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柏林 > 问禅寮 > 有声书库 > 智瑜法师《夏雨清凉解要》之三
《夏雨清凉解要》有声书之三
智瑜法师

人有死沒有

我看見你們有很多人,天天為些不急之務操心,真正切身大事反而不注意到。我今天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善思惟。人死以後為鬼,鬼死以後生天,……構成六道輪迴。可是我們知道,滅法不生,火滅了不能再著,那麼人死為鬼的話,到底死沒死?死了的話,誰去做鬼?鬼死生天,既然能生天,到底死沒死?這個問題大家善思惟。如果有一天你證到了,你可以在六道輪迴之中,見你歷劫的親緣。

過去祇夜多尊者,他有一生要出家,他太太百般地阻攔,但擋不住他,太太叫他小兒子去求他,他小兒子很小很可愛,他說,爸爸,你要是出了家,誰管我啊?祇夜多尊者當時心軟了,出家念頭就打消了,墮入地獄之中受苦多劫,從地獄出來,又托生人道,出家修道,證成阿羅漢。

有一天,祇夜多帶著弟子進城,有一隻小鳥,唧唧叫,祇夜多笑了。進城辦完事情,出城以後,弟子問他說,師父,你進城的時候看見小鳥叫,你怎麼笑了?他說,這隻小鳥,就是當初,不叫我出家的那個小兒子,他現在墮入畜生道,所以我看到牠笑了。
大家知道,如果你親證此法的話,你也可以見歷劫親緣,他們沒死嘛,不過改頭換面就是了。

希望大家不要光忙些不急之務,真正切身問題,反而不精進。

你是願意做祇夜多呢?還是願意做那隻小鳥呢?希望大家善思惟。

身體究竟是不是我

大家學佛都很精進,在佛法中懂得不少,現在有一個謎讓大家猜一猜,這謎很難,大家慢慢地猜。自古以來,猜對的沒幾個。如果你能猜對,你得解脫。

我們知道,我們被身體所障,現在大家猜猜看,這身體究竟是不是我?如果身體就是我的話,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精血所成,那我的身體是父母的身分;如果父母的身分就是我,父母的身分是男精母血,那一切眾生的男精母血都是我。

或者有人說,父母的身分不是我,父親的身分不是我,母親的身分也不是我,父母和合才產生我。這個於道理不合。父親的身分沒有我,母親的身分沒有我,兩個沒有我加起來應該還是沒有我,怎麼兩個沒有我加起來變成我?不合道理。所以,父母身分一定有我。

如果父母身分有我的話,那有問題。我們請問:父母沒出生以前我在那裏?他沒出生以前沒他的身分啊,那時我在那裏?如果父母沒出生以前已經有我,那父母的身分不是我,他沒出生以前就有我了嘛!再換句話說,如果父母沒出生以前就有我了,那何必等到父母再生我?那不是重複嗎?假定說父母沒出生以前已經有我,那有我一定有體性,因為我是有法,有法一定有其體性,如果我已經有體性,何必等到父母再生呢?

或者說,父母沒出生以前那個我,有是有,不過他沒有體性。如果法沒有體性,等於虛空,我等於虛空,怎麼說有我?橫說豎說,想不通。

如果有人猜對了,想通了,你得解脫。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得解脫的,只有幾個老祖師。大家不妨費點腦筋猜一猜。

《三、慧解立行》

慧解立行

慧解立行。怎麼才能慧解?教理,教必須融於理,理必須建於教;如果教不融於理,狂慧,如果理不融於教,外道。所以說,智慧雖尊,非定莫深。然後才立行。如果不從教理,沒有慧解,怎麼能立行呢?

