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认识虚云和尚应抓住的一个根本视角众所周知,明清以来,中国佛教在整体上是在走向衰落,到了清末、民国年间,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佛教的挤压和国内政治对传统佛教剥夺之加剧,这种衰落几乎发展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挽救垂死中的中国佛教,一大批佛菩萨纷纷化现于世间,为病危的中国佛教把脉开方。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他们都一致认为,佛教沦落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根本原因在佛教自身,比如僧团素质低下,道风不振,戒律松弛,不关注现实人生,等等。所以佛教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首先革除自身的痼疾,树立正气,强身固本,所谓“真气内充,邪不能干”。
关于如何革除佛教自身的痼疾、如何固本的问题,大体说来,有四种思路:
一部分大德主张通过真修实证、老实念佛来拯救佛教,这一派主要以印光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维系佛教这棵大树得以生存的“修证之根”。
一部分大德则试图通过弘扬戒律、整顿僧纲来挽救佛教,这一派主要以弘一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维系佛教生存的“戒律之根”。
一部分大德则认为,要振兴佛教,必须从研习经教、弘扬经教开始,这一派主要以谛闲、圆瑛法师为代表,它抓住了佛教的“经教之根”。
另外,还有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大德则主张,佛教要兴盛,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走人间佛教的道路,这一派抓住了佛教生存的“现实之根”。
克实而论,这四路大德,他们的道德并无高下之别,他们针对中国佛教所患的四大弊病所开列的四个方剂亦无优劣之分。他们只不过是在合演一出拯救中国佛教的大戏而已。通过这出戏,他们向世人昭示,中国佛教的真正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个谜底最后是通过虚云和尚向观众揭示出来的。
与上述四类代表所不同的是,虚云和尚并不是单用某一剂方药,而是以振兴禅宗为核心,将这四剂方药,一起倒进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这一殊胜的药鼎中,一锅煮了。换言之,虚云和尚将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四条大根,深植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禅宗祖庭这样一个肥沃的土壤中。
换言之,虚云和尚在探索中国佛教出路方面,强调抓住“四根一本一核心”
四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
一本:禅宗是中国佛教之本,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关键所在。
一核心:在佛教的信仰场所(正规丛林,普通寺院,民间神祠)中,唯有丛林能代表正法,它才是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领导者。
为什么要以禅宗为核心呢?佛心宗。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与中国佛教的兴衰休戚相关。
为什么要选择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作为弘禅之地呢?虚云和尚说过,他一生不住现成的寺院,不住没有祖师住持过的、没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寺院。他一生修复和住持的,全是禅宗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因为,这样的道场土壤肥沃——人杰地灵,有文化底蕴,有修行传统,护法有力,向外辐射力量强大,向后代传承的力量持久。
借助祖师道场的历史文化优势,全面培护佛教这棵大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四条大根——修证之根、戒律之根、经教之根、现实之根,这就是为什么虚云和尚和他当代的法嗣们,能够支撑起中国汉传佛教大半边天下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上是我们理解虚云和尚的一个历史前提。下面介绍虚云和尚的生平。
介绍生平时,我们将虚云和尚一生分两个阶段——
自度时期:一说56岁之前,以高旻寺开悟为标志;一说65岁之前,以在鸡足山发心修复迦叶道场为标志。
度他时期:65岁以后。
自度时期,我们要着重学习虚云和尚的修行经验和人格品质。
度他时期,我们要着重学习虚云和尚的道场建设思想和他为中国佛教所作出的贡献。
一、自度时期
(一)虚云和尚自度时期的行业——
1840年(道光二十年)诞生于泉州府署。11岁,由祖母作主,过继给叔父,为订婚田、谭二氏,同年冬祖母去世。
