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九届演讲集锦 > 济群法师 心灵的环保


心灵的环保

济群法师

(2001年7月21日)

在现代社会,环保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今天的社会是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是一个强调经济发展的社会,我们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着污染,比如空气的污染,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感觉就特别明显,几乎不容易吸收到新鲜的空气;再比如水的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使今天的人不太容易喝到干净的水;还有噪音污染,整个城市充满着喧闹的噪声,使我们的耳根不得清净。同时,这些污染已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灾、干旱、天气偏冷偏热等等,大自然似乎失去了协调。这都与我们今天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即经济利益至上这样一种观念而相关联的。

环境污染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就是我们内心的污染,即心灵深处的污染。今天的人,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贪、嗔、痴都要重,所造的杀、盗、淫、妄业也更重。科技、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物质生活上的改善,带来了许多方面的便利,但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化的同时,所面临的烦恼与痛苦,恐怕比任何时代的人都要多。原因是现代人的思想太复杂,贪、嗔、痴太重,烦恼也就特别重。也就是讲,今天社会在追求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善物质环境的同时,却不断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也造成我们内心的污染。今天的社会都在提倡环保,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上的环保;我们作为学佛的人,应该意识到,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生存的环境,更要保护好每个人的这颗心,我们要做好心灵的环保。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心灵的环保。

一、“心”的概念与分类

佛教里讲的“心”,包括心、意、识、心王、心所这几个概念。佛教对心的定义是聚集的意思,能积累很多东西。我们的内心里存储着无始以来的经验,在我们有情生死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来保存的。“意”是思量、思维的意思。思维有时需要借助外界的环境,有时则不需要,因为在我们的心里面有许许多多值得思维的素材,也即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经验,当我们闭上眼睛时,也是可以思维的。“识”的定义是了别的意思,六识面对六尘的境界时,我们能产生一种分别、判断的功能,就是识的作用。佛教对心的主体赋于心、意、识三个不同的概念。

唯识宗把心分为八个识,我们最明显感觉到的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五识认识境界的能力只是一种现量。现量相当于哲学的直觉,它是不借助于思维,它缘的境界必须是当前的,如眼前看到茶杯的当下,耳朵听到声音的当下等等。如果境界没有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眼识是不能产生作用的。当眼睛认识茶杯觉得是茶杯的时候,已经不是眼识的作用,而已进入意识的作用,并且觉得茶杯好看或者不好看,也是意识的作用。眼识认识境界,从时间上讲,只是认识现在的境界;从空间上讲,只是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是不带名言的。因此,佛教称眼识是现量,是现量缘境。

从感官来说,眼、耳、鼻、舌、身是五个器官、五个仪器,我们认识外界世界要借用这些仪器。科学家探测世界需要用仪器,如果没有仪器,科学家再高明也是没有办法的;同样,我们认识世界,需要借助眼睛、耳朵等。如果我们眼睛没有眼识,颜色的世界对我们就不存在;如果没有耳识,声音的世界也不存在。一个人是老花眼,或者是近视眼,某个器官比较差,那么他对世界的认识就要受到影响;相反,一个人如果修神通,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等,他的器官功能就会比平常人高出许多倍。我们平常人的眼叫肉眼,只能看到光明,而看不到黑暗;只能看到近处,而看不到远处。我们一般人看世界,需要通过五根、五识,而五识认识的世界是一个非常有限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要过分信赖我们的五根,觉得我看到了的就有,没看到的就没有,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关于第六识。我们现在所有能感觉到的思维活动,基本上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在思维上除了现量外,还有比量、非量。比量是一种推理、判断,我们所有推理、判断都是意识的作用,判断有正确、有错误,正确的判断是比量,错误的判断是非量。除了认识的作用,我们平常行为的产生,如造善业、造恶业,都是在第六意识指示之下完成的,我们整个修行也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已形成对整个世界一套固定的看法,我们修行时,要对整个世界进行重新思考,需要通过闻、思、经教,即听闻佛法后,依赖第六意识对世界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和观察,通过思维之后,才能达到一种智慧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修行是要从分别入手的,而不是从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刚看了几个禅宗公案,一上来就想无分别。如果无分别,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经验里,是非不辨不可能修行,所以先要分别。当我们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后,修止、修观,才可能进入无分别状态。当我们在修观中感觉困难时,还是要从观里面出来,要做进一步地分别,使我们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办法继续修行,这个过程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之上的。分别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分别有对有错,错误的分别是导致我们贪、嗔、痴的根源。不论是正确的分别,还是错误的分别,都是通过第六意识的作用。

第七是末那识。前五识和第六意识都属意识的范畴,是指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心里活动。第七识和第八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是我们感觉不到的心理活动。虽然我们感觉不到它们的作用,但它们却直接影响着我们意识的活动。第七识叫末那识,特点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自我。一般人在每天的生活中,想得最多的是自我,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原因是受着第七末那识的影响。第七末那识具有强烈的作用,我们在做事时,都不会忘记自我,不会忘记著相,甚至带着一种功利的色彩。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它是我们生命的大宝藏,储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经验,是我们一切心、身活动的根源。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所储藏生命的经验就是“种子”,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会在我们自已的生命里播下一颗种子;我们每起一次贪心、嗔心乃至慈悲心,都会种下一颗不同的种子。由于有阿赖耶识在保存着我们生命的经验,将会使我们无始以来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功不唐捐。

