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十九届演讲集锦 > 学佛八要


学佛八要

宗舜法师

(2012年7月23日下午 文殊阁)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第十九届生活禅夏令营的讲座,我已经多次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和很多的朋友在这里结缘。选择《八大人觉经》来讲,是考虑到时间很紧,很难把一部经典讲完,最初本来要选择《四十二章经》的。在来之前考虑到《四十二章经》太长,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他出版了一本《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遗教经》的这样一个漫画合集,邀请我为《四十二章经》和《八大人觉经》写前面的导读,所以正好手上有蔡先生的漫画,可以拿来做ppt,而其中偏偏没有《四十二章经》的漫画,于是我来的时候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写道:明天要给大家做讲座,题目叫《学佛八要》。我说,你们猜一下要学哪一部经,猜中的有奖。我们有几位营员,很开心地在微博上说是《四十二章经》,因为我看过课表。看来所谓内幕消息也不准。也有人非常敏锐地就说是《八大人觉经》。看到课表的反倒不能得奖了,所以因缘不可思议,也有人猜《金刚经》或者其他经典,这是此前的一个小笑话。刚才明杰法师统计了一下,有新浪微博的同学人数众多,我感到很惊讶。本来不惊讶,因为在此之前我在秦皇岛的水岩寺演讲的时候,我问有没有新浪微博的博友,举手的大概不会超过20人,大多是没有上微博的,这里却有80%到90%的人上微博。我想知道有哪些人已经关注到“无尽灯楼”这个微博,请举一下手,(营员举手),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潜力很大啊,我相信今天的讲座之后,粉丝会增长一点。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关注过我。

在正式讲座开始以前,我们一起念诵一遍《八大人觉经》。读诵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同时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年前的今天,发生了动车相撞的惨案,很多人因此遭受了横祸,心灵受到创伤,今天是一周年的日子。这样的一个日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深处警醒生命无常,了解国土危脆,这正好是《八大人觉经》开显的第一觉悟。同时也很不幸的是,就在前天北京的大雨导致了一些地方积水极深,有超过10人——也有传说30人因此罹难,所以我们也为这些不幸的人诵经祈祷。同时也为我们的家人、朋友们的安康吉祥送上我们的祝愿。先念三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再念一遍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齐诵《八大人觉经》。)

我们齐声诵读了一遍《八大人觉经》,这本经就300来字左右的篇幅,而且翻译的文辞比较古雅,加上它以四字句贯穿全篇,所以特别适合读诵。佛经在翻译的时候,要照顾到它最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拿来朗读,所以一般都采用四字句。你拿到一本佛经,假如说你不会断句,四个字一断,一般是不会错得太远。除了一些专用的名词,再加上五言七言的诗偈,基本就构成了佛经的体式。

在讲这个经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有关这部经的情况。首先我们来看本经的发起,这部经虽然没有开头的“如是我闻”和最后的“欢喜信受,作礼而去”这样的结束语,但是它确实在《阿含经》里有相应的经典记载。这部经是佛在祗园精舍为阿那律尊者说的。阿那律尊者在佛的弟子里面天眼第一,这位尊者过去懒惰,天天打瞌睡,被佛呵斥说:“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后来他就精进用功,连续七天不眠,结果眼睛就被熬坏了。我们知道人要吃食物,眼睛也要吃食物,你们知道眼睛的食物是什么?(众答:睡眠)对,是睡眠,如果你不给它吃,就瞎掉了。结果阿那律尊者就瞎了,瞎了以后,他还是继续专精用功,最后天眼得开。佛经记载他观三千大千世界,犹如掌中果。所以我们看五百罗汉塑像里面,有一位尊者眼睛里面长出两只手,手上还分别有一只眼睛,那就是塑的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在佛教里面,能够预知将来的事情的,就是天眼通。阿那律尊者向佛陀请问说,如果我们要想修学佛法,让僧团团结和睦,应当怎么做呢?佛说:你的问题非常好,作为修行者,有八件事情是一定要常常放在心里忆念不忘的,必须要做到的,这就是八大人觉。在这儿念法、断句,我们要会断。八是数量词,八个;大人是一个词,指的是菩萨;觉,是觉悟。所以这个词的断句是八、大人、觉、经。所谓大人是对有道德有学问人的尊称,在佛教里面指的是佛菩萨。觉,就是觉悟和了解,一位菩萨所要觉悟和了解的八项法的内容就记载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它是佛陀讲法的一个片段,所以没有序分和流通分。

其次我们来看本经的翻译。这本书的译者叫安世高,他的本名叫安清,他是生在波斯,就是安息国。安息国在印度西北,就是今天的伊朗。伊朗人是波斯人的后裔。伊朗过去称安息国,著名的香料安息香就是产自波斯。张骞通西域以后,波斯国产的琉璃器、金银器和很多贵重的香料都由西域传到了中国,所以在过去能够得到琉璃器就是类似玻璃的那种器皿都是波斯那边的技术,所以对我们中国的文化来讲,波斯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安世高是安息国的王子,从小就信佛,一直喜欢修禅定,由于了知世间万物幻化非真,所以在即将即位的时候,就把王位让给了自己的叔叔,出家修道,专修禅定。在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来到了洛阳。来中国之后,他就学会了汉语。因为安世高非常神奇,这个人会讲三十国的语言,因为西域有很多国家,他能通晓三十国的语言,这还不稀奇,相传他知鸟兽之语,所以很神异,往往能够预知一些事情的吉凶祸福。他来到中国,共翻译了三十五种经典,四十一卷,现在还存有二十二种,二十六卷。《八大人觉经》就是其中的一部。

关于安世高的译经,佛教著名的学者吕澂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安世高的汉译佛典,可算是一种创作,内容和形式都有特色,就内容说,他很纯粹地译述出他所专精的一切,譬如译及的范围始终不出声闻乘,而又有目的地从大部《阿含经》中选择一些经典,且都是和止观法门有联系的。至于译文形式,因为安世高通晓华语,能够将原本意义比较准确地传达出来,所以僧祐称赞他,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这是吕澂先生对安世高译经的评价。如果大家读一点佛经就知道,在汉代译经能够译成这样的水平是相当高的,因为我们今天读的多数都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或者玄奘大师翻译的。像《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心经》是玄奘大师翻译的,感觉当然文辞很美。但是后汉,包括三国时代翻译的佛经,你要去读的话基本上很难读下去,甚至不知道它在讲什么。这是因为来华的那些大师对汉语并不精通,所以翻译起来非常拗口,但是安世高的译经却不是这样,他是恰到好处,这是第二方面内容。

第三方面呢,我们看相关的经典。刚才说了,这部经明显是一部经抄,是从佛经里面择出了比较重要的八个方面,当然,这样的内容在佛典里面常常能够看到。东晋瞿昙僧伽提婆所翻译的《中阿含经》十八卷,有一个叫做《大人八念》这样的一部经,它的内容就是相当于安世高的《八大人觉经》。但《中阿含》的部分侧重于小乘的思想,在《八大人觉经》里是大乘思想,《八大人觉经》里面的次第与《中阿含经》里面的次第有些调整,所以并不能够去机械地比对。

刚才讲的这八个方面涵盖了佛法修学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包含着佛教的世界观,也包含着佛教的人生观。世界观告诉我们国土是不坚牢的,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人生观就是告诉我们要如何地少欲知足、安贫守道,如何地去精进修行、去广学多闻、去布施、摄受众生,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要求发慈悲心,利益救度众生,最后发无上菩提之心,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这就是整个佛法修学的主要内容。《八大人觉经》我给它起的题目叫《学佛八要》,意思就是说学佛最重要的八个方面的内容,加上它篇幅很短,如果我们大家实在没有时间诵别的经,每天读一遍《八大人觉经》是一样的。净慧老和尚把它编在《在家居士必读经典》里面,就是这个用意。推荐一些给大家参考的书籍,可以读古代的比如说明代的智者大师——智顗的《八大人觉经略讲》;还有清代的续法撰写的《八大人觉经疏》;还有民国年间丁福保居士编的《八大人觉经笺注》;现代的有星云大师的《八大人觉经十讲》,还有于凌波居士的《八大人觉经讲记》,包括蔡志忠先生的漫画《八大人觉经》,收在《遗教三经》中。

