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 > 历届演讲集 > 第三届演讲集锦 > 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


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

明海

我学佛、出家的时间很短,没有什么修学。今天所要讲的一点点东西,是在大和尚的教诲之下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佛教讲修行有见、行、果三个方面。打个比方,如果如果从赵县到石家庄去,那我们就要考虑怎么去,怎么坐车,有多远的路,要花多长时间,所有这些我们在思想上的了解,就相当于佛教所说的见。修行也是一样,我们要成佛,要究竟圆满无上正等正觉,就像要到某个地方去一样,也是要先从思想上、知见上有所了解,这就是见。了解以后,就要去实践,去实施我们的计划,这就是行。然后,直至达到目的,那个境界就是果。那么,今天我所能讲的,只是我个人对修行的一种信念、一种知见,以及我正在努力去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我已经达到的境界。

说到见、行、果,我想起这几天有营员问到气功和佛教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比较气功与佛教,但我们不妨从见、行、果这三个方面去比较。见,佛法对宇宙人生的见地是怎么样,气功的见地又是怎么样;行,佛法修行的法门是怎么样,而气功的行法又是怎么样;果,最后达到的境界,它们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比较大家可以自己去做,我这里就不说了。

我想在正式进入讲题以前,根据我这几天和各位营员相处的一点感受,说一说我们年轻人学佛经常遇到的种种障碍。

第一,理智方面的障碍。大学教育一般偏重于知识和思维的能力,虽然我们学习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所采取的思维方式有它锐利的一面,但很多时候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学佛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说,说它是心理学、哲学,是生命科学都可以,但是,佛法最本质的特征乃是一种实践的法门。佛法是要我们用生命去实践的,用生命去实证的,是要能够解决我们身心烦恼的。

佛教有一个很有名的比喻叫箭喻,讲的是有一个人被箭射中了,那么最要紧的是把箭取出来,给他上药,而不是去研究箭是从哪里射来的,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的长度,……还没等到你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那个中箭的人可能就已经死去了。佛法也是一样,佛法关于宇宙人生尽管有很系统、很深奥、很博大的学问,但是所有这些学问都要落实在我们生命的实践之中。

读书人信佛、学佛,有可能会像喜欢打桥牌的,就研究一下桥牌,喜欢围棋的,就在闲暇的时候消遣一下。但打牌、下棋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要学佛,佛法就必须成为你生命的全部。学佛不是业余爱好,所以要把佛法的精神贯穿到整个生活实践中去。如果仅仅停留在思维上,停留在口头上,那我们就得不到佛法的受用。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愚人口说,智者心行。”只是口说而不心行,那就难以真正地跟佛法相应。

各位营员在这几天的活动里都很积极,很投入,很多情景让我很受感动。比如你们唱禅曲,我想也许是我听到的最动听的歌声。但是这几天我也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到有的营员不去听课。我问:“你为什么不去听课呀?”他说“不爱听。”这是一种分别的心态,分别人我好恶的心态,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真切地去思维观察佛教的法义。

比如佛教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今生能听闻佛法都是有不可思议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现在能在千年古刹听闻佛法,也是由很多的因缘促成的。这说起来容易,但我们是不是真正地思维、观察到真实的法义呢?柏林寺经常收到信徒的来信,很多信让我很受感动,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寄来的,他们那里很偏僻,没有寺院,没有经书,他们写信来请书,给寄一本书去,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很多人也想来这里参加活动,但或者因为路途遥远,或者因为没有时间,或者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就不能来。而我们有佛书,并且只要买一张车票就能来这里参加活动,但是有的人看不到这一切得来不易,看不到它的缘起,所以就草率地对待他与佛法的这番因缘。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去观察、去思维其中的法义。

人的生命也是因缘作用的结果,佛教认为流转生命的本质就是苦。人生有四大苦:生、老、病、死,我们都能观察、思维得到吗?比如死亡,我们会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死亡在我们的生命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我们能观察到吗?