阿赖耶识是潜意识的,是一个储藏识,是我们一切精神活动的源泉,也是我们生命的主宰。无始劫来我们在六道轮回中轮转生死,生存不定,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人间,一会儿在地狱,这个色身在不断的消亡、产生,但生命的内在有一个连贯的东西,就是阿赖耶识,它是我们轮回的主体。佛教不讲灵魂,讲阿赖耶识,灵魂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并且随着生命的活动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些善的种子,生命里善的力量就会增加;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颗恶的种子,阿赖耶识恶的力量就会增加。阿赖耶识是可变化性的,但也有相对的稳定性,佛教把阿赖耶识比喻像流水一样,相似相续,不常不断,既不恒常不变,也不会断灭。

现代唯物论者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人死如灯灭;基督教等其它宗教认为,灵魂是永远固定不变的,不论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生命体的自身都相同。佛教认为,生命有不同的层次,十法界代表生命的十个层次,佛的生命层次最高,凡夫众生象地狱恶鬼、畜生等的生命层次非常低。并且人也还不一样,人的生命素质高低差别很大,我们生命层次的高低取决于对它的塑造,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观念。所以,阿赖耶识作为生命的一个主体,它不同于灵魂,但从某种意义讲,它又起着灵魂的作用。有了阿赖耶识,我们对轮回问题的解释就会比较容易,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个概念,像《中观》所讲:“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这种道理就比较难以理解。

除了心王的主体作用,还有各种心所来配合心识的心理作用。普通的心理,如心理学讲的注意、感觉、表象、意志等,佛教称为五种遍行心所,只要有精神心理活动产生的时候,五种心理活动都会随着生起。此外,还有五种心理活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唯识宗称别境心所。佛教认为,心所可以配合我们的修行,修行的根本是止恶扬善。佛教讲有烦恼的心理和善的心理,有道德的心理和罪恶的心理。罪恶的心理有贪、嗔、痴、无惭无愧等多种,所有犯罪现象都离不开这些心理;道德的心理有无贪、无嗔、慈悲、信念等多种。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心理与之相应,我们在干坏事时,就会与贪、嗔、痴相应;当我们与好的心理相应时,我们就会做好事、做道德的事情。
因此,我们要进行心灵的环保,就必须了解种种心理状态。外界的环境、包括色、声、香、味、触、法等,仅仅是染污我们心灵的增上缘,而不是直接的原因。金钱与地位并不一定使人的心理变成污浊,有的人面对女色也不起贪心,如果不起贪心,名利美女就不能染污他。如果有人面对诽谤就火冒三丈,心理就会被逆境染污;如果有的人学有所成而自以为是,就会起慢心,内心也就被污染。因此,真正能染污我们内心的不是外界的东西,而是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我们做心灵环保,要防范保护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内在的贪、嗔、痴。一般没有学佛的人,常把贪、嗔、痴当成生命的主人,贪的时候就一定要得到,讨厌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报复。实际上,这些贪、嗔、痴,并不是我们生命中真正的主人,而是我们内心里负面的力量,也是我们修行过程中要清理的对象,真正学佛的人要随时防范它的产生。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基本的心理状态。

二、心具备的特征

心是一种缘起性的,佛教不同于唯物者的断灭论,也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常见论。常见论认为心是固定不变的,断见论认为心是物质的产物,随着肉体的消失,心也就结束了。佛法认为心是缘起的,每一种心理活动的产生都要有各种因缘,如眼睛看世界,需要有光线、距离、感官等,需要有思维意识作基础。眼睛需要九个条件才能看世界,耳朵要有八个条件,鼻、舌、身要有七个条件,意识要有五个条件,第七、第八识要有四个条件。任何心理的产生都是需要条件的,贪心的产生是由于看见了喜欢的东西,但并不是每个人看见喜欢的东西都会起贪心,关键还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种子有无贪的习惯,有了贪的心理,加上看见喜欢的东西,才会产生贪心。嗔恨心的产生也是一样,看见不喜欢的东西,加上有嗔恨心的种子,就会起嗔恨心;而有些人由于很有修养,面对得失、荣辱都不在意,就不会起嗔恨心。所以每种心理的产生,都要有外在的缘和内在的因。唯物论者可能只看见外在的因,以为接触某种环境才产生某种心理活动,实际上,心理活动的产生是由于本身具有这方面的种子。诸佛菩萨就没有贪、嗔、痴之心,看见什么东西都不会贪、嗔、痴,在任何顺境、逆境中都不会受伤害。