讲完了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后,我们正式进入《八大人觉经》的学习,表面看来只有三百多字,但要细讲可以讲很久,至少可以讲6个小时以上。今天只有三个小时,同时还想兼顾大家一些问答,所以我们会把进度稍稍地提快,有些资料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都在PPT上有演示,所以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照着抄摘记录。另一方面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随时写纸条,我会在最后留出一点时间来解答大家问题。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经题。经题就像衣领一样,所谓提纲挈领,你把这个领子抓住以后,一抖,这个衣服就很顺。经题解读就是拿到解开佛经的钥匙、密码,所以一本经,你只要把经题读懂了,经就不会难懂。那我们来看《八大人觉经》经题,刚才已经讲过了,八种菩萨所应当觉悟或者了解的修行内容,很好理解。但是呢,我们如果结合其他的经典就会发现佛经一般是由三个方面来构成经题的,它有三个要素。哪三个要素呢?一般会讲是谁讲或者问的经,谁,这是人。比如说《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是人,这是以人为题。还有一种呢,以法为题,本经“八大人觉”就是菩萨觉悟的法,八种,这就是以法为题,这部经是单以法为题的经典。第三呢,是以比喻为题,打比喻打比方,比如说我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华,那个不是念华字,不念中华的华,是写的华,这个是通假字,是古代的“花”字,《妙法莲华经》,都是‘花’,不是华。那么《妙法莲华经》的莲华,《华严经》的华严都是比喻,所谓华严,就是取很多的花瓣串成一串花环挂在身上庄严自己,所以华严就是杂花庄严,就是把佛法的妙义穿成一串美丽的花环来装饰、庄严我们,这就叫华严,这就叫以比喻为题。比如说《金刚经》,金刚,无坚不摧,佛法比喻般若的智慧能够摧服一切外道邪见,所以叫金刚,比喻这部经的般若像金刚一样。金刚石,这就是比喻。所以就是人、法、喻这三个要素组成经题的基本构成要件,任何的经典都是由这三样元素,一或者二或者三来组合的。有的只有一个,咱们这个《八大人觉经》只有一个,以法为题;有的有两个,比如说《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这是法和喻为题;《文殊说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就是人法为题,知道了吧?《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以什么为题?(众答:人)地藏菩萨是人,还有没有别的啊?本愿是什么呢?(众答:法)对啦,这边的同学反应很快,恭喜你们入门啦。所以你拿到任何一部经你都可以这样去分析,刚才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人,本愿,是他的法门,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法为题。《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个怎么分析?“人”,是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是“法”,好像这只有两个,刚才有同学说了三个,那么我们那个“喻”在哪里?这边回答的同学肯定过去学过这个经,太厉害了,因为琉璃光是指药师法门的作用,这个法门就像一块琉璃宝一样,因为这个琉璃宝又叫天青宝,就是说这个宝石的颜色像天空一样湛蓝,它能够把一切的物体映照成跟它同一色,所以这个经题表面上是以人、法为题,实际上暗含着人、法、喻三样,它是隐藏在里面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来是他的名字,同时又有比喻的意思在里面。这样三个要件一共有七种组合方式,以后你们再读经典都像这样来分析,就基本上知道它是讲什么的。

我们刚才介绍了译者,现在直接看经文,开篇就说,作为佛的弟子,要常常在昼夜专心致志地诵念八大人觉,这个地方出现一个词语叫诵念,诵是什么呢?诵是朗读,念是心念,所以诵念这两字其实就已经教我们这本经的修学方法。第一是要读经,天天读诵;第二是在心中忆念。就是还要把它运化到我们的身心里面,改变我们的气质,产生作用,这就叫念。所以念经念经,我们现在一般都用那个口念,其实忘掉了还得心念,心念的念是忆念的念。那么要怎么样念呢?在佛教的《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讲“念佛圆通”,说了一个比喻,就要像“如母忆子,如子忆母”这样念,就要像一个小孩子离不开他的母亲,母亲也不能够抛下孩子,母子二人互相时时刻刻忆念不忘,要像这样念。你如果和这个经典相应,能够如此念念相应,那么二念转深,你的心跟佛的心就完全一致了。所以诵、读、念是把它落实到思想中间、行动中间,这就是学经之道,指导我们修学下手的门径。所以大家不要离开经典另外去找,其实在经典里面早就告诉我们怎么修。有人说法师你给我们讲这么多我们怎么去用呢?其实用的方法都藏在这个经里面。

我们来看第一个,叫做世间无常觉。它首先就告诉我们,世间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世,过去、现在、未来称为三世;间是空间,我们讲四方、六方、八方、十方、讲的所谓的维度、空间,我们整个宇宙就是由时间加空间组成的,现在有的人说多维,之所以讲能够穿越,就是因为是多维的,因为如果只是一个三维、四维的没办法互相沟通。有一种说法就认为过去没有消失,现在正在进行,未来已经在展开。我们现在所觉知的只是我们当下这一时刻,那么同时还有一个我在过过去,还有一个我在过未来,未来的我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是一个也是三个,甚至无量个,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于是你穿越某个时空隧道,掉到那个世界之后就会发现,不是说你去了之后就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你,还有可能发现原来在那个世界里面活着一个一模一样的你,这样的穿越理论,不是说我一掉过去就变成那个世界的谁了,不是的,是刚好两个人就会碰面,大家看过这样的大片就知道,主人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完全不能跟那个世界的自己碰面,一碰面时空就会混乱。就像你走到镜子里面不知道镜子里面你是真的还是他是真的,所以世间这个概念本身是时间的立体三维,加上空间的这一维是四维,这就是世间。至于说还有没有其他多维,这个我不了解,但是我相信肯定会有。我们一般讲,它是四维,但是这样的一个世间,没有恒常不变,而是念念生灭,我们发明了“时间”这个概念,时间是真的还是假的?有的人认为时间是真的,一秒一秒在过去,但是我们把时间规定为一秒,是我们人为的设定,而且在不同的运行速度空间,时间可能会变快或变慢。所以世间无常,光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不可能有永恒的不变的存在。国土危脆,我们这个世界危险。脆,脆弱,这个危脆,我们刚开始说到去年的七月二十三日,甚至我们都不用讲七月二十三日危脆,就说北京的大雨,最深处三米积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没顶之灾,对于一个城市来讲脆弱不堪,所以这个国土的危脆不用什么天崩地裂。在北京你们可能也看到过这个消息,说有个白领走在街上,结果地面突然塌陷,刚好下面是供热水的管道,活活地就把这位女士身上的皮肉都给烫烂了,当时就死掉了。你走着走着怎么能想到脚下的大地会裂开,危脆,所以只有你读到了经典联想这些之后,原来佛经里描写的东西不是停留在纸上。“四大皆空,五阴无我”,这个地方涉及到佛教无常观和佛教一些专业的术语。

我们佛教对无常有一个特殊的定义,那就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我们的思想,注意,无常不是只指物质世界,精神世界也一样,都是在变化不定的。任何事物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这样相互依存,我们都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锁链条上的一环,可以说谁都离不开谁。今天大家说我们要独立,觉得我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怎么怎么着,但其实呢?大家知道,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互相依赖度是远远超过过去,因为社会的分工太精细,导致我们几乎是离开其他人就没办法生活。所以今天为什么大家强烈地在谴责那些无良商家,是因为那些无良商家不明白彼此依存的因果关系,比如说用瘦肉精的人,我只管我的猪肉卖得好,赚钱,他就没想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吃他家瘦肉精的猪肉的同时,他家的孩子在吃人家兑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每个人都是这样,做快餐的用地沟油,同时买地沟油吃的服装商又在里面加致癌的化学染料,这个社会如果再没有道德底线,结果就是“易粪而食”,每个人都在吃对方拉出来的大便。这是一个表面听起来很极端的话,但是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呢?表面上讲“哎呦我知道这个东西,我可从来不吃我们那行做的什么什么东西”,但是你能不消费别人生产的商品吗?所以这个易粪而食是社会的悲哀。所以,了知事物是缘起的,就知道说我们的世界是彼此有因果关联,互相影响的。如果不顾及到这个关系,损人利己,其实最后结果就是大家同归于尽。由于一切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所以任何的现象都是无常。我们讲无常有两种无常,即“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两个方面。所谓“刹那无常”就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今天的你相对于昨天的你衰老了一天,今年的你相对于去年的你衰老了一岁。这就叫做“刹那无常”,在一刹那一刹那之间,你都在走向最终消亡,但是你去看照片,昨天的照片和今天的照片差别不大,甚至去年的和今年的差别也不大,有的人十年之内差别也不大,但是你和婴儿比就发现差别巨大,和老人比,同一个你将来差别就很大。曾经有人教男孩子找女朋友的办法,说希望知道自己的妻子将来长的什么样子就要先去看看丈母娘,丈母娘的样子就是将来自己老婆的样子。这是说,你虽然在不停地变,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内,还是有一个稳定性。所以,任何事物都是有生、住、易、灭这四相。生,产生;住,稳定一段时间;易,开始发生改变;灭,消灭、消失。任何事物都有四相。但是呢,这四相中间又有刹那刹那的变化和这一段时间相对稳定的变化。所以我们今天的这一切还算是一个“相续无常”的状态,但是在这相续无常的状态中间,其实它已经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了。比如说你们年纪小,天热会特别贪吃冷饮、贪吹空调,好像怎么着都不病,但是年纪略大不要说空调对着吹,小小电风扇吹得久一点都受不了,你看,自己一两年就会有这个变化,这就是无常带给你的损害。因为你的身体一天天在走下坡路,这就是“无常”在侵蚀你。

