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柏林 > 问禅寮 > 有声书库 > 智瑜法师《夏雨清凉解要》之六
《夏雨清凉解要》有声书之六
智瑜法师

現在有名有利,有勢力,要想皆是無常,唯求見阿彌陀佛,唯求往生西方,這個心才能堅持。如果你現在有疾病,不要只求其好,要趕緊念阿彌陀佛求往生,這是信號。如果只顧色身好,那好比是漏瓶盛水,總希望其滿,終必滴水不存。智者所不取。

所以大家注意到,你就是把佛號念到金剛一般,是否到時候臨終無障礙,是否到時候你失念不失念?那還不一定,何況你悠悠蕩蕩呢!雖然是想往生,想解脫,背道而馳,不得其果,千萬不要落入異熟果報!

感異熟果報,在意業裏有兩種法,一個如意,一個不如意。如意的是貪,你有沒有?不如意的是瞋,你有沒有?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憎愛二心感異熟果報。

大家知道,如果不蒙佛接引,難逃枷鎖。所以,念念之中,至誠懇切,求佛接引!

往生西方二力法門(佛二午齋開示)

要想往生西方,把貪瞋癡慢疑惡見放捨,不放捨,被業所繫,不得往生。放捨是自力,佛接引是他力,所以往生是二力法門。

有人貪心起,放不下,這人不能往生。什麼原因呢?臨終時,貪心起,引導他輪迴六道;瞋心、癡心,皆輪迴六道。這種人,佛接引他都接引不去,自己不想往生嘛!

再就是我慢心,粗淺的,某某人對不起我,某某人對我好,我怎麼放得下?這貪瞋癡慢,平時用功,放下,還怕臨命終障礙;如果放不下,更危險。我說一個實在的故事:有一個老居士,念佛功夫很好,在世間很享受,有兩個太太。病重,要臨命終了,因為念佛功夫好,佛像現前!他自己說我看到極樂世界了,可是,臨終障礙,小太太跑去,哭著說,你命終,我和小兒子如何生活?他心動了,說,不要緊,我寫遺囑,不會不管你的。此心一動,喊:不好了,西方境界沒有了,阿彌陀佛不見了。眼前一片黑,地獄相現。……這就是臨終障礙,何況是平時貪瞋癡慢。

你們修淨土法門,疑當然少,惡見也少。可是有四項──貪瞋癡慢放不下,這是實在的,我看得很清楚,你們不知道。能否往生?很危險。你們有的人說:「我這事非這麼辦不可!」親緣眷屬放不下,怎麼往生?所以,要想往生,第一,求佛接引,第二,沒貪瞋癡慢。發個心,佛現在接我我就走,沒絲毫依戀。不可說,我回去看看我兒子……。所以,自力要放下貪瞋癡慢,二力才具足。

說點深的。貪瞋癡慢,都是妄想,沒實在的,都是虛妄想。妄想有兩種,比貪瞋癡慢細,一種是第六意識自己起,另一種第六意識和前五識同時起。如果貪瞋癡已經薄了、輕了,進一步對治這兩種妄想。

第六意識自己起有一種特徵:想過去,想未來,這使你不能往生力量百分佔八十,你們都有,自己知道能否往生。你們年輕人,差不多男眾想女眾,女眾想男眾,就是這種獨頭意識,你命終一定隨它去。這造成一種業,叫思業,思業起身口業,是思已業。
所以,要求臨終一心不亂。還有一種帶質妄想和前五識同時起:看見我的孩子,哭了,就是帶質妄想。

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有沒有獨頭妄想?有,趕緊念阿彌陀佛,教它不想。

什麼叫獨頭妄想、帶質妄想?我再舉個淺顯的例子:你們打坐時,心裏想,那個東西很好吃。那是獨頭妄想。如果飯端上桌上,你想這飯很好吃,叫帶質妄想。有病時,要一心想往生西方。如果想我兒子怎麼不來看我?──獨頭妄想。如果你兒子來看你了,哎呀!你可來了!──帶質妄想。這都是障你不得往生。想往生,把粗的、細的妄想不起。

