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演讲集 > 第十六届 > 衍空法师禅修指导(二)

禅修指导(二)

衍空法师

(2009年7月21日下午于普贤阁)

我今天早上基本上给大家介绍了修禅定,调身、调息的方法,现在介绍调心,原来也不是很困难的方法。我在今天上午的开示跟大家说过,调心基本上就是自己跟自己做心理工作。我们一天24个小时,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还有要读书啊,赚钱啊,跟女朋友沟通啊,跟男朋友沟通啊,还有现在半个小时跟一个小时,我要自己坐下来。你告诉你自己,坐禅这件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是我修禅定修得好,我的心灵,这个EQ啊,肯定好,所以EQ好不好,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发脾气,什么时候不发脾气,什么时候跟人家沟通,能不能够面对不好的环境,这就是EQ好不好。EQ好就是你的心能不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反应,当你的心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反应,就是你的EQ不好。所以怎么能够把你的心,那个EQ提高,就是你对你的心明白,能够知道怎么样去调伏它。那你现在修行就是培养EQ的时候,因为你的心对你太重要了,现在你每天拿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来修行,对你自己的幸福是有帮助的。你搞好你的EQ呢,你人生幸福的机会就大了。那么你现在禅修,就是培养EQ。那你就告诉自己我要好好地培养我的EQ,那你在这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呢,就开开心心地禅修,因为它对你好重要。调心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同你自己做思想工作,令你珍惜禅修的过程。
接下来就是跟大家介绍, 如何真真正正看你自己的呼吸。刚刚给大家发的讲义, 请看第二课, “ 禅之道,止和观”。修禅修呀,其实就是修心,英文就是M e n t a lExercise,中文呢就是心灵的锻炼。锻炼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个就是锻炼你的心能够专注于一个地方,因为我们的心不习惯专注于一个地方,就像猴子一样的攀爬,到处乱跳。那么锻炼我们的心呢,就是锻炼它专注于一个地方,你让它专注在你的呼吸它就专注在你的呼吸,你让它专注于你的感受它就专注于你的感受,你让它专注于别人的感受,它就也可以专注于别人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修止”,专注于一境。

第二就是“修观”。观就是心对你所关注的事情更清楚更明白。所以禅修就是这两个工作,止和观。这就是禅修最初的时候分为止和观,当你禅修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止和观其实都是一样的:你止就是止于你所观的东西,那你观呢,就是观照在你所止的东西上面。只有当你止观双运的时候,你甚至可以达到开悟。当在初学的时候,我们是先修止后修观,或者先修观后修止,分开来修的。所以大家要记住,禅修就是这两件事——止和观。

那么什么叫做没有分别呢?修止的话就是没分别的,修观的话就是有分别的。譬如,早上我们说专注于你的呼吸,一心一意留意自己呼吸的时候,你会注意力很强,你完全观照住呼吸的出入,你的专注力强到你把所有事都忘记了,只剩下呼吸的呼和入,那个时候你连自己都忘记了,你就成为你的呼吸,那个时候,你就什么都不剩,只有呼吸,这就是修止的要求。但当你对自己的呼吸开始留意和分别的时候,譬如,它是长还是短,那你在那个时候就是在修观。或者你发觉呼气时是在呼出,吸气时是在吸入,啊,原来呼吸一呼一吸是无常的,是不稳定的呀。那当你能观察呼吸的变迁,就能够明白呼吸是无常的,这就是观。

禅修就是这样不离止和观。止就是无分别,观就有分别。有分别就能够得出种种不同的理解,那当你观得多呢,你又会打妄想啦,那你又会修到止,令你的心平静于一个东西上。所以禅修就是在止和观中不断地练习。到哪一个程度呢?止就止于你所观,观就观于你所止。

其实今天给大家讲的内容呢,都出自于一篇叫做《四念住经》的经文。大家都应该有吧,这篇经文?(之前已作为讲义发给大家)那么这篇经文呢,就是我们佛教介绍禅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篇经文。这篇经文是南传的《四念住经》文,其实汉传也有我们自己《四念住经》的文,但由于南传经文的翻译是用白话,比较容易明白,所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篇南传的《四念住经》。其实这篇文章是对《四念住经》的解释,是对《四念住经》经文理解后写出的解释。当你明白《四念住经》的经文之后呢,你应该对禅修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那么我就给大家读一读这篇解释:

