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腾骧 > 方丈 > 明海大和尚开示

《吉祥经》讲记(5)

明 海

(2004年3月3日,正月十三,5/5)

明海大和尚:各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我们所学的《吉祥经》还有四个偈子,争取在今天讲完。现在我们开始看第八个偈子,“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时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前面讲到听闻了的教法,对信仰对教法产生信心、产生兴趣了,这个偈子讲要深入佛法就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我们学佛修行的过程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作意就是思维观察,法随法行。再把思维观察到的正法落实到行动落实到心态上。这个偈子讲的就是亲近众沙门,“得见众沙门”嘛。沙门在古代印度其实不仅仅指佛教的僧人,因为在古代印度有很多宗教的流派,很多放弃世俗生活修道的人,所以在那个时候沙门是概称出家修道的人。在这个偈子里指佛教的僧人。佛经里说沙门分四种,在《瑜珈师地论》里把沙门分为四种:第一种叫胜道沙门,指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诸佛善逝;第二种叫“说道沙门”,指已经证得或者部分证得圣果,宣讲正法的贤圣僧;第三个叫“活道沙门”,就是依法修行还在修道过程中的出家人;第四种叫“坏道沙门”,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境界和佛道不相应,损害佛道、损害佛法的诸士。在偈子里所说的当然不是指坏道沙门。这里所讲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学佛以后怎样亲近僧团?怎么样亲近师父、供养师父?这个问题对我们居士们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样看待僧团,怎么样亲近僧团,怎么样找到与自己有缘的、有德的师父,然后亲近他跟他学,这个问题很要害。

在偈子里讲到我们亲近要僧团要亲近师父目的是‘论信仰’。什么意思呢?目的是为了法!为了求法、学法。而亲近僧团、亲近师父对我们自己心态上的要求是什么呢?有两点:一个叫忍耐,一个叫顺从。关于忍耐,我想各位在座的居士这次在柏林寺参加拜忏都有所体会,你们这次为了亲近柏林寺的僧团、为了拜忏,你们忍耐了很多。每间房子里住十二个人呀,很挤,我能想象地出。而且住在同一间屋一起的有的居士是城里来的,有的是乡下来的;有的人特别讲卫生有的不太讲卫生;有的喜欢早睡有的很晚还在念佛、交流心得体会,所以你们大家对忍耐已经有些体会了。我说得对不对啊?(众答:对)从柏林寺来说,我们要反省、要不断想办法以后改善各位的居住条件,还有冷的问题——我听说有的居士已经忍耐不了走了,因为房间里太冷了,我们要想办法。从居士来说,从你们各位来说呢要以法为重。讲到冷呀,古代的大德为求法所遭遇的那种冷、那种身体的苦比今天我们体会的暖气热度不够这一点冷相比,相去天壤、天壤之别: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行道,雪山很冷的,一天吃得很少;在禅宗历史上,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来以后,他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寻找传承衣钵的人、等待传承衣钵的人,二祖慧可向达摩大师求法,达摩大师要考验他的诚心,慧可大师就立雪,达摩祖师在洞里静坐,他就在外面等,等师父理他,一直不理他,——站在冰天雪地里,一直站到雪下到他的腰深,这叫“立雪”;后来还“断臂”,为了表示诚心,砍下一只手臂来。这种忍耐,为了法所付出的忍耐!还有六祖慧能大师,在最早见到五祖弘忍大师——慧能大师老家是河北涿州的,俗家姓卢,现在涿州还有卢氏宗祠,姓卢的人的祠堂。卢氏宗祠还有族谱,韩国过去有个总统叫卢泰愚,他跟慧能大师是一脉的。现在且说慧能大师出生在广东的,身材比较矮小貌不惊人。他从广东岭南到湖北黄梅见到五祖以后,在一问一答之间,五祖很器重他:这个居士其貌不扬,但很有见地。(那时候他还没出家)但身边有很多弟子了,不便于当众表扬他,看起来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都有嫉妒心,也为了磨练一下六祖的毅力就说了,就说了:“到后面操场舂米去”。那时寺院有很多田庄,会收回来水稻小麦呀,出家师父自己把这些粮食舂出来,现在叫脱粒。慧能大师什么都没说就到后面舂米去了,这一舂就是八个月。因为他身材矮小体重不够,舂米是个杠杆原理,一个石头那么舂下来,他就在在自己腰上系上一块石头舂米,他也没有到前面去找弘忍大师问,师父你什么时候给我剃度啊什么时候给我传法呀。现在我们剃度太容易了,到寺院来没几天功课都没背熟就找师父问什么时候剃度了。慧能大师舂米就舂米,他也不说别的一直到有一天因缘成熟。所以古代很多大德亲近善知识,为法所付出的代价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和思考。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我们要亲近师父、亲近善知识、要能听闻到正法一定要付出代价一定要吃苦的,这一点是绝对的。如果没有付出代价、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练就不可能得到正法,这也是绝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法是殊胜的,只有经过忍耐、经过种种苦患的磨砺之后,法才有可能现前,所以这正是法的缘起。法要显现它有它的缘起,如果我们没有付出一点力气,我们的心志没有吃一点苦就顺顺当当地得到了正法,那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很有可能我们会起增上慢或者骄慢,起了慢心也就背离了法。在我们慢心生起的同时,我们也就偏离了正法。只有从苦中得到的东西我们才珍惜,所以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啊,梅花的香是经过了寒冬的考验最后才吐放出来的。法也是这样,这是一个道理。

