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 > 妙文分享 〉与善友谈佛教与科学,自然与超自然

与善友谈佛教与科学,自然与超自然

明 至

 

您好!

    首先,您是否同意,科学是建立在认识论上的,所有科学知识都是由人去认知、认可。换句话说,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观,科学便无从谈起。因此,科学即是唯识学。

    佛教的唯识论,即万法唯识,八识唯心。心是本,识是用。拿您举的“电话”一例而言,您说“现在我们可以和一万公里以外的人通电话,这是科学的产物。科学不会对你说,相信我吧, 你就可以和远方的人通话,它是把电话做出来,放在你的面前,让你亲自通话,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电话从一念设想到广泛应用,都是人类智慧体现,是人们不断认识自然,为己所用过程。这一过程,归根结底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八识作用的过程。就是说是人类追求的结果,并非科学的力量。

    八识唯心,没有想“万里通话”这一欲念(这一念是从心而生),八识便不会启用,关于电话的研究也不复存在。

    可见,把佛教和科学对立起来,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佛教以明心见性来破除愚昧,引导众生彻见实相,离苦得乐。科学以知见来代替愚昧,驱使众生贪图物质享受,从而受种种苦不能自拔。

    佛教与科学是一非二,在对自然的认识方面,佛教比现在所谓的“科学”,更透彻、更深入、更广泛。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释迦牟尼,就提出了诸如:世界之大,大至无穷。世界之多,如恒河之沙数。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虫。芥子纳须弥。一粒微尘中还有三千大千世界。

    如果您深入佛教,广读经论;您会发现,佛教之博大,不是“科学”两个字可以涵盖的。佛陀以其觉性彻见真理,以其智慧从不同角度,为不同根基的人,解说真理,指出通达觉悟的方法。在这些说教中,融汇了现代所谓: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医学、心理学、等等,等等。

    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习惯;佛陀只能使用当时人们默认的语言方式,思维逻辑。因此,佛教中沿用了大量婆罗门教的词汇、用语、宗教仪轨。加上翻译成古汉语,又融入了大量中国哲学名词。所以,学习佛教,也应本着“依义不依语”的原则。

    如此看来,佛陀当年只传一心,不立文字,以戒为师。是多么的智慧、明了。

    其次,现代科学(尤其是我国)的认识论,建立在所谓“唯物主义”哲学上。将物质与意识,一分为二。坚持以物质第一性。因此,您说:“我是一个在工科方面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人,习惯于现代科学技术的 那套思维方式。象我这种背景的人是不太容易相信宗教的。”

    您所谓“宗教”,即是唯心主义,是意识第一性。

    然而,佛教并非宗教。尽管佛教沿用了宗教的形式。佛教的万法唯识,诸识唯心;此心即性,不是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意识”,而意识只是心的一个属性。

    另一方面,意识即是物质,是一非二。一切意识活动无不是以物质的形态而存在,而运动。《愣严经》中,佛陀为阿难七处征心,皆是以物质为介质。结果,用物质去证明心是何物,了无所得。因为,物质是由心去显现的,所谓:一切山河大地,皆由我心显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试问现代科学,可以用物质证明“宇宙”是什么物质包容的吗?这个包容物又是什么包容得呢?

    您说:“我愿意相信佛经的很多观点,但是我看不到哪怕是一次奇异的、超出科学规律的现象。我只要一次就够了,一次也许就可以 让我产生对佛教的信心。”

    佛教是自然的、科学的、真实的。既使是五眼六通,也是极其自然真实的。只是,您认为的“奇异的、超出科学规律的现象”,是在人们去除了妄想、执著之后;即心即用的本能。比如;在真空状态下,同时坠落的铁球和羽毛会同时触底。

    去掉习气的清静心,就象是“真空”状态,了了分明。五眼六通,人性本有,一时如拨开乌云,俱现当前。

    然,非要表演的话,表演欲就象“空气”,已经破坏“真空”状态,铁球和羽毛还会同时触底吗?

    故此,那些自称有特异功能“气功大师”们;之所以表演失败,自毁清誉。就是因为不能长久的,随时随地的保持这种当下无染的清净之心,名利欲障碍了“真空”境,终成魔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识本心,妄认以自然之身,作超自然之事,却不知一切自然,本无所超。

    佛陀在《愣严经》中举出五十阴魔,就指出了现在人所说的“特异功能”是在静坐、静观、静修中偶然得到的现象,是人性本有属性的偶然显现,非为圣证。如果具此偶得之境以为真实,便入魔境。以此魔境招摇撞骗,自称成佛,广收弟子,谋财牟利者,皆是外道、邪教。师与弟子俱受王难。眼前的李洪志及其弟子便是佐证。

    平常心是道,佛教的一切法门,都是现实的。无一点奇异的,更谈不上超自然。只有您亲证,别无捷径。

    顺便提醒一下,佛教从不说:“相信我吧!我能使你上天堂。”

    佛教总在说:“烦恼了吧!我可以告诉你解脱的方法。”

    什么是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自意净了,是什么状况?

    呵呵呵,我说了您信吗?自己证了,自己获益,自己受用。

    关键是您肯去证!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