人是主宰,把自己当成宇宙地球的主宰者。万物皆要为我所用,都要为我服务,因为这样的观念,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佛菩萨是一切智者,他在较高的维次和较高的境界,并不这样看,他认为众生之所以盲聋喑哑,残缺不全,寿命很短,长的很丑陋乃至于贫穷下贱,都是因为在因果上犯了错误,因此他谆谆告诫我们。一个修行者如果你要真实的相信因果,要去修行的话就从五戒开始。当然除了五戒以外,沙弥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戒,菩萨有六重二十八轻戒,这些繁杂的戒条,都是从五戒分出去的,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如果你对于五戒的认知能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把它认识地非常通透,并且把它变成生命的自觉,你不但是一个好人,而且是一个修行人,那么其他的几个方面大家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在《楞严经》当中明确地指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戒缺失了,这个人的修养就不牢靠。一个修行人纵然学富五车,智慧辩才无碍乃至于得了神通,如果没有戒的基础也会落在旁门左道,就像我们盖房子,房子要盖得越高地基就要打得越牢,佛法的五戒,是生命和修行的五条根。有的人不理解,我就告诉他们说,佛法的五戒、佛教的戒律,可以用短平快的方式告诉你,它既是保命法,也是保財法。佛教的五戒是保命的方法也是保财的方法,凡是我们破财啦或者我健康问题打折扣了,我们在五戒上面都可以找到原因。当然,有过去世的原因,有眼下的原因,也有来世的结果,它是全方位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要这样去理解。“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仅仅是佛教的戒相、戒条,在这个戒相戒条的后面,有佛陀的大智慧,你要了解到他的智慧,才知道他为什么要制戒。

据南怀瑾的学生劳政武先生考证,释迦牟尼佛是非常民主的,比丘不犯戒佛不治戒。因为这样的原因,当年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十二年间没有戒律,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心非常地纯善,在一两句法语开示之下,人们就可以证到罗汉的果位,就可以觉悟,因此不需要刀子威胁,不要鞭子抽打,人的善根非常纯熟。就像那些听话的孩子,父母告诉他说你好好学习,将来考清华北大,孩子就很努力的学习。孩子如果不听话,父母就会告诉他,你不要看电视,你不要玩游戏,给了他很多的规定,这个道理是相通的。

第二个方面,为了让正法久住。因为佛的肉身总会归于寂灭,那么佛法怎么样来传承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会说,“以法为岛屿而安住,依法不依人,……我在后面会给大家讲到戒和法的关系,实际上,佛教正法的气象就在一个戒字当中。有戒,佛的法身慧命就在,没有戒律佛的法身慧命就不存在,佛教就可能会成为一种哲学,可能会成为一种慈善事业,可能会成为一切其他的东西,但绝对不是佛教的本身,因此戒对于我们个人、对于佛教本身来讲,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戒很像是堤坝,而法相当于水,戒和法的关系是表里关系。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啊!”我们很多人以为佛法给了我们很多的约束,因为内在的私心和欲望他们不愿意自觉地去遵守这些东西,当然也有习气和毛病往外的一种释放,使他们总想突破这些堤坝,那是因为你认识不清,当你认识清楚的时候,你要想清净、想自在、想解脱,那么戒是用功办道下手的地方。

古来的高僧大德,它们都以戒行清净而称著,我们今天的人沾染了很多是非、习气和毛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分场合的、言不由衷的、无凭无据地胡说八道,修行学习的时候,无缘无故地胡思乱想,种了恶因、结了恶缘、得了恶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还是要告诉大家,修养和修行虽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在做人的层面是一不是二。一个优秀的修行者,他一定是一个纯善而有智慧的人,在这一方面是一致的。既然说戒和法是表里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大家就可想而知,如果佛法仅仅停留在念想上、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这个佛法对我们的生命实际上是不会带来任何帮助的。只有你学懂了佛法,并且又能够自觉、自律、如法如律地去践行佛教戒律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身心内外的清净和自在。说一个人把佛法悟得很透,佛法的道理谈得头头是道,但是贪嗔痴慢疑,忧思恼怒烦,一个都不少,我无法想象佛法能够给他带来多少真实的利益。因为这个意义,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佛法落实在戒行上,戒行越清净,我们的心身越能得到安顿,无论是心性还是性格,都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佛在制戒之初,是用智慧来观照他的戒法的,这就提醒我们大家,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一定要“眼观坛仪,耳听羯磨”,用清净心、难得希有的心去接受戒法。接受戒法以后就可以得到戒体,这个戒体如果从做学问来讲,就是心的领受,对于精神的摄受。堂上三师的形象,他的声音,以及受戒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当你犯戒的时候有恐惧的心,就证明你得戒了。如果你领了皈依证,皈依了某某法师,皈依了某某名山长老,如果依然是新瓶装老酒,依然故我,那么佛法不能够打入你的内心,对你的生命不会带来太多的帮助。所以我们大家在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受戒的时候要眼观坛仪、耳听羯磨,用清净心和稀有难得的心得到佛法的宝贝——戒体。

