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诞生200期了,论年头,从1981年创刊,到今年也整整21年,在当今如林的佛教期刊中它也称得上是“长者”了。
在纪念《法音》200期的时候,使我特别不能忘怀的是《法音》的创办人——赵朴初老居士生前对这本刊物的呵护、关怀和指导。朴老从《法音》创办开始,直到卧病不起的20年中,他一直都在关心《法音》的成长和发展。我记得在朴老身体尚健时,每期《法音》出版了,总是先送给他老人家过目,在那几年中,除了编辑人员,朴老就是这本刊物每期的第一位读者。朴老每看完新一期的《法音》总要写一、两条子送到编辑人员的手中,或者指出须要改进的地方,或者询问某篇文章作者的情况,或者写几句鼓励编刊人员的话。朴老这类手迹,在前几年《法音》每期原稿的档案卷里还不时可以发现,在几位编刊人手中也珍藏不少。如今这些手迹不仅是殷殷教诲,更是非常珍贵的墨宝。卷帘人去,教泽长留,缅怀往事,曷胜依依。
在纪念《法音》200期的时候,往事萦怀,心潮起伏。想起当年创刊之初的艰辛,面对今天办刊条件、办刊环境的不断改善,前人的呵护关怀与辛勤努力,为我们铺平了前进的路。想到这些,我就想到朴老,还想到巨赞法师。巨法师从办《现代佛学》到办《法音》,他老人家都参与主持其事,他不但有深厚广博的学问,也有丰富的办刊经验,可算是建国后办佛教刊物的鼻祖。《法音》创办之初,是他点名要我参与编辑工作。在对外介绍时他总说我是主编,实际他老人家才是主编,直到巨法师圆寂之后,我才勉强担任一个不称职的主编。还有明真法师和正果法师。两位老法师不仅关怀《法音》的很多具体工作,还不断惠稿,使《法音》创办之初稿源充足,力作连篇。
我相信,没有赵朴老及几位老法师生前的呵护,《法音》要办成现在这个规模和档次是不可想象的。在纪念它的200期之际,回首往事,总结经验教训,固属必要;但展望未来,如何在原有的基础开拓进取,把刊物办得更有个性,更有特色,更能反映佛教界的愿望和呼声,更能为广大教内外读者所喜爱,则更属必要。为此,我想就《法音》今后的发展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正教内外广大读者。
首先想说的是《法音》必须担当起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的使命和责任,如实地向广大教友传递中国佛协在教内外各种活动的信息,态度要明确,导向要正确。教内教外,爱国爱教,各个方面都要避免误导。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信仰问题上误导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这种例子在教内教外可以说举不胜举。比如,我们在宣讲某一法门特别殊胜的时候,如果强调过度了,就难免出现某种信仰上的误导,小则影响教友家庭生活的和谐,大则造成教派之间的分歧,甚至有时会影响到民族团结。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包容的精神,尊重的精神,求同存异的精神,显得特别重要。
其次我想到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形势,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我们从事佛教文化事业,从事佛教刊物的编辑和发行工作,自然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今后的《法音》,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每期都有一些进步,每期都有一两位新作者,每期都有一点新内容,每期都有一点新变化,做到日新又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契理契机地宣扬佛陀的正法之音,如理如义地推动法轮常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无常,常变常新;佛法要发挥觉世牖民的作用,自然不能离开这常变常新的世间。“契理契机”四个字打开了佛教适应不同时空环境的大门,突显了佛法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俗不二、理事圆融的特色。“契理契机”是每个时代弘法者的原则,当然也是《法音》办刊不可动摇的原则。
第三,我想强调的是,佛法是我们佛弟子生活的指南,既然如此,说法也好,写弘法的文字也好,紧密的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指导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我每每看到读者关于提出这方面要求的来信,感到十分不安。因为一本佛教期刊如果完全脱离了对教友修道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的指导关系,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努力使我们刊物减少一点学术化的论文,增加一些大众化和生活化的文章。把刊物办得活泼一点,使它贴近生活,指导生活。这样就会赢得读者,扩大发行,壮大读者的队伍,增强佛教的影响力,为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多尽一份义务。
最后,我想就我作为《法音》的主编说几句话。《法音》创刊21年,我实际从事编辑工作将近10年,连实际主持编辑工作的时间加在一起,也超不过15年。所以,说起来很惭愧,挂了“主编”的头衔,没有尽到主编的职责。在这中间,《法音》编辑部的几位同事为我分了劳。我从1988年兼顾河北佛教工作以后,就陷身其中,无力超脱。这几年,宽忍法师、卢浔和陈星桥居士等为《法音》提高质量,改进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在电脑化方面,卢浔居士的付出特别多。总之,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得到会领导和会内各部门的关怀、支持,《法音》才有今天。今天是基础,也是起点。我相信,未来的《法音》,有过去的历程作借鉴,有新的精神作鼓舞,它会在21世纪漫长的征途中,迈开步伐,走向未来。
2001年3月31日于柏林禅寺问禅寮
|