心是缘起性的,缘起的特点是无自性,所谓自性就是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或性质。心是缘起的,就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的心是可以改造的。阿赖耶识代表我们生命种子的大宝藏,在阿赖耶识里储藏着无穷无尽的种子,储藏着无尽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善的、不善的种子,有有漏、无漏的种子。平常的人不断给阿赖耶识播不善的种子,不断给生命中不善的种子浇水,每天在给贪心、嗔心、痴心、我慢心、嫉妒心这些烦恼的心浇水,使得这些烦恼越来越大,使得有漏的种子在生命中力量越来越大,我们的人格就会不断堕落。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些侧重,有的人特别容易起贪心,有的人特别容易起嗔心,有的人特别感性,有的人特别理性,有的人特别淡泊。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转染成净,唯识宗称转依,这也是佛法与哲学不同的地方。哲学虽然讲本体,但对本体的阐述,只是反反复复地感觉背后应该有这个东西,而佛法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实际证悟的,并且每个人通过修行都可以证悟得到。每个人只要开发出了这种根本智慧、无漏智慧,都有能力证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它具有实证性,是可操作的,不是属于意识范畴的,用我们的意识是永远认识不到的。禅宗讲“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本来面目”,当一念产生时,就落入了意识范畴。我们要认识的真理是超越意识的境界,是要通过我们无漏、无限的智慧去证得的,我们只有开发出这种无限的智慧,才有能力实证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开发的过程是有缘起的,即是唯识宗所说的转依,是要转变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要扬弃阿赖耶识里不好的东西,要不断吸收、开发生命里善的力量,生命才能得到改善。由于阿赖耶识是缘起的,才可以转依,如果像其它宗教认为的灵魂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修行也就没有用,自身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

学佛修行是对生命的一种改变,生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的心灵有多种频道,每个人的心有多种心所,如贪、嗔、痴、爱、恨、慈悲、智慧、精进等,每个心所都有两种方面相对的力量,如相对精进就有懈怠,相对惭愧就有无惭无愧。我们平常都面临这样的矛盾,佛法讲不能贪,感情上又想要。很多学佛的人讲,学的东西总是用不上去,有的人学佛几十年,生活习惯依然故我,原因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生命中各种烦恼、心理活动是无始以来养成的,它在我们生命里早就成了主人,力量是非常大的,而我们学佛所得来的知见、知识,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调动善的种子力量,去抵挡生命中的贪、嗔、痴。

我们心灵里面有多种不同的频道,总的讲是善、恶两种。当我们进入贪心的状态,只想得到,其它一切都会想不起来;当我们进入无惭无愧的状态,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干得出来;与学佛的人碰到一起时,我们的惭愧心会生起,会对所做的不善事情后悔不已。平常的人对自己种种心态是不能了解的,当某种心态出现时,这种心态就会马上掌握、支配着整个身心的活动,马上成为生命的主宰。而学佛的人,应该认识到心的特点,在这些频道里,哪些心理是该有的,哪些心理会伤害我们,而且要认识到,每种心理活动都是长期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学佛修行中,要培养好的念头,要培养心的道德力量,如果不培养,根本就没办法抵挡那些烦恼力量,我们应尽量避免给那些贪、嗔、痴等种子浇水,而多给戒、定、慧浇水,我们不断持戒,这种持戒的力量就会壮大。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哪种心的力量,哪种心理力量有一天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人,因此,我们每一种心的力量都是由自己培养出来的。

我们的人性不是先天就固定的,儒家讲人性先天有善、有恶,事实上人性先天并不存在善与恶。如果人性先天是善的,这个世界恶的现象产生就失去了心理的依据,罪恶的现象就产生不出来;如果人性先天是恶的,那么这个世界道德现象的产生就失去了基础。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相应的心理活动做为基础的。佛法认为人性是无记的,在我们心的里面,既有善的力量,也有不善的力量,不断培养善心的力量,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成为善性人,成为一个好人;不断培养贪、嗔、痴的力量,这个人将成为一个恶性人。恶人并不是没有善的种子,只不过善的种子在心里的力量非常渺小,只有在非常特殊的状态下才会起作用。当这种不善的种子、恶的力量在心里特别大时,干坏事就成为一件自然的事情,干好事却很困难。善人是善的力量特别大,恶的力量特别小;恶人是恶的力量特别大,善的力量特别小,所以好人有时也有可能干坏事,坏人也有可能干好事。一般讲这种机率较小,好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偶尔干坏事,很快就会生起惭愧心;坏人也只有在无意识中干一件好事。通过修行,我们有一天把不善的、烦恼的种子彻底消除了,生命中不再有不善的种子,自然就不会干坏事。对于一个生命里基本没有善的种子的罪大恶极的人,佛教称“一阐提”的人,是断了善根的,让他干善事是非常困难的。某种心理频繁活动,长时间的积累就形成某种人性,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每天就应该往那方面发展。平常总是保持一种无念、淡泊的心态,到时就会成为一种薄尘人,这种人就会特别超然、有智慧。

