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令营的主题是“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喜悦”,这一主题清楚地表达了生活禅的学修特色。我想就多年追随师父学禅以及自己对生活禅的点滴思考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近现代人间佛教思想已经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这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的,在日常生活中修道,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夫子讲:“下学而上达”,什么叫下学呢?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洒扫应对、待人接物的礼仪修养;什么是上达呢?就是通达于天道,在内心里实现像天人一样的生命境界。那么天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古人似乎讲得并不多。依据佛教的智慧,天有三种,一是欲界天,二是色界天,三是无色界天。在人间认真持守五戒,并布施修福,可以获得欲界天的福报,享受自在的五欲快乐;如果进一步认真地修心,转化了粗重的欲妄和烦恼,贪、嗔、痴淡薄乃至于基本调伏了,就能实现和色界天一样的清净定心。《论语》中讲颜回“三月不违仁”,指的是颜回通过修习仁慈心而引发了相当于色界的禅定状态,并可以连续三个月不离开这种定境,这在儒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受到了夫子由衷的赞赏。老子讲“绝圣弃智”、“无知无欲”乃至“罔相虚无”、“殁身不殆”,不但能实现色界禅定的境界,启发生命内在的喜乐,同时还能达到无色界的境界,道家崇尚“无”其缘由似乎就在于此。所以“下学而上达”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人间的日用生活中追求天人高明的生命境界,这样的天人合一之道是非常卓越而特殊的文明传统。
古印度文化与此不同,古印度文明是一个重出世、重宗教的传统,多神崇拜是印度教的特色,号称有八万四千神。佛教承认神明存在但否认神能主宰人,但古印度的宗教传统是佛教诞生和最初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佛陀也和大多数古印度的修行者一样离开王宫到苦行林中去修道,过着乞食独居的游行生活,这在印度从古至今一直受到社会的尊重,现在还可以在印度看到许多苦行修道者。印度乞丐很多,不像在中国遭到歧视,他们活得很自在。印度的文化有离开日常的社会生活去修道的特色。
《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即是修心,所谓“正心,诚意”。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生活之中,在“君、臣、父、子、夫、妻”的社会角色中完成圣贤品德的养成,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古代的文化还有重启发、重超越、表述活泼、语言精简等特点。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即是可履践的道不是大道,指的是具体的礼仪形式不是永恒之道,是对周末已经教条化的礼仪制度的反思和批评。孔子讲“不愤则不启,不悱则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子对待学生不择贫贱老少,但并不是没有条件要求,就是要有内在的智慧追求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夫子是以自己的实践,自内而外地启发后学,所以强调:“古之学者为己”,作为传统的中国文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致力于自身修道的人。以自己修道为核心,然后由内而外地施教于弟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老子的《道德经》对于整个道家的建立有着奠基之功。但如此开文明之先的重大贡献,却不是出于老子的本意。本来老子是要西出函谷关隐居修道,这么大的智慧,他居然想什么都不说就离开,这正是道家无为思想的自然体现。在一位有眼力的守城将领的请求下,老子不得已留了一部5000字的《道德经》,于是流芳千古,建立了道家的智慧。老子和孔子的智慧是对古圣先贤的继承,并不是他们自己发明创造的,老子尊黄帝,所以被称为黄老之学;夫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传自于尧帝、舜帝、周文王、周武王的智慧。儒家与道家究其实质是一家,是中国古代圣贤君王的修身智慧,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这在人类文明史中,恐怕是不多见的,是人类最优秀的文明之一。我们身为华夏儿女,首先要对我们的主体文明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对民族传统重建信心。