也有把“无常”分为三种:众生无常,人是无常的,从生到死最后都是要灭的;世间无常,世界的一切的现象无不在迁流变动之中,最后终归消灭;第三种,诸念无常,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是念念无常,最后都是一个念头产生跟着一个念头消灭。那么佛教讲“无常”是用来干什么呢?是为了吓唬吓唬我们让我们感到害怕吗?当然不是。佛法最核心的目的是揭示真理。所以佛教当时提出“无常观”有一个最核心的目的,是针对印度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他们提出的宇宙最高的主宰——梵。他们认为大梵是永恒不变、永存不坏的这个观念。佛教说包括你们梵在内都是无常,所以对它进行了彻底否定。无常、无我,是佛教讲的最多的内容。

接着又讲到了“四大”,人家一看我们是出家人,马上就说“哦,你们出家人啊,四大皆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我就跟着问:“那你说我们四大皆空,哪四大皆空啊?”“你们出家人财色酒气四大都得空”,是不是这样子啊?当然不是,佛教讲的“四大”不是这个意思。佛教讲的“四大”,所谓四大,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四种元素,也叫四大种——地、水、火、风。佛教里面把有坚固的属性,能够维持住这个事物的,能够让它暂时有个稳定的外在形态的,称为地大。比如大地能够承载我们,房柱、水泥的柱子能够支撑起这个屋顶,这都称为地大,一切具有这样性质和功能的都叫地大;第二个水大,是以湿为特性的,只要具有类似像水这样湿的特性的都叫做水大,我们身体里面的血液、我们吐的痰都叫水大;第三种,以暖为特性叫做火大,它能够成熟事物,那我们身体的温度,外面太阳晒得热量都叫火大;什么叫作风大呢?风大是以动为特性,能够增长这些事物,我们的呼吸就是风大,吹的风是风,我们的呼吸也是风。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坚、湿、暖、动这四个特性,所以这叫四大。这四大互相影响,产生出一个极其微小的、比现在发现的中微子还要小的极微,极微相聚就慢慢变成一个物质,物质又慢慢聚集在一起就造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啊、动物啊乃至岩石啊、树木等等这些。所以佛教把他们称为“四大”,这四种元素无处不在,所以叫大,四大的大是这个含义。这个四大,本来也是印度人的一个传统观点,它倒不是佛教发明的,印度人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佛教却在印度传统的认识上抓住了它的基本特性。佛教提出的“四大”强调四大的“空”,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所以它不存在任何一种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所谓质的规定性是我们讲的事物的特性,我之所以区别你,是因为我有一个我的特性。我有这个特性,那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人我分别,你是你我是我。佛教说这样不对,尽管你和我相貌差异,但你是四大假合,我也是四大假合,从这一点来说没有差别。所以佛教的“四大”观点强调一切的物或者人都是四大来构成的,既然是四大构成的,四大相聚成为人或者其他事物,四大一分离,人就消失掉了。它用来强调无常,苦和空,所以“四大皆空”的“空”是指四大组成的人或者任何事物都是无常,终归变坏的,这才叫四大皆空。不是空财色酒气。

跟着讲五阴无我,“五阴”是旧译,新翻译都叫五蕴。我们念《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五阴皆空,四大苦空,五蕴无我,无我就是空,所以这个里面跟《心经》讲的是一个含义。那么哪五蕴呢?或者哪五阴呢?所谓的阴和蕴都是积聚的意思,任何的事物都是由五个方面积聚在一起。第一个方面叫做色,色指物质。注意色不是颜色,也不是好丑的美色,色在佛教里面讲的是物质,一切的物质现象都叫色,色法。它指的是地、水、火、风,四大种造的一切的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物质都叫做色。另外的受、想、行、识这四个方面是心理活动、精神现象。所以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就是物质现象加上精神现象。其中的“受”就是感受,比如说我一看到讨厌的东西就生起这个苦和乐的感觉,这就是“受”;我一看到那个我讨厌的人生起憎恶感,这个就是“受”;一看到美丽的衣服心中无比爱恋,产生那种让我特别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感受,这就叫“受”。“想”,就是想象,在心里面对这个事物产生抉择,我喜欢就拿它,不喜欢就拒绝它,这是“想”。“受”是感受,“想”是想象。“行”就是在以想象取舍而生起善恶的行为的心理活动,叫做“行”,也就是意志和行为。“识”就是了别、认识,我们的心缘这个境界产生各种各样认识的境界,这叫“识”。“色”物质现象,“受”“想”、“行”、“识”精神现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空的,所以佛教以“四大皆空”强调万物根本都是无常,用五蕴无我揭示让一切众生破除我执,这是设立五阴的目的。

我们刚才讲“无我”,“无常观”、“无我观”、“苦观”、“空观”是佛教最常用也是最核心的观念,那么其中的“无我”指的是什么呢?这个地方的“我”有个特殊性,注意“无我”不是说我舍己为人就是无我,不对,佛教的“无我”不是这个意思,或者我不爱惜自己,我舍身为别人,这个是不是“无我”呢?也不是。在佛教里面对于“我”有一个专门特殊的定义,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灵魂。我们佛教讲的“我”可以替换成灵魂,或者是一切万法的实体这样一个观念。比如说基督教信仰的耶稣基督、天主教信仰的上帝,他们讲这是一切事物的根源,是万法的实体,它创造一切。佛教的“无我观”否定了这些,佛教的“无我观”不承认生命中间有一个不变的灵魂,人是没有灵魂的。这个可能跟我们想象的有一点不同,佛教有神识一说,无灵魂一说,因为灵魂有各种特定的含义,比如一般说灵魂不灭,灵魂有主宰力,要主宰我们,其实我们佛教只讲业力,一切众生是随业力的牵引去受报,没有人能主宰,也没有神能主宰你的命运,我们的命运是自己主宰。我们的命运相当于是一种习惯的力量,这是一种惯性,生命的惯性,就是业力。我们人就像乘在一个急速飞驰的车上,刹不住的或者即使刹住还有一个强大的惯性,那个就是业力在牵引。阿赖耶识就是一个仓库,它把我们干的善事和恶事都储存在里面,那么善事带来好的方面的习惯,引我们向好的方面走,恶就是坏的习惯,把我们牵向受苦的这一面,所以阿赖耶识不是灵魂。所以佛教讲的“无我”主要就是破除我们对灵魂的迷痴。

还有就是否定外在的山河大地,有的人认为人无我,人是由五蕴和合而生,我们讲两种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你说人无我可以理解,刚才讲了四大、五蕴我可以理解,外在的山河大地总归是实有的吧?我们踩在这儿一跺脚,房子和地总还是有的吧?所以小乘的一些观点就认为人是无我的,但是法是实有的,它承认人空法有。大乘对这个否定,大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地变迁,所以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主宰者,“色”是由四大假合而成的,“受、想、行、识”是由妄念而生。刚才我们讲的色法,物质现象,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物质;脑袋里面的受想行识,妄念而生,各种各样的错误的念头,使我们有了受想行识,所以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当体即空,这就是五蕴皆空。所以在《大庄严经》里面这样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这就是用五个方面的比喻告诉我们什么叫五蕴皆空。所以明白了“四大”、“五蕴”、“无我”,我们基本上就对佛教最核心的观念有了一个认识了。

这是第一个觉悟。第一个觉悟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所以世间无常觉,就是让我们了解内在的心、外在的物都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说心是罪恶的渊源,行是罪恶的聚集。这个“薮”就是水草聚集的地方。如果我们常常能够提醒自己这样去观察,那么我们就能够渐渐地远离生死。这就是第一个叫做世间无常觉。