如果不起貪瞋癡慢,沒有帶質妄想、獨頭妄想,還不夠,一心求佛接引。你們念佛都念佛了,有誰念佛發願阿彌陀佛來接引?發願求佛接引,那時起二力。如果不求佛接引,還是沒有用。一定念佛時發願求佛接引。善導和尚不是說,西方樂,願往生,西方樂,願往生。印光大師也說,不發願不得往生。

記住,二力。自力佛力不起貪瞋癡慢、獨頭妄想、帶質妄想,這樣才能往生。我們大家都是貪瞋癡慢不斷,最可怕的是臨命終障礙。如果把貪瞋癡慢變成業,更危險,貪瞋癡慢要是有獨頭妄想、帶質妄想,臨命終時起心。如果有身口造業,則現境,不光心起,變境現了。你們聽說過臨命終現地獄相、餓鬼相吧?還有現美女相,一接近變成火,有時畜生變相,看見很好看的衣服,一穿變成畜生。

二力圓滿,可往生。時常用功,粗的對治貪瞋癡慢,細的對治獨頭妄想、帶質妄想!這樣用功,這才叫修行。

臨終正念

修念佛法門,最重要的,臨終正念。如果臨終提不起正念,又要歷經多劫痛苦。
臨終正念,就是念阿彌陀佛。所以有人臨命終時,只管助念,不可問他說後事如何?閒話不說。

助念的時候,聲音不可吵雜,要和雅音,使他聽得很舒服。

凡是動凡情的事情不提。尤其是不要哭泣,不要教他看見眼裏帶淚水,不要教他聽見哭泣聲,他會失掉正念,動情。

環境,愈安詳愈好。同時,不要強迫他做事情,說你要右脅而臥啦,把衣服穿起來啦。都不可以的。使他怎麼舒適怎麼好。這是最主要的。

臨命終時,難免有病苦,當事人要忍苦、念佛,以待時。心不可亂。

也不要強迫他打針吃藥,環境安詳,使他一心求往生。

眾生惡緣太多,唯恐臨命終時有惡緣來擾,念念求阿彌陀佛接引。阿彌陀佛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曾經說過,念我名者,必定往生。

所以說,念佛功夫就在臨命終時。那是最重要的時節。希望大家切實注意到。

平時不可貪戀世緣,貪戀名啦、利啦、親緣眷屬啦,皆是大障礙。希望大家注意到。

好語安慰臨命終者

佛說,在比丘病重的時候,總是安慰他,說,你一生持戒,奉行諸善,命終以後一定生到天上。比丘起歡喜心,就得以善終。

鳩摩羅什大師說,在外國有一種風俗,就是他把他每做一件善事,記下來,到他臨命終時,拿出來,叫別人讀給他聽,令他起憶念,生善心。這點,很值得我們參考。假使大家再看病人的時候,也是和他講,說,你一生念佛,修淨土,一定往生西方。

外國風俗說,有一種人,臨命終時,無善可陳,那就苦了。沒善事可說,惡事一大堆,那命終以後就苦了。所以我們知道,也應該學習。

助念存三種心

對住眾親緣眷屬助念,不見是非,不見好壞,不見信不信,不見恭不恭敬。盡其在我,度化眾生。存三種心,一、大慈悲心,為度眾生。二、柔和忍辱心,眾生不敬,不以為意。三、諸法空相心,知一切法無我,無人惱我,無人被惱,如此才是真正度眾生。

參、道人心行

《一、律己省非》

道德

你們對人家說法,要顧慮到自己的心行。換句話說,道德無虧,務必要教他言行一致,不可以光嘴巴說,不能作。

道德是出家人的根本。什麼是道?什麼是德呢?淺顯地說,嚴以律己,謂之道;厚以待人,謂之德。進一步說,自利謂之道;利人謂之德。所謂自利利人,並不是世間法的利益。自己不造十種惡業,不受惡報,稱為自利;勸一切眾生不造十惡業,可以利他。

於佛法中,談到利益,現前得利益,後世也得利益,才稱為利益。如果現前得利益,後世不得利益,不稱為利益。自利,現前有利益,後世也有利益,就是十惡業不犯。利人,也是令眾生現前得利益,後世也得利益,十惡業不犯。

再進一步說,上求佛道,謂之道;下化有情,謂之德。上求下化,是菩薩行。所以沒有道德,不能成就菩薩行。道的原則,此心不變,亙古今,照日月。德的原則,隨緣度化眾生,普度十方。

