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演讲集 > 第十四届 > 林治:茶道与包容

茶道与包容

林治

(2006年7月23日下午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大家下午好!

我来这里是三件事,第一来结缘,第二来谈心,第三来送礼。结缘使我感到很激动,我借柏林禅寺这块宝地,来跟大家结善缘、结茶缘,确实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我们这届生活禅夏令营的主题是“生活在包容的世界里”,我是佛教界的小学生,我就应这个命题来作文。我就谈谈茶道与包容的心得体会,跟大家来交流,希望大家踊跃地提问。第三我是来送礼,我受明海大和尚的委托,要送给大家一分厚礼,如果有种种原因中途离场的人也没有关系,网上可以到我那补领。

现在首先就是跟大家交心,到柏林禅寺来讲,我想说的主题就是“吃茶去”。“吃茶去”这个公案不仅在佛教界,在茶界也广为流传,如果学习茶道的话,不讲“吃茶去”是不完整的。我想在座的很多朋友们对“吃茶去”都耳熟能详,但可能很多人是当作故事在听,而没有当作公案在参。这个故事情节很简单,当年,高僧大德从谂禅师在这里弘法的时候名扬四海,很多人都来参拜他。有一天,一位僧人来,向他取法,从谂禅师问,你到过赵州没有?回答说,没有。从谂禅师说,吃茶去。过了不久,又来了一位僧人取法,他以同样的问题问他,这位僧人说,我到过赵州。从谂禅师还是说,吃茶去。站在旁边的院主问禅师:师父呀,为什么没来过的,你叫他去吃茶,来过的你也叫他去吃茶呢?从谂禅师叫了院主一声,院主应声而诺,从谂大喝一声:吃茶去!从此,“吃茶去”就成了禅门的千年公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禅者,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茶人。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当代来讲,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功先生,对“吃茶去”就写过一首偈:“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 , 截断群流三字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至少写过两首偈提到吃茶去,有一首是这样写的:“七碗受至味 , 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朋友们注意了,启功先生、赵朴初居士,在这里都谈到了“七碗茶”,“七碗茶”与“吃茶去”有什么关系呢?与我们要讲的茶道与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七碗茶”典出于唐代一位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在这首传诵千古的茶诗中,卢仝是这样描写品茶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在“七碗茶”中把茶的功效、茶的作用阐述得淋漓尽致。

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大会开幕式上,作了很好的总结,他把禅茶总结出了四大精神、四大功能,这四个精神呢,就是“正、清、和、雅”,而禅茶的四大功能,首先是感恩,然后是包容,是分享,是结缘。由于我们的主题是包容,所以,我谈谈对茶道与包容的一点心得体会。

谈到茶道与包容,我想,应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茶性的包容,其次是茶道的包容,再其次是茶艺的包容,最后应当归纳为茶人的包容。

首先,讲讲茶性的包容。中国是茶的故乡,在《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日于七十二毒,得普洱与解之。”当时,古文中的“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茶。我们祖先神农氏,神话传说他开创了农耕文明,是他发明了中医中药,他在寻找中药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亲自尝百草,中了七十二种毒,中了毒后,躺在一个山坡上,但是他求生的欲望,迫使他抬起头来,伸手去采树上的叶子来吃,结果吃了树叶以后,毒全部解了,以后,这种叶子就是茶。

茶从人类发明以后,不断地推广发扬,到了现在茶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种类,哪些种呢?对茶的分类,我们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根据中国茶经,根据中国农大的教科书当中,首先把茶分成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而基本茶类中,又分成了六类。一类,从树上采下来细嫩的茶芽茶叶不经过发酵直接杀青,这种茶保持了茶绿汤水绿叶绿的“三绿”的特点,习惯上我们把这种茶称为绿茶。在中国绿茶当中,名茶有很多,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等。还有一类茶经过充分的发酵,这种茶看起来是暗红色的,泡出来茶汤是酽红的,茶底也是红色的,这一类茶我们叫作红茶,祁门的祁红,云南的滇红,以及中国的茶砖到世界“立顿”红茶,印度斯里兰卡的红茶,都属于红茶类。还有一种茶的加工方法呢,是介于发酵和不发酵之间,我们叫作半发酵茶,也叫作乌龙茶,比如说大家爱喝的铁观音、大红袍、台湾的高山乌龙、东方美人、冻顶乌龙等等,这些都属于半发酵茶。现在很流行的普洱茶,在过去的茶经当中被归为黑茶类,所谓的黑茶类就是经过后发酵,使茶的外表看起来暗褐色、黑褐色,泡出来的茶汤是浓浓的有点像酱油的颜色,叶底呢也是黑褐色的,这一些后发酵的茶,统统叫作黑茶类。在西藏、蒙古,在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都很爱喝。还有白茶、黄茶、花茶等等。