佛說信解行證,信是教,解是理,行是修行,證,然後才有證。慧解才能立行,學佛要像入海行舟,先深而後廣,深一定要證。

佛在經上說,信者發願,願生彼國。佛說,汝等當信是如來誠諦之語,才和大家講,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信者請進來,不信者各隨所安。沒有辯諍的,道理就是這樣。

銷歸自性

如何銷歸自性?這個法門沒其他技巧,吃飯、穿衣、睡覺就是了。

吃飯的時候,老老實實地吃飯,不要起妄想,不著幻化(幻化即非為正法)。睡覺的時候,老老實實地睡覺,不要起妄想,不著幻化。念佛時也如此,不要起妄想,不著幻化。

老實吃飯,老實睡覺,老實念佛,就「老實」二字而已。

如果你能老實吃飯,老實睡覺,老實念佛,沒有出定、沒有入定,沒有妄可斷,沒有真可證。過去心已滅,未來心不生,現在心不住,你所修的和諸佛所證的一樣,沒有分別,那是大德你的自性。

現在大家應該覺悟,不吃飯是著幻化,不睡覺不過是著幻化,求神求鬼還是著幻化,皆非正覺,大家應該覺悟。

記住!吃飯老實吃飯,睡覺老實睡覺,工作老實工作,念佛老實念佛,就對了,這叫銷歸自性。

*  *  *  *  *  *  *

△學佛階段:

一、入名相──凡夫位。

二、出名相(知名相是假名)──小乘偏空,離假名。

三、入理(自然出名相)──菩薩位。

四、出理──佛位,得大自在。可怕在入名相後不出,無藥可救。從經中出來,才得道,即:雖洞達三藏十二部經,不受拘束。看經的目的,是使自己的佛性圓現。經藏如油,可助火而燒。入名相後,要有求出之心。理者法性,入理者登地菩薩。所以,天天看經,要有求出名相之心。見幻即離,離幻即覺,無所離處,當下圓覺,不必外求。看經,要用經,不被經所用,叫大丈夫;初向道,要不被煩惱所用,要有「用煩惱之心」,對煩惱不起心。

入理入事

入理容易,入事難。入事就是入方便。

入事是融理入事,是入方便,得方便智,得別相智;入理得總相智,得實智。那些人入理呢?六地得實智。那些人是入事呢?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圓滿方便智,我們不夠那程度,不夠那資格。

你們先入諦理,然後以理融事,就可說法圓融,所說皆不離佛法。

我們不能像菩薩一樣、像聲聞聖人一樣,我們是凡夫。僅僅盡力修習而已。

解義即修行

大家千萬不要輕視解義。解義即修行。你解甚深義,愈解愈深,深到了相當程度,豁然開通,所以,解義即修行。

千萬不要起卑下慢心,說我重於修行,我不學這一套,那你錯了,佛法不二嘛!
深深解義,深深解義!天天求法,天天求法,到了時候他會豁然貫通,哦!生死原來如此!

八宗並重導歸淨土

今天跟大家說修行要領,佛法修學有所不同。在學方面要廣,八宗並重,我們講經時就知道,八宗皆有所引證。修要專,因為什麼?因為眾生根機不同,一定採取一個法門,一個方便。

大家修淨土,不可說其他各宗不對。因根機不同,故採取淨土法門,其實佛法是和合一味,號召大家「八宗並重,導歸淨土。」

為什麼導歸淨土?我們根機只有修淨土。八宗皆是佛所說,同是一根生,不要互相排斥。千間大廈不是一根柱子支起來的,如果排斥其他各宗,是滅佛法的,八宗支持佛法,滅一宗則少一宗。大廈絕對不是一根柱子可支持。所以號召大家,八宗並重導歸淨土。

我們念佛為什麼始終保持一個腔調?因臨命終時,為苦所逼,起大苦惱,若聲調太雜,一時記不起來。

大家都知道,平時修行失念,不知道這句偈,怎麼念來的,必須把它念得滾瓜爛熟。所謂失念,是想不起佛號怎麼念的,甚至念阿彌陀佛,自己都不知道。平時都如此,何況臨命終時,大苦所逼,心慌意亂,根本記不起來怎麼念。所以始終一個腔調,念得滾瓜爛熟,準備臨終那一剎那,佛號自然起來。

