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教授:老和尚,昨天晚上您在会场上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有好多人立即起坐跑过去,跪下就磕头,我想请问老和尚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老和尚: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和大家不能天天在一起,要是天天在一起就不会有那种生疏感。不会每天见面都磕头,是不是啊?所以我要努力,要天天和大家生活在一起,让大家感觉一点拘束也没有,一点距离也没有。除此之外我好象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许教授 :老和尚回答得非常好,我跟老和尚通心了!我也感到,老和尚对这种状态并不是特别欣赏、特别推崇,如果换了我,说句老实话,会觉得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但老和尚不会有这种感觉。大家注意到昨天晚上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大家排成一个队,对着老和尚唱歌,老和尚那时候站起来,把大家分开说,你们不要供养我,要供养大众。这就是老和尚的境界。
在7 月 20 号晚上,我给大家讲了心理学,讲到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践需要。但我觉得它不完全,人到了自我实践需要的时候,还不够,还应该有自我超越的需要,还有大我实现的需要。所谓大我就是佛陀的我,就是涅槃的我,大我实现的时候,实现的主体已经发生变化了,不是这个人在实现,而是道本身在实现。很高兴这里有一个活标本,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在我左边的老和尚。所以我看到老和尚非常鼓舞。
我给大家提个建议,就是千万不要跟老和尚要名片。为什么呢?我跟老和尚要了一张名片,打到柏林禅寺,说他上黄梅四祖禅寺去了。然后我又追到四祖禅寺,说他到宜昌去了。再打到宜昌,又说他回北京了,所以名片上的那个电话没用。趁现在我们能把老和尚抓住,抓住一下算一下,希望大家能多提些问题,要提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问题。我现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大家没提问之前,我再提个问题。老和尚一回来就和我们分享他在泰国的见闻,我是听得津津有味,听了之后,又有种感觉挥之不去。在老和尚发言的时候,发现他低着头,从这个动作我感觉到,他有点儿疲劳,这是第一。第二,他在寻找自己内心的感觉,所以说起话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味道。我听了以后,觉得还是不过瘾,还要再问个问题,在泰国的时候,你有没有和当地的出家人进行过交流呢?
老和尚:许老师提的这个问题非常的好。泰国这一次的会议叫“南北传佛教国际会议”。这个会议的主题是——佛教的团结与合作。南北传佛教之间各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优势同时也是劣势,因为一个人,当他有某种优势的时候,一定是在其他方面有不足的地方,这好像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这次会议就是希望彼此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实现南北传佛教的互补与互助。
昨天在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提到一些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说彼此有不足,特别是我们北传佛教,不足的这一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主要是指什么呢?主要是指北传佛教的僧团。汉传僧团的安立修行完全靠制度来推动,自觉性不够。任何一个团体,只有自觉加上制度才能够生机勃勃、有条不紊地运作。如果只有制度的约束,没有主动性,那永远是被动的。
我昨天在讲话的时候也透露一点消息。比如说在和 朱拉伦宫 大学的秘书长交流的时候,我问到:法师从各个寺院来到佛学院上课,要不要薪水?他说,完全是义务的,只是路程远的给一点车马费。仅此一件事就使我很受感动。尽管说南传佛教是小乘,但是这种为教团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地来学习,认真地来反省自己的。
南传佛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寺院里面基本上没有烟火,吃饭都是出去化斋。有一天中午,在朱拉伦宫大学吃午饭,那里没有烟火,没有锅灶怎么办呢?都是信徒从家里做好,用车子开着送过来。寺院里没锅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一天吃三餐饭,对僧团来讲,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南传佛教都是过午不食,早上化一餐饭大概要用一个半小时左右,化一次饭两餐就够吃了,其它的时间就可以专心致志地来打坐、读经,这样修行上就有保证。南传佛教保持了佛陀时代的一些生活习惯。