那么我刚才说的主题不是告诉大家茶是怎样分类,而是说茶性本身就具有包容性,你想,我们喝茶就是在座的朋友也有不同的喝茶习惯,我们把这些习惯总结出来,喝茶有两大方式,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一种方式我们叫作清饮,用开水来冲泡茶,不加任何其他的调料,闻的是茶的本香,喝的是茶的原汁原味,泡西湖龙井、泡安溪铁观音、泡碧螺春、泡大红袍所用的方法都是清饮。讲清饮谈不到包容,因为他就是自己的自生自信,但是茶给人们一个启示,为什么在国际贸易当中,红茶占了百分之八十的销量呢?因为在国外,茶不单拿来清饮,更主要是混饮,所谓的混饮就是在茶当中可以加奶、可以加方糖、可以加薄荷、加柠檬、可以加果汁,甚至可以调酒,可以调制成各种各样浪漫的饮料,这就表现出了茶性的包容。

茶传到了内蒙古,我们内蒙的同胞,用奶盐跟茶加到一起,组成了香喷喷的奶茶。茶传到了西藏,传说是文成公主带过去的,起了合并的作用,“合”大概也就是一种包容啦,西藏的牧民把酥油加到茶中组成了酥油茶。传到了新疆维吾尔族,喝茶的时候喜欢加一定的香料,就变成了香茶。茶飘洋过海到了英国,改变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他们习惯往茶里加方糖,变成贵族皇室的饮料。从这些茶的喝法当中,就体现出了茶的本性具有兼容性。

我想正是因为茶性能够包容,才能发展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才能发展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从茶性的包容,人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有道的包容,就这一点,我们净慧老和尚总结得最全面,把禅茶的基本精神归纳为“正、清、和、雅”,而老和尚把“正”归纳为禅茶的一个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在禅茶当中不仅传承了佛法,而且包容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这种追求“正”的理想,而道教的“清”也被归纳为禅茶的一个基本精神,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主张修身养性,他们喝茶的目的是能成为仙。那么我们佛教并没有排斥道教的理念,在我们讲禅茶的时候,“雅”、“清”也是作为一个禅茶的一个基本精神。大家知道,“和”是佛教的精神,当然这也是中国三教共同追求的东西,早在《易经》当中就提出,要“心包太和”,道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佛法的真如,在一杯茶当中,融为一体形成了茶之雅。净慧老和尚很谦虚,他前天还告诉我,实际上这些精神都是别人的总结,我只是加了一个雅字,确确实实加得很准确。茶道的精神包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容了儒释道三教的精华,这就使茶道能够世世相传,能够发扬光大。

讲了茶道的精神之和,我们再讲讲茶艺之和,茶艺的包容。茶艺作为一门生活的艺术,其包容性是很强的。我们把茶艺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舞台表演型的茶艺,就是有几个茶艺师,为大家表演茶艺。另外,生活待客型的茶艺,大家围桌而坐,主人边泡边讲侃侃而谈,把品茗跟修身结合,这是修身养性型的茶艺。企业营销型的茶艺,同样的茶在不同人的手里泡出来不同的味道,我就认识一个泡普洱茶的高手,在云南问茶,他可以用很高的温度把人家茶叶的缺点指出来,你看你这个茶有烟熏味,你这个茶放得时间不够,你这个茶香气不足,等等缺点指出来,然后说,你这个为什么这么贵呀,咱们便宜点,……。喝茶与喝酒不一样,喝酒喝得是气氛,品茶品得是文化,不管是舞台表演型的茶艺,还是生活待客型的茶艺,它都要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内涵。同样是舞台表演型的茶艺,有宫廷茶艺、文士茶艺、民俗茶艺和宗教茶艺。所谓宫廷茶艺在唐朝就很兴盛,陕西有一个很著名的寺庙,叫法门寺,在法门寺的地宫出土了一套文物就是大唐宫廷的五个茶具,非常精美。所以说,茶可以进入宫殿,所用的器皿金碧辉煌,那是茶艺。到了民间,它可以演绎成不同风格的茶艺在民间。中国的茶艺可以是宫廷那样典雅的,也可以是少数民族那样热情奔放,也可以是汉族那样温文尔雅。从茶艺表演艺术表现出了茶的包容。你不要在这故做惊人,“喝茶喝出治国了?”我话一点都不虚,一点都不假。中国历史最著名的嗜茶皇帝——乾隆,以茶治国就有三个很精彩的故事。他作为皇太子刚登基时,不便于评说他的爷爷、父亲治政是宽还是严,当时朝廷对吏治的刚猛是有很多议论的,他就泡茶给王公大臣们喝。火太急了不行,水没有烧开也不行,要不温不火恰倒好处才能泡出好茶,告诉了他们治国的道理,宽、猛都不对。诸葛武侯祠有副对联写的很好:“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治国也是这样,宽也是好,严也是好,你如果不审时度势,宽也是错,严也是错。泡茶乾隆皇帝还泡出了道理。我们共产党教育干部要为官清廉,也讲了很多大道理,我觉得不如乾隆高明。有一次乾隆皇帝,用佛手瓜切成薄片、把松子拨成松子仁、采来的梅花干这三种东西泡了茶,给那些王公大臣喝。在龙井茶加了这三样东西,口味更清、香气更高、喝起来更爽口,大家都赞不绝口。就问:“皇上,今天让我们吃的什么茶?”乾隆脸严肃起来,说:“此茶名曰:三清茶。政治要清明,做官要清廉,做人要清白嘛。”这话一讲那些王公大臣头上流汗了,为什么流汗?三不清的人很多。他就是以茶当治国。当了太上皇后把新皇上请来喝茶,这是新贡的茶,结果是陈茶。他是提醒后继者,陈茶的滋味还是很醇的,你不要忘了我这个太上皇呀。喝茶是能够治国,喝茶也能够教化民心,这就是茶道。如果茶没有包容性,能不能这么多人接受呢?雅俗共赏呢?是不可能的。