这样一个优秀的文化到了周代后期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同时后人对于理性的向往也在不断增强,人群与文化共同趋向异化的这两个因素主导了中华文明不断演变的历史。夫子讲夏、商、周三代的人都用直心,情性大多坦诚而率真,没有后人这么多的思辨和纠结。到了老子和孔子生活的时代,随着人们向往理性的内在动力越来越强,这种以仁德养成为目标的情怀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被准确地把握和接受了。老子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子更是无奈地叹息:“知我者,其天乎!”同时,得不到文化养育的社会是动荡不安的,从春秋战国到秦王朝的覆灭,长达几百年的战乱准确地诠释了“道不可须臾离也”的社会发展规律。而汉代充分运用老子和孔子整理后的道家和儒家智慧成就了几百年的文明盛世,并最终确立了儒家作为汉文化主体思想的地位。但另一方面,文化精英们日益发达的理性诉求确越来越难以获得思想上的关怀,直到汉明帝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东土,佛陀透彻圆满的生命智慧于是很快成为了中国社会重要的思想支柱。
一个在生活中修心的传统,一个简单、直接、灵动的教育文化习惯,终于遇到了佛陀的教法。佛陀传给迦叶尊者的直指人心的禅宗智慧,由达摩祖师在梁武帝时期传来中国。六代以后,传到了慧能大师。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樵夫,既没有接受当时已经严重学术化的儒家教育,也没有来得及接受还具有鲜明的印度文化特色的佛教教育。他在寺院的厨房里舂了八个月的米,考验期还没有结束就完成了由凡夫到圣贤的超越。在方丈室里,五祖大师给六祖讲《金刚经》,讲了三分之一,六祖大师便一悟即至佛地,发出了“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的感叹,中国古人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的终极生命境界在六祖大师身上彻底实现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证的清净圆满的生命智慧,完美地结合在六祖大师一身之上。禅宗广大、活泼、亲切的智慧教育传统因此得以建立,并迅速地普及开来。自六祖大师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为之焕然一新。
六祖大师在《坛经》中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就在世间,不用离开世间的生活就能觉悟。小乘学人追求的偏真涅槃要离世证取,大乘的无住涅槃不能离开世间,不然诸佛怎么度众生呢?所以圆满的觉悟是无世间可离的,这正是禅宗的智慧内涵。禅宗所传的是最清净的佛陀内证的智慧,禅宗的教育特色是超越语言、超越文化传统、超越宗教形式而直传妙心,这正是中国人所习惯和擅长的。太虚大师称赞禅宗为“玄中之玄,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就是深中之深,不是小乘的智慧,也不是权乘菩萨的智慧,而是直传佛陀透顶透底的大智慧,所以称为“玄中之玄”;教学手段极其灵动和直接,甚至高明到不用语言、不用方法,所以是“妙中之妙”。
临济禅师在河北建立了影响深远的临济宗,临济禅师在启发学人时往往会大喝一声,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禅师,以临济喝闻名于天下,开创了最具影响的一代禅风。当然,临济禅师也不是一味用喝来传禅,有一次一位学人不远千里来参访,到了方丈室见临济禅师展具顶礼,拜了三拜还没起身,临济禅师走过去把他的衣领抓住,两只眼睛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这位学人说了两个字:“领,领。”临济禅师轻轻地一放手,这位学人拜了三拜便离开了,自此师徒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这是临济禅师重要的弟子之一灌溪尊者彻悟的过程,灌溪尊者到了晚年还感慨地说:“我见临济无言,直至如今饱饱的。”