泰国以及斯里兰卡、缅甸这些地方的出家人,都非常地好学。因为他们国家对僧伽有考试制度,就是看你背了多少经,看你的学问怎么样。修行是没有办法考察的,但是背多少经可以考察。考取了一个学位,政府会相应地给一些待遇,给一个象征性的地位。比丘有了一定的地位,就会在教团、在僧团负起一定的责任。而担任什么样的职务,都是由政府来考核决定的。每个人要争取在教团有地位,就一定要学习。不像我们中国,今天出家、今天受戒可能明天就有地位,甚至没有受戒的也有地位。这样就没有制度,可能大寺院会有制度,小寺院就没有制度。而南传佛教的考核制度是按照学问的高低,来决定僧人在僧团或教团的地位,如此就能够推动整个僧团素质的提高。在中国汉传佛教,这种制度自从清朝乾隆年间废除以后,就一直没有振兴起来。出家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乱。
还有一些地方,比如说在韩国,出家人在僧团的地位,在教团的地位,一方面要跟学问联系起来,一方面要跟修行联系起来。修行用什么办法来联系呢?比如说受戒,每个僧人在受戒之前一定要结四次夏安居,结四次冬安居,安居都有记录。出家人要把冬安居夏安居的记录拿出来,才能够吸收他受戒,成为比丘。冬安居和夏安居都是三个月来一次,打坐、修行。这个制度和修行结合起来,所以能保证僧团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得到落实。
我也总在思考这些问题,各个国家的佛教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汉传佛教因为经过最近这五十多年的变化,情况真是令人担忧。年老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开了,现在出现了一批年轻的人,在中间有一个断层。我平常经常强调,我们这个佛学院也经常强调的八个字,“养成僧格,融入僧团”。总体来说在这个问题上差距还太大。我们到外国去,特别是到那些佛教比较兴盛的国家,有时候不用跟人家交谈,只要一看,差距就出来了,问题也出来了,总感觉自己前头要走的路还很遥远。每出国访问一次,这种感觉就越是强烈。我昨天提出的那个想法,正是需要那些有志向、有作为、有学问的年轻人加入到僧团里边来,僧团的面貌才可能比较快地得到改变。比如我们柏林寺吧,就比较注意加入僧团的人员的素质。因为有二十几个大学生在这里出家,所以僧团的素质要显得稍微好一点。但是如果整体的情况得不到改善,光是哪一个寺院的僧团好起来,还是不行。一些不好的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是太多,对佛教在社会上的弘扬还是有障碍。
昨天有一个瑞士的明契法师,带来了一个瑞典的修行人,要来剃度,要成为北传佛教的僧人。这个瑞典人五十五岁,修行也有二三十年了,学过藏传佛教,然后学习禅宗。他修学的禅宗刚好是我们虚云老和尚这个系统的。他曾跟从美国夏威夷的智定法师学过五年时间,现在智定法师已经去世了。所以说北传佛教特别是禅宗,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向往的人很多。在我们国内,年轻一代向往禅宗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很奇怪,在僧团里边却不容易形成这种风气。很多禅宗的寺院不能够来弘扬禅宗,不能够来修学禅宗。
某营员: 我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非常向往佛法的境界,但也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够有毅力的人,希望能克服掉懦弱、害怕、很容易退转的这种习性,请师父开示。
老和尚:我建议你反复地读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只有两百六十个字,反复地读诵,这些问题就能逐步得到解决,思想上的弱点就能慢慢地被克服。所有的营员都可以这样做,读《心经》,就是读我们每个人心里的经。
某营员: 读《心经》时,我们要守住心中的那片平和和安祥吗?
老和尚: 应该逐步地来,不可能一步到位。
某营员:我们想追求这种平和安祥的境界,但是当我们走出这个寺院,和这个世界去交流的时候,就没有办法守住这种安祥了。
老和尚:不要去追求,这个安祥是自然的。把心经的意义领会了,天天反复去读,就能够自自然然地保持这种心态。你可能会觉得,在寺院里容易保持住一个安祥的心态,但是住在寺院的人却觉得他也保持不住这个安祥的心态。要保持这个心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做到的。所以重要的问题是要训练我们的心,而不是天天去担心。天天担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本身就不是安祥。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投入这个训练,直接去用这个方法,不要再有第二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某营员 :可是我们有的瞬间还是会找到那种安祥平和。
老和尚 :瞬间会有就可以啊!