“在《大念住经》,佛陀解说了四念住的重要和修行四念住的方法。”

“四念住”是什么意思呢?“四念住”就是四个我们的心可以安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所缘的四个地方。今天早上我们开示过“所缘”的意思了,那么佛陀就告诉我们的心要所缘,要安住的四个地方。

“佛陀指出有一条路,亦只有这一条路,能引导众生克服忧悲恼苦而达至体证涅槃,那就是修行四念住。”

为什么只有这一条路呢?因为众生的痛苦啊,就是来自有“我”,有“我执”就有分别、有好有坏、是非,然后就产生贪嗔痴,所以在我们学佛的过程当中,就要有对“我”的了解和对“我执”的打破。那要打破我执呢,就要对执着“我”的东西有深刻的了解,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身受心法。

“在修行四念住的时候,行者应该抱着热诚、恳切和积极的态度,以清晰和客观的心智,专心留意和观察‘身体’、‘感受’、‘心意’和‘法理’。”

修行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你的态度调整不好你就没办法修了。你的态度一定要热诚、恳切和积极。这个热诚、恳切和积极呢,就是你对你的所缘应有的态度。所以你观察你的呼吸的时候,也是要有这种热诚,恳切和积极的。

第二就是要清晰和客观。清晰就是不可以模模糊糊。还要客观,怎么样叫客观呢?它是黑你知道它是黑,它是白你就知道它是白,而不能说你喜欢黑色不喜欢白色。要很客观的,啊,这是黑的,这是白的。在黑和白之中,你不会产生喜欢还是不喜欢的感受。

下面就是专心留意和观察。专心留意就是止,观察就是观。那么四念住就是对身受心法的止和观。“这样,修行者便能灭除因对身、受、心、法的执迷而产生的渴爱、烦恼和痛苦。” 渴爱、烦恼和痛苦就是由于我们的迷执而产生的,修行四念住就是为了打破我们对身、受、心、法所产生的执迷。一旦迷执打破了,渴爱就会灭除,烦恼和痛苦就会随之消灭。这就是《四念住经》经文的大意。 下面就是对身受心法如何去修如何去观的介绍。首先就看佛陀讲观察身体要怎么样去修。

“有关身体的观察,佛陀首先选择了‘呼吸’作为修行者专注、觉知和观察的对象,观呼吸大至可分为四个层次:“(一)专注于呼吸的入和出,当吸入时,心中觉知吸入;呼出时,心中觉知呼出;” 就只一句话,其实你应该可以修三个月了。佛陀让你观察这个身体,其实不单是只观察呼吸的,有其他的方法观察身体的,但是为什么要强调观察呼吸呢?因为我们的呼吸和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关的。当你感到紧张时,你的呼吸是快的;如果你能够让你的呼吸调和些呢,那你都可以让你的心安定下来,所以呼吸和身心二者都有关系。所以佛陀和一般的禅修老师呢,都建议大家先修观呼吸。佛陀讲专注于呼吸的入和出,今天早上我也要大家观察自己呼吸的入和出,你最初是要知道自己呼吸的入和出的。那然后就是当吸入的时候呀,心中觉知吸入;呼出的时候,心中觉知呼出;其实是有两个动作在里面的,一个是觉知,觉知呼吸;第二是觉知呼吸的入和出。呼吸是身体的活动,觉知入和出是心的活动。所以禅修一直以来都是有心在参与的。所以大家在觉知呼吸的入和出的时候,在心中建立呼和吸、入和出的概念,你有时是专注在身体上多些,有时是专注在入和出上多些,二者是有不同的。专注在概念上时,其实是容易安静的。所以你可以自己去尝试一下,怎么样去观察身体,怎么样去观察概念。 “(二)专注于呼吸的长和短,当呼吸长时,心中觉知是长;呼吸短时,心中觉知是短;” 同样的也都是观察身体的呼吸,但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就不只是关注于呼吸的入和出了,还要比较。你比较一下,我现在这个呼吸和前一个呼吸比,哪个长,哪个短。那在这个观察长短的比较过程之中,其实你是记得前一个呼吸的长短的,就是能够比较上一个呼吸和这个呼吸,哪个长,哪个短。其实这个过程是要求你非常集中的,不然的话你就没有这个长短的感觉,也比较不出来。所以大家也要尝试一下,我现在这个呼吸,比较前一个呼吸是长了还是短了。 “(三)专注于呼吸时,觉知呼吸与身体的互动关系,了知呼吸如何影响身体,身体如何影响呼吸;” 当你前两个层次做得比较稳定的时候,你就可以进入第三个层次:观察你呼吸和你整个身体的关系。你呼吸的时候,你整个人整个身体都在呼吸:你吸入的时候,你整个身体好像在膨胀;你呼的时候,你整个身体的毛孔好像也在呼一样。那这个就是第三个层次了。 “(四)在专注于呼吸时,学会如何能通过呼吸影响身体,以达至平息身体的烦躁累赘不安。” 第四就是在专注呼吸的时候,你可以平息你身体的烦躁与不安。为什么佛陀会教导观察呼吸呢?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令我们专注于呼吸,以至令身体和呼吸都安静自在。