德山禅师是以大棒来传禅的,有人来向他请教,便一顿大棒打下去,有时直打出法堂。但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德山玄鉴禅师在山间散步,这时从小溪的对岸出现一个人,远远地对德山禅师说了两个字:“不审。”意思是对于禅宗还不明白,对自己的本来面目还不清楚,德山禅师隔着小溪,用扇子向他招了招手,于是乎这位学人当下就彻悟了自心,掉头径入深山,这是德山禅师的重要弟子之一高亭简禅师悟道的故事。禅宗鼎盛时期的情景就是这样神秘而奇妙,令人无限神往。
但是这样高明的智慧传统到了宋代以后便一衰再衰。教条而封闭的理学思想和保守的皇权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统治了长达几百年,整个民族的生命力被严重地束缚了,所以后来人家几艘战船,打得我们割地赔款,狼狈不堪,在文化上我们确实是需要全面反省的。
太虚大师为了挽救佛法衰退的命运,提出了人生佛教,并明确提出要“稳建禅宗”。我们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与太虚大师以及明末四大高僧所要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就是汉传佛教修行传统的落地问题。佛陀出身为王子,在几大宗教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因缘诠释了佛法的尊贵;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两家是源于圣贤君王的智慧,是极高雅的文化传统;随着国人的物欲越来越发达,思想越来越复杂,古人传下来的精微而简捷的教育就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了。但是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不管是儒、道两家,还是佛法,也都有极亲切、极容易把握的一面,可以让我们拾级而上,所以近代的高僧大德们都在努力探索重新恢复、重新建立适合普通民众学修的教育传统。
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是一个大法门,“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老和尚提倡要“禅教并重、禅戒并重。”就生活禅的学修提出:“发菩提心,立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老和尚把禅宗的修证,依据戒、定、慧三学做了重新的建立,并明确了学修当中的先后次第。
总的来说,汉传佛教对于修学次第的认识是灵活辩证的,戒、定、慧三学循环递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定要遵从一个固定模式。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基本次第,但不是唯一的模式。著名的大慧宗杲禅师便讲:“别人是因定生慧,我是因慧生定。”明末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讲,修行要知重、知先、知贯穿,也就是修行要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最先下手的地方,什么是贯穿修道始终的那个总纲。可能有的人会说,那肯定是持戒第一呀,莲池大师并不这样认为,莲池大师讲,最重、最先与贯穿始终的都是一法,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正见。所以,以慧为先导是学修佛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三十七道品中,五根五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涵,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当中,是以慧根为主干的,好比建房屋一样的,慧根是大梁。慧有三种,闻慧、思慧和修慧,我们常讲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的“慧”指的是修慧,但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品中讲:“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没有闻慧和思慧,我们用什么来指导持戒和修定呢?历史上确实有一些祖师反对过多地学习经论,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禅宗鼎盛时期的祖师大德们大多出自经论大家。就以百丈山第二代住持涅槃和尚来说,他本是一位讲《涅槃经》的大寺院的方丈。百丈禅师成道后参学游方,先到涅槃和尚那儿挂单,阅藏经,后来因缘成熟了在百丈山开创道场。