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尚慈悲、常住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一个题目,就是参禅的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第一就是要信得及,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守得住。
在昨天的分享中一再的强调,所谓信得及,就是要信我们即心是佛。这是一个大问题,这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成佛,所以才来学佛。如果说成佛是很遥远的事情,我们学佛目标就会很渺茫。如果说我们能够顿见佛性、顿悟佛心、顿见自性,当下就是佛。那我们学佛的信心就会百倍的增长,我们就会勇往直前的去走向这个目标。
六祖大师到达黄梅的时候,五祖问他:“欲求何事?”六祖说:“唯求做佛,不求余物。”他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做佛,不求别的。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葛獠犹未勘做佛啊!”意思是说,你是南方边地的人,又是个不开化的民族,你怎么能够做佛呢?五祖故意用否定的方式来困扰六祖,来逼六祖,看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果然,六祖说:“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呢?葛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句话一说出来,我想五祖感到震惊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今天如果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感到震惊,感到震撼。这是六祖以前的人从来没说过的话,这句话一说出来真是晴天霹雳,真是像项羽所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有那样的那一种豪迈的口气,所以六祖能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祖师之一,绝对不是凭空而来。
所以说成佛不是件难事,而最难的是如何来克服我们的卑劣心、下劣心、不敢承当的心。只要勇于承当,人人当下是佛。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说是困难就是我们有种种的妄想,种种的分别,种种的分别做的计度;说容易只要把一切想得到的事情都放下,向那个想不到的地方又说不出的地方,向那个没有路口的地方走过去,那就非常的容易,所以说我们当下一念就是佛。
梁朝的时候有一位傅大士,他与达摩祖师同时。他描述了关于我们与佛同在的一种状况。他说我们每个人“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佛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起坐正相随,语默同举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夜时佛处处,只在语音事”。佛从来就是与我们同在,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佛没有离开过我们。我们每天起来的时候,佛也跟我们一起起来了。起坐一切时,一切处我们都与佛同在。究竟什么是佛呢?只在语音事,佛的作用就显示在我们开言吐语,举手投足之间。所以说只要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体验,人人当下就是佛。
临济祖师告诉我们,“我们当下这一颗心就像一道神光,亘古以来不曾断灭,只是我们不识不知而已。”他说:“你一念心上清净光,就是你悟了法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分别光,就是你悟了报身佛;你一念心上无差别光,就是你悟了化身佛;这三种身即今目前你听法的人。”这都是临济祖师讲的原话。我们的今天说法的人,如果不迷失的话就是佛在说法;听法的人如果不迷失,敢于承当的话,就是佛在听法。临济祖师说:“我们这颗心无形无相,贯通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嗅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任奔,本是一经明,根尘六和合。”这就是我们佛性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自心真佛的作用。到哪里去找佛啊!心外无佛,心外无法,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法即是心,心即是法。所以《华严经》上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也千万不要误解,我们现前一念心有了清净光,才是我们自己的法身佛;有了无分别的光,才是自己的报身佛;有了无差别的光,才是自己的应身佛。
清净光、无分别光、无差别光有这种境界,那就是三身具足佛现前,没有这种境界,佛是佛自己是自己,还是了不相干。所以说,如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佛性,能够显现出来,能够发挥作用,能够有清净光、有无分别光、有无差别光,那还是要用一番功夫。在见地上可以说当下是佛,在功夫上还是要认真地去做。不认真去做,佛即是心即不了,功夫就是在这“即”字上。即不了还不是佛。所谓一念悟众生是佛,一念迷我们这个自性的佛又成了众生。迷悟之间好象就是隔着一张纸,一捅就破。但是,要捅破这张迷悟之间的纸,也要做一番苦功夫。
古人在做功夫上有种种的方便,禅宗一法从达磨到六祖都是用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都是用的直指的方法,就像我们禅堂里放的这块直指牌一样,就是直接指示,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与佛无二无别。在过去上根利智的人,直指的方法非常有效。说了就认识到了,认识到了,就照着去做,就照佛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越往后的人机巧心越重,说是佛可以,照佛那样去做,做不到。所以就有种种的方便,来使我们逐步的断除习气,逐步的破除烦恼,真正认识到自心是佛。