三、心灵的环保

修学佛法就是从认识自己的心到保护自己的心这样一个过程。昨天晚上座谈,有人问到《金刚经》中的“善护念”,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解释,就是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念头,从这层意义上讲,善护念就是心灵环保的定义,就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心。整个《金刚经》就是心灵环保的著作,扩展开讲,整个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心灵环保的最佳经典著作,整个佛教都是心灵环保。佛法修行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之上,所谓迷与悟,指的就是心的状态,修行就是心的提升与净化。

心灵环保,首先要自觉到我们的心需要环保,要有自觉发起内心环保的意识。自然环境无穷无尽地开发污染下去,实在没有办法生存;同样,我们的内心每天被色、声、香、味、触、法,被贪、嗔、痴扰乱得不得安宁,实在是忍无可忍,实在没有办法过下去。于是,我们需要发起出离心、菩提心。我们的内心已经被贪、嗔、痴污染得受不了,希望从中摆脱出来,就是一种出离心,出离心所成就的结果就是解脱,使我们的心从烦恼的状态里解脱出来。

佛教讲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的,执著有我执、法执。我执、法执把我们的心给束缚、禁锢住了,有了我执与法执,使我们的心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使我们的心变得非常狭隘。如果我们的心像佛法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像《楞严经》讲的整个宇宙在我们心里如几片云彩,那我们的心会是多么的大!事实上我们每天考虑的可能只是自己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公司,我们的整个世界可能就变成一个人、一个公司,或者是几块钱、一份感情等。我执使我们的心变得狭隘,使我们的世界也变得狭隘,很多人没有办法超越这种我执的范畴。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或者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我执的不同形式,民族主义造成种族间的冲突,有了狭隘的国家主义,就会造成国家与国家间的冲突。如果我们的心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我们就可以打破国家、种族的界限,打破自我的界限,这样的心量才是真正的广大。

我执是烦恼障产生的根本,法执是所知障产生的根本。西方哲学也提出,人类一切罪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有私有制,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这句话反映了人性的特点。佛法讲我执是一切贪、嗔、痴的根本,法执使得我们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障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当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现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实在感,我们会去分别好坏、美丑、善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的很有限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的。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认为我看到了,我喜欢,我觉得好就是好,而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我们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因此,我们心灵环保就是要发起出离心,要从我执、法执所带来的种种烦恼中解脱出来。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清净的心灵,我们的心灵才具备正确的认识,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解脱之后,就会自由;不解脱,就没办法自由。佛法的解脱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心解脱是让我们从种种烦恼障碍中解脱出来,慧解脱是让我们的认识从错误的知见里摆脱出来。

种种烦恼和错误的知见都是导致我们痛苦的根本原因,发起出离心主要是自求个人的解脱,进一步还应该发起菩提心。从环保意义上讲,发菩提心要求更高。菩提是觉悟、是智慧,不仅要从错误的知见里摆脱出来,还要开发内心种种功德宝藏,以此来庄严我们的内心。佛陀所成就的无上菩提,不仅是具备解脱的内涵,同时还具备无量功德的内涵。声闻乘与佛陀的成就有显然的不同。《解深密经》中有个比喻:有两个人进了监狱,入狱前,一个是穷光蛋,一个是亿万富翁;出狱后,穷光蛋还是穷光蛋,富翁还是富翁。发起出离心与菩提心都是心灵环保的自发意识,但要求则不一样,发菩提心者不仅自己解脱,不仅希望自己的心灵得到环保,同时也希望一切众生的心灵也得到环保。
还有一种力量是惭愧心,惭愧心是人的一个重要心灵状态,相当于儒家讲的天地良心。有良心,有羞耻心的人,是不会干坏事的,而没有良心的人,干了坏事还会觉得很高兴。羞耻心是人类作为道德向上的基本力量,也是心灵环保的一种自觉的能力,有了惭愧心,自身便具备了发起心灵环保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止恶行善的基础。

出离心、菩提心与惭愧心是从自己方面而言的,做好心灵环保光靠自己还是不行的。另外一方面是法增上,找到正确的方法非常重要。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拥有清净、良好的心态,尽管我们很努力,但还是很糟糕,我们时常觉得心里不安,需要找个地方安住,需要借助环境的寄托。社会上的人通过看电视、打麻将、唱卡拉OK、发泄脾气等等,但结果还是不安,越是寄托,越是不安。因此,不学习佛法就没有能力做好自我心灵环保的工作,要做好心灵环保,就要学习佛法。

学习佛法,第一要有正见。对我们的心,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知道心的原理、规律、状态,要知道哪些心理活动在我们生命中是属于健康的力量,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与快乐;哪些心理活动是捣乱分子,会给我们带来伤害与痛苦。我们不知道的话,就会像禅宗里讲的“认贼为子”。实际上我们多数人是不断在宠着烦恼的心理,去顺着它、培养它,使它们在我们心里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我们还以为它是最亲近可靠的。我们许多人的生活一直没有离开过贪、嗔、痴,就像《地藏经》所讲:“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我们普通人的习惯心理是见好就贪,见坏就嗔,我们贪一次,就等于给贪的种子浇一次水,而让其进一步成长。所以做心灵环保,首先要认识心灵的不同力量,心识变化的原理,否则就没法做环保。