再比如讲三世因果,我们用科学的分别思维就难以看透三世——前世、今世和来世。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前世,更不知道我们的来世,但是我们明确地承认有昨天、今天和明天,有上个月,这个月和下个月,有去年、今年和朋年,而实质上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佛教讲因果报应,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看不出因果报应来,其实只要认真去思考还是看得出来的。怎么看呢?由果去看因,由因去看果。我们从果上去逆推,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因,所以才有今天这样的果;我们也可以从因上去顺推,今天造作这样的因,未来将要承受什么样的果。“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有的人很苦,我们就可以思维,去逆推他的苦的由来;同时现在很多的人正在造苦因,我们也可以思维未来他将要承受的苦果。善因善果也可以同样地去思维。这种观察、思维是一种心行,需要用全部身心的投入,不同于概念、名相上的演绎,演绎往往停留在表面上,演绎不仅难以理解佛法的真义,而且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对佛法失去信心。所以要如理如法地去观察、思维,这才是心行。

第二,情感方面的障碍。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不过有时候不好意思提出来。我知道不少人对佛法望而却步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昨天各位在皈依韵时候,大和尚已经说过,佛教并不反对合乎伦理道德、合乎国家法律的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感情生活。佛教讲要提升生命,净化人心,安定社会,并不是要否定世间,排斥世间。佛法讲超越,讲净化,是立足于世间、立足于社会准则、立足于世间准则的基础上去超越,去净化。

情感生活是人世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佛教把一切众生叫做“有情”,这个称呼很好,有情就是有情感,这是一切众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大智度论》说;“一切善法和恶法都因欲得以建立。”关健就看我们如何去转化它、提升它。

对年轻人来说,现实生活的内容之一是谈恋爱,然后成家立业。当他们接触佛教以后,就产生种种顾虑和疑惑,对佛法望而却步,其实没有必要。当你接触佛教以后,如果你能跟佛教的法义彻底地相应,能透彻人生的真相,并且在其他善缘的和合下,你发出心家,要在修行上见一个分晓,献身于三宝的弘扬,那自然非常好。但是绝大多数的人不可能这样,这就要用佛教缘起的道理去冷静地观察生活。如果两个人有缘在一起共同生活的话,佛法也会指导、帮助他们生活得快乐,生活得幸福,生活得清净。

两个人的生活,如果封闭在一个小的范围里边,幸福是智暂的,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将心灵的窗户向外敞开,向佛法敞开,向一切众生敞开,那么幸福就是永久的。这是幸福的源头活水。河水如果没有源头,就是死水一潭;如果有源头的话,它永远都是活泼的。我们生活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应该是一切众生,首先是你的亲戚、朋友、同事,还有你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人。你的生活和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你应该向他们敞开心扉,相互帮助,共同修行,这样的生活永远都是有意义的,永远都是新鲜的。

佛教讲眷属关系主要就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儿女是冤家”儿女跟父母有一种讨债、还债的关系,夫妻关系也有甚深的因缘,都是因为过去的无明、烦恼、惑业,从而今生今世走到一起。走到一起以后,如果你继续在无明、烦恼、惑业的推动下去生活,去流转生死,这种眷属关系就会永远纠缠不清,成为生死眷属。那么佛法可以使我们从生死眷属提升为菩提眷属。因过去的贪爱、过去的烦恼你们走到一起,通过佛法的薰陶,你们可以成为菩提眷属。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过去在一起是因为无明,现在在一起、今后在一起是因为佛法,因为要觉悟,要度众生,要弘扬佛法。现在你们是恋人,是夫妻,以后可能这位是佛,那位是他旁边的菩萨。

这里讲一个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以前,曾是一位善慧仙人。他所在的世界有普光如来出世,善慧仙人想用鲜花去供养如来,可是找不到花,正好碰到一个卖花的女子,她有七朵莲花,他就对卖花女子说,“我买五朵花。”女子问:“你买去做什么呢?”他说:“我要去供养普光如来。”这个女子很感动,就把五朵花送给他,另外两朵花也让他带去供养佛。因为这个原因,后来这位善慧仙人和那个卖花女子在很长的生命历程中多次成为夫妻。在释迦牟尼佛作太子时,那个卖花女子就是他的妃子——耶输陀罗。后来耶输陀罗也出家为尼,’证到了阿罗汉果。

中国佛教史上有很多佛化家庭。唐代的庞蕴,他一家人都修行,而且有很高的成就。宠蕴居士临命终时早已来去自由,生死自在了。他选定中午时分,丰是让他的女儿灵照出去看看太阳是不是到中天了。他女儿回来告诉他说:“爸爸,太阳出现日食了。”他一听心就动了,从床上下来,出去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等他再回来时,他的女儿已经坐在他的位置上盘腿而去了。这就是佛化家庭的楷模。宋代的张商英是一位修禅的在家居士,也有很高的境界,他的夫人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信佛就是因为他的夫人信佛。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现在还有很多。