同时一定要知道,戒律学是一门学问,为什么在这里强调它是一门学问呢?它就像是国家的法律,有母法,有子法,有一些是通忏悔的,有一些是不通忏悔的,你一定要把其中的关键和道理学得明明白白。因为文化的缺失和社会的浮躁,我们可能皈依佛门以后,对于佛教的戒律认识并不清楚,不清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不受戒散漫放逸,反而落得一个自由自在。受了戒以后该戒的没有戒,不该戒的全戒了,这在佛教的信仰人群当中(你接触多了以后会发现)是很多的,让人扼腕长叹。所以一定要注意,除了弄清楚戒和法是表里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知道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之外,你还要清楚四个字:“开遮持犯”。在通常的生活条件下,我们一个优秀的佛教徒要严持净戒,但是在非常的情况下,他会有开缘,就所谓开戒,那是一种智慧的变通,开戒往往有两个要点:一个要点是为了行菩萨道,我们乘船坐车,有人扰害众生,我们放下自己的修行去帮助别人不为犯戒,是开许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下,在非常时期:火灾、水灾、外敌入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个人的持戒放后,而要把行菩萨道和大乘的境界放在第一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有开缘叫开启。那么什么叫遮呢?五戒当中,前面的四条是性戒,因为杀盗淫妄都犯在因果上面,污染了你的清净心了,在因上在心上会种下种子,因此又称为性戒。本来酒并不算性戒,因为酒本身它是一个麻醉品,当然在汉唐时候翻译成不饮酒,实际上如果按照现在的翻译学,和它相对应的内容应该翻译成不麻醉,因为喝不喝酒是一个社会行为,有米酒,有白酒,有黄酒,有红酒,有啤酒,甚至有些饮料和酒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喝。所以实际上麻醉是一个标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优秀的修行者,你应该保持清净和明智,远离一切麻醉。如果把它翻译成不麻醉,那么吸烟、喝酒、海洛因、吗啡,所有能够让人心智迷乱的东西都应该是属于禁止的范围。所以佛不让喝酒是遮戒。因为喝了酒迷醉心性以后其他的四个方面有可能会犯,因为这个原因制定不饮酒戒。

那么什么叫“犯”呢?明知故犯是犯,不知道去犯了也是犯。我们有很多的佛教徒在受了戒以后就把个人行为和社会割裂开来了,因为他怕犯戒。大家要知道,从杀生到不邪淫,这一路下来你要违犯每一条戒几乎都要有四到五个条件,叫犯罪的要件。他不具备这个犯罪的要件都是通向忏悔的,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动物,明知是动物心里起了仇恨心,利用工具达到杀死的目的,四个要件全部具备了,就犯了杀戒了,如果我是不经意的,我根本就不知道,我误杀了你,那么这就可以通忏悔。因此,佛教的戒律如果受了戒不学戒,那么你在持戒的时候,行为就会有差迟,进退两难。越有道心的人、越认真的人,一定要把戒律学透了,学透以后就可以达到内方外圆,里头是方的有所恪守,外面是圆的,让社会人不要觉得你学佛学的古灵精怪的,不省人事,和别人没法交往。但是我们大家会看到有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做的不周到,“开、遮、持、犯”四个字,当你开始修行佛法的时候对它要有清晰的了解。这样一来你对戒的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了,身心内外清净了,不欠债、不拖累、不烦恼、不忧愁,然后来开始修定,因戒生定,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戒是因,定是果,定是因,慧是果。

讲到定学的时候,你们大家要知道,人是动物,人这个动物,眼耳鼻舌身意整天都在动,人因为妄动、躁动,染上了种种的习气,造下了很多的恶业,那么人要让自己静下来,是很不容易的。长期的串习会成为业力,成为业力之后,它由内往外而发,就像我们身上长了个毒疮一样,它由里头往外发,你想中断他的行为是很难的。这样一来就必须要修定,佛经里讲:“定业不可转,三昧加持力。”我们一般人一生当中是按照习气在活、按照毛病在活、按照业力在活、按照性格在活、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生活,那么你要想修行要想脱胎换骨,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修定的方法,初入门,首先是要选择环境,选择一个相对清净、安静没有馈闹的环境,然后再做到五调: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呼吸、调心,这五条缺一不可。这五条调完以后,再训练七支:头放松、两个胳膊放松、两腿放松、手结印,把姿态调好,做到七支调整,最后再来调整自己的呼吸。让我们的呼吸达到绵绵密密、若存若亡。让你的心学会慢慢地止于一境,然后连能所都忘掉,这样以来你心的质量,心的辨析能力和心的透视能力就超出一般的人。

《楞严经》上说:“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学习不好、工作不好、人生不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的心不能够致心一处,如果能够致心一处,天下没有你攻克不下的难题。我们就是没有办法致心一处,如果用现代心理学来告诉大家,就是你的心没有质量,你的心没有品质,拿老百姓的话讲:你管不了自己,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己的心自己不做主,所以说必须去修定。

在修定的时候给大家讲一些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可以在眼前三尺半的地方放一尊佛像,观佛像,内观,还可以观莲花,观海平面,观太阳、观月亮,只要能够让你的心以一念代万念止于一个清净的境的方法都可以。当然你不要观美金、观美女,因为你观美金、观美女的话,那你的想法肯定很多,你就会接着想我拿着这个美金去买什么,看到美女我下一步要干什么,那肯定心就越观越乱了。如果欲心重的人,年轻人欲心都很重,梦里头会做欲的梦,白天会有很多欲的流露,语言的、眼睛的、耳朵里,都会被它所牵引,佛教里头又开出了一个方法,叫白骨观,白骨观如果一旦观成以后,看所有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样的,他不会再去起分别心、起欲念。除白骨观以外,还可以做霉烂观,因为佛说我们这个身体如果去透析用X光去扫描的话,它是四大五蕴合成的,按照现在化学元素来说是139种元素堆积而成的。你说那我为什么会想问题我为什么会喘气啊,那是属于业力的范畴,生命的相续有个业力的范畴,所以可以做霉烂观。这样一来心经过长期的训练,必须要达到什么标准呢,把持戒和修定当成你生命的一部分,像穿衣吃饭一样,你才能够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修行人。就像平时我们干其他的事情会成为习惯一样,如果你把修行、持戒、打坐、禅观当成一种习惯的话,慢慢的功夫就成熟了。如果说我偶然坐上二十分钟,就希望让自己进入到初禅,甚至我坐了一个小时就希望自己有五眼六通,那你只会走火入魔!因为整个修佛的过程像学文化一样,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必须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养成习惯,慢慢的功夫才能上路。

