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目的:写作本文,旨在落实净慧长老“回到禅宗的原旨精神上面来”的教诲,藉教悟宗。由学习《坛经》而悟“生活禅”,修行“生活禅”,继而推动汉传佛教的振兴。
目 录
一、关于《坛经》 1
㈠惠能悟道的故事,以及给予我们的启迪 3
㈡惠明得度的故事,以及给予我们的启迪 15
二、关于“生活禅” 23
㈠生活禅的创始者净慧长老 23
㈡生命的实相 23
㈢什么是心? 26
㈣生命的觉悟 29
三、生活与“生活禅” 31
㈠生活就是烦恼,有烦恼就该修行 31
㈡觉悟人生,即是在人生中觉悟 32
㈢奉献人生,即是在人生中行愿 34
四、“生活禅”的时代意义 36
㈠“生活禅”的出现有着时代的必然性 36
㈡“生活禅”是对中国禅宗的传承和发展 39
㈢“生活禅”具有广泛的融合性 42
五、《坛经》与“生活禅” 44
一、关于《坛经》
公元661年前后,24岁的岭南青年卢惠能,卖柴送货到一客栈,交割完毕离开客栈时,听一客人诵经,遂发前缘,询问客人所诵何经?被告知是《金刚经》,乃由湖北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所传,惠能蒙客赠银回家安顿老母后投奔黄梅五祖,在黄梅干了八个月粗活后,因示一偈深受五祖所器。应约夜半至五祖丈室,祖为能讲授《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得五祖印可传禅宗祖师衣钵为第六代祖师,并连夜送惠能过江南下。五祖座下弟子闻讯后,数百人尾随追赶欲夺祖位。不得已,惠能于猎人队中藏匿达一十五年,随后于广州法性寺剃度出家,大弘禅法,使禅宗之法从此风靡天下。公元713年六祖惠能示寂,弟子们将六祖一生主要言论记录编辑成册,是为《坛经》。
《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法海等人,在韶州大梵寺六祖说法记录的基础上整理汇编而成,并经历代多次整理编辑,宗宝本是明代以后唯一的流行本,为元代光孝寺僧人宗宝改编,宗宝将三种《坛经》的版本合校,编订了一个新的版本,题名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坛经》虽然是一部中国佛教的经典,但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佛教本身,而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
由于各种因素综合所致,禅宗从初祖到六祖的六代都是单传。就其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而言,自四祖道信方有些气象,五祖弘忍大师则可以看作是实质性的创始者,而至六祖以后方才风靡天下。
中国佛教(主要指汉传佛教)的特质在禅宗。在禅宗传入中国的1600余年里,整个中国佛教的命运虽然跌宕起伏,但唯有禅宗始终屹立不倒,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乃是得益于这部中国本土僧人所造的经典——《坛经》。《坛经》清楚地表明什么才是禅宗所言之禅,什么又是关于禅的误区与垢病。也就是说:《坛经》为禅门行人示范了清晰的理论导向和修学的方法原则。当然,尽管如此,每个人在学习《坛经》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这无疑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六祖之后五宗七家枝繁叶茂的原因所在,但万变不离根本。什么又是禅宗的根本呢?六祖说:“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明自我根本之心、见自我心性即是禅宗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则可能无禅无宗可言。围绕这个根本旨趣,则有各自契入的不同路径,这便是禅法。禅法只是方法,不是目的。是否是正确的禅法,则要以实证为检验。这种实证,不是任何理论研究可以替代的。换句话说:禅宗修持的理论指导来源于佛说大乘经典及《坛经》,实践的状况,悟证的结果又必须接受诸经的勘验,真悟证者才能真契入、真会通,否则,那即有可能是未悟、错悟或假悟。
《坛经》法义弘深,几乎涉及佛教的方方面面,1300多年来无数的禅子行者无不在学习研究,从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延续着禅宗的修证、行愿及法脉,今天也不例外。由于《坛经》记述的乃是大师们真实悟证基础上的言教,字里行间无不是由真如自性直接流露而现。作为我们凡夫众生想完全读懂,尤其是真正契入,恐非易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真正明白《坛经》法义,至少可以为我们悟明心性提供直接、准确的理论引领,以及日常修持的心理、行为示范,避免理路不清的各种盲修瞎炼。
《坛经》到底给我们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不妨以第一品行由品中惠能、惠明悟道的故事为例,作些粗浅的了解。
㈠惠能悟道的故事,以及给予我们的启迪
⑴“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家境贫穷,靠卖自己打的柴火养家糊口,卖柴送到客栈后无意之中见到一客人在诵经,惠能一闻经中之语,立刻顿悟前缘。
从这句话文中,我们不难看出:
①佛法的修学是累世的成就,前世的修行功不唐捐,纵有隔阴之迷,有意无意之间便会受到触发而唤醒。这种唤醒就是今生的机缘,触发过去世修持的种子,因缘聚合,启觉今生。惠能这样的大师如此,我们普通的修行人也是如此。只是唤醒的机缘可能各不相同罢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缘,就是我们往昔所发的菩提心。当然此处的“心即开悟”不应看作是禅宗所言的开悟,应该只是从迷瞪、懵懂的世俗状态一下子被唤醒,惶惶前尘,似梦非梦,欲说难言的觉醒。
②禅宗并非不重视经论的学习,六祖虽然不识字,却闻经即悟,这正是过去世长期受持经典熏习的结果。在五祖的《最上乘论》中,虽全论只有三千字左右,却先后引用了诸如《十地经、维摩诘经、心王经、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观无量寿经》等多部经典。这就充分说明,禅宗一门是完全依佛所教,依佛经典的。而且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只依某一部经典。以一部经典为主是可能的,不同的法师与某部经典因缘相契,讲得多一点、教得多一点这很正常。但祖师一定是会通三乘法义的,所传承的一定不是某一部具体的经,而是真如实相这部真经。《金刚经》中多处讲“此经”、“是经”,并非只指《金刚经》这部经本,皆是指经中所言实相义。
⑵“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惠能将母亲安置好后,辞母北上。只用了不到三十多天,便赶到了黄梅,礼拜五祖弘忍大师。
①惠能与母亲相依为命,辞别老母这在情感上的割舍,其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没有以身许道的意志,没有将小爱升华为大爱的信念,是不可能作出这样的牺牲的。
②我们今天很难想象惠能当年是以怎样的速度,克服怎样的艰难,从岭南(广东佛山一带)日夜兼程步行到黄梅双峰山(湖北蕲春)的。
求道从来没有舒舒服服的天赐,只有历经磨难的探求,才可能有柳暗花明的时刻。前人的献身精神就是我们的榜样,就是我们的心灯!