涅槃和尚便放弃了方丈的宝座,来向百丈禅师求法,然后传承了百丈禅师的法脉,成为百丈山的第二代住持。很多大禅师都是博通经论,戒行精微,像六祖大师那样以一颗单纯的心去悟明心地的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确实是少之又少,大家打开《五灯会元》,一看便知。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第一重要的是要通过闻思经教建立正见,但在闻思教理时要努力避免学术化的弊端。百丈禅师讲:“夫读经看教,一一皆须婉转归就自己。”学习经论,一定要在自己内心里来体会和运用,否则的话就会“依文解意,三世佛冤。”在内心体会、参究经论要义,用经论的正见破除自心的邪见,不是为了建立思想体系,而是以悟明自心实相为目的,这是藉教悟宗的读经原则。
那么应该重点参读哪些经典呢?我觉得《心经》对大家来说是最现实的,经文短而精要。佛陀的教法以般若为核心,而《心经》又相当于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心经》的重要价值就不言而喻了。还有中国人最喜欢诵持的《金刚经》,是《大般若经》中最精致的一部,是钻石级的般若经典。若想读懂《心经》和《金刚经》一定要广学多闻,可以说全部般若类经典乃至一切大小乘经论都可以作为《心经》和《金刚经》的注解来研读,以经解经是重要的读经方法。《楞严经》非常重要,可以作为《心经》最精微而系统的注解。《心经》里所有的问题《楞严经》中都涉及到了,而且详细介绍了修行方法和修证过程。虚云老和尚曾讲:这个时代你到哪儿去找善知识啊?你把《楞严经》读熟了,自然能够后文解前文,前文解后文,修行的事不必再问人。在论典中,《中论》是通释般若要义的,是龙树菩萨最重要的著述。《中论》对于般若要义阐释得极其精微,《心经》、《金刚经》、《楞严经》中的法义在《中论》中都有非常锐利的辨析。一个人是否弄懂了《心经》,要看他能否读懂《中论》。中国祖师的著作中,对于般若智慧注解最准确的当属僧肇大师的《肇论》。僧肇大师是中观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他的《肇论》是纯乎又纯的般若正见。闻思智慧的建立是有标准的,就看你能不能把这些重要的经论真正读懂。对于我们各位来说,如果能禅修与研究经论并重,花上一二十年的时间,把这几部经论读懂是很现实的。读懂了般若再奋勇参禅,即便不能开悟,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时代也堪称优秀的宗门衲子。以此为基础,修行的道路将会笔直而宽广。
佛教修习止观的法门非常丰富。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要特别重视基础止观的学习。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心,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或职场,要努力养成随时观察自己身心状态的习惯,使自己随时处在修行的状态。我们老和尚有一次去山西,看到一个路牌特别有禅意,是公路局提醒司机注意安全的:“心在路上,路在心上”。什么叫“心在路上”呢?一心一意开车,不要东想西想,不要打电话,不要聊天,不要想入非非,心在路上相当于修止;“路在心上”,就是路况、车况、自己的状态都清清楚楚,这相当于修观;如果这样用心开车的话,定与慧的修行要素都在其中了,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这样来体会。每天要有一定的专修时间才能稳定提高觉照力,以此为基础才能有效地在生活工作中融进修行的内涵。
在先秦的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在生活中修心的故事。庄子著的《南华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楚国人和他的道友去打工,楚国人是个泥瓦匠,他的道友是石匠。有一天,楚国人正在刷墙,石匠在凿石头,两个人一心投入工作中,效率都很高,一心就是专注,专注就是修定,古人就是这样修行的,在工作当中修禅定,而且定心修得很精微。突然间这个泥瓦匠停了下来,很失落地站在墙边,满脸愁容,为什么?修行出现了一个疏忽,不小心让一点泥灰落在了鼻尖上,鼻尖上粘的泥灰大概有苍蝇的翅膀那么厚,对于一个道人来说,让泥灰溅到鼻子上这是不能接受的。他沮丧地站在墙边请石匠来帮忙。石匠停下手中的工作,从远处仔细一看,知道自己的道友不小心生起了妄念,让泥灰钻了空子。石匠抡起斧头一个箭步飘过来,唰,一斧子下去,泥灰被清除了,没留下一粒灰尘,鼻子完好无损。两个人什么都没说,继续埋头干活或者叫忘我修行。这就是在生活中修心的样子。