“佛陀以一个熟练的陶瓷师对转动辘轳的观察和技艺,来比喻修行者对呼吸应有的觉知和运用。”

那么以上就是佛陀教导的如何观察呼吸,接着我们继续看下去:

“除了观察呼吸之外,佛陀还指出我们可以把身体的一举一动作为专注、觉知和观察的目标,那就是留意、觉知和观察身体前瞻后视、屈伸俯仰、行住坐卧,乃至大小二便等等一切动静。

“佛陀强调,当修行者观察身体时,不应区分和执着‘这是我的身’、‘那是他的身’、‘是美’、‘是丑’,乃至有一实在的身体可观察,而应以坚定和客观的态度,来细心观察和了解身体。有了这样客观态度和专注力,行者便可以继续观察身体现象的生起和消灭,以及培养因清楚了解身体而生起的智慧。

“当修行者对观察身体有了一定程度的熟识和稳定性后,可进一步留意、觉知和观察内心的感受:愉快感受、痛苦感受和舍感受(不苦不乐)。感受生起的成因大致可分为二种二类。二种:第一种是感官感受(身受),是指当五根(眼耳鼻舌身)为五境(色声香味触)所触动而引生的感受;第二种是非感官感受(心受),即与意识相关的感受。二类:第一类是与贪欲相连,随顺世间的感受(例如因世事得失而生起的感受);第二类是随顺清净、离欲的感受(例如在持戒禅修时生起的苦乐感受)。”

接下来解释从身受到心法。心就是因感受而生起的反应,譬如说我们生起的乐受,然后心中生起爱和执着,这就是心了,身受心的“心”。受是由外境而引生的,有了受,心就有反应,就像刚才讲的乐的感受,心就生起爱。那对乐的感受我们要了知,对心的反应,我们也应该了知。很明显心的反应和状态呢,这个层次心是强过于受的,那么二者我们都要清楚,这就是我们所缘的对象。

最后一个身受心法的“法”,我们看第二页第三段:“当行者对身、受和心意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熟识和稳定性后,便可进一步凭着对三者的了解,继而领会它们‘生起’和‘消失’的因缘条件,”