今天和大家講,從淺顯的道德,一步一步地講深。希望大家,不愧對佛,不愧對眾生,不愧對自己的良心。

*  *  *  *  *  *  *

△初學佛,恭敬心學,律己成人。末法時期缺乏如此。律己,謂之功(道);成人,謂之德(德)。

△出家眾特別要知道,如果知解增進,道德不增進,應該慚愧。如果道德增進,不誇耀知解,那是出家人的本色。

應學好樣

我苦心告訴大家,大家應切記在心。有事情來,苦我最先,甘我最後,不避重就輕。苦的事情,我最先來;好的事情,大家先享受。依照著行,才能得到利益。

我和大家說過,假使利自己、自私,是業報。有利於別人的,是功德,是善事。大家要記住。

印光法師說,大家應該學好樣,不可學壞樣。別人有好樣的應該學,別人有壞樣的地方,以此作我師,我不可犯。

大家要有個想法,同心合力,把我們西蓮淨苑,建設成一個堂堂正正、正正當當的道場。大家都可以在此地修行,大家都可以在此地度眾生,大家都可以在此地求往生。

以人為鏡

智慧者,以人為鏡,把別人照自己。愚癡的人,以水為鏡,在水裡照自己的影子。
大家把別人為鏡。別人有優點,我們精進學習;別人有缺點,我們檢討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勉之。

對別人不要苛責,對自己不要寬容。以原諒自己的心,原諒別人。以責備別人的心,責備自己。

你們這樣時時檢討,縱然不能轉凡成聖,也可變化你的氣質,一天天地,使你的氣質昇華。希望大家各自精進。

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

結夏已經過了一半,各人檢討自己,比以前是否進步?身口意三業是否清淨?深深檢討。

我們既然出家,就應該老老實實修行,與世無爭。如果世間要與我爭的話,我即退讓,不和他們爭。因為人生最大的一種樂趣,是你的心、行,清淨光明,毫無垢染,那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對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皆對得起,沒有比這種樂趣再大的了。希望各人檢討。

永遠記住,我們出家,老老實實,不為名,不為利,不為世間榮耀。推直向他,引曲向己。遇到事情,不管有理無理,讓別人,叫推直向他。如果有不好的事情,自己背到身上。你發心出家,不是願代一切眾生受苦嗎?

結夏過了一半了,如果你的三業還不清淨,還沒進步,愧對十方,愧對佛菩薩,要起恐懼心,起慚愧心。

大家各自檢討,要以聖人做自己榜樣,不可甘心墮在凡夫之輩。

*  *  *  *  *  *  *

△人爭我退讓,才是道人心。

△視一切眾生是佛、是菩薩,自己是凡夫,損減我慢。

△總教此心比日月,莫令方寸染纖塵。

△水面芙蓉水底心。芙蓉者,蓮華也;心者,根也。水面蓮華要開得好,看水底的根壯不壯?總要心正,本此一心而修,不管別人對不對,只管自己心正。心正,在隨緣不變──隨毀謗、誤會、打、罵……之緣,而心正不變。別人可以犯錯,我不能犯錯。任何人這樣想,天下太平。要使根不爛,開出一池蓮華。

△要帶動別人,必須自己先做,不是要求大家都做。認為難,大家都不做,我不做了,這不對。帶動的人是走在前面。別人不做可以,我不能不做;別人不對,我不可不對;別人不慈悲,我不可不慈悲。心一轉,就容易。「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是不管別人的缺點,不講別人怎麼不好。只管自己向善。今人誤解,認為他人怎樣,我不管。

改正自己缺點原諒別人缺點

一個人沒有沒缺點的,都有缺點。希望大家仔細觀照,仔細檢討自己,在這一次結夏中,把你最大的缺點找出來。把自己最大的缺點改過來,可不虛妄結夏。

有一種人,不知道自己缺點,甚而言之,不承認自己缺點。再嚴重的護自己缺點,這個要不得,這個要改過來。檢討自己缺點改過,這一夏把它改過來。當然缺點太多,這一夏,把大的改過來。世間聖人孔子,有個弟子叫顏回,不貳過,犯過錯只一次。我們修道人也應該學。