13岁,随父送祖母、生母灵棺,回湖南湘乡安葬。请僧人至家作佛事,得见三宝法物,生欢喜心。家中藏有佛经,初看《香山传》、《观音菩萨成道事》,熏染于心。八月,随叔父蒲堂进香南岳,遍游诸刹,若有夙缘,不欲回家,以畏叔严,不敢言。
14—16岁,由叔父看管,在家中读道书三年。17岁,曾试图私逃南岳出家,中途被追回,送往泉州。其父令其与田、谭二氏完婚。同居二年无染,成闺中净侣。
19岁,作《皮袋歌》一首,留别田、谭二氏,逃到鼓山出家,礼常开老人落发。20岁,从妙莲老和尚受戒,法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为了逃避父亲的追寻,居鼓山后山石洞中礼万佛忏。
20—23岁,在洞中礼万佛忏,整整三年。23岁那一年,其父告老还乡,师回鼓山任职。
2 3—2 7岁,在鼓山任职四年。所当职务,自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皆苦行事。中间曾派月无事,弗为也。即寺中常住,时有单贝親,亦不领受。每日仅粥一盂,而体力强健。
27岁那一年,其父殁后,庶母王氏领二媳出家为尼。王氏法名妙净,田氏法名真洁,谭氏法名清节。
27岁那一年,受山中苦行僧古月禅师的影响,欲效玄奘等古人,行苦行。“思昔日玄奘法师欲求经西竺,于十年前,先习方言,日行百里,复试绝粒,先由一日起,以至若干日,以防沙漠荒碛,绝水草也。古德苦行有如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辞去职事,尽散衣物,仅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复向后山中作岩洞生活。”
28—30岁,住山洞禅定三年。此三年中,居则岩穴,食则松毛及青草叶,渴则饮涧水。日久,裤履俱敝,仅一衲蔽体,头上束金刚圈,须发长盈尺,双目炯然。人望见之,以为魅,怖而走。
初一、二年,时见胜境,不以为异,一心观照及念佛。处深山大泽中,虎狼不侵,蛇虫不损。不受人怜,不食人间烟火,幕天席地,万物皆备于我,胸次洒然,体力日强,耳目聪明,步履如飞,心中欢悦,自以为四禅天人也。自问,亦不自知其所以然。
后一年,乃随心所欲,随意所之,有山可住,有草可食,行行重行行,不觉又一年矣。
31岁,在温州的一处山洞中修苦行,受人指点,前往浙江天台山华顶龙泉庵,参礼融镜老法师。
31—35岁,参侍融镜老法师,其间,经常前往国清寺学习禅制,经教。
36—42岁,36岁离开融镜老法师,至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到宁波岳林寺听《阿弥陀经》,37岁,在天童寺听《楞严宗通》。如此这般,一直到42岁,一直在江浙一带,如天宁、焦山、高旻、金山等古道场参学,学习经教,参加禅七。
43—45岁,43岁那一年,为报父母之恩,从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五台。历时三年,至45岁那一年五月底始达五台山显通寺。途中九死一生,两次得文殊菩萨搭救。黄河铁谢渡阻雪七昼夜。正月怀庆府小南海不许挂单,寒夜宿路边,得痢疾,宿黄沙岭庙中,文吉相救。太谷县离相寺,不许文吉挂单。因寻文吉,急火攻心,口吐鲜血,至太原府黄土沟白云寺,不许挂单。太原城极乐寺,又不许挂单。
45—47岁,离开五台山后,入陕西朝圣,咸阳,西安,终南山各地,最后在终南山南五台,与觉朗、赤山法忍、冶开等人居庵二年。
48—50岁,48岁那一年,离开终南山,由汉中,入四川,朝礼新都宝光寺,49岁又朝成都、峨嵋等地圣迹,之后,经康藏入西藏。50岁又从西藏过大雪山,至不丹,至孟加拉,到锡兰,又从锡兰到缅甸,朝大金塔。之后,经过汉龙关入云南境内,朝鸡足山。由昆明,经贵阳,入湖南衡阳,北行至湖北武汉,又过江到庐山,参加念佛法会。之后,又到安徽九华山。
两年间,纵横两万里。除渡海须航外,余皆步行。水驿山程,霜风雪雨,碛砂峻岭,岛屿榔椰,境风日变,心月孤悬,体力增强,步履轻捷,不特不觉行旅之苦,反思昔日放逸之非。
途中写了很多的诗。
西藏大雪山
何物横天际?晴空入望中!这般银世界,无异玉璁珑!
虚老有诗五百多首,可惜文学界没有人重视。
还鼓山访古月师
卅载他乡客,一筇故国春。寒烟笼细雨,疏竹伴幽人。
乍见疑为梦,谈深觉倍亲。可堪良夜月,绪绪话前因。
鼓山雨后晚眺
雨醉山初醒,寒光入座微。荒烟依树白,落日染山绯。
樵唱采薪返,渔歌罢钓归。疏锺云外响,惊起鹤横飞。
51—52岁,在金陵、宜兴等,帮助道友修复道场。
53—55岁,与月霞、普照、印莲诸师,在九华山后山翠峰茅蓬,研习《华严经》等。
56岁(1895),在高旻寺开悟。“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蓬,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若果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此次若不堕水大病,若不遇顺摄逆摄、知识教化,几乎错过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又偈: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57—60岁,57岁,在金山过戒期,冬季参加打七。忍假韦驮之报怨。58岁,到狼山参礼大势至菩萨道场,在焦山助通智法师讲《楞严经》,同年在阿育王寺燃指供佛。
9岁,在宁波七塔寺听默庵法师讲《法华经》。
61—63岁,八国联军攻打北京,随扈跸西行。后重朝五台。入终南山,住狮子茅蓬。
2—63岁冬,一定半月。后嫌人闹,离开终南山,与戒尘法师一起,经四川,前往云南鸡足山。
经四川,前往鸡足山的途中:流沙河乘船落水,晒经关不许挂单,地湿衣湿寒夜苦熬。