第二要受戒、持戒。不只是形式上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包括不抽烟),关键要在内心里种下解脱成佛的种子。受声闻戒,是种下解脱的种子;受菩萨戒,是种下成佛的种子。汉传佛教同样是有传承的,从佛陀最初羯磨传戒之后,历代祖师大德,一代一代把这种戒体,解脱的种子和成佛的种子给传了下来,是没有间断的。我们受戒的种子是佛陀传给我们的,我们种下解脱的种子后,就在我们心灵的环保里注入了非常重要的力量,有了这个戒体,就可以保护我们的心灵。

我们的心灵需要通过戒相来保护。戒相包括止恶和行善两方面。止恶的特点就是制止,如不杀生、不偷盗、不两舌、不恶口等,而我们在杀生、恶口等的时候,意味着在滋长我们内心恶的种子,在养成不良的习惯。止恶、持戒不只是制止外在的行为,更重要是止息我们内心不善的种子。我们无始以来,贪、嗔、痴的心理活动已形成极大的惯性,在我们生活中,杀、盗、淫、妄也形成了极大惯性。习惯造成了我们现有的人性,我们长时间的不良习惯养成了我们现在不健康的人性;相反,诸佛、菩萨以如法的行为、健康的习惯养成了良好的人格与心态。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而不是去追求很神秘、很复杂的东西,正如生活禅和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修行就在语默动静、行住坐卧的生活当中。贪、嗔、痴种子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水分浇灌,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小,就会萎缩,戒律是帮助我们止恶,即禁止生命中不善的力量与种子的产生。

持戒的另一面是行善。消极的止恶只是一个层面,像菩萨戒更强调的是积极的止恶。行善也包括积极的行善和消极的行善,比如不杀生是消极行善。在菩萨戒里,不仅要求止恶,同时还要行善,不行善也是犯戒;在声闻乘里,不止恶是犯戒,不行善则不是犯戒。菩萨戒是非常适合人情的戒律,如人家请吃饭布施,你不去是犯戒;人家生病无人照顾,你知道了不关心也是犯戒;人家有痛苦向你申诉,你没有耐心去听也是犯戒。行善不只是外在行为上的行善,更重要的是开发生命中善的种子。我们生命中有许多善的力量,长期以来被贪、嗔、痴烦恼所淹没,通过持戒的行为,可以让内心的种子得以生长。

我们平常讲因果报应是非常表面的层面,干好事,将来有好报,当然是不会有错的。但当我们了解了人的心性之后,就会知道外在的报应并不重要,外在的报应是很渺小、短暂的。我们每干一件好事,是在我们的内心培养一种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将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利益,它不是短暂的。反之,每干一件坏事,将会增加恶的力量,造成长久的损害。贪心重的人生活得很痛苦,必须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过得开心,当失去财产时会有极大的痛苦;而一个心地很淡泊、超然的人会过得自在得多,环境、物质的变化就不会构成伤害。因此,持戒、止恶、行善,关键在于我们心性的改变,直接的报应是我们心性的改变,而不是外在的行为。外在是次要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肯定会有,但那是副产品。我们一个人可以逃避环境,却永远无法逃避内心的感受,因此,心灵的环保比生态的环保远远重要得多。

第三要防护根门。根是指六根,六根是我们接触六尘的器官。世界除了六尘没有别的东西,世界多大并不重要,我们每个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活在自己所能感受的世界里。六根是造成我们内心染污的六个重要关口,关口把不好,内心一天到晚都要受到染污。眼睛看到好的颜色,耳朵听到悦耳的声音,只要高兴贪著,内心就被染污,清净、平常的心就没有了;舌头吃饭,好吃就喜欢多吃,不好吃就讨厌不想吃,内心也就被染污。因此,在修行中要保持六根清净,使六根不被六尘污染,走廊上贴着的一幅偈子,非常好:“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的六根在接触六尘的环境中,一天到晚都处在贪、嗔、痴等状态,根本无法清净入道。我们一般人平常的念头离不开考试成绩、赚钱、恋爱、妻儿、名利、牢骚等等,而这些正是产生烦恼的根源,要解脱烦恼,就不能把这些作为正念。

在念头之外,还有智慧的透视,对世间名利财色、饮食男女等进行智慧的透视。透视要从闻、思和经教树立正见中来,正见是正念的基础,如果对人生没有智慧的认识,没有正见,就不可能有正念。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见,有了正见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正念。正见有无常见、无我见、空见。在家居士修行有六念法门,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要想佛陀伟大的人格、功德;思维解脱道的殊胜,思维法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真相;要思维贤圣僧们高尚的情操,真是高山仰止;要重视戒律,看每做一件事符不符合戒律;想心存慈悲,要去慈悲众生,充满着爱心帮助世间上的人。出家人还有四念处修法,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对对治烦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要树立相对的正念,念佛的人每天念佛就是正念,要观察自己有多长时间把心安住在念佛上,有多长时间安住在贪、嗔、痴上。