第二点,我们在亲近善知识的时侯所经历的挫折、经历的苦是对我们身心的净化,我们这个心象一个容器一样,在以前装过很多东西。往往在我们刚刚学法的时候,要么我们心里面有过去的业障、染污的烦恼,要么心理面有种种的我见、我慢、我认为、我想、我以为、我觉得,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呀?有很多,包括我在内都有。我们刚接触师父,刚学法的时侯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的心理面是不是有很多我认为、我想象、我觉得?所有这些我认为、我觉得都是我们学法的障碍,这些东西要放下。这些东西如果不放下,法就不能进入到我们的心田,因为我们的心已经满了。古时候,在日本有个打仗的将军去请教一个禅师关于修行的问题。将军嘛,因为他是赳赳武夫啊,所以他去的时候有些趾高气扬的,禅师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说“请坐”,“请喝茶”,然后拿一只杯子给他倒茶。将军拿着杯子,师父给他往杯子里倒水,倒满了师父还倒,水就溢出来了。将军就说了,停下来呀师父,现在已经满了还倒什么?然后师父说了:你的心现在也是满的,我现在跟你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这个道理就是这样啊,我们的心装了很多的我见,法就装不进去了。那么要放下这些我见,要使我们的心调柔,就需要忍耐需要磨砺。

在禅宗历史上有一个故事特别有代表性:在宋朝的时候,临济宗有位禅师叫浮山法远的禅师,当时他从很远的地方四川跟几个同修结伴到河南亲近叶县归省禅师,这个归省禅师呢是个特别严密的人,说对自己的弟子、对寺院的住众都特别的严厉、苛刻。浮山法远禅师一行有好几个人,他们走了几千里路。过去不像现在坐火车坐飞机,很多时候都是步行。他们不远千里、餐风露宿。到达归省禅师所在的广教院以后要求见归省禅师。他们到达的时候就像现在一样,天气很冷。归省禅师听说外面有人找他,你们猜他是怎么接待客人的?他可不是提着一壶热水给你倒茶,他用盆子装了冷水把门打开冲着门外恭敬合掌站立的几位禅和子一下就泼过去了,冬天很冷呀,水泼在身上就能结冰,泼的这些人一头冰水呀。同来的有很多人,归省禅师这一盆冷水以后,很多和尚转身就走了,不跟这个人学了。这是归省禅师。现代的人挑弟子都是怎么挑啊?填表啊,查档案啊,了解你的过去呀这些。古代没有这么啰嗦,他挑人的方法很直截了当。一盆冷水可能比填表格挑人来得更加有效。但是浮山法远禅师还有另外一位他们两位坚持不走,归省禅师就问你们两个怎么还在站这儿?他们就笑了,说我们几千里路跑来亲近你,难道你这一盆冷水就能把我们赶走吗?归省禅师听了就很高兴说,好好,那就先在这住下吧。就让浮山法远禅师当典座。各位知道,特别是各位出家师父要知道,在丛林里典座是个苦差,是人们都不愿意做的。我们现在的典座是明清法师,他应该有体会,典座就是管做饭的,管厨房的烧水的,很麻烦、很辛苦。一个寺院的领袖是方丈,有时候方丈的风格会影响寺院的生活。比如说有的方丈比较宽厚在用度上比较大手大脚,那么寺院的住众就跟着沾光,注重生活质量注重饮食注重把条件搞好;但是也有的方丈呢比较枯淡,叶县的归省禅师就属于这后一种,枯淡类的。他住的那个寺院吃的很苦、住的很苦,炒菜不怎么放油。浮山法远禅师很有慈悲心,他做了典座以后只能按照方丈的这种风格去调理大家的饮食,发现大家都不胜其苦,经常吃不着油没有什么菜。库房里倒是有一些好东西,方丈不让拿出来供养大家。然后有一天方丈出门了,那时的寺院下面有很多田庄,方丈有时候去田庄巡查一下。典座就趁他出门的时候,把库房里的好东西——香油啊芝麻啊红枣啊桂元啊就是我们在腊八吃的东西都找出来熬了粥、五味粥,供养大家——那粥熬得很稠,平时那粥都能照见人影可以对着粥梳头的。这粥熬好了正要吃的时候老和尚回来了。如果是我们的师父呢,他看到以后他就会说好,好,大家一起吃吧。归省禅师比较严厉,注意他是大禅师,所以跟一般人还不一样。他回来以后也不说话不作声,假装不知道,就跟大家一起吃。吃完后把碗一收,突然怒目圆睁“典座叫来!”典座知道坏了事了。他说今天的粥是你做的吧?典座回答我看大家生活太辛苦了营养不良。老和尚说你私自盗用常住的东西犯了盗戒,要还!浮山法远禅师也没说什么,就把自己攒的钱,不够的就把些衣服典当以后来充公来还请大家吃粥的那顿饭钱,这叫罚款,罚款还不说还要责以出院,打三十棒赶出去。因为寺院有很多人对这个典座都有好感啊,就跟老和尚来求情说,你打完他就行了吧,留下他还可以亲近你可以听法呀。老和尚很坚决说,不行!一定得赶出去。后来没办法,只能出去了。出去以后他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他要亲近老和尚,要听他上堂、听他讲法啊,或者向这个寺院出来的和尚去打听老和尚今天讲什么了?他是这样来学法的呀。所以浮山法远禅师也没有离开寺院很远,就在附近流浪,有时候晚上呢就到寺院附近那些店铺的檐下过夜。有一天老和尚又出门了看见他在店铺的檐下站着,恰好店铺是寺院的房产呀,老和尚就问你在这儿干什么?他回答不出。老和尚就说这是常住的东西,你在这儿住要交房钱!这浮山法远禅师什么都没说,他又到街上托钵化缘去了,然后把化来的钱交房钱。这个叶县归省禅师回到庙里以后很高兴,他其实很高兴,他跟大家说那个浮山法远还是个法器,叫他来吧!后来传法给他。你们看古代的人为了亲近善知识他们付出的忍耐。