成就了禅定就可以获得禅悦法喜,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调服贪嗔欲望,欲望调服之前,先要有健康的情志和情怀,慈悲心的修习正是转化贪嗔欲望的法门。把欲爱转变成慈爱,把欲望转变成慈悲心,身心气质将会焕然一新,烦恼就会提升为宁静喜乐的心境。老子讲:“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自称有三大法宝:一是要修慈悲心,二要节俭,现在我们提倡过低碳生活,老子两千多年前就讲了,现在大家才肯听,人类再不按照老子讲的来生活地球就快枯竭了。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这是道家退身自守的智慧。
我觉得这个时代的人不管你是修行还是不修行,在如此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不善于谦退,不主动地过简单的生活,不学会吃亏让人,想活得健康和快乐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我建议大家要以培养智慧为学习宗旨,致力于经论原典的学习,要以精代博。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因为生命是有限的,在庄子那个时代他就认为,如果过多的去学习知识,什么都要知道,那是没有前途的。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末端,这是我发明的一个说法,为什么说现在是人类文明的末端呢?因为文化太丰富、太泛滥了,由于电脑科技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知识和信息已经彻底泛滥了,太多了就消化不了了。那我们该看什么书呢?看圣贤的书,看启发智慧的书。这个时代驾驭知识的能力远胜于对知识信息占有的能力。知识和信息太多了,人一定会淹没于其中。关键是要掌握智慧,掌握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获得知识太容易了,这点我们比古人有绝对优势,一上网,一百度,各种知识一览无余。只有化繁为简,从对物欲的追逐中,从知识信息的大海中退身出来,才可能有淡泊宁静的心情来体会圣贤的言教,只有具备了超身物外的智慧,才能甘于寂寞,健康生活和深入探求生命的大智慧才会有机会。
慈悲心的培养属于禅定的修行法门,从修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涵养仁德的传统即是修定心的法门。颜回三月不违仁,不是三月不违般若智慧,而是三个月与修慈心获得的色界禅定相应,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
慈悲心是生命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个有慈悲心的人随时随地具有无条件爱人的情怀,每天生活在内在的宁静与幸福感中。列子著的《冲虚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父子两人住在一个海岛上,儿子很天真活泼,有天然的慈爱之心。他每天到海边的沙滩游玩,有很多海鸥围着他,跟他一起玩,就跟一家人一样,非常开心,其乐融融。他每次回去都和父亲讲他美好的经历。有一天父亲对他说,你下次再去海边抓一只海鸥带回家给老爸看看。结果,第二天,这些海鸥远远地看着他,在空中盘旋不停,谁也不肯落下来。天真无邪的小男孩第一次体验到了失落与孤独。一个充满了慈爱之心的人可以和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可以和其他的弱小生命和谐共处,但是一个有私欲之心的人与天地万物就筑起了障碍和隔阂,矛盾与冲突就成了生命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孔子和子路坐在庭院中,这时很多小鸟落在院子里,在他们旁边跳来跳去显得很欢快,那真是不多见的人间美景。这时,不知道孔子是要测试一下小鸟对人心的洞察力,还是因为不小心令自己平和的慈爱心起了一丝波澜,这些小鸟立刻飞了起来,在空中不停地盘旋。孔子稍加收摄,马上慈心遍满,又是和光一片,小鸟很快又欣然地飞回了庭院。夫子感慨地说:“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刚刚动了一念私欲心,小鸟就敏锐地感觉到了。他很感慨天公造物的奇妙:“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山鸟不用修道就能对人心的体察如此敏锐。子路为了测试小鸟的反应,离开夫子的身边向小鸟的队伍靠过去,刚走了没几步,小鸟们吓得惊叫了几声,振翅飞跑了,“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这段记载出自《论语》第十篇的最后部分,描述了夫子仁慈之心的修养境界和儒家关于“知”的内涵。