佛法的住世需要出家人,但佛法在世间弘扬是面向在家人、面向社会的。如果社会上多一个佛化家庭,社会就多一分稳定,多一分清净。大家都来学佛,我们的世界就变成了人间净土。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如果我们会吃饭,我们就能成佛》。大家看了这个题目以后,一定会说明海太耸人听闻了。其实会吃饭也不容易。《大珠慧海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有学人间:“禅师,你还修行吗?”大珠说:“我修行。”又问:“怎么修呀?”他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觉得很奇怪,说:“一切人都是这样,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为什么别人不是修行,而你是在修行呢?”禅师讲:“这是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睡觉的时候万般思索。”所以会不会吃饭,关健就在于此。

我们是怎么吃饭的呢?我们来反照一下,当你在吃饭的时候,你真的是在吃饭吗?你说你在吃饭,应该说你的身体在吃饭,你的心也在吃饭吗?你吃饭的时候,你心里可能还惦记着刚刚发生的某一件事,上午老师在课上批评你了,或者你还在琢磨昨天的算术题,这就是你的心在牵挂着过去。这种牵挂可能是很明显的念头,也可能是不明显的深层次的心意识。吃饭的时候,你也有可能在想今天下午有什么活动,明天到什么地方去,你的心在期盼未来。还有可能在想,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好吃,你是在分别你眼前的饭菜。所以,你的生命在吃饭的时候是分裂的,你的身口意在吃饭的时候是分裂的,没有统一起来,就像我的师父——大和尚有一次说我一样;“你不是在吃饭,你是在吃分别广吃饭的时候,我们的心或者是在追忆过去,或者是在期盼未来,嘴在嚼动,可心却在别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吃饭时的心态。我所说的不会吃饭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我们吃饭的时候没有能够保持正念,我们的心流失了,流失在过去,流失在未来,或者流失于对当前外境的分别上了。吃饭就是吃饭,要保持正念,以正念来吃饭,过去的一切事情,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饭菜的好坏,你都把它彻底地放下,无所挂碍。这个时候说你在吃饭都是多余的,因为此时你的整个生命是心境交融的。境是饭,心是心态。你吃得很专注,很专心,所有其他的事你都不想;同时你吃得很明了,你对你当前的生命状态很清楚,就像有一盏明灯照耀着一样。这是你的心在观照,所以说专注就,是定,明了就是慧。你专注地吃,明了地吃,就是定慧等持地吃饭。

在这里我讲一讲《赵州禅师语录》中的一个公案。赵州禅师很年轻就出家了,八十岁以前还到处云游,参访善知识,到八十岁才在这个柏林寺(当时叫观音院)住下来接引学人,一直住了四十年,活了一百二十岁,乐享天年。古人曾说过,每个人都可活一百二十岁,不过多数人打了折扣,赵州禅师在寿命上很圆满。年岁一大,牙齿就掉了。他有一个徒弟是河北的地方长官叫赵王,他问赵州禅师:“师父,您还有几颗牙齿?”禅师说:“只有一颗了。”“那您怎么吃饭呢?”禅师说:“下下咬着。”他老人家只有一颗牙齿,每咬一下都不会空过,都能下下咬着。这个对答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禅师在吃饭的时候,他的心这样专注、这样明了,他的心一下也没有从他当下所做的事情上跑出去,一下也没有开小差,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吃饭没有去想别的,我边吃饭边想着我要去打坐,我要去念经,我要去度众生,这好不好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打坐、在念经;如果你能以正念来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在广大无边的法界里,吃饭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是一件孤立的事情,但是我要说,当你吃饭的时候,整个法界都在你的这个事件之中,所以只要你能够专注明了地吃饭,你就是在度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
我们早晨、中午吃饭之前要供养三宝,佛会不会来吃我们的饭呢?佛会来吃,不过佛会说:“你好好吃吧,你吃就是我吃。”如果我们以全部的身心来吃饭,那我们就是在替诸佛菩萨来吃这顿饭。这顿饭里有整个法界,所有的因缘,包括我们生命觉醒的因缘,以及所有众生的关系,都在这顿饭里面。如果我们要仔细分析的话,那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怎么说也说不完了。简单来说,米饭要靠炊事员煮熟,稻米要靠农民耕种。稻谷的成长不仅仅需要农民的辛勤劳动,还要有阳光雨露、土地肥料、农机农药等种种因缘的成就,谷子收成了还要加工,卖米买米还要汽车,汽车要有公路,公路要有交通警察,交通警察又涉及到政府的管理……这样观察、思维下去,你会发现,每一件事物当中都包涵着整个法界,即使在一个小微尘里也有整个三千大干世界。所以《楞严经》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起来并不一定会吃饭,并不是每一顿饭都能吃好。吃饭是这样,那么生活中其他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又是怎样呢?我要说我们不会吃饭,同样地,我们不会走路,不会睡觉,不会看,不会听,不会说……