我们来看第二个觉,多欲为苦觉。什么叫多欲为苦觉呢?它这样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反过来“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大家注意看这个地方它用的这个词语很有意思,“生死疲劳”,疲劳我们一般都是说我今天运动过量,或者睡眠不足,感到疲倦、感到困乏劳累,但是这种疲劳算得上什么疲劳啊?生死才叫疲劳啊!因为我们在六道中间轮回不停,忙来忙去,刚刚一睁眼生了人道,眼睛一闭再一睁,到畜生道去了,眼睛再一闭再一睁,跑到饿鬼道去了。累不累?所以叫轮回,像一个车轮一样转来转去,转来转去,所以这个地方说生死疲劳,这个生死把你弄得劳累不堪。什么时候才能歇下来啊!《楞严经》说:“众生性狂,歇即菩提”,众生的心性像一匹野马一样狂奔不已,等到你一旦歇下来,放松下来立刻就获得菩提,所以“众生性狂,歇即菩提”。问题是我们歇不下来啊!对吧?所以就生死疲劳,永远觉得累。过去如果听你们的父辈讲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他们很少有讲什么疲倦啊、倦怠啊、无趣啊、乏味啊这样一些词语,但是今天从“宅文化”流行起来以后,基本上听到的都是我好累啊,我说你做了什么啊?什么都没做,就在家待一天,还觉得累。在家宅着都很累,在家吃得很累,上网上得也累,聊QQ,聊微信,聊得也很累,总在疲劳的状态中,这就是一种亚健康,心理的亚健康。可能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一天到晚觉得累的时候就是心理已经有问题了,相对来说男孩子可能还好一点,女孩子可能过于关注自己,或者生活圈子太过狭窄。我去年曾经在微博上打趣过一个博友,因为几乎在一天两天内同时看到她发的微博:“今天我在公交车上哭了一小会,一个人坐在案头,电脑里放的什么歌,然后捧着一杯暖暖的下午茶,止不住又流下了几滴眼泪。”我当时就说就差你煮的满屋子中药味,请两个小丫头扶着吐两口血,再去到外面的院子里看看海棠花。这是鲁迅写的是吧,讲富家小姐的生活,就是两个丫头扶着她看海棠,再咳两滴血。这种生活呢,其实是很多人的写照,就是她莫明地陷入这种情绪的疲惫中,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来由地就伤心起来,忽然就感到悲从中来,要哭一会儿。所以我说你们太牛了,连哭都可以拿来当点心吃。这就是她不知道把自己的心安顿在哪里,所以她会疲劳。相对男生稍微好点,没有那么多麻烦,他可能每天就想到这里玩,那里玩。他的疲劳,可能大部分是身体上的疲劳,心理上的没有像这个女孩子疲劳。而且确实越宅在家里越容易疲劳,因为活动的范围太小了,所以,你要问怎么办,说实在的,既然是疲劳,那我们就得要用疲劳来治,这个时候你让他静,静不下来,他说我都已经宅在家里恨不得都要长霉了,两个星期都没下楼,你再要我静。这时候要动起来,宅在家里也没关系,你比如说可以做一点稍微让精神愉悦放松的事情。咱们今天学完《八大人觉经》,每天规定做功课读十遍,或者抄经,自己每天在家抄一遍,抄五遍。比如书、画,假如你从来没有文雅过,咱们也附庸风雅一回,听一点古典音乐。弄一个雅致的比如古琴之类的弹弹,或者也学着焚焚香,泡泡茶。这些是在家也都能干的事情,用这些劳累,替代你的那种无端的愁绪。所以,这个疲劳不仅是生死疲劳,亚健康的心理,也容易疲劳。我们明白了这种状态就要产生警惕。所以经中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为什么我们会累?是因为我们贪,有贪欲,这就揭示了我们累的原因。所以说如果大家找不到为什么会累,《八大人觉经》指出的这个贪欲,就是原因。

我们来看,佛教是怎么认识“欲”的。所谓欲,不是那种我们讲的淫欲的欲,那是欲的一种。佛教认为对某种境界产生的一种希求的心理,就叫欲。不管那个境界是什么,心中希求它,那就叫欲。注意,“欲”并不都是坏的。我们一说少欲知足,你就说,法师,我又做不到无欲。不是这样的。我们说欲有三种,“善欲”、“恶欲”、“无记欲”,三种。善,是能够引发快乐的,能给将来带来快乐的叫善;恶,令我们将来受苦的;无记呢,无善恶可分,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所以说这个欲,本身就有三种。比方说,我头痒,想去洗个头,你说我这是善的还是恶的,应该算什么?好,这回男同学先说了,无记,对,非善非恶。因为头痒嘛,反应就是去洗一下,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善恶可言。当然洗了不痒,总是带来快乐的感觉。要从这个角度讲,偏于善。但是如果我们方法不当,用了一个低劣的洗发水,把头给烧坏了,又变成恶了。它会变的,无记就是这样,随时,可能倒向善也可能倒向恶,这就是无记。我们佛教里面,对“欲”分得很详细。有色、声、香、味、触,这叫五欲。也有叫财、色、名、食、睡,这也叫五欲。财,对物质的追求;色,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名,对名誉、地位,权势的追求;食,好吃的东西,你喜欢的吃的喝的那种;睡,懒惰,偷懒,这个都算睡,这都是欲。那么从五欲的本质上来讲的,它们是一样的,都不好,所以也称为五盖。它能够障盖善法,都不好。所以大家不要认为,我贪睡,总比你贪财要高尚吧?我贪吃,总比你好色的要好一点吧?其实呢,本质一样,都是贪欲。佛教对欲是呵斥的,当然,一般主要是指恶方面的。所以,我们佛教里有很多词语,都跟这个欲有关的。比如,淫欲之心,像火一样的燃烧,所以叫什么?欲火。贪欲,像一个深沟,很难跨过去,往往容易跌下去,叫做欲堑;爱欲呢,能够令人沉溺、溺水,叫做欲河。又说,爱欲炽盛,像海一样广大,叫做欲海。还有呢,比喻欲望害人像针一样刺我们的身体,就叫欲刺。还有欲魔,欲沉、欲缚等等这些词语都是描述欲望的这些范畴。讲到这,大家就可能联想:法师,你这样说欲,希求、愿望都说不好,那你们一天到晚说念佛成佛,你们也想开悟,求成佛,你们还不是有欲求么?你们这还不是有欲望吗?对吧?没错,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后就要告诉他,你说:是的,我们佛教说欲望不好,但说的是恶欲。佛教另外有一种对善法的欲望是肯定,就是心缘无漏法——解脱法,而生起的那种欲心。虽然它的本质确实也是一种贪欲,比如说我特别贪图想跟佛一样,有三十二相啊,有他那样的神通妙用,这在内心深处确实就是贪,但是缘于无漏法的贪,我们称为善法欲。在《俱舍论》里面说,“若缘无漏,便非过失”,这就不是过失了。“如善法欲,不应舍”,如果你连善法欲、你连成佛都不追求了的话,舍离善法欲,你反而有过失。所以我们一方面讲要放下,一方面还得讲担起。我们要学慈悲,要学智慧,要想成佛道,这些都叫善法欲。所以这个就不是烦恼了。在《瑜伽师地论》说,“云何善法欲”,什么叫作善法欲啊,它说,有的人在佛那儿或者在佛的弟子那儿听到正法,善法,心中就产生了信心,得到这样的信心之后呢,就照着听闻的去学,然后觉得在家太烦恼了,干脆出家吧。于是,舍离妻子、财宝,出家了。出家以后呢,“勤修正道,令得圆满”。那么,像这样子的欲望,就叫善法欲。所以,“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所以,佛教说,放弃、断除五欲,是指那些世间粗鄙、恶俗的欲望,而对于前面所说这些善法欲,则是鼓励追求。明白这个问题以后呢,就不要再为还要不要求成佛这样的问题去困扰了。好,这是我们的第二觉,多欲为苦觉。