讲到修定的时候,佛教里头给出了一个概念,叫“四禅八定”。一个人如果通过数息观或者是其他禅观的方法,达到初禅的时候他就会获得生命的轻安。当然这里头也要通达佛教的教义,如果不通达佛教的教义可能会盲修瞎练。如果通达了佛教的教义,用功又能跟得上的话,透过禅坐就可以得到生命的轻安。轻安是什么呢?它会让你的心身都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一种清净自在的愉悦。而不是说你给我发奖金了我就很高兴,你现在答应了我什么条件我就很高兴,轻安是没有条件的高兴,达到生命的一种愉悦的状态,这样一来慢慢地就上路了。从初禅到四禅,慢慢就会上路,上了路以后,修行尝到了甜头,你不需要去强迫他,他闲下来就会修定。我们到缅甸去,经常在菩提树下、大金塔的旁边,看到那些大德居士、长老一坐几天几夜,以至于我们以为是蜡像,用手去按结果他是活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我们在汉地是无法想象的,当然他们的佛文化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下午五点到七点,老的八十岁小的八岁,全部在这个背阴的地方打坐,一坐两个小时,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生命的那种宁静和宁静中的那种享受,我们这些躁动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人家是怎么样来安顿生命、是怎么样来对待生命的?
我们要用美金、美女来充斥自己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在向外攫取,认为自己得到的越多就越快乐越幸福,岂不知道我们已经沦为物质的奴隶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可以用三个方面来概括:物化的社会,商品化的社会和异化的社会。什么是商品化的社会呢?朋友之间的来往带有商品的功利性,人和人相处是物质的交换,年轻人不与自然交流、不与人交流、自己的心与肉也不交流,每天坐在电脑面前,然后你看他那个脸,像不像电脑的显示屏?就是春天来了,秋天来了,他的脸也是茫然的,只有面对显示屏的时候他才会有一丝愉悦,这就是人的异化,人在社会当中为了生活就会变得异化。因此,禅定与禅观的修行可以让我们慢慢地把浮躁的心歇下来,让我们找到自我,有了定力之后,那么你就会从两个方面的受益:从修养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做官、发财,他有了定力,他对于事物就可以鞭辟入里,他就会有妙观察智,他就不会随外界所动,就会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这样的原因我说修行是保财法。)

我们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定力,饥不择食、慌不择路,买卖赔了,人生因为没有透析能力,在十字街头迷了路,然后不断地交学费,是因为缺乏定力。那么定力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可以改变他的业力,如果你不修定的话,你就是披上了袈裟,农民还是农民,工人还是工人,复员军人还是复员军人,因为你既不持戒也不修定,你身上固有的习气和毛病根本就去不掉。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嘴为出纳关,在算命里头嘴是出纳关,因为我们缺乏智慧力,缺乏定力,缺乏戒力,我们有很多人不分场合胡说八道,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就会招惹是非。人类的口舌是非,不都是从嘴里出来的吗?这在佛教来看就是习气就是业力,佛教叫人修口业,管好自己这张嘴。管好嘴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管好心那就难上加难了,因为管好心,不但要有戒力的增上,而且必须要有甚深的定力,有了定力的基础,就相当于你把那个镜子擦得非常干净。像神秀大师说的那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因为你把这面镜子擦得很干净,这个镜子里头会有什么,当你万物不现的时候它是空洞的,它什么都没有,它是清净是光明的,当他照面的时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当我们获得定力以后,我们原有的佛性所谓的本来面目自然就会显现。而我们一般的俗人你在读书,你在工作,实际上大家要知道,我们都是在海边堆沙子,你每天忙不迭地在海边堆起一堆沙子来,上来一阵海水就把它荡平了。因为你的生命没有做到真正的相续,你的人生没有做到真正的积累,我们每投胎一次就堆一次沙子。

你为什么不能够见到你的本来面目呢?你为什么没有慧力,就是因为定力缺失造成的,有了甚深的戒力又获得了甚深的定力,心的那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佛在经典里说“万法唯心,”“心为法王,”“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说心为万法之王,我们有几个人能真正体会这句话呢?如果真能体会到,可以说那是妙不可言!一旦有了定的因,必然就会有智慧的果,人有了智慧,在世间做人就不难了。因为我们的修行是要开悟成佛的,人间的这点名和利,是非常容易解决的。为什么在你的眼前,找工作、成功都变得这么困难,好像是社会没有给你一个机遇,没有生活在一个好的家庭里,实际上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是你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你的心是有质量的,机会无处不在。我们一定要通过修行佛法修好自己这颗心,目标就是明心见性。

获得智慧以后我们要回过头来,由性往相上来说。戒定慧,如果按照次第来讲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按由表及里,从形式到内容来说的。那么下面我要告诉大家,戒定慧三者是一不是三,这是谁的观点呢?是六祖慧能的观点,当然他这种观点本身是透过了法相从性上来说的。为什么说戒定慧是一不是三呢?大家试想一下,一个人持戒的时候,定和慧就在戒的当下,一个人修定的时候戒和慧就在定中,一个人讲到智慧的时候,戒和定就是慧的原材料。比如说你们大家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听妙华开示佛法,就是即戒即定即慧,它是三合一的,你必须把文字破壁,透到佛说法的那个法要,因为我们人类的语言是非常可怜的,是二维的,诉诸于听觉和视觉,而那些圣人悟道以后他悟到的这个宇宙是多维的,甚至连这个维都不能要,它是感应的、是通透的,当他用人类的语言来表达的时候,这已经很为难他们了。

我常常告诉大家说这个佛法,你一定要把这个文字化掉,要知道所有的佛法如鸟行空,佛法是鸟道,你要从心性上去领会它,如果把佛法翻译成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那个字叫“道”,道唯一的出路,是道由心悟,离开我们的心,要想对“道”进行很亲切的认知的话,难上加难。你可以写成文字、可以用语言表达,但已经不是它本身了。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慧根,都有悟性,那我们为什么不借助佛法的桥梁——经书、文字、讲经说法的桥梁,往心性上去会,把心打通,让心达到智慧、清净、光明的状态呢?!