修行的真功夫就是要让正念的时间在思维里越来越长。当我们的六根面对六尘境界时,我们要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盯着球不让踢进球门,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像禅宗讲的如猫捕鼠。观心法门,就是观照心念的起落,面对各种环境时产生的是什么样的念头。平常人面对六尘境界时不知不觉会著相,看到了一个茶杯,觉得茶杯好看,应该得到它,归我所有,当我们有了这一系列的思维后,我们的贪、嗔、痴统统都出来了,说明我们观心是不及格的。如果是及格的,看到了就看到了,知道是茶杯,知道茶杯是好是坏就行。正念不是没有分别,看到什么都一样,而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但我的心就是不动。不起贪痴之心、不起荣辱得失之心,这个时候就是平常心;而如果起了贪、嗔、得失之心,就进入了情绪的状态。

防护根门就是保持一种正念在看着我们的心,面对环境时,不让烦恼落入其心。一般人见到好看的,贪的心就惯性地起来,像老鼠发现有好吃的就要往外跑,这时就应像猫一样盯着别让老鼠跑出来,没有跑出来就意味着成功。烦恼一产生活动,内心马上就被污染,所以贪、嗔、痴一出来,我们就要把戒律抬出来,不要让它进一步泛滥。贪、嗔、痴之后,可能随之的是杀、盗、淫、妄等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助长贪、嗔、痴,使得这些恶的力量会越来越大,内心会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如果我们能用一种正念守护着,我们的内心就不会被污染,或者会减少污染的程度,这样我们在接触许多环境时,内心可以保有一分清楚,保有一份安详,所以,防护根门对我们心灵环保非常重要。最近,我在研究《瑜伽师地论》,看到论中讲,我们从世间道进入出世间道,必须首先修资粮,要从戒律、防护根门到礼仪、吃饭、走路、睡觉,要正知正行,这些要求虽然很基础,但的确是我们修行的基础,心本身保护得好,修禅就容易入定,不需要费很大力气。

第四要观想,观想是对境界的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有的人已形成贪性人、痴性人或者嗔性人,我们每个人在修行中都有特别难以对治的烦恼,这是由于我们在无始以来长期培养起来的。有的人面对女色难以把持,有的人贪钱、贪事业、贪家庭、贪繁华城市和贪清净山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改变环境,比如贪恋美色的人要修不净观。有人贪世俗上的东西,有的人贪著佛法,一样都是贪,贪的内容虽不同,但贪的烦恼心理都是一样的。当然,贪的内容不一样,导致的后果也会不同。有的贪,带来的弊病过失特别大,有的贪,则过失特别小。要学会用智慧去转换环境,要用观想的办法。

对治贪恋女性的办法是用不净观。观女人身上种种不净,传统方法是通过观察人体整个腐烂的过程,夏天发胀、发臭、化脓、长虫的尸体,蛆一队队地从里面爬出来。经常作这样的观察,闭上眼睛时,把最喜欢的对象换到另一个境界,久而久之,就不会对美色起贪心。也可以用借助科学的方式,通过放大镜,看人身上的世界就是一个虫的世界,每个人身上的毛孔里都有细菌和病毒。通过这样的观察,美感就会消失,对她的贪著之心就会少了,她对你构成的伤害就会越来越小。多少人为了感情要死要活,甚至上吊自杀,原因就是你对女孩子的贪著已构成对你的极大染污。通过修不净观,可以对治我们的贪著之心,使我们的内心避免受到你觉得好看的那些东西的污染和伤害。当你觉得这些东西不怎么漂亮的时候,面对它就不会起贪心,不起贪心就拥有平常心、平静心,就能客观地看清那些东西。不净观是用智慧转变境界来达到我们心灵的环保。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感觉里面,环境的好坏在很多情况里是没有一定的,你觉得好,它就好,你觉得不好,它就不好。我们都觉得自己的家乡比较好,都希望回家,家乡对你来说特别好,而对他人来说却一点感觉都没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重要,但在别人看来就无足轻重。所以很多东西,好与不好,重要不重要,都取决于你自己的感觉。能用智慧转变自己的感觉,就可避免许多烦恼;而不能用智慧转变自己的感觉,生活在自己的情绪中,就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我们一切的烦恼与痛苦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就像古语讲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佛教里有多种不同的观想方法,对嗔恨心重的人可修慈悲观;我执重的人应修界差别观;愚痴的人修缘起观;内心散乱的人修数息观。对不同的烦恼,佛陀已给我们开设了不同的对治法门,用什么样的药专门对治什么样的病,对治主要是改变境界。慈悲观是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与我们是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都是我们的亲骨肉,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怎能忍心去吃他、去伤害他?