⑶“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弘忍大师问惠能:“到这里来想求得点什么呢?” 惠能回弘忍大师说:“弟子我远道而来礼拜师父,只考虑觉悟成佛,不求其他什么!”
①世人所谓修学,大都有所求,希望得这得那,总在烦恼中贪求,总在求不得中烦恼。佛法是引导众生走向觉悟,实现解脱的,那种有求有得之心即是我们的凡夫心、生死心。立志于佛法修学,一定要在生活中时时把握自己的心念,切莫在求上下功夫。
②“惟求作佛”:只求取觉悟成佛的方法。这是惠能之志!“不求余物”:别无他求!
而现实中的我们,所谓的学佛修行,学佛的动机、目的又是什么呢?不少人只停留在求取福报上!拜见师长,不是问前程就是问祸福、问财运、问儿孙……只是很少有人问觉悟之法,更没有人问如何觉悟成佛!甚至有些人还公然宣称:明心见性是上等根器人求的,你们只做点善事求点福报就好了!
③从惠能与弘忍大师的第一句对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惠能的志向与眼界。有人也许会说,中国一千多年,不就出了一个惠能吗?是的,这话没错。但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落在求取那么点福报上,佛法在中国只会越来越衰落,成佛之道的法义只会变成图书馆里发黄的故事资料,一万年也出不了一个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即便出了这样的人,他又向谁去传法?
有什么样的动机与目的,就有什么样的力量与机缘。没有觉悟成佛的心胸,是很难敌得过诱惑、困苦、厄运的,一定会在大大小小的波折中举手投降的。
以求取福报为目的的所谓学佛,终究游离于佛门之外,尽管满口佛教词汇,尽管依样唱念诵经,终是难了生死。
⑷“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五祖弘忍大师并没有因为发现了惠能是“根性大利”之人而有格外的关照,而是让惠能到后院干劈柴踏碓(duì)臼米的重体力活。同时惠能也一样没有为自己的劳务说半个字,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①修行,在知见正确的前提下必须艰苦磨砺。不要以为自己是谁,放不下架子,就是揣着一个“我”,尤其是有些优势的人,更不容易放下,滋生慢心。
②随缘劳作,尤其是吃苦这本身就是修行。有人以为佛法修行就是诵经、参禅、打坐等等,尽管这些确实也是修行,但更应明确的是:修行不是停留在什么形式上,而是在生活中,在当下,尤其是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坚固道心不退。
⑸“经八月余”,“不敢行至堂前”。惠能在槽厂一干就是八个多月,不敢行至堂前。
①惠能到寺里八个月没有去过前堂大殿,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凡夫,不管在哪儿,稍微呆一会儿就要出去走走,总想往外跑,总想与人交流,这就是心安不住。有人总想修这个定、那个定,跑东跑西去“求学”,这本身就是没定的表现,连身都管不住还能管住心吗?