在讲到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增上学,三无漏学的时候,有三种倾向,你们大家要把眼睛擦亮,要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在文化界,经常会有“乾慧”,什么叫“乾慧”呢?看了几本经书,把佛法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浅尝辄止,然后在那里照本宣科,那就叫“乾慧”。他没有源头活水,那个水是自来水灌进去的,不是从井里头挖出来的,不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他完全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他不是哪个佛学院毕业的,不是照着哪一本经讲的,也不是拿着提纲给大家念的,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如果没有戒和定,那么你获得的智慧必然是“乾慧”,我们大家要引以为戒。

另一种情况叫“狂慧”,什么叫“狂慧”呢?贫下中农,从来就没拥有过这么多财富,看了一两本佛经,浅尝辄止,穷人得宝,高兴得不得了,以为他自己得到了佛法的全部,然后逢人便说,发癫发狂发痴发呆,这就叫狂慧,你们大家如果接触这个信仰的人群时间久了以后,甚至包括一些大专院校的师生,你们就会发现有一些人是狂慧。有哪些表现呢?动辄就想创宗立派,想当教主,要不然就是呵佛骂祖,以为自己就是佛来了,其实就是因为戒和定缺失所造成的狂慧;第三种情况叫“邪慧”一个幽默的说法,一个人信邪,不是他想邪,是不得不邪。就像我们骑自行车一样,你不会骑,你没办法不倒,倒是你唯一的出路。人为什么会邪呢,慧根缺失,知识贫乏,不依于经典,又没有善知识,他能不邪吗?邪是正常的,他不邪才怪呢。在这个邪里头,我们要巧加辨析。还有一种东西叫“臆测”,有很多人由于缺乏戒力,缺乏甚深的定力,他会对字词句、人间的道理、甚至佛法,进行臆测。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在茶余饭后或者跟大家谈天的时候有人就会说,什么是仙?你看那个字,山里头的人就是仙。其实你们大家要知道,那个仙的繁体字,这面是个“迁”,是说那个仙人啊,能够得到意生身,把自己的肉体放在这里,让自己的意识自由出入那个叫仙,并不是说住在山里的人都是仙。我们到终南山去,那老百姓一年不到两千块钱的收入,苦的要死他怎么会是仙啊,他住在山里头他也没成为仙啊!如果肤浅地说这叫望文生义,如果从道学上来说这就叫臆测。还有的人告诉我说你看这个“佛”字啊,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是个美金的符号,钱多的人才能信佛,钱少了信佛信不成,然后进一步再臆测说,左边是个人,右边像个梯子,这个人爬上这个梯子就成佛了。岂不知道这个佛是个单音字,佛陀两个字是不能分的,“buddha”两个字是不能分的,是觉悟的意思,他和中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把佛陀叫佛,为了省事。有人就进一步开始发挥啦,说你看这个僧,僧也曾经是人,他现在不喝酒、不吃肉、不结婚,他已经不是人了。而且他把这些道理讲给我,我说我现在也是人哪,我怎么不是人啦?“僧”是僧伽,我们普通的出家人都不能叫僧,怎么能叫僧呢?沙弥就是沙弥,比丘就是比丘,这个僧是僧团。这种臆测如果放在做学问上就不真了,如果放在修行上就会误人子弟,自恼恼人、自误误人啦!因此,你们大家就知道戒定慧三学是多么的重要啊!

如果把戒定慧三学用一个括号括起来就等于心,因为戒定慧三学处处都指向人心,佛为什么讲戒定慧三学,无非是为了让你安心,省心,明心,见心,因为你不省心,佛才给你制定了戒;因为你不安心,佛才给你讲了定;因为你愚痴无知,佛才给你讲了慧学。佛和佛见面不会讲经说法,为什么呢?佛和佛是相通的,智慧和愚痴是相对而言的,有智慧,有愚痴,他是相对而出的,而佛所悟到的那个道,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圣人是相通的,他就不需要质疑,讲什么般若波罗密多,他就不需要讲这些概念啦,不需要停留在概念层面,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把戒定慧三学由表及里由里及表,一而三三而一地把它融会贯通。当你融会贯通以后,你的生命就会达到一种状态,自觉自律。那你说我做不到,做不到没关系,你做错了你自己知道,这也了不起啊,人怕就怕在错了没有反省的能力还不知道,你做错了能够知道,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就是一种进步,证明你有良心,有惭愧心,你的佛性还没有被蒙蔽,就像一个镜子还能够照到我脸上有个点,那就证明我这镜子还是干净的,如果这个镜子根本就照不到脸上的脏东西,说明这个镜子已经有问题啦。因此来说,戒定慧三学虽然在现实社会实践当中可能是很难的,但是你们大家努力去做,做到一分得一分的利益。原因我在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啦,你可以把它当成修养,也可以把他当成修行,并没有说戒定慧三学就是给庙里的和尚、尼姑讲的。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在家人在社会上打拼,特别需要用戒定慧三学架构自己的人生和家庭,大家剥开宗教的外衣,我们做一次穿越和破壁,如果不把佛法当成宗教,你问问自己还需不需要,我想你依然需要。因为佛法洞彻了人生和宇宙的真理,他讲的那个法并不只在庙里头,并不只是对和尚和尼姑讲的,在红尘中劳碌的人们都特别需要佛法,需要佛法来架构自己的人生,需要佛法来支撑自己的人生。戒定慧三学是一个优秀佛教徒必修的功课,你这个功课做得越好,你就越趋向于圣道。以五戒为例,持好五戒就能够保证人身不失,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何惧地狱呢?我没有整人,害人,没有恼人,我存善心,行善事,与人结善缘,我怕堕地狱吗?不用怕堕地狱。所以说五戒是人天的保障,同时是进一步晋升菩萨和佛的阶梯,这属于自修的课程,不管你是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佛教里头八大宗派的任何一个宗派,都必须按照戒定慧三学才能通向涅槃城,因为它是一个纲要。如果明白了这个纲要,以后你再去修行藏传佛教,修行南传佛教,修行汉传佛教,就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道理听明白。