这就是什么因缘条件以生起什么因缘条件,就是说你生起的感受,乐受是什么因缘条件生,苦受是什么因缘条件生,它们的因缘条件你都知道。

“以及这些因缘条件运作的法则。‘法’在佛教的经典有多重意义。在此,‘法’有东西、事情和现象的意思,例如,身、受和心意都是不同的现象。‘法’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法则、正法和真理,例如缘起的法则。所以经文‘就诸法来观察思维法义’的意思,就是透过观察和思维法(东西和事物)继而领会到法义(真实的义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通过观察身受心,以明白它们依因缘生依因缘灭,然后就得出了缘起法这个结论。缘起是个法则来的,法则是一个道理。譬如说,E=mc2,是一条法则来的。缘起法的法则是什么呢?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个就是缘起法则或者说因果法则,道理是很简单的,你会看到当你有乐的感受,你自然有爱的心;当你有不舒服的感觉,你就有恨的心。就是有此乐受,就有此爱心,当有此苦受,自然有憎恨心,这就是此有故彼有。佛陀说如果你不想有苦受呢,你不想有痛苦呢,你就不可以迷执,你要是有迷执,就自然有苦受,这就是此有故彼有的意思。你吃饭就一定会觉得饱,你吃好多饭你就一定会长胖,这就是此有故彼有;你经常发脾气,你的样子就一定会很丑,如果你的心是宁静安乐的,慈悲的,你的样子就自然惹人喜爱。如果你想漂亮些呢,禅修啦!因为它能够使你的心漂亮,当你的心漂亮了,你自然就漂亮了。这就是佛陀所讲的此有故彼有。道理是很简单的,很实用的,但我们要好好地掌握它。

佛陀就是希望我们通过对身受心法的了解,借以培养出我们自己对自己身受心法的了解,借以摆脱我们对身受心法的执着。当我们能够摆脱、解脱对身受心法的执着时,我们自然就能够解脱生老病死苦,禅修大概的目的就是这样了。希望大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禅修是为了什么,有一个概念在里面,有一个鸟瞰图(整体的了解),然后自己修的时候心中有数。

有什么问题吗?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大致的概念,等一下我们回到前面,对修观察呼吸,是怎么个做法,再一步步来。大家可以问问题了。

如果是没有问题的话,大家可以站起来,轻松地活动一下,等一下我们要坐禅了。(休息片刻之后)

现在我们就坐禅了,用的方法就是今天上午教大家的数息。因为刚才那个经文里面是没有讲怎么数息的,但是在很多很重要的“论”里面数息的方法是有的。为什么要有数息呢?因为我们妄想太多,妄想太多没办法了,就给一些工作让我们的思想去做,它有事情做,它太忙,就不能打妄想。所以它要做什么呢?就是去数呼吸。怎么去数呢?就是一呼一吸的时候,呼的时候你开始数,一吸一呼数一,然后第二个一吸一呼数二,于是这样由一数到十。如果有的时候你觉得(时间)太长了,就从一数到八,那么从一数到八之后呢,就又要从头来过了。数呼吸与之前讲的观呼吸的长短其实是一样的,都包括身和心两个部分——身体呢就是你的呼吸了,数就是“一二三”这个数了,数数目呢是心的运作。数息还有一个好处,你一断呢,你就会知道;你乱了,你也会知道。所以你可以由一呼一吸数一,再一呼一吸算二,你可能数到六的时候,想想晚饭有什么好菜吃呢,昨天晚饭还不错哦,那你很快就知道,哎呀,我打了个妄想。当你觉知自己打了妄想而断了数息的时候呢,你忘了自己数到哪里,你又要由头来过。比如刚才你数到了六就想起吃的问题,你忘记这个数目了,你就一定要由一开始,所以你就要由一至十或者由一至八,这样循环的数息。这样你就从一个循环到一个循环之中呢不要断了。你可以数一个循环或者三个循环之后,稍微休息一下,那之后呢就跟着再数。尽量在循环与循环之间不要断,最后最好就是从你一坐下来到你坐完,这整个过程都不断了。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开始修的时候,太累或者太辛苦呢,那你就尽量每一个循环里面不断。慢慢地你就将每一个循环对接起来,不断的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那么你就会很容易入到定。还有一个我要提醒你们的,之前讲的身和心——身就是观察你身体的活动,心就是你数数,那么你可以尝试关注在数目上,你甚至可以在你的脑海里面把这个数字想象出来,(让它出现在脑海里),所以你可以一吸一呼,你的脑海里有一个“一”字,跟着一吸一呼你的脑海里就有个“二”字,这样子就从“一”数到“八”字,或者从“一”数到“十”。那这个方法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现在试一下,十五分钟。那我们现在就摆好我们的身体啦!

问:法师想请教一下,在我们数息的时候,应该把心放在哪里?