②师父让惠能到后场干重体力活,一干就是八个月,不闻不问。要是我们一般人即使不跑掉,也会心生抱怨,一肚子的牢骚。
⑹“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惠能对一童子说:“我在这里踏碓已经八个多月了,还未曾到堂前去过。望小师父能带我到偈前礼拜。”到了南廊神秀写的偈语前,惠能又说:“我惠能不认识字,请哪位师父为我读一读。”
“上人”,是指上德之人。是对智慧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之师的高僧的尊称,后逐渐成为对出家僧人的尊称。这时惠能尚未出家,而此童子很可能是出家小沙弥。惠能相当于尊称童子为小师父。这里反映出惠能的谦卑与恭敬。
心怀谦卑,是佛法修行者必须具备的良好德行。《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所说之常不轻菩萨,系过去威音王佛灭后像法时出世之菩萨比丘,即释尊之前身。此菩萨每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不轻慢任何人,乃至一切众生,当是我们日常修行中应当逐步培养出的大恭敬心、大慈悲心。于人不恭敬者必无威德可言,于众生不常轻而有大恭敬者必有大威德。
⑺“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惠能听了张别驾读诵神秀的偈语后,请张别驾也代自己书写一偈。张别驾有些不大看得起惠能,说:“你也要作偈颂?真是希奇之事。” 于是惠能就对张别驾说:“想要成就无上菩提智慧,是不应该轻视任何初学之人的哦。身份地位低下的人也是有上上之智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的人,也会有无记的、愚钝的表现。如果轻贱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罪业。”
①常不轻是菩萨修行。
②一个人无论自己所处何位,这皆是世间有为生灭之法,欲学无上菩提,当合无上菩提之德。既不可轻人,也不可轻己。尽管身份低微,于己所学、所悟、所证要有自信。
③“上上智”是什么?应该有二层意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论是下下人还是上上人,大家都本来具有这平等觉智,这就是“上上智”,但众生在凡不识不见;是指般若之智。明心开悟而般若现前,本来具足之智得识、得见、得用。
“没意智”:“没意”是指无记,受多生无记业熏习意识思维不灵光,表现愚钝。
④世俗生活中,存在着所谓人微言轻的现象。由于身份卑微,即使有真知灼见,也常被他人所轻视。因为世人被福报引发的世俗身份所迷惑颠倒着,而显现趋炎附势的浅薄习性,这是世人很常见的颠倒。但“欲学无上菩提”,如果依然这般浅薄的话,则不可能遇到真善知识及各种增上缘的。所以,佛陀也告诫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有不少人,在修学过程中只注重追求“名人”之名,把“名气、名望”与“法义”相等同,而无视乃至轻视无名之人,虽然无名而有正知见者,也常被这类人以“名人”知见予以打压与否定。这虽然很正常,因为它是众生颠倒习性使然,但于修学却极其有害,乃至断送慧路。所以,真修学应该“依法不依人”,一切众生皆应尊重,广结一切善缘,无论有名无名,符合佛言了义者,皆当供养、礼敬、请法!因为真正能使人觉悟的是“法义”而不是有什么身份的“名人”。谁传达的“法义”是了义佛法,谁就是引领我们走向究竟佛道之善知识。
因人轻法乃至诽谤,“即有无量无边罪”,我们不可不警省自己。
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上菩提的智慧啊,不是像树一样的可以栽种可以生长的,它是本来具足的啊;心性也不像镜台一样有什么相状施设的哦。本来就是空性无染的没有任何相状的,还到哪里惹什么烦恼惹什么尘缘呢?
①惠能的这首偈语,成为了惠能顿悟一门的标志,也成为中华文化光彩夺目的一篇。菩提智慧本没有什么形象(也不是在参学中成长的),明镜一样的心也没什么镜奁(lián)施设,是无形无相本来湛然明净的。真如空性心本来空寂,哪里会沾染什么烦恼尘垢呢?
②这首偈语,不少人以为是惠能开悟的标志,末学以为,从法义来说只是正确的知见,是理上的明白,并没有真正的明心见性,因为明心见性是实证,是观见本心,亲见佛性。五祖评价神秀是:“只到门外。未入门内。”那么惠能这首偈语恰似跨在门坎上。这样的说法有依据吗?
经中随即交待:“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五祖大师看到众人惊叹称奇,怕有人损伤加害惠能,便用鞋子擦去了墙上惠能的偈语。说:“亦未见性!”众人听大师这么一说也认为是这样的。五祖所言“亦未见性”一句,这看似为了防止恶人伤害惠能,其实五祖不会轻言,此时的惠能应该尚未真正见性,后来发生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
③惠能的偈语所揭示的是“理”,真如理体之“理”,即真如本心。明此“心”方能现般若,进而修学无上菩提道,这是门内。不明此“理”,永远不能登堂入室,即在门外。所谓修,就是累积资粮,为跨进门而作准备。但进得门内,一样要修,修除烦恼习气。理可以顿悟,事(烦恼)只能渐除。神秀的偈语说的就是“事修”,但在未明心之前,实无有般若智现前,也无法真正事修。
④有些经本上“何处惹尘埃”一句为“何处染尘埃”,一“惹”一“染”是有区别的,真如本心并无造作,所以没有“惹”的能动作用;但真如清净性又从来不染不着一法,恒常清净,所以无“染”。但真如清净心中却含藏着染污的种子,佛说:“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胜鬘经》)
真正明了者,谓“惹”谓“染”都可会得,不明了者,则难知究竟。
⑼“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见惠能腰上系一块石头在舂米。就对惠能说:“求道的人,为了修证佛法而舍生忘死,就应该这样啊!”
惠能到黄梅五祖处求法八个月,刚进山时见过一次五祖,被五祖安排至后院槽厂,又被分工干劈柴踏碓的劳务。作偈前五祖去碓坊看过一次惠能,这是五祖第二次到碓坊看惠能。见到惠能腰上绑扎着一块石头在舂米,五祖说: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当如此啊!
八个月,一共见到祖师三次面,一直在后院干苦力,只到过前堂一次请人在廊壁上写了偈语,这就是惠能到黄梅东山五祖这里的求法生活。就这一点而言,就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来学习、对照、检讨!苦行不是道,但没有“为法忘躯”的献身精神,没有默默无闻、不辞劳苦的心志磨练,而思想各种投机取巧、立竿见影的“解脱密法”,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求法没有捷径!所谓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而不走弯路唯有依了义正法如实躬行,除此无他!