某营员 :但留不住。
老和尚:你不要想着去留住,想着去留住就是第二念了。能够经常有那一瞬间出现,慢慢地从一个点,一个点,就会连成一条线。正念不能够打成一片,往往就是在一念与另一念中间夹杂着许多妄想杂念。我们要逐步地把这个正念连成一条线。在妄想纷飞的杂念当中,让我们的正念形成一个点、一个点,然后再把这个点中间的距离逐步地缩短,就会成为一条线。成为一条线以后,还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有受用,如果那一条线成为一个面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那么正念就能在所有的时间空间都能起作用,都能有受用。这是一个艰苦的训练过程,绝对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赵州和尚说:“三十年才能打成一片。”你今年多大年纪啊?还早着呢!修行如果那么容易,大家都成佛了。
某营员 ;那我们诵《心经》就可以吗?
老和尚:这方法因人而异,不是一个死法。《心经》是一个方法,念阿弥陀佛是一个方法,持咒是一个方法,念观世音菩萨是一个方法,看哪一个人适合用哪一种方法。法无定法,定法不是法。
某营员 :当我心乱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老和尚 :你自己想办法,别人搭救不了!(大家鼓掌)所以修行一定要靠自己。
某营员:有两个问题想请教师父,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鲜花拿来供佛,下一世的相貌会好,但是如果只是为了下一世的相貌就去买花来供佛,一样的钱拿去做善事不是更有意义?第二个问题,我小的时候读书好,在很多方面表现也比较好,但到后来因为执著自己的优点,就转变成比较怕死,比较自私。虽然接触佛法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恳请师父开示,谢谢!
老和尚:用鲜花供佛,能够感应到相貌端正,我想也不一定要等到下一辈子。因为我们拿一朵鲜花来供佛的时候,如果真正是发自内心有这份虔诚恭敬的心,那么相貌马上就会跟一朵鲜花一样,会是笑容可掬的。如果能够经常保持这种心态,所谓相随心转,我们的相貌当下、当生就会转变过来。经书上这么说无非是启发我们,人生要从多方面来努力,多方面来做善事,就像《华严经》中的《净行品》一样,做每一件事都能想到众生,做每一件事都能想到佛菩萨。当我们想到佛菩萨的时候,就想到要具有佛菩萨一样的智能和慈悲;当我们想到众生的时候,就想到众生有种种的痛苦和困扰,我们要用佛菩萨的智能和慈悲来帮助每一个受苦受难的人,所以说佛法一切都是方便法,都是为了开发我们内心的智能,开发我们内心的慈悲,使我们能够时时刻刻想到诸佛菩萨,想到一切众生。
刚才我也在讲,一个人具有优势的时候,同时也可能被这种优势所困扰。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来对待。往往在人生的路上会有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不顺利,如果真正地理解了佛法,理解了菩萨道的精神,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来面对、来接纳、来承受这些痛苦。《华严经》上讲:“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灾难能够降到我的头上,就要去承受它,没有降到别人的头上应该是庆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承担的精神,就能够化灾难为吉祥,化困难为顺利。所以希望每一个学佛的人都要有菩萨的精神,都要想到时时刻刻来接受现实的考验,来承受现实社会人生的种种痛苦。
记得有一个人说过一段话,我听了也很受启发。有一位信徒,他跟师父说:“师父啊,我怎么这么倒霉,总是遇到这么多不顺心的事。”那个师父就问他:“你希望谁更倒霉呢?你希望这个灾难都由谁来承受呢?”他没话说了。这个回答很有智慧,我们不要希望灾难降到别人头上,希望灾难都降到自己的头上,这个就是菩萨的精神。如果你有这种发心,遇到灾难也不是灾难了。出家众也好,在家众也好,这个发心值得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勉励,阿弥陀佛!
某营员:师父,我们修行的时候,是选择禅宗还是净土宗?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一种方法。另外,我看过一些祖师大德的故事,说禅宗有念佛往生的,净土也有坐禅的。这是不是夹杂,怎么做到不夹杂?如何处理好守戒和日常工作的关系?