答:你在禅修的时候,应该把你的心,也就是专注力,最好是放在你数的数目上面,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试试看。我们现在开始啊。(禅修十五分钟后)

看来大家坐得都不错哦!我们现在休息十分钟吧,看看四点十五分回来。那现在慢慢来啊,慢慢站起来,不要急,要小心。(休息十分钟之后)

我想提醒大家,禅修啊,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事情,是讲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的事情。刚才有同学告诉我他们在禅修中有一些好的感觉,比如说感觉到特别的宁静啊,很舒服的感觉,这些都是因为你们禅修的时候,你们坐的方法和你的心用得比较合适,这个“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呢你就觉得特别的宁静和其他的好的感觉,这就是禅修的时候,有一点点好的利益给大家尝一尝。但如果你产生执着的话,这种感觉就很难再感受到。你一旦执着这个感觉,这个感觉就不再回来了。所以我想强调的是,如何去制造因缘。因缘成熟,你就一定会达到定。你不要去求定,求定是求不到的,你只有培养你身和心的条件,那么心就会慢慢自己专注而入定,它是自己会入定的,而不是你令它入定。就像睡觉一样,你不可以说我现在睡啦,这样子肯定睡不着;你要把这张床摆好啊,不再去想那么多事啊,那你自然就会进入梦乡。修禅定也是一样,只要专注于你的所缘,慢慢慢慢你的心稳定下来的时候,就会入定。所以只要关注于这个过程,不要刻意的去求某一个境界。而且禅修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希望大家不要心急。
那么接下来再介绍禅修的另外一个所缘给大家,这个所缘是层次比较高些的,那也不是说刚才的不重要,也是让大家知道原来禅修还有这样子的境界。我们看《禅修入门》第二课的第二段:

“凭借意境以达止:制心一处,安于意境,‘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段文字呢都是描述达到止的意境,就是将你的心安住于一个地方,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就是刚才这段文字说的这个意境。什么叫意境呢?就好像下面李白这首诗了,这首诗的意境是很强的,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当你慢慢读这首诗的时候呢,你的心中自然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来。就像李白的另外一首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都有一个意境,这就是所谓的意境了。意境就是除了文字,你心中有一个独立于文字的境界,所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在文字以外的境界吧。之前给大家讲的就是由文字而得出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文字,但也是不离文字而有的境界。
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种的观想来修呢?最多时候都是用在慈悲观。譬如说,修南传的慈悲观啊,我们首先就观想一下自己的人生。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不稳定。当你观想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和多么的不稳定时,你就会产生对自己的一份怜悯心。这一份的怜悯心,这一份的慈悲心,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无常啊,痛苦啊,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感觉。你有了这份慈悲和怜悯的感觉之后呢,然后你跟着就有了对自己的一份祝福,你就说:

“ 愿我无怨敌, 愿我无仇恨, 愿我身心安乐, 无障碍。”

这一份对自己的祝福,对自己的怜悯,其实是容易生起的。那这一份祝福的生起就是你对你人生的无常啊,你自己所受的痛苦啊,而对自己产生的这一份怜悯。当你观想这些时,就会生起一份慈悲心。以这份慈悲的心的感觉,就是意境。当我们有了这一份经验之后,我们就可以再想一个我们关心的人。经文里面讲过呢,男的就找个你关心的男的对象,女的你就找个女的。对于你关心的这个人,比如说男的你就观想你爸爸,女的你就观想你妈妈,或者你关心的老师或者师父。然后同样的你就观想你的这位亲人,也都经受着和你一样的痛苦,他也会同你一样,是不希望痛苦的,你这样很诚心的希望,他都不会有痛苦了,那就会祝福他,希望他无怨敌,无仇恨,身心安乐,无障碍。这样你对他的祝福,就会使你对他生起一份这样的慈悲心。那这份慈悲的意念呢,就是我们心所缘的境了。所以前面我们所讲的,所念的那些文字的意义啊,思想啊,其实都是为了制造一个慈悲的意境。那么这个慈悲的意境,就是我们禅修、入定的对象了。以上就向大家简单讲解了这一个作为我们入定的所缘的对象。