⑽“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五祖用袈裟将门窗遮挡住,不让人看见。为惠能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时,惠能在五祖说话的当下,一念相应而悟,深契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之理。
①惠能夜里三更时悄悄来到五祖处,五祖用袈裟把门窗围住,不让别人看见。围挡住干什么呢?“为说金刚经。”
我们试想:难道五祖以前没有给大众讲过《金刚经》吗?难道神秀等弟子没听过、没学过《金刚经》吗?恐怕都不是。神秀身为教授师,平时应该经常为大家讲授《金刚经》才是。为什么惠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呢?悟到了什么呢?
②不少人常把“扫相破执”理解为《金刚经》的主旨义趣,把“无所住”解释为看破、放下等等,也就是说应该对任何一法不执着,这样就生起了清净之心了。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试想:惠能在公布那首偈语时,如果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的话,何以会道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深邃思想呢?《金刚经》中的当机受法者,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有谁还没看破、没放下呢?而《坛经》中祖师们一直强调“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关键是我们依文解字的学习《金刚经》,没有契入《金刚经》中见性法义。
③惠能在公布这首偈语时,早已是看破、放下的,但并没有悟。而是到此刻方悟,悟是真实的一念相应,不是理论上的推测,真悟有悟境:悟空而不空,悟有而无一物,非常非断自性如如的境界!在第七品《机缘第七》中,六祖印证多人开悟也即如此!
④如果把“本来无一物”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理解为“空”、“空无”、“放下”、“什么也没有”等等,那很显然,这些解释只是一种依文解字的猜想。如果五祖也是这么给惠能解说的话,恐怕历史上就不会有一个六祖惠能。煮石焉能成饭!
⑤惠能在公布那首偈语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明心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是其觉知真如空性心的一种流露。当听到五祖讲“无所住”的时候,这个“无所住”的真常心中,含藏着万法的种子,这个“本来无一物”的正是这“无所住心”的本来清净体性!其体清净,其性却能化育万法。
由此真实心中所含藏种子的现起,即是诸法,当然包含“处处作主的我”“见闻觉知的我”——妄心的我!如此真与妄的和合,才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即是一念相应,相应于无所住的真如本心后,所显现的清净心,即是般若智。真心历历,用之如如,体用合一,非一非异。这才是惠能言下大悟的、明见的实际!也才有“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豁然!“而生其心”,我的意识心安合、安住于真如本心后,随缘因应,这种当下而显现的“其心”,即是般若智,即是禅宗所言之禅。
⑥关于这个“应”,还有着甚深的法义。如来十号中,其中就有“应”。表面上看是应供,指如来应受人天供养。而其本质的含义乃在说明:如来藏中含藏着万法的种子,一切种子因缘相聚时,随时乘真如之如性而现生灭,这就是“应”,是真如之如性。
⑾“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一段精彩的真如自性的描述,也是日后惠能在教化过程中始终不离的基石。如大江截流,妄心顿歇,戛然而止,秋月当空,一片明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必期待修行找寻什么清净心呢?我们的本心它本来就是清净的啊,不是修得清净,而是本来就清净的!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必期待什么恒常不灭呢?我们的本心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就是非因缘所生的,不生也就自然不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必期待什么圆满功德呢?我们的本心本来就具足一切功德呢,圆满究竟,不是修得的,而是本来具足的!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必期待什么定,修行什么定法?我们的本心是从不动摇、变易的,它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恒常不变的啊!它原本就恒在不动、不变的定中,哪里还要另外再修什么定法呢?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必期待什么方法、妙法呢?我们的本心含藏着万法的种子,万法都是由此而显现的啊,还到心外去寻求什么妙法呢?
这是惠能亲证如来藏之体性恒常清净、无有间断生灭、无有变易,而又具足一切功德能生万法的实际,称之为如实了知。这才是真正的明心开悟!
