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 > 妙文分享 〉体会我们的痛苦

体会我们的痛苦

——摘自明洁、明尧译《佛之心法》一书手稿

[法]一行

()

    在巴利文版本《转法轮经》(Discourse on Turning the Wheel of the Dharma)中,佛陀告诉五比丘:“只要未能如实地从三转、十二行的角度证知四圣谛,就不能对天、魔、梵天、外道 、婆罗门和人等众宣说,在这个世界中,有人已经获得了究竟的觉悟,智慧已经生起、心已不动自在、此为最后生、不受后有。”
    “只有已经如实地从三转、十二行的角度证知了四圣谛,才能对天、魔、梵天、外道 、婆罗门和人等众宣说,在这个世界中,有人已经获得了究竟的觉悟,智慧已经生起、心已不动自在、此为最后生、不受后有。”
    在这部经的中文版本中(《杂阿含经》卷15,第379经——译者注),佛陀说:“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一共转了十二次法轮——四圣谛中的每一谛转三次。为了理解四圣谛——不是用头脑而是亲身体证——我们必须修习十二转法轮。
    第一转被称为“示转”(Recognition)。我们感觉到有些事情不太对头,但是,我们又不能确切地说出究竟是什么不对头。我们努力地想逃避,但是,我们又逃避不了。我们试图否认我们的痛苦,但是它却顽固地存在着。佛陀说,受苦而不知道我们正在受苦,这比一匹骡子驮着不可想象的重担还要痛苦。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正在受苦这一事实,然后确定痛苦的根源是肉体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我们的痛苦需要被确认下来。
    识别、确认我们的痛苦,就象医生诊断疾病一样。他(她)说:“我压这儿,疼吗?”我们说:“嗯,疼。这儿疼。”我们心里的伤口成为我们禅修的对象。我们把它们展示给我们的医生看,把它们展示给佛,即我们自己看。我们的痛苦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用慈悲和无害的态度来对待它。我们要拥抱我们的恐惧、憎恨、苦恼和嗔怒:“我亲爱的痛苦,我知道你在这里。我在这儿陪着你,我会照看你的。”我们不要逃避痛苦;相反,要以我们所有的勇气和温柔,去识别、接受和确认它。
    第二转被称为“劝转”(Encouragement)。在识别和确认了我们的痛苦之后,为了理解痛苦的真实本性,也即它的成因,我们需要花时间去深入地观察它。同样地,在观察了我们的症状之后,医生说:“我会深入地观察它。这个病是可以搞清楚的。”他或许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处理检测结果,了解我们吃的食物,我们的生活态度,我们的作息习惯,等等。但是他已经下决心要搞清楚我们的病因。
    我们的痛苦,如疾病、沮丧、棘手的关系或恐惧等等,需要被理解,因此,我们要象医生那样,下决心去搞清楚它。我们练习坐禅和行禅,我们要求朋友和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如果我们有的话。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痛苦的原因是可以弄清楚的,而且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去弄清它的底蕴。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修行仍然是“有漏”(ashrava,"setback")的。
——摘自明洁、明尧译《佛之心法》一书手稿

 