第二个阶段讲闻思修,闻思修是一个优秀的佛教徒和社会的临界点、和社会的接点。一个人如果信佛、学佛、修佛,一定要听经闻法,我们为什么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首先是人不学不知道,当你在听经的时候呢,比如说,你原来曾经听过某个法师讲《心经》,如果他讲的《心经》法义正好和你原来领悟的相吻合,这就叫印证,你一个人明白了《心经》的方方面面,你很孤单的,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如果有法师他讲的《心经》和你解读的或者和你领悟到的是相通的,那么你当下就得到了印证,这是第一个方面。所以一定要听经闻法,千万不要说,我只读一本经,只拜一个老师,只念一句阿弥陀佛,我就是佛教徒啦,那个是不可以的,那个对佛法的解读绝对是片面的。

闻的第二个方面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在一句话当中就包涵了无量义,比如说,所有佛经的开头都会有“如是我闻”,四个字,这四个字,所有的法界都在里头啦,佛法已经讲完啦,但是如果法师不跟你解释什么是“如是我闻”,你对于它的解读可能是有遗漏的,如果你前去听经闻法,法师用他修行的经历和人生阅历,可以把它讲得非常圆满,讲得很通透,那么对你来说,是不是一次提高啊?!因此来说,听经闻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听经闻法,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你的心态,你必须要用稀有难得的心、用恭敬的心去听经闻法,这样在你的心里头,才能够真正地得到法义。第二听经闻法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句上,我们有些法师讲经说法用诗一样的语言,像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你要知道,语言是为思想服务的,尤其是佛法有三大要素,你们大家应该知道:方法,思想和境界,通常情况下,佛法都是有方法的,第二个层面它一定会告诉你一个思想,最后是境界。其实一部《心经》讲的就是人生和宇宙的境界,因此,你在听经闻法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在文字上面,一定要突破文字的这个桥梁领会到佛法最玄秘的地方,那个玄秘的地方往往是用语言很难表达的。比如说不二法门,心性上的东西,往往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讲经的人本身需要入定,从自性流露,那么你听经的人也必须要具备那种领纳的心情,就像是月亮和泉水的关系,天上有月亮,你必须要有泉水,这个月亮才会映到水里头,如果你的水是污泥浊水,那么月亮就映不进去。佛教里说,师徒之间可以以心印心,如果我们大家在听闻佛法的时候,能够达到以心印心的状态,那么你的心灵、心境和心智自然而然就会增胜,就会成长起来,所以闻法是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的。闻了以后不要就此打住,要去思维,因为听经闻法,能够解读佛经,叫“闻所得慧”;用清净心很微妙地去思维佛法,叫“思所得慧”,因为人的思想,有粗细、浅深、偏圆的区别,有的人思想很偏,有的人思想很浅,有的人思想很深,有的人思想是很圆的,而佛教对于人的这个思用圆通来表示,圆是圆满,通是通透,同样是佛法,你能不能把它讲得很透,能不能够把它讲得圆满,透就是达到心性的目的,透过法相能够达到法性。那么什么是圆呢?不但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把入世和出世、心和身、主观和客观能够融会贯通,我们有很多人,要不就是懂得世间法不懂佛法,有些人懂佛法不懂世间法,他不能够自由穿梭,不能够把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像手心手背、像手的握拳和舒展一样,把它融会贯通。你不能融会贯通,那么在用的时候就会有困难,因此,当你们大家面对佛经和听法师讲经的时候,不但要用耳朵去听,而且要用心去印证,这是思所得慧;修所得慧呢,听闻以后要用自己的心思维修,这个修不但通晓了前面的戒定慧三学,而且修要落实在行,住,坐,卧,接人待物,举手投足,扬眉瞬目,方方面面。在什么地方修?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修,在烦恼的时候修,在过不去的地方修。分两种情况,我们在念佛堂里头,在禅堂里头,在经堂里头,这叫静中修,静中修就如同关了手机来充电,那么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动中修,在哪里修?在家里修、在工作单位修、在社会上修,因此,六祖慧能在《法宝坛经》里就会说,遇事不乱就是定。如果你平时把佛法讲的头头是道,一旦遇到家里闹矛盾,单位有麻烦事情,你的定也没有啦,智慧也没有啦,那说明你的修行是要打折扣的,所以动中修和静中修,同样要结合起来。而且不管动中修静中修,你们大家要注意,一定要在性上修,我们有太多的佛教徒去拜大佛,拜大庙,把路费全部交给铁道,把鞋子磨破了好多双,烧高香,磕大头,但是你一看他那个神情,一观察他的心境,根本佛还是佛,他还是他,没有在心上修,所以不管是动中修,还是静中修,一定要往性上修。