第三心无厌足觉。无厌足觉讲的是心没有满足的时候,“唯得多求,增长罪恶;”心唯一的目的就是贪图,这样的结果只能够增长罪恶,但是菩萨不是这样,刚好跟他相反,“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菩萨要常常的念知足,知足这两个字在今天是非常难做到的。知足感恩,在水岩寺曾经有营员问:法师,您觉得当今的年轻人缺失的最厉害的是什么?我当时说是感恩,其次是知足。感恩是被遗忘的最厉害的,知足也是一样。所以“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真正的菩萨所要追求的不是别的东西,是慧,把慧作为我们菩萨道的学修最重要的内容,慧是什么?就是般若,所谓般若这种慧是推理和判断事物的精神作用,它也是有三种分别的不同的特性:善慧、恶慧、和无记慧。这里的慧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智慧那个意思,是专指那种推理判断事物的精神作用。恶慧中,势力强大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恶见,恶见就是恶慧,善慧里面强大的作用就是正见。正见叫善慧,恶见叫恶慧。同时慧和智也不同,我们平时连用智慧,说这个人有智慧,好像讲的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的。通达有为之智叫智,通达无为空理称为慧。所以智是浅层次的,慧是高层次的。在《俱舍论》中分为有漏慧和无漏慧两种。有漏慧与烦恼密不可分,所以相当于智,而无漏慧则称为圣慧,是我们要拥有的。平时我们常听到“三慧”这一说,它是讲的三种慧的来源,有听闻法而来的慧,叫闻慧;有思考而得的慧叫思慧;有修行而得的慧叫修慧,所以闻思修三慧。再加上与生俱来的一种慧叫“生得慧”,天生就有的,不是闻思修来的,是过去业报所感,合起来称为四慧。所以有的人天生在某方面就有特殊的才能,也算是一种过去生熏习来的。有的人天生数学就不好,有的人天生外语不学就会,可能中文还没有外语学的好,我是这样,我对文字的敏感远远超过图像,我常说我自己是艺术盲,书法绘画完全不懂,看图看不懂,我也研究敦煌学,但是主要研究敦煌的文献,我要是看壁画,就看不懂壁画画的是什么,看不出画的人物之间的关联,但是文字我一读,就知道它是什么含义。所以我学经典,也是沾了这个光,比别人要少花很多时间。但是外语,怎么都学不好,这没办法,所以我也安慰自己,连母语都学不好,还学什么外语呢。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要求样样精通,何况现代包括法师中间,也有一些外语人才。明杰法师外语就非常好,所以有的人擅长,有的人不擅长,这就是生得慧中小小的一方面。生得慧当然不是全部说的这个,这只是个例子,所谓生得慧与生俱来,多生的业力熏习所感。所以“为慧是业”,就讲菩萨修学主要是指善慧,这是第三觉。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八大人觉经》表面看来非常好讲,就像大白话一样,但是你们看我们花了半堂课时间才讲了第三觉,我还没有发挥,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今天三个小时,没有发挥的余地,要一发挥,就得讲三天。《八大人觉经》讲三天绝对没问题。因为里面全是佛教的专业术语和一些主要的核心思想。概念太多了,你们看这里随便一讲,懈怠、精进、烦恼,四魔、阴界,全是专业术语,表面看来粗粗地讲,半个小时就能讲完,细细地讲,一个觉悟里面就有这么多的术语。我原本想偷懒,跟明影法师说因为讲课很多,来不及准备,我又不愿意对付,就三个小时答问好了,因为去年在黄梅四祖寺干过这事情,3个小时回答了近100个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都有,五花八门。当然这也是个考验,因为有针对性,你们有什么疑问,我来讲,我只能讲大家大概能接受的水平,所以要回答得精彩,也不容易的。各种问题的挑战、拷问,黄梅四祖寺的夏令营手册马上就要出来了,去年的讲座整理成了文字稿,如果有缘大家可以得到。我觉得好多问题回答的都挺精彩的,因为是直面,没有回避,没有耍滑头,没有推诿,一个人只要真诚、直面,答案一定都会很精彩,否则一听就知道是官方在那打官腔。所以今天选择学《八大人觉经》,我们就把它扎扎实实地学完。刚才讲懈怠,相对于勤奋的状态而言,懒惰的状态就叫懈怠,在佛教里面,不单指偷懒,这就是我说要学的细微之处。偷懒可以叫懈怠,但是真正的佛教对懈怠的概念强调的是不仅不积极修善,还积极行恶。这叫懈怠。所以说懈怠堕落,你说偷懒怎么能堕落呢?偷懒了不起原地踏步嘛,对吧?怎么会堕落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懈怠这个词在佛教里不专指他不积极行善,还指行恶。在《成唯识论》里面,就明确说“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谓懈怠者滋长染,故于诸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就是他对于那些染污之事,即与烦恼相应的事情,他都特别积极,但凡与烦恼相违背,都不喜欢做,这就是《成唯识论》对它的定义。所以“于诸染事而策勤”,对于坏的事干得特别开心、起劲。大家有没有发现,写论文半个小时,要上两次厕所,倒三次开水,打电玩六个小时可以啥都不吃,是不是?差别这么大,为什么呢?就是懈怠。所以我们这个心与烦恼特别相应,所以我们往往特别爱干懒惰的事情,只要稍微违逆我们心性的事情都不爱干,今天好多人有“拖延综合症”,问题核心是什么?就是这个懈怠。手上一堆事,不临到最后一刻坚决不做,能偷懒一分钟是一分钟,磨蹭,能磨蹭一下就磨蹭一下,这都是跟懈怠相关。所以《菩萨本行经》说,“懈怠者,衣食匮乏”,将来缺衣少食,“产业不举”,你要想买个房子、车子没什么希望,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所以《八大人觉经》才说“懈怠堕落”,所以要搞清楚这个词的真实含义,就明白了懈怠可不是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跟懈怠相反,精进正好跟它是相对的,那么精进是六度之一,称为毗梨耶,就是勤策修行善法,断恶修善,转染为净这样的过程,所以是六波罗蜜之一。一般来讲,菩萨精进分为身精进和心精进两种,身心两方面。身精进,比如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心精进。比如说做供养三宝的事情,这叫身精进,自己专心在家用功办道,这叫心精进。粗的叫身精进,细的叫心精进。为福德精进叫身精进,为智慧精进叫心精进。所以精进也有这些不同。针对懈怠,就要常行精进。只有这样才能降服四种魔,我们平时一般讲魔比较少,讲鬼比较多,大家会发现,鬼简直无处不在。其实要广义地来说,鬼也算是魔的一种,修行人,学佛一段时间以后,鬼讲的也多,魔讲的也多,动不动就哎呀,我有魔障了等等。所谓的魔障,这个魔是什么呢?佛教把能够夺人的生命和慧命的叫做魔。害你的性命的是魔,害你的慧命的也是魔,慧命是什么?让你解脱的。比如说有的人让你断善根,让你诽谤三宝,让你背弃信佛,这就叫害你慧命的,所以不要认为魔只是吃掉你,害你的性命。我们一般说有四种魔。第一个叫五蕴魔,色受想行识五蕴,是与生俱来的,它常常在我们身边窥视,一旦有机会,五蕴一分散,色受想行识四大集合而成,妄想而成,这样的五蕴一旦败坏,我们的命就没了。所以五蕴就是我们身边最近的魔。所以说你着了魔没有?真着魔,我们每个人都着了五蕴魔,没有人离得开这个;第二个魔是烦恼魔,我们心中的各种烦恼、妄念,恼乱我们的心神,夺取我们慧命,障碍我们成佛,这就是烦恼魔,我们每个人天天跟它起居共住。要说着魔,这是第二种;第三种叫死魔。令我们四大分散,丧失性命,使我们没有机会再修学佛法,这个死魔也是天天伴随我们左右;最后叫天魔,我们常说天魔外道,天魔是唯一的一个跟你距离的最远。所以我们今天非常颠倒,我们最害怕的是所谓天魔,外在的,却不知道另外的三个大魔头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甚至在我们身体里。我们最怕的天魔,是欲界第六天的天魔,它最不喜欢人行善事,你皈依,发心,行善事,它就障碍你。但一般的,说句实话,真正的菩萨发菩提心,要成佛了,它才来扰乱你,对于你一个普通的人,它还看不上眼,你没有功夫。每天这么多人,这么多众生都在修行,修行功夫不到,想着魔也着不了。所以你担心的不是外在魔,自己内心的烦恼魔时时刻刻让你着,这才是你要担心的,所以学了这个以后,不要再怕什么魔啊鬼啊的,真正可怕的是五蕴魔、烦恼魔和死魔。