()
[法]一行

    第三转被称为“证转”(Realization),可以表述为“痛苦已经被理解了”。在此,我们着手去实践在第二转时就已经开始的努力——医生告诉了我们病名和所有的病症。在研究、思维和修习第一圣谛之后,我们做到了不再逃避痛苦。现在,我们能够叫出我们痛苦的具体名字,并能够辨认出它的所有特征。仅此就足以给我们带来“无漏”(anashrava)的喜乐。
    成功地诊断出自己的不适之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我们仍然会继续给自己制造痛苦。我们会通过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来火上浇油,而自己对此却往往没有意识到。第二圣谛的第一转是“示转”:我正在继续制造痛苦。佛陀说:“当某件事物已经存在了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存在,并深入观察它的本性。当我们深入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促使它形成并继续滋养着它的几种食。”接着,佛陀详尽地阐述了会导致我们快乐或痛苦的四种食(nutriments)——粗抟食(edible food)、细触食(sense impressions as nutriment)、意思食(intention as nutriment)和识食(consciousness as nutriment)。
    第一种食是粗抟食(又称粗食、段食)。我们的饮食会造成精神上或肉体上的痛苦。我们必须学会区分出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当我们采购、烹调和食用食物的时候,我们要修习正见。佛陀举了下面这个例子: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两岁大的孩子要穿越一片荒漠,可是他们的粮食都吃光了。反复考虑之后,这对夫妇俩认识到,为了存活下来,他们不得不杀死他们的儿子,吃他的肉。他们计算着,如果他们每天吃儿子多大的一块肉、把余下的扛在肩上风干,就能坚持走完剩下的路程。但是随着他们每吃孩子的一口肉,这对年轻夫妻就悲号不已。讲完这个故事以后,佛陀问道:“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这对年轻男女很乐意吃他们儿子的肉吗?”“不,世尊,他们不可能乐意吃他们儿子的肉。”佛陀说:“可是很多人在吃他们父母儿孙的肉却还不自知呢。”
    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来源于没有正念地吃东西。我们必须学会维护我们身心康乐的饮食方式。当我们抽烟、喝酒或吸毒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吃自己的肺、肝和心。如果我们有孩子,我们做这些事情就是在吃我们孩子的肉。我们的孩子希望我们健康而强壮,因此我们要学会正念地饮食。
    我们必须深入地观察,以便看清楚,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食物才能使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吃,即既能维护我们共同的康乐、把我们和其它物种的痛苦减小到最低程度,又能使大地继续成为我们所有生灵的生命之源。如果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毁掉了众生或环境,我们就是在吃我们自己儿女的肉。我们要一起来深入地观察,讨论如何吃、吃什么和不吃什么,这将成为一次真正的佛法讨论。
    第二种食是细触食(又称触食、乐食)。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停地在与六尘接触(sparsha,触。),而这些接触就成为我们意识的食物。当我们驱车穿过一座城市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看到那么多的广告牌,广告牌上的图象都进入了我们的意识。当我们拣起一本杂志的时候,杂志上的文章和广告就是我们意识的食物。那些能激起我们对财产、性和食物的贪欲的广告,很可能是有毒的。如果读报纸、听新闻或谈过一次话以后,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或精疲力尽,我们就知道我们刚才是在与毒素打交道。
    电影是我们眼根、耳根和意根的食物。当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电视节目就是我们的食物。有的孩子每天花五个小时看电视,那些电视画面浇灌着他们心中贪爱、恐惧、嗔怒和暴力的负面种子,而他们正是从这里摄取养分的。我们面临着这么多有毒的色、声、香、味、触、法,它们掠夺了我们身心的健康和安乐。当你感到绝望、恐惧或沮丧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你已经通过触食摄取了太多的毒素。不仅仅孩子们需要得到保护,以便防止他们受到暴力和不健康的电影、电视节目、书刊杂志及游戏的影响,我们成年人也有可能被这些传播媒介所毁掉。
    如果我们充满正念,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是正在摄取恐惧、憎恨和暴力的毒素,还是正在吸收能够增长我们智慧、慈悲和度生愿望的食物。通过修习正念,我们明白了听、看或接触某一类事物,会使我们感到轻松和安宁;而听、看或接触另一类事物,会使我们感到焦虑、悲伤或压抑。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应该接触什么、应该避免什么。我们的皮肤保护我们不受细菌的感染。抗体帮助我们抵御体内的侵略者。我们必须调动和使用我们意识中与此相当的部分,以保护我们,使我们免受不健康的感官对象(sense objects)的毒害。
    佛陀曾经讲了这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比喻:“有一头母牛得了一种可怕的皮肤病,她的皮肤几乎已经脱落光了。当你把它带到一座古城墙或一棵老树边上的时候,树皮里所有的生物都出来了,扒在母牛身上吸血。当我们把她带到水里的时候,情形依然如此。甚至当她只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候,小昆虫们都会飞拢来吸血。”佛陀接着说:“我们的处境也是如此。”
    我们面临着种种色、声、香、味、触、法的侵犯,它们中的很多东西滋长着我们心中的贪爱、暴力、恐惧和绝望。佛陀建议我们在六门的每一门处都设置一个哨兵,也就是正念,以便保护我们自己。用你的佛眼去考察你即将摄取的每一种食。如果你看到它是有毒的,那么你就要拒绝看、听、品尝或触摸它。只摄取你肯定是安全的食。五种正念训练(五戒)能帮你很大的忙。作为个体、家庭、城市和国家,我们必须走到一起来,讨论自我保护和生存的战略。为了走出我们身处的危境,修习正念必须是集体性的。

 