佛教讲的非常通俗啊,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我们的那个心好像一座宝塔,无论出家在家,如果你不修好这颗心总是虚妄的。六祖慧能大师讲的话,会经常被人误解,他在口诀里头说啊,“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需参禅”,你真的以为六祖大师叫你不要持戒,要你不要参禅啊,那他是从性上说的,修好你这颗心,是他所指示的法要,他说慈悲即是观音,你慈悲了你就是观音菩萨,不要以为你造了个108米的观音,你就是观音菩萨啦,那有很多商人他造了99米的观音、108米的观音,都是要门票的,那观音菩萨从诞生到现在从来不要门票,哪会要门票啊!观音菩萨像月亮,每天晚上给你照明,从来不收照明费的;释迦牟尼佛像太阳,每天普照四天下,每天给你们取暖,也没有收你们的取暖费呀,所以说,佛菩萨像太阳、像月亮。我们人间的人如果你在相上修、在形式上修,你可能都会交学费,尤其是在家人,一定要往性上修,修好你这颗心,无论出家在家,在这个因果上面都会得到切身的利益。一定要把这个现象透过去,如果这一关透不过去,总是虚妄的,修佛不修性到头都是梦嘛。

我在前面跟大家讲到文化缺失。文化的功能:对外化导,对内化性。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看他的心性,如果他的心性很清净、很光明、很柔软,这个人就是有文化,谁敢说六祖慧能没文化?!我们可能拿了很高的学历,但是人品成问题,那都是假学问,那都是不真的。信佛是同样的道理,不是说,你头剃得多光、念珠有多亮、穿的袈裟有多黄就怎么样,还是要往性上去修。信仰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在信仰这个问题上,根本就不需要弄虚作假,因为信与不信都是你自己的私事,没有人强迫你,如果你的心能够按照戒定慧,闻思修,清净真诚的话,一切的感应感通和神通都在其中啦,那你当然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第三阶段说说讲辩著,一个优秀的佛教徒必须在这九个字上下功夫,戒定慧,闻思修,讲辩著。为什么要讲呢,虽然禅宗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虽然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你们大家知道,禅宗的书是最多的,其实它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不立文字,不离文字,不著文字,也不舍文字。文字是工具,是桥梁,要过河,当然需要桥梁,过了河,你要弃舟登岸。它是一种心性法门,和文字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文字是感情和思想的工具而已。那么一个优秀的佛教徒为什么一定要学会讲?讲里头包含了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要善讲,所谓“观机逗教”,在不同的场合逢到不同的人,讲的这个法,浅深偏圆各不相同,这就是智慧的表现;那么善讲的第二个因素是说,你的心理的有与无,如果你的心充满了烦恼,有所知障,有烦恼障,心里头本身不清净,非常的迷闷和佛没有连通,要想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的精妙是不可能的。我在这个地方把各个学科归结为零点二秒原理,那个刘翔跨栏,就是比别人多跨了零点二秒他就当了冠军啦,你差零点一秒都不行,所以说呢,在各个行业里头,领军人物只是比大家领先了零点二秒,文化、教育、哲学、宗教就是零点二,在百分之九十八的部分,大家都能够达到,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走到塔尖,得到零点二秒。那么这个零点二秒是从哪里来的?依佛法来说,是从心性上来的,佛已经讲得很多、讲得很透啦,如果你不在性上去修,那个零点二秒你是说不出来的。天下写书写文章的人多了去啦,但是涉及到道、法和心性,要把它表达清楚并不容易。《心经》,268个字,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我敢说讲《心经》的人绝对超过十万次,注释《道德经》的人也超过千万次,但是谁敢拍拍胸脯说:我现在把《心经》、把《道德经》已经讲透啦,谁敢?没人敢,为什么呢?它是心性之学,讲的是心性,你要想把它表达清楚,必须要善讲。

要想善讲,佛教里头给我们开出了一个书目叫五明,要学习佛教的内明对佛法要通达,不但要通达还要亲证,然后还有其他的四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声明,缺一不可。我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佛教的内明就是汽车的发动机,其他四明就是汽车的四个轮子,有了强有力的发动机,然后又有四个非常结实耐用的轮子,这个车就会跑得很远。我们很多人为什么在修证佛法以后,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呢?禅堂里、念佛堂里,老修行很多,一看那个脸色,一定是老修行,修了四五十年,但你让他讲经说法,他说不出来。不仅如此,要想去化导众生,你就必须要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众生,如果你对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众生的心性不了解,你讲的话不能够入脑、入心,众生心里头都有千千结,那个千千结你是解不开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佛教徒,你要想去弘扬佛法的话,你必须了解你所处的这个时代,你必须要针砭时弊,切中要害,那才有办法。所以说,讲是佛法传达的重要方式,讲经说法可以说是每一个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像传递火把一样,心灯传到你这里,你能不能把它传下去?那是需要本领的,因此我们要学习讲。

再有为什么要辩论呢?在我们汉地这是一个短板,而在藏地,辨经是很常见的,辩经可以锻炼人的口才、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可以增加人的差别智、妙观察智,而且在辩论的过程当中,需要你有渊博的知识,还有甚深的定力……。总之需要很多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你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辩经人。我们平时会说,“理不辩不明,”如果平时你一个人在书房里钻那个故纸堆,可能很多地方你是钻不过去的,但是在和别人的辩论当中,在思维和语言的碰撞当中,就会有火花,如果你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正确的话,你就会反思:别人对我的反问有没有道理啊?别人对我的反驳有没有道理啊?这就等于你不断地在疑问中进步。禅宗有一个口诀,叫“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参悟让你的心要有妙观察智,不能够“死水一潭”,如果说我现在修定,我现在修的什么都不想,那个就是“冷水里泡石头”,那就是“枯木定”,“枯木禅”。你必须要用智慧去观照,因此辩论可以让人的心性增胜,它要求你要有优秀的心态。这个态里头,我总结成三态,语态,你讲话的语态,我们从文化大革命计划经济一路走来,很多人讲话这个语态充满了斗争性,语态不好,如果要讲经要和别人辩论,你就要有一个很好的语态;第二个态就是心态,你不要看不起那些斋公斋婆,你也不要畏惧那些学术权威和专家,一堂讲经法会,千人千面千种心,面对这些人你能不能够平心静气,这取决于你的心态;第三个身态,你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符号,如果你放松了,下面的人就放松了;如果你很柔软,大家都很柔软;你很清净,大家都很清净;我们大家是相通的。所以说,身态、语态和心态就变得非常重要,要在这些地方去锻炼自己。