其实我们除了可以运用慈悲观作为禅修的所缘以外,念《金刚经》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在这四句偈里面,我们因这四句偈而产生的理解,这个理解就变成我们的意境了。使心安住在这个理解和意境里面呢,也都是一个所缘。那就是不执着文字,产生一个理解、明白,或者一个意境呢,都可以是我们的所缘。刚才给大家讲的就是我将讲义这段“缘起偈”的理解了。比如说:“因缘和合生诸法,因缘坏散诸法灭。”

“诸法”在这里指的就是一切东西。当因缘和合时一切东西都生起,因缘灭一切东西都会灭。这两句偈语虽然看起来好简单,但当你们将来一直了解下去,就会发现佛陀所讲的缘起法呢,真的是甚深甚深。譬如说,本来没有的东西,只要因缘和合就会出现,所以本来没有,可以因缘而有;所以因缘出现而呈现“有”的时候呢,其实它的本质是无,因为本来无,所以才能因缘有。自然了,既然是因缘有,就代表它一定是本来无。那我们就应该知道它有的时候,只是因缘有,不是真实有;当它无的时候,也不代表它绝对无,只要有因缘它就会再有。所以当我们对因缘明白的时候啊,因缘有的时候我们不会执着它,因为只是如梦幻泡影的;当一切无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死执,因为我们知道它只是因缘无。在这不落有不落无的过程中,有不会执着,无也不会死执。在这当中,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无有牵挂,也都会随因缘而度化众生。那如果你能对偈语中的缘起法,能够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所谓如是知就是向上面所讲的如此的了解。“知”首先是文字上面的明白,明白后做如是的观察,就叫做“见”。当你能够如是知如是见的时候呢,你的心就自然如实信解了。当你能够对这两句因缘偈,做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你就能够产生依此而生的境界或者情怀。然后你就能够在这种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的情怀里面流连。当你的心能够在这种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的情怀,流连于你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你见到了任何事物,都能见到因缘生因缘灭。禅宗经常说“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的意思就是,你日常的行住坐卧和内心世界是保持一致的。譬如说,当你的心对“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坏散而灭”有很深的理解,当你一天二十四小时之中都保持这种情怀,然后某一天你就能通过某一个事件,突然在日常生活中深深地理解到体会到这两句偈的意义,那这样的时刻你就会断尽烦恼,这样的时候你就会开悟了。对这两句偈的理解,是可以引导你至开悟的。明白理解这两句偈语中的情怀,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认证这个说法的真实,你发愿把你心中的烦恼同我执打断。当你打断烦恼和我执的时候,就是一般来说所谓的“开悟”。这一种的开悟,是可以通过义理和闻思修以达至开悟,也都是禅修的一个方法。那我就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了。

我再下面这个东西是很有用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沩仰的心法。沩仰就是六祖座下“一花开五叶”中的其中一个法脉,只给大家介绍第一段,仰山就问沩山祖师:“如何是真佛住处?”这意思就是真的佛他坐在哪里呢?相对于假的佛来说,假的佛当然就是坐在大殿上面的啦。真的佛坐在哪里呢?那沩山祖师就回答他了:“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这个说法大家都可以记住了。什么叫做“以思无思之妙”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以思”就是“用思维”,思维一下没有思维的美妙。这意思就是说,“哎呀,如果我不打妄想多好呀!”就是这么简单。那你现在禅修的时候,你可能一天生活当中很紧张,你又要考试,又要面对父母对你的要求,又要面对你男朋友女朋友的要求,总之的脑子里面是充满了种种的胡思乱想,你的思想就停不下来,那你坐下来禅修的时候呢,一坐下就想“哎呀,不打妄想多好啊!打妄想真的很辛苦”,“我打妄想弄得自己好辛苦”,“如果我的心现在不打妄想,安静下来,该多好啊”。然后你就用这句话,同自己讲“我不打妄想多好啊”,你就反复思维这个说法,“不打妄想多好啊”,慢慢慢慢你的妄想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帮助你铲除妄想。然后接下来这句“反思灵焰之无穷”。“灵焰”就是你的心,“焰”就是“火焰”的“焰”。灵焰就是很灵活的很有灵性的火焰,你就想想你的心,那种无穷无尽的状态:你有时候会想,“我要是特别发达该多好”;有时候你又会想,“我现在真凄凉”;或者你可能会想,“哎呀我可能下地狱啊!”;又或者想上天堂。所以我们的心啊,是一种无穷无尽的东西呀。你可以因为你的心而轮回,也可以因你心的觉醒而成佛,所以我们的心是无穷无尽的。