到达鸡足山后,原本发心修复祖师道场,为山上子孙所不许。遂于昆明兴福寺闭关一年,戒尘法师护关。65岁出关后,在归化寺讲《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在筇竹寺讲《楞严经》,在崇圣寺讲《法华经》,后在大理提督张松林、李福兴等达官的帮助下,接修钵盂庵,从此揭开了漫长的修复道场、弘法利生的生涯。时乃光绪三十年(1904)。
(二)虚云和尚自度时期对我们的启示
1、知因果,守戒律。
修道人,欲得成就,必须知因果,守戒律。若不守戒,必遭魔事。
虚云和尚一生中两次拒绝女色的诱惑,两次拾金不昧,在鼓山请应慈法师时,自己出钱买油买盐。
2、培福报。
修行离不开福报。福报的定义——修行需要法财侣地的具足。富足的物质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健康的身体,轻松的心态,生计无忧,现世的人际关系的和谐,过去世的逆缘消解、善缘增长。培福报的方法——六度四摄。利他,布施,放生,超度,爱惜物命,护持三宝。
虚云和尚自度时期非常注意培福。
2 3—2 7岁,在鼓山任职四年。所当职务,自水头、园头、行堂、典座,皆苦行事。中间曾派月无事,弗为也。即寺中常住,时有单贝親,亦不领受。每日仅粥一盂,而体力强健。
51—52岁,在金陵、宜兴等,帮助道友修复道场。
3、勤拜忏。
消除业障,通泰身心,从身心两个方面为入道作准备。世人不入道,有二障:业障、身体的障碍。
20岁,从妙莲老和尚受戒后,为了逃避父亲的追寻,居鼓山后山石洞中礼万佛忏。一直到23岁,在洞中礼万佛忏,整整三年。
43—45岁,43岁那一年,为报父母之恩,从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五台。历时三年。至45岁那一年五月底始达五台山显通寺。途中九死一生,两次得文殊菩萨搭救。我们在家人应当像虚云和尚一样,勤拜佛修忏,既消业障,又能修养色身,为修定打基础。
4、深入经教,明白理路。
3 1岁,见融镜老法师,是人生的转折点,开始重视经教。
31—35岁,参侍融镜老法师,其间,经常前往国清寺学习禅制、经教。
36—42岁,36岁离开融镜老法师,至高明寺,听敏曦法师讲《法华经》,到宁波岳林寺听《阿弥陀经》,37岁,在天童寺听《楞严宗通》。如此这般,一直到42岁,一直在江浙一带,如天宁、焦山、高旻、金山等古道场参学,学习经教,参加禅七。
53—55岁,与月霞、普照、印莲诸师,在九华山后山翠峰茅蓬,研习《华严经》等。
58岁,到狼山参礼大势至菩萨道场,在焦山助通智法师讲《楞严经》,同年在阿育王寺燃指供佛。59岁,在宁波七塔寺听默庵法师讲《法华经》。
所学有:《法华经》《弥陀经》《楞严经》《华严经》《天台教观》。
所讲有:《法华经》《弥陀经》《楞严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乘起信论》等。特别注重三经一论。
5、行脚参方,正念行禅。
虚云和尚非常注重行脚参方。行脚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修行禅。行禅的功德不可思议。
48—50岁,48岁那一年,离开终南山,由汉中,入四川,朝礼新都宝光寺。49岁又朝成都、峨嵋等地圣迹,之后,经康藏入西藏。50岁又从西藏过大雪山,至不丹,至孟加拉,到锡兰,又从锡兰到缅甸,朝大金塔。之后,经过汉龙关入云南境内,朝鸡足山。由昆明,经贵阳,入湖南衡阳,北行至湖北武汉,又过江到庐山,参加念佛法会。之后,又到安徽九华山。
两年间,纵横两万里。“除渡海须航外,余皆步行。水驿山程,霜风雪雨,碛砂峻岭,岛屿榔椰,境风日变,心月孤悬,体力增强,步履轻捷,不特不觉行旅之苦,反思昔日放逸之非。”
二、度他时期
(一)度他时期的行业
云南时期——
1、63岁到鸡足山,65岁(1904)修祝圣寺。
光绪三十二年(1 9 0 6),为修祝圣寺,只身赴南洋化缘。从仰光到马来西亚的途中,差一点被剖腹开膛。
光绪三十三年(1907),护送妙莲和尚舍利到槟榔极乐寺供养,顺便到南洋募化修藏经楼。在泰国曼谷龙莲寺讲《地藏经》,一定九日。
特别值得注意者有三:
维护教界权益。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庙产事,随寄禅和尚进京请愿。原随扈西行途中认识的王公大臣多所帮忙。提庙产之议遂止。两次上北京维护教权。
说服李根源。辛亥革命,滇中大乱。李根源率兵围鸡足山。与罗容轩针锋相对。民国二年,罗容轩以庙产兴学为名,极力损害教产,当时蔡锷任都督。屎罐子砸教育厅。后虚云和尚进京,通过法源寺的道阶长老,找熊希龄,将罗调移贵州。
为地方消灾,利益一方。消除汉藏边衅,说服土匪招安。
整理法务仪轨,制定规约。
在修复祝圣寺期间,虚云和尚针对当地出家人不懂法事仪规之现实,参考金山、高旻等诸大丛林的规制,对丛林中各种法务活动的仪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用于指导大众的修行,这些仪规包括《钟板堂当值规约》《引礼寮仪式》《告香仪规》《初坛戒范》《禅堂法器规矩(坐香规约)》《传戒仪规》《戒期启谏榜式》等。
同时,虚云和尚还根据清规戒律,针对寺院各个堂口,制订了一整套规约,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律制的范围。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云门寺期间。虚云和尚所制订的规约,主要有《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爱道堂共住规约》《衣钵寮规约》《教习学生规约》《大寮规约》《浴室规约》《农场组织简章》等。
2、81岁(1920)建云栖寺。