有人也许会觉得,惠能只不过在寺里干了八个月的杂役,并没有太多修持的“功德”可言,仅凭一首偈子就得到五祖的赏识,而受祖师衣钵,这难怪有这么多人不服的。这正是我们的凡夫见,一者,所谓功德也是累世修行,功德的力量在哪里?惠能闻经而悟,舍亲求法等等,一举一动无不是累世修行功德的延续;其二,我们以为的“功德”,总在行相上,而不知在见性中。以持戒而言,惠能虽然连五戒都未受,但大乘戒也是尽未来际的,过去世受者今亦未失,再者,戒法有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若能安守本心,即是持正安住,本无一法可得,何来持戒、破戒之法,本自就在清净之中。惠能是如何持守不失的呢?十五年的猎人队生活便是答案。
⑿“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惠能于此后到了曹溪(即曹侯村《机缘第七》开始即在曹侯村),又被这群恶人追逐,不得已,逃到广东四会境内,躲避在一支猎人队伍中,前后长达一十五年。在此期间,时不时地给这群猎人随机说法,猎人常常安排惠能去守网,每次见到网有活着的禽兽,惠能全都把他们给放生。每到做饭菜时,则将野菜放在煮肉的锅里,别人问惠能为什么?惠能则回答:只吃肉边的菜好了。
①惠能为了躲避恶人的追逐,前后经历长达15年的逃亡生活。除了在曹侯村安住大约一年左右外,其余都隐藏在猎人队里,每天奔波于崇山峻岭之中,不得不与这群杀猎成性的人朝夕相处。
这对于惠能来说无疑是一种磨难,一是当时弘法时机不成熟;二则他有自身的宿业要消除;此外,这种经历的本身对惠能来说也是心性的磨砺,即悟后修行。觉悟是理,除烦恼习气是事。对于禅宗而言,这叫保任——涵养真性而运用之。也就是在生活中安住、谛观、体认。
②在这漫长的15年非人般生活之中,每天目睹杀猎,对于慈心不杀的菩萨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但这对于我们立志修行的人来说,无不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在逆境中生存并坚持修行,正是菩萨的难行能行。
③在我们现实的生存环境中,一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顺心、不如意;我们交往的人群中(有些甚至是亲友),一定会有一些行为风格让我们难以接受的人,甚至是与我们处处为难、为敌、为祸的人。这种环境、这些人,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磨练,我们的意志不会那么坚定;没有磨难,我们的性情不会那么柔软而充满慈悲;没有逆境,我们的心胸不会那么包容,不会有对那些昏昏噩噩的人怀有足够的悲悯,而希望他们早日觉醒。如此的磨练,最终汇集到一个词:菩提心!也就是坚固我们的道心,发起菩萨的慈悲喜舍,走向众生的苦难……
所以,佛法修持,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修持,首先就是发菩提心,坚定在生活中修持行愿,持戒安住,任何使自己退转的念头,任何瓦解自己信念的诱惑都应立即诛灭,如此才能越走越远。
㈡惠明得度的故事,以及给予我们的启迪
惠明是惠能得法后教化得道的第一个人。经文如下: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
明礼辞(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
五祖门下的弟子们知道师已传法给惠能后,随即便有数百人追赶惠能,想来抢夺衣钵。
惠能逃到江西与广东两省交界的大庾(yǔ)岭时,有一位僧人,俗姓陈(有介绍说是前朝陈宣帝之孙),叫惠明。以前是四品将军,性格行为粗犷敦厚,正极力地追踪寻找惠能,他跑在了众人之前,已经追赶上了惠能。
惠能见有人快要追上自己,便将衣钵扔到石上说:“这法衣只是信物,哪里是可以以力强争的呢?”
惠能隐藏在草丛中,惠明追来后,怎么也拿不起石头上的袈裟。惠明于是大声呼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来的!”
惠能于是从草丛出来,端坐在石头上。惠明向他顶礼并说:“恳请行者为我宣说佛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求佛法而来,可以止息心中各种思虑,不生一念,我即为你说法。”
惠明即按惠能说的去做,过了好一会儿,惠能轻声地说:“不要思考善,也不要思考恶。正要生起什么念头时,那个状态就是你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惠明在惠能说话的当下,一念相应而明心觉悟。
惠明又问:“除上面您跟我讲的这句密语、密意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秘密的意旨呢?”
惠能说:“与你说的,即不是什么秘密。你如果净心观照,这个大秘密就在你那边!”
惠明说:“惠明虽然也在黄梅求法,但确实是未能省察自己的本来面目,今天承蒙您指点开示,一下子就明了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今天开始您就是我惠明的恩师了。”
惠能说:“你若这么想就对了,但我和你一同师法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我们都好好护持大师所传的这顿悟教法吧!”
惠明又问:“惠明我今后该向哪里去呢?”
惠能说:“你逢到地名有‘袁’字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了,遇到有‘蒙’字的地方则可以安居下来。”
惠明向惠能顶礼后辞别了惠能(惠明回到山岭下,对一同前来追赶的众人说,向前山势峻峭、险象环生,一点踪迹也没有,应当选别的道路再找,追赶的人也都相信是这样的。惠明后来改名叫道明,以避讳惠能师父之惠字。“趁众”:即参与追逐的众人。)
这就是《坛经》中关于惠明的记载。我们不妨梳理一下:
⑴数百人追赶惠能干什么?为了抢夺衣钵也就是争夺祖位。
东山寺一共有一千多人,竟然有数百人追赶惠能,也就是有数百人对五祖的决定不服气。祖位明明是五祖传的,也是五祖亲口对他们宣布的,那么这些人为什么如此轻视五祖的决定而莫视五祖的权威呢?由此可以看出五祖当时在东山寺生存的状况并不见得好,与之对抗的势力显然力量并不小;其次说明当时的寺院经济与社会民生相比已较富足,争抢祖位更多的不一定是为了佛法,有可能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其时,正是唐高宗李治当皇帝,武则天为皇后并参与朝政的初期,社会比较动荡,唐朝早期严格考核僧人批准僧籍的制度眼下可能已经不那么严格了,不少人为了各种目的而混进寺院,其中不乏一些坏人、恶人。
僧人队伍建设事关佛法兴衰,这是永远不可轻视的话题!一个不以修行为目的的人进入寺院,是不可能刻苦修行严守戒律的。
⑵不少人解释惠明时,说惠明是性格粗鲁、粗暴的人。这可能是对“粗慥”一词的误解。粗,即不精细、粗犷;慥(zào),即忠厚诚实的样子。意思是粗犷而又老实敦厚。一个人心思过于精细、工于心计或性格粗鲁、毛糙,是严重的习气,对于修学会产生比较大的障碍。一个性格粗鲁、暴躁的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闻法开悟的。
⑶“我为法来”,这当是一切佛子共同的心愿与目的,对于佛法修行者来说,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发心,不忘目的。但事实上,我们常常由于各种境况的改变而“身不由己”,所行非法。而各种所谓的“身不由己”,无不是自己懈怠乃至堕落的借口而已。“为法来”,不是为名来、为利来……
⑷惠能出来往石头上一坐,惠明即上前顶礼,这说明惠明真的是一个为法而来的人,是尊师重法的有根器之人,是一个服“理”的人!
