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柏林 > 问禅寮 > 有声书库 > 赵朴初《佛教常识问答》 > 之五
《佛教常识问答》有声书之五

赵朴初
点击打开本书目录菜单

问:什么叫做丛林清规?

答:丛林就是大寺庙。僧众集合在一处,好象树木丛集成为森林一样,所以叫做丛林。清规就是丛林的僧众日常遵行的规制。这种规制是依据佛所定的戒律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天时、地理、社会风习、国家法令以及宗派特点等等而定的。中国最古的清规创自四世纪东晋时代的道安,后来各代各派都定有僧制。唐代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僧众的清规,久已失传。后来元代皇帝《敕修百丈清规》,那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而假托百丈之名修出来的东西,与百丈并无关系。后来这个清规经过明洪武、永乐先后下旨推行,于是代替了原来的各种僧制和清规而成为全国僧众遵行的规制。

问:关于僧众的礼节和生活习惯,可否请你谈一谈?

答:戒律中对于这些都有详细的规定,这许多规定南方国家的僧众保持得比较完整。北方佛教僧侣,由于气候、风土等等的差别以及历史的变迁,生活上有了许多改变,这里不能详细列举。请你提出所需要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谈一谈。

问:关于礼节问题,僧众中长幼之间的礼节怎样?

答:僧众的长幼是依受戒的年龄分别的。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称上座或长老Thera,二十年以上的称大上座或大长老Mahā Thera。戒龄小的应当礼拜戒龄高的;行路时长者先行,幼者后行;坐时长者坐上座,幼者坐下座,或长者不教坐不坐。所以南方国家僧人相见,必须问戒龄。一般比丘见大长老,必须脱鞋,偏袒右肩,然后礼拜。

问:在家佛教徒对僧人的礼节如何?

答:南方国家,在家佛教徒进入佛寺僧房,首先要脱鞋,见比丘礼拜。比丘教坐时,坐低座或席地坐,不能坐比丘的床位,不能和比丘同桌吃饭。如果比丘到居士家,主人应当以干净的布铺在座椅上,请比丘坐下,然后礼拜。如果自己的儿子当比丘,父母也要礼拜。根据南方佛教习惯,在任何场合,比丘见到居士来访问或入会场,他们从不起立,居士向他们礼拜时,也不回礼,有时仅说一句:“愿你吉详。”向他们送供品时,也是如此。小比丘和沙弥礼拜大比丘时,大比丘也不答礼。在我国比丘受居士或小比丘、沙弥礼拜时,可合掌答礼,座位高下除正式宗教仪式外不甚严格。

问:请你谈一谈关于饮食问题,如过午不食问题,吃素吃荤问题。

答:按照佛制,比丘午后不吃食物。原因有两个:1、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2、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这个制度,今天南方国家仍普遍实行。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后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国汉族禅宗僧人从古有自己耕种的习惯,由于劳动的缘故,晚上非吃东西不行。所以在多数寺庙中开了过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视为“药食”,但持过午不食戒的僧人为数也仍不少。

问:戒条是可以开的吗?

答:比丘戒中除了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四根本戒外,其余戒条平时应当“遮护”,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开”菩萨戒,一切服从“饶益有情戒”,在家菩萨为饶益有情故,四根本戒也可以开。“开”与“遮”是戒律上的术语。如以过午不食为例,平时应当遮,但遇有某种疾病,必须午后进食的人则可以开。我国僧人因劳动的缘故必须开过午不食的戒。禅宗寺庙把吃晚饭叫做房餐,本来是给参加劳动者在房里吃的,而不是在斋堂中大家吃的,但是后来不劳动的人也吃起晚饭来了。

问:南方国家的僧人吃“荤”,是否也是开戒?

答:南方国家僧人的饭食,或是到别人家托钵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轮流送饭,所以他们有什么吃什么,不论素食或肉食。比丘戒律中并没有不许吃肉的规定。我国大乘经典中有反对食肉的条文,我国汉族僧人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他们受比丘戒外,并且受菩萨戒,所以汉族僧人乃至很多居士都不吃肉。从历史来看,汉族佛教吃素的风习,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来的。蒙藏族僧人虽然也信奉大乘,但是他们的地方蔬菜极少,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都吃肉。但他们和南方国家佛教徒一样,对汉族佛教吃素的习惯,都是很赞叹的。至于“吃荤”的“荤”字,是专指大蒜、葱这些气味浓烈、富于刺激的东西,是大小乘戒律所同遮禁,南北佛教徒所共同遵守的。我们把“吃荤”和“吃肉”混同起来说,那是错误的。

问:听说南方国家居士们供饭,必须将盘碗送到比丘手上,不这样,比丘就不能
吃,是吗?