刘向是汉代非常著名的士大夫,他在生活中的慈心禅修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妻子和他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搞不清这位丈夫的定力有多深。于是就和丫鬟私底下商量,要一探丈夫的修养底线。趁他早晨正准备出门上朝的时候,让丫鬟送了一碗汤,并故意洒了刘向一身。汉代是以儒家来治国的,非常注重礼仪,朝服的穿戴是很讲究的,我们出家人现在上殿时穿的海青是汉代老百姓的服装,但是士大夫穿的朝服就要复杂多了。面对这一突发事故,刘向神色没有动一点点,慈和的心境中没有出现一点儿不快和起伏,张口就是关心和安慰丫鬟的话,担心她内心有了压力。重新换一套朝服是很麻烦的,刘向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从容不迫,安祥自在。精心安排的测试以无果而告终。这是优秀的士大夫日常生活中的修养境界。
在生活中修慈悲心的基础法门是布施和持戒。布施是引发禅悦法喜最容易实践的法门,我们要学会给予,给予的内容很多,关心、安慰、温暖的话语、财富、信息乃至于尊重和名誉等等。布施的目的一是令他人安乐,更重要的是为了治愈我们对身外之物过分贪著的心病,布施能使我们的心变得能进能退、清净有力。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在南方有一种捉猴子的诡计,猎人在椰子上挖个洞,把椰奶倒出来,放进几粒干果。洞口的大小正好可以让猴子空手能伸进去,但是握着拳头的手却拿不出来。把这样的椰子壳固定在猴子经常出没的树下,然后猎人躲在旁边。猴子闻到了食物的香气就靠拢来,那个最聪明的、反应最快的、竞争力最强的猴子冲在前面把手伸进去,抓着果子要拿出来,这时出了问题,抓着果子的手是拿不出来的。越着急越拿不出来,众猴子一起帮忙也无济于事,于是慌作一团。正在这时候,猎人手上拿着家伙大摇大摆的出来了,一抓一个准。猴子没有学习给予的机会,永远不会知道放开手便能获得自由。所以仅仅懂得获取,这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能力,人类不应该仅仅培养这样的才能,一个能进能退,能得能失,能成功也能失败的人才是成熟的人。布施是获得生命自由、获得禅悦法喜的重要法门,我们学会了给予,智慧就能成长,我们可以一点一滴地来实践布施。当我们给予的时候能直接体验到快乐,我们就拥有了一份圣贤的德行,我们的心就能逐渐与道相应了。
佛经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布施的故事。古印度有一位陶师,是释迦牟尼佛前世的一位朋友,他是修布施的典范。佛陀让弟子们到他家去托钵乞食,他正好不在家,出去做生意了,他的母亲是个盲人,听说佛陀的弟子来化缘,就说:好啊,锅里面有饭有菜,你们随意自取吧。陶师回来以后,看到已做好的饭菜所剩无几,就问饭到哪里去了?母亲讲,“佛陀的弟子来托钵,我让他们拿去了”。陶师想,佛的弟子把我们家当自家一样,这太荣幸了,内心里无限地高兴啊,半个月都住在禅悦法喜中。还有一次,佛陀让弟子到他家去要木头来盖精舍。陶师新建了库房,还没有启用,这次碰巧又赶上陶师不在家。母亲就说你们拆了屋顶取木材吧,需要多少就取多少。于是,比丘们就把陶师新建的库房给拆了。陶师回来一看:“哎呀,我新建的库房的屋顶怎么没了?”母亲说,被佛陀的弟子们拆走建精舍去了,陶师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又是半个月的禅悦法喜。这是修行布施的理想境界,受到了佛陀的称赞。大家可以先从点滴做起,我建议大家,如果看到乞丐一定要布施,他是假的没关系,成就我们修慈悲心是真的,别人的真假我们不必关心,但我们的布施心要真诚,这是道德成长的机会。
在生活中持戒同样重要。儒家讲知止,就是当止则止,不该做的事情不做。儒家的核心修养有五个方面,“仁、义、礼、智、信”,其基本内涵相当于佛教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夫子教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行。”就是说与五戒相违的事不要去做,与周礼相违背的言行都要禁止。佛教的五戒是健康人生的基本保证,如果我们做了与五戒相违的事,严重的就会触犯刑律,轻微的自己内心的道德就会有缺损,内心会受到伤害,同时人际关系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成为一生的负担。