提到现在佛法不兴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法没有恭敬心,我们为了佛法付出的代价太小了!不管是在家的同修还是出家的同修。出家的同修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剃度以后受戒以后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参学了,去哪住禅堂了到哪走来走去最后耽误了;在家的同修,你们亲近师父的时候你们的心态怎么样?有没有忍耐?有没有顺从?我们老和尚经常讲你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杆秤、拿着一把尺子,到一个寺院就先把那的和尚用尺子量一遍,用秤称一遍。心里就有了分别了,这样与法不相应。不过用秤称(音yao)和尚古来就有传统。据说苏东坡有一天到当阳玉泉寺,就是现在我们老和尚住的那个寺院,他去那儿参拜时要求见方丈,他当时在湖北是个大官啊。那时的方丈叫玉泉承皓,承皓禅师是个得道高僧。见到方丈以后,方丈就问他了说:先生您贵姓哪?苏东坡说:我姓秤。老和尚问是哪一个秤呀?他说就是专门称(音yao)天下老和尚斤两的秤。苏东坡这么来了一句。你们猜那个老和尚怎么回答的?老和尚当时大喝一声,然后问他说你称一称我这一喝有几斤重?古代的大居士看来就有称(音yao)和尚的习惯,有称和尚的传统。

我们到寺院来亲近僧团是要学法,所以我们在师父身上处处要向法的方向去领会,古人叫往道上会,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往道上会。有的师父很和气,你就想那是观世音菩萨啊;有的师父脾气很暴躁跟你发脾气、不礼貌,你要理解这是怒目金刚来考验我的忍耐力;有的师父穿戴得很整齐,你看到要生恭敬心,这是菩萨清净庄严;也有的师父不拘小节衣着比较随便,你要想这是济公活佛再世!你总要能看到道要能往法上去想,心不要偏离法。现在我们偏离法的时候特别多,即使是上殿拜忏——这师父怎么这么唱啊,炉香赞在别处没听这么唱过呀。有时候是少见多怪,一个炉香赞有很多种唱法啊,有南方的唱法有北方的唱法,南方也有好几个唱腔啊。有时候是自己不知道却反过来怪师父,所以要依法不依人。