原被地方政府卖给西人作俱乐部,虚云和尚找唐继尧,收回修复。
戒行清净,不昧因果:民国十年,修云栖寺时,解救少妇,拒绝以身相报,安忍中伤。早在光绪三年,从宁波至杭州舟中,拒邻女挑逗。
福建时期——
90岁(1929)到鼓山。得到杨幼京(树庄)、方声涛等闽府政要的支持。制订安单规则(1930年),冒死整顿职事。1931年有人在大厨内纵火。创立佛学院。鼓山佛学院之筹备,于1930年就开始了。
1931年春,正式成立,杨树庄为名誉院长,虚云为院长,聘请觉澄、深悟等五人为佛学院教师。不久,因本山子孙之疑嫉及办事人之失检,这首批五位教师先后离去。不得已,虚老又继请应慈老法师来佛学院讲《华严悬谈》。讲毕,应慈老法师回沪,虚老又先后聘请大醒、心道、印顺、慈舟等法师,帮助继办佛学院之事。为办好佛学院,从资金之募化,到规章制度之制订,到任课法师之聘请,虚老均费心一一操持。这中间几停几废,足见,开办佛学院所遇阻力之巨大。
整理经版,佛祖道影,星灯集,列祖联芳,鼓山宗谱,编辑整理出版寺志。虚老主持鼓山期间,特别注意佛教文化遗产的保存和整理。涌泉寺内历来收藏有许多经版,但到虚老接任时,因年久失检,保管不善,虫蛀潮霉,多有损毁。有见于此,虚老组织观本等人专事整理,缺者补之,毁者复之。明确要求加上丹黄标签,分简册之部居,考证译撰者人名,记录锓梓的时间。经过数月艰辛劳作,编著完成《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虚老亲自为之撰序。为使四众弟子追踪古人得髓之真传,勿忘先德嘉惠之至意,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将其付梓面世。在整理经版的过程中,发现罕为人知的延祐年间福建陈觉林刻本《大般若经》六百卷、《大宝积经》百二十卷、《大涅槃经》四十卷。虚老命观本等加以详细核对,查勘三经共残缺四十卷。后来寺中僧众在知客师的倡议下,发心手抄,足其卷数。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抄补事竣,虚老很是高兴,看到这三部古本大经焕然复新,自己朝夕肃然,若对古佛也,并亲撰《修补古经跋言》,记述其原委。两年后,朱庆澜居士征得虚老的同意,将此三经一并收入《碛砂藏》影印传世。为此,虚老认为,此乃扶持正法眼藏之举,功德无量,欣然命笔,撰《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
住持鼓山寺务期间, 虚老考虑到寺中所藏《佛祖道影》,成书于永觉和尚主法之时,虽在康熙年间曾加修补,但时隔二百七十多年,日久散失,中间多有破损残缺。所留仅有一百一十七位,像、赞也参差不齐。因此,于禅诵之余,虚老组织僧众多方征集资料,派专人赴沪请来《续藏》,从中获益不小,增补诸祖师传记,并使之与原苏州玛瑙经房刊本相校勘与会编,增刻祖师画像至三百一十尊,配齐传赞,题名《增订佛祖道影》。又亲撰《增订佛祖道影序》,记其因缘。到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一并刊印流行。在编辑此书过程中,虚老还多方设法寻觅资料,对禅宗的法系加以考证,尤其是对有关史籍记述中存在的一些错误,予以订正,撰成《法系考证》一文。
在《增订佛祖道影》的编辑即将完成之际,虚老编辑了以记述鼓山列代祖师业绩为主要内容的《鼓山列祖联芳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对禅宗五派源流进行一系列的考证,分宗列派,溯源道流,把各派辈份整理编辑成文,名曰《禅宗五派源流》,附于《增订鼓山列祖联芳集》之后,亲自撰序,然后一并付印流行。
广东时期——
1、95岁(1934)到南华寺。
可注意者:
支持抗战。日中一食,节约粮食,支持前线将士。1942年底到1943年春,在重庆建护国息灾法会。
高僧灵异:河流改道,树神求戒,老虎皈依,枯柏重新,灵泉祷应,白狐往生,敌机堕毁。
拾金不昧,不好钱财。1 9 3 8年秋于宝林山麓拾国币一包,数额颇巨,捐给粤省主席李汉魂,用于拯救饥民。
重建华亭寺的时候,在招提村附近,拾金银币一包,价值二十余万元,送于政府赈灾。“众议谓:常住困难,应留常住。予谓:佛制僧人不得拾遗财,今拾之,已属犯戒,归于常住,更为非义。诸公乐捐己财,以种福田则可,僧人无粮,募化则可,拾遗归常住,衲不敢也。众称善,遂拨为赈款。”将重庆法会期间所得珍宝字画,沿途分散,一物不剩,“徒费保存,徒乱人意。”
2、105岁(1944)到云门寺。
可注意者:
1945年韶关乳源沦陷。云门开门收容难民,僧俗同甘共苦。夏,村民劫持军需,虚云和尚设法解救。1948年带病赴南华传戒。冬美国詹宁士来皈依虚老,虚老为她举办禅七。
不去香港,留在大陆。
江西时期——
114岁(1953)到云居山。
以命相争,坚持中国佛教传统,保持僧衣和僧尼生活习惯。一九五二年九月,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在京召开。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中国佛教协会筹备会。一九五三年四月中国佛教协会成立。
农禅并重。全体僧伽分农垦、建筑二队,一方面建筑寺院,一方面自耕自食。
一九五七年一百零八寿诞,为培养僧才,帮助出家人树立正知正见,特举办大型讲经法会。成立真如寺佛学社。海灯法师讲经,三经一论。
反右斗争中,受到冲击。一九五八年春中南局在武汉开会,有人想借此机会弄死虚老,后毛泽东主席发话,解危。
虚老的日常起居。坚持禅定,处处以身作则,不肯换用常住的新席子。自题相赞:这个痴汉不知羞,老大龙钟逐浪游,石火命光牛马走,不分清浊混时流。自家大事犹难顾,专为他人耽甚忧,但看世事如累卵,多年未得一同俦。真可叹,这老牛!莫到眼光落地使人愁,问渠为何不放下?待众苦尽那时休!