我刚刚听到一个故事。南方一所大学里,有两桌学生去餐厅吃饭,互相认识,是球场上的朋友,一桌人先吃完,剩了一瓶酒,把酒放在对方的餐桌上,笑着走开了。这一桌人很开心,以为是球友的慷慨。结账时才知道,那瓶酒的账没有结。于是这一桌同学感到受了愚弄,打电话让他们来付账,言辞很难听。双方在电话里争吵得很激烈。之后,对方带着几十位同学拿着家伙就过来了,气势汹汹要打群架。这边的人一看对方来了几十人,还拿着家伙,其中的一个人就急了眼,冲着最前面的来人一酒瓶子砸下去,对方脑浆迸裂,当场死亡,几个家庭就这样崩溃了。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首先是喝酒,如果不能做到持酒戒,那一定要做到不酗酒,不要因为喝酒冲动而犯错误;人在生活当中待人要诚实,不能戏弄甚至欺骗人;偶尔遇到不友好的遭遇时,要能宽容和幽默地应对,不能简单地恶心相向;一旦遇到严重的人际冲突,要努力做熄火和调停者,不能助人争斗,让矛盾不断升级,最后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生活中要努力结交善友,古人交友的原则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大家在一起讨论学问,讨论如何修心,交朋友是为了辅助自己修身进德。作朋友的原则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要帮人打架闹事。
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一生都能够严持五戒的话,人生将会是什么前途呢?在你步入社会之初,你就从没有犯过大错误,你的人格是完美的,谁要伤害你谁就要冒违犯国法的危险,国家强大的公、检、法机构都是保护我们的靠山,人生无论贫富都会越过越自在。真正做到严持五戒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是以贪嗔痴为核心的,所以古人说“人心唯危”,在私欲的催动下我们随时都是危险的,随时要保护好我们还并不成熟的道心,外在的危险其实永远都是有限的,内在的危险却一直都在伴随着我们。曾子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讲的就是对于周礼、对于圣贤的言教一定要非常谨慎而严格地坚守,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健康和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们社会的道德教育虽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但我相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一定会重用那些有德有才的人。我们各位营员如果都能从现在开始努力地锤炼自己的人格,将来一定会得到国家的重用,在家能兴家,在国能兴国,在企业能兴企业,一定会成为我们民族的栋梁之材。在社会生活中努力锤炼自己的品德是最重要的,那些小聪明和巧计什么的最好不用,少用术,多用道,因为人算不及天算,因果真实不虚。我们可以思维天地鬼神愿意帮助谁呢?当然愿意帮助那些德行好,一心想着利国利民,一心想着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
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个学礼知礼的人,我们固有的文化是一个极其高雅的文化,对于生活细节是非常讲究的,在《论语》里有非常明确的原则和实践方法,大家可以留心学习。
我们这个时代是女性得到全面培养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适合女性发展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不再过分依赖体力,甚至打仗都是在电脑上,不是拿着刀去面对面拼命的时代了,很多沟通协调的工作女性有优势。我希望我们的女营员都成为佼佼者,成为女中的英豪,同时也要成为我们礼仪文化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希望我们的女营员率先多穿传统服装,拒绝过分裸露的时装。我们要承认自己有良知,也有私欲,我们要培养良知,要弱化私欲。周围的朋友当中,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尊重,应该交往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应该谨慎考虑的,要努力结识善良正直的朋友。
我们全面而灵活地在生活中修习戒、定、慧三学,就能够使我们的人格和道心不断地趋向成熟,直到有一天我们可以读懂临济录、赵州录,能够熟练地参究“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等公案,发起殊胜的疑情,这样就进入到了祖师禅的学修阶段,可以一路往前走,践行孔子讲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境界。希望在座的营员都朝这个方向努力。感谢大家!
营员提问:经过文革以后,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就像一个被毒蛇咬过的人,法师您认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还有希望吗?