最后一个讲到著书的著,像今天的讲经法会,如果不把它整理成册,那么这个语言像风吹过,时间带过,它就不复存在了,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把它整理成文字,众生生生不息,妙华这一百二十斤送到火葬场出来,就成了三斤,他不在了但是他的书留在世间,叫佛法不违背世间。我们为什么看到过去那些大德的开示如醍醐灌顶,我刚出家的时候,看到虚云老和尚的开示,看到惟因老和尚的开示,那些开示,文字很短,语言很通俗,但是你看了之后,突然发现,和我原来所受到的文化教育不一样,让我有一种入脑入心醍醐灌顶的感觉,那就是文字的功劳。尤其是在今天的传媒时代,佛教徒如果在讲辩著这三个方面,不能够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话,可能你有很好的想法,都难以表达出来。虽然世间的文字是有为的,但是佛法的无为是要靠这个有为来完成的,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大家要打开自己的心结,放开自己的眼量,理清自己的思路,把这个戒定慧、闻思修和讲辩著作为人生的修行功课。这样一来你的智慧增加了,心量扩大了,能力提高了,不但信佛会有成就,你做人也会愉快得多。我想这九个字对大家厘清信佛、学佛、修佛的思路,应该会大有帮助,我今天用这样的时间做了一个报告,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各位!

下面是公开时间,因为我是善于解答的,你们大家在人生、信佛、工作方面,有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在这个公开的场合做一个交流。

提问1:妙华法师您好,您刚才所说那个在坐禅中修定这个问题,我感觉读书学习中也可以修定,听课中也可以修定,这是我最习惯的一个修定的方式,我想请问,通过坐禅修定更好还是通过这种全神贯注的学习当中修定更好?请法师讲解一下。

妙华法师:首先如果你自己本身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去修定的话,我只能说,你属于大乘根性,应该表扬。那么这个静中修和动中修,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定的,佛法是法无定法,八万四千法门,条条大路通罗马,“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你这样修是完全可以的,随时随处地去观照自己也可以,也是可靠的方法。

提问2:法师您好,我觉得很有机缘,因为我今天在这儿听您讲座时候,突然有一刹那就觉得我似乎曾经来过这儿,听过相同的阐述,之前体验佛教的一些东西,似乎似懂非懂,您讲了之后好像更明白了。但是易遐想,这其中又有什么因缘呢?

妙华法师:好,借他提的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引导,我们人啊,在做人和修行的时候,会有梦境,会有幻境,会有定境,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不管是梦境、定境、还是幻境,我们大家都要无住、无念、无相,不要在这些现象上去纠结,这样修行才会有进步。
提问3:法师您好,读《心经》有一句话叫,“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们平时听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是讲在经历了火的洗礼之后得到升华的意思,请您开示一下。

妙华法师:我经常跟大家说,佛法是讲理的,佛法在人间有很多道理可讲。涅槃呢,如果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讲,首先要理解有余涅槃,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了,他已经大彻大悟了,悟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达到这样的一种心境,但是父母给他的肉体之身还在,这就是“有余涅槃”,他活了81岁,在娑罗双树之间右胁而卧入灭,父母给的血肉之躯不复存在,没留一点点痕迹那个叫“无余涅槃”。第三种状态叫“证涅槃而不住涅槃”,在人间的这些佛菩萨,不住涅槃,就是说,不沉溺在对于涅槃的求证和享受当中,而是和众生和光同尘,留惑润生去度众生,就叫“不住涅槃”。如果住于涅槃就成了声闻,成了二乘人,因为证涅槃而不住涅槃,就成为大乘佛法的实践者,成为菩萨行。那么涅槃的心境是什么呢?我必须告诉你,涅槃不能够言语说,只能够亲证,亲证到涅槃,透过一切的假象,又不违背世间,达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不离当下,不舍当下,不住当下,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像太阳一样,普照万物而不收取暖费,那就是涅槃。所以,如果我说你刚才问话的当下就是涅槃,你好好悟一悟,这话也是没错的。

提问4:顶礼妙华法师,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您刚刚提到的那个白骨观的问题,我看到有的书上说,如果男生的话,修白骨观,有成就的话,修……,也有的说法是,直接一开始观想人的整个骨头架子也可以,然后,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说修白骨观是不是一定要先修戒学,然后戒学白骨观应该怎么修?

妙华法师:正确的白骨观只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你对于佛教的基本教义必须通达,通达了基本的佛教教义,就叫明理,明了理,道理虽然明白了,但是这个爱欲之心断不掉,就可以拿一个骷髅头,放到自己眼前两米三米的地方,打坐的时候把他印到脑海中去观这个骷髅头,久而久之啊,对于爱欲的爱念就减退了,并且对所谓的美女美貌,你就可以熟视无睹啦,就像唐僧到了女儿国看到妖精一看就是一堆白骨,那么这时候呢,就不会受她污染,修行人因为远离爱欲而获得了清净心,因为远离爱欲的驱动,而获得了增上智慧,它是这样一个过程,但是我必须告诉你,它只是修行某个阶段的一种方法而已,你不要一直作白骨观,观到最后,不爱美女爱骨头,那就出问题啦。

提问5:法师您好,作为一个年轻人,自年幼到今天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都没有入世,我们在无谓的纠结着,就是该如何去取舍,或者是怎么能够控制自己的贪念,是不是在现在这个阶段,真的是要做到无欲无求呢?