(二)度他时期在道场建设方面的启示
虚云和尚在道场建设方面,有六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1、坚持传统的丛林制度,订立寺院规约,整理法务仪规,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戒律的范围之内。
中国佛教丛林,按住持人选的产生方式,可分为传贤、传法、子孙三种类型。唐宋时期,以传贤为主,元以后以传法为主,到了晚清以后,基本上以传子孙为主。随着子孙丛林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传统的佛教丛林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寺院不再具有广泛开单接众的“十方”性质,而变成了少数人的私有财产。与之相应,一整套传统的清规戒律也慢慢地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而成了一种装点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寺院、僧团因而衍生出与广大信众对传统佛教的期许背道而驰的种种弊端来。丛林之衰落,究其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虚云和尚初到鸡足山修复迦叶尊者道场的时候,那时的鸡足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子孙丛林:全山寺庙都被当地的子孙把持着,既不开单接众,也不许外来和尚住山,既不穿僧衣,不食素,也不上殿、坐香,就更谈不上守戒了。虚云和尚来到鸡足山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寺庙的“十方丛林”传统,开单接众。
光绪三十年(1904)秋,李提督福兴邀请虚云和尚住持大理崇圣寺,虚云和尚回答说:“吾不住城市。早有愿在鸡山挂单,而山上子孙不许。今诸位护法,能为图一片地,愿开单接众,以挽救滇中僧众,恢复迦叶道场。此衲所愿也。” 在当地官绅的帮助下,虚云和尚开始了钵盂庵(后改祝圣寺)的修复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虚云和尚一面四处募化,修建殿宇,一面立定规约,提倡坐香、讲经,重振律仪,传授戒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鸡足山全山寺院的风气也渐渐有了改观。
在修复祝圣寺期间,虚云和尚针对当地出家人不懂法事仪规之现实,参考金山、高旻等诸大丛林的规制,对丛林中各种法务活动的仪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用于指导大众的修行,这些仪规包括《钟板堂当值规约》《引礼寮仪式》《告香仪规》《初坛戒范》《禅堂法器规矩(坐香规约)》《传戒仪规》《戒期启谏榜式》等。
同时,虚云和尚还根据清规戒律,针对寺院各个堂口,制订了一整套规约,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律制的范围。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云门寺期间。虚云和尚所制订的规约,主要有《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爱道堂共住规约》《衣钵寮规约》《教习学生规约》《大寮规约》《浴室规约》《农场组织简章》等。这些规约,在虚云和尚的法嗣所住持的道场中,到现在依然被遵循着。
民国十八年(1929)春,虚云和尚应国民党海军部长兼闽省主席杨树庄、前主席方声涛等官绅之邀请,住持鼓山。鼓山虽是闽中首刹,晚近以来,由于戒律松弛,管理混乱,寺院道风日颓,僧人习气垢重。虚云和尚来到鼓山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于1930年正月制订了《鼓山涌泉寺安单规则》,以期整顿寺规,清理职事,革除陋习,恢复传统丛林的用人、传戒、坐香等制度。该规则在《海潮音》上发表之后,得到了当时僧界的普遍认同。虚云和尚在整理鼓山事务的过程中,遇到了罕见的阻力,尤其是先前那些通过出钱买得知客之职的僧人们,反对尤为激烈,其中竟有人暗中在大厨内纵火,欲加害于虚老。但虚云和尚铁肩担义,毫不退缩,将个人安危置之于度外,终于使鼓山的道风为之一新。
鼓山之后,虚云和尚接着又先后修复了南华、云门、云居等祖师道场。每至一处,虚云和尚都坚定不移地秉持丛林的传统精神。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云和尚每修复完一处道场,即把道场交给他人住持,而自己依旧孑然一身,云游他方,从来没有想到要把这些道场据为己有,或者出于私心,留给自己的剃度子孙。虚云和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从不用自己的剃度弟子当侍者,从不把自己修复的道场传给自己的剃度弟子。回顾一下虚云和尚所修复的祖师道场,多是他家弟子当住持,或者是通过大众推举、抽签后,亦可由自己的法嗣当住持。虚云和尚所传直系法嗣,一般都不是自己的剃度弟子,不以是否在自己座下剃度为标准,唯以戒行清净、道心坚固、修行精进、能发心为常住做事为标准。早在住持云栖寺的时候,虚云和尚就有此规定:
“住持退位,预先同退居班首、书记、大众商同,公举寺内外贤能。如人众多,须用桂圆书各人之名,于韦驮圣前拈签,以三次为准。无论十方子孙,均必具法卷。不定何家,无法卷者,须续本寺先代之法,不能接现在住持之法,然后方得入院。钟板揵椎,不能擅改。”
虚云和尚之所以要这样规定,就是反对丛林子孙化,维护十方丛林的传统。
在寺院职事的请用方面,虚云和尚也是严格按照传统丛林的规矩去做的,决不肯任人唯亲。他说:“僧众请职,必须量才,无论十方戒眷,不得私情取用;如请首领职事,当会同旧职事商请。”
现在回想起来,虚云和尚生前所修复的这些道场,到现在为止,之所以还能够保持着中国传统丛林的一些特色,与虚云和尚坚持传统的丛林制度、将寺院日常管理纳入戒律的范围之内的做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2、重视传戒、讲戒,引导出家众诵戒、学戒,从而达到知戒、守戒的目的。