下一句就是“思尽还原性相常住”。当你能深深体会心,然后了解它的时候,你就可以明白心的本质,心所现出来不同的影像,有善的影像,恶的影像。这些善恶好丑的执着,其实都是如梦幻泡影的,它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所以就按照前两句“以思无思之妙”,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稳定了,你就可以再反观心的力量,了解到它的千变万化。看到它的千变万化之后呢,也了解到它千变万化当中不同的形相,其实都只是本质上如梦幻泡影的,没有自性。那这个时候,你就对你心里面的种种影像,种种的概念,会一下子就打破了。不过这只是同大家在文字上介绍一下,你自己都可以去感受一下你心中的念头,那种虚幻性。这也是一种禅修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力的禅修的方法。

今天同大家介绍了很多禅修的方法,上午介绍了四念住,最稳当的就是观呼吸,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专注留意自己的呼吸,能够找到一个方法令自己的心静下来,令自己的心安静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在心中建造一个心灵的绿洲,心灵的净土。这个心灵的净土和心灵的绿洲是可以通过你的呼吸,在你观呼吸的时候找得到的。应该可以做得到。

今天的这个课程就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常识。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五点多了,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我刚才问的那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灵魂,但反观自己的内心,感觉心和灵魂是一样的东西,但是有一个“我”在反观内心,它们好像又是不一样的。

答:就是“灵魂”和“我”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啊?

问:跟“内心”有什么关系。

答:跟“内心”有什么关系。首先是我们佛教不认同人跟动物有一个不变的灵魂。灵魂是一个天主教基督教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认同有一个什么灵魂的东西。但我们说“心”。“心”原来是一个总成,好像是一个树林,很多树就成为一个树林。心也不是一个东西,心对于我们佛教来说,有“受、想、识”,这些都是心的部分。所以我们说心的时候,其实是像树林这个意思,是几个东西和合就成为心,不是一个不变的灵魂。正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不变、单独存在的这个东西,所以佛教说这个“我”是不真实的,是假的,我们感觉有一个“我”,这个感觉是“有”,真实的“我”是没有。好像我们感觉错了,因为没有一个真真实实不变的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一切是因缘和合而生,就肯定没有一个不变,永远存在的我,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我们不认同有一个不变的灵魂。

问:请问师父,我们在尝试禅修的时候,选取一个所缘之后,是在一段时间之内都坚持这一个所缘,到一个阶段再选取另一个所缘?

答:最初修炼的时候,我们的所缘应该是稳定的。好像是你最初去观察那个呼吸的出入,当你观察呼吸的出入稳定以后,你可以再进一步观察它的长短,再过一段时候,你感觉到稳定了,可以再进一步;如果你感觉到不稳定了,可以再退回前一个部分。你把一个阶段的所缘搞好了,稳定以后,再变会比较稳当。变来变去是不行的。

问:法师,我想请问一下。就是刚才那个问题听了就觉得很糊涂,如果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那谁在受报,谁在六道轮回呢?

答:就好像你小的时候,有身体的问题,你现在好像是承受了那个病的果报,长大以后还在受到那个病的影响。这个在佛教里的解释就是,你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觉得以前的那个我就是现在的这个我,你感到两个都是你。因为你感觉小的时候你种了什么因,现在你受的就是什么果。你好像感觉很清楚是不是啊?但是你前生的你跟你现在生的你,你现在生的你,跟你下一生的你,这个关系,你就不是很清楚。按佛教的观点,你前生的你和你这一生的你,就好像是用火柴点燃了蜡烛,你前一根火柴的火,点燃了现在这根蜡烛的火。火柴的火,跟蜡烛的火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不同的。因为火柴的火是烧柴的,蜡烛的火是烧蜡的,是不是?你前生可能是女的,你现在是男的嘛,肯定不是一个人。但是没有那个火柴的火,蜡烛的火肯定不会生起。如果是没有你前生的你,肯定没有你这一生的你,所以你前生的你,和你这一生的这个你,不是一个,因为一个是烧柴的,一个是烧蜡的;但是又不是两个,离了前面那个就没有后面那个,所以前跟后不是一个,不是两个。好像火柴那个火和蜡烛那个火,火柴那个火之前是烧柴的,现在烧完了,但是蜡烛的火还要燃烧下去。这个蜡烛快烧光了,你点一根新的蜡烛,那新的蜡烛和之前那个蜡烛,跟之前火柴的关系是一样的,但是不是一个火,也不是两个火。你这一生跟你下一生,不是一个生命也不是两个生命。情况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不要分了,没办法。是不是啊?是不是这样子?你,好一点没有?