妙华法师:要讲到人生啊,它是一个大课程,三言两语不太能讲透,我试着帮你一个忙,不管是谈对象还是找工作,我觉得佛教的“缘起观”,对于年轻人的焦虑,会有很好的帮助。我们这个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聚缘散,你常作缘起观,那么心理就会少一些纠结。如果用曾国藩的话说,“过去之事不忆,未来之事不追,眼前之事不杂”,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他把所有的学习和工作能力都放在了当下,这个方法是在这个无奈的人间最有效的方法。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今天这个课讲得不能够保证质量,那就很难说能够写出一本书来,所以佛教说:抓住了当下就是抓住了因果,抓住了当下就是抓住了未来。虽然佛法里头讲,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种方位的分法,实际上古人在中国古典哲学里头讲得很好,“一日之棰,日取其半”,“分不能尽”,它是不可分割尽,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完全可以分割的,这是我对你的一个建议。同时在任何时候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这是非常靠得住的,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所以千万不要当啃老族,因为爹娘有自己就不努力。这个社会有三个段落,你自己要非常清楚,在远古社会是角力时代;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二千年之前,是知识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谁有知识谁就可以走进上层社会;我想到了两千年之后,我们人类进入到了慧性时代,高速公路,因特网,很多资源都是共享的,谁有慧性,谁就会取得成功,希望你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行尽早获得甚深的智慧,然后找工作、谈对象那都是小菜一碟。

提问6:法师您好,我想问您一些关于持戒方面的问题。我不吃肉也不吃鸡蛋,但是在家里我父母对这个比较反对,如果顺着他们吧,我自己可能就犯戒,如果不顺着他们吧,我就会不孝,他们会很生气,不知道怎么处理?

妙华法师:我先问你一下,你受戒了吗?

营员:受戒啦。

妙华法师:再问你一下,你不吃肉心里想吃吗?

营员:不想吃。

妙华法师:如果你受了戒又不想吃肉的话,尽量通过方便的智慧告诉你父母,你说,我不吃肉,心里会很清净,我不吃肉呢,我血液不粘稠,血脂不升高,血压不升高,没有三高。

营员:但是他们就觉得不吃可能也没有营养,另外我也受了菩萨戒,经常过午不食,会比较瘦,他们会劝我说,你瘦,必须吃。

妙华法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过午不食呢?

营员:因为菩萨戒有六斋日嘛,我曾经断过食,我感觉过午不食人的身心会比较清净,就是打坐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比较静的感觉。

妙华法师:我给你开个药方,在家人信佛的环境和出家人不太一样,出家人所处的环境比较清净,每一个出家人都有戒律的约束,而在家人呢,如果你一上来螺丝拧得太紧或者说你没有方便的智慧和社会形成冲突,让别人把你当成怪物,甚至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去,那麻烦就大了。所以第一呢,建议你看一下《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是“火中金莲,”是在家学佛人的典范,第二,在般若智慧当中有四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最后一个叫方便般若,这个道要流通、要变通,你可能是在变通、转向轴这个地方生锈出了问题啦,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若真行道人,一切尽无妨”。六祖慧能大师,他过去在猎人队伍当中吃肉边菜,为了你父母不纠结,你呢也可以吃一点肉边菜,安慰他们一下。

提问7:请问您的著作收费吗?有没有标价格还是免费结缘?

妙华法师:大家知道图书的出版如果没有出版号就叫非法印刷,作为一个优秀的公民我不愿意非法印刷,所以我的书都是正式出版物,在各个新华书店都能够买到,这是其一。其二,我出书,为了出好书,多出书,快出书,我是不要稿费的,我把稿费让给了出版社,我不要著作权,也不要版权,欢迎盗版,欢迎翻印,如果你有钱的话,可以多翻印一点。

营员:还有一点,我看到您这个小册子最后一页有妙华法师如法印书的专用账号,那请问,如果要有在家人每个月想向印书这方面捐了钱您会怎么用?

妙华法师:我刚才话还没有讲完,我不但不要稿费,还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来印了书,然后从出版社用四零折、六零折批发回来再送给大家,所以说我是一无所有,自己写的书我一本都不留。你的钱如果放到我的弘法专线上面了,我一定会给你印成经书,而且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每一次出门都写有遗嘱,所有的东西都归寺庙常住所有,我自己什么都不要,因为我什么都不缺。

提问8:请问法师初学者学佛的话,作为学佛的基础是不是儒教经典、佛教经典都学比较好?

妙华法师: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把佛教的道理搞清楚,然后再涉及其他的学问。如果你对本身的学问、对本身的道理搞得不清楚,再去学别的东西的话,这个佛教徒本身是不生根的,如果你把佛法学通了,为了弘法的需要,去看外道的典籍,学其他的东西,广学多闻,作为增上缘是可以的。首先,你把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一定要学好,把这个三学学好以后就像打拳一样,自己有了力量了,有了脚跟了,然后才能够走出家门。

明玉法师: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就到此结束。感谢妙华法师今天下午给我们进行的精彩演讲,法师不但深深地启迪了我们的智慧,而且也非常的风趣,活跃了我们这次开示中间的一些环节。请大家记住妙华法师为我们开示的九个字:戒定慧、闻思修、讲辩著。

请大家起立,我们再次以热烈地掌声感谢妙华法师。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