老和尚: 从法门本身来讲, 每一个法门都有它殊胜的一面,每一个法门都能适应一部分众生的根基。从我们修行的人来讲,第一点,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适合的法门、最适应的法门。第二点,不要把所有的法门相互地对立起来。佛法是圆融无碍的,各个法门之间不要互相排斥,如果能够把所有法门都看作互补的,那么我们修行的障碍就会越来越少,受用也会越来越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寺院里边每一堂功课的规定,绝对不是随意性的,都有一个历史渊源,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固定下来的。你只要随便地思考一下早晚功课,就会发现净土的部分有,禅宗的部分有,律宗的部分也有。在我们每一个修行人来讲,这些法门对我们都有帮助,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是以哪一法为主的问题。有一个法门为主,其它的法门可以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所以说一主千从,不要互相对立。比如说以念阿弥陀佛为主,阿弥陀佛里面也有咒语,往生咒就是咒语,念这个咒语能使我们念佛的信愿行更加坚定。在念佛的时候,同时也可以阅读大乘经典,在《观无量寿经》中叫做净业三福。《阿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要把法门看得彼此之间互不兼容。我们的修行以一门为主,其它的法门都可以成为一个辅助。
说到守五戒,作为我们在家众,也不要特别地刻意地去接受什么,排斥什么。因为社会生活是很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宗教意识比较淡薄的社会里,如果你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现得宗教意识很强,就可能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障碍,成为工作中的障碍。我们在那些场合,只要以信为主就好,比如说人家要劝你喝酒,怎么办?你可以方便地说:我身体不好,有胃病,不能喝酒,很对不起。有人说:这不是打妄语吗?这个应该说不叫妄语,这是一种维护善法的善巧方便。比如说吃肉,六祖在得法以后,也吃肉边菜,这也是一种方便。这次到泰国,天天早上都吃凉面包,有一天早上我看到一盘热面,面旁边就是肉,但是我又想吃那个面,就跟我们的小和尚说:我们今天吃一点肉边面。所以我们只要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是主动地去做某些事情,这个责任就很轻微。要想完全做到持五戒,在社会生活当中又有种种的应酬,确实是很难。
再说这个持五戒的要求,南传佛教的每一个人都持五戒,但是也都吃肉,包括那些比丘。因为作为乞食的比丘,人家给什么他就要吃什么,不能选择饮食,选择饮食也是犯戒,所以南北传佛教的差异很大。有一些受五戒的居士问我,说:我不杀生可以,但是完全不吃肉还做不到。我说,那你就吃三种干净的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杀。这个说法在经书上、戒律上是有依据的。佛陀慈悲,给我们每个在家众许多方便的法门,使我们能逐步地来走近佛陀,逐步地来获得解脱。所以希望大家在思想上不要有疑虑。
希望每个人都要如法求财。所谓如法求财,就是在国家制度的允许之下,在社会风俗习惯的允许之下,去求得财富。一个人要做善事,没有财力不行,就是要谋取一个基本生活的保障,也要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取得财富。所以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有很多的思想负担。这次发给大家的书中有一本经,叫《在家教徒必读经典》,其中有一篇经文希望大家留意,就是《善生经》。这本经从各种角度,从各种角色,把我们做为一个在家众的责任和义务讲得很清楚。希望大家很认真地去读这本经。很多问题你就会从佛陀那里得到教诲,从佛陀那里得到解答。
某营员:那么我应该选择哪一个法门?一主多辅,这个主怎么选择?
老和尚:这就看你跟哪一个法门最有缘,好比说你现在念阿弥陀佛能相应了,你就念阿弥陀佛。如果说你参禅也能相应,那你也可以参禅。
某营员:想问师父一个问题,佛经上经常说不要执着,不要着相,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佛教徒,打着不着相的旗号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师父对这样的问题怎么看?请师父开示。
老和尚 :佛经上讲的不着相,破除执着,都是有一个确定的含义,比如说《金刚经》上面的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些相你要破掉,不要执着。执着主要是两种,一个是对生命的执着,叫我执。一个是对观点和意见的执着,叫法执。是破这二执。有所知障,有烦恼障,所以就有人我执和法我执。这并不是泛泛而指,也不是说可以用不执着、不着相作为借口来为所欲为。绝对不是那个样子。
在平常,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着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执着?假使有一个人走到你的身边,不问青红皂白地骂你一顿,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劝你不要着相。甚至有一个人走到你面前,打了你一个耳光,我劝你也不要着相。因为无人、无我、无众生嘛。在这个方面才是你能否破相一种最实在的考验。从身边的执着来讲,和金钱联系在一起、和荣誉联系在一起、和知识与见解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你的法执。如果听到有人说你什么学问也没有,你却一点都不在意,好象轻风拂面一样,那就说明你不执着,不着相了。现在往往有一些人滥用了不执着、不着相,把它当作自己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的挡箭牌,这要另当别论。这个不执着、不着相有它本身的定义。
某营员:有些人可能生前是很勤奋的,也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情,非常受人敬爱,但是他却很早就去世了。他的事业,他的事情好多都没有完成就突然离开了。我不知道佛教对于这样一种死亡是怎么看的?