答:是的。因为比丘要守“不与不取戒”即不偷盗戒,不仅是饭菜,供养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不交到他们手上,他们便不能取。

问:听说还有比丘手不捉持银钱的,是吗?

答:是的。比丘戒中本有这一条,这是为了防止蓄私财,起贪念。现在还有人遵行。南方比丘旅行时须带俗人随从替他管银钱的事。但是为了种种不便,这个戒条在南方国家中现在也不太严格了。

问:请谈一谈僧人的衣服问题。

答: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条布缝成的小衣,我国俗称为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一是七条布缝成的中衣,我国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一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我国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三衣总称为袈裟Kasāya。袈裟本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因为佛制僧人必须穿染衣,避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种杂色,即袈裟色。我国旧译袈裟色是赤色,南方佛教典籍则说是一种橙黄色,可能是一种赤黄混合色。根据我国佛典记载,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后,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区别,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黄色,有的是青黑木兰色。但据六世纪印度来华高僧真谛法师说,各部派衣色实际都是赤色,所谓青黑木兰,仅是些微小的差别。现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泊尔诸国的僧服都是黄色,仅有深浅的不同。我国汉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黄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黄色,平时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气候寒冷,僧众三衣不够,所以我国僧众在袈裟里面另穿一种常服,这种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装略加改变的。常服的颜色,明代皇帝曾作过规定,修禅僧人常服为茶褐色,讲经僧人蓝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后,没有什么官方规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见月律师重兴后,一般僧人常服均为黄色。缅甸佛教徒特别忌穿黑衣,因为在缅甸古代曾有一种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后来严行禁绝。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问:请谈一谈关于僧人剃发的问题。

答:根据佛制,剃发、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剃发染衣的用意是为了舍弃美好装饰,实行朴素无华的生活。一般出家人也不留胡须,但我国有一部分僧人留须,他们认为出家时应剃须,此后可以留。南方国家的僧人则一律不留须。至于受戒并不需要在头顶上烧戒疤。除汉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没有烧戒疤的规矩。这可能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养之说有关。唐朝已有炼顶以艾燃顶的习俗,这个习俗形成普遍的制度,据说是在元代。当时异族统治者想借以识别真假,防止抗拒法令的人民逃到僧众里面去。这话尚待查考。

问:关于僧人生活习惯的问题,己经知道了一些了。现在想请你谈一谈佛陀时代僧伽中一些主要的人物。请问释迦牟尼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有哪些人?

答:有十大弟子:舍利弗Sāriputta,目犍连Moggallāna、摩诃迦叶Mahākassapa、须菩提Subhūti、富楼那Purā”na、摩诃迦旃延Mahākaccana、阿那律Anuruddha、优波离Upāli、罗怙罗Rāhula和阿难陀ānanda。这十大弟子各有特长,其中如舍利弗被称为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舍利弗、目犍连二人最为佛所器重,是僧众的上首,他们都在佛涅槃前逝世。佛涅槃后,代佛统率大众的是摩诃迦叶,其后是阿难陀。

问:一般佛寺中,立在释迦牟尼像旁有两位比丘像,他们是谁?

答:有一老一少的像,老的摩诃迦叶,少的是阿难陀。也有两比丘像是年龄相若的,则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这种像只是我国汉族佛寺中有的,南方国家的佛寺一般只供释迦牟尼佛像,供弟子像的很少。

问:佛的弟子中有什么遗迹留存吗?