我们的心是由境界而起的,用智慧去透视境界、去转变世界,同时就改变了我们的心念。我很多人把许多东西看成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对常的执著导致我们在荣辱、得失、是非面前生起贪、嗔、痴之心。无常的观念在我们修行中非常重要,佛陀住世时,有很多佛弟子就是通过观无常而得到解脱的。认识到无常,就知道世间上一切的变故都是正常的,就不会贪著,这需要有智慧去观察,没有智慧是没法看得到。许多人会认为,桌子是不变的,其实是刹那生灭,只是由于感官太迟钝而看不到,当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看时,桌子就像银河系里的太阳系一样在快速的变化,简直难以想象。所以无常观、无我观是对治我们的我执,我执是我们贪、嗔、痴生起的根本。

总之,通过这样的一些观察、修行,我们可以达到内心的清净与安祥。我们要防护的对象是贪、嗔、痴,心灵环保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内心的清净与安祥,要不受贪、嗔、痴的扰乱,就要树立正念,要用智慧去观察境界。

课堂提问

问:法师谈到要把众生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要起慈悲心,请问对待伤害我们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蚊子、苍蝇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我们用超度蚊子的心去杀害蚊子,那我们不也可以用此种心去杀人吗?受五戒的人杀害蚊子算不算犯戒?

答: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对待伤害我们的人,要用慈悲心对待他,不但不报复,还要怜悯他。他之所以伤害我们,是由于他是在贪、嗔、痴心的支配下不能自已。他既伤害了我们,他本身也是受害者。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要用慈悲心对待他,而不是再去报复伤害他,否则,怨怨相报何时能了?佛陀过去在修菩萨道时,歌利王割截身体,他都不起嗔恨心,这就是我们学佛人的典范。

佛教讲不杀生,指的是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能看到、感觉得到的一切生命。从较高的意义上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讲,从喜欢生、讨厌死的角度讲,人和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所有生物都是爱生恶死。所以佛教讲不杀生是指一切众生,而没有说哪些众生是排除在外、是可以杀害的。用超度的心去杀灭蚊子,这种想法本身就很玄乎,首先你能否超度他?其次是它愿不愿意让你超度?在座的肯定没有人愿意别人用超度心把自己杀死,何况这种超度本身就是未知数。作为菩萨来讲,他是不会做伤害众生的任何事情,更不能用超度的借口把别人打死。当然,在历代祖师中,有过南泉斩猫、圭宗斩蛇的记载,但那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为了某些特殊的教化。这些做法,从戒律来看也是犯戒的,但这些成就很高的大德们,确有把握去超度众生,而且确认这种行为对很多众生有利时才这么做的。对一般凡人,绝不可以以借口去杀生,否则,只是造下地狱的罪。

问:在近代中国佛教界有过真如受薰和阿赖耶识受薰两种认识的争论,请问那种说法比较准确?

答:是真如受薰,还是阿赖耶识受薰,是真禅唯心系和唯识宗在理论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歧。在民国年间,太虚大师和欧阳竟无支那内学院对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争论。欧阳竟无等站在唯识的立场,认为真如是不可以受薰的,可在起信、楞严这一套思想又讲到真如受薰,欧阳竟无站在唯识角度,反对《起信论》、《楞严经》,觉得是伪经伪论。太虚大师当年为这个问题写过很多文章,提出起信、楞严讲的和唯识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楞严、起信讲的是八地以上菩萨的境界。作为学佛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根基不同,接受不同的思想,两种系统的意义都是重大的,都可以达到学习佛法的效果,而不必关心对立不对立。

问:请法师谈谈在家居士应守的有关戒律。

答:对戒律作深入了解,要开一学期的课,不是在简单时间内可以讲完的。在家居士戒律主要是五戒,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人生活的戒律,菩萨比较契机的是瑜伽菩萨戒。在家居士除受持五戒、八戒,如还有更高的要求,可再去受瑜伽菩萨戒,根据瑜伽菩萨戒去生活。瑜伽菩萨戒是行菩萨道的行为准则。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在台湾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里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找来看看。在家居士还要看一部《优婆塞戒经》,属于在家居士修学大乘的菩萨戒,对从学佛发菩提心及行菩萨道都非常系统地作了介绍,太虚大师专门提出来弘扬过。梵网菩萨戒相对更高、更难些,开遮难度较大,一般不是特别地提倡。

问:请问法师禅净能双修吗?不是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我这次参加夏令营,个人的理解是念佛也是在修生活禅,想听听法师的开示。

答:禅净双修是宋元以来,佛教所走的一个比较主流的路线。我理解禅净双修,实际上还是有所侧重,侧重于禅就是以禅为主,以净为辅,以禅为体,以净为用;侧重于净是以净为主,以禅为辅。禅宗参话头参“念佛是谁”,从修行上讲走的还是禅宗的路线,仅仅是把佛号作为一句话头。禅宗与净土宗重要分歧之处是:禅宗侧重自力,净土宗侧重他力。同样是念佛,本身也包括禅,专心念佛时,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通过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证得念佛三昧,就是禅和净的一种融合。还有许多禅师,在修行过程中觉得老靠自已的力量没有把握,最后还是念佛,以净土法门为依归,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在念佛的时候,又更多采取参禅的方式。念佛也有不同层面的念佛,从念身外的阿弥陀佛到即心是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个层次差别是很大的,所以念佛一句名号很简单,但在念的时候赋予什么样的内涵非常重要,赋予的内涵有多深,念的份量就有多重。因此,念佛的人应多看些经教,把握深刻的内涵。总之,禅与净是可统一的,但有个侧重点,有主有次,有主有从。

问:请问阿赖耶识和藏传佛教讲的中阴身有什么不同?