怎么样来降服它们呢?佛经里面告诉我们有三种方法,第一你观诸法实相皆空。你不要执著有个恒常不变的我在,五蕴魔就破了;了见诸法皆空,就不会被烦恼魔所伤;了知诸法不生不灭,死魔就除掉了;把心中的憍慢除掉,天魔就破掉了。因为天魔是跟你的憍慢心相应的,这是不奇怪的。它就是特别不喜欢人家修善,这是第一种破魔方法。第二种了知四谛中的苦谛对治阴魔,就是对治五蕴魔,远离集谛,集是造成苦的原因,我们讲苦集灭道,苦是现象,集是原因,灭是结果,道是方法。苦是痛苦,只是一种表相,原因是我们的烦恼的集聚造成。所以了知苦谛就能对治阴魔;远离集谛就对治烦恼;证得灭定,对治死魔;勤修道谛,对治天魔。这就是用四谛来对治。第三菩萨修行证得菩萨道,就断掉烦恼了,证得法身,破除五蕴魔,而且证得法性身,还能断掉死魔,不生不灭嘛,如果能专注一心,而不妄著于一切处,入于不动三昧,就破除天魔。所以魔,有很多办法来对付它,我们念《心经》,最后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个般若咒在秘法的修学里面是一个回遮咒,就是遮止各种障碍的。除此以外,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说,若有人对你下毒啊或者怎么样,只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还著于本人”,他自受其害,这不就相当于对治魔吗?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经》里面说,只要至心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无论是魇魅蛊道还是咒诅起尸鬼,都被破除,不会被伤害,现在有人戴“阴牌”养小鬼,一些人在搞这个,你要害怕,怎么办呢?至心念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念药师咒,念《药师经》,它不会伤你,这是《药师经》里讲的,所以我们要破魔,破四魔,总归就是了达如幻如化,彻底了知苦空无常之理,这才是破魔最好的药。最后,“破除阴界狱”。狱,牢狱,这是一个比喻,五阴十八界就像一个牢城把我们关锁在里面,所谓十八界,就是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产生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根、尘、识合起来三六一十八,十八界能够涵摄一切法,所以说十八界就相当于讲一切事物,所以你把十八界替换成一切事物就可以,你要觉得不好理解,没关系,就是一切一切。
第五觉愚痴生死觉。如果我们愚痴,始终都在生死里面流浪,“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文字很简单,这里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多多地听闻,要增长智慧,成就辩才,辩才无碍,来教化一切,悉以大乐。悉,全部,给别人全部的最大的快乐。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呢?佛教讲现世的快乐,就是远离现在种种的不如意;死后的快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天道善趣,这叫现世利益和后世利益,还有究竟解脱利益,就是令他成佛。三种利益,大乐,最大的快乐就是现世、后世、究竟成佛。三种快乐,是不同层次的需求,想要教化别人,必须要广学多闻,对于这一点,我们有的学佛的人,听了一些师父的话,要专修,不能学其他的,不能学杂了,于是就关起门来,说我只搞一样就好了,就一部经,一句佛号。这样个人自修没有问题,但是要想去教化一切不可能。因为你没有那么强的魅力去感召,所以对一般人来讲还得要靠掌握方法。还有人跟我讲:法师啊,我听我师父跟我讲,所知障是学佛最要不得的,有些人所知障碍太厉害了,不要一天到晚研究佛法,增长一堆所知障。我听了直挠头,我说,我学的教法,是说所知障是要靠学佛来断除的,怎么越学习越成所知障了呢?我问,这个所知障是什么呀?他说学的越多,就越能障碍你的道心,障碍你的修行,这叫所知障。我说,糟了,你的师父教错了,为什么呢?佛教里的所知障就是你知道的越少,障碍越多,因为菩萨道,唯识里面讲百法名门论,其实法岂止一百个,八万四千啊,众生烦恼无量,佛菩萨要对治,认知就无量,对治的方法就无量,所以你学到一个知识,断除一个疑惑,就少掉一个障碍。你的所知障是知之甚少的障碍,所以菩萨广学多闻,学了一个断除一个,学了一个断除一个,障碍就没有了,所以所知障是指学的太少有障碍,不是学的太多有障碍,你的这个定义是反的。《八大人觉经》说要广学多闻,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真是爆炸,呈几何集数增长,每天天南海北的信息及时冲到我们眼前,我们善于广学多闻,就能应对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的根基,利益众生。佛弟子里面阿难尊者称为多闻第一。按照《月灯三昧经》记载,广学多闻有十种利益:“一知烦恼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知自身及诸众生,所有一切烦恼之惑,皆能资助业因,而受当来果报,故求出离,而不为所惑也。二知清净助,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悉知一切清净梵行,皆能资助菩提之道。是以精勤修习,以证无上佛果也。三远离疑惑,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及外道邪魔等论,悉皆明了通达,而无所疑惑也。四作正直见,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之法,无不明了。若有众生邪见邪论者,为作正直知见,而格其非心也。五远离非道,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善恶果报,诸法同缘,无不明了。故杀盗等一切非法之道,皆能远离而不为也。六安住正路,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于一切邪正诸法,无不明了,故不为非道所惑。而于如来正法,常得安住而不退也。七开甘露门,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则能深入如来之藏,了知无上法味,而复以此普润众生,令其善根增长。是为开甘露门也。八近佛菩提,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常勤修习,则知戒定慧行,能趣圣果。是以心常在道,精勤无怠。而于佛果菩提,为不远也。九为作光明,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知诸众生皆为无明所覆,常受长夜之苦。而能以智慧之灯,作诸光明,令其出离幽闇,而获清升之乐也。十不畏恶道,谓修菩萨行者,以多闻故,晓了万法,体本空寂,无苦无乐。是以发广大心,随类化度一切众生,而于险难恶道。悉无所畏也。”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在佛的经典里面,没有一句赞叹少学少闻的,都是赞叹广学多闻。我们说学宜深广,修宜专精,所以修学某个法门,哪怕一个嗡(ong)嘛呢呗咪吽,念一辈子都可以,只修这一样,但是学必须要广学多闻,这两个要配合起来。

刚才讲辩才,常常听到辩才无碍这个词,就是一种善巧说法的才能,说法是一个功德。说法并不是谁都能说的,这个法座也不是那么容易坐在那里的,不是什么人都坐得住的,因为善说法义,是多生修得的一种口业功德,所以佛教讲四无碍辩,七辩八辩九辩等等,最常见的是讲四无碍辩,也叫四无碍解,四无碍智慧,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这是四种自由自在无所滞碍的理解能力,注意这个辩不是单纯地讲言辞,智解也是辩才的一个部分,首先你懂不懂得,你完全通达无碍,就是具足了辩才,所以慧解是辩才的一个部分,如法了解是具足辩才,同时言语还要能够自由表达,这是辩才,所以智解辩才是要综合起来。世间的人我们说他是世智辨聪,世间的世俗智慧,小小的聪明诡辩伎俩,不能称为辩才无碍。这是有区别的,都是以智慧作为本质的,就理解能力而言称为四无碍智,就表达能力而言叫四无碍辩,这是度化众生的方法。所以叫四化,最早是出自佛经,是教化众生的四种方法。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辩无碍辩,前面偏于理解,后面偏于表达,它是两方面。最后一个,所谓辩无碍,也叫乐说无碍,就是随顺正理而宣讲无碍。讲的一定是合乎佛教的正理,不是诡辩的,还要顺应对方的请求,善巧地宣说。只要对方向你请教,你要欢喜地为他宣说。这是说的四无碍辩。这是第五觉。

第六觉贫苦多怨觉。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heng,去声,意外之意。)结恶缘,对于这点,我们恐怕在生活中体会最多,你看一个人衣服华丽,即使他再卑鄙、再坏,别人不敢冒犯他,一个人穿的衣衫褴褛,谁都可以把他劈头盖脸地呵斥一顿,是不是?贫苦多怨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一穷一苦,就莫名其妙地结了很多的怨,有权有势又富贵的,大家往往一方面仇他恨他,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又很希望跟他一样,这就是我们凡夫内心矛盾之处。就像大家所说的,一方面大家骂贪官,一方面又恨不得自己当贪官;一方面骂公务员,一方面自己又想考公务员,是不是?这就是凡夫心啊。知道不好,但是跟习气相应,所以特别喜欢,就是这样。所以菩萨布施,要“等念冤亲,要战胜这个,修平等观。所以菩萨要平等地对待冤家和亲人,就是对于仇敌和亲人要用一个态度。其实这个就是大乘修心的法要。所以他要“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对恶人都不要憎恶,主要的是告诉大家要布施,因为要改变贫苦,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布施。