答:1851年英国人孔宁汉当时的印度考古局长在印度孟买东北五百四十九英里一个名叫山奇Sanchi地方,对那里的几座古塔进行发掘。在一座塔里面,掘得两个大石函,函盖上分别刻着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名字,里面藏着他们两位的灵骨。这两份灵骨被英国人劫走,存置在伦敦维多利亚爱尔保博物馆。印度独立后,才向英国交涉取回,现仍供在山奇。山奇这个地方过去不甚知名,但是近代发现很丰富的佛教文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所造的大塔仍然完整的存在,据说是他所造的八万四千塔中唯一的留存的一座。塔的四面各有雕刻的石门,极为精美。由于许多宝贵的古迹,特别是由于两位大阿罗汉舍利的发现,山奇现在已经成为印度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问:汉族佛寺中常见到十八罗汉像,那是什么人?

答:应当是十六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又称十六尊者。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付,不入涅槃。公元二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这部书由玄奘法师译出之后,十六罗汉便普遍受到我国佛教徒的尊敬。到五代时,绘图雕刻日益普遍起来,后来画家画成了十八罗汉,推测画家原意可能是把《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和译者玄奘也画在一起。但后人标出罗汉名字时,误将庆友列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又重复了第一位阿罗汉的名字成为第十八位。虽然宋代便已经有人指出了错误,但因为绘画题赞的人有的是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如贯休、苏东坡、赵松雪等人,所以十八罗汉便很容易地在我国流传开来。

问:我国许多佛寺中有五百罗汉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问:佛教寺庙中有许多菩萨像,他们是什么人?

答:汉族寺庙中供的菩萨像,主要的是文殊师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贤Samantabhadra 、观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Ksitigarbha 。

问:你前面不是说过,任何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人都可称为菩萨,为什么这些菩萨被当做神一般地崇拜呢?

答:志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叫做发大心,又叫做发菩提心。初发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称为菩萨,但没有得到实证以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发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学修习,实行六度四摄,经过无数生死,最后才能成为佛果,其间有三贤十地五十二位等阶梯。文殊师利等是居于菩萨的极地的,是等觉位菩萨。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国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的道场,称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萨在我国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问:四大名山国际上也知名吗?

答:五台山是文殊师利道场,这是见于大乘经典的,所以古代有不少从印度和西域来的高僧来朝拜。尼泊尔并且有这么一个古老的传说: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所在地山谷地区,原来是一个大湖,文殊师利由中国五台山到那里去,劈开了一座山岭,将湖水排去,让随他同去的人们安居下来,这才建立了尼泊尔国。所以尼泊尔人民对文殊师利和五台山特别有亲切的感情。至于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道场、九华山之成为地藏道场,则和日本、朝鲜佛教僧人有关系。

问:汉族寺庙的前殿一般供着一个笑面和尚像,他是谁?

答:是弥勒菩萨。佛教预言,将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灭尽了之后,经过很久远时期,弥勒菩萨将在这个世界上成佛说法。由于这个原因,弥勒菩萨也受到普遍的崇敬。中国历史上常有假托弥勒降生以号召农民起义的事,如元代弥勒教之类。至于笑面和尚像,并不是弥勒像,而是五代一个和尚名叫“契此”的像,这个和尚经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为“布袋和尚”,相传是弥勒化身,所以后人塑他的像作为弥勒来供奉。有人认为,汉族寺庙供奉布袋和尚像,可能受了弥勒教的影响,因为弥勒教的产生地就是布袋和尚的家乡,浙江奉化,所以有理由推断布袋和尚的形象是因弥勒教而普遍流行开来的。

第四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

问:请简略地介绍一下佛教在印度的历史概况。

答:佛陀逝世后一千六百余年中,印度佛教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经过分化、发展和衰坏的过程,最后消灭于公元十二世纪时代。

问:印度今天不是还有佛教吗?

答:印度今天的佛教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的。在此之前七百年中,印度没有佛教。

问:印度佛教在它的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中有哪些重要的阶段?

答:从学说的思想发展来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佛逝世后约一百年之间为原始佛教时期;第二,在这之后约四百年之间为部派分裂时期;第三,此后约四百年为大乘中观学派兴盛时期;第四,此后又约四百年为大乘瑜伽学派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第五,最后约三百年为密宗盛行时期。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衰灭和复兴〗

问:所谓原始佛教时期的情况是怎样?