念佛採取一種腔調,並不是其他腔調不好,是要大家種入第八識。不相信,一個腔調一個腔調轉變,臨命終時大苦所逼,一定記不起來。

有很多念佛人,佛號念得很好聽,那不管用。雖然旋律美妙,那是戲臺上八式,不管實用。

學宜廣,修宜精。出去講經,千萬不可批評其他各宗,我們修淨土宗,不可能八宗都修,大家知道這要領,學一切經,學一切律,要培養這一聲佛號。命終時,天崩地裂,千經萬論一點用不上,唯有一聲阿彌陀佛佛號用得上,可救我們。

臨命終時,救你的,不是千經萬論,是那一聲阿彌陀佛佛號。

各法門好是同樣好,都是佛所說,恐怕不是我們這根機可用得上。大集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記住,我們是八宗並重,導歸淨土。

持戒念佛律淨雙修

佛法有二門,解門和行門,解門是幫助行門的,若只求解門,沒有用的。

行門大略有四種,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其他各宗也有觀行,如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不過還是解門多,其理玄奧,難得受用,因和眾生根機有一點不相合,自古以來都採取禪、淨、密、律。因有具體辦法,具體層次,使眾生可能受用。

大家看你的根機,在那一項上面,能得利益,可修那一項。如果不能得利益,則趕緊改過來。

淨土宗最方便修,臨命終時,一聲佛號提得起,可救你。若僅重於解門,不會行門,臨命終時,大苦逼迫,一切經論毫無用處,僅憑小小知解,想得佛道,等於用釣魚竿,釣火車頭,一點用不上。

採取看那一門和你適合,是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我們是持戒念佛,律淨雙修。

記住,行門和解門要並重,解門是幫助行門,無解門,則行門不正確,不管禪、淨、律、密,無解成外道,難得正確,為了修行正確的緣故,才求解慧。解門是文殊開始,行門是普賢圓成。所以說,文殊為始,普賢為終。

看你們很多人,僅重解,不了生死,臨命終時,起大恐怖心,解怎用得上?我們是律淨雙修。臨命終時,持戒生好處,念佛得往生,是靠得住的。恐怕到那時候,唯有一句佛號能救你。

現在結夏已過了一半,還有兩個月,希望大家各自用功,救自己的慧命。

以戒為基礎修學大乘法

大家修學戒法很好,戒法是成道的基礎,不過千萬要明白開遮持犯,不可執著於戒法。

佛告迦葉(迦葉是頭陀行第一),說,迦葉你堪任護持大乘法。所以,我們要以戒為基礎,修學大乘法。

佛告迦葉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戒隨順波羅提木叉,住善律儀。如是之人,如來賜給他人天之樂。四眾弟子,若能降伏四魔,如來賜給他四真諦,得滅盡解脫。若四眾弟子,求如來藏,信大乘常住法身,如來以薩婆若水而灌其頂。薩婆若,翻譯一切種智,就是佛智,灌頂,受佛位,稱為法王子。

所以,大家要以戒為基礎,修學大乘法。

深入大乘護持正法

苦心培養你們多年,就是希望你們能接棒,深入大乘,護持正法。

正法是般若,金剛般若經說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正法是離相無住,所以它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還是講正法。

離一切相,就是於諸法離相,於一切法離一切相。

於諸法離相就是實相,所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諸法實相。不過,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從因上說;諸法實相,從果上說。有很多名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義、圓覺……都是正法。華嚴經講「法界緣起」,法界是實相,緣起是諸法,還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著相追求,正法即滅。不過,正法離一切相,是於相離相,不是在相以外有無相;如果相以外有無相,是斷滅。相是無相之相;如果於無相外有相,是定有。

正法就是這樣。現在正法要滅了。佛去世太久。法運如此。我們凡夫難以挽回,不過盡我們力量,能度一個人,就度一個人。末法時期,魔已經打入四眾弟子當中。這是法運的關係。……希望你們能深入大乘,護持正法。