我们走路的时候少好像不是走在路上,而是走在内心的种种杂念上面。法国的一行禅师——大家唱的禅曲有两首歌就是他,写的——他提倡行禅,就是让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来体验禅的境界。他说:“当你走路的时候,你不要着急,你不要想着你要到哪里去,不要想过去,也不要想未来。你就让你的双脚那样实在、那样亲切地在大地上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这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是踩在地上,你是在呼吸,有风、有阳光,其他的一切你都不要想。这时候,就是禅;这时候,你就是走在佛国的净土上面。”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充满焦虑,充满懊悔,充满贪欲,充满嗔恨,或者像做梦一样,那么当下你就生活在轮回之中,生活在人生的苦难之中。

我们再说睡觉。睡觉的问题就更大了,躺到床上说我要睡觉了,我要休息了,但是你休息了吗?你睡觉了吗?没有。睡梦之中,心的活动比白天还要活跃,还要频繁,有些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忘记了,夜里做梦又翻出来,离奇古怪。看起来你的身体躺在了床上,实际上你的心活动得很厉害。所以说你没有睡觉,因为在你睡觉的生命里,你是分裂的,不是统一的。道家说“至人无梦。”至人就是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人,他的身心达到了统一,与外界达到了统一,这样的人晚上睡觉没有梦。有的人也说自己睡觉没有梦,实际上你是做梦了,不过你想不起来罢了。至人无梦是彻底无梦,不是做了梦而想不起来。

这里我仅仅分析了吃饭、走路、睡觉,实际上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件小事,我们的生命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分裂、牵挂、混乱和执著,因此我们的人生就有种种苦恼。我们生活在幻象里面,生活在执著的假相里面。

我们看这瓶鲜花,你说你在看花,你是在看花吗?你看到花了吗?我说你没有看到花,为什么呢?当你在看这个花的时候,如果你是搞生物学的,你会想这花是什么科、什么品种、产地在哪里;如果你是学美学的,你会说这花的颜色如何好看;或者你只是喜欢这些花,你也许会想这花从哪里来的,我也要去买一些。所以我们看花的时候,我们的心一点都不平静,杂念就像一堵墙竖立在我们与花之间,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花。如果你看到这个花,你就见性了。

再比如我们看一个人,我们有没有真正看到这个人,同样也很成问题。当你看这个人时,你是在分别是男是女,高矮胖瘦,多大年龄,干什么工作,……然后你会去讨厌他、喜欢他、蔑视他、奉承他、利用他,等等。在你和你所看的人乃至所看的一切事物之间,妄念就像一堵墙壁,障住了你的慧眼,如果把这妄念的墙壁推倒,你就会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如此亲切,如此美好。那时即使你看到的不是这鲜花,或者在路上碰到一个普通的人,你的心里都会生起慈爱、生起悲愍,你会觉得活着真好。

那么怎样才能够体会到这种禅的喜悦,使我们生活得真实,生活得美好呢?这就是我的师父——上净下慧大和尚经常指导我们的四个宇:安住当下。安住当下,把握当下,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心安住在当下,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统一体。

佛教的法门很多,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数息也好,持咒也好,一切的法门从理路上去分析,都可以归结为让你的心安住于当下,只不过各有方便而已。如果你念佛,你的心应该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永远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亘古亘今,没有过去,没有未采,只有这一句佛号。你念上千句万句,念上一天,都是只有一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当下。如果你数息,从—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循环往复,数一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我要问你,你数了多少次?永远只是这一次,这也是要你安住在当下。说到数息,这个法门为什么很普及呢?人的生命现象中有一个活动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那就是呼吸,“一吸不来便是来世”,一口气上不来就是死亡。我们要成佛,要超越生命的局限,也是要从我们生命最直接、最根本、最当下之处做起,去把握呼吸。这里面有很深的法义。呼吸是生命存在最直接的现像,你能把握住它,你就能成佛。所以我说一切的法门都可以归结为把握当下。