一群人追惠能,有多少人真的是为了求法而来的呢?倘若真的那么重法,为什么不尊重五祖的传法决定呢?为什么不在五祖座下用心参学体悟呢?至少有一点,他们看不起惠能这样的人。“岭南獦獠”,不识字,来东山干了八个月的杂役,是一个没有出家受戒的所谓“白衣”,总之在庙里是最没地位的人。而惠明过去是四品将军,与惠能存在巨大的社会地位差距,能在短短的对话中“服”惠能,立刻向惠能“作礼”,并依照惠能的话去做,这本身只有上上根器的人才能做得到。
我们凡夫:放弃自己错误的观念、认知、作为,远比学习新东西要困难。已有的东西是我执,而放弃我执是对过去自我的一种否定,这需要勇气、智慧!惠明能在当下信服大家原本不屑一顾的惠能,就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依法不依人”真做到不容易!
⑸“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这是一种专注,也称之为“观”,始终存有“观”的一念,而不是空无一念,更不是发呆、发愣。“明良久”惠明依惠能所教之法,过了好一会儿。“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能说:看(kān)住这种(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状态,既不思维什么善,也不思维什么恶。“正与么时”——正要生起什么念头时(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你观到的那个状态即是你惠明上座的本心所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诸相者,万法所现之相,或善或恶(包括思善、思恶之思想分别);非相者,诸因缘尚不具足之相,空相。“正与么时”,即诸因缘乘真如之如性即将和合显现时。所以是“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当然,万法诸相,无时不在成住坏空的变化过程中,皆可了了见性。
“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是不是没有“念”呢?不是。而是始终保持一念。很多人误会祖师们讲的“勿生一念”,以为就是什么念都没有,那样容易落入无记,与木石无别。
“明良久”,这个过程惠明始终保持着这种状态,这就叫“一念相续”不断,存此一念而又不落在心、意、识上这样才会一念相应而明心。
⑹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惠明的开悟真是简单容易,一蹴而就。从惠明开悟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他日常行持的定力功夫。没有定力,刚才追赶到这里时还是气喘嘘嘘,往那一坐上气不接下气伴着胡思乱想的话,是很难做到“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继而体悟真如本心的。
⑺“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明显然把惠能刚才讲的“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看成是密语密意了。当然,它确实也是密语密意,但1300多年以来,看过《坛经》的人不计其数,也都知道这句话,有谁像惠明这样“言下大悟”了吗?佛法中真正的密意不是什么方法,而是自性如来藏。
惠能告诉惠明:我能告诉你的就不是什么秘密,自证自知,各具本心,不是秘密,明了自明,不明白的说得再明白也没用。“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这是一句诱导惠明见佛性的话,显然惠明没有会意这句话。惠明言下所悟是明心,明见自我本心,但明心不等于见性,能于万法生灭过程中当下谛观不失,方能见性。密在自身,但自用心。
没有秘密这本身就是秘密,很多人一心想寻捷径、求密法,其实秘密常在公开之中,只是因为我们的心被世俗的东西染污了,无价之宝在你自身也不识不见,总是心往外求,到头来上当受骗、阴魔缠身,沦为魔子魔孙。
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大概有二方面的意思:
①我惠明自己确实明识到自己的本心了,唯证乃知,过去很可能还怀疑过,现在被您一点即明了,真是实实在在;
②五祖传位给你惠能,包括我惠明在内很多人是不服气的,刚才经您一指点我即明明了了,果然不同凡响,不是亲身感受谁会相信?
我们今天的修学,同样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切不可陷入盲目的吹捧,所谓“人抬人高”之市侩俗习之中,瞎子说瘸腿跑的快。任何自欺欺人的心理与行为,在修道面前,都是无济于事的。误人误己,于道何益?
⑼六祖告别五祖时“不知”往哪里去,五祖告诉他“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眼下,惠明不知往哪里去,六祖告诉他“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六祖既然能告诉惠明该往哪里去,为什么当时自己要问五祖呢?