第二点,我们在亲近僧团的时候,各位居士你们到寺院来都有供养三宝、供养师父,在修供养的时候也要如法。我们拜忏的时候有句忏文叫如法供养。以诸香花如法供养,所以供养如法功德就大。如法的精神我想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平等,这一点最难做到。平等的意思是什么呢?供养整个僧团而不是供养某一个人,供养一个自己觉得有缘的、有好感的师父;或者是供养的时候有偏颇。有的师父供养的多有的师父供养的少。不过在我们寺院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大家来修供养都是通过常住来完成的,常住代你们办供僧、斋僧,有点居士拿吃的都归公了,大家平分。这个问题一般不会存在。在有些地方可能会存在。第一点要平等,平等的时候我们供养的是集体,我们心所缘的境就广大,不平等地时候供养的就是个别的人、少数的人,我们心所缘的境界就狭小,这里面关系很大,有时候供养不平等还会引起僧团的种种问题,所以说一定要平等。第二点所供的东西要如法。象酒肉不用讲,那不能供养师父,即使有的师父说我现在特别想吃肉,那你也不要理他,不要供养肉;有的师父说很想抽烟你也不要供养烟,当然你自己更不要主动地去供养烟;或者你买一辆摩托车送给师父,我觉得也不合适吧,难道你想让师父开着摩托车在街上逛飚车啊?还有你在外边买一些光碟让师父看,或者买一张电影票拿来供养,我认为也都不大合适。所以说供养东西要如法,当然,因为师父的戒律你们也不太清楚,我想就按照你们所守的戒、按照佛法修行的精神按照解脱的精神,符合这些应该就没有问题。总而言之,在供养的时候对东西要选择。第三点就是供养时候的心态,这一点我前几天也讲到过,最好的心态是无所住的心、没有望报的心,不要供养了师父以后希望师父能够特殊关照我一些,这就是望报的心。希望师父下次见到我的时候能够和气一些,这都是望报的心,应该不望报,供养就供养,供养完了就了啦,这样心里没有挂碍。所以这个偈子的精神就是亲近僧团、亲近师父以法为重,这样就吉祥了。
下面我们再看第九个偈子,“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亲近师父以后听闻正法,听闻了正法就如法修行,所以这一句是讲如法修、如法证,这个偈子里讲的内容已经是非常高尚的境界了。
“自制净生活”,各位在家的居士们通过信仰使自己的身口意得到净化,使自己的家庭环境得到改善,夫妻关系质量升华、提升,社会的人际关系纯洁了、改善了,所从事的职业如法、清净,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是净生活,没有偏离佛法的轨道,没有偏离戒律的精神。我想跟大家讲的是做到这一点是完全有可能的、完全可以做到的。有时候我们居士们没有信心,觉得红尘的生活跟修行的矛盾太大了,(比如,)经商人也担心经商中的很多事情跟修行发生冲突,做官的人也担心在官场上尔虞我诈跟修行好像也会有冲突,其实,都没有冲突。只要我们真正地学会了佛法运用佛法,生活会逐渐地净化。在这里要有信心,我们以佛法坚持去做,我们的环境、人际关系和心态就会逐渐地改观,跟过去再见。信佛以后,要逐渐地跟过去的生活方式、过去与佛法不相应的境界分手。

“领悟八正道”,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一部分,从此岸到彼岸、从烦恼到智慧、从轮回到解脱所走的八条道路是我们都要走的。哪八条路呢?第一个正道叫“正见”,大家注意看“正见”在第一位,可见正见是很重要,就是关于佛法的正确的知见。关于因缘法、三世因果善恶报应、关于缘起性空、关于戒定慧三学这一切树立正确地见解。这个见解怎么树立呢?要通过学习,通过修行体会通过亲近师父、请教善知识。第二“正思维”。正思维应该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内心不思维五欲,内心没有贪嗔痴的思维。佛教讲没有“恶觉观”。不起“恶觉观”,那么这个思维就正了;另外不起恶觉观积极的方面要思维佛法,把理论的佛法和生活的实践能够挂钩、能够对号入座。把我们学的理论——因果啊、三世啊、缘起啊、戒定慧每一个名相都要能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其他人的生活,观察人生和社会的种种现象把它消化掉,这个消化的过程就是正思维。只有经过这种消化,佛法才真正变成自己的。在消化以前佛法是佛法、自己的心还是自己的心、心里的贪嗔痴还是贪嗔痴、过去的邪见、不正见依然如故,那就是打成两截了。第三叫“正语”,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要说柔软语说爱语,说有利于和合、有利于团结的语言。第四叫“正业”,是指在行为上远离杀盗淫、远离不得体的行为。第五“正命”,是指正当的谋生的手段、正当的职业。关于正命我在上次已经讲到过,要远离邪命,安住在正当的谋生的职业中。第六叫“正精进”,包括四个方面,在我们身心已经生起的恶要赶紧断除,没有生起的恶不令它生起,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知道平时我们的心是缺乏正知正念的。有时候我们可能知道我们有一些恶法要断除它,但我们不一定知道我们没有许多恶法,有些恶法当我们知道自己没有的时候,我们就能防范它,这也是要保持正知的。然后第三已生之善令增长,在我们身心已经有的善法要让它增长,这意味着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对自己身心的善法功德要保持正知正念。要知道现在我有定、现在我的戒清净,要知道它,知道不等于执着它,这是两回事。知道它就知道保任它、养护它,有时候我们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把已到手的财宝又扔掉了,很可惜!特别是戒。戒就是这样,有时候戒清净的功德我们身在其中还没有觉察到其实已经在其中了,那么失去的时候你就知道其实我一直都在戒中,但知道时已晚了,搞丢了,有这样的情况吧?所以已经有的善要保持正念,而且要让它增长;没有生起的善呢要让它尽快生起,这叫“正精进”。第七 “正念”,正念实际就是觉照,对自己身心的状况保持觉知。第八 “正定”,就是正确的禅定,从初禅到四禅,中间的次第、过度的方法。这是领悟八正道。