佛经里面曾经记载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贫穷的爹爹婆婆,大家都在过节,他们家就守着一点点粮食,正在那哭泣,佛看到他们哭泣就问,为什么哭泣,他们说我很穷,佛说,你知不知道,你的贫穷可以把它卖掉,老两口听了很开心,原来贫穷还可以卖掉啊,那卖给谁呢?佛说,你把它卖给我,佛陀的用意就是告诉他们要去布施。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人,这叫布施,怀着慈悲心把利益,无论是财富还是其他的东西,给别人,布施本来是佛陀教导在家居士修的一个法门,因为他不可能像出家人那样天天打坐诵经,怎么办呢?佛说不要紧,你们先修布施吧,修布施之后,你施衣,施食,给出家人和贫穷的人,你就能培植福报,生到善趣。等到大乘佛法时代,进而告诉大家:你还得修法布施,修无畏布施,这样子就成为所说的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所谓财布施,是把财物给别人,法布施,就是宣说佛法,让他人解脱,所谓无畏布施,就是令他远离恐怖。无畏布施,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安慰他,这叫无畏施;看到众生面临被杀戮的危险,救赎他,包括护生、放生也是无畏施。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能够带来利益。《大乘义章》说,把财分散给别人,称为布,减损自己所得来分给别人,这称为施。小乘布施原本是破除自己的悭贪,免除来世的贫困。大乘更多地是把它和大慈悲连在一起,利益受苦众生。今天,无畏布施已经被大家重视起来,比如救流浪狗啊、流浪猫啊,放生啊,大家现在非常欢喜地去做,那我们也要注意,我们慈悲心是利益众生,最好不要因为它是狗是猫是你们喜欢的小动物或者宠物去救。另一方面放生也要跟护生结合起来,不要放出生态灾难。因为你如果把放生变成贪图功德的话,为了赚取功德,结果买什么巴西龟去放,结果外来的把本土的物种全都毁灭了,买黑鱼、很凶猛的肉食鱼去放,其他的鱼虾相当于把它的口粮都解决了。这样放生就不智慧。印光大师当时教导我们,放生要注意几个,第一不要定时,不要说今天初几初几,佛菩萨的圣诞,佛菩萨过节了,去放生,结果弄得卖的人也都知道,什么时间多捞一些,因为今天放生的人多。这样本来你要放生,结果害的更多。第一不要定时间。第二不要定处所,就是不要在固定的地方买,要时时变,今天在这家买,明天在那家买,今天放在这,明天放在那儿。第三不要固定地买一样东西,有人说,我放了什么,就不能吃什么了,所以我只买某个,因为其他东西我还戒不掉。不是这样,你只要存着大悲心去救就够了,至于说其他的,都不要考虑。统计一下放了多少斤,这是可以的。但是说实在的,现在统计的过于精确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比如说我今天放生,一共放了十万零八十一条生命,看到有人在微博上发了这条消息之后,我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忍了很久没忍住,我就跟这个人私信,我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这个数字怎么统计出来的?我说我怎么这么笨呢,每次我都是一看这么多,来不及数,赶紧给它放到水里,这怎么数得过来呢?一个人数100条都好半天,这么多你怎么数得过来?”对方说:“我们是有方法的。”我说:“那还是不对啊,你想点一万块的钞票还得点半天呢。何况十万条鱼呢,有的不是十万,百万计。”他说:“我们有一个方法啊,那就是会称一下,一斤能有几条鱼,几条泥鳅,几个螺蛳,然后我们在来算,今天我们买了十万斤鱼,我就可以知道,这十万斤鱼折合成多少条。”我说:“还是不对啊,最后那个零几条怎么来的呢?因为那个斤数整出来折合成整数,不可能出个零头啊。”他说:“我们还有一个乌龟。”哦,我明白了,原来放了几十万几条是这么来的。我说,你不用算了,鱼有大有小,泥鳅有大有小,螺蛳有带泥不带泥的,那怎么算呢?算不准的。他无语了,可能觉得我太刁钻了。幸亏是法师,要是其他人估计会给人骂的。我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做事,因果在帮忙算着呢,为了昭示信众,收了多少钱的放生款,买了多少钱的东西收支平衡,什么钱多少斤两就ok了,如果是单独说,我是要凑足十亿个生命,一百亿生命,当然要去算到底买了没有,这恐怕就有问题了。如果不是这样子,说实在的,多算十条二十条,一百条一千条都没所谓,因果会为我们在那算一个大帐。所以不要把放生变成形式化,或者是单独地求功德。所以像印光大师所说的: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固定某一种东西,尤其不要随便买那些野生的东西,因为那个野生的都是捕来的,你越放得多,他捕的越多,所以要注意,尽量看看是怎么来的。从鱼市上卖的鱼,确实是淡水鱼,它还可能侥幸存活,如果我们不买,它已经被放在那当菜卖了,你不放它,只有死路一条,不会因为你不买再被放回去,所以哪怕你买千条鱼活了一条,你总算救了千分之一条性命,而你不救,这一千条全部死光,所以我们尽力去做,做多少算多少。另一方面要把护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们要想办法做一些改善生态环境的事情,说实话,今天当务之急要放的一个最大的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石家庄也好,北京也好,空气质量都很差,如果真要放生,赶快救一下自己吧。我们要想办法在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面多做些文章,想办法自己放生自己,这个才是要紧要做的事情。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是我们在第六觉里面要学习的。

第七是觉悟五欲过患。“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八大人觉经》就是告诉大家,每个人都要发心出家,(众笑),女同学笑,可能是认为不太现实,我看男同学有几个都在作沉思状,因为男同学的机会比较多一些,可以出家七次,所以夏令营短期出家男同学参加六次还都没问题,还可以留一次机会,女同学出家机会只有一次,所以短期出家一般不收女众。原因是万一将来她真要出家就没机会了。女居士只有一次出家机会,这个不带儿戏的,你说我玩一次那是不可以的,即使是短期出家,你还俗后就不能再出家了,这是戒律规定,至于说为什么这么规定,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说。男同学有机会可以参加。在泰国,先出家再还俗,做自己的事业,在社会上会得到尊重,如果不曾出过家他在社会上连老婆都找不到,这是泰国的风俗。南传佛教都是这样。我们中国则是还俗和尚被人瞧不起,当然这种说法有问题,和尚就是出家人,还俗就是俗人,就是在家居士,哪有还俗和尚的说法,只有和尚还俗,没有还俗和尚。我有时候想这个“还俗和尚”有点像过去那个“摘帽右派”,你们可能年纪不大,不了解,就是过去打成右派以后,摘去了右派的帽子,但还叫他“摘帽右派”,摘了帽子已经不是右派了嘛,还叫什么右派呢?就是私心在作怪,故意整他,要让他矮一截。同样还俗了,是个居士嘛,干嘛说是还俗和尚?你说我实在出不了家怎么办?不要紧,经中说了,要你常念、志愿,并没有说你立刻啊。各位女同修,可以发愿:我这辈子出家无望,下辈子要出家。起码下辈子换个男身再说,那就有七次出家的机会了。由一到七,进了一步。所以叫“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这里面说到三衣,就是我们常说的袈裟,这三衣叫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

所谓僧伽梨叫大衣,是有25条布缝制的,只有在上街托钵,入王宫,参加一些重要的聚会穿这个衣服。第二种叫郁多罗僧,是专门在拜佛听讲布萨的时候穿的,是七条衣,所以进了寺庙一般穿七条衣。第三种叫安陀会也叫五衣,五条布,一般是在做杂物的时候穿的。关于这三衣我就不多做解释了。总归就是告诉大家你们看的一般是出家人上殿穿的七衣,竖的七条缝在一块,五条叫五衣,居士们穿的缦衣,一般是一分为二,也有的就是一块布,是模仿出家人的,其实并不是袈裟,居士这样穿整齐庄严也不是不可以。它的颜色是用坏色制成,一般是青色,就是皂色,就像咖啡色都可以,总归是不能正色,正红、正黄、正黑都不行。另外就是钵盂,这是比丘常用的道具,是因为它是食器,比丘出去化缘都要托钵,人家把食物放在里面,材料、大小戒律都有规定。一般来说也叫应器,就是如法进食的食器,也是应受人天供养之器,所以叫应器。材料一般用铁、陶、泥瓦都可以。一般用布囊装起来,挂在脖子上或者肩上都可以,就是钵囊,还有的下面有一个小台子,叫钵台或钵支。建议大家看一下明杰法师主编的《禅》刊,每一期都有佛教各种道具的介绍。念珠啊,钟磬啊、香板啊都有。《白蛇传》里面,法海用来收白蛇的就是佛的金钵。微博上常有人说,法师,您把我收了吧,我说,好,等我去把钵借来了去收你。小小的玩笑,这是第七觉知。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炽然是猛烈,)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愿意代众生受无量的苦,令众生获得究竟的快乐。毕竟就是究竟,究竟的大乐,成佛,除此以外没有可以称为毕竟的大乐了。就是令一切众生成佛,这就是毕竟大乐。所以在第八大圆觉里面,我们要讲的是关于菩提心。发大乘心,就是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全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叫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等等。在《大智度论》里面解释的,“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是因为要求无上道,这就叫菩提心,就是求无上菩提的心。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这就叫菩提心。我们简单地来概括,这是我总结的最好记的有关菩提心的定义,你们把它背下来就可以。