不过“当下”是一个永恒的概念,是超越时空的概念。它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更不是现在。《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现在心”是指对现前外境所产生的分别心和执著心,而“当下”是超越这一切的。当你的心离开了当下,流失到别处去了,那你的生命就流转了,轮回丁,你就是众生。当你的心能够安住在当下,你的心能够专注、集中、明了、统一,那你就是觉醒,那你在这一刻就是佛l就超越了生命的局限。把握当下的意义是要让你的生命永远是这一刻,使你的心凝聚起来,统一起来。

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如何安住当下。打个比方,我们看马路上车水马龙,一辆公共汽车来了又开过去了,接着一辆小汽车来了一下子又开过去了。万法就是这样,没有一刻是停止的,没有一刻不是在变化的。如果公共汽车来了,你把它死死抓住,那么小轿车来了,你就不可能再安住在小轿车酌情景里。所以说安住实际上是无住,只有无住,才能安住。随时的住,随时的无住,才叫安住。安住的根本意义是要无住,不去执著分别任何法,你才能真正地安住。而不能安住,就是因为你有住,有所住,有所执著,没有办法把握永恒的当下。你永远像一个追赶汽车的人,你在汽车后面拼命地追,却永远也追赶不上,而你脚下的一切,你又永远都注意不到。一切东西都在刻刻不停地流转,人生就是这样,执著地要抓一个东西,跑了,然后再抓,就像去抓空中的花,捞水中的月一样,你抓不住啊!不过我们仍然要执著地去抓,所以我们活得很累,很疲劳。所以佛经讲“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旨趣,就是让我们离苦得乐,所以佛法是一种安乐的法门。佛陀讲人生是苦的,只有痛苦和烦恼,而当我们掌握了真理,一旦觉悟了,当下就能获得禅悦法喜,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安乐。所以我们不是从生活之外去寻找禅,去体证禅,而是生活本身就是禅。怎么样使生活本身就禅呢?要让生活由烦恼、执著、痛苦转变成觉醒、清凉、法喜,我觉得就应该融入生活,彻底地融入生活,让你的身口意去专注地体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果这样去体味,生活会变得很美好。即便是扫地、擦桌子,都会是其乐无穷。

今天中午吃饭我去得晚,大家都已经吃完了。我看到有两位营员在那里擦桌子,他们擦得很专注,他们会擦桌子,所以那时候他就在禅悦中。中国禅宗的寺院也不是整天打坐,还要种田、扫地。我曾经想为什么禅僧劳动是修行,社会上的人劳动就不是修行呢?禅僧的劳动,抛开修福的意义不说,禅僧在劳动的时候就是劳动,他们扫地就是扫地,种田就是种田,他们的生命全部融入到当下所做行香,走得很快,跟平时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吗?有很大的不同。平时走路都是要到哪里去,有一个目的地。但是行香没有什么目的地,也不是要去干什么,只是专注地走,一心一意地走。

只要我们用心地去体味,把自己完全统一地融入到生活里面,就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很有意义,每一件事情都很美好。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易地放过每一件小事,而放过往往都是不自觉的,都是为妄想烦恼所牵引,而忽视了、放过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想起来真是对我们生命的亵渎啊!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修生活禅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善察诸法寂灭性。这句话出自《法华经》:“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就是说万法本来就是寂灭的。但是我们的心不寂灭,内心有喘,内心烦躁。要体会生活中每一件事情的寂灭性,我们不妨先从容易让我们感受到寂灭性的事物开始。比如柏林寺的“庭前柏树子”,你可以去柏树底下尝试一下,当你的心里不寂灭的时候,你的心非常热燥、有很多烦恼的时候,你慢慢地走到柏树前,把呼吸调匀,静静地看着柏树,什么都不要想,你就静静地看着它。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这棵树它有了一颗心,像一个人一样站在那里,分明就是一个入定的禅者。你站在它的面前,就能感受到它的光芒,安祥的光芒,寂静的光芒,幸福的光芒,这个光芒穿透了你的身心,最后你会觉得物我是一体的。我们喜欢跟高僧大德在一起,因为他们有修行,他们的生命一直处在禅悦之中,跟他们在一起,我们心里觉得很踏实,很安祥。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我们能受到他们的影响,受到他们的感应。当我们也去接受柏树的感应,接受柏树所发出的寂灭的信息,就会发现一切都很美好,不仅是柏树入定了,天上的云也入定了,还有大地、风以及周围的人,一切都在禅定之中。