这里更多的是“谨遵师命”之意,有师父在要听师父的指教。现实中,我们凡夫稍有些能耐时,常常就听不得师父的规劝了,这是慢心,是修道的大障碍。
⑽惠明明心开悟的过程很简单,只有那么几个字,我们不妨归纳一下惠明开悟的原因:
①惠明为人品性敦厚,内心豁达,不工于心计。没有慢心。学法修道人品最重要;
②真切求法的信念。为法不为衣,求法心念单纯。心念复杂,或以人天善法为目的的人是不容易见道的;
③必要的定力。没有定力,心猿意马是不容易见道的;
④与善知识相应。按惠能的话老实去做,老实去做才会与善知识相应;
⑤善知识的摄护。如何与善知识相应、得善知识摄护?没有坚定的道心,没有依法而行的善根福德,是不大可能得大善因缘的。
惠明的故事对我们今天学法求道的人来说,极具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效法与揣摩。
惠明得度的故事,放在《坛经》的第一品而不是第七品中,耐人寻味。
以上列举的是《坛经》中惠能、惠明开悟得道的过程,并作了粗浅的分析与思考,此中有太多值得我们用心学习与体悟的地方。学习经典,开启智慧,追随祖师的足迹,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佛法修行者应有的行持。“生活禅”,正是这样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大家在现实的生活中,沿着祖师的足迹前行。
二、关于“生活禅”
㈠生活禅的创始者净慧长老
公元1933年秋,也就是惠能大师示寂1220周年后,湖北新洲一位黄姓人家生下一个男孩,家庭添丁本应是件大喜事,却因家境贫寒,在该男孩1岁多时,即被父母送入尼庵,由二位尼师抚养启蒙,14岁时至武昌卓刀泉寺礼师出家,成为沙弥,法名宗道,号净慧。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1955年,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从1991年开始,“生活禅”为当代禅修理念,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生活禅的宗旨。2013年春,慧公老和尚示寂。(关于慧公老和尚的事迹悲愿,本身就是一部书,一本足以彪炳佛教史册的当代《高僧传》)
㈡生命的实相
慧公说:“我们的生命,生命是个什么呢?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没有开始的那一天,也没有终止的那一天,生命只有转化,没有终止。怎么转化呢?染污的生命,通过一定的修养,可以转化为清净的生命;迷失的生命可以转化为觉醒的生命。而生命的过程,又是由无数的生命点所构成,所谓的生命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这个生命点,可以是我们每一个当下,我们人生一生的经历,一生的过程,在整个生命的链条当中,它也是一个生命点。无数的生命点,是由什么联系起来的呢?就是由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在不停地流注。”
但是,我们一个不觉悟的众生,是无法认识“生命只有转化,没有终止”的本质内涵的,无不哀叹生命的短暂与光阴的飞逝,陷入一切求不得的烦恼之中。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的生命都是在无尽的流转与轮回之中。每一期生命的一切造作,全都储存在一个巨系统中,这个巨系统就是如来藏。每一期生命的造作,就像种子一样储存在这巨大的仓库之中;而每一期生命的各种呈现,又是这仓库中原有种子的显现。古人说:“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其义出自《成唯识论》)。
如来藏即是由真如清净体性以及所含藏的一切染污种子构成,又名藏识、阿赖耶识、第八识等等。如来藏的清净体性即是真如、本心,由于其为空相,故又称为真如空性。
之所以称为真如,其体真实存在,非因缘所生非因缘所灭,这就是真谛;如来藏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因缘聚合而现生灭,这就是万法的生灭显现,所遵循的规律就是缘起性空,这就是俗谛。
之所以称为俗谛,一者,有生必有灭,诸法现起的过程,即有成、住、坏,最终归于空,缘起性空之“性空”即是无常而归坏灭之空;二者,万法无自性,一切因缘种子皆因真如之空性而得储藏,所藏种子遇缘聚合时,皆乘真如之如性而显现。
万法生灭显现的过程中,同时同处皆因有如如空性而得成就,但是,此空性却是无造作的(没有主观能动性,也无自证自分的功能),从不干预任何一法,从不取舍染着一法,本自清净、自在、无分别、无取舍,这种空性的自在即是“如”。任何一法的生灭过程,皆同时同处乘此空性,万法显现时,好像是乘如性而来了,但它并没有什么来,这就是如来;万法离散时,好像是乘如性而去了,但它并没有什么去,这就是如去。所以,“如来”一词就有如来、如去二种义涵。这种本无去来的如性,即是“如如不动”。但这真如空性虽真实存在却并不是可以独立显现的,它的这种存在,并不等同三界的任何一种有,因为三界的一切“有”,皆是因缘所生,有生必有灭。而真如空性,不生不灭。这种实在,是可以证悟而觉的,这种清净性(佛性)是可以见的。佛说:“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见。”(《大般涅槃经》)在哪里见?在万法中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在如来藏这个巨系统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大体分为十类,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声闻、缘觉、菩萨、佛。凡夫众生造作之业,依其所属善、恶、无记之性质而归于前六者;因悟证无为法而觉悟者,因悟证之差别而有后四者。
所谓的“一期生命”,俗话说就是这一生或这一辈子。这一期的生命,正是由如来藏中存储的,已经充分具备成熟的因缘种子聚合显现或即将显现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来藏中所藏种子不停的显现过程,表现在色身上如老细胞的死亡,新细胞的诞生,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生灭的连续相。当这一生的因缘种子显现完毕,如来藏中和合而为今世色身的因缘种子也不复再有了,这一期的生命现象即宣告结束。如来藏中,又有一团即将成熟的因缘种子,将显现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及过程,这就是轮回。
若能如是谛观,则能明了心性,真实悟证。
㈢什么是心?
佛说:“修行是心。”(《菩萨璎珞本业经》)
到底什么是心呢?
中国古人造“心”字,其形指“心脏”(甲骨文、篆书都是以心脏为形),为血液供应循环系统器官;其读音意是思考、思维、辨别、认知、记忆等脑功能,指大脑。古人说:“心者纤也,所纳纤微,无不贯注,变水为血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对“心”的解释即大脑和心脏。
窥基大师说:“心者坚实妙最之称”。坚者不可摧,固若金刚,实者真实不虚,妙最即是妙极。何以妙极呢?这个心——成佛作祖是它,地狱饿鬼是它,飞蛾蝼蚁是它……依法修行是它,无恶不作是它,风情万种是它,奸巧刁滑是它……春风得意是它,度日如年是它,明晰神察是它,神魂颠倒是它……一切的一切,无不由心而出、由心而作、由心而受!