戒律,就个人而言,是修行解脱的根本;就道场而言,是维系道场清净的前提。古来祖师大德,凡住持道场,无一不重视传戒、讲戒,诱劝大众诵戒、学戒,知戒、守戒。虚云和尚非常重视戒律。他在《新戒堂看单便语略》中对新戒们开示说:“你们众位,既然发心求戒,当知戒法最为尊重,不但一佛推重,而佛佛皆然。故我释迦如来,临涅槃时,告大众曰:‘我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者即是众等大师,如我住世无异此也。’所以世尊说一切法,无非劝人持戒。……夫戒者,乃生善灭恶之基本,超凡入圣之玄机,于一切法中,最尊最上,故称三学之首,所以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六度万行,不离于戒。……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为一切之师。何也?过去诸佛因之成道,现在菩萨以之度生,未来行人由之解脱。故经云:‘戒如平地,万善从生;戒如良医,能疗众疾;戒如明珠,能破昏暗;戒如宝筏,能渡苦海;戒如璎珞,庄严法身……’种种譬喻赞叹,莫能尽说。以此推之,则守持戒法,可以成道利生,无复疑焉。如今你们众位,既发心求戒,必须要熟读戒相,专精律仪,方能严护威仪,坚守净戒。但愿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
虚云和尚从修复祝圣寺开始,一直到他圆寂,每年春天都依例开坛传戒,几乎没有间断过(除在云居山期间因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不能年年坚持传戒外)。在《鼓山涌泉寺安单规则》中,虚云和尚就规定:“议每年传戒,自三月初十日起,至四月初十日圆满,于内专律仪,广明止持作犯,以基三乘……”在旧中国政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能够这样坚持年年如理如法地传戒,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传戒之外,虚云和尚还非常重视组织出家人诵戒和学戒。虚云和尚每住持一处道场,必定要求全寺僧众,在每月几个特殊的日子里,坚持诵戒,同时宣读共住规约。虚云和尚在《云栖寺万年簿记》中规定:“朔望诵戒,自住持以及清众,须齐到听诵。有要事须先陈明,如无故任意不到者,议罚。”《鼓山涌泉寺安单规则》亦规定:“议律为道本,不容忽略。诸佛半月自诵,凡小何能废置。今为调众方便,宽展时期。
十四、三十诵《梵网经》,初八、廿三诵《四分律》。无论何人,不得擅停。违者摈。”
到现在为止,虚云和尚座下几位大弟子的道场,如云门寺、云居山、柏林寺等,仍然保持着每月初一、十五诵戒,宣读常住规约、民主检讨常住管理事务之传统。
为了帮助僧众更好地体会佛制戒律的精神,虚云和尚还经常组织年轻的僧人学习戒律,有时候是自己讲,有时候聘请其他大德来讲。如民国二十二年(1933)鼓山春戒期间,虚云和尚特地邀请应慈老法师前来开讲《梵网经》。一九四三年六月,虚云和尚在南华寺专门开设了戒律学院以教育青年僧众。虚云和尚在《重兴曹溪南华寺记》自述云:传戒法、立学校,以培育人才。时当末劫,法运垂秋,痛心下泪。何也?佛所嘱咐:“波罗提木叉为汝等大师。”又云:“戒如明日月,能消长夜暗。”又曰:“此经能住世,佛法得炽盛。若不持此戒,世界皆暗冥。”今兹佛法衰微,三门涂炭,岂非无因?无奈释子挂名受戒,而不遵崇,外服袈裟,行同凡俗,是波旬徒属,作狮子身中虱耳。云为挽颓风,捐费信施财物,成兹大厦,意欲一一如法,培植人才,常转法轮,慧命是续。因此建立长期戒坛,逢年传戒,道不论远近,人不论多寡,依时而来,传受戒法。期满后,入学戒堂,重行熏习,以资深造,不受寄名,不容简略,肃戒律也。
针对当时一些寺院草率传戒、失规违制之做法,虚云和尚痛心疾首。为了整肃道风,严守戒律,民国二十二年(1933),虚云和尚特地将《三坛传戒仪范》加以重刊,分送各地寺院结缘,并亲自撰写《重刊三坛传戒戒仪范后跋》,提请广大教界人士对如律传戒的重视。
3、设立禅堂、念佛堂,将坐香、念佛日常制度化,令僧众身心安稳。
丛林的修行生活,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都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三学中的定学,在丛林生活中,主要通过坐香或念佛来体现。将坐香和念佛日常制度化,这是传统丛林的普遍做法。坚持坐香和念佛是保证僧众身心安稳、获得法喜的必由之路。没有它,僧众的身心无法安顿,丛林也无法保证真正持久的清净。所以,正规的丛林必定是每天要坚持坐香和念佛的。
虚云和尚每复兴一处道场,都非常重视恢复传统丛林的坐香制度,要求常住大众每天都坚持坐香。条件成熟时,还举办冬季禅七或佛七。即使是在寺院经济最紧张、外部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下(如修复云门寺和云居山的时候),尽管寺院日常事务繁多,建筑任务繁重,虚云和尚仍然没有忘记督促常住大众坚持每天坐香、冬季打禅七这一传统。为了激发大众的道心,虚云和尚还经常拖着老病之身,随众进堂坐香、讲开示。《一九五五年云居山方便开示》就是虚云和尚诸多开示中,保存下来的一次非常系统的开示。目前,中国大陆丛林的禅堂规矩,被保存和继承得比较完好的,要算云居山真如寺了。这跟虚云和尚当年在云居山坚持坐香这一做法有着必然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坐香制度,虚云和尚早年在兴复祝圣寺之时,还特地整理出《坐香规约》一书,用于指导大众熏修。
4、积极创造条件,组建佛学院,培养僧才,鼓励出家众发奋学习经教,树立正知正见。虚云和尚的个人修行虽然走的是禅宗的路子,但是,他对经教却非常重视。虚云和尚认为,末法时代的人修禅,必须走达摩祖师所提倡的“籍教悟宗”的路子。如果没有明眼人指点,又没有深厚的经教作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修禅是根本不可能成就的。禅宗初兴之时,虽然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是,那主要是针对盛唐时期教界普遍沉迷于对经教的研究、忽视了真修实证这一现象而痛下针砭的。在当时出家人对经教普遍都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提倡打破文字相、专务实修,可以起到纠偏救弊的作用。但是,明清以后,僧团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当时的出家人当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良好的世间文化教育,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佛法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借口“不立文字”,轻视对经教和世间文化的学习,只会加剧出家人素质的整体下滑。近百年来,禅门中之所以不出人才,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参禅之士缺乏深厚的经教基础,不明白修行理路,在修行上基本上是盲修瞎炼;似这般修行,不走火入魔就不错了,遑论开悟证道!