茶性的包容,茶道的包容,茶艺的包容,归根到底是茶人要有包容心。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佛教为茶道树立了很好的典范。从茶道的创始之初,茶人的包容在茶圣陆羽的身上体现的最为充分。茶圣陆羽是一个弃婴,在两三岁被父母扔到了一个桥边,被一个老和尚智积禅师把他抱在庙里来抚养,他是在庙里度过了识字、颂经的童年。以后因庙里不便长期收容一个婴儿,就送到姓李的居士那里抚养。九岁时,又回到智积禅师那里,为禅师泡茶、煮茶,得了佛法。但有个怪脾气,他很聪明,老和尚想把衣钵传给他,引发了在佛教界有名的师徒之争。他的师傅好心好意,看他有慧根,“你在庙里,将来继承我的衣钵。”陆羽很早熟,说“我听儒教的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是个弃婴,也不知有没有兄弟姐妹。如果我归依了佛门,就不能结婚生子,我不就是变成了不孝之人?”他坚决的信仰佛教,却不剃度皈依。后来,他师傅就让他放牛、做苦工磨其心志,让他皈依,但他还是不皈依。13岁,沦落到戏班去当戏子,当过丑角。以后还好,碰到了儒家的崔国辅、李齐物这些著名的儒士,又送他到邹夫子那里学习。碰到安史之乱跑到了湖州,一路上访泉问茶,写成了著名的茶经,成了一代的茶圣。从陆羽的身上可以看到茶人的包容。他的父母把他遗弃了,他认为父母亲把他遗弃必然有原因,还想为父母传宗接代;师傅虽然对他进行过体罚,但他师傅去世后,他痛哭流涕,遥遥的叩拜,写下了很感人的六羡诗:“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他的师傅曾在竟陵收养了他,并且让他学习了佛法,他认为是佛法改变了他的人生。师徒之间虽然有观念上的冲突,但是绝对没有感情上的隔阂。他的朋友当中既有达官显贵,像颜真卿,状元、道士等等,还有他的红颜知己李季兰。李季兰和他青梅竹马,后来在湖州再相见时,她已经沦落红尘,成为有名的风流女道士。尽管陆羽对李季兰一片真心,但他说话结巴,脸上有疤,可能钱财也不够,始终没有成百年之好。但后来李季兰晚年得病时,都是陆羽照顾她,这是他爱情的包容。?

茶人的包容体现在方方面面。我想茶人为什么能够有包容呢?几个方面,人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得到启示,从茶性包容当中可以感觉到,在美好的世界上应该有人性的包容。另外从佛法中得到启示,你看很多庙里,我们一走进山门,首先看到弥勒佛,“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给我们树立了包容的光辉形象。寒山曾经问拾得:“有人谤我、骗我、欺我、辱我、轻我、慢我,我应如何置之?”拾得回答他说:“你让他、避他、敬他、忍他、由他、不理他,再过几年你去看他。”这就是佛教告诉我们,人跟人之间应该包容。我记得我们佛门还有几句很好的格言:“我们应当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我们应该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使你增长了见识;我们应该感谢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我们应该感谢绊到你的人,因为他增强了你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这些都是包容的典范,所以说,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非常好、非常明确,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包容的世界里。茶能包容,所以说它在全世界能够流行,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茶道能够包容,所以说它不仅在民间,在我们佛教界,在道教里,也能得到流传,得到大家的承认。茶艺能够包容,所以说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爱。茶人能够包容,所以说在生活、在这个美好社会当中,茶人一定是受欢迎的人,能包容的人,一定是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使这个世界更美好的人。

我先谈这点心得,作为抛砖引玉。今天来,是和大家谈心的。我们经常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好朋友。这是我第三次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我希望气氛活跃一点,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很乐意跟大家共同探讨。

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