八正道要领悟,领悟了以后才能“实证涅槃法”,涅槃在汉语里有时翻译成圆寂,这种译法说明了涅槃包含有两方面的功德:一个是“断”的功德,断就是寂灭,涅槃就是熄灭了贪嗔痴的火焰、熄灭了烦恼的火焰,一直以来推动我们在生死长河中轮转的那个力量平息了,所以叫寂;另为“圆”这个字讲的是涅槃的另外一个功德叫“证”,有断同时有证,断是消极的,证是积极的。烦恼的火焰熄灭之后,出世解脱的功德就圆满了。要是以大乘佛果来说就是圆满福慧,圆满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功德,这是涅槃的意思。不过在汉传佛教,有时我们说一个高僧大德去世叫圆寂了,那是指他去世了、死了。严格来说圆寂这个词不能随便用的,它一定要彻底熄灭烦恼。那么熄灭烦恼以后的境界是一种什么境界呢?讲到这里还真是费口舌,不好讲啊。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也用了很多方法向我们描述圆寂的状态、圆寂的生命境界。他用的比较多的不是正面的描述,是方面的描述,用的是遮诠,不太用表诠。遮诠的意思是从反面来描述没有什么,(比如)没有烦恼、没有缺限、没有热恼、没有斗争、没有生死轮回、没有对待、没有造作、没有有为等等,他是从反面来描述。但是这种境界以我们凡夫来思维它很难把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所以在轮回中来把握超出了轮回的涅槃就很困难。佛经里有一个比喻说众生非常容易误解涅槃,很多人很多外道,误解佛教就是从涅槃开始误解的。他们认为佛教是主张人最后什么都不是了什么都没有了,最高境界是什么都没有了。那是一种断见。认为佛教的涅槃是死亡,都是错误的见解。佛经里有个比喻说,在水里有一条鱼和一只乌龟(是朋友),有一天这只乌龟到陆地上去旅游渡假,在陆地上生活了几天后回到水里见到这条鱼,这条鱼就问了:朋友,这几天怎么不见你呀?乌龟说我上陆地上去了,在那儿转了转,挺好。鱼问:陆地上是什么情况啊?鱼很好奇。这乌龟就跟它讲,讲了半天鱼还是想象不出来,怎么描述(陆地上的情况)它也理解不了。因为鱼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水。这比喻众生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轮回,一直在轮回里。我们的五根、我们所对的尘、我们所生的分别心、我们所知道的境界里,在我们生活的辞典里就没有这个境界,所以很难想象出涅槃。我们想涅槃的时候容易有两方面的误解,一是把涅槃当成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这叫断见;还有一种把涅槃想象成死了后生到某一个具体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只有快乐啊没有痛苦,一年四季都是鲜花盛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把涅槃当成一个有具体的地方的那么一个处所,这是另外一种误解,很多外道宗教他们的解脱就属于这种。那么究竟涅槃在那里呢?涅槃是没有地方的。每一个人,只要熄灭了内心的烦恼,不管他在哪里,他就进入涅槃了。他接触涅槃了,也了解涅槃了。一个人不管他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要他把内心烦恼的火焰熄灭了,他就进入涅槃了。他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印度,他可以在日本也可以在美国,他甚至也可能在非洲,都没有关系的。他可以在人道当然也可能在天上,因为天界众生有福德因缘的,也能修学佛法证得涅槃法。所以我们以空间来描述涅槃法没有办法描述,以时间来描述涅槃没办法描述。那么离开这两样东西用其他的方式描述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我们经常对涅槃产生误解。其实释迦牟尼佛的描述应该说就是最佳的描述——反面来描述。我们人生的缺限,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切的对立都平息下来了就是涅槃。平息了,所有的矛盾、对立统一了圆融了那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像大海上的波涛,当风停下来时一平如镜。涅槃又像一间着了火的房子,当火熄灭时一片清凉。古人关于涅槃还有一个描述更有意思,他说两头泥巴做的牛打架,掉到海里去了。你们想泥巴做的牛掉到海里是什么后果啊?那就化了嘛。我们生命的种种冲突、种种的二——只要我们一动念头就都是“二”。比如现在我讲话你们听,我想让你们知道点什么,这就是“二”;你有病找药来治它,这也是“二”,然后你对药又有执着,那又是“二”。总而言之,你没办法跳出这个“二”。那么涅槃是什么呢?涅槃就是不“二”了,所有的“二”都平息了,止息了、寂静这就是涅槃,所以“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下面我们看第十个偈子,“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其实这个偈子解释了实证涅槃法之后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八风不动心。八风是个比喻,我们知道我们的心就象大海一样,有风吹起来就波涛汹涌。那么吹动我们心海的风有八种:第一种是“利”,第二种叫“衰”,利和衰是一对。比如说我们遇到任何一件事,第一个念头常常是对我有利还是有害?所以衰就是损减。第三种风叫“毁”,毁辱的毁,就是诽谤。第四个风叫“誉”,毁是诽谤我们,誉是称誉我们,是荣誉。社会上的荣誉很多,比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学校里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家里有五好家庭、模范丈夫,这都是荣誉。当这些誉一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动了,所以这种风除了外在的风还指内在的风——心风。心一动就是心风动了。我们怎么样感受心一动时内在的风动呢?比如我们坐禅时间长了一点,比如说修数息观,你要是有一点修数息观的经验,你就知道心一动你的呼吸就变了,你看呼吸就是我们身体的风嘛,你内心的任何一个波动都能反应在呼吸上面,这是风啊。第五个风“称”,称赞的称,第六个风叫“讥”,称和讥是一对。称是说你好:你长得漂亮,讲法讲得好,念经念得好啊,讥是讽剌和批评。第七和第八是“苦”和“乐”。八风就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我们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心一天到晚是不是在这八样东西里面动来动去呢?从来没有停过,即使是我们上殿。我们一到大殿门口,特别是以前在普光明殿的时候,因为那时的殿很小蒲团很少,居士们身还在寮房里就想今天能不能占到位子呢?这是什么风啊,利风。到了殿里以后,要占一个最佳位置,离师父近点,这也是利风啊。有的就把香袋放到蒲团上先占个位置,这还是利风啊。然后在寮房里住下后又有风了,苦乐。苦乐之风,你们这次体会最深了,暖气不热,同寮的人脚臭没有洗澡身上有味啊,被子太薄,吃饭味道不合意太咸,饭没有蒸熟,是不是啊?有没有吃到啊?(众答:没吃到)。我都吃到了,你们没吃到?(众笑)这些就是苦乐。那么修行的人在八风面前不动心,这可真难!我想要做到这一点对我们大家来说首先要调整思维方式要转变修行态度,一般地,我们都会驱利避害,喜欢赞誉、讨厌诽谤;喜欢乐、讨厌苦,所以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越是讨厌的要转过身来接受它、欢迎它,先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一点能做到的话,那么离八风不动心这个目标也就不远了。