()
[法]一行

    第三种食是意思食(又称思食)——我们心中想要某种东西的愿望。意愿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基础。如果我们认为,使我们快乐的方法是成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那么我们的一切言行都会指向那个目标。即使睡眠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也会继续围绕它而工作。或者假设我们相信,我们所有的痛苦和我们家庭的痛苦,都是由过去侮辱了我们的某个人所带来的;那么我们就会相信,只有使那个人受到伤害,我们才会快乐。于是我们的生活就被单一的复仇的愿望主宰了,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所计划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惩罚那个人。夜里我们做着复仇的梦。我们以为这样会把我们从愤怒和憎恨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都想快乐。我们心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朝着我们认为会使自己快乐的方向走。但是我们也许会因此而遭受很多的痛苦。我们必须领悟到,地位、复仇、财富、名誉或财产,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快乐的障碍,而不是快乐的助缘。我们要增强摆脱这些东西的愿望,这样,我们就能够享受到生命中时时可见的奇迹——蓝天、树木、我们可爱的孩子。练习三个月或六个月正念地坐禅、正念地行走和正念地观照之后,一种对于现实的深刻洞察就会在我们心中生起,这样我们就能够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能力会把我们从所有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并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一天,佛陀和一群比丘一起充满正念地吃完午饭之后,一位农夫非常焦虑地走了过来,问道:“比丘师父们,你们看到我的奶牛了吗?我遭受到这么多的不幸,我觉得我简直活不下去了。”佛陀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农夫说:“比丘师父们,今天早上,我所有的十二头奶牛都跑掉了。还有,今年我种的芝麻整个儿地都被虫子吃光了!”佛陀说:“先生,我们没有看见您的奶牛。也许它们往那个方向跑了。”农夫朝那个方向走之后,佛陀转向他的僧团,说:“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你们是地球上最幸福的人吗?你们既没有奶牛可丢、也没有芝麻可让虫子吃。”我们一直在努力地积聚财富,多多益善,而且我们以为这些“奶牛”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但事实上,它们很可能成为妨碍我们活得快乐的障碍。放掉你的奶牛吧,成为一个自在解脱的人!放掉你的奶牛,这样,你才有可能真正地活得快乐。
    佛陀还举了另外一个触目惊心的比喻:“两个强壮的人拖着一个人,想把他扔到火坑里去。他无法抵抗,最终他被扔到燃烧着的火焰上去了。”那两个强壮的人,佛陀说,就是我们自己的意愿。我们不想受苦,可是深植于我们藏识中的习气之种却把我们拖到了痛苦的火坑里。佛陀建议我们深入地观察自己意愿的本质,以便看出它是正在推着我们朝解脱、安祥和慈悲的方向走,还是朝痛苦和不幸的方向。我们要学会看出我们正在吃的思食的种类。
    第四种食是识食。我们的意识包含着所有的种子,它们是由我们自己过去的行为、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种下的。我们每天的思想言行都流入到了我们的意识之海,它们塑造了我们的身心和世界。我们可以通过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滋养我们的意识,或者我们也可以用贪、嗔、痴、慢、疑来喂养它。我们的意识每时每刻、日日夜夜地都在吃东西,而它所消耗的食物就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非常小心,看看自己所摄取是哪一种食。
    佛陀举了另外一个可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危险的凶手被抓获了,他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判了他斩刑。‘把他带到院子里,插上三百把尖刀。'中午,一个士兵报告说:‘陛下,他还活着。'国王宣布:‘再捅他三百次!'傍晚,士兵又来报告国王说:‘陛下,他还没有死。'于是国王下了第三次命令:‘用王国里最锋利的三百把尖刀插在他身上。'”佛陀接着说:“通常,我们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意识的。”每次我们把毒素摄取到意识里,就象给自己插上了三百把尖刀。我们痛苦,而且我们的痛苦都喷溅到了我们周围人的身上。
    当我们修习第一圣谛的第一转时,我们如实地辨认出了痛苦。当我们处于一种棘手的人际关系中的时候,我们要能辨认出,“这是一种棘手的关系。”我们的修行就是,与我们的痛苦在一起,并照看它。当我们修习第二圣谛的第一转时,我们要深入地观察我们痛苦的本性,以便看出一向以来我们一直在喂它何种食物。在最近的几年、几个月里,我们是怎样生活的?而这种生活又是怎样滋长了我们的痛苦的?我们要能辨识出自己所摄取的诸食,并观察:“当我这样想、那样说、这样听或那样做的时候,我的痛苦就增长了。”在我们开始修习第二圣谛之前,我们还是习惯于为自己的不幸而谴责他人。