明影法师:对待历史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我觉得文革有它严重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儿正面价值。任何事物都有丰富的多面性,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它的价值,但也决不是没有弊端,尤其对于明清的传统,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僵化教条的明清传统需要这样一个被否定的过程才能够推陈出新。我们要到唐宋乃至先秦的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找回我们的希望。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现在受的教育是西式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日本、韩国、印度大概也都是一样,西方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体。事实上西方文化也不一定就都是西方人的,东方世界古代也应该有,就是以私欲为基石的文化,过分的向外追求和重理性的文化,我们中国恐怕也不是完全没有,只不过在古代这种文化的力量相对影响小一些罢了,因为以德育为主的儒、道两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主导地位。到了近代以来,人的私欲不断膨胀,对理性的向往不断发展,这使我们与自己的主体文化不能契合了。当我们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才会认为那是光明和真理,经过这样一个叛逆的历史阶段恐怕也是必然的。我们这三十年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充分满足了国人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欲望,我觉得这是历史的必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同胞才显得有些不那么文明了。但是,时代在发展,现在传统文化正在被普遍地接受和认同,我相信未来的中国社会一定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文明社会。
现在正处在中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开端,以往,虽然东西方文化一直有交流,但以往的交流是非常局部的,全球化则意味着东西方文化的大交融。许多美国人早就热衷于参禅了,前不久我接待了一位美国学者,他说,在美国学禅的人大多是主流社会的精英人士,以犹太人、神学家、大学教授、高级官员、商业精英为主,乔布斯并不是特例,他们大多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和宗教基础,学禅学得很快。所以,未来的人类文化将会是东西合璧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将会全方位交融,只不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人交融程度会有所不同而已。用西方成熟的社会管理体系,来满足和规范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私欲,同时以国学中卓越的智慧和慈悲的教育来提升国民素质,平等地看待良知和私欲,以此来重新构建中国社会理想的文化形态,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
营员:可能我们不会出家,但希望福慧双修,内外兼得,然后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成功,希望法师为我们开示在生活中如何修行,才能实现修行和事业都成功。
明影法师:刚才讲在生活当中体验禅的喜悦,没有提及事业成功的智慧,为什么没有提呢?佛教没有说仅仅靠佛法就能令一个人事业成功,儒家也没有这样说,孔子讲,富贵如果可求的话,他愿意执鞭以求之。我也不认为乔布斯的创业经历都是受了禅的启发,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是他多生多劫修布施积累来的,这一生只是他事业发展的一环。没有任何高明的方法让另一个人通过一生的努力就可以创造像乔布斯和李嘉诚那样的事业,这是不现实的。禅的智慧可以全方位地帮助我们,不管我们的事业成功还是不成功,作为人我们都能成功。当然也不会因为我们学了佛,事业就会打折扣,这也是不可能的。不会因为我们学了佛以后,很快会成为企业名人、科技大家,我们不要有这个梦想。学佛可以令我们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帮助我们在任何社会角色中都能实现生命的价值,都能获得生命的成功,事业成功了固然好,事业不成功我们的人格依然可以成功,这不更好吗?
营员:现在的社会比较急功近利,那种大跃进大发展的思想一直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尤其是找工作的时候,找不好自己的定位,内心很有压力,请法师给予开示。
明影法师:我们要努力培养起点心态,随时准备回到原点,从零开始。一切发展和成功都是基于扎实的努力,追求速成的心态是浮夸不实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虽然在某一段特殊的时期是会有高速乃至跨越式发展的现象,但那一定是长期积累和孕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发展因素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我们要深信因果,养成愿意长期从事基础工作的心态。一个人读完博士照样可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名牌大学毕业了可以和没有读过书的人平等交流和竞争。我们所受的教育并不会因为谦虚低调而减损一分,但如果我们执着于自己的优势,这种优越感恰恰会成为我们进步的障碍。我想建议大家不要花时间去做对社会没有价值的事情,要尽量选择自己从内心里喜欢乃至热爱的工作,因为生命太宝贵了,我们要珍惜此生此世的生命资源。如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喜欢就能做好,你喜欢就能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兢兢业业地去努力,工作就会成为一种快乐,持之以恒就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充分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不要简单地追求时髦的事务。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地变化着,今天受冷落的行业可能很快会成为时髦的工作,今天大家趋之若鹜的领域,过几年可能会无人问津。古人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代社会的情况差不多已经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社会现象,耐得住寂寞,也经得起热闹,养成努力进取而不急于求成的健康心态。
再次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