关于转变修行中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有位大德写过一篇《宝王三昧论》,昨天也曾给大家提到。你们看古代祖师他们的境界,他们怎么对待修行过程里的八风的!他概括的非常精彩:他说关于身体你不要老想它没病,如果我们身体没病就易滋生贪欲、容易放纵自己。有时候是这样啊,干坏事的人也得有个好身体呀,特别是现在社会上的人,身体一生病起码坏事做不了了,所以“念身不求无病”;然后说“处事不求无难”,不要老求不要有困难,没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生起骄慢;“究心不求无障”,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不要怕烦恼,不要老想希望我的心里没有烦恼,其实你这样希望(本身)就是最大的烦恼。其次,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里内心没有烦恼、没有障碍的话,我们的修学就会——古人叫躐等,意思是一步跨很远把很多过程省略了,那样的话基础不牢,最后还是会垮下来。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这是立行,我们做事情不要总想不要有魔障,魔障来了不要怕,如果一点魔障都没有,我们的愿力不会坚固,所以“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我们所发的愿是怎么坚固起来的?就是靠魔障来磨练我们!一次磨练两次磨练,我们的愿就越来越坚了。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愿是不是坚固啊?要经受考验,经受魔障的考验。经过魔障的考验之后愿才坚固。第五“谋事不求易成”,做事情不希望它很容易达成,你们想想这种心态。为什么呢?因为事情容易做成的话,心里就会生起轻慢。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朋友,遇到一个人交朋友,我们一般第一个念头就是对我有什么好处?很惭愧呀,有时候连我这个和尚都免不了这个毛病。因为我接待的客人多,有时候遇到一些客人,我问你在哪个部门做事呀,我就知道我心里有东西出来了,利风来了。他说我是电力局的,我就想以后咱们的电费找他去给减一减呀。很惭愧,总是想对方对我有什么好处。第一个念头都是这个。我讲到这里很羞愧,讲不下去了。(众鼓掌)你们给加了加油,还是再讲。“于人不求顺适”,与人相处时不要总想着让别人顺从你、顺你的意, “人顺时则必自矜”,周围的人都顺你的意,你一定会养成自以为是、傲慢自大、独裁的作风,最后犯大错误。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帮助别人不要希望他回报;第九“见利不求沾分”,见到好处不要马上想到我能从中得到什么,我能沾多少便宜;第十“被抑不求申明”,被别人压抑住了,不声张不去跟人家说,不解释,一申明则怨恨滋生。我们总想把自己的委曲对外申明,申明时心里就有怨恨了,其实世上有许多事原本就很无奈的,你接受就行了。我觉得以这种态度去指导修行,慢慢就会能做到八风不动心。祖师还说我们修行要“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中国古代也有好几位高僧被皇帝流放,还有抓起来坐牢的。宋朝有大慧宗杲禅师,明朝有憨山德清禅师,明朝有紫柏真可禅师,在监狱里坐化的。大慧宗杲和憨山德清都是被皇上流放。大慧宗杲那时候是反对秦侩,憨山德清禅师是被人冤枉的,把他流放到广东,流放到广东以后就在现在的韶关南华寺服刑、劳改,而且不能穿袈裟,头发要留起来,披枷嘛,就在那种状态下他把南华寺复兴了,而且在那里写了很多著作,给人们讲佛法。所以“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障碍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魔做自己的法侣、朋友。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没在正规的高僧传上看到,那是一部近代人的著作中看的。说古代一个禅师他的侍者就是一个魔,是个魔变的。那个魔啊每到晚上就飞到一个地方去吃人,那是很可怕的魔啊。禅师知道他是魔,就把他的嘴挒开了一下,让他吃不了人了,当然还让他作侍者。当然这样的例子比较极端了,一般的魔就是障碍。,“以流浪为成就,以曲抑为行门”,把被人压抑、委曲作为修行的法门。在日本有位白隐禅师,他是临济宗的一位大德,他有一个故事说明了禅者怎么对待八风。白隐禅师经常到一位施主家去说法化缘,那个施主家有一个女儿,长得很漂亮。过了一阵子,女孩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小孩。女孩没有结婚、没有嫁出去就生小孩了,家里人非常气恼,他们就打她问她:这个小孩是跟谁生的?这个女孩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也不肯说真话,就(撒谎)说:是每天到我们家来的出家人嘛。就是说他冤枉白隐禅师。这个孩子生下来以后,村子里面群情哗然,说出家人还这样啊?!白隐禅师也不说什么,照旧到施主家里去。因为有了小孩,女孩的父母就很恼火说,你干的好事!这孩子你得给他养大。禅师哈哈一笑说,好好好!就把孩子抱回到庙里去了。当然他住的庙肯定不是大庙,是个小庙。抱回去,他也挺乐,每天逗小孩玩,后来把孩子养大了。那个肇事者,那个真正的元凶,那个年轻人——孩子的亲生父亲呢忍不住就出来承认了,说这个孩子是我的。后来他们夫妻两个又一起到寺院来找白隐禅师要把孩子抱回家,白隐禅师说,也好也好。你看他这就是八风不动心嘛。