问:法师,想请问,我刚才打坐的时候出了很多汗,满头大汗,是怎么回事啊?

答:你冬天天气冷的时候试过打坐吗?也会出汗吗?

问:没有。

答:应该是天气的问题,天气冷的时候就不会这样啦!不用担心。不过有些人坐禅的时候流汗啊,或者其他情况,也会有很多感觉的,但是也不要太担心,不会因为你打坐出了很多汗身体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喝水就好了,多喝一点水就没问题了。但最重要的是你坐禅的时候,禅修的时候,你身体的状况,你坐的姿势好不好啊,这个是重要的。流汗流得多了就找一个空气好的地方吧,应该是可以的,你试试看。

问:可以开空调吗?

答:应该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空调的风口吹着你自己,弄得房间凉一点是可以的。还有打坐,你刚刚冲完凉不要打坐,打完坐也不要冲凉。为什么呢?因为你刚冲完凉的时候你的身体还没有干燥,现在没问题啊,因为天气很热嘛。但是最好打坐前后都不要洗澡比较好。

问:我想问一个基础的问题,我们打坐的姿势有什么特定的意义吗?

答:也不算是特定的意义了,就是要把我们的身体安放好,令我们能够宁静,长时间都不会动来动去,让你的血气流通的自然。通过调整你的身体,让你的心安静下来,也不是有什么特别意义的。好像我们的祖师爷,也不太强调“坐”的方法,是强调生活当中去参禅。因为禅都是关于我们的心的,你有方法把你的心搞好就是成功。身体就是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把你的身体搞好,安排好,有助于你日常的学习工作,但不见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问:法师我想请问,在缘起法这段偈语里面,有句‘因缘坏散诸法灭’,您就说因缘无的时候不一定是无;那‘因缘和合生诸法’也不一定是生。怎么样才能让因缘再生呀?如果要是想因缘生起,是不是要助缘?或者是促缘?促成因缘的生起。

答:因缘生,因缘灭,是客观的事实。我们作为一个人呢,分为内心和心外的世界。那么因缘生,因缘灭呢,是指世界和心两部分,所以一切心和世界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你看下面第二段:“诸法各有因缘。”你是你,不是在混乱中生起的,你是你爸爸妈妈的女儿;因为你爸爸妈妈是中国人,然后你又生为他们的女儿,所以你自然而然就是中国人。那你身边的同学呢,是他爸爸妈妈的孩子,你跟他是不一样的。在千变万化的因缘里面,每一个东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因缘。下面这句“承前启后”,“承前”是你承接着你父母这段因缘,也是承继了你自己的因。苹果生出来是苹果,是因为这个苹果种子。瓜生出来是瓜,是因为瓜的种子。所以是“承前”而到现在的。那如何去“启后”呢?我估计这个是你的问题。一棵苹果树,要有苹果的种子,才能长成一棵苹果树。你如何才能启后呢?有两个因缘,你可以用你的色身,身体去启后。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结婚生子。但不单可以用身启后,你的心也可以启后。如果你的心是生起贪嗔痴呢,你就会种下贪嗔痴的因,有了贪嗔痴的因呢,自然就有因为贪嗔痴而引生的果。这就是要看你发一个什么样的心。譬如说,你发了菩提心,那你就种下一个菩提的种子,那当你下一生遇到佛法呢,你自然就会好高兴了,你就会继续学。所以“承前启后”的“启后”呢,是由心来引发的,当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当然了当你的心灭的时候,灭而不再生,那就证得阿罗汉果了,就不再生起了。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