虚云和尚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华民族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也是中国佛教最低迷、僧团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时期。在漫长的行脚参方过程中,虚云和尚对当时僧团中的种种不如法现象,都有真切的了解,对中国佛教衰败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也作过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僧团是佛教的核心。僧团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在《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中,虚云和尚甚至严厉而痛切地警示天下衲子: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
所从要振兴佛教,必须先培养人才,组建一支具有高水平佛学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僧伽队伍。虚云和尚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讲:自正眼不明,人心陷溺,有蔽于声色货利者,有惑于异学左道者,有误于旁蹊曲径者。举世茫茫,赖有人焉,弘传正法,使觉树凋而复茂,慧日暗而再明。无如末劫,障深慧浅,德薄垢重,求其识因果、明罪福亦已难矣!况明心见性入圣超凡乎?所以剃染虽多,解悟者鲜,因乏明师启迪;即有教者,不过学音声法事以为应世之具,将我佛度世悲心,翻为粥饭工具,不亦深可慨乎!学规云:“师者人之模范,不惟人才所由育,亦治乱所攸关。”何也?彼童子而教之以正则正,习之于邪则邪。所以易端蒙养,论严弟子,择中才以养育,树典型以曲成;诗书弦颂,穆穆雍雍,出为良士,处为端人。世儒犹是,况我佛子欲明心见性,入圣超凡,非不藉经教以端其根本,戒律以严身心,禅定以扫其根尘,智慧以开其聋瞆,学而时习,庶易培植,此师资所以不能不慎也!今为初学,立修行教约,延师教导,至简易行,各宜遵守,以资深造。余老矣,春霜晓露,救头不暇,安事小节?慨正法眼灭,僧宝将颓,区区之心,欲有补救!教诸幼学,以树典型,其亦不以老人为多事乎!
虚云和尚认为,培养僧才要从小沙弥抓起,要督促他们努力学习经教和世间文化知识。这不仅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修行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基于自己大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所以虚云和尚出世之后,在修建祖庭、制订规约、传授戒律、提倡坐香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或举办讲经活动(据《年谱》初步统计,虚云和尚曾经宣讲过的主要经典有《法华经》《弥陀经》《楞严经》《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心经》《金刚经》《地藏经》《药师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大乘起信论》等等),或成立佛学院,或组织学习班,为出家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早在光绪三十年,虚云和尚为振兴颓败的鸡足山佛教,尽快为当地佛教界培养出一批人才,曾在大觉禅寺(今虚云禅寺)挂牌成立了“滇西宏誓佛学堂”,民国二年又改为“滇西宏誓佛学院”,并亲自任院长。
在住持鼓山期间,虚云和尚“鉴于青年僧人很多,为恐少年废学,乃设立学戒堂,后来改为鼓山佛学院。宗镜、大醒、印顺、心道等法师曾先后任教。慈老法师主讲时,改为法界学院。”虚云和尚创办鼓山佛学院,虽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中间几乎停办,可谓费尽了周折,但是最终还是坚持到他离开鼓山。
在住持南华寺期间,虚云和尚也创办过南华学戒堂,以培养僧才。度轮(宣化)法师在《忆念云公前尘后际因缘如是》一文中记云:“(1948年)九月中旬,土匪聚伙抢劫南华,破门而入南华戒律学院。……老人闻讯,由云门赶来,召集全体学僧开会。出席者为怀一法师、度轮法师,老人自为主席。学僧有祖印、云妙、悟云、宣扬、恒定、提挥、提广、法亮、海龙、法慧、万心、止空、法明、法开等三十余人。当经土匪打劫之后,全寺震动,皆欲起单。公即席挽留怀师,怀师拒之;挽留同学,同学不听。公见此情形,放声痛哭,曰:‘吾尽未来际,永不办佛学院矣!’言毕,拂袖而起,迳返方丈。余大受感动,故誓将佛学院任务,荷担起来,维持下去。后怀师赴广西,南华戒律学院惟余一人负责课程。”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虚云和尚创立南华学戒堂是非常不容易的。
晚年,虚云和尚在云居山的时候,虽然没有成立专门的佛学院,但是他对年轻出家人的学习仍然抓得很紧。1956年9月,虚云和尚117岁寿辰之际,江西佛学社借给老和尚庆寿之机,邀集了江西省部分寺庙的僧众,在云居山举办了佛经研讨讲座。按虚云和尚的旨意,这次较大规模的讲座,主要讲释佛经的“三大部”,即《金刚》《法华》《楞严》。虚云和尚因为年纪过大,讲释困难,遂邀聘海灯法师任佛经主讲。这次佛经讲座第一期历时约6个月之久,至冬天才结束。第二年也就是1958年夏天,经虚云和尚提议,海灯和尚继续在真如寺为僧众讲释《法华经》,到十月圆满。期间,因得南洋华侨王璧莲居士资助,虚云和尚遂创办了“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择有初中文化的青年比丘就学其中,采取不脱产学习制度,每日早上四时早课后,即听讲两小时,晚上六时又听讲两小时,听讲后进行自习,然后复小座,并要求学僧背诵《法华》《楞严》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虚云和尚创办的“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没有维持多久,后因海灯和尚的离去和时局的剧变而名存实亡了。
5、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和谐寺院与地方民众及政府的关系,利益一方,为道场的兴盛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空间。