    深入地观察需要勇气。如果你愿意,可以使用铅笔和纸。坐禅期间,如果你清晰地看见你痛苦的某种症状,把它写下来。然后问你自己:“一向以来,我摄取了何种食在滋养和支持这种痛苦?”当你开始认识到自己一向以来所摄取的是何种食的时候,你或许会哭起来。为了真正地活在当下,为了拥抱你的痛苦如同母亲怀抱着她的婴儿,你要全天地运用正念的力量。只要拥有正念,你就能够与困难呆在一起。修行并不意味着只单一地运用你自己的正念、定力和智慧。你还可以从你的道友和老师那儿得到正念和定慧的受用。有些事情就连一个孩子也能看出来,而我们自己却未必看得出来,这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观念囚禁住了。把你写下来的拿给一位朋友看,并请教他(她)们的观察和见解。
  如果你与一位朋友坐在一起进行坦率的谈话,决心要找出你痛苦的根源,最后,你将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但是如果你自己保留着痛苦,它可能会一天比一天强大。仅仅看出你痛苦的原因,就会减轻你的负担。舍利弗(Shariputra)说:“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它,看到事实的核心,看到它的根源和滋养着它的食物,我们就已经是在解脱之道上。”当我们能够辨认出自己的痛苦、并看清它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安祥和喜悦,我们就已经是走在解脱的路上。
    在第二圣谛的第二个层面“劝转”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如果我们停止去摄取导致我们痛苦的种种食,我们就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受苦是因为我们的饮食、睡眠或工作方式不恰当,那么我们就应该发誓以更健康的方式来摄取食物、睡眠及工作。我们要鼓励自己截断痛苦之因。只有借助坚强的意志——不再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才能保证法轮常旋转。
    正念这种力量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止”。我们要研究自己现在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并决定哪些可以继续吃,哪些不能再吃。我们可以与朋友、家人一起来坐禅、一起观察。如何正念地摄取食物、保护我们的身心、保护我们的家庭、社会和环境,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重要的讨论课题。当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具有使自己快乐起来的潜能。我们就会看到痛苦的本性以及走出痛苦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将痛苦称之为“圣谛”的原因。在佛教里,当我们使用“苦”这个词的时候,我们是指那种能够为我们指示解脱之道的苦。
    有很多修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正视自己的痛苦,诸如正念地行走、正念地呼吸、正念地坐禅、正念地饮食、正念地观察和正念地倾听。一个充满正念的步履,能够使我们深深地体验到我们心中和周围所存在的美和快乐。秦泰通(Tran Thai Tong),十三世纪越南的一位伟大禅师,曾经说过:“随着每一个脚步,你都触摸到了实相的大地。”如果你整天练习正念地行走和深深地倾听,你就是在把四圣谛转化成行动。当苦因已经被发现的时候,疗救就成为可能。我们发誓要避免摄取那些给我们制造痛苦的食物,我们还发誓要接纳那些健康美好的食物。
    在第二圣谛的第三转“证转”的层面上,我们不仅发誓而且确实停止了摄取那些给我们制造痛苦的食。有些人以为要停止痛苦,就必须停止一切——色、受、想、行、识——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第二圣谛的第三个层面可以被描述为“饥来吃饭困来眠”。当有人已经达到了这一层次的时候,她就会拥有某种特定的轻松与自在。她想做的完全与正念的练习相一致,她不会做任何伤害她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禅宗的传统里,十幅牧牛图的最后一幅叫做“入廛垂手”。你可以随你的心意自在地来去。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痛苦不再生起。这一层次不是你可以模仿的某种东西。你必须内证这一层次。
    十九世纪末,越南有一位法师叫一定(Nhat Dinh) ,他请求国王允许他辞去一所国家寺院的住持职务,这样他就可以生活在山上的一座小茅棚里,照料他上了年纪的母亲。很多官员供养他,请求他另找一所寺院,但是他更愿意过简单的生活,沉浸在巨大的安祥和喜悦里。一天,他的母亲生病了,想吃鱼。他下到市场里,向一些小贩讨了一条鱼,把它提回山上去了。旁观者问道:“一个出家人拿着一条鱼干什么?”可是达到了象一定师父那样境界的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而不违背戒律。在第二圣谛的第三个层次上,你只需做你自己。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注意!首先自己必须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自在。   


Copyright 2005-2006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