所谓菩提心,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目标:成佛;目的:利益众生。这就是菩提心最简单的定义。这是我自己学习总结的。我的目标是成佛,那么你为什要成佛,目的何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成佛是终极目标,不是为了自私自利,是因为看见有情沉没在生死轮回之苦里面,不能出离,所以心里无比的哀叹,我想要救度他们,却发现没有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千手千眼,怎么办呐?只有成佛,比观音菩萨还要长更多的手更多的眼,就能够把大家都救了,所以我要成佛,这样想就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在《华严经》里面有种种的比喻、宣说。我们要知道,菩提心是一切诸佛的种子,是净法长养的良田,如果发起菩提心,勤加精进,就能迅速得成佛道。发菩提心是一切正愿的开始,是大悲及菩萨的学处,大乘菩萨最初必须要发起菩提心,最初的菩提心也叫初心,所以佛教里有一句话叫不退初心,因为最初的心最纯洁,最猛利。所以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

如何区别小乘大乘?就看他有没有菩提心。发菩提心的都叫大乘,不发菩提心,做再多利益众生的行为,都不算菩萨行,都只是小乘,所以菩提心是鉴别内外道、鉴别大小乘的一个标准。所以在第八觉悟里告诉我们学佛的最核心最终极的目标指向是成佛。所以前面从世间的无常到中间精进,广学多闻,最后回归的是成就佛道。如此,八大人觉是我们每天都要念诵的。所以最后《八大人觉经》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这八件事是佛菩萨要觉悟的,“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能按照这八大觉知去做,就能够乘法身船,度过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光像这样做还不够,还必须要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所以“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你如果解脱了,安住在那个境界里面享受还不够慈悲,我们还要回到生死里来,注意,原来在生死里轮回,是被业力牵引,身不由己,这一次复还生死,叫乘愿力而来,是自己大悲心的体现。乘愿力而来是菩萨,受业力牵引,是凡夫,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就是还要救度众生,令他们修学佛法,获得解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八大人觉。明白了这八件事,你们就会体会到为什么我给这次讲座起了一个名字叫“学佛八要”。这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八件事情,要昼夜忆念不舍。所以“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同趋,平声,趋向之意)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这是整部《八大人觉经》我们全部讲完了。

这个图片是明杰法师开始介绍的,因为观音菩萨的一个缘故,我开始在新浪微博上发起微博共修,大家看到的右边的图像是早期微博的一个截图,为什么拿来,是因为有特殊的意义。我之所以坚定在微博上弘法,跟这条微博有关。这是2011年10月25日,是观音菩萨九月十九的出家纪念日,我发的一条微博,是憨山大师的水月观音赞:“身若浮云,心如水月。不动而应,无言而说。呼之有声,觅之不得。凡有苦求,皆得解脱。”这是明代憨山大师写的,非常非常美,而且写的非常非常好,我当时看了,就发了。后来因为一个特殊的缘故,被李小璐、王菲他们转发,一下子几天之内转发几万。两年前因为我见证了微博的奇迹和力量,当时就意识到,微博就是道场,网络就是道场,善加利用能够利益大众。所以当时就在微博上发起号召,每个月的十九,在网上报名,24小时中都可以自己在家里完成我们规定的功课,十遍《心经》,1080声观音菩萨六字真言,或者名号,或者21遍大悲咒,或者《普门品》一遍,功课很短,要不了多少时间,为了什么呢?接引那些连《心经》的字都认不全的人,就是因为这个微博开始的。两年前我的粉丝只有8000人,现在55000左右,到我微博去的基本上都是对佛教有兴趣的人,而且互动比较多,最近因为比较忙,没有给大家留言,有空都会回。所以这条微博是微博力量的见证者,后来也证明确实如此,建水月道场,做梦中佛事,我想这说的正是今天的网络。去年凤凰卫视华人佛教列举“无尽传灯微博共修”为十大影响网络的事件,今年的《佛教文化》杂志专门对微博共修做了一个专访,还收录了20多位博友的留言,(下面营员中有一位亲历者,)来,跟大家一起见证一下。

营员:我叫张某,是来做义工的,就因为去年来参加夏令营见到宗舜法师,听他说起微博,因为我平时玩微博比较多,但是基本上没什么正事,就是娱乐什么的。是今年才发现有微博共修的,就每月都参加。我觉得非常殊胜,因为第一次诵完那天,真的是在生活中尝到了禅的喜悦,我就很开心。然后有一次宗舜法师让写一个自己和“无尽灯楼微博共修”的缘分,我就写了,后来被宗舜法师转发了。

宗舜法师:对,最后收录在《佛教文化》杂志。

营员:没有别的了,希望大家都来参加,真的是会在生活中体会到禅的喜悦。

宗舜法师:我看到参加的博友戴着免费的小佛珠,因为我们每次共修完以后,都有结缘品给大家,算是纪念自己每一点滴的成长,虽然不值钱,但是很多人很喜欢,也有人就是冲着结缘品来的,但是我表示非常欢迎。不怕你拿得多,就怕你不结缘。也有人说:师父,你不担心他们虚报吗?我说虚报的也没有多少,他肯虚报,也是肯跟佛教结这个缘。我们都欢迎。当然我相信,不会有这种事情,不会有人拿信仰开玩笑的。现在的规模一般每次500多人左右,但是纪念品只有300份,所以并不是冲着这个来的。

我讲这个是想告诉大家,今天时代变了,弘法的方式也在变,但是我们的心没有改变,八大人觉所讲的这一切内容没有改变。网络亦幻亦真,善加利用,都能够在念念中获得解脱,如果不善加利用,我们念念都是轮回。所以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欢迎大家每个月的农历19参加我们的微博共修。

最后我们做一个回向,是我自己撰写的一个祈祷加持颂,里面的偈颂受《请观音经》的启发,感觉内容涵摄的比较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念法是这样的,“弟子某某”,你可以改成你自己的名字,法名也可以,“心香诚献,伏祈诸佛”,这是带有督促的意思说,就是我提醒您,不要违背您的誓言,因为每尊佛都发过誓,你只要求,他就会应,所以我们在许愿之前,稍稍给他施加一点压力,提醒他您不要违背您当初的誓言啊,(众笑)这不是我发明的,古代都是这样写的,就是提醒他不违本愿,这是迎请的时候要说的,“作我依祜”,就是我们的依靠,“救我厄难”,解除我们的苦难,“消我重病”,如果我们生病,消我们的病,“免我毒患,灭我烦恼”,这是一个根本,除了解除我们世俗间的烦恼,还希望灭除根本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给予我安乐,让我究竟涅槃,同时,“见闻随喜”,看到我的这样做,听到我这样做的,心中产生随喜念头的,“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和我结一个殊胜的因缘,我们一起来发大菩提心,同登涅槃彼岸。四字一句,比较好念和好背,我们平时念“愿消三障诸烦恼”等都可以,除了念那个以后,你还可以尝试念我写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合掌,先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声,然后念“祈祷加持颂”,念完以后,给一分钟的时间,把我们听课、参加夏令营的功德回向成就自己心中最迫切想要成就的某一件事。

弟子某某,心香诚献,伏祈诸佛,不违本愿。

作我依祜,救我厄难,消我众病,免我毒患。

灭我烦恼,除我痴暗,施我安乐,究竟涅槃。

见闻随喜,共结胜缘,齐发大心,同登彼岸。

阿弥陀佛。感恩柏林禅寺成就我们今天殊胜的因缘,也感谢各位法师的护持,感恩各位营员忍受酷暑和久坐的疲劳,来听我讲《八大人觉经》,希望我们以后常有殊胜的因缘,能够常常相聚,在菩提道上一起进步。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