老和尚 :佛法讲,一切法因缘所生。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寿命的长短,都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都是由各种因缘促成的。我们只能做如是说,佛法也只能做如是说。所谓这个因缘果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世间的一切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一切的一切都逃不脱因缘果报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和我们每个人的业有关,和因果的规律有关。因果的规律就是我们的业力,善业或者恶业,果报也是因缘。所以多思维佛法,多思维因缘果报的道理,对世间的一切事情就能了如指掌,看得清楚明白。
某营员:我想问问师父,禅宗和净土双修应注意一些什么事项?
老和尚:禅和净在源头上是一致的,只是在一个问题上有所不同,那就是你愿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只是在归宿的问题上有区别,在修行本身应该没有任何区别。禅宗的四祖在修禅的时候,就是念阿弥陀佛,所以叫念佛禅。他是不是禅净双修呢?不是的,为什么?所谓“净土”者,严格的说应该读做“净渡”,指发愿往生净土。禅宗念阿弥陀佛是求得要制止我们这个妄想心,使我们能够从念佛当中得定,从得定能够开悟。
今天所谓的修净土主要是指通过念阿弥陀佛,念佛、忆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念阿弥陀佛是为了开悟,那就不是修净土,那是修禅。就是说看你的愿心是什么,愿力是什么,向往是什么。后来禅宗又提出一个话头,参念佛的是谁?就进一步把念佛引向反观自心,成为禅了。反过来说,也有许多参禅的人,他寻求开悟,开悟了以后他又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宋朝以后的禅宗大德,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是这样,这些从禅宗的语录中可以看出来。所以我刚才讲,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这两者是可以统一的。重点是你愿意怎么样,向往怎么样,想得到一个什么归宿。
某营员:师父您好,我心中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想和您证实一下。在上高中的时候,老师曾跟我们说过,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样,在梦中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而这些事物都是由自己想象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还有就是,什么时候才会梦醒,怎样才会梦醒呢?谢谢师父开导。
老和尚: 人生如梦,开悟就醒了。
某营员:佛陀入灭前,舍利弗向佛陀告别,说他要提前去涅槃,我想问他为什么要提前涅磐?另外,我理解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子好象是说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成佛了,五祖好像也是这么评价的。但是我现在参加的生活禅夏令营,提倡要在生活中来觉悟人生、来奉献人生。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反到成佛了?
老和尚:你刚才提的这些问题也非常有意思。首先从我们的意念来说,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有一个东西存在,就一定是一个障碍。说这个东西没有,空掉一切,是叫你空掉思想观念上的种种执着,而不是空掉这个事情的本身。如果说是要把事情本身都空掉,那佛法就是破坏一切。佛法不是破坏一切,佛法是要建立一切。正因为空,所以才能够建立一切;正因为一切的执着都没有,所以才能够成就一切。我们一定要超越了空和有,再来看我们世间的一切,这样你才能够站在一个像佛陀一样的角度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
舍利弗为什么会先于佛陀涅槃,我想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从我们这个身体来讲,不管是圣者也好,还是凡夫也好,他都受生老病死的规律约束。另外,从一个圣者的角度来说,他有时候也能够超越生老病死的规律,但是不能够永远这样。永远这样的话,就破坏了诸法。所以佛法不坏世间相,当病的时候佛陀也会生病,当老的时候佛陀也会老,当世间因缘结束的时候,他也会在娑罗树下离开人世。我们要用平常心来看这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