第二種人,只見別人缺點,不見自己缺點。這種人更不好,大家千萬不要有。自己檢討自己,不管別人缺點。同參道友可以善意勸之,聽者改之,不聽就算了。同參道友不比師父,師父可以責備、治罪。同參道友,是善意的勸導。

第三種人,覆護自己的缺點,攻擊別人的缺點。這種作風要不得,更不好。

我們大家互勉互勵,發現誰有缺點,善意勸他,使他能夠改過,這樣最好。

有一種轉凡成聖的道路──就是改正自己的缺點,原諒別人的缺點。大家都應該學,這是真正走上轉凡成聖的道路。如果你時時刻刻改正自己的缺點,對別人的缺點原諒的話,那正是走上轉凡成聖的路。希望大家記住這個原則,把你自己的缺點找出來,最大的把它改過來。

我知道我也有缺點,我正下這個功夫改過來,希望大家共同勉勵。如果能把你最大的缺點改過來,不虛妄你結夏一場,這一夏才不白白空過。

時時刻刻記住──我是人天師。一切人,我為其師;一切天地、鬼神,我為其師。怎麼還可以不改自己的缺點?

常懷慚愧心不放逸不失初心

出家修道,要有慚愧心,不可放逸,這樣可以減少過錯。

什麼是慚愧心呢?自己犯了過錯,感覺羞恥,謂之慚;犯了過錯以後,羞於見人,謂之愧。

什麼是放逸呢?放逸就是放縱六根,逸於六塵。簡單說,眼根染於色塵;耳根染於聲塵;鼻根染於香塵;舌根染於味塵,或者多說話;身根染於觸塵;意根染於法塵。謂之放逸。

無慚無愧和放逸,是一切惡法的根本。佛在三法經說得很清楚,一切惡法皆從無慚無愧、放逸而來。

無慚無愧和放逸,互為表裡。如果你無慚無愧,一定放逸。如果你放逸,一定無慚無愧。所以要常懷慚愧心,不可放逸,一切善法就生了。希望大家注意到──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我告訴你們一個方便,有慚愧心、不放逸,怎麼能做到呢?你們要常懷一種心,好比到人家裡作客,謹謹慎慎,就不敢放逸了。

你們都怎麼樣?初來時,沒受戒以前,都很謹慎,不敢做錯一點事情,那是偽裝啊!時間久了以後,原形畢露。放逸、無慚無愧都來了。

所以希望大家,既然懷好心出家,要不失初心。當初怎麼發心,不教他改變。佛門中有句話──不失初心,成佛有餘。

△不失初心:每天早醒摸頭頂,作人天師。不退初心,絕對成佛。把初發心寫下來,時常看,總不失去。

至誠懇切懺悔業障

大家要至誠懇切懺悔業障。

我們業障無量無邊,絕對相信佛菩薩功德力不思議。懺悔業障最好的辦法──念阿彌陀佛。經上說,念念中消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懺悔過以後,不可再做。如果懺悔以後,不再做,功德無量。

同時,廣修功德,也是消業障的辦法。

大家要知道,業障不懺悔,經上說,縱經百千劫,業果報不失。

懺悔的功德,可以使行人清淨,也可使重報改輕報,遠報改近報,大家不可自誤,要至誠懇切懺悔。

問心無愧

你們不可以事事要求稱心如意,總要求問心無愧。問心無愧,是人生一件樂事,極大的樂事。

我大半生也是要求事事稱心如意,不知道問心無愧的道理,到晚年才體會出這種道理。過去一切過錯,唯有以慚愧之心在佛前懺悔。我深深體會出來,弘一大師自號「晚晴老人」,我現在才知道晚晴老人的苦心。

你們大家辦一切事情,要求問心無愧,不可要求稱心如意,稱心如意造諸惡業,造下惡業一定要受苦報。

我今天和你們講,或者有人不能接受,或者有人不能了解,可是你要知道,當你以後了解的時候,恐怕已經是往事不堪重回首,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如果是把後悔的心留下來,實在不如從現在開始警惕自己。

那麼,究竟怎麼樣可以作到問心無愧呢?問心無愧,佛已經講過,只要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可以問心無愧了。希望大家各自勉勵。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