在《赵州禅师语录》里有一个公案叫“庭前柏树子”,讲的是一位禅僧问赵州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今天上午妙华法师讲到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来,于是禅宗就有人参达摩祖师为什么到中国来?这位禅僧千里迢迢跑来就是要问赵州禅师,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来有什么用意,赵州禅师信手一指,说:“庭前柏树子。”庭前柏树就是祖师西来意。如果庭前是杨树,那么杨树是不是祖师西来意呢?其实,禅师说什么都可以,他说是柏树也可以,说是杨树也可以,说是麦克风、是桌子、是茶杯都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的生命境界里,诸法是寂灭的,诸法无意,可是我们却是有意。我们的心里充满了种种的牵挂、期盼,所以我们就问;“达摩祖师到东土来是为什么呀?他有什么意呀?”因为我们的内心有意,所以禅师说;“庭前柏树子。”他指的是柏树,如果那个时候,庭前只有杨树,他就指杨树,对不对呢?对他来说也是可以的。在他的境界里诸法是寂灭的。

我们体察诸法的寂灭性,开始从静态的树、山等等去体察,然后慢慢地我们去体察动的东西,流水是不是寂灭的呢?也是寂灭的。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表现了他对流水的寂灭性的体验。流水是这样,那你们要问:“有人打我一巴掌,这是不是寂灭的呢?”这也是寂灭的。为什么呢?寂灭性用抽像的语言来解释就是诸法缘起性空。别人打你一巴掌,如果你明白缘起,你就能够释然;原来我曾经也打过他嘛。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从一切事物中去体会,从而增强我们的定力和觉照力,慢慢地让我们的心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如如不动,都能够与诸法寂灭性相应,这种心态就是融入生活。

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你是学生你就好好地当学生;你是妻子你就融入到妻子的角色里去,仔细地体会安住;你是丈夫你就融入到丈夫的角色里去,仔细地体会安住。这样你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纯真,这样你也就能够成就佛道。成佛就是从你的脚下开始的,从你自己所处的因缘关系,从你的位置上开始做,安住于此,你就能成佛。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里说的“人成”,大家不要从儒家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它有很深的佛法的意义。“人成”是指透彻了人的缘起,这个透彻不是用科学去研究人,不是用解剖学、生物学、哲学、人类学等等去研究,而是要用我们的生命去体证,透彻了人的缘起,你就成佛了。这是让你安住在你的位置上面,圆满你的人格,人成也就是佛成。

法界森罗,每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位置,每一个法都有它的位置,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人在社会上也是各种因缘的和合,也有他的位置。成佛不是让你从这个位置上跑出去,而是要你安住在这个位置上,你透彻了你的位置,你就是佛。我们说柏树有它的位置,柏树不是麦克风,柏树不是土地,不是云彩,不是太阳,柏树就是柏树。那柏树是佛吗?如果你成了佛,柏树就是佛;如果你没有成佛,柏树还是柏树。

这次夏令营的讲座主题是《六祖坛经》,讲了这么半天还没有讲到坛经。我就说一下《六祖坛经》的“三无”:无念、无相、无住。根据前面讲的安住当下,融人生活,体察诸法的寂灭性,我觉得“三无”可以这样来理解。无念,就是如是念。无念不是说没有念头的,人总是有念头,不过我们要如是念。如是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念兹在兹。吃饭就是吃饭,你的身心就在吃饭之中,跟吃饭融为一体。无相,就是如是相。花就是花,如果你说它好看,它不好看,你去分别它是你的,是我的,那就不是如是相了。无住,就是如是住。吃饭,你就安住在吃饭之中;走路,你就安住在走路之中;睡觉,你就安住在睡觉之中;你是老师,你就安住在老师的责任和义务之中;你是学生,你就安住在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之中,这就是如是往。

今天讲了这么多,从理论上、从法义上,都可以归结到《六祖坛经》的“三无”,归结到“三如是”。虽然我没有讲《坛经》,但我还是没有离开我们这次夏令营讲座的主题。我刚开始学佛时便看《坛经》,但我一直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说心里话,觉得《坛经》了不起,还是从去年冬天才开始的,为什么我以前不重视它呢?因为它的语言太简单、太平实。然而真理就是这样的朴素,儒家有一句话;最高明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东西、最朴素的东西、最平实的东西。《六祖坛经》就是这样的。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是要与众不同,看书也是喜欢看识破天机、不同凡响的书。《坛经》看上去太简单、太普通了,所以有的人就不重视它,其实这部经很重要,它的法义很究竟。六祖的解脱思想是佛法最究竟、最圆满的思想。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