正法意義,又深又廣,今天和你們講,是大略地講。如果你們入了的話,就知道離一切相是離一切作法,即一切法就是無作法。你們可以演繹這道理,有很多可知道。離一切相不著隨緣(著隨緣是遍計執),不著隨緣就不著相。即一切法就是無性。希望你們大家本此努力。

貳、念佛法門

《一、信願》

至心聽佛號深契中道義

念佛法門,大家都知道目標是一心不亂。所謂一心不亂,並不是心裏什麼都不想,那錯了。一心不亂,是把心制於一聲佛號,不動。所以,最好的辦法,至心聽佛號。

有人說,住心於一聲佛號,那不是有念嗎?無念是佛,有念是眾生。這個人他沒修過念佛法門,他只知道從理論上說,他沒踏實地修過,如果修過以後,他就知道了。住於一聲佛號,才真正一心,真正不亂。心中無想是外道,叫無記法,斷滅空。他不知道,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如果在念以外另有無念,那是斷滅空,此人落於斷滅空;如有在無念以外另有念,那是定性有。著二邊不會中道。

制心於一聲佛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深契中道義。大家修久了就知道了,不可從理論上面,光虛談理論,那是沒有用的。不過我告訴大家,這個法門,並不是一天兩天可修到的,要下一番苦功夫。

所以,奉勸大家,最穩當的法門,求阿彌陀佛接引,光憑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佛號一起,就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來接引我往生極樂,這樣才保險。

念佛心就是實相

今天和大家講一點修行的方便,希望各自用功。

我們念佛心,就是實相,大家各自去體會。

單提一聲佛號,把自己的心住於一聲佛號,久久用功,沒有妄想。妄想是取相,沒有妄想就不取於相了,這個時候就是實相無相。

各自去體會,不必空談理論。你如果念佛念到妄想沒有了,自然會歸實相無相。

當然無相之時,心中了了明明,那就是實相無不相。不必從理論上求,從實際修上去體會它。

實相無相境界,是照而寂;實相無不相,是寂而照。

照而寂的時候,照就是一念不斷,寂,就是無念。體會到這個地步,就知道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實相,不必他求。實相法只在你的心,也不必他求。

諸法實相,就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不過這個境界要你念佛念到妄想沒有了。如果妄想紛飛,煩惱紛飛,不會體會到的。所以,如果你體會不到,求阿彌陀佛接引,念念求佛慈悲,求觀音菩薩慈悲,接引往生。

今天和大家講的,不是理論。告訴你這個境界,希望各自用功,體會它。 你們起煩惱、起妄想,自失大利。

*  *  *  *  *  *  *

△淨土法門最可貴。三藏十二部所稱讚的,皆是淨土。佛說的經,不外說一個「佛」字。法界清淨,唯是一心。法界清淨,是淨土;唯是一心,是佛。

△佛說一切法,對治一切心。眾生有苦,教念觀世音菩薩;落惡道,教念地藏王菩薩。一句佛號念到底,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也是阿彌陀佛。何必分別?不二法門。法身是一。

起道念止情念(佛一午齋開示)

念佛,要注意,要起道念,莫起情念。古德講,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眾生就害在情念上,情念重,不得出離六道輪迴。

什麼是情念?佛教講有六情,世間法有七情。六情者,眼見色生情,耳聽聲生情,鼻聞香生情,舌嚐味生情,身接觸生情,意念法生情。七情者,喜、怒、哀、樂、愛、惡、欲。喜怒一對,哀樂一對(哀是悲哀,樂是快樂。),愛惡一對(愛是愛著,惡是討厭。),欲是欲念、欲貪、情念、婬欲。

不管六情、七情,都害眾生。所以,念佛一天,大家觀察自己,不要起情念。

什麼是道念?全心是阿彌陀佛,全心想往生西方極樂,是謂道念。

如果情念不動,則能制心一處。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念佛就是教你制心一處,心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一心不動。

如果制心一處,心則清淨,不被六情所擾,心淨佛土淨,即得往生。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大家回去以後,如果能夠起道念,止情念,保證你日日變化氣質,漸漸轉凡成聖。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