答:中阴身在汉传佛教也讲,如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很多论典里都讲到了中阴身。它是生命的过渡的一种形式,是我们从这一期生命到下一期生命的转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形式。中阴身本身是生命的一种形式,而阿赖耶识是生命的主体,这是不一样的。中阴身的形式是短暂的,一般是七天、四十九天,过度完后又要进行下一旅程的活动。

问:成佛的功德和为大家谋利益的功德哪个大?如果大家都不去挣钱,恐怕很快都会被饿死。我的理解是:佛是最伟大的心理医生,而为百姓谋利益的人为大家的生存作出了更大的贡献。另外,我记得周国平说过这样的话:找到幸福的人不屑于贬低别人的幸福,没有找到幸福的人没有资格贬低别人的幸福,我的理解是没有必要去评论已从爱情、从挣钱中找到幸福的人。

答:我讲的东西本来是不矛盾的,是你把它对立起来了。比如大家不会认同为了感情而去跳河的人是找到了幸福,我是希望大家既有感情生活,又不要去跳河,所以才要作好这样的心灵环保。挣钱也是一样,有合法的、有非法的,在挣钱的时候,不要给社会带来伤害,如果给社会带来伤害,社会就会乌烟瘴气,大家会过得痛苦不堪,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要去纠正。去年,我在海外几所大学里做过“谈情说爱”感情方面的讲座,谈到了用佛法的智慧,以健康的方式处理感情。

成佛与利益众生是不矛盾的,成佛就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只有利益众生才能成佛。《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讲,众生就像树的根,诸佛菩萨就是树上的花果,没有树根、水分,就没有花果。所以要用菩提心、慈悲心去利益众生,才能成佛。甚至在佛教里是以众生为核心,令众生欢喜即是令诸佛欢喜,尊重众生就是尊重如来。佛陀度化众生本身也是一种福利事业,是利益社会的行为。我并没有贬低为社会作出广大利益的那些人。但人确有不同层面的需要,不能说没有轻重。从每个人的感觉来说,可能没饭吃的时候,饭最重要;没衣服穿的时候,衣服是最重要的;小孩可能认为一支冰棒最重要。但从宏观上看,从整个生命的提升,人生的究竟幸福来讲,一个人能把握真理,开发智慧,彻底解脱人生烦恼,比一块面包、两个桃子还是要重要的多。当然,对没有面包、桃子的人而言,桃子、面包会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很快要挨饿,而是物质财富相对比较丰富,但却问题成堆,大家活得都很烦恼,我们认为提倡做好心灵环保更重要。

问:遇到小偷上家偷东西,可不可以伤害他?当恶人对你行凶时,可不可以防卫杀掉他?

答:强盗要来杀你,当然你不要送上去给他杀,让他杀是帮助他犯罪,能避应该尽量避开。从声闻戒讲,你不可以杀他,从法律上看也是犯法的。在澳洲,小偷上家偷东西,你不要叫喊,如果由于你的叫喊,他摔伤了,他可以去告你,原因是他偷财物是小事,而你伤害了他的人身则更是犯法,所以澳洲有钱人,小偷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并且用车把小偷送走,到时再找保险公司索赔。从佛教戒律上讲,你要保护自己,但不要去伤害别人。从菩萨戒来说,这个人将对很多人的生命构成伤害时,比如飞机上的歹徒,菩萨是可以把这个人杀掉的,但杀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发心必须要清楚的。必须是想到这个人杀掉那么多人之后造成的罪业,将会使他长期沉沦在三恶道中,宁愿我把他杀掉代他下地狱,也不要给他造大恶业的机会。这不仅是不犯戒,而且功德无量,但前提是慈悲心,这与侠客的嫉恶如仇的观念截然不同,如果是嫉恶如仇,就没有资格当菩萨,就不可杀的。

问:我不知道现在僧团教育是什么样的状况,佛在世时,有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不同根器的人来进行教育,现在是否也能建立一个系统,针对不同的人,善巧方便地进行教育?请问如何归依一个好的师父?

答:我们讲归依三宝,即佛宝、法宝与僧宝。僧团代表整个受过比丘戒出家人的主体,受比丘戒出家的大众都属于僧宝的范畴。当然,现在的僧团即包含凡夫僧、圣贤僧,也会是龙蛇混杂,好坏都有。我们归依三宝,在最高意义上讲,以圣贤作为目标和学习的对象,不是以某个出家师父作为看齐的对象,归依的是僧团,而不是某个师父。同时,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亲近一个好的善知识,好的老师是十分重要的。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