佛教虽然强调出世,但是,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世间因缘的支持。僧团通过行菩萨道,采取四摄、六度的方式,利益一方,摄化一方,积极地争取地方民众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是一个道场长久兴旺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寺院、僧团也是佛教精神最集中、最直观的体现。佛教的慈悲济世、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的社会价值观,首先是要通过寺院、僧团展示给世人看。对于一个道场来说,是否充分向世人显示了佛教利乐有情的精神,是否做到了利益一方、教化一方,第一条标准就是看寺院、僧团与当地民众及政府的关系是否和谐。
一个寺院和僧团,如果不能够与地方民众及政府和谐相处,不能得到当地民众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那说明,该道场和僧团的摄化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其直接的后果必将是,这个道场和僧团的生存和发展将会陷入重重无尽的烦恼当中。
虚云和尚对这一点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在修复道场的时候,非常重视和谐寺院僧团与地方民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他有很多做法值得后人学习。
首先,积极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帮助政府排忧解难。这方面的事例有:
(1)民国七年(1918),虚云和尚住持祝圣寺期间,曾经说服当地的土匪杨天福、吴学显等人,接受招安,归顺到地方长官唐继尧的部下,使当地民众避免了一场兵灾。
(2)宣统三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西藏王公活佛凭借地势之险远,不肯易帜归顺。中央政府命滇府出兵讨伐,以殷叔桓为总司令,前锋已达宾川。虚云和尚以为边衅一启,祸无宁日,于是前往大理,劝说殷叔桓,以怀柔的政策,成功地化解了汉藏之间的的民族争端,为维护国家领土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虚云和尚修复南华寺和云门寺期间,正值日本侵略中国最疯狂的时候,虚云和尚号召全寺僧众,修忏念佛,为国消灾,同时提倡过午不食,节省粮食,来支持前线将士。民国三十二年(1943),虚云和尚还应国民党政府邀请,赴重庆启建护国息灾法会。
其次,经常率领僧众自觉地从事慈善救济工作,帮助地方民众解决疾苦。这方面的事例有:
(1)民国十五年(1926),滇中发生兵事,许多民宅被部队占用,秋收时节,民众不敢下田收割稻谷。虚云和尚于是前往军部,为老百姓求情,最后军部同意,如有僧人领导农民收谷者,兵不许阻。于是数千乡人同来云栖寺寻求避难。“僧俗共住,始则同食干饭,继则粥,粥尽则同食糠、饮水。乡民见僧伽同甘苦如是,为之下泪。及军事略定,农民乃得返居。此后共同维护寺庙,皆出至诚。”
(2)民国三十二年(1943)六月,虚云和尚于南华寺
“宝林门内,办义务小学,收教乡村贫民子弟”。
(3)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夏间,日寇侵入粤北,乳源县城亦遭沦陷。附近民众多来云门寺避难。常住饭食不继,乃以稀粥及木薯粉代之。大众同甘苦,共住月余。
(4)民国三十四年(1945)夏,国民政府军队移防,当地流匪疑为寇至,袭夺其军资,损失甚重。政府震怒,拟发兵围剿四十余乡村。虚云和尚于是出面调停,使当地民众免除了一场灾难。对此,乡民感恩不尽。
解放后,中国大陆的政治气候,同过去封建社会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虚云和尚及时地调整自己,采取了许多积极的行动,与地方政府和民众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主要事实有:
(1)一九五四年春夏,为响应政府号召、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虚云和尚率领寺众认购公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2)为支援当地的农林事业,虚云和尚向云居山农垦场捐赠开办费人民币二万元(约港币五万元)。
(3)为响应政府“全民炼钢”之号召,虚云和尚向地方政府捐赠木炭六万余斤,及柴火三十八万余斤,暨寺内铸钟铸瓦之铜铁材料数千斤。
(4)为支持“大办钢铁”运动,虚云和尚将弟子供养自己的医药费和果金等人民币五万元(合港币十万余元),捐给了地方政府。
(5)农忙时期,虚云和尚还组织出家人帮助云居山下各乡村的农民播种和收割早晚稻。
6、尊重道场历史,注意保护、整理寺院文化遗产。
虚云和尚一生中所修复的主要道场,都是禅宗的祖庭。这些道场历史都很悠久,有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份无形的宝贵资产。充分地发掘和尊重道场的历史,注意保护、整理寺院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代祖师的尊重,同时也是维系和承传祖师道场之文化慧命,延续和强化它的辐射教化功能所必须的。
在这个方面,虚云和尚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一种时人所少有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文化意识。从《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出,虚云和尚每至一处,在恢复道场建筑物的同时,总是不遗余力地多方搜求,发掘和整理祖师道场的历史,包括道场的兴替,法系的承传,过往高僧之行迹,文物典章等,在修复和保护寺院的文物古迹方面倾注了很多的心血。
以鼓山为例。明清以来,鼓山刻版印经事业非常发达,其中有不少经版,如《华严疏论纂要》,是近代所稀见的孤版。为了保存这份珍贵的遗产,缅怀先人之德,虚云和尚特地请观本法师,将鼓山所藏经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成《鼓山涌泉寺经版目录》一书。此外,虚云和尚还利用闲暇,亲自重新编辑整理了《佛祖道影》《鼓山宗谱》《星灯集》《联芳集》等著作。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师道场的历史,虚云和尚曾多次组织重印或重新编辑所兴复的祖师道场之志书,如《鸡足山志》《鼓山志》《曹溪通志》《云门寺志》《云居山志》等。这一做法,对保存寺院历史、延续道场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六个方面,是虚云和尚在道场建设方面对后人的主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