近代的能海上师有几句话是他的座右铭,我觉得很值得我们学习。那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厚福受享,德性堕落”,就是说如果特别享福、享受,一定会堕落;“名誉光荣,我慢加等”,就是说有很多名誉很多光荣加在你的身上,我慢心就会增长,“养生优厚,病难更多”,现在的人很注重养生,穿的、住的、吃的喝的各种补品,病难反而更多了;“顺境安适,般若无缘”,环境很舒服,般若智慧跟你没缘,在一帆风顺的环境里、在非常安逸的环境里智慧是不会放光的。智慧的光芒是在身心的磨难——在身心与外境的剧烈碰撞中闪现出来的,智慧的光芒就像石头钻木取火一样,在剧烈的碰撞中放光。这一点几乎可以说也是规律、也是绝对的。换句话来说,如果我们还没经过逆境、没有经过魔障、没有经过考验的话,那么般若智慧不会生起来。所以“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忧是人道众生的一个特点,人道众生就是忧悲苦恼。为什么我们会有忧呢?因为我们的内心在意利害得失,我们的内心与生俱来对生命的死亡就念念不忘,不需要人教,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所以忧愁是人道众生的一大心病。我们文化的很多内容就是化解忧愁的,像文娱活动就是化解忧愁的。人类生活有时侯有欢喜,人类生活的欢喜是什么呢?人类生活的欢喜就是忧愁暂时地被忘却的状况,所以它是暂时的,人类心态的根本还是忧。实证了涅槃法透过了生死的人就彻底战胜了忧而安住在无忧之中,也没有污染,不沾染于境。那种心态是什么样的呢?不是欣喜若狂也不是痛哭流涕,没有情绪的波动,叫“宁静”,“宁静无烦恼”,这就是修行的正受。我们可以反照一下自己,在修定、在念佛的过程里,如果我们在宁静无烦恼这一点上有增长,那就是进步。情绪的波动以情绪的方式表达的那种感受或是以某种观念为依托的感受或是以身体的某种感觉为依托的感受都不是正受。修行的正受就是“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前面的这几个偈子讲到了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然后如法修行,最后证得的境界.证得的境界就是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所以请大家注意,最后证得的境界并不是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求财得财,不是这些,那些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实相。我们生活的实相并不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时候这类话是用来互相安慰的,安慰自己的。其实生活里的现象有得有失,身体是个无常法:有盛有衰有病有死,事情有时候如意有时候不如意,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在哪里呀?在你面对这些境界的时侯你的心态是不是“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如果有这种心态,那就是最吉祥!年青时有这种心态最吉祥,身体老了牙齿掉了眼睛看不见了也是最吉祥;活着时这样生活最吉祥,身体坏了要离开这个人间最吉祥;事情顺了我们的意最吉祥,不顺意更吉祥!这是佛教的吉祥观。(听众热烈鼓掌)