答:在这一时期中,佛弟子们在教团生活上一般维持着佛在世时一向的设施和惯例,在学修上奉行着四谛、八正道的根本教义,没有什么重大的争论。这一时期,用佛教的话说,是“和合一味”的时期。但是所谓和合一味,仅能说是大体上的一致,不是没有见解上和主张上的歧异。即以这一时期开始时的第一结集为例,在结集中就曾有关于“小小戒”微细的戒律是什么和要不要废除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多数僧众没有能够参加结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们也有未能参加的,他们不会没有认为需要补充或修正的意见。如富楼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后承认结集的佛法外,又声明:“我从佛得闻之法,亦当受持”。他和摩诃迦叶讨论戒律时,对“内宿”僧人住处留藏食物等八条戒条,他认为那是佛制定之后又开了的,迦叶则认为是开了之后又重制定的,终于各行其是。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结集的记载。这些事实说明当时的统一之中存在着差异。佛在世时,于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教法。弟子们或因佛说法的时机不同而有听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专长和学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这也是可以想见其然的。在第一结集之后,长老们分别率领僧众在各方弘化,师弟相承,渐渐各自形成传承的系统。他们传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异同。各个传承系统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划分其势力范围,日久之后,不能不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学说思想方面,有的态度偏于自由进取,对佛所说的教法,但取大意,对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于固执保守,拘泥教条,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间。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势必引起后来部派的分裂。

问:部派分裂时期的情况怎样?

答:佛教团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约一百或一百余年的事。当时直接引起分裂的原因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据说有一位西方波利族比丘名叫耶舍的,游化到东方的毗舍离城,看见跋祗族比丘们劝令在家信徒布施金钱作僧众购买所需之用。耶舍认为比丘乞受金银不合戒律,于是提出异议,遭受到跋祗僧众的摈斥。耶舍便往西方各地邀请上座比丘们到毗舍离集会,结果判决跋祗比丘们为非法。根据上座记载,除乞受金银外,尚有其他九事非法。这便是第二结集,因为集合的有七百人,所以又称“七百结集”。跋祗比丘们大多数不承认这个判决,他们另外召集了一万比丘举行结集。这便造成了教团的分裂。

问:为什么这种判断是非的集会也称为结集呢?

答:两个集会都进行了经律的结集。七百比丘的结集,费时八个月之久。万人结集的时间虽未见记载,想也不会很短。可见两派要求解决的不只是关于乞受金银这一问题,而是要求通过经律的再一次编定来贯彻自己一派的主张。拿两派的戒律两相比较,大众部的僧祗律较简略而多通融,上座部的十诵律则繁密而严格;僧祗律对微细戒条多有舍弃,对于开戒包括乞受金银在内多有方便,十诵律则与此相反。显然,第二结集是第一结集之后百年间教团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七百结集的参与者多数是上座长老,所以这一派被称为上座部Theravāda。今天南方国家的佛教徒自称为上座部,因为他们出自上座部的传承。跋祗族比丘举行万人大会,这一派人数众多,所以称为大众部Mahāsa〖AKn?D5〗ghika。

问:两派的矛盾是否仅是戒律问题?

答:最初主要是戒律问题上的争论,但是两派为学的精神不同是其主导原因。上座部严格持守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自己内心的修持。大众部则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注重接引群众。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不仅引起了戒律问题的争论,而且促使后来佛教在教理上、学说上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

问:在第二结集之后,还有没有部派分裂的?

答:最初分立的上座、大众二部称为根本二部。后来由于佛教流传地区日广,各地的传承既有不同,而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又必然要求说法和制度的改变,因此学派渐渐繁多起来。从第二结集到佛陀逝世后约四百年之间,上座、大众的根本二部又先后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关于诸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乃至名称有不同的传说。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的一部是说一切有部Sabbatthavāda,此外较重要的是跋祗子部Vajjiputtaka或称犊子部和化地部Mahimsāsaka。据大众部传说,上座部最初分出分别说部VibhajjaVādin,它采取大众部的一些学说,成为独立的部派,与上座、大众成鼎足之势。但根据上座部的说法,分别说部乃是上座部的异名。大众部早期分出的三部是一说部Ekavyohārika、说出世部Lokuttaravāda和鸡胤部Gokulika或称牛王部。大众部后期分出的制多山部Cetiyavāda是最大的一个部派。

上一集:第四部分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