禅宗的方法,到后来有所谓的参公案、参话头。禅宗的公案一般说起来,所谓一千七百个葛藤,那一千七百个葛藤,就是一千七百则公案。公案是什么东西呢?公案者,教案也。就是老师在解决学生问题所积累的经验,所采取的方法,所达到的结果,然后就形成了所谓的公案。后来参禅的人,往往就由过去禅师所积累的公案,按照公案的路数来找自己的心,来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这个公案应该说出现的最早,因为在六祖坛经上就有,六祖对惠明上座说:“不思善,不思恶,正那么时,如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在《六祖坛经》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公案。这个公案的寿命最长,一直延续的现在。
其他的公案留下来的不多,一般随着禅宗历史的发展,随着佛教各宗派历史的发展,也不断的产生新的公案。我想最新的公案,可能就是我们墙上写的念佛是谁。这应该是禅宗一千七百个公案当中最新的公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净土法门流行了,大家都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的人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怎么来弘扬禅宗?怎样让学人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提出一个话头,念阿弥陀佛。我们知道念佛念心、心念佛,是我们心在念佛。那么我们心又是何物呢?这就是一个话头。所谓念佛者是谁?是谁在念佛?这个公案在往近以来,非常的流行。
这个公案又叫话头,所以我们写着照顾话头。要照顾我们所参的这个话头。什么是话头呢?就是一个疑问,就是一个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我们要照顾、要参。参什么呢?参这个念佛的谁?我们千万不要说念佛的就是我吧!我在念佛,进一步的问一下,你又在哪里呢?我就坐在这里,谁知道你坐在这里呢?有一连串的问题,我们无法用语言用思维来解决、来回答。即使回答了,都是间接的,都不是直接的,都是思维概念,都不是亲证亲得。所以呢,就要参。
参这个话头,在参话头的时候,要心心念念不放过。要知道念佛是谁,这个话头,它不是一个可以思量的东西,不是可以用语言来回答的,不是可以用分别心来计度的,它是个什么呢?它是一个秤砣,你咬也咬不动,敲也敲不开,没有一点孔可钻,是一个铁秤砣,是一个铁疙瘩。所以有人说,要参公案就像锯子来解剖这个秤砣。既然是个秤砣,吞又吞不进,咬又咬不破,怎么办?那就要那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又说不出、又道不明,在这无路可走的地方去参,有一点路可走,那都不是的。有一点思维用得上,那都不是。到这个地方一切东西都用不上,只有用你那颗无分别无计较的心,好好的去追问念佛的到底是谁?究竟是谁?二六时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要着力的参,不是疲疲遢遢,不是要死不活,而是要打起精神,提起眉毛,攥紧拳头,猛著精彩,这样才能有少分相应。
怎么用这个方法,四祖大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叫做“守一不移”。这个方法是从宝志公流传下来的,为天台宗的人所吸收,也为禅宗的人所吸收。守一本来是道教的一个概念,佛教把它借用过来,成为我们用功的一个方法。四祖大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这篇文章中说到:“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空净眼,是般若智慧之眼,所以才是空净眼。以般若智慧之眼,把意念放在一件事物上。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恒不断。”不管是白天还是在晚上,要专要精,不要间断。“息心越思善,即手还拾来”。我们的念头往往是妄念纷飞,时起时落,有时候把握的住,有时把握不住,怎么办呢?要赶快收摄起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这是打的一个比喻,比喻我们这个心,就像一只鸟一样,这个方法就像一条绳子,这个绳子系在鸟的足上,鸟要飞用手拽一下,使它收摄起来,不打妄想,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在六尘上生心动念。四祖的话说了到现在一千三百多年,听起来还是非常的新鲜,非常的有生命力。
我们按照守一不移的这种方法来看一个话头、参一个公案,就是我们进入禅门的一个方便。守一不移往往还难以把握,我这几年提出了一个修行的六字口决,就叫“专注、清明、绵密”。“专注”,就是守一;“清明”,就是不移。因为只有清明才知道你这个念头,知道你这个方法是在还是不在,你如果糊里糊涂的,念头走了你都不知道。所以既要专注又要清明。第三呢,还要“绵密”,不要间断,一间断了又在专注上用力。专注可以说是止,清明可以说是观,绵密可以说是止观并用。也可以说专注是定,清明是慧,绵密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这个方法对于参禅看话头非常有用,非常容易进入境界。所以提供给各位在修行中来做参考。
今天所讲的前面一段可以说是见地,是谓即心是佛。那就是一个见地上的问题。后面所讲的要看一个话头,要用一个方法,所谓守一不移,这些都是属于功夫。学习佛法要有理论的指导,那就是正确的见地。要有实践工夫,那就是在理论指导下,在见地指导下的功夫,这两种缺一不可。如果说只有见地,那就是说食不饱,落如空;只有功夫,可能会落入盲修瞎练。所以学习佛法、参禅都要正视见地与功夫,在没有开见地之前,见地是第一位的,在开了见地以后,功夫是第一位的。记得在二祖的传记当中说到,二祖传法给三祖之后,他就改形易服,流浪街头,有时到淫房,有时到酒肆,有人就问二祖:“你不是一个道人吗?为什么还要这样啊?”二祖说:“我自调心,干汝何事呢?”像二祖那样的过来人,他还要应景应心来做功夫,可见功夫是一个长期的。
功夫到了,见地会增长,见地增长了,功夫会加强,所以这两者互相增上。这是作修一切法门的一个共性的东西,不仅禅宗如此,其他各宗派都有理论与观法。所谓观法,就是实践,理论就是见地。佛教的正法是什么呢?就说是以教证为体,教就是见地,证就是功夫,以教证为体,有实践有理论,就有佛法,就有佛的正法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