《坛经》中五祖对六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是说:不能正确地认知本心(即从认识本心乃至亲证明心),所谓的学法是没有什么大益处的。
《楞严经》中:“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注:以上经文依金陵刻经处刻本)
我们先将《楞严经》中这段经文简要翻译一下:
佛陀对阿难及一切大众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无始以来,众生一直沉沦于各种颠倒之中,业力种子不停地流注,像恶叉一样聚集现行。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众多的修行人,不能成就无上菩提,以至转变成声闻、缘觉,或沦为诸天魔王眷属。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这是由于对二种根源的无知而盲目修行所致,就像要用沙子煮成美味佳肴一样,纵然经过再漫长的时间也是得不到。
“云何二种?”是对哪二种根源的无知呢?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阿难啊,一者就是无始生死根本——无始无明。你和大众,以攀缘之心(妄心)为自性;二者就是无始菩提元清净体——真心,真如之心、涅槃之体。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你今天的真心之体性,能显现各种因缘,“识精”、“元明”即是本心之体、性,这里即是指如来藏。
“缘所遗者?”为什么会被忘失呢?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是因为诸众生,不识自我真心。
“虽终日行”,虽然各自真心无始以来时时处处运行绵绵。
“而不自觉,枉入诸趣。”而‘我’始终不能体认和察觉,以致在六道中生死轮回。”
从以上经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佛陀念兹在兹的是强调众生因不知“无始生死根本”、不知“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枉入诸趣”——在六道中轮回生死,始终无法觉悟,更无法修行佛菩提道,证清净涅槃果。这二点都是“无始”,也就是没有开始。一是无始无明,一是涅槃真心。这二点恰恰是一体二面。一者流转生死之本,一者究竟涅槃之体。
什么是“心”呢?
简单的说:所谓本真之心,即真如清净体性。但这个本心,无始以来众生是不知、不识、不见的。正因为不识不见,所以才有生死轮回,纵然修行,也很难究竟明了。我们凡夫众生所执着的“心”,一者,即是意识心。当六根与六尘相触时,六识中相应之识当下现前,这个“识”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意识心。这个“识”,同样是含藏在如来藏中的因缘种子。无始以来,众生颠倒妄想,我见、我执染垢成习,这种处处作主的我执习气,即是意根心、末那识心。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每天的行为经由大脑思维指挥的只占5%,而成为默认程序的则占95%。由此可见,我们熏修养成良好的习气,断除恶劣的习气有多么的重要。梦中如何能够把握?主要是日常正知见的真实确立,正信是基础,正思惟是养成。意根心同样是含藏在如来藏中的习气种子。所以,安守真如本心,于万法生灭的当下一念谛观不失,则是菩萨观行,得成于忍。万法现前,不起颠倒执着之心,不随境转。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五祖所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深刻道理了。
㈣生命的觉悟
慧公说:“生命有迷悟之别,生活也有染净之分,我们大家都在迷失当中,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迷失的生命。我们大家都在找一条觉悟之路,想方设法,要使生命从迷失当中逐步地觉醒过来,这整个的过程就是改变我们生活的一个过程。迷的生命,就是过得染污的生活;觉醒的生命就是过得净化的生活。很显然,我们的生命觉醒了,生活净化了,我们人生的痛苦也就会相对减少。”
明白了生命的实相,心念不再颠倒,这就是学法,因学法而确立正知见。也就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被生命中一切现象所迷,这就是觉与悟;摆脱生命中一切的诱惑而将心念安住于实相,这就是修与行。
虽然皆言“实相”,但众生的机缘不同、根性不同,对“实相”的认识也是有差别的,悟证的菩提智慧也是有差别的。
听闻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法,观诸法无常,断我见、我执,而证声闻菩提。在现象上观诸法无常,这就声闻人所见的实相,据此看破放下,这是声闻空慧。
缘觉出于无佛之世,或从蕴处界观生老病死人生无常,观自然现象的生生灭灭,思惟缘生缘灭之理。据此断我见、我执,成就缘觉空慧,证辟支佛果。
而菩萨们,发菩提心,行佛菩提道。菩萨们所证的实相,是真如空性,菩萨所观的无常空、缘起性空皆是诸法因缘的缘聚缘散,菩萨们亲证这样的实相,所以“心无挂碍”,直面人生生死、众生苦难,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行愿之中。虽有生死,却无生死之心。
虽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并不是一切众生皆能体认真如佛性、依于真如佛性、安住真如佛性。只有大乘菩萨众,才能归依真如之法,亲证、亲见自我如来藏本心,安住于如来藏本心,将如来藏所藏一切有漏法种修除尽净。如来藏自体性本来清净,一切众生了无分别、无差别的(无分别是指一切众生本具,无差别是指一切众生的如来藏体性无差别)。但意识心体认、安合于如来藏自体性的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即是经中所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明自心性,了悟实相,般若智慧现前,是为之禅,用之于日常,行之于万千,此为“生活禅”之宗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