今年我为什么这次挑《吉祥经》来讲呢?因为说实在的我还没到这个境界,所以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还是会动心的,心一动嘛我就讲《吉祥经》。我们这个年如果按现象来说过的不太吉祥。在年前我们打禅七时侯有一个老居士在东边的文殊阁打坐,因为是禅七,所以晚上也要坐。中间放香后他到后面去上卫生间,从卫生间出来,他听到前面打叫香马上要止静了,心一急就抄近路过来,结果一不小心掉到一个井里去了,把肋骨摔断了六根,摔断了还错位了,胸里面还有积血。那时我跟老和尚都不在寺院,在石家庄开会,我们那个会场就在他医院的隔壁,开完会我们几分钟就到了那个医院,他是骨折嘛,在省三院。我们去的时候老居士身上缠满了绷带在床上坐着,为什么坐着?他不能躺。骨头已经位移了,胸腔受损,还有积血。我们去的时候他闭着眼睛的,师父后来用手摸了摸他的头,他把眼睛睁开看见我们笑了。他说我现在在医院里坐禅哪。(众鼓掌)哎呀,我最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工程是我经手的,那个井盖我印象中是盖住了的,其实没有盖住。为什么没有盖住?因为井口尺寸太大,买不到合适的井盖,一忙把这事忘了。所以我难过的要死,直说责任在我。老居士说,没关系,怪我自己。当时我们就安慰他几句,没办法呀,摔成那样了,要抽血。那个很粗的针管从后背插进去,插到前胸抽积血,多痛啊。过了两三天他的爱人到寺院来跟我讲,说好得特别快,现在已经不痛了。那是年前的事,现在他就要出院了,他好的特别快,不可思议。而且他自己讲,从摔下去到住院没有动过一个念头,这个意思是说他没有动一念的烦恼,摔下去好像就摔下去了,后来爬起来,挣扎着到禅堂还敲门呢,那时里面已经止静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动不了啦,他就爬到门口敲门,把大家惊醒了。他那天也跟我们说对不起,惊扰大家了!他没有动一个念头,一直到医院,他说我在医院坐禅。他就是石家庄的吴新居士,是个广播员,给我们广播磁带的。过去虚云老和尚的《参禅要旨》就是他广播的嘛。他这种好的速度也出乎医生的预料,我想这与他心态有关:摔成那样了,他视为“最吉祥”,他是我们的榜样。(众鼓掌)。还有别的事,不只这一件。我们有辆车,桑塔纳,坐了六个人,初三先到柏林寺然后开车去邢台的玉泉寺,汽车开到内丘县时,司机困了打盹了。司机能打盹儿吗?她一打盹车冲桥墩就过去了,车也撞烂了,幸好那个司机是个女孩子,身材又高又苗条又瘦,撞了以后方向盘已经跟后坐差不多贴住了,可她人还没事,只是把牙齿弄掉了两颗。也有稍微重一点的,有一个老居士肋骨裂了,但是没有断,自己就能长好。有的把头上弄了一个口子,轻伤吧。车是撞烂了,人基本上没事。我觉得这在我的境界里是不吉祥啊,所以我们要学《吉祥经》,要来体会怎么样是最吉祥。这就是下面这个偈子讲的“依此行持者”,按前面的教导去做,“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就是我说的怎样都好——在寺院最吉祥,在家里也是最吉祥,在单位没问题,在街上也没问题,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所以不管到哪里去都是最殊胜的,胜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殊胜,处处都是净土;再有胜利,就是能战胜一切烦恼,一切处得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赢家。吴居士摔成那样他还是赢家,他在医院坐禅嘛!体验了一下在肋骨断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坐禅。他这一课我们都没有上过,当然希望也不要上。我们听听他的经验就可以了,分享他的经验。 “一切处得福”,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收益,“是为最吉祥”。当然话说回来,我这样讲呢,不是说我们要掉以轻心。我们在法会中间、在生活中间,你们各位居士回家了,还是要小心谨慎,要注意避免事故、避免生病,避免开车打盹,听到了吗?司机们,开车不能打盹,更不能喝了酒开,更不能开快车,这些都不要做。我们知道事物的规律,我们按规律去做,我们尽了我们的努力,用心了也用力了,如果最后还是出了问题,那怎么办呢,咱们就最吉祥吧。

所以这部《吉祥经》告诉了我们佛教的吉祥观、佛教的幸福观,也告诉了我们在人生的种种境界里怎么样保持永远占上风、永远占主动、永远心态安详、一切吉祥,这部经就教我们这些。希望大家不要把这张纸扔了,请回家去每天拿出来读几遍,把释迦牟尼佛教导的这十一个偈子多念一念。从我们在家的生活:交朋友、择处、提高技艺学问、孝养父母亲爱护妻子、帮助亲朋好友到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修行等等这一切,在这十一个偈子里都已经囊括无遗,时时可以观照。

这部经我们今天就学完了,最后,我还是衷心地祝愿各位同修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六时吉祥,阿弥陀佛!(众鼓